我不在那儿

剧情片美国2007

主演:凯特·布兰切特本·卫肖克里斯蒂安·贝尔理查·基尔希斯·莱杰朱丽安·摩尔皮特·弗雷德曼金·戈顿夏洛特·甘斯布米歇尔·威廉姆斯

导演:托德·海因斯

剧照

我不在那儿 剧照 NO.1 我不在那儿 剧照 NO.2 我不在那儿 剧照 NO.3 我不在那儿 剧照 NO.4 我不在那儿 剧照 NO.5 我不在那儿 剧照 NO.6 我不在那儿 剧照 NO.13 我不在那儿 剧照 NO.14 我不在那儿 剧照 NO.15 我不在那儿 剧照 NO.16 我不在那儿 剧照 NO.17 我不在那儿 剧照 NO.18 我不在那儿 剧照 NO.19 我不在那儿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4-09-19 16:38

详细剧情

  在这部关于鲍勃·迪伦生平的传记电影中,将分别由六位演员扮演鲍勃·迪伦,分别演绎鲍勃在不同时代的生活故事和音乐经历。该片讲述了鲍勃·迪伦早期作为民谣歌手艰苦奋斗的生活,和1960年代初成形的美国民歌界的英雄和知识分子,具有争议的摇滚转型、摩托车意外事故还有后来从公众视线里销声匿迹的隐退,近年来工作重心不放在录制唱片而是举行巡回演唱会上,如名为“永不停止的巡演”(The Never Ending Tour)等等。  在一本由英国作家霍华德·苏尼斯撰写的鲍勃·迪伦非官方自传中,大部分是关于迪伦的童年时代和家庭生活。书中为我们进一步了解他的作品提供了更多信息,特别是与他的妻子苏拉(夏洛特·甘斯布饰)。除此之外,霍华德·苏尼斯还爆料了这位老牌摇滚歌手的一件秘密绯闻,他与自己的一位伴唱歌手从1986年开始有了一段不为人知的婚姻。每一段故事都表现了迪伦活泼善变的性格特征中的一个方面,影片也采取不同的方式来拍摄每个故事,分别用不同的主题与之相匹配:Woody (马库斯·卡尔·富兰克林饰)一个11岁的黑皮肤男孩,总是在奔跑中;Robbie(本·威士肖饰)一个风流倜傥的创作歌手,总是在路上;Jude (凯特·布兰切特饰)年轻的雌雄同体的摇滚巨星;John/Jack (克里斯汀·贝尔饰)一位重新找到自己、传递福音的民谣偶像;Billy (理查·基尔饰)大名鼎鼎的不法之徒,一个活着的奇迹但正在渐渐老去。  幕后制作:  【六人饰演鲍勃•迪伦】  为了在银幕上塑造鲍勃·迪伦,你能想象出一共需要几位演员吗?  托德·海因斯用他的新片《我不在那儿》给出了答案——六位。这是一部“导演心目中的鲍勃·迪伦传记片”,电影非常怪异地启用六位演员扮演鲍勃·迪伦的六个方面,其中包括克里斯汀·贝尔、海斯·莱杰、理查德·基尔,甚至还有女星凯特·布兰切特。  少年时期的迪伦由黑人马库斯·卡尔·富兰克林扮演,凭借李安拍摄的《断背山(Brokeback Mountain)》而获得第78届奥斯卡奖提名的澳洲影星希斯·莱杰刻画了音乐家迪伦,英国演员本·威士肖(《香水》Perfume2006) 塑造了痴迷于19世纪法国诗人兰波的迪伦。克里斯汀·贝尔《蝙蝠侠:开战时刻》在电影中两个截然不同的时期饰演迪伦——迪伦主张音乐时期,代表作如The Times They Are a-Changin以及歌手皈依宗教阶段探索福音音乐。  理查·基尔扮演的迪伦正如导演托德·海因斯所描述的那样,有一种“西方嬉皮士”的味道,混合了迪伦歌曲中的虚构角色并且象征了他从公众眼中消失的那段时期。海因斯表示:“我们把迪伦放回到他自己的困扰中,同时还要比他的真实生活走得更远一些。”  鲍勃·迪伦的1960年代中期最具有争议,当时他从民谣转型到电子摇滚的做法遭到一些听众谴责。这一阶段的迪伦由奥斯卡最佳女演员奖获得者凯特·布兰切特出演,这一段黑白画面的处理,强烈的现实主义色彩让人回想起费德里科·费里尼1963年那部著名的《八部半》。  【不同以往的音乐传记片】  虽然近年来有《灵魂歌王》Ray(2004)以及《一往无前》Walk the Line(2005)等音乐传记电影让这一类型片重新焕发生机,《我不在那儿》明显打破了所有现实的窠臼,想在其主题上创造一种更具诗意的影像。导演兼联合编剧托德·海因斯(执导了《天鹅绒金矿》和《远离天堂》)表示,正如用不同演员表现不同的方面,通过不同的基调和风格来展现一系列小插画,他想要制作一部“有些不同于传统传记片的电影”,“这不是一部照本宣科讲述迪伦生活的电影,我们想要突出强调观念上以及风格、流派和特性的巨大变化。”  影片用一种近似于摘要的方法将迪伦的一生按照时间顺序串联起来,他以其随心所欲的哲学观,成为整个时代最具先锋姿态和神秘色彩的艺术家。“多年以来,鲍勃·迪伦从来都拒绝自己以往扮演的角色。他不断地前进又不断地否定自己。我的想法就是用不同的演员扮演同一个人,用差异来诠释这个永远在路上的人。” 海因斯曾对《娱乐周刊》说,“电影从他的生活中汲取素材,六位鲍勃•迪伦会站在一起告诉我们,鲍勃·迪伦到底是谁。”值得一提的是,鲍勃·迪伦曾作曲并且联袂主演了山姆·佩金法的电影《比利小子》Pat Garrett and Billy the Kid(1973)。迪伦为本片的电影工作者们送去了自己的问候,但他并没有亲自参与到电影的制作和原声音乐的过程中。  在本片中出演配角的包括英国女星夏洛特·甘斯布(《21克》)和曾在托德·海恩斯导演的《远离天堂》中担任女主角的演员朱丽安·摩尔,饰演女模特可可·里维顿的是在《断背山》中担任女配角的演员米歇尔·威廉姆斯。海因斯本人是本片编剧之一,影片的拍摄制作还得到了鲍勃·迪伦本人的协助。影片于2006年7月在加拿大的蒙特利尔开拍。  【出自于地下室磁带】  导演托德·海因斯曾经在1987年拍摄过影片《超级巨星卡朋特》(Superstar: The Karen Carpenter Story),用芭比娃娃演绎了卡朋特乐队的一生,在另一部影片《天鹅绒金矿》(Velvet Goldmine,1998)向华丽摇滚年代致敬并成就了伊万·麦克格雷格。  电影的名称来源于鲍勃·迪伦的一首并不算出名的情歌,出自《地下室磁带》(The Basement Tapes),这是一张极具试验性的私自出版专辑,发行于1960年代末期。大意是他打算离开他爱的姑娘独自上路。歌词中这样写道:“我总是在诱惑面前犹豫不决,现在诱惑不再跟随我,但我已不在那里,我已远去。”根据托德·海因斯的介绍,这首歌曲也会出现在电影中,由音速青年乐团演唱。海因斯在评价迪伦的原专辑时说:“他有一张不太完美的唱片,感觉非常原始自然,但它依旧又是华美的。这是一首伤感、像谜一样神秘的歌曲,在他演唱的时候完全沉浸在歌词的氛围之中。甚至在他的有些歌词中是不太连贯的,这更增加了整件作品悲剧性的神秘色彩。”  影片严格要求音乐人必须具有艺术的完整性,而不是近期草率创作出的一些短暂流行的东西。音乐监督Randall Poster指出为了编辑收录的作品,他花费了两年的时间,期间淘汰了一大批不合格的音乐人:“我们需要卓然不群的音乐家来录制他们的作品,需要借用的是他们与众不同的风格而不只是一味的模仿。但他们只是知道如何去演奏迪伦的歌曲。”  花絮:  ·鲍勃·迪伦1941年5月24日生于美国明尼苏达州德卢斯城,不管对一个健康的66岁男人进行人生回顾是否合适,鲍勃·迪伦现在已经成为热衷于传记题材导演的目标。几年前,马丁·斯科塞斯就曾经用4个小时的真实史料制作的记录片《家园迷途》(No Direction Home: Bob Dylan,2005)编写了鲍勃•迪伦的一生。  ·在影片最后播放的结束曲是音速青年乐队(Sonic Youth)翻唱的迪伦经典老歌“我不在那儿”I’m Not There,出自鲍勃·迪伦地下唱片系列之一。  ·《我不在那儿》还未正式上映之前,就有一小段电影胶片在网络上泄漏出去,正是凯特·布兰切特饰演鲍勃·迪伦在路上遇见诗人爱伦·金斯堡的几分钟画面。  ·2007年7月26日,第64届威尼斯电影节主办方公布了参加竞赛单元的22部各国影片名单,美国导演托德·海因斯执导的关于诗人歌手、民谣摇滚大师鲍勃·迪伦生平和音乐的影片《我不在那里》名列其中。  ·这部电影原来的片名是“我不在那儿,一部关于迪伦诸多猜想的电影”。  ·《我不在那儿》的电影原声请来了超过30位歌手和音乐人来制作鲍勃·迪伦新版本的音乐。电影原声唱片预计在今年十一月21日发行,并不是所有的原声最终都能用在影片当中,正因为如此制片方希望还能从中再增加两张原声带的唱片。  ·同性恋者托德·海因斯以往的电影作品中还有几部直接涉及同性恋题材,其中包括获四项奥斯卡提名的《远离天堂》(Far from Heaven,2002年)、获柏林电影节同性恋题材单元泰迪熊奖的《毒药》(Poison,1991年)、获戛纳电影节最佳艺术贡献奖的《天鹅绒金矿》(Velvet Goldmine,1998年)等。

