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不开央六,无意中发现一部《伊萨卡》,以为是希腊电影,结果是美国片,原来是梅格瑞恩导演的。
想来也是精心编织过——整片充满了《尤利西斯》的调调:开篇就是希腊民歌,麦考利一家的三个儿子马库斯、荷马、尤利西斯都是希腊名。
像《奥德赛》一样双线结构:参加太平洋战争的长子马库斯写家信,给战友介绍自己的家人;未成年的荷马留在家乡伊萨卡小镇,靠当邮递员承担起照顾家人的重担。
汤姆汉克斯客串的父亲像奥德修斯一样死去了不在场,长子如父的马库斯最后也牺牲了。主角荷马像忒勒马科斯那样学着在战场外熟悉死亡的剧痛。
而梅格瑞恩饰演的母亲就是泊涅罗泊——伊萨卡王宝钏。
在马库斯的家信中,又几乎句句嵌套着卡瓦菲斯的《伊萨卡岛》:
“让伊萨卡常在你心中,
抵达那里是你此行的目的。 ”
电影很文艺了。就是差那么临门一脚,更像是梅格借机与老汤鸳梦重温。
2021.08.12
日军偷袭珍珠港,美军宣布参战后,邮局接到的美军士兵阵亡的电报骤然多了起来,这是一个沉重而让人伤心的差事,以至于邮局内部心照不宣的把这类军人报丧的电报称为“重要的电报”,而商业汇款电报反而列为不重要的电报放到第二天处理。霍默·麦考利应聘邮局工作的理由是“邮差可以见很多人,去很多地方”,如他所愿,才14岁的霍默也因此过早的目睹和品味了人生百味。邮局经理是个勤奋的人,他因快捷优质的服务而被冠以“山谷邮差冠军”。他送给霍默的第一个职业格言就是“一日邮差,终生邮差”。
霍默送的第一份电报竟然是军队报丧的,当他兴冲冲的把电报送达时,偏偏收件人罗莎·桑多瓦尔夫人不认识英文,请他代读,霍默打开电报呆住了,电报内容是“战争部长让我遗憾地通知您,您的儿子胡安·桑多瓦尔于1942年3月19日在菲律宾行动中不幸阵亡,确认信函随后寄出。”这是一个令人伤心,悲痛欲绝的时刻,霍默不知道咋回的邮局。这就是他的人生第一课,生活并不总是充满了如愿的美好和快乐,它反而常常是无奈的伤害和痛苦。
看到桌上第二封报丧的电报,霍默心情沉重,踟蹰不前。“他们不会白白牺牲掉对吗?”霍默想从老电报员格罗根那里寻求答案和慰籍。深知人生苦难和残酷的格罗根没法正面残忍的回答霍默这个充满天真幻想的问题“我没办法回答你这个问题,孩子,有些事很难找到答案,它很复杂,我不知道怎么回答你,努力别让自己活在恐惧中”。霍默鼓起勇气去送这份让人伤心欲绝的电报,果然,看到电报内容,又一个母亲当场晕倒了,不忍直视的霍默转身逃走了。短短一周的经历完全与自己心中的美好幻想背道而驰,让霍默初尝了人世间的种种不尽如人意,“一切都是悲伤的、乱糟糟的,而且还都是错误的”,霍默在杂乱的现实世界中迷失了方向。
大概是太怀念逝去的丈夫了,霍默的妈妈凯蒂经常出现幻觉,丈夫马修还和往常一样出现在他面前。霍默的弟弟尤利西斯胆大聪明,古灵精怪,好像有点早熟,举止言谈像个小大人,他还精力充沛,仿佛永远都在依偎在床头注视着霍默睡觉或一举一动。
战争使每个人心里都笼罩着恐惧和害怕的阴影,常常使人莫名其妙的发火、暴怒。酒馆老板因为超龄而入伍被拒,因此看见军人就心烦意乱,他为顾客的一句埋怨就差点动粗。霍默的哥哥马库斯毅然参军上了战场,成为他心目中的英雄,“不管你摔倒,被算计,甚至被别人绊倒,别气馁,站起来。”哥哥信中说的话激励他勇敢面对任何艰难挫折。“环顾这个精彩的无意识的,但却美丽的世界,还要对一切事物保有怜悯之心,怜悯它们的顽强生长,以及凋谢,无助的,但却是饱满的世界,等你张开双臂迎接。”哥哥充满睿智和富有哲理的话让他对人生充满自信。哥哥马库斯有个叫托比·乔治的战友,他是个孤儿,直到上学后才知道原来别的孩子都有父母,他的善良和单纯让马库斯很快和他成为好友。乔治即没有女朋友,又没有妹妹,因此他俩商量好战后一起回伊萨卡,哥哥还把妹妹贝丝的照片送给托比,冥冥之中仿佛昭示着什么。
