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喜欢这样的爱情剧情片
2004年爱情剧情片,讲述了美国杰西九年之后与法国塞琳娜在巴黎相遇的故事。爱在黎明破晓前九年后的续集,同一演员,九年的时间,他为她写了本书,她为他写了首歌,相遇之后,泪流满面。
九年前,杰西与席琳在火车上不期而遇,怦然心动。在维也纳渡过疯狂而又浪漫的一夜后,他们在日出前分手,并相约在维也纳重逢。 九年之后,杰西已成为畅销书作家,而席琳则是法国环保组织成员。杰西在新书里娓娓道来的,正是九年前的浪漫夜晚。
整部电影依靠男女主人公的对话推进,一开始看就觉得他们俩是话唠,然后慢慢看着,细细品味,突然很羡慕他们,一个美妙的午后,可以从生活深处聊到宇宙尽头。但他们也有遗憾,也有该死的错过,没办法,这是生活咯。
2 ) 一刻,还是一生?
这是观后感啊不是影评:
题记:生命从来就没有圆满,但是必须有美好和幸福,至少这部电影,是的,在我眼中,已经是完美的一场梦了。一切都在意料之中,每一个细节又都在意料之外。是的,我们都有永远都逃不开的痛苦,逃不开现实和爱的矛盾。但是,激情和绝望也会一起壮大。如果有一段想逃却怎末也逃不开的心动和心碎,那么,我羡慕死你了。
──────────────────────────────
昨天看了首页一个评论,不爽。她说这部电影是悲剧,让我有话想说,不吐不快。不是批判,因为无对错。这只是个人生态度的问题。
她说:经历过那样一段醉心的爱情以后,整个人都会变得空荡,仿佛游魂和躯壳。
我觉得,好的爱情不会让人空虚,而是脱胎换骨。交流眼神,交流体温,交流灵魂,那种身心交融的相会相知,不论长短,都足够让人感念很久,如果足够深刻深沉,也许会持久到一辈子那么长,我相信。
所以,他们在相隔的九年中,经历了很多,依然保留着对生命的执著,对爱情的渴望。这个世界很骚瑞,Celene一直不相信世界会变好,但她每一天,都可以从一只小猫身上得到灵感,重新看待生活的灵感。Jessie糊里糊涂结了婚,陷入了平淡的漩涡难以自拔,但是每当他看到那个他参与孕育的小生命,他愿意付出一切。当他们再次面对对方,心存了比9年前更多的芥蒂,以至于必须否认那个夜晚来掩饰,但终于,Celene还是歇斯底里的在爱人面前发泄了自己的愤怒,那么强大同时也那么脆弱。Jessie无力的看着她,讲述自己的梦,Celene伸手想要抚摸他,如同九年前那个清晨,又看到了火花。九年了,他们依然在彼此的拥抱中融化。
她说:但是明明可以预见痛苦,为什么,为什么还要选择开始。
痛苦。是的。
代价。是的。
但是,那又如何?有哪个感到过幸福的人,没有刻骨铭心的痛苦?“活着,不能只是一味的逃避痛苦。”
我想说的是,如果逃开了,我们就没有能力爱了;在我眼中,没有爱,就是没有幸福了;如果因为从山坡滚下来,就停在山脚不再攀登,你将永远错过路上的乐趣和山顶自由飞翔的快感。
我们要做的,就是向上爬,下来,再向上爬。
圆满都是假的,就像Jessie貌似完美的生活,隐藏着一个无力的梦,他抓不住他的爱人。
圆满,就意味着失去动力,失去激情。既然失去,又谈何圆满。已经有无数的真相告诉我们,都是假象,永远不要买它的账。那些真实的交汇才是全部。
也许,他们从此分开,抱着对彼此的美好回忆,重新回到自己的轨迹上;也许,他们不顾一切的在一起,然后渐渐平淡很可能还是分开,或再遭遇些别的什么。