长篇影评

1 ) 只有了解Dylan,才能意会

不了解Bob Dylan,就不会真正了解这部电影。
  不了解Dylan的人,可以从演员、情节、演技、6人一角色的设置去评论这部电影;了解Dylan的人,可以看到影片的奇妙之处。
   这部电影运用了太多的象征手法、表现主义、极端化的夸张。6个Dylan是他不同的侧面,是他矛盾的内心。把6个Dylan穿插叙事,实际上是在一条时间轴上把现实中Dylan的矛盾内心和精神展现出来。
  我说时间轴,对的,这部电影看似零散,但实际是按Dylan生平(还没死的生平,哈哈)的顺序记录的传记。从最开始,美国南方黑人的影响,到最后,美国传统音乐的回归,这就是Dylan走过的历程。无论是传统民谣、布鲁斯、还是抗议歌曲、夹杂着毒品的摇滚、对自我展现的民谣音乐、基督教意味强烈的音乐(Dylan曾经出过3张宗教音乐专辑),都是Dylan走过的历程。所以,我看来,这部电影是很清晰的,也很明白。
  不要去批评情节的设置,人物的设置,因为电影中几乎所有的情节,都有现实中的意义或对应之事;很多人物也是真实的。我们可以看到65年新港音乐节 Dylan的插电,可以看到后台pete挥舞着斧头要砍电线,可以看到Dylan在63年的女友苏珊(画家),可以看到艾伦金斯堡,可以看到那些演出和采访的场景(几乎都有当时的版本作为支持,很多就是翻拍),我们可以看到66年英国巡演时观众喊的“犹大”,可以看到Dylan的婚姻,离婚,孩子,可以看到他在“亨利 维斯利 哈丁”和“纳什维尔的天空”两盘专辑中的状态,可以看到他在“血迹”专辑中的状态......太多了
   更重要的是,对Dylan的了解,才能看出影片很多精妙的细节。
   这简直是一部记录片,是把人物结构后重述的记录片,细节真实耐人寻味。
   从7年前接触Dylan的音乐,收集了20多张专辑,看了太多的传记,深深为Dylan的音乐和精神折服,我只能说,只有了解老Dylan,才真正知道这部电影的精妙。

2 ) 因为:I 'm not there

喜欢电影名字出现的方式,让人有种期待。
喜欢电影里的音乐
一度认为在看每部电影时,我可以短暂的活在他们的世界里,但这部例外。或许因为我对音乐的空白,或许就是因为I'm not there.
你说的对:我需要再看一遍这部电影。
ps:“我只想改变我自己”

3 ) desolation row

终于看了这个,打心眼儿里喜欢

网一般的电影
自己算是对Dylan了解不少,也最多敢说看出了半数的指涉

特别喜欢Todd Haynes在每个版本的Dylan上所使用的类型片式处理
黑小孩代表了Dylan的过去,而且是迷雾重重的过去,用时代剧来衬托,添了一分传奇色彩
贝尔的抗议Dylan、福音Dylan和政治、社会紧密相关,纪录片的叙事方式再合适不过
莱杰Dylan深陷于感情生活的纠葛,对应的影像也最melodrama
基尔Dylan一心归隐,正好比西部片中身心疲惫的昨日英雄

片子的最后一幅画面满是乡愁,我知道屏幕黑下来后必定会是那个最强音出现...

