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战时冬天
非常好的儿童教育片,爱国主意、责任、人情体现的那么自然,冰雪覆盖的环境与影片的主题气氛紧紧相扣。那些动人的亲情描写,米歇尔的妈妈邀请爸爸跳舞,米歇尔的爸爸教他如何使用刮胡刀,米歇尔和姐姐拌嘴,妈妈带着他去找被关押的爸爸,米歇尔的叔叔刚来的时候他兴奋地扑上去抱住叔叔以及和叔叔一起吃罐头的情景尤其让人感动。而德国鬼子救掉进冰河里的米歇尔、主动帮助米歇尔修马车的情节,表现的很人性,更反衬出战争的残酷,令人难忘。
2 ) 《战时冬天》:矛盾的少年
本片是荷兰年轻导演马丁·库尔霍文唯一的一部战争题材影片,根据Jan Terlouw的小说改编,2009年在阿姆斯特丹举行的Rembrandt年度颁奖典礼中被推举为最佳影片。本片讲述了1944年末期荷兰某小镇伪市长的儿子帮助一名被记落的英国飞行员逃离德占区,因此导致父亲被枪并亲手处决内奸叔叔的故事。二战期间由于盟军对纳粹德国控制区发动的战略轰炸行动,导致大量盟军飞行员和轰炸机机组成员被击落,除大部分被俘外,其中有相当一部分人在当地抵抗组织和友好居民的帮助下逃离纳粹魔爪,得以返回祖国。
马丁·库尔霍文出生于1969年,堪称欧洲影坛的年轻新生代导演,未年过40时他便已在荷兰和其他众多国家的电影节上多次获奖。这是他第一次尝试战争题材作品,改编自JanTerlouw撰写于1972年的自传体小说《Oorlogswinter》。这部小说是荷兰最畅销的的战后题材作品之一,作者宣称他写这部小说的动机在于展现战争时期荷兰民众的光荣一面和德军士兵人性化的一面。
由于盟军飞行员被反德民众和地下抵抗组织援救的故事时有发生,因此该类题材的影视作品在各国的二战题材电影中也可谓并不少见。早期的如英国战时电影《战地蒸发》(One of Our Aircraft Is Missing,1942),捷克斯洛伐克电影《山上的雷》(V horách duní ,1946)等,有名的作品如法国电影《虎口脱险》(La Grande vadrouille,1966)、德国电影《空袭德累斯顿》(Dresden,2006)等。这类题材的影片虽剧情各异,但主线思想明确,就是表现反德民众如何与德军斗智斗勇或舍己为人得来保护盟军飞行员。
本片大体上遵循了这个思路,但基于原著的自传体回忆性质和主角的孩子身份,本片因此又采用的是以一个孩子的眼光与亲身经历来看待这次救援事件。以少年儿童为主角的二战影片也是近来比较常见的一类二战题材电影,此类影片要么以叙述立场坚定的小战士与残忍的敌人斗智斗勇的过程、塑造一个光伟正或“天真活泼”的小英雄形象为主(例如我国影片《小兵张嘎》等),或是以孩子视角般的电影语言来描绘他眼中所看到的战时社会。其中,第二种类型的影片,又可以细分为展现了战争的残酷性、主角命运的曲折性与社会人性的多样性的影片(如苏联名作《伊凡的童年》)和只是展现主角在战时后方生活的特殊与无聊、对战争残酷性基本不描述的另一类影片。
我没读过原著,不知道导演在二次创作后加入了多少自己的元素,但在欣赏完这部影片,觉得这个主角可以称为是个光伟正小英雄与中二少年的奇异混合体,一个矛盾的人物。首先,在开头即将被捕的同伴交付了解救盟军飞行员的任务后,主角勇敢地承担了这个任务,即便在初遇飞行员人家送他一句“fuck”后,他也能毫无怨言。应该说这个年纪(十几岁)的孩子,世界观已经初步形成,他的世界观就是:纳粹德国侵略了我们荷兰,我们荷兰人民就要积极帮助盟军,打击德国侵略者!多么正三观的想法,对于一个身处和平后方的小孩子来说。一个战时有思想的小孩,要么是他和占领军有深仇大恨,要么就是受他抵抗组织家庭的言传身教,但本片里,看不到德军什么暴行,反而有救他上岸的人性举动,他的父亲也是个伪政权的市长,那到底是什么使这个小孩成为反德战士,估计只有他这个年纪的小孩所特有的中二与叛逆精神。能明辨是非的他应该早知道自己的老爸是个荷奸,让他蒙羞,所以老爸接他回家后,他反而打算继续干下去,完成自己的正义之举。
当老爸和其他两位知名人士被德军作为抓捕飞行员的人质枪毙时,主角不顾一切地想要接近父亲,这很好地展现了这位小英雄还是具有人性、十分热爱自己的父亲的;但在父亲因此被枪毙后,他不是像一般人那样埋怨飞行员“都是你害的哦!”,也没有想着如何反抗报仇,反而忍住眼泪,盘算着如何将飞行员带出德占区,不让德军得到他们想要的东西,这样的想法是不是很成熟很光伟正?
