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作家

剧情片美国2007

主演:希拉里·斯万克帕特里克·德姆西斯科特·格伦艾美达·斯丹顿埃普利·L·埃尔南德斯

导演:理查德·拉·格拉文斯

剧照

自由作家 剧照 NO.1 自由作家 剧照 NO.2 自由作家 剧照 NO.3 自由作家 剧照 NO.4 自由作家 剧照 NO.5 自由作家 剧照 NO.6 自由作家 剧照 NO.13 自由作家 剧照 NO.14 自由作家 剧照 NO.15 自由作家 剧照 NO.16 自由作家 剧照 NO.17 自由作家 剧照 NO.18 自由作家 剧照 NO.19 自由作家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4-09-13 18:38

详细剧情

  爱林(希拉里·斯万克 Hilary Swank饰)从事的第一份教育工作,就是在威尔逊学校一个糟糕透顶的班级里担任老师。这里有着给老师们带来噩梦的学生:他们虚度光阴,消磨时辰,把学校当成18岁之前的游乐场;更混乱的是,学生们来自社会里的不同种族和各类底层阶级,分帮结派互相斗殴。  爱林想方设法让仇恨远离孩子们的心,消解他们之间的敌意,可是,作为一名白人老师,孩子们对她树起了重重心墙,爱林的教育理想在现实中一次又一次地碰壁。  孩子们跌入深渊的心灵是否无药可救,他们的未来能否在爱林的循循教导下重现曙光,爱林的肩上承着千斤重担,她只有一本或者可以感化孩子的《安妮日记》,以及一颗热忱真诚的心,带领迷失的孩子找到明灯。