肯定会看很多遍的电影

4 ) 一度迷失,

并不熟悉Bob Dylan的历程,但Blowin' In The Wind和Forever Young却是最喜欢的民谣,所以大致看了Im not There的介绍就进了影院,却一度在影片中被那画面、音乐所迷失,我分不清那是真的Dylan还是Woody、Arthur、Jack、Jude、Robbie或者Billy
但得承认,这种迷失却是享受
注定要再看的电影

5 ) I'm Not Here

I'm Not There中的第七规则是:不要去创造什么。

第七规则的意思是,让我们身体中已有的流淌出来,用自己熟知的修饰方式让它们显出形体来,不要刻意的去繁复,去宏伟,去华丽,要用最简单的形式让它们表达出来,不要搞得如此复杂,搞得如此精致,搞得像个二奶;第七规则的意思是不要虚伪,该伟大的就会伟大;第七规则的意思是,我就是我,其他什么人都不是,不要说我像他他像我,我就是我,不要说我继承了什么我将带给别人什么我会留下什么,我就是我,其他什么人都不是;第七规则是休息日……

认识这个世界先认识物后人。认识J. D. 塞琳格是先认识了《麦田里的守望者》;认识A. C. 克拉克是先认识了《童年的终结》;认识菅野よう子是先认识了爱の轮廓;认识Bob Dylan是先认识了All Along The Watchtower;认识Velvet Goldmine的时候,还不完全认识Todd Haynes,但现在认识I'm Not There后,我知道了——所有这些我记住了名字的人(又也许不止是名字,又也许我会拼写错误他们的名字),他们都是情绪的迸发者。

他们所有人都是在流淌自己内心的情绪,或悲伤,或智慧,或空灵,或神秘,或抽象……他们不是艺术家是什么?或者他们什么都不是。他们只是自己,不应冠以任何头衔;他们又不是自己,只代表了一种存在。

6 ) 终极八卦

除了八卦还是八卦。本电影演职员名字红色,其他人名字黑色,虚构角色(包括借了真人名字的虚构角色)名字为蓝色。

参考:
老马丁(Martin Scorsese)的纪录片 No Direction Home: Bob Dylan

I’m Not There这部电影用了6个演员来诠释这个多面的Bob Dylan。更有无数演员来诠释他生活里的出现的人。我个人比较喜欢从表面现象去臆想背后的联系,于是Casting(演员)是爱八卦的我对本片最关注的,而人物正是本片的特色。
首先,这是一个群戏,人物线索很多,名字一大堆,然而很明显的人物都是用的假名或者其他真实人物的名字。虽然人物是鲜明了,但这样却苦了观众。如果不是Bob Dylan的diehard fan(死忠歌迷)的话,很难读懂各个角色的名字和他们与现实人物的对应。其次,六个主要角色没有按时间排,没有按事件排,没有按一个人一段排,而是互相穿插,看起来毫无共同点毫无头绪。面对这两个问题,如果我们从演员-角色-真实人物层层剖析一下,脉络就会清晰很多。况且我更感兴趣的是电影和电影人本身,而不是Dylan老头。
Todd Haynes, Juliann Moore

说演员先得交代导演Todd Haynes(托德·海因斯),他在本片用到了很多和自己合作过的演职员。他所执导的评价最好的一部电影Far From Heaven(远离天堂),摄影由Edward Lachman担任,Juliann Moore(朱利安·摩尔)主演。此片获得了四个奥斯卡提名——包括他自己的最佳原创剧本,JM的最佳女主角和EL的最佳摄影——而Juliann Moore这一年(2003)还因为The Hours(时时刻刻)获得了最佳女配角的双提名,不过败给了妮可·基德曼(时时刻刻,主角)和凯瑟琳·泽塔琼斯(芝加哥,配角),虽然远离天堂谁也没拿到奖,但相信本片对导演的电影生涯影响是很大的。于是I’m Not There中与JM和摄影Edward Lachman的再次合作也就不奇怪了。Juliann Moore饰演的Alice Fabian是影射美国六、七十年代的民谣歌后Joan Baez(她有四分之一墨西哥血统,声音超赞,Dylan也大赞她的吉他演奏)。话说Joan Baez比Dylan成名得早,当时Dylan在电视上一看到她就被震撼了,想和她一起表演。而非常红的她在民谣节上也坚持邀请没什么名气的他作为嘉宾一起演出。两个年轻无极限的baby fat从此开始在一起唱歌生活。Dylan的歌She Belong to Me写的就是她。看过纪录片No Direction Home以后,你会发现她模仿Dylan那沙嗓子和讲话的语气那简直是惟妙惟肖。我甚至怀疑I’m Not There中两个CB(凯特和贝尔)都是受了她的启发。在我看来她是最爱Dylan,把他看得最透的一个女人(当然纪录片没说Dylan前妻,我不太了解她又是怎样的)——因为她知道Dylan是连她自己也看不透的:”I now see it, that it’s very unique…and it’s admirable, and it’s a pain in the ass if you’re trying to work with him. Or It’s a pain in the ass if you were expecting something else from him“ 。这个”something else”就要靠大家自己意会了。他们后来没有走到一起,我想原因是Dylan除了不羁以外还比较随性,而Joan Baez在政治上是比较激进的。Dylan虽然被称为protest singer,其实他自己根本不把这当一回事,他可能根本不对政治感兴趣。转回到电影I’m Not There中,Juliann Moore的角色比较简单,继承了导演海耶斯的第二牛电影Velvet Goldmine(天鹅绒金矿)中的采访叙事风格。看完纪录片再看一遍I’m Not There你会发现Julianne Moore这个小小的角色演的也很好,声音也和Joan Baez说话的声音很像。
Cate Blanchett

说到双提名,不得不说另外一个女人凯特·布兰切特(Cate Blanchett)。今年她凭伊丽莎白黄金时代(主角)和我们要讨论的本片(按戏份归为配角)也获得了奥斯卡双提名。05年她在牛人充斥的传记电影The Aviator(飞行者)[Leonardo DiCaprio,Kate Beckinsale,John C. Reilly,Alec Baldwin,Gwen Stefani,Jude Law]中扮演凯瑟琳·赫本,惟妙惟肖,夺得她迄今为止唯一的一个奥斯卡奖。这样一个演谁像谁的演员,在本片反串一个男性,又外型上最接近当时的Dylan,可以想象那是绝对脱颖而出,受到观众和评论的一致好评。Cate演的角色叫做Jude Quinn,想必是由于她演Dylan最受质疑这段时间的原因。这个时期的Dylan达到了盛名的顶峰,开始转向电音,遭到了无数老歌迷的强烈抵制。