不管怎样,生命中若有这么一个人存在,世界上有这么一个人存在,他与我分享心灵最隐秘的部分,而我真的跟他发生过一些什么,一颦一笑一呼吸都那么真切,那么,我会心甘情愿付出一切该付出的,代价。并且,操他妈的圆满。
3 ) 婚姻是爱情的坟墓么
又是9年之后,《日落黄昏时》搬到了爱情圣地希腊。一家人在希腊的一处乡下宅院,一呆就是六周,欧洲人的生活方式还是比扛着相机开车赶路的我们高太多。然而,这一部和前两部有很大不同。在有了最美的相遇和最幸运的重逢之后,爱情的下一步只能是生活了。
影片一开场便是杰西和前妻的儿子亨利并不和谐的离别。作为父亲,杰西缺席了儿子的大部分成长历程,觉得无比歉疚,处处示爱。而儿子则很自然地觉得他并不需要父亲,生疏隔膜地应承着,头也不回地走了。好在这份心酸很快转场到了和席琳带着一双天使般的双胞胎萝莉开车回家。他们终于还是在一起啦,不是什么久别重逢,是终成眷属。他们在车上讨论一些家务事,还有和天下所有的父母一样把孩子当猴耍,回想自己的父母当年也是这样。虽然内容和前两部的人生与爱情的文艺探讨没法比,但显然这就是一个家庭的温馨,而不仅是两个人的火花。
当然,这两个人仍然是灵魂伴侣,灵魂伴侣的高级交流必不可少,这一次还召开了扩大会议。在希腊南部悬崖小村里,面朝大海的晚餐桌上,有小年轻,同龄人,老年人,几个富有生活情趣或者富有生活体验的思想的交汇,那只会更加精彩。杰西提出了新的小说构思(因为很有意思,所以这里我记下来,一个对任何事物都似曾相识的人,一个对任何交流对象都没有记忆的人,一个对任何人都过目不忘的人,一个看到任何事物就想到它毁灭的那一天的样子的人,以及一个只记得生命中特定几个片段的人,一群人因感知而迷失在时间中的故事),小年轻讲述他们在日出时分的希腊露天剧场的两端轻声告白却清晰无比的惊人体验,业余人类学家则谈论未来的恋爱和性爱方式,男人女人在车祸昏迷中醒来关心的事有何不同,席琳扮演胸大无脑女郎勾引杰西那一段真是精彩。
4 ) 生命里的那段爱情
这两天把Before Sunrise和Before Sunset一并看了,Before Sunset更是连看了两遍到深夜。自己码字实在很慢,但是担心不写点什么,心里那些感慨就像人生里边的许许多多片断,散得不留痕迹,无从回忆,所以还是写点儿。
Before Sunrise是写两个陌生的年轻人,男的Jesse来自美国,女的Celine是法国人,偶遇于维也纳。出于一种道不明的吸引,两人决定在Jesse赶第二天一早的飞机之前,同游这个城市。和许多别的路上的同游者一样,他们去唱片店,坐缆车,喝咖啡,参观墓地,在大街小巷游荡。也和别人一样,他们一路交谈,童年,感情,理想。。。他们相处得轻松愉快,暗生情愫。他们同时又青涩害羞,轻轻试探。在公园里露宿一晚之后,两人不得不说再见。因为相互依恋,所以相约六个月之后再见。也因为年轻的固执,彼此没有交换任何联系方式,甚至不知道对方的姓。就这样道别,两个太年轻的人。
九年之后再见,已经是Before Sunset的故事了。Jesse以那一次的偶遇写了一本书,因着签名售书来到巴黎,得以和读了他书的Celine重逢。这一次Jesse得赶傍晚的飞机,短短的一个多小时里,他们谈论各自的生活,乃至面对自己的感情,吐露各自的心声。他们开始掩饰,试探,到无法克制,宣泄,直到后来平静,一切都自然真实。九年后的两人,相比之下,都有了岁月的痕迹。Jesse有了婚姻和孩子,成熟稳重。Celine做着自己热爱的事业而自信,虽然经历了感情的波折,却不失天真,身上有一种女人和女孩混合的魅力。