长篇影评

1 ) 民权运动之后的漫漫长路——从电影《自由作家》看教育在种族融合中的作用

[公选课《英美电影思想解读》课程的课程论文,感觉切入口较小,篇幅适当,写得还不错。基本表达了本人对美国自由派种族平权政策的认识和反思。] 好莱坞拍摄过很多关于学校教育的电影,也有很多描写种族问题的电影,但将两者有机联系起来的则并不多见,而能够像《自由作家》这样进行深入探讨的,更是少之又少。虽然从政治立场上看,《自由作家》提倡多元文化,宣扬种族平等与种族和解——并没有脱离美国正统自由派 思想的框架,但以教育为切入口的做法,以及对洛杉矶少数族裔社区帮派现象毫不避讳的直白展示,令此片极具现实意义。影片所揭露的事实,表明了从二十世纪六十年代黑人民权运动开始的种族融合进程,至今仍然步履维艰,少数族裔的生存环境仍然恶劣,族裔间偏见导致的仇杀普遍存在。那末,原因何在?解决之途何在?《自由作家》的剧情给观众提供了一个独特的分析视角。 一、从“参加过民权运动”的“父亲”说起 影片有个很有意思的设定,主角Erin Gruwell在初次和女部长谈话时提到,她的的父亲是一个“参加过民权运动”的人。这个“父亲”角色,在某种程度上也暗喻了当代美国人看待种族问题的出发点:经过二十世纪六十年代风起云涌的黑人民权运动,自由派民主党政府出台了一系列种族平权措施强行保障少数族裔的受教育权和平等地参与国家公共生活、获得各种福利的权利,当年那个具有严重种族歧视倾向和制度化的种族隔离政策的美国如今已不复存在。相应的,曾在美国南方地区猖獗多年的3K党等种族主义团体已经被边缘化,散布任何种族主义的言论都会使一个人名誉严重受损并丧失担任国家公职的机会。可以说,经过民权运动,在当今的美国,种族平等已经基本成为一种主流社会的共识,甚至内化为判断一个人“政治正确”与否的刚性的标准,针对少数族裔的制度性和政策性歧视已经基本不存在了。 但在法律条文和政府公文中的歧视消失了,并不意味着现实中歧视的消失。虽然少数黑人能够通过保障性的教育通道获得社会阶层的提升,但这毕竟是少数,大多数黑人的受教育程度和贫困程度依然远超白人,政治不平等之外的经济不平等是被相对固化的,而且短时间内也看不到改善的途径。诚如片中黑人少年所讲,他认识的黑人都是一贫如洗,除非会唱歌或者打球。同时,以“生物学种族主义”为基础的老种族主义消失了,但以文化偏见为基础的“新种族主义”依旧方兴未艾 。但部分白人同时认为自己已经给少数族裔足够的经济补偿,少数族裔若再有进一步要求就是得寸进尺,部分人甚至觉得白人族群受到了逆向歧视 ;少数族裔则依然囿于经济阶层无法提高,并持续忍受着白人始终存在的文化偏见。民权运动二三十年后,洛杉矶1992黑人暴动就昭示着一度拉近的民族鸿沟再一次的扩大。另一方面,二十世纪后半的移民潮流使得非洲裔以外的少数族裔人数大大增多,使美国的种族结构发生变化,也让不同族裔的帮派冲突成为美国社会的新问题。所以,在当下,民权运动的精神和政治遗产尚存,但已不足以解决各种新生的种族问题了,而新问题的解决亟待主流白人社会用一种新的眼光审视几十年来种族平权措施的收获和教训。 影片所述的故事发生在1994-1995年,正是美国多元文化的代表——洛杉矶,在暴动后重新反思以往种族融合政策的年代。 二、谁的美国?——种族融合的困境 《自由作家》的开头是一段关于1992年洛杉矶暴动的录像,以及一段Eva日记的摘选,短短三分钟时间里就把两对贯穿全片的矛盾呈现在观众面前:白人与少数族裔间的矛盾,和不同少数族裔之间的矛盾。前者的现实反映是经济不平等与警察暴力,洛杉矶暴动的原因就是因为美国警察打死黑人司机罗德尼•金却被判无罪而引发的;后者的现实反映则是帮派横行的洛杉矶下层街区。 Eva的几段自白包含着非常重要的信息。第一段中她在控诉白人警察时说“他们称我们的人为黑帮,因为我们为了我们的美国而战”。