电影重现了Dylan在台上被歌迷叫做Judas(犹大)的一幕,用Jude这个名字,大概就是代表所谓的背叛。I’m Not There中这段应该是强烈受到No Direction Home影响。
Christian Bale

海耶斯在天鹅绒金矿中用了一个演员来作为线索人物,也是I’m Not There中我认为各个Dylan中模仿得最像演员——Christian Bale(克里斯蒂安·贝尔)。10年之后的今天看来,天鹅绒金矿的cast真是无敌了。贝尔又一次在这样一部文艺片里敬业起来,声音、言行、举止都非常到位,简直脱胎换骨的Dylan。不过在我看来他是演的最做作的一个,完全模仿,没有任何自我特色的发挥——或许是因为他的角色Jack Rollins是和真实Dylan的歌手身份最接近的角色吧。他演的Dylan是prophet,即protest singer(热衷政治的反战反不平等的歌手)。我还差点忽视了他的双角色,就是在礼堂唱福音歌曲的Pastor John(神父约翰),这个角色要代表的是1970年代后期Dylan在摩托车事故后隐居多年成为的born-again Christian(“新生”基督徒,Dylan本来是犹太人)。
Heath Ledger, Michelle Williams

飚演技是本片的一大看点。Heath Ledger(希斯·莱杰)和他前未婚妻、孩子的妈Michelle Williams(米歇尔·威廉姆斯),这两人在断背山时好起来到生孩子订婚以及后面分开,一直都是媒体八卦的对象。Heath Ledger在本片中的表演是最“不像”的,但是我个人看来他的表演非常有个人特色,因为角色Robbie Clark是个演员,本身可以说是离Dylan和他的音乐最远的。他是形不像神最像的Dylan。这个演员角色在本片里面演了一部关于Jack Rollins(即贝尔演的歌手)的电影。Michelle Williams——由于角色Coco Rivington影射的是Edie Sedgwick这个非常有调调的it girl,当然是众多人物中最易发挥的,演出来自然不差。Jude Law(裘德·洛)曾经的未婚妻Sienna Miller(西耶娜·米勒)也在Facotry Girl(工作室女孩)里演过Edie Sedgwick,虽然很多人认为她演的并不出彩,但我认为可以说是Sienna Miller的个人突破了。(她和Factory Girl也是一波三折:本来选定她演,可是制作方认为她名气不够大,后来因为Jude Law出轨,订婚取消然后分手,得到了媒体铺天盖地的宣传,制作方决定就她演了。虽然得来不是靠自己,但可以说她在这部电影的精彩表演之后也是身价大涨。)至于Heath Ledger在电影里面的老婆Claire,则是由法国演员Charlotte Gainsbourg饰演,柔柔弱弱有让人想去保护的感觉。继21克和科学睡眠之后,哈哈,我是越来越喜欢她了。Claire影射的是Dylan曾经的老婆Sara Dylan。
Ben Whishaw, Marcus Carl Franklin, Richard Gere

然后是电影香水的男主角Ben Whishaw,饰演以法国诗人Arthur Rimbaud(阿尔图尔·兰波)为名的造反者Dylan。说Dylan就不得不说他的歌词,歌词还不如说是诗歌(英语里面不分诗词),那就不得不说到他的名字和他与美国众多诗人的联系。Bob Dylan原名叫Robert Zimmerman,Bob是Robert的昵称这个好理解,但姓氏Zimmerman一看就是犹太后裔(祖上是土耳其的)。为什么他要改名字呢?目前普遍的说法是因为读了美国诗人Dylan Thomas的诗,但其实在纪录片No Direction Home里面,还有另一个不为人知的解释——Dylan家乡明尼苏达州(Minnesota)的首府明尼阿波利斯(Minneapolis)曾有悠久的反犹的历史,想必原姓对他的乐途发展是不利的。Dylan自己虽然从来不肯定外界关于他的任何猜测,但在纪录片里面也暗示到”It didn’t really happen any of the ways that I’ve read about it. I mean, I just don’t feel like I had had a past…” [我所读到的那些都不是(我名字)真实的来历。我不喜欢人家用过去的出身看我]。Wiki也说他选”Dylan”这名字其实是把他最初使用的假名“Allyn”换了个更有力的辅音字母。写剧本的时候,Todd Hayes显然是看了纪录片,知道与Dylan Thomas没关了,于是用了对Dylan的诗人精神有真正影响的法国诗人兰波。关于Dylan事实上和兰波有什么实质上的联系我倒是没发现。不过兰波大概是影响了一代摇滚人,从Dylan开始到Patti Smith,Jim Morrison和Kurt Cobain。
至此为止,4个Dylan的演员都不是美国人(两个澳洲人两个英国人);第五个,黑人小孩Marcus Carl Franklin,演以Woody Guthrie化名的Dylan(民谣歌手Woody Guthrie是早期Dylan的偶像、模仿对象和歌曲来源)。黑人音乐布鲁斯和Woody Guthrie的民谣是Dylan音乐的起源,再加上小孩,又是电影开始的第一段,早期Dylan的形象再明显不过了。但是他又同时是个逃犯(在电影里是从青少年管教中心逃出来的)。这也是个双重角色,待下段分解。
年龄最大的Richard Gere演以美国西部传奇逃犯Billy the Kid(比利小子)为名的隐逸者。这块超现实、有似梦境一般的演绎是整部电影接近尾声的部分。Bob Dylan和比利小子有什么联系呢?其实没什么硬关系。不过Dylan曾经大大参与过关于Billy the Kid的西部片Pat Garrett and Billy the Kid。Pat Garrett曾经和比利小子是朋友,后来阴错阳差,Pat成为警长在追捕逃犯比利时一枪正中心脏打死了比利。Bob Dylan为本来是为这部电影写主题歌,后来发展为作曲配乐,再后来自己也进去演了个耍酷的小角色。这部电影的OST原声完全是Dylan一人发的唱片,包含有摇滚史上经久不衰的、被翻唱多次的一首歌——Knockin’ on Heaven’s Door,即这部电影的主题曲。说到这儿要回去解读一下I’m Not There中这个段子怎么个超现实法。其实海耶斯自己说了这段是他临时梦到加进剧本的,所以我也看得云里雾里,人家演员Richard Gere也不好发挥。不过,这段仍然是有很明显的立意。首先,隐逸的逃犯对应的是摩托车祸后避世归隐的Dylan。在女Cate所演Jude片段中有一个质问Dylan直到他发怒的新闻记者Keenan Jones,他在这一段超现实里的双角色就是作为比利小子死敌的Pat Garrett。不过这一段Billy the Kid和对手明争也好暗斗也好,宗教意义实在浓厚,没有看得特别懂。大概意思就是Dylan在经受大众关注的考验和内心的煎熬。后来Billy兼Dylan逃跑了,在这途中他遇到了上段提到的Woody Guthrie小朋友(他们在这里交接并重叠了)。电影结尾和开头一样,逃犯Dylan爬上火车,只不过已经步入中年。Billy再次拿起电影开始时刚出道的Woody Guthrie带的那把吉他(”This Machine Kills Fascists”是现实世界中的Woody Guthrie的吉他),表明Dylan在事故之后挣扎斗争考验之后重返乐坛。于是乎电影几气呵成,终于首尾接应,有点清晰明了的脉络了。