哥哥的言传身教潜移默化的影响着霍默,哥哥是他的榜样和良师益友。霍默在回邮局途中目睹了妹妹贝丝和哥哥的女友玛丽欣然接受和三个即将奔赴战场的士兵的邀请去看电影,电影是揭露日本偷袭珍珠港的纪录片,但是有两位美女陪伴,三个大兵仍然看的有滋有味。出了影院,三个大兵意犹未尽又索吻,(当然是吻面颊),两位美女竟然又一次答应了,可把大兵们乐坏了,他们郑重的吻了两个女孩,心满意足的走了。可以预见,战场上他们面对死亡应该义无反顾,死而无憾了。军人的使命感和荣誉感又一次在他心中留下了深深的烙印。但是,霍默却误会了。
哥哥又一次给霍默来信,字里行间充满了对霍默的思念和祝福。更加深了霍默对哥哥的挂念和担忧,他发誓“如果我的哥哥在战争中牺牲了,我会唾弃这个世界,我会永远恨它,我将不再善良,我会成为最坏的人,比他们还要坏”。格罗根指点迷津“现在你要心存感激,你应该感恩,那才是你哥哥所期望的”。霍默不解,格罗根继续开导他“你是个男人,你是个男子汉,谁又能够预料到这些事情呢?我不知道你也不知道,但这就是事实,世事难料,要接受事实,你懂我的意思吗?”
休息的霍默路过邮局,进去和格罗根打招呼,发现格罗根趴桌子上醉酒不醒,霍默按照约定往他脸上泼了一杯水,又去隔壁对面咖啡店为他取咖啡,回来发现格罗根还是一动不动的趴在桌子上,感觉不对,这才发现他已经死了,拿开他放在收发报机上的手,赫然发现发给妈妈凯特·麦考利夫人的关于哥哥马库斯阵亡的电文。老收发报员格罗根与其说是醉酒身亡,不如说是收到了霍默哥哥阵亡的电报,再也承受不住心里压力,心力交瘁而去世。人生的苦难随着他的逝去而解脱了。
霍默因为哥哥的死感觉天塌地陷,整个世界都变了,他无法接受。“我不是试图去安慰你,只是尽力地相信一个人的品质仍然留在世上,而且永远留存”。经理的一番话才使他的心情逐渐平复下来。霍默家家外来了一个士兵,妹妹应了出去,原来他就是马库斯的战友托比,他给麦考利家带来了马库斯去世的消息,妈妈打开门,把他接入家中。
下午从一个平台看了这部电影,翻译成《伊萨卡的电报》,看完之后说实话有点后悔,觉得有点浪费时间。电影确实比较唯美,营造的氛围也比较煽情,二战的情境和美国家庭式的亲情都可能为电影赚得很多好感。看到一半惊叹女演员原来是梅格瑞恩,汤姆汉克斯也出现在电影里,其他的男女演员看着非常顺眼,小孩子也非常可爱。可是就觉得看完以后电影不够深刻。好像有一些点演员描画的不够深刻,只是泛泛一抹,没有达到想要看到的效果,Meg Ryan在有些角度还显得有些僵硬。
老电报员有一段让我感触非常深,他收到无数的电报,大多数的电报都是关于积攒钱财和名声,只有每月的几封电报才是重要的。在我们的人生当中,到底有哪些才是真正重要的,有些我们以为重要的,可能只是生活中的琐事而已。剧情和我想的有些不一样,我以为后面的剧情可能会发展成Homer在经历了很多人生的酸甜苦辣之后也去参战了,老电报员后来收到了关于Homer的噩耗,老电报员非常痛心。没想到结尾只是以他哥哥在战场战死的噩耗为结尾,觉得有点浅,不够深刻。看到最后发现原来本剧的导演是Meg Ryan,而且也是她的处女作,也就支持一下吧。
整体的感觉是,如果有时间打发时间看看可能还行。
事后某人说到,“Ithaca是荷马史诗里奥德赛的故乡,是他历经千辛万苦回去的地方”,瞬间对这部片子和他好感满分。