生活在单一制而且汉族占绝对人数优势的中国,我们可能不会去思考“谁的中国”的问题,但在种族结构错综复杂的美国,“谁的美国”无疑是一记有力的拷问。建国之初,《独立宣言》上的“We American People”多半仅指美国白人——即便包括黑人,也是按3/5折算后的黑人。后来经过南北战争、民权运动,黑人基本上算进入这个“我们”里面了,但后来的拉丁裔、亚裔、中东裔等少数族裔,其获得的种族优惠权利不仅远少于黑人,而且也同样被排斥在主流社会之外。因此,在Eva描述学校的长独白中,她又很自然而然地提到学校里的“小柬埔寨”、“犹太团体”、墨西哥裔群体和白人的圈子。以白人为主的中产阶级和上层社会享受整个社会充裕的物质和现代化带来的便捷,而由其他族群组成的庞大下层社会则分成各种各样的“小美国”在互相搏杀,末了继续受着白人居高临下的歧视。结果,虽然有种族融合政策,但白人根深蒂固的偏见排斥少数族裔的认同,也未能有效将少数族裔吸收进白人的认同中来,多元文化共存却无法融合,种族歧视和纷争的苗头就这样重新萌发了。 白人依然是歧视少数族裔的。虽然民权运动之后,主流社会不能再容忍赤裸裸的种族歧视行为或言论,但有意无意的偏见始终在流露着。片中的女部长对女主角说:“你只要让他们学习纪律和服从就行了”,以及女主角的丈夫无意间谈及203班学生时颇有一副“他们不是正常学生”的感觉,都表现出白人骨子里的种族优越感。联想到另一部探讨洛杉矶种族问题的著名影片《撞车》,里面的白人警察小伙虽然嘴上满口种族平等,但在面临黑人青年掏口袋时依然下意识拔出了自己手枪杀了人——这些行为虽然在影片中显得荒诞,但的确是白人社会中随处可见的现象,正是这种无意间的戒备心理,筑起了白人与少数族裔间的新屏障。加上政治和经济地位事实上的不平等,白人无意间的歧视就能造成对少数族裔的巨大伤害。所以非常能够理解Eva在含泪怒斥Erin Gruwell时说的那句“我知道你能做什么”——正如国家权力需要分权一样,当巨大的权力集中在一个族裔手中时,单纯的“能力”本身就构成了一种危险性。 少数族裔之间的仇恨,更像是前者的衍生。因为占有社会支配地位的白人的歧视和相互的仇恨,少数族裔的青少年无法得到高质量教育。而教育是公认的在现代社会完成阶层提升的不二途径。受不到良好的教育,没有一个基本的历史和思维训练,青年也不会正确地反思自己的处境。对于从小置身于“战争”环境的他们而言,死亡是获得荣耀的唯一方式——这在白人看来是无法想象的。导演在203班里放置了一个处处唯唯诺诺,整天担惊受怕的白人角色,那种极强的不协调感正表现了美国主流白人社会与底层少数族裔之间的巨大隔膜。而对于旁观者的我们来说,白人的偏见造成了少数族裔青少年的这种“蒙昧”状态,也只有白人的觉悟才能激发少数族裔的觉悟。 所以说,这部影片从给定的时代背景中向观众展现了一个种族融合的困境:一方面,种族共存的确给美国社会带来了很多改变,不同族群听着同样的嘻哈和说唱音乐,吃着各国风味的食品,穿着类似的服饰。但另一方面,歧视和冲突从未走远,各种名目繁多的平权法律、计划和基金会,无法消弭固有的偏见和障壁,真正的融合必须激发不同族裔主动参与融合的意愿和行动——而提供这种意愿最佳的方式,就是教育。但在教育系统被偏见围绕之时,还要冲破这种族的壁垒,就需要一个冒失的闯入者,Erin Gruwell 恰好担任了这个闯入者的角色。 三、教育的作用与“自由”的含义 Erin Gruwell是一名教师,教师的职责是教授知识。但她眼前的学生对知识不感兴趣,所以她最初的困惑就是如何让她的学生“对这些书感兴趣”。她自己也没有想到,她单纯的初衷和母爱般的天性,能够支撑她做了如此之多别人想都不敢想的事情。 那么Erin是如何行动的呢?首先,她在发现学校只是一个缩小版城市的残酷现实后,从一张嘲讽漫画开始,将学校试图用纪律和秩序掩盖的种族歧视问题摆上了台面。