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至少对我来说,是这样。
这部电影中的士兵们,来自北非的阿尔及利亚和其他法国的殖民地,他们为法国而战。 他们认为这是一种爱国的责任,却又不断遭遇自己作为二等公民所面临的窘境,哪怕是共和国一直以来宣扬的自由平等和博爱。 黑人和阿拉伯士兵们不许吃新鲜的西红柿,升职仅仅是针对本土出生的法国人而言,非洲军团连战数月也不能撤退、休息。 这种歧视和我们现在社会中那些自以为自己很高傲的人又有什么区别呢,你们不过只是出身好而已 我不喜欢那个下士,是因为他一直在鼓励其他的士兵,要相信法国,相信博爱,相信会公平,可是最后换回来的是什么呢? 以下这段对话印象深刻,当下士去找上校要求他履行升职的承诺时,连近上校身都做不到,就被旁边的警卫拉开了,让他去找他的中士。 - 去找你的中士 - 他死了,我的上尉也死了 - 那你的排在哪里 - 我没有排了,他们全死了 - 中士,你需要一个下士吗?这里有一个(对另一个人说)...... 看到这里,真的觉得很残酷,这充分表明了不要以为战争中的英勇会博得他们殖民者的认同,这些人是永远没办法同法国本土人同起同坐的。 正如片尾所述,法国政府在阿尔及利亚独立后还是一直拖欠这些阿拉伯战士的退休金。 而在德国人面前,不会因为我们是阿拉伯人,是二等公民,而也区别对待,不会把子弹往我们身上打......
2 ) 在历史上那些永远被尘封的英雄
你站在某一个地方,但永远不知道这个地方是怎么变成现代的祥和 安宁,要是没有那些在历史中默默做这牺牲的无名英雄就永远不会有今天。
这些英雄渴求平等渴求自由,他们为别人愿意牺牲一切,但是别人连个西红柿都不愿分享。我认为这部电影很不错,它告诉了我要人人平等,世界一定要和平。
3 ) 光荣岁月――自由与尊严的伟大作品
这是一部不同寻常的影片,如果本着血腥与战争的话,那么也许此片会令许多人失望的,而且此片的背景已经注定这并不是一部严格意义上的反战影片,虽然它讲述的的确是二战时期的事情,虽然它也表现出了战争的残酷性,但本片中对自由对尊严的宣扬是显而易见的,而且作为一个时代的揭示,此片也许更能表达出某种我们极力高呼的东西,那就是自由。
不可否认,《自由宣言》是法国带给全世界的一个财富,公平,自由与尊严,这应该是每一个人都享有的基本权力,但在法国这样一个多民族融合的国家里,也许它也并不能极大程度上的实现,这是一种悲哀,尤其是对于这群为了法国解放,为了抗击纳粹而英勇作战的士兵们,这种感觉是无奈的,甚至是一种戏讽的背弃。
虽然影片中的五个重要角色各有性格各有追求,但他们同时获得了戛纳电影节的最佳男演员奖,很明显,这是一部团结的影片,这个阿拉伯裔子民的团结为此部影片的重中之重。
故事发生在二战末期,即1944年与1945年两年的时间内,作为法国殖民地的阿尔及利亚,摩洛哥等北非国家的阿拉伯人参与到了战争,抗击法西斯的侵略,却解放他们心目中的祖国――法国。
这是一个看起来很令人难以置信的决定,殖民地的人竟然将法国当成了自己的祖国,但他们永远不是法国人,这一点贯穿了影片的始终。
首先,这群北非士兵总被派往战争的最前沿,他的勇敢虽然为战争取得了胜利,但付出的却是惨痛的代价,更客观地说,他们实际上是被赋与了敢死队的任务。从古至今,这种敢死队的角色大抵只有两种,一种是死囚的交易,免除死刑却必须在战场上以性命相搏,这是一种赌搏,而另一种则是一种誓言,大多是为震军威而表现出来的英雄气概。但这些北非士兵却两者皆不是,而是一种歧视的做法。于是,他们便在这种歧视下成为了战争的最早牺牲品。
但这种歧视远不如此,例如西红柿的分派,例如永远不能踏上法国土地等等,这所有的一切都表明,这群北非士兵注定不被法国人认同,注定是一群被抛弃的军队。
为了法国的自由,却得不到尊严,这令这群北非士兵无法理解,而这种矛盾对根植在每一个士兵的心中。