这两部电影几乎没有情节,基本是两个人在对话,以及两个人细微的身体语言,但是许多人都很喜欢,我也是其中之一。也许这两部电影真实而细腻,像一面镜子,折射出许多人生命中的那段爱情,也同时折射出许多人生命里的无奈,所以才这么多人喜欢吧。
我尤其喜欢Before Sunset,成熟的生命更加充满魅力。最喜欢的一段是Celine在车上感情的爆发。九年前的那段偶遇太短太完美,让她几乎无法再面对和处理正常的恋情,她渴望一个归宿却无法找到。自此,两个人无法再掩饰内心真正的渴望,Jesse的坦白一样动人心弦。
电影最动人之处不仅在于细腻,更在于内敛和克制。影片并不因为两个人的表白而失去控制,自此至结尾,导演处理得漂亮干净,又充满张力。Jesse执意要上去Celine的公寓一坐,两人肩并肩走在暗旧的楼梯上那一段象是Before Sunrise里唱片店里一段的呼应。两个人几乎不发一言,只是不时地互相看着对方,虽不如当年哪般的羞涩,可是你能清楚地感觉到他们的喜悦,渴望和紧张。两个互相喜欢的人之间那种种复杂的感情,全在这一段楼梯的沉默里尽情表露。
结尾一段更是令人回味无穷。单独面对的两个人,没有夸张的对白和露骨的激情。Celine在Jesse面前轻轻吟唱她自己写的华尔兹,其中一句是"little Jesse",可是在唱到这一句的"little"一字时,Celine有片刻的犹豫,仿佛不愿被人发现她的秘密,半拍之后才轻轻的吐出"Jesse",让人动容。最后Celine随着Jazz轻轻扭动,然后半侧着脸,一句"Baby, you are going to miss your plane", 眼角眉梢全是喜悦,浑身散发着那种处在幸福之中的成熟女人的风情。Jesse则坐在窗下的沙发,手支着头,温暖的下午阳光笼罩着他,满脸的笑意。。。
每个人都从这电影中看到自己生命里的那段爱情。
5 ) “我们回不去了”
1、“我们再也回不去了对不对”记得是一句歌词;“我们回不去了”,记得是《半生缘》中曼桢对世均说的。
2、厦门中山路肯德基店里有一幅before sunrise的巨大海报,9年前大概,我和Lin也在那里吃过饭,边吃边看,惊羡不已,我还把电影的中文译名想成了《日出前让悲伤终结》。其实那是另一部法国片。
3、尽管有思想准备,还是被before sunset里的Ethan Hawke和Julie Delpy吓了一跳。他们又老又憔悴。好在时光固不能断续接上,电影却能,看着这两人和before sunrise一样走来走去聊来聊去,几分钟后我的感觉就回来了。毕竟是9年。
4、Ethan Hawke和Julie Delpy都参与了before sunset的编剧,所以电影里有他们生活的投影,比如Ethan Hawke和Uma Thurman刚离婚不久,也育有一女,在影片中说起婚姻生活的无趣也就分外创痛。
5、Ethan Hawke在before sunrise里表现得并不像是一个美国佬。电影在维也纳拍摄,他全身上下也弥漫有一种欧洲人特有的优雅。before sunset在巴黎拍摄,可他一副典型美国人的做派,也不知道他这些年来怎么混的竟然把那股子气质给混丢了。
6、如果说before sunrise是浪漫的极致,那么before sunset就是现实残酷的写照。前者是诗,后者是小说,因此Ethan Hawke在里面的身份也变成了小说家。