最后一段,主角意外的发现了叔叔的纳粹间谍证书,然后携枪追赶,枪毙了这个叛徒。有人说他是恨叔叔告密导致父亲被杀才杀了他,属于仇杀。这种说法显然站不住脚,因为如果叔叔告了父亲的密,德军早来抄家了,也不用搭上另外两名知名人士。唯一的解答是,这个三观正、自以为很懂的少年认定叔叔是奸细,那么把飞行员交到叔叔手上,等于是送给了德军,为了飞行员安全,只有枪毙了叔叔。他开枪时果敢,老道,不磨磨唧唧或泪流满面,丝毫不似一个普通小孩。因为毕竟是叔叔,是最亲的亲人,他连一句“你是奸细吗”或连个情也不求,这样深仇大恨,也是罕见。
其实,这里有个问题,叔叔是德国间谍吗?影片中没有点明,很多观众认为是的,我想说,在二战中,很多平民间谍都有双重身份,拥有双方的证明书。这个叔叔不随身带着证明,要是被抓后该怎么求放出来呢,同样,他如果真要交出飞行员,直接让德军来抄家就行,不然为何还要这么麻烦,难道是在为这个立场分明的小主角的未来考虑?(德国佬谁管你一个荷奸的家属的未来)
用过去的评价方式来看这部影片的话,也许会说:这真是一部大毒草,德国侵略者居然还有好人、盟军人物反而像混混、反抗民众的命运最后总是家破人亡?(笑)
估计导演原本的用意只是还原这个小英雄的真实一面,为了告诉观众他也是只个普通小孩,在经历这一系列事件后成长了,此外还想表达德军也不全是坏人,荷兰人民即使是小孩都有那种反抗的光荣精神。这几种目的杂糅在一起,也就造就了片中这个奇怪人物和矛盾的剧情,难道大概这就是二战时期德占荷兰人民精神状况的真实写照?
3 ) 殊路同归
剧情显然有漏洞,但仍然是部美丽的片子
同样是战争,同样是孩子,同样说它美丽
却和罗伯托·贝尼尼的《美丽人生》决然不同
后者,是在残酷的世界中制造温暖
这里,是不得不提前面对腥冷的人生
落雪的荷兰,真的很美
只是雪能提供遮掩,却不能提供保护
彷徨无助时,除了期待,还必须主动出击
可以想见,米歇尔的初衷,未必有保卫家园那么崇高
更多的,是出于对德军统治下当市长的父亲的不满和反叛
是出于对朋友和邻居被杀的震惊和愤怒
是出于对遭遇背叛后的伤心和反击
但他终将会懂
保护友军,只能说是做了一件正确的事
真正保护的,是自己即将到来的青春
和 以后长长未知的人生
虽然明白这个道理的时间会晚点
但只要方向正确,人生很多时候都是殊路同归
★★★★
4 ) 被击毙的老人竟然还在动……
音乐提琴加美声显得有些悲壮,可里面的主人公看起来似乎都和悲壮没什么关系。故事看起来总是平淡了点,起伏这点做得不够到位,虽然奖很多,影评也不错,但人物看起来就是那么不太合拍,很多镜头看起来都带着家庭片感觉。但反过来讲似乎就是要用平常的家庭来表现战争中的事,以孩童的眼来看战乱的年代,但是这个孩子都十几岁了,都对女人有幻想了,看战争的眼光没那么纯洁了。还有不明白的是,是不是战争片一定要扯上男女感情才能看,非要把米歇尔的姐姐设定成喜欢上了那个英国士兵,还有米歇尔和杰克手中玩的扑克,战争时候怎么还会有这种色情扑克,莫名其妙,还有米歇尔对婶婶女儿的窥视,一股画蛇添足的感觉,《士兵突击》里就没出现过一女的,可照样拍得很受人欢迎,虽然我一集也没看过。有一点不知道有没有人看出来,就是市长被击毙时,镜头回切被枪毙的人时,旁边那个明明被击毙的老人竟然还在动;马骨折的镜头太残忍,不知道是不是真的;再者,米歇尔从没用过枪却一枪击毙他舅舅,这是天才吗。北欧的天空真干净,雪也很美,河水结冰了但水却那么干净,人们穿得似乎不多,看起来似乎也不冷,奇怪,大概是没风的缘故吧。他们眼睛颜色真好看。字幕太讨厌了,和英国士兵说话时经常没字幕。