虽然她对学生的说教以及关于死亡意义的质问,让学生恨上了自己,但这番演讲的震慑力失她的话对于学生而言不再是耳旁风。在后来她与Cohn博士的对话中,Erin提到“他们除了相互憎恨外,最憎恨的就是我了”,Cohn也半开玩笑地回答“你团结了他们,这也是一种进步”。这虽然是玩笑,但也不妨看作一种是一个事实:仇恨白人的确是少数族裔最大的共同点,接下来要做的就是让学生了解老师,努力取得学生的信任。 在第二阶段,Erin用白人自身的惨痛教训——纳粹大屠杀,来向学生警示种族歧视的危害,鼓励学生走出长滩,到外面的世界参观大屠杀博物馆,用阅读开拓学生的视野,同时提高他们的学习水平。在多次筹款请来荷兰的Miep Gies来为同学做演讲后,Erin终于完全取得了学生的信任,也让203班凝结为一个团结的集体。 Erin第三阶段的行动是与隐藏在学校教育系统内的官僚主义和种族偏见的斗争。这也是非常重要的环节。203班的学生们通过自己的努力,接受了教育并实现了小团体内的融合后,终于有了一致的意愿对外抗争,争取自己的权利。这一内涵就使这种抗争不仅让Erin和学生们获得了现实的权利,也具有一种象征意义,犹如当年的民权志士Freedom Riders不分种族驱车从北到南横越美国一样。 Erin给学生的日记集所取的名称其实是非常值得深思的一个概念。“自由”(freedom或liberty)一词在西方政治学语境中有很多层次的含义 ,其内涵也有很多不同的意见,但一般认为可以概略地分为消极自由与积极自由。消极自由的即“有权做一切无害于他人的任何事情” ,这是一个“被赋予”的状态。这种状态在美国黑人民权运动过后,少数族裔事实上已经处于这种“自由”之中了。然而他们依旧生活在真正的“自由”之外,这种自由是积极的自由。对这种“积极自由”,笔者认为,首要的条件不是外界的状态,而最重要的是一种内心的意愿(will),这种意愿驱使人不断改变自身的不利处境,奋发向上。其次,积极自由不仅是个人的自由,而应当与集体的自由相协调。达到了这种自由的状态,对洛杉矶社会而言,就是多种族多元文化相融合的完满状态。而这种“意愿”的产生,就离不开像Erin这样的教育者的存在。所以,像Erin这种真正反种族歧视的教育,才是当代美国社会克服种族矛盾,实现种族融合的必经之路。仅仅依靠民权运动的遗产,依靠僵化的政策和无所适从的大笔资金,是不可能最终打破各族群之间的藩篱的。 但无论如何,对种族主义的斗争不是靠几代人的奋斗就能取得胜利的,美国民权运动至今没有结束,在未来也不会很快就结束。但前路漫漫,只要有正确的方向,总有到达终点的一天。 四、余论 前文叙述了很多《自由作家》这部影片的优点,但若根据笔者上述的分析,该片的好莱坞式的大团圆结局似乎成为全片最大的遗憾:Erin的最终留任,实际上使她自己留在了作为学生的“保姆”的位置上。诚如大反派女部长所言,如果Erin自信她的教学是成功的,那就不用担心203班这个集体在有了新的老师后会崩解。虽然可能是因为导演考虑到影片的传记片性质,需要忠实于现实事件,但在这个关键剧情上过于遵循现实,可能导致影片思想高度的降低。这时对现实进行适当的改编和艺术加工,反而能在更高的层面上“忠于现实”。所以,笔者认为,如果最终让Erin离开并激励学生用自己的努力证明她的教育是成功的,可能是一个更好的结局。 参考电影: Freedom Writers, 2007 Crash, 2004 参考书目: [英]安东尼•吉登斯:《社会学(第4版)》,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 钱满素:《美国自由主义的历史变迁》,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6年