好,我们再来总结下,

# Christian Bale 饰演 Jack Rollins 和 Pastor John,两个版本的Dylan。
# Cate Blanchett 饰演 Jude Quinn, 一个版本的Dylan
# Marcus Carl Franklin 饰演 “Woody Guthrie”, 一个早期版本的 Dylan。
# Richard Gere 饰演 “Billy the Kid”,逃犯(outlaw)版本的Dylan。
# Heath Ledger 饰演演员Robbie Clark,这个演员演了和Dylan一生有很多共同点的歌手Jack Rollins
# Ben Whishaw 饰演 “Arthur Rimbaud”,诗人(poet)版本的Dylan。
# Charlotte Gainsbourg 饰演 Claire,即演员Robbie Clark的老婆,一个基于Dylan前妻Sara Dylan的角色
# Bruce Greenwood 饰演Keenan Jones,一个逼问Jude Quinn的记者;后面双角色是“Pat Garrett”,即”Billy the Kid”的死敌(历史上是最终开枪打死Billy人,电影中比较难懂)
# Julianne Moore 饰演Alice Fabian,乃 Joan Baez的化身。
# Michelle Williams 饰演Coco Rivington,乃Edie Sedgwick的化身。

听音频看图请至原评 http://lucyinsite.com/2008/07/im-no-there/

7 ) Bob Dylan:当这个社会将自身的问题开始转接到“摇滚”身上,我选择背离人群


有时候,大众的喜好就是一种法西斯主义。
当一群人以同样的仰望的角度在看着你如何成长时,都在你的不知不觉之间,被划上了一个前提,这个前提是强制的、盖帽的以及形而上的皇权——你的一切都必须满足他们对于你的期待,那些标签、特征以及特性。
成名是尤其悲观的经历,对于大多数的成功艺术家来说,都经历过成功后的迷失。John Lennon在影响力和名气之中死在了刺杀的枪声中,Joe Strummer几乎在反抗中被愤怒所毁灭,毁灭了自由之梦,Bono在巨大的商业浪潮和政治力量中,将音乐和斗争划出了明显的界限,并且从此戴上了面具一般的墨镜,将U2推上了商业的舞台。
在我的概念中,艺术与艺术家是两个独立的存在,却在死亡层面有了个奇妙的结合点,一个是艺术家已经自然死亡,而在精神影响和艺术作品的流传中,却又是永生的;另一个是绝对性质的死,他们的艺术态度和理念在时间的冲刷中遭到了彻底的毁灭以及根除,而自然生命却生活的越来越幸福。
有幸Bob Dylan属于还生存健在的艺术家,他的音乐和诗歌也一样。

我必须得承认,《I'm Not There》这部电影是我看过的最艰难的电影之一,因为将Bob Dylan解剖成四个人,又分别将这四个人独立角色化以及共同强调与放大。四个人的思想和生活轨迹同时存在,就难免会重心模糊,让人看到一半的时候也摸不着头脑。所以必须在看过Bob的传记以及生平的纪录片之后,了解到他一生的大事记,才能够在《I'm Not There》中寻找到一些Dylan在现实生活中四种不同精神状态共同伸展,诗人、预言家、表演者、猎人四种符号代表的不同维度的思想价值。
我必须要先知道《No Direcation Home》中Martin Scorsese对于Bob的全新解读,电影中那个具有先验性质的,无声静默的,叛逆的,纯粹跟随自己感觉的Bob Dylan以及《I'm Not There》中的复杂与纵横交错联系在一起,以及在我以往阅读过的文本中,努力的回忆与Bob有关的一切,才能够了解他在坚硬如石头一般的似乎难以穿越的现实世界,如何去强化自己的内在,如何用一种纯粹的没有杂质的意念努力的往下走。

我跟电影圈的朋友们说,了解Bob的一生给我带来了很大程度上的震动,很多人问我,是什么样的震动?我的全部意义在于,我自己的内在世界尚未建构完成,而Bob的叛逆和义无反顾,对于我来说,在某些方面填补了我尚在犹疑不定的世界观的建构,甚至填补了我在面对生活中大部分的空虚的无所适从感。
没有家的方向,听起来绝望和扭曲后的仿佛立体声从背后扩散一般的窒息与预言,仿佛是在内心中掏出了一块巨大的空隙,严重的情感与精神上的匮乏,以及对于过去、现在与未来的彻底否定。当我们如Bob一样迷失的时候,当我们也同样寻找不到回家的方向的时候,我们要用什么样的态度和情绪去重新架构起,不再是像生命轮回一般的精神世界?

面对这一点,Bob Dylan是善变的,我们无法否认。


选一条离开之路,还是回家之路?

家,也是一种扭曲的符号。这种恐怖的现实对于Bob来说,是真实存在的。对于自己的家乡,他总是言之过少。当然家不是一个地方,更不是单一的情感。但是任何试图去定义家的意义的行为,似乎都显得苍白,和真正的每个人的不同感受,相去甚远。
纪录片《No Direcation Home》中是以Like A Rolling Stone这首意义非常的歌曲开场的,而电影《I am not there》中,则在这部纪录片的基础上增加了更多艺术化处理,将一个人的人性分别拆分成不同的角色性格,仿佛只有这样才能够说清楚,Bob复杂和诡奇的一生是如此的与众不同。
在《I am not there》的开篇,一个苍老的旁白在说:“饥渴的大众,现在终于能够分享他的病情,以及他的私人电话了。他就躺在那里,诗人,预言家,法外之徒,虚构的偶像,摇滚明星,暴露在大众面前,如被偷窥一般,很快就将被发现。”
Bob的自我主宰意识似乎在Todd Haynes的镜头下面变成六个甚至更多相当大的匮乏,从而在这六个不同的角色之间相互流动,彼此之间传递着一个共同的命题——孤独。而这种孤独的情感,在不同的角色身上,又很难保持同样的一种姿态。所以Todd Haynes才能够在不同角色的空隙中,灌输进如此丰满的诗意与浪漫。