下士是一个充满了理想主义的战士,他很天真地认为只要通过学习便可以得到法国人的认可,于是他一面英勇地作战,一面抓紧时间学习。但现实永远是残酷的,当他目睹了升职者只能是那些法国人的时候,他多少有些绝望,他知道自己永远不可能成为法国人,在法国人的眼中,自己永远是一个异族者。虽然他为此打了中士,但事实上他并没有放弃过这种幻想,于是当影片最后时刻,面对危险的时候,不仅仅是勇气为他做出了抉择,更重要的是一种尊严与信念,他知道自己必须做出些事情来,这已经无关自己是否能融入进法国的社会中,无关自己是不是能够得到升迁,而仅仅是一个象征,一个能够让人们记住的任务。但当战争结束的时候,当他所有的弟兄都死去的时候,法国军队的进驻却没有对这群阿拉伯人提出任何赞许,记者的镜头下是法国军人,他的尊严并没有如他所愿的那样得到满足,于是他只能落泊的生活在法国,孑然一身,享受着战争所带来的伤痛。
枪手同样是一个浪漫主义者,在他的家乡,他不能与法国女人结合,通过战争,通过为了法国解放而英雄地战争,他认为自己能够享受到与法国人同等的代遇,包括与法国女人的正常的爱情。爱情虽然依然存在,但由来以久的观念令军部的人将信件阻隔了,于是,这段爱情也随着他躺倒在火箭炮而灰飞烟灭。这是一个浪漫的悲剧,但更是现实的反映,爱情被歌颂了,但爱情更多地在枪手这个角色身上成为一种符号,与下士的学识一样,这是一个象征,但这种象征在歧视的法国人眼中依旧苍白无力。
小偷是一个典型的现实主义者,他并没有大的理想,只是希望随着军队改善自己的生活,但当他们走到法国人所信奉的基督面前的时候,他看到了耶苏的受难,这是无关信仰的受难,是有关自由的战争。在这个人物身上,导演以一种很现实的笔触表明了任何宗教中的平等与自由。于是,小偷尊重法国人所信奉的宗教,这与影片中对阿拉伯人的歧视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小偷在下士的鼓动下也参加了最后的一仗,在他死的时候,也许没有任何对那种歧视的反抗了,所拥有的只是英勇,只是对自由的渴望。
Jamel的表演依然出彩,看过《天使爱美丽》与《女王的任务》的人肯定不会忘记这个矮子的。在这部影片中,他的想法似乎更加简单,那就是解放法国,这是唯一的标准,并不想通过这个战争证明什么,也不想得到什么。于是,他那种傻傻的样子得到了中士的认可,但正因为如此,他却被阿拉伯人排斥在外,成为一个貌似小人的角色。但当他发现了中士的秘密之后,他这才发觉自己太过幼稚了。被欺骗的感觉令他开始反思作为一个阿拉伯人为什么要为殖民主作战。但这种反思的力量是极其微弱的,最后他还是同意了下士的决定,并且最后在营救中士的过程中献出了生命。他是一个善良的人,但他的善良与无欲无求则恰恰是法国人所需要的,换句话说,法国人在这场战争中要的只是战士,只是武器,而不是一个人,不是一个可能成为法国人的人。Jamel的角色极具象征意义,同时也表明了当时法国人心目中的殖民地阿拉伯人的地位。
中士是一个悲剧型的人物,影片中他是与这些阿拉伯士兵直接对立产生冲突的一个人物。但当每一次冲突之后,他面对上司而为自己的士兵说好话的时候,我们似乎只是认为这个是一个好的长官。但Janel的无意发现令这个人物的身份得到了充分的暴光,他的法国人身份得到了质疑,于是,他变得与那个下士一样,为了尊严,他隐藏了自己的身份,这种表现的悲剧力量是极其可怕的,说明当时似乎只有一种可能能够认法国人承认。这种承认是一种欺骗,就象《人性污点》中的那个教授一样,可怕的社会观念。
影片的拍摄是根据真人真事改编的,似乎在告诉法国人不要忘记了这段历史,这是一群被历史遗忘了的英雄们,他们的功绩应该得到赞扬,因为他们同样为自由付出了很多,但却没有得到应有的尊重。一部关于阿拉伯人自由与尊严的伟大史诗性作品就这样诞生了!