7、两部电影对男女之别都有非常形象的表现。before sunrise里,两人先后遇到一个算命的老太婆和一个在河边乞讨的流浪诗人,那老太婆说,他们刚刚相遇,她是星尘,会成就伟大的事业,她就信了,他对之则极尽挖苦;诗人无巧不成书地给他俩献出一首“我不知道你从哪儿来,我们不知道会往哪里去”的歪诗,她感叹不已,觉得这是命中注定,而他认为那家伙只不过是搬用了别人的诗而已。before sunset中的男女之别就更多了,其中尤以他俩关于9年前有没有做爱的“争辩”为典型:她说没有,他说有,之后她似乎恍然大悟“明白”过来其实是有,他为对方的健忘还颇有些失落;可是到了电影的结尾,她承认,一切一切她都记得清清楚楚,他们做了两次爱,他们用了哪种牌子的避孕套,她都记得,而她此前的谎言竟然能够将他骗得垂头丧气。
8、当他气急败坏地诉说自己婚姻生活的无聊和痛苦时,她找到了平衡。这算不上幸灾乐祸。
9、两部电影几乎所有的台词都是可以拿来背诵的。其实它们的剧情着实苍白,但珠玉般的台词确实是机锋处处,发人深思,以致有疯狂的影迷把对白全给拷到了网络上交流。before sunrise的对白讲尽了青年人的浪漫和梦想,也表达出了他们对政治、对世界、对爱情、对人生的种种看法和猜疑;before sunset的对白紧扣中年人的心态,苍凉朴素,同样说的也是政治、爱情、人生,但不是憧憬而是总结,幽默同时亦不乏辛酸。
10、这样一种几乎称得上只有对白的电影,大部分人看了可能都会觉得无趣吧?但如果是对人生有思考的人,会爱上的。
11、Ethan Hawke和Julie Delpy演得是真好,他们都有很多小动作,一一仔细发现是很有趣的。Julie Delpy甚至唱了一首歌,歌喉很好。她有出唱片。
12、导演Richard Linklater的作品竟然还有《摇滚学校》,很搞笑的一部电影。
13、before sunset止于二人在Julie Delpy的公寓里的谈话,那时Ethan Hawke离飞机起飞大概只有两个小时了。事实上从遇见Julie Delpy一开始他就没打算走了,整个过程他都在试探对方和肯定自己的感觉,而且故意不时把话题往性上面靠,所以当他听Julie Delpy说不记得9年前是否有做爱时是很沮丧的。电影结束得恰到好处,也只能那么结束——在两个人还没“行动”起来的时候。我猜想,他们接下来一定是做了爱的,不过不会像有些人希望的那样把前缘给彻底续了,比翼双飞。如果他们能够做到,第一次就不会分离。
14、通俗一点说,before sunrise是一个关于一夜情的故事,before sunset是一个关于一夜情往婚外恋发展的故事。不过我反对这样的表达。这样的表达把什么都给毁了。
15、我还是觉得这是一个非常伟大的爱情故事。就像大部分电影所偏好表现的那样,这部电影说了一个未完成但是耗尽了一生所有气力,并且一刹那足以抵过一生所有经历和所有意义的爱情故事。before sunset虽然不无沉郁忧伤,却更加映出了before sunrise里那一晚邂逅的美丽和永恒。这样的邂逅,这样的夜晚,就像以前看了《假如爱有天意》后我写道的那样子:也许战胜不过命运,也许刻意辜负,也许隐忍牺牲,但还可奢求什么?这个夜晚,就是一生。
6 ) 九年后
九年后,他们相遇了,一个额上多了几道抬头纹,一个有些消瘦但充满成熟女人的风韵。
我仍然是把自己锁在会议室里,独自盯着大屏幕的瑟琳和杰西,咂摸着茶水津津有味地听他俩唠唠叨叨的没完……
和前一个通宵熬着看他俩的维也纳浪漫邂逅的感觉不同,
倒不是因为地点发生在了巴黎,虽然有了瑟琳的一路引领,这条路走得顺畅许多却少了突然发现的惊喜
那么不同在哪呢?