所以当你看到,Bob Dylan幻化成自己的偶像Woody跳上火车,逃离囚笼一般的小镇,努力切断自己与囚禁之间的仅有联系,他深层的对抗性质的不同个体就已经在被不知不觉中建构:Jack Rollins在事业的高峰期抛开一切出走,幻化的是Bob逐渐被标签为抗议歌手后,逐渐产生的自我否定性。Robbi在婚姻危机中对于性以及自由的重新思考和转向,是Bob生命中有且仅有的一次爱情故事,Rimbaud从诗人的符号性解读Bob的歌词以及世界的黑暗与恶灵的感受幻化的是在每首歌的创作过程中,就像创作一首与世界接触的灵媒一般。Jude在舞台上的彻底叛逆以及在媒体面前的入侵性特质幻化的是Bob在转型之后走向摇滚之路的“背叛”。

当这些比较超现实性质的个人特质全部集中在同一个人身上,Bob在选择路途的时候,Bod的一生中光明和黑暗的永恒对抗,并不仅仅是时代环境以及媒体的影响,而是他渴望成为他想要成为的样子。
人,或者明星以及艺术,都不全部是由环境造成,而是先天的永恒的“自我“的组成部分。
在电影开始交代的答案之中,Bob的人生之路就已经做了选择,离开家,离开的越远越好。

我不是时事歌曲创作者

在电影《《No Direcation Home》中是以Bob Dylan改变一生的歌曲—— “Like a rolling stone”开场的。
这首歌是Dylan转场的标志,承载了很多他生命中的努力尝试:在他接近30岁的时候,努力冲破无法被超越的现实世界——所有的听众都在迷恋病态的民谣,借用纯粹性去嫁接反抗的特性,音乐丧失了应该有的本质,成了政治的附庸工具。
印象深刻的是两部电影中同时放大的Bod Dylan在接受媒体采访时一再强调,“我不是时事歌曲创作者。”

Once upon a time you dressed so fine
You threw the bums a dime in your prime, didn't you?
didn't you?
People'd call, say, "Beware doll, you're bound to fall"
You thought they were all kiddin' you
You used to laugh about
Everybody that was hangin' out
Now you don't talk so loud
Now you don't seem so proud
About having to be scrounging for your next meal
How does it feel
How does it feel
To be on your own
With no direction home
Like a complete unknown
Like a rolling stone
You've gone to the finest school all right, Miss Lonely
But you know you only used to get juiced in it
And nobody has ever taught you how to live on the street
And now you find out you're gonna have to get used to it
You said you'd never compromise
With the mystery tramp, but now you realize
He's not selling any alibies
As you stare into the vacuum of his eyes
And ask him do you want to make a deal?
How does it feel
How does it feel
To be without a home
With no direction home
Like a complete unknown
Like a rolling stone
You never turned around to see the frowns on the jugglers and the clowns
When they all come down and did tricks for you
You never understood that it ain't no good
You shouldn't let other people get your kicks for you
You used to ride on the chrome horse with your diplomat
Who carried on his shoulder a Siamese cat
Ain't it hard when you discover that
He really wasn't where it's at
After he took from you everything he could steal
How does it feel
How does it feel
To be without a home
With no direction home
Like a complete unknown
Like a rolling stone
Princess on the steeple and all the pretty people
They're drinkin', thinkin' that they got it made
Exchanging all kinds of precious gifts and things
But you'd better lift your diamond ring, you'd better pawn it babe
You used to be so amused
At Napoleon in rags and the language that he used
Go to him now, he calls you, you can't refuse
When you got nothing, you got nothing to lose
You're invisible now, you got no secrets to conceal
How does it feel
How does it feel
To be without a home
With no direction home
Like a complete unknown
Like a rolling stone
中文歌词大意:
有那么个时候, 你曾经衣着光鲜
你那么优越, 给那些要饭的扔钢嘣儿玩儿, 有那么回事儿吧?
人家跟你说, "嘿, 小妞儿, 你早晚会栽跟头的"
你以为他们都是跟你开玩笑
对那些在街上无所事事的人
你一贯一笑置之
现在呢, 现在你说话不那么大声了吧?
现在你不再那么傲慢地笑话
那些沿街行乞, 为了下一顿饭挣扎的人们了吧?
没家的滋味
你觉得怎么样?
一无牵挂、也没人认识
像个流浪汉。
没错,寂寞小姐,你上的是最好的学校
但是知道吗,那段时间你只是在享受
却没人教你真正的东西,怎么在社会上混
可是你现在明白了,你得自己学着应付了
你曾经说过,跟陌生的流浪汉
你决不妥协
但是现在,你意识到了吧?
那家伙用不着找任何借口
当你盯着他空虚冷漠的眼睛
问他,要做个交易吗?
孤身一人的滋味
你觉得怎么样?
没了回家的方向、也没人认识
像个流浪汉。
你从来没有注意到,那些小丑来逗你玩儿来搞笑的时候
他们背后的苦恼和挣扎
你从没意识到,这背后有什么问题
是他们在帮你承受,而你呢,你实在不该那样
你曾跨在镀得锃亮的摩托上,和你的情圣一起
那家伙,肩膀上还卧着一只暹罗猫
你还不明白吗
他已经心不在焉了
当他把你掏空了,把你身上能偷的都偷光了的时候
孤身一人的滋味
你觉得怎么样?
没了回家的方向、也没人认识
像个流浪汉
高傲的王子,和所有那些漂亮的人们
他们都喝着酒,琢磨着
怎么能淘换到更值钱的玩意儿
但是你呢,你得把你的钻戒举起来,把它当了
人都有倒霉的时候,看着戏里走背字儿的拿破仑
你不是曾经还挺得意吗?
现在轮到你了,拿破仑在招呼你了,你无路可退了
当你一无所有的时候,你不用担心会失去什么了
现在你已经透明了,已经没啥可隐瞒的了
孤身一人的滋味
你觉得怎么样?
没了回家的方向、也没人认识
像个流浪汉。