韩兮
2007-3-15于通州
4 ) 单纯的拍摄手法,孕藏真实力量的影片。
如果不被电影海报迷惑的话,可以肯定这不是一部吸引人的电影,情节单调、情感单一(爱情渲染不足)、战争场面没有一贯的宏大,最要紧的是演员太寒惭:不帅气、不高大、不威猛、不符合大众的一贯审美情节,甚至不像士兵。
我不是一气呵成看完的,连看了三个晚上,我想还有人和我一样,或许有点失望,毕竟电影是用来娱乐的,但它却没有娱乐了你我的神经,等等让你我失望的有很多,但看完整片后,我还是被触动了。这部影片极现实、极客观、极自然简朴的还原了那个真实的岁月、那些真实的士兵。毫不修饰、做作,或许这已经区别开来了很多商业片的俗套路线,尤其是结尾处才知道这是一场回忆,看似影片从这儿就要结束了,但我认为这恰恰是这部影片要告诉观众的:这也许只是故事里昨天的结束而已,光荣岁月仍在继续。还有就是电影原声非常悦耳,是这部影片不可或缺的基石也不为过。
5 ) 就说本片的观影经历
说起来这部影片是我第一次看情侣场
一个人。2007年前后的银幕数远远不如现在多,上映的影片也少,所以大片往往垄断了影院大部分银幕。而这部没有大明星,没有大场面,也不不是好莱坞大制作,甚至连题材也不讨喜的战争片就只能在影院的夹缝中才能看到,比如,安排在人很少的情侣场。
当时售票表示,如果我的邻座卖出去了,我就要和别人一起坐。坐就坐了,谁怕谁,你在情侣厅放法国战争片光荣岁月还指望满座啊。
结果那一场全厅好像是5个人,前排有一个哥们估计也是战争片迷,还有大概是一家三口,那家的小孩在就在几乎没人的影院中跑来跑去。但不管怎么说,当初那片子能引进,能在院线看到,真的不容易啊。
6 ) 《光荣岁月》:来路与迷途 文/司马平邦
[色,戒]因许多原因档期滞后,北京上海院线换上了阿尔及利亚的[光荣岁月](Days of Glory),但真正深受其害的可能是冯小刚的[集结号]。
[光荣岁月]提前为[集结号]在诸多方面设置“标准”,而从它第79届奥斯卡最佳外语片提名的资历来看,这部在中国内地低调上画的非洲电影的诸多方面,都与[集结号]非常相近,大到反思式的主题,小到一声爆炸和一幅画面。
坐在电影院,听着阿尔及利亚兵团攻占德国阵地的炮弹爆炸声,不禁替冯小刚导演打了一个大大的冷战。
看[光荣岁月]这样的电影,最让人愉快的是可以找到许多种角度,而反过来某部电影能为观众带来观赏观角的多少,可能也会左右它在商业或者艺术上的成功与否,现在,电影市场的全球化带来观众越来越多元,也促进了电影创作的多元化,尤其是欧洲电影和亚洲电影的兴起,它们在市场上或多或少会模仿好莱坞的方式,但在艺术风格及内容上,许多电影更能突出重围,独树一帜,就像[光荣岁月]之于[拯救大兵瑞恩],它们没有拿到奥斯卡奖(5个主角共获最佳男主角奖),并非因为它合乎奥斯卡话语中的优秀电影的标准。
出品国籍上,是一部阿尔及利亚电影,但其实,看过的人,人人都会承认这是部纯粹的法国电影,甚至可以说是[漫长的婚约]的姊妹篇。
法国电影,我个人认为,比好莱坞电影更接近人性,即它们更喜欢在人本层次上展示故事,而不是先把电影中的世界正邪划分足够清晰之后,再来探讨人性。正像在[虎口脱险]之后,你找不到另一部这样的电影,一个曾被亡国的民族能以如此可爱可笑的视角来叙述一件当年几乎被灭种的屈辱事,法国电影和它们的艺术家的脑袋里的零件似乎由太多的富有弹性的组织组成。