2 ) 好老师能激发学生最好的一面

电影由真实事件改编,年轻老师艾琳来到一所公立学校教书,她发现她的班级里全是被其他老师放弃的问题少年,他们对学习没有丝毫热情。艾琳受到挑战后,决定改变现状,她为每一位学生都买了一本《安妮·弗兰克日记》,希望他们同样可以通过日记的形式来记录自己的想法和经历。在不断的沟通和分享之后,孩子们的想法和视野渐渐开阔,他们第一次知道,原来未来的命运是可以掌握在自己的手中的,他们完全可以过上自己想过的生活。 在艾琳老师看来,自己只是做了每一位老师都应该做的事情而已:教师这个行业已经成为整个国家最受人尊敬的一份职业,不仅在美国,全世界都是如此,有的时候,孩子们未来的命运就掌握在你的手中… 影片中的Freedom Writers 计划至今仍在美国延续,并成立了基金会用来指导教师通过多样化的管道及教学方式去启发孩子们。

3 ) [街头日记]——给予我们冲破黑暗的力量

无意看到【街头日记]的电影推荐,背景取材于真实发生的事情,种族歧视,街头火拼......生活混乱,生存艰难。

那是发生在加利福尼亚威尔森高中的故事,背景起源于1992年洛杉矶暴动后,各种族之间暴徒械斗一触即发的时代。

一个满腔热血的菜鸟老师艾琳,接管了各种种族的问题少年,成为了他们的班主任,但一开始的教学生涯并不美好,学生组成自己的小帮派,移动桌椅坐在一起,而且不同种族的帮派之间老是会发生矛盾,上课期间一言不合就吵起来;也会因为校园内的帮派斗争而在上课时间就冲出教室,打架斗殴;甚至还有人携带枪支上学......

如果一般人遇到这种情况,很可能会崩溃吧,虽然艾琳也会因为种种困难而伤心难过,但她还是没有放弃,一直在想法设法的教导他们。

事情的转机出现了,一幅关于嘲笑黑人的画,艾琳看到了非常愤怒,她决定为他们的价值观上一课,从黑人的歧视问题衍生出犹太人大屠杀,告诉他们占领几个街头不算什么,告诉他们种族,肤色也不影响别人尊重。但长久的种族问题没有得到根治,各个街头因为肤色,种族,地盘等问题比比皆是,学生觉得她根本不了解他们,不能体会他们生存的挣扎,场面一度非常激烈。

这时,有人问了一句大屠杀是什么,她非常震惊,竟然90%的学生不了解大屠杀。所以她决定做些什么。

她跟学生们玩了一个游戏,从浅入深,探索他们内心的世界,之后给他们布置了作业——写日记,学生们写完可以采取自愿的方式选择要不要给艾琳看。

而从日记中艾琳了解了他们,有人因为家暴失去母亲;有人因为肤色问题看着自己的好朋友被枪杀,有人因为生存走上了犯罪的道路......那是一个新世界,肮脏,混乱,生存就要用全部力气,他们生活在地域里。如果没有人拉他们一把,他们即使死去,灵魂也将污染。

艾琳找了《安妮日记》等具有激励意义的书让他们回去读,并写下自己的感想,学校不给新书,就自己掏钱,钱不够,就去做兼职,艾琳是一个好老师。

她还带他们去了犹太人大屠杀馆,一开始每个人都会拿到一张孩子的照片,然后参观结束后才能知道这个孩子有没有活下来,那是一场很震撼的参展,我想他们每个人心里对生命都有了更进一步的理解,虽然他们也见过不少死亡,但是一定没有哪一场比战争来的更震撼!