1663年,Bob通过一个奖项,在一夜之间变成了美丽的灵魂,在电影中,Christian Bale用精湛的演技交付了一份精彩的演讲:我花了很长时间才变年轻,现在我觉得自己很年轻了。而且,我为此而自豪。这已经不是那些老头子的世界了,我的意思是,坐在这里的不应该是你们,我是说······时代不同了,没有什么黑白分明,没有什么左翼右翼了,现在只有上翼和下翼,你知道吗?我觉得那个朝肯尼迪开枪的人,我在自己的内心里发现了和他相同的想法,我在这里想说,你可以嘘别人,但是光动嘴巴根本做不了什么事。”这经典的一幕可以说是Bob将自己从“美丽的”反抗英雄的圣坛上卸任下政治傀儡的重担,他开始了自己的反抗。我们可以看到Bob人生不同的两面出现了一个巨大的鸿沟,前期民谣诗人一般的Bob是抵抗的时代之音,代表着一个弱势群体的咽喉与扩音器,而后期摇滚阶段的Bob就是彻底阴暗的灵媒,他始终会看到“行动”导致的最真实的丑陋面,抵抗是无效的,靠嘴巴同样也是无效的。艺术相对于这所有的一切,是属于一个独立的场域,这个场域与政治无关,与媒体无关,与时代也无关。
当整个民族都在呼唤自由,都渴望成为自我的主题,掌握觉得的自主权,在经过共同的抗争得到这些的同时,我们造成的罪责以及邪恶的世界,也会同步存在。这就是最为彻底的现实。Bob当然是不希望自己被“他们”当做开宴会狂欢庆祝的对象,当做某个群体的代表从而完成他们的事业。
“美丽灵魂”对于Bob来说,意味着什么?——屠杀。并不是每个人都渴望成为“美丽灵魂”的。也可以说,成为一个“美丽灵魂”需要经过精心的策划和预谋,这不是一个艺术家应该擅长的。
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坦陈了说出自己为什么停止为了抗议而抗议这件事:“没有人会因为一首歌,就彻底改变,让运动和罢工继续的。歌曲只能表达自身的政治理念,就好比烧了征兵卡和自焚一样,除了表达你的不认同之外,什么也做不到。”而这个政治理念的孕育以及相对所作出的行为,就是“美丽灵魂”的预谋。因为大的社会时局,罢工、游行足以把每个人都变成受难者,从而在受难的同时,达到一种迷人的幻象。
所有人都迷恋自由,所有人都希望行为高尚,希望纯粹性质的清白和无辜。但是这并不是Bob所倡导的“行动”的最终目的。真正的行动的有效性在于对世界真实的感知,而Bob所感知的世界疯狂和不可理喻的一面,与他的创作本身并不能形成一定意义上的链接,他在民谣、在反抗中找不到“真挚的”“表达的”歌曲的言语功能。
当民谣成了社会现象和大众群体的“阿谀奉承”,正如当Bob在舞台上唱起民谣就欢声一篇,转变成摇滚,就被叫做叛徒,犹大的滑稽经历一般,民谣不再是音乐本身,失去了“发出真正时代声音”的作用,而成了完全不符合Bob内心信念的空洞的音符和词句。
我在想如果是我,也会同样回归自己的内心,回归到摇滚的彻底作用,从而在自我挖掘和自恋性质的身体里,去破坏所感受以及所看到的一切,貌似只有这样,Bob才会找到那些没有失去的珍贵感受——反抗的真实意义。

世界逐渐变得疯狂
我们生存的世界,永远是感性——现象的表层肤浅和没有责任感,并且在理性完全缺失的环境中能够找到自我满足式的崇高和快乐,但是经历的这一切那么愚蠢。在《No Direction Home》中,有一段表现“疯狂”的世界最特殊的段落,美国大兵在越南纵火烧毁了一户平民的房子,并且在一群越南老年人和小朋友面对媒体的求救下,无动于衷。当时具有同样影响力的Joan Baez和一群反抗歌手集合在机场进行歌曲抗议,但是没有Bob。
Joan Baez面对镜头说:“我不认为他想变成义无反顾的那种人。后来的时代变得壁垒分明,枯燥乏味,要么是赞成战争,要么是反战,要么是痛恨黑人,要么是支持马丁路德金,感觉像是被迫选边站立。”
这就像是一个摇滚歌手,在面临变成崇高和伟大,或者变成不朽和优美之间进行选择一般。在是否涉足政治之间的抉择,直接影响人人们对于音乐的判断力。同样也是民谣与摇滚之间的完全对抗。
这之间没有平衡点,如果存在,大众找到了接受Bob的平衡点,那就是老年的Bob一直才强调的,时间。如果在同一个当下,要求大众接受Bob的政治反抗民谣以及内心崩塌和腐朽的摇滚,这必将奔溃。面对成为艺术家还是成为抗议歌者,Bob自然会有自己的抉择。
之前和一个朋友提到Bob故事,他觉得Bob是个完全知道自己在做什么的人。也绝不会把自己置身以两种不同面的夹缝之中。他的优先选择是内在的优美,然后才是崇高的道德。这即是一条少有人走的正确道路。
对于社会和政治的狂热,往往容易引发一种没有缘由的热情和快乐感,当大众怒气冲冲的杂碎路边的汽车时,当偶像走向街头被推高至人群顶端,成了牵线木偶时,或者全世界此起彼伏的静坐、绝食、游行、抗议······世界彻底变的疯狂了。
所有人都在努力的超脱于感性之外,去索取平等和自由,从而产生一种“成为主导“的幻象,这种幻象完完全全是现实世界中的不足面,抵抗力的不足,意识形态层面的不足。
真正的事实是,在面对这个混乱的世界,不存在仅仅对于自由和民主等简单的欲望,一种社会体制对于另一种社会体制的代替,并没有变的更好的可能,这也是人人都能够知道的道理,但是大众毕竟是大众,他们的愤怒和对于崇高感的需求,要求他们借助于歌手、借助音乐、偶像的声音去传递这种虚假的不真实的体验。
没有人能够真正相信“纯粹的自由”真实存在,但是每个人都不惜一切的去维持,去争取这个不切实际的自由梦,从而保持着政治的热忱。而就在群体的这种无知的感性行为中,那些Icon,逐渐就变成了“异化”的符号,变成了争取权利的武器,变成了每个人用来表达自己反抗行为的武装和外部力量。
他们表现出来的崇拜和爱,就是他们内心的对于崇高的欲望以及对于反抗的分身之间的和解。