首先是时间,觉得这次的时间好紧,上一次有a whole night to share,现在却只有赶飞机前的a couple of hours。
镜头一直没有停歇过,从第一分钟到最后一秒,孜孜不倦地捕捉着对话,从一个转弯到下一个路口,镜头长得惊人。
而在Sunrise中,每段对话之间实际上是有小小间隔的,
所以sunrise给人的感觉是两人整晚对话的精华浓缩,而sunset则是“记一次唠嗑”,如此一来,sunset稍稍有些单薄
但sunset的对话却厚重了许多。
九年后,除了外貌多了成熟韵味,对话的内涵也从天马行空的设想变成了不乏一点儿中年危机的嗟叹。
最难忘的地方是哪里呢?
首先是瑟琳的服饰,太有韵味了,尤其是背影,两片黑色薄纱随微风时开时合,露出光滑的脊背和腰身,像蝴蝶一样
然后是杰西的成熟,他已不再是有点儿羞涩的大男孩,在对话中变得更有话语主导权,更游刃有余了
还有一段对话,当杰西说他在快结婚时多么希望见到瑟琳,他在路过纽约百老汇13号时看到的收起雨伞的背影,多希望那人就是瑟琳
瑟琳伤感地说,我那时住在百老汇11号(天,那就是瑟琳!)
sunrise中的片刻沉默,在sunset中也有,是发生在一段蜿蜒向上的旧公寓的楼梯中,杰西跟随瑟琳上楼
sunrise中的沉默让人心跳加速、充满了荷尔蒙的味道
sunset的沉默则是稳重中,混杂了离愁别绪或是难以表达的期待
还有什么?
那自然是片尾,瑟琳在家中抱起吉他为杰西演唱的她的歌
(说句题外话,从看sunrise起,就觉得瑟琳特别像《老友记》前几季的菲比,都是有法国血统的金发高挑女人,都有着鲜明的个性,甚至包括一点点看似古怪的脾气,到sunset时,九年后的瑟琳又和《老友记》拍摄了九年时的菲比依然非常相似,尤其是她抱起吉他后,我竟然在等着她一张开口就开始唱 “smelly cat~ smelly cat”,呵呵,不过瑟琳的唱工确实要比菲比好得多了)
老实说,如果我是杰西,坐在沙发上听着瑟琳弹着吉他,不无羞涩地唱着
I don’t care what they say
I know what you meant for me that day
I just wanted another try
I just wanted another night
Even if it doesn’t seem quite right
You meant for me much more
Than anyone I’ve met before
One single night with you my LITTLE.. JESSE~
Is worth a thousand with anybody
我的免疫力顿时会降到零,此生再不能允许自己错过瑟琳(尤其瑟琳也确实是the very style I like……)
杰西想必是幸福着也痛苦着,瑟琳唱完一曲对他说,“恐怕你要错过飞机了”
杰西用指头轻轻碰了碰戴在手上的婚戒,笑着说,“我知道”
又是一个开放性的结尾,但我猜大多数人都会相信他们不会再彼此错过了
还有一点感慨,瑟琳和杰西彼此抱怨着婚姻的沉闷,激情已在九年前的那晚随对方而去。其实,换个角度想,杰西的妻子和瑟琳的丈夫未必就没有同样的想法,或许他们也在向某人或者想找个人抱怨一下杰西的忙碌或是瑟琳的难以沟通。只不过,在妻子或丈夫面前,他们都要扮演另一种角色,维持一个家庭的责任掩盖了内心本来存在的激情。所以,有人说,婚姻是爱情的坟墓,不无道理。
7 ) 求得之苦
佛说七苦,生、老、病、死、怨憎会、爱别离、求不得,而两位主人公在九年间把这七苦体验了大半。青春不再、音容渺茫、爱者不知何处,憎者终日煎熬,所欲不至,所求不得。而这段经历在苦短的人生中居然占到了九年。这份痛苦实在值得大书特书,但却并不是这里要说的重点。会被日出之前感动的也许还有清纯少年,因为那毕竟讲的是梦想;但会被日落之前打动的却应该是有些阅历的人士了,因为它讲的是现实。