除此之外,她还给学生们找了大屠杀的幸存者,庇护过安妮的女士给他们讲述当年的事情。他们慢慢的被改变。主动扔掉的枪械,退出帮派回归家庭......就是最好的证明。

她为学生们几乎付出了所有的心血,学生们开始喜欢上他,并开始接受知识。但为此她付出了沉重的代价,丈夫忍受不了她对家庭的忽视,提出了离婚。

即使如此,她还是依然坚持做一个好老师,做她能付出的一切,竭尽全力。

当学生知道她只能带他们到高二后,非常不舍。虽然她争取了,但在各种规章制度等面前,依然颁败下阵来,她给学生布置了最后一个作业,用他们写的日记编辑成书,并出版,但没想到此举引起了教育局的震惊与重视,可能是惊叹她有改变这些问题学生的能力,也可能是想让这些不同种族的学生融合的更好吧,同意了她继续带他们到高中毕业的请求。

最后的最后,他们都顺利毕业了,还有不少人考上了大学。而艾琳,也把她的教育理念延续了下去,带到了新的工作环境中,并用自己的力量,为社会做出一定贡献。

这部电影告诉我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是多么重要,普通人,都可以用小小的力量,在黑暗中燃气微弱的灯光,历经磨难,不向生活低头,我们都可以做自己的英雄。

引用其中一篇日记中的话“当我走进教室就觉得...生活的一切问题都不再重要,我回到家了”。

4 ) 《自由作家》:改变的滋味和力量

(芷宁写于2007年6月6日)
单看2007年美片《自由作家》的海报就明了两届奥斯卡影后希拉里·斯旺克是该片绝对的主演,可是看后没觉得,不可否认,她饰演的女教师艾恩·格鲁维尔一角是全片的核心,只是在综合考量、相形之下,有一点失色罢了。
一直不太喜欢貌似“男人婆”的希拉里·斯旺克,近来,“MAN”够了的她在忙于转型,如在影片《黑色大丽花》里的“荡妇造型”,今年,她以奉献型老师艾恩“春风化雨”般的形象示人,虽然有所突破,但是分寸的拿捏尚欠火候,一些戏份被处理地程式化、单一化、脸谱化,缺乏足够的心理再现和层次感,严苛地说(谁要她是影后呢),整体感觉似乎还没有部分配角令人印象深刻。
片中很多学生都由非专业人士出演,较之他们既本色又出彩的演出,斯旺克难免显得缺乏亮点,她似乎只会露出欣慰的笑容(算是招牌大嘴笑吧)。另外,她也没有曾在《绝望主妇》里演过讨厌鬼哈柏太太的艾美达·斯丹顿(她还在《哈里波特与凤凰令》中饰演黑魔法防御老师)有戏,片中艾美达·斯丹顿出演了艾恩的主任上司,一个有着30年教龄和惯性思维的老派教师代表……或许,这些都是本人对斯旺克的苛求吧,坦白说,有些戏份她还是表现不错的,如让学生们做“线上”游戏时,由她惊讶而哀伤的神情所表现出来的领悟和潜台词、再如和父亲(斯科特·格雷尼饰演)之间心灵兼亲情的沟通等等。
《自由作家》又名《街头作家》,也普遍被认为是《黑板丛林》的21世纪版本,影片根据真实事件改编,或许正是因为其真实性,才产生了一种撼动而深刻的力量。当然,该片的部分情节有煽情之嫌,好在不多,何况因诸多因素,中国观众承受煽情的能力已然很强了。
在黑人青年罗德尼·金事件之后,出生于富人阶层、非常理想主义、初来乍到的女教师艾恩到加州长滩威尔士中学一个族裔混杂的班级任教,起初学生们对她或视为无物,或讥笑嘲弄,经过几番探究,艾恩逐渐意识到种族歧视、贫穷无助和被漠视放逐对这些孩子所造成的心理阴影和影响,通过艰难而花样百出的沟通和教学,孩子们渐渐由一群沮丧的青少年成长为具有同情心和社会责任感的人,而女教师艾恩也由一个菜鸟级教师蜕变为一个能治愈心灵的真正的灵魂工程师。
可以说,《自由作家》相当尖锐地反应了部分美国底层社会现状,详述了被贫困不公、种族暴力、家庭分裂、帮派斗争充溢着生活的底层青少年的教育和生存问题。这次,《廊桥遗梦》的编剧理查德·拉格拉文尼斯不再唯美造梦,而是导出了一部真实而悲痛的人间剧。
在片中,当艾恩终于用特殊方式(让学生们写自己的故事)使学生们述说出自己的成长经历、被忽视的情感和被蔑视的自尊时,影片开始进入到高潮阶段……艾恩截获了一幅于教室内传看的种族讽刺画后,开始意识到问题所在,她问学生们是否知道种族大屠杀,只有一个白人学生(亨特·帕里饰演)举了手,而当她问谁遭遇过枪击事件时,除了那个白人学生,其他非裔亚裔拉丁裔的学生全都举手……片中还有个剧情十分重要,艾恩在教室里拉了一条红线,依次要求有帮派背景的、进过监狱的、有一个或多个朋友被枪杀的学生站到线上,于是观众看到这些孩子们一次又一次地站了过去,特别是当他们在线上默念着死去朋友的名字时,他们内心的坚冰开始融化了……艾恩也彻底明白了——凶杀暴力、种族歧视乃至仇视是学生们愤怒和叛逆之源。
艾恩买了日记本发给学生,鼓励他们写自己的“安妮日记”,并自筹资金带他们离开长滩旅行,参观了纪念犹太人大屠杀的博物馆,邀请大屠杀幸存者和学生们聊天,自费买有意义的书送给学生……孩子们在日记中逐步披露了看似玩世不恭、满嘴脏话的他们那恐惧孤独和伤痕累累的一面,在用笔倾诉、打开心扉的同时,压在他们心头的阴云开始变轻、退散。
也有特别难搞的学生,如爱娃(阿普丽·李·赫南德兹饰演),她也是该片的重要线索,这位混帮派的拉丁裔女孩幼年时目睹了父亲被冤入狱,而她新近又成了一场枪击案的正面目击者,她的同学、一位柬埔寨难民(加林·尼甘饰演)恰巧也在现场。爱娃为了救助她狱里的老爸,必须得作伪证……然而,艾恩的影响令她陷入了两难境地,终于,爱娃经受住了道德和良知的考验,在法庭上说了真话,即使她为此换来了一顿帮派打手的暴揍和老爸的不理睬,但她拥有艾恩的理解和支持,并且获得了柬埔寨同学的尊重和友谊。
艾恩·格鲁维尔于1994年秋接触了这帮迷茫的孩子,在现实中,孩子们于1997年组织了一场名为“灵魂的回声”的筹款音乐会,用筹得款项作为旅费参观了华盛顿,并把自己的日记带给教育部长。后来,他们还曾到纽约、德国、波兰、荷兰以及萨拉热窝旅行,去亲历那些老师送给他们的书上所提到过的生活。2002年,艾恩·格鲁维尔和这些已长大了的“自由作家”们一起建立了“艾恩·格鲁维尔教育项目”(EGEP),专门帮助全美那些与他们有着相似经历的青少年们。
影片中的艾恩总提到“改变”一词,如“改变的滋味”,那些尝试了改变滋味的学生们,由此获得新生的力量,并且从此踏上了有意义的人生之路。
顺便说一句,片中凡是涉及艾恩和她丈夫(帕特里克·迪普赛饰演)的戏都很无聊,那个因累积了太多不满要离开艾恩的男人显得十分别扭,虽然有关他们关系变化的戏份不算少,可依然不够顺畅,缺乏言简意赅的魄力。
http://nicolew.blog.hexun.com/9865175_d.html