摇滚革命

电影的后半部分进入了一种超现实的彻底的摇滚式样的内在的迷幻。毒品、诗歌、爱情、正义等诸多的命题构成了整个错乱的神经质的叙事逻辑,摇滚表现的是什么?欲望与情感。摇滚制造一种彻彻底底的幻觉,通过嘈杂的、孤独的、垃圾式的、迷幻的、毒品的、欺骗性质的、性诱惑的假想的幻觉来演绎出一种真理,这种真理掩盖了现实的丑陋。
Bob选择摇滚,选择和电子、时代、群众一起创造了自己的新的方向。“我不是那种表演者,想变成群众一份子的那种表演,我不想跟听众拉近距离。”Bob在回忆创作《Like A Rolling Stone》的经历时说。他的摇滚是在玩一种不在场的状态,玩一种纯粹的自我的缺席。Bob通过摇滚来达到自我的否定与扬弃,通过内在的否定,从而来否定外在的所有事物,达到否定性摇滚革命。
这也是Cate Blanchett在电影的后半段沉醉在一种嗑药般的迷幻意识中所要表达的终极命题,他渴望成为受难者,渴望被拯救的犯错误者,甚至成为基督的歌颂者,时代的救赎者。这完全超乎逻辑之外的故事表现形式,拥有一个真实的本质的相互对抗的内核。

对于自己不断的否定后,通过摇滚乐以及听众进行重新塑造与建构,从而实现外在与内在的统一,进行思想的表达,达到自我的彻底主宰,这是Bob选择摇滚的终极意义。这并不是对于现实世界的反抗,也不是对于反抗行为带来的道德层面的幻觉无休止的迷恋,这是用一种内在的主体的现实与外在的固有的现实之间进行勇敢的博弈。

现实世界本身就是致命的、坚硬的以及靠一己之力无法穿越的。当面对愤怒的人群、面对两极化的世界政体,无论如何想要通过音乐区拯救世界的希望几乎为不存在的偶然。将艺术工具化功利化,永远也不能够达到被铭刻的历史效应。
而恰恰是指涉在内心的,对于主体思维的觉醒力的冲击以及对于欲望等最真实的本质的表达,才是永恒的命题。
Bob试图让我们通过摇滚,更加接近自我,接近世界的真实本质。
这必将是一场永垂不朽的革命。
<图片1>

短评

托德是真爱布兰切特啊,最英俊不羁的一段鲍勃迪伦全汇聚到女王身上。卡司也是非比寻常的豪华!用六个人描绘巨星不同时期面貌,导演玩的花里胡哨精彩之极,记录西部黑白审视史诗风格,妙趣横生。音乐更是一级棒,台湾译名真他妈好!

5分钟前
  • bird
  • 力荐

六人饰一角,人生皆碎片。我不在我在的地方,我总在我不在的地方。

8分钟前
  • 芦哲峰
  • 推荐

追逐coco的那场戏 用的竟然是费里尼的卡萨诺瓦中 所谓otherworldly Nino Rota music

11分钟前
  • mecca
  • 推荐

最接近Bob Dylan 精神实质的一部传记片。

13分钟前
  • 武侠小王子
  • 力荐

能在终场之后让人翻出highway 61 revisited重听,这就是迪伦先生的魅力所在。此外,狂赞Cate Blanchett的扮相和演技。

16分钟前
  • SickDouban
  • 推荐

这种形式不是很喜欢。

19分钟前
  • 可可爱爱郭麒麟
  • 推荐

It's not very easy to follow without knowing much about the life of Dtkab, One of best Biography films I've seen though.

23分钟前
  • 粉红色大象
  • 推荐

不了解bob dylan的不太看的懂,正如我,此片日后必然要重看。另,凯特布兰切特的演出无可挑剔。

26分钟前
  • F.
  • 还行

蝙蝠侠迪伦vs小丑迪伦

27分钟前
  • Doublebitch
  • 推荐

好、好巨大的卡司阵容啊。碎片式的故事。凯特布兰切特实在是 - 惊艳都不足以形容!(11.27.2015重看,彭尼贝克美学)

32分钟前
  • 米粒
  • 力荐

感谢吉大艺术院线放映此片。感谢豆瓣维基让我了解了一点知识,不至于看的一头雾水。感觉这部电影还是太文艺了,把性格拟人化,多线叙事和人物传记虚实结合,如果不了解鲍勃迪伦的话真看不下去啊,我同学就忍不住走了。。。凯特布兰切特女扮男装演鲍勃迪伦,居然能做到神形兼备,可塑性极高!好演员!

36分钟前
  • 汪金卫
  • 推荐

有人感叹说:“电影公映以后,Cate定会成为全世界女同志们的集体爱慕对象”这话儿不全然对,因为不止女同志爱慕,她还能把直女变弯。。。帅得太没天良了女王啊。。。TAT

39分钟前
  • 推荐

令人喜欢的传记片拍法:每一个角度、每一块“碎片”的纪录再去还原和拼成一个完整的他。几个部分的演绎和质量都挺高的,但最爱的画面是Richard Gere在火车上唱着“She's gone like the rainbow”,最喜欢的扮相是Cate在车上说着“不是民谣歌手”。爱Todd Haynes更多一点。

42分钟前
  • 基瑞尔
  • 推荐

可能这就是传记片唯一的形式——承认它只是由演员所扮演的虚构故事,要抹除一切地用虚构还原出一个可能存在的形象。

43分钟前
  • TWY
  • 推荐

用不同的演员来演绎人的一生中不同的经历与侧面,单独抽离塑造,多么天才的想法。个人最喜欢小孩子那part;本老师的部分则太少了,但听他讲台词已属享受,更何况爆炸头音乐人造型好看又灵光;Blanchett的确令人惊艳;我并非Dylan的歌迷,却非常享受这部戏,远距离探究一个人物使传奇更为传奇,这是传记片诚实的突破。

44分钟前
  • 胖丁桃
  • 推荐

花哨的无聊

46分钟前
  • 吴嘎嘎
  • 较差

这是一部“导演心目中的鲍勃·迪伦传记片”,电影非常怪异地启用六位演员扮演鲍勃·迪伦的六个方面

50分钟前
  • leslieQ
  • 推荐

Cate Blanchett让我惊呆了!!Charlott Gainsberg非常美!!!小黑人演得很好~ 但太风格化,看着累。

53分钟前
  • Mignon松弛地
  • 推荐

整部看下来很跳跃的感觉 听着歌儿也畅快 想起了Bob老爹的许多往事……歌迷不能错过~ 6个不同的时期不同的人穿插进行 表现手法接近迷离 但也不妨碍怀着热爱理清思绪 CateBlanchett神貌皆似 当然也少不了酷酷的Bale啦!完全大爱 大赞!

55分钟前
  • 爱茉绿绿
  • 推荐

【B】堪称转场百科全书,所有转场方式都用尽了。电影在我看来很矛盾,形式晦涩,给不认识鲍勃迪伦的人看不懂,内容平常,对于足够了解他的人又没必要。

60分钟前
  • 掉线
  • 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