很意外很独特的视角,一个小镇里各色人等就居然能拍出这么丰富的故事,完全与战争无缘的一群人在背后一样见证着种种形式的死亡,在一次大的世界性的事故面前无论是传染病还是战争,无论贫富和种族,死亡面前人人平等,就像纽时登出整版的新冠逝者,生死背后能超越国别古今,生命死亡或者延续最后胜利的都是一种哲学的胜利。
这世界充满悲伤……
CCTV有时候是有好片的,比如这部,虽然是译制片,没有原声,但依然不失为一部好电影,很简单的情节,但依然很感人,通过电报来反映战争的残酷,很平静的一部反战片。
战争中少年邮差的成长史,想起黑色信使这个词。中央电视台电影频道节目中心译制。
为了你汤1分不到的剧情,我居然看完了,剧情太散根本不专注主题。我都服了。而且你汤的台词就那么一句- -
从无忧无虑的追风少年走进邮局的那一刻起,我的孩子,欢迎来到成人世界。
查询汤姆·汉克斯在《菲利普船长》与《灰猎犬号》之间参演的电影作品时,才注意到这部梅格·瑞恩导演的《伊萨卡》,看豆瓣电影条目主演名单刚好是他俩,喜欢《西雅图未眠夜》《电子情书》也顺便找来看看,结果,老汤在片中只是客串出演老梅已逝的丈夫而已,戏份少到让我有种被“豆瓣”欺骗了的感觉。
女演员导演处女作中算不错的了,主要是见到梅格瑞恩本人了…
道理都懂,主题也能理解,可它实在挑不出什么亮点,即便煽情不够克制,却也没什么致命的毛病,那就只能说它平稳的完成了一个任务,不过看在这是梅格·瑞恩的导演处女作,要求也不用定太高,汤姆·汉克斯出镜倒是为之振奋了一下,不过这似乎是有意而为之,除了卖回忆,对剧情推进没什么帮助,意义不大。
【上海电影节展映】别被豆瓣骗了,汤姆汉克斯是打酱油客串出演,而真正主角Alex豆瓣甚至都没写。电影以一个邮差男孩的视角表现二战时期,留守在美国家中的母亲儿女等待出征亲人消息的心情。千里之外的战争消息依旧可以击碎亲人的心。前半段还不错,节奏很好。中间忍不住睡着…少年和孩童演员演得都很好
情侣档就能怀旧撸一波……
长大也许是懂得真的哭。喜欢这样的关于家族和普通人成长的小片,比起《大河恋》,它像一条涓涓小溪。战争对于任何普通人而言都太残忍了。
“我不知道未来会怎样,但是无论如何,我都谦卑地做好准备迎接。”“你正在成长的道路上,会遇到许多很难理解的事物,当然,你一定会犯错,我想告诉你的是:那些不经意的错误是谁也不可避免的,相信你自己,这是真心话,这很重要,继续前进!”“不管你摔倒,被算计,甚至被别人绊倒,别气馁,站起来!”“请留心,霍默,环顾这个精彩的、无意识的、但却美丽的世界。还要对一切事物保有怜悯之心,怜悯它们的顽强生长,以及凋谢,无助的,但却是饱满的世界,等你张开双臂迎接。”
这事儿太小不是不行,小事可以用来反映人性,日常可以体现生活,而不是用来讲所谓的大道理。老情人来客串,连唏嘘都没有,只觉得瞎。
以一个邮差男孩的视角,来看待战争对于一片祥和小镇的杀伤力。主要聚焦于派送阵亡电报时,邮差的面对和家属的反应,不过这一方面远不及《信使》(2009)做的深入。其实在剧作上汉克斯是完全可以不必出现的。
用日常来讲述也太沉重了……
6.0 战时本土少年的一件小事
我们只是在人间暂时经过而已
发现还是蛮喜欢这种温情脉脉的小镇青年成长片,有一定的时代背景,小人物的命运纠葛,细节丰富。ULYSSES超CUTE!!!男人上阵打仗前向女孩子索吻什么的三个大男人轮番亲两个小姑娘也是够了。汤姆汉克斯我是真没看到(没看出来),一个未成年邮差的成长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