5 ) 自由作家日记

没有深刻的着重的叙述某件事情,可深处却让人懂得一种理念,存在或不存在,只是本身需要被重视的那种情绪,当某日,有人和你说,你行,在这样觉得没有阳光的日子里,有人对你产生兴趣,对你微笑,你很温暖,你希望能朝他的方向努力,再多的推脱,再多的说辞也无力,我没有想表示什么,只是觉得,人真的需要被重视的感觉,一种可亲近的温暖

6 ) freedom writers

最初看到《自由作家》的片名,我以为是关于一个独立思考、反抗专制政体的作家的传记片,就像许多被关进监狱、被迫流亡国外甚至惨遭杀害的作家。看了王怡的影评《我曾是一篇童话的主人公》,才知道这不是描写一个人孤独的抗争,而是一群小孩子,通过写作,观察世界、释放自我、从而彼此间进行沟通、了解的过程。那个初出茅庐、充满了理想的年轻女教师艾恩•格鲁维尔交给每人一本记事本,要他们写下发生在他们身上的事,good things,bad things,anything。
那天开家长会,看着优等班的老师送走最后一个家长,Ms.G的203班除了她等待的身影却空无一人。她孤独地坐在讲台前,突然想起和同学们之间关于写日记的约定,打开柜子,满满当当,是大家写着发生在自己身上的暴力、战争、遗弃等事件的记事本。从那一刻开始,孩子们的世界有了一个倾听者;也就是从那一刻开始,他们不再孤身一人面对丑恶的世界。其实,这些身体和心灵都伤痕累累的孩子,他们需要的不只是服从纪律、接受来自成人世界的灌输、教育(像傲慢的坎贝尔所说),他们需要的是倾听、沟通、理解、爱和宽容。
因为一次漫画事件,老师讲起二战期间针对犹太人的大屠杀,她问,你们中有多少人知道大屠杀,只有那位白人小朋友犹犹豫豫举起了手。这引发了后面一系列的事件,老师通过兼职,筹钱带孩子们参观大屠杀纪念馆,自费给他们买书等等。王怡在他的影评最后说:“我能说什么呢,关于我们的艾恩,我们的童话,我们的大屠杀,我们的纪念馆,我们的课堂和我们的电影院。”是的,关于我们自己身上流淌着鲜血的历史,我们能说什么。我们,就像易大旗先生说的,一直在被“喂药”(《黄金甲.白馒头》),被袁伟时先生称为喝着“狼奶”长大的一代,是否已经失去了言说的能力。

7 ) 用孩子的笔体写下:相信未来

如果不是因为力之的提醒,我差不多忘记了9月10号是个节日。去年的9月10号我也忘了,直到在商场里看见许多穿中学生制服的女孩在柜台前挑选香水,并嘱咐店员包装好,说要送给老师。我不知道那些收到礼物的老师会是什么样的心情,是不是像我的一个当教师的朋友那样,每年都为收到不合适的礼物而头痛不已。那么,是否存在一种“最合适”的礼物,能让所有教师都感受到,这一年一度的谢恩对他们是多么大的安慰?
Ms.G也许从来没有把学生的日记当作礼物,可当她第一次忐忑地打开橱柜的门,看见里面满满的堆着学生们的日记本时,一定像收到礼物似的喜出望外。这特别的馈赠,不是飘着馨香的祝福和赞美之词,而是写满了屈辱、仇恨、绝望的记忆。孩子们用打破沉默的方式,报答Ms.G给予他们的信任。一个孩子在日记中写到:“我失去了许多在未经宣告的战争中就死去的朋友,对那些战士和我来说,这都是值得的。”这样的话不知在他心里徘徊了多久,而在形成文字的那一刻,他才得以自由。曾经的遭遇不再能够困住他,他在讲述自己的同时,也重新认识了自己和过去。
同样是这个孩子,在面对着二战时期救过犹太人的Miep Gies女士时,他说:“我从来没见过英雄人物,但你是我的英雄。”到底什么在发生变化?这些从小混帮派的孩子们,一度是种族暴力的坚决拥护者。Ms.G第一次在课堂上提到大屠杀的历史时,他们竟为排除异己的手段叫好。可是,当他们在博物馆里亲眼看见令人发指的大屠杀怎样发生,又有多少无辜的孩子因此被剥夺生命,学生们终于明白,为什么Ms.G说,一切罪恶正是从一张带有种族歧视的漫画开始。这些年轻人需要选择,是给这世界留下不断挑衅不断冲突的接力棒,还是通过自由写作结束暴力。
Ms.G无疑是个理想主义者,而理想主义的实践从来就不是一帆风顺的。校方不同意她给学生们读新书好书,怕浪费了教学资源。她便兼职筹钱,给学生们买书,带他们去旅行,邀请大屠杀幸存者来和孩子们交流。这似乎大大超越了一个中学教师的职责范围,连她最信赖的父亲和丈夫都无法理解这些举动。在一板一眼的教育体制下,她的“异常”也为其他教师所不容。但在孩子们眼里,Ms.G“一旦下定决心做某件事,什么都阻挡不了她”。这个过程不是没有伤痛,坚持理想的艰难就在于,是否始终相信所有的付出都有意义且有效果。如果改变不了孩子们的生活怎么办?如果没有权威的支持怎么办?Ms.G做到了,她的故事被搬上荧幕。而我所知道的一些从事教育工作的理想主义者却没有那么幸运。比如我的一位中学语文老师,推荐我们读《南方周末》,鼓励我们在周记里写诗,还曾为了悼念辞世的艾青在课堂上朗诵他的诗作至热泪盈眶。可在我毕业后一年,他便离开了我的母校,不再以教书为业。
我不知道这位老师是否曾像Ms.G一样,试图激发我们这些懵懂少年去表达心灵中初露端倪的自由意识,但我知道,在离开他的课堂7年之后,终于有一些当年他播下的种子开成了美好的花。没有经历过电影里那些孩子们惊心动魄的青春,我却深知苦难是相通的,因为人类的历史只有共同的一段,是黑暗与光明交替,而最终需要人们自我解放与救赎的过程。因此,无论在90年代的洛杉矶或是南京,一位中学教师都可以站在讲台上,以自由的名义说:“你们不只是坐在教室里的孩子,你们是拥有自己声音和故事的作家。”
谨以此文,献给我26年生命中每一位老师,祝教师节快乐。