小时候读过的童话中,王子和公主最终的结果大多都是走到一起。在一起之后呢?没人说过,即使说了永远只是一句“从此过上幸福的生活”。这种含糊其辞的说法很不负责任,因为被生活折磨久了之后的人们慢慢发现:时间永远会不动声色的消磨掉激情,现实总是乐于冷冰冰地把梦想戳破,“从此过上幸福的生活”云云实在是不太可靠。乐莫乐兮新相知,投缘的陌生人在相互接近时总是美好的,因为对方身上有太多的东西值得自己去发现,于是我们有了古今中外无数的爱情故事,包括《日出之前》;在一起之后呢?他们会相互了解,熟悉对方的一切,包括很多自己绝对不想知道的东西。记得李敖曾说过和胡因梦的分手起于他某一天偶然看到胡在厕所里便秘时的痛苦表情,这种表情破坏了他此前所有对美好的想象。这种例子也许有些极端,毕竟大家不可能都像李大才子一样有那么大的脾气。但天长日久,激情渐退,琐碎的生活小事却不断地迎面而来:柴米油盐酱醋茶,公公婆婆岳父岳母,对方的吃喝拉撒睡、眼屎口臭体味各种坏习惯姑且不论。更重要的是双方相互了如指掌,知根知底知表知里,知道彼此所有的胆怯懦弱虚伪无能和其他不欲示人的东西。人性的阴暗面也是那么好看的吗?被看到阴暗面的人只怕比被看到在大小便的人更加不适吧。既然这样,我们又怎么能去责怪李敖太挑剔呢?大家性质相同,仅有程度之别而已。
有种理论说人和人之间的感情和刺猬取暖一样,因为怕冷而不断接近,又因为怕疼而不断分开。当然我们可以想象某些刺猬极其高风亮节或者麻木,在忍受刺痛方面远超常人,但不管能忍多久,疼痛总是存在着的。有时我也会羡慕那些能厮守终生的夫妻,但心里也会想,也许是因为他们一直就这样平淡而无趣地保持着距离吧?不然的话我就只好恶毒地猜测他们实际并不相爱了。因为这里说的一直都是真的有过激情、梦想和爱情的两个人,这样的人真的能一直在一起吗?我很怀疑。
所以在片中Jesse向Celine抱怨自己的婚后生活时,我们大可以认为他的妻子换成Celine也不会有太大区别,甚至会过得更坏,他们的日子也会变得平平淡淡,相互讨厌,造出一个孩子来维系两人名义上的感情。我们甚至可以假设一下日出之前的另一个结局,就是Jesse和Celine真的重逢了,因为Celine的祖母没有去世或者Jesse结婚那天在纽约认出了Celine后上演一出逃婚记后甜甜蜜蜜的走到了一起,当然越曲折离奇越炙热疯狂约好,但再狂热的爱情终有回归平淡的一天,他们终究要去面对那琐碎而无趣的生活。那时候对他们而言关于那段爱情的回忆反倒因为和眼前生活的对比而变成沉重的负担。几年后再以他俩的经历拍出的片子大概还是可以叫《七年之痒》;再过几年,则是《革命之路》。
基于此,我怀疑Celine在六个月后的失约本来就是故意,所谓祖母去世根本就是借口。她喜欢那晚的经历,喜欢Jesse但却不敢面对两个人可能真的走到一起的现实,因为她害怕最完美的爱情结局却往往是最大的悲剧、最为相爱的两个人反倒最可能伤害对方、最浪漫的相遇会终结于最无趣的生活。支持我的观点的是她后来有过很多感情但全都无疾而终,时任男友是个长期驻外且随时有生命危险的战地记者,这种安排无非是要保持距离。以刺猬理论分析很简单,她怕疼。
所以我们应该庆幸那天Celine没有出现,这样至少他们在日出之前的爱还是一段美好的回忆,出现的话那段回忆却只是一段糟糕感情的起点,别忘了他们的偶遇也就是因为一对夫妇的争吵。
某种程度上说这两部片子是不可分的,《日出之前》让我们觉得生活中还有美好的东西,而《日落之前》却是最无情的生活;《日出之前》是梦幻般的夜,而《日落之前》是现实的光天化日。往后看时,日出之后还有新的一天,而日落之后所余的,只是茫茫黑夜了。
浪漫邂逅,偶然错过,久别重逢,物是人非……祝你们最后上床了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我所有的浪漫都在一夜之间消耗光了...”