5 ) 电影很苏联
虽然战争很残酷,但站在人性的角度这种大义灭亲的主题很让人无语。面对战争,成年人的参与目的就是让亲人及孩子免受波及,所谓的保家卫国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前苏联和他类似的国家就拍过好多所谓“小英雄”的电影。没看也不想看,更不想浪费太多笔墨去跟三观不同的群体去辩驳。这种电影具体要宣扬什么大家自己去想。
6 ) 一个人的组织。
如果是德军听了本叔叔的话暂时没抓米歇尔的话,但最后的枪响,德军不可能没听到啊,除非德军在忙着撤退?
具体背景不清楚。总的来说,还是值得一看的。
二战时期的荷兰敌后小英雄米歇尔拯救英国飞行员杰克的冒险故事。英国大兵杰克英雄气概,顺便拐走了米歇尔的漂亮姐姐艾瑞卡。
嗯。。。孩子还是不要卷入战争中去的好。。。
“德国兵也有年轻的面容,会在他落水时伸出援手;父亲懦弱,却用卑躬屈膝拯救了街坊;胖邻居可鄙的嘴脸,却无声保护着家人和正义;姐姐愚蠢,却在需要时义无反顾挺身而出;平叔叔是勇敢的,却不惜出卖他人背信弃义……人性的复杂,远不是一个标签所能包覆的。”
所有伟大,都在细节。
还行
还好。。。
最感人的是米歇尔的爸爸给他刮胡子那一段。
尤伦斯UCCA影院。啧啧啧,一部片里老中青三代男全是我杯茶!纳粹片真好看!
摄影画面很美,一片苍白大地的素净,正如孩子们的单纯,残酷的战争剥夺了孩子们的纯真,教会他们现实中的残酷!
这本来可以让人热血沸腾的电影,被导演处理成了一部典型的欧洲艺术片。但对于商业电影来说,它寡淡的让整个观影过程有点沉闷。作为一部文艺片,它又显得不够厚重。这是一个用文艺片外衣包装的儿童冒险故事,它的那点厚重感多亏了二战这个特定历史时期。
剧情漏洞还是蛮大的。。。
第一次看荷兰的片子
为了国家,我牺牲了父亲,奉送了姐姐,还亲手干掉了自己的叔叔。太会编了!
战争背景下 一切不合理都是合理的
英国人是烂货 还是德国人比较可靠
很值得看。。。童年啊战争啊人性啊少年的世界在他周围轰然倒下啊。。。好虐。
惨淡的冬天,它根本不能归类为战争片,但偏偏也文不成文艺片,如果有什么是非同一般且小众的特点,就是一种“闷闷”的老欧洲文艺片基调,如果闷得艺术些就算了,但这个故事真的很无聊很老套很不酣畅!所以于我而言本片的唯一可取之处无非是一窥荷兰的战时生态。
战时的人际关系太复杂。
不好之处就是太文艺了,很多地方没必要用那么大的背景音乐,那么长的镜头,过于渲染和煽情,反而不及了。不过或许导演的基调就是想这样,那倒是成功的,但我想在冰冷之中捕捉到的温情,才是更能铭记的,你不应该全部表达出来,而让观众自己去寻找吧。
我其实完全是来花痴杰米的Q-Q然后我看的是英文版我卵好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