短评

“正义并不意味把坏人关进监狱,只是意味着必须有人为犯罪买单。”

6分钟前
  • 拼命三郎丶
  • 力荐

很感人,真正的教育是超出种族的

8分钟前
  • No Open
  • 力荐

很不错的片子

9分钟前
  • Adrian
  • 力荐

没有想象中好,过于理想化了,学生的转变有点突兀。不过当师生互动交流情感的片子还是蛮好的。

12分钟前
  • 奔跑忘记忧伤
  • 推荐

#资料馆#真实事件改编的励志故事,在种族敌对气息浓重的后进班里春风化雨,教书育人的意义和价值很感人了;从老师方面讲,把工作视为使命,即使遇挫也依旧保持责任感和激情非常难得;以兼职养主业自掏腰包简直到了圣母的地步,经济学里有“利他互惠”的说法可以解释;被不上进还拉后腿的老公气到不行。

16分钟前
  • 穿山
  • 推荐

我也是老师,假如我在这所中学,我会坚定的站在 Imelda Staunton扮演的教导主任一边,我会选择对我而言容易的,也是"正确"和"常规"的教学方式.Erin Gruwell没有,因为她有大智大勇.

21分钟前
  • 傻乐的猫
  • 力荐

過分理想化,因關注學生導致家庭矛盾橋段太老。。但還是不錯的

26分钟前
  • LisaLeung
  • 推荐

太感人了!!

29分钟前
  • 一黑到底
  • 力荐

非常理想化的情节,既然是真實故事,那就是個美好的真實故事。

33分钟前
  • 杉小爱|好姑娘,咱们走起来
  • 推荐

感同身受

37分钟前
  • 淘金汉
  • 推荐

一个好老师可以拯救灵魂、改变灵魂,但是这个灵魂也是要值得拯救的,每个人都要相信自己能改变一切,要相信改变的力量!

39分钟前
  • 20个小明≯
  • 推荐

3.5 和《超脱》完全是两个极端,美式煽情也挺可怕的,影片后半段过于理想化,学生的转变也缺少过度,虽然是根据真实故事改编,但导演却在拼命削弱这种真实感

42分钟前
  • 幽灵不会哭
  • 还行

如果记忆没有差池,到目前为止,只有两个人问过我:为什么想当老师?我也多是实话实说:喜欢站在讲台上,把自己的所看所思所想“倾泄”出来,我喜欢那种“居高临下”的感觉。其实更深层的原因就是柯景腾所说:想让这个世界因为我有一点点不同。在考量过自己的能力之后,也只有老师,能让我实现。

45分钟前
  • Fleurs.哼哼
  • 推荐

有教育才有希望。

50分钟前
  • mOco
  • 推荐

终于 我们不用重复死亡诗社蒙娜丽莎微笑放牛班的春天的结尾了

52分钟前
  • Nico
  • 力荐

非常不错的一部电影,拯救迷失孩子的心灵

56分钟前
  • zumaqiong
  • 力荐

一个好的老师带你走出自己和环境里布下的迷魂阵 让你找到人生的意义 尽管如此你也需要敞开心胸接受别人的引导 从而让自己变成更好的人 这电影深深的激励了我 本以为这是一个杜撰出来的美好的小故事 但没想到竟然是真人真事 世界上要是多一点这样的教育工作者 世界一定会变得更好 尤其是中国

1小时前
  • 莫呼洛迦-屁股上的青春在歌唱
  • 力荐

以1990年洛杉矶暴乱为背景,黑人学生因贫困而造成越轨,青少年犯罪研究的好题材。

1小时前
  • 冬木
  • 推荐

新任美女教师带领少数族裔不良学生走入正轨走向成功…没什么特牛逼特震撼的桥段,所有的剧情都很俗很中规中矩。但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因此不能简单抨击它的俗套、大团圆和伟光正。P.S.老师在教室放这部电影时经常有哄堂大笑的场面,但我在电脑上看的时候却感觉分外严肃和沉重。这就是集体观影的不同?

1小时前
  • 汪金卫
  • 推荐

true story..

1小时前
  • juni
  • 力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