天在将黑未黑时最美,爱在将爱未爱时最迷人
好的不得了的对白
这是我看过的关于男女相遇相爱最美好又最清醒的电影。
最喜欢一起上楼梯那段,也是两小时话痨电影里唯一没有对话的一段,和九年前两人在视听室里一样,安静,尴尬,暧昧得浓厚。
“回忆本来是非常美好的,只要你能让过去的都过去”、“当你年轻的时候,你会相信你会认识很多人,但后来你才发现能交流的人其实很少” 九年后,一切从未改变。Celine: "Baby, you are gonna miss that plane". Jesse:" I know..."
大家花了10年时间来面对一点也不浪漫的现实生活……两部片子镜头切换的时候听到的全是胶原蛋白流失的哗哗声= =
如镜子一样的台词
操!!泪流满面!!操!!!
能把两个人一直在叨叨的戏调度得这么好,层层推进的节奏把握得当,真是了不起。两个人的表演炉火纯青,一开始的互相闪躲、欲说还休,到后段的互相怜惜和自怜都拿捏得非常细腻,这片子好看。
"你相信有一天巴黎圣母院会消失吗?"在一个百无聊赖,写不出论文的晚上,在巴黎圣母院烧掉的晚上看了这部。也许有一天我也会和一个人并排走在巴黎的夕阳里,慢慢给她讲我的爱情故事,讲我失败的,寡淡的感情经历。吹着塞纳河的风,让过去的都过去吧。
2018年5月12日第三次重温。面容略憔悴的他们大谈政治经济以掩饰慌乱,说着无关紧要暗暗焦虑时间的流逝;可是车内的哭诉和家门前拥抱,还有那首歌,真的那么痛,那么无法抹去,“你”只不过已成为“爱”的抽象名词,终生和记忆捆绑。在语无伦次的的玩笑里,现实的冷峻逐渐渗透,眼神确认爱情的存在。
他为她写了本书,她为他写了首歌。其实,他们都记得,每个细节。这部就是来还愿的,又是一个开放式的结局。我想这次他们应该不会错过彼此了吧。
命中注定的人总会相遇,即便分开也会重逢。
她瘦了。好爱她那件黑色小衫,后背开襟。只是从她拥抱他开始,眼泪就往下掉
他们争先恐后地说了那么多,拼命把每一分钟都填满,唯独没说最重要的话。她抱住他说:我想知道你会融化还是会保持原样。那一句看哭。
走啊说啊走啊,与一个能从婚姻、政治和理想谈到吹箫、快感和高潮的女人。整个过程,如Deja Vu,却又具象得令人发懵。回忆奇异飘渺,我会用三年的时光无间断地想念一晚上的事,却不愿用一晚上的时间去思索这三年中发生过什么。
欲买桂花同载酒,终不似,少年游。
最后的结尾,杰西坐在沙发上似笑非笑的看着塞林,他一定在想,这个女人太他妈可爱,可爱的想立即上了她,再娶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