在[光荣岁月]里,那些生活在阿尔及利亚而又加入法国反纳粹军队的法国殖民者后裔,他们的种族似乎早被“正宗的法国人”所遗忘,如果没有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话。
但他们同时又身兼伊斯兰教徒的阿拉伯人身份,不管现在美国主导下的世界对阿拉伯人与极端主义者的相似度的偏见有多深,从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轴心国与同盟国对北非尤其是阿拉伯国家的争夺来看,阿拉伯文明中的正义、真理和文明的一面确为欧洲乃至全世界的正义战争胜利起到了相当大的作用。
而这一点正是[卡萨布兰卡]和其它反映北非战事的好莱坞二战电影(如那些描述北非沙漠坦克大战的大量电影)无法替代[光荣岁月]的。我们很少像听到巴顿将军、朱可夫元帅或者蒋介石先生那样,在非洲反击纳粹的战士里找到某个大英雄的名字,在[光荣岁月]里,法国将军们把阿尔及利亚战士送上敌人阵地前沿地以换取德军火力点的战法,是阿尔及利亚籍的法裔导演拉契德·波查拉(Rachid Bouchareb)对过去的这段“光荣岁月”最无情的剥露与批判,这样的剥露与批判同时又是矛盾的,导演又不断为电影中注入如“祖国”或者“正义”的符号,在进入法国作战后,独臂的赛义德(Jamel Debbouze饰,之前是个小偷)向着天上的法国飞机高呼“法兰西万岁!”时,那股真诚仍然非常打动人心,非常非常。
我甚至怀疑,导演之所以对这个作战能力一般,出身小偷,呆头呆脑,最后又瞬间死去的赛义德如此偏受,多多少少是将自己的灵魂化身到赛义德身上。
那是个充满光荣梦想又无力无助的精神世界。
我想,这倒正合乎一个殖民或者移民后裔的边缘身份和边缘心态。
2005年日本最上座也是最好的电影是[血与骨],导演为日籍朝鲜移民的后裔崔洋一,崔洋一历经奋斗,现已成为日本电影界的巨擘,但当他拿出这部带着无限诚意的[血与骨]之时,人们并不是都被电影的艺术价值或者故事情节感动,而是被隐含在电影深处的那种移民后代复杂的矛盾的边缘身份和边缘心态所打动,也许是同情,也许是感佩,也许还有许多说不清的情感。
[光荣岁月]里的赛义德及其连队兄弟,让我想起了[血与骨]里的北野武。
[血与骨]表现的是一个边缘族群在另类奋斗史,[光荣岁月]又何尝不是——电影的最后,一心想要升职的下士,背对着死去的战友,而又面对着许过重诺又不肯兑现的法国上校的背影,重新迈上战争的征途,亦给电影外的观众,甚至整个人类历史都留下了一个无法解答的疑问:
人生下来,奋斗,终点,却只是寻找到从前的来路,但有些人的来路到底在哪里呢?
[血与骨]的最后,北野武死了,他的儿子把他埋进了朝鲜的土地,曾经大富大贵过的他死在萧条的故土,你无法说清他的一生究竟是悲剧还是喜剧。
[光荣岁月]的最后,2005年,那场战斗60年之后,年迈的下士重回埋掩着战友的法国小镇阿尔萨斯,他的生命并没有结束,他看着墓碑上60年前消失的一个个鲜活的名字——最大的悲剧是,从60年前,这个特殊族群浴血寻找的来路,现在仍然没有结局。
法国总统希拉克说:“这部长片是对二战中法国非洲部队的感谢。他们留给我们勇气和民族之间亲如手足的情谊,这种精神值得我们长久的分享和珍藏。”其实这个政客只说对了一小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