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如何拍好喜闻乐见的美式公路惊悚B级片
喜闻乐见的美式公路惊悚B级片,这类片子主要是讲述一帮男男女女(同学、朋友、同事、一大家子等等)开开心心出去(旅游、蜜月、寒暑假、散心、求职等等)然后遇到一个(群)变态被杀的屁滚尿流,或许最后有反杀,或许就全死光。如果第一部卖座基本就会变成系列,《致命弯道》《隔山有眼》等属于典型代表作。
这类片子就看个乐,不过要想拍好我个人分析也需要几个关键内容:一是风景要秀丽,海(湖、河)边、沙漠戈壁、森(丛)林不管哪个背景,景色要好,要心旷神怡;二是要有无脑大波美女,最好金发白人,西裔黑人也行,亚裔还真少见,露个点属于常规操作;三是大家要带脑子,所作所为稍微有点逻辑,这样的才好看,像这个《搭车人》麻蛋再怎么着你两也得信警察啊,见警察跑然后给家里人打电话算怎么回事,家里人比警察更好使??四是杀人手法要有看点,要动点脑子怎么能够新奇吸引眼球,毕竟这样的片子实在太多了,大家难免审死疲劳;五是最后最好来点反转,让大家有点小回味。六是这种片子千万别长,紧紧凑凑把故事讲好就行了。如果故事能够圆圆满满,再稍微挖掘点深度,探讨下人性啊社会问题啊形而上啊,那就属于佳作了,这种就可遇不可求了。
以上个人浅见,欢迎批评指正。
2 ) 影话闲谈之《The Hitcher》,2007
片 名:The Hitcher,魔鬼搭车人
导 演:Dave Meyers
主 演:Sean Bean 、Sophia Bush、Kyle Davis
上 映:2007,USA
21年前,罗伯特·哈蒙拍摄了影片《The Hitcher》(未看),在公路惊悚片中的地位如何,当年票房收入如何我不得而知,但是仅从一点就可以判断出该片其时应该颇受欢迎:2003年,Louis Morneau执导了86年版续集《The Hitcher2:I've Been Waiting》,主演依然是上一部主角C. Thomas Howell。既然迟于1998年,我想应该可以找到一点更具体的信息,譬如票房收入,可惜在imdb的数据库中只保留每周票房top10,而在2003年5月份的几周票房榜上未能发现《The Hitcher2》的身影,看来它未能打入前10。同年,Jörg Bauer邀请当年的导演Robert Harmon和两位主演C. Thomas Howell、Rutger Hauer拍摄了一部记录短片——《The Hitcher - How Do These Movies Get Made?》(未看),再次表明86年原版的影响力。今年的这一版,是彻头彻尾的翻拍,虽然情节上做了一些改动(关于86年版本的情节,仰赖豆瓣影评,如果可能的话,我会找来原版看一看)。
2007年1月19日的北美票房排行榜上,《The Hitcher》以单周票房8,233,872美元排在第四位,开场不错,但是到了第二周就被挤出前十。这其实也怨它运气不好,看看同期上映的都有那些影片:奥斯卡奖得主《梦幻女郎》(6周)、《潘神的迷宫》(4周)、《人类之子》(5周)、《女王》(17周)。我简直要替Dave同学喊冤了。公路片是好莱坞历史悠久的类型片之一,但是我要坦承,自己看的并不多,没有做过什么总结,有兴趣的读者,可以参阅“逃逸·追寻·永远的旅程:五一说公路电影”。在我此刻的记忆中,《末路狂花》应该是公路电影的典型代表。有人说公路电影是美国文化的独有产物,这种说法其实不太准确,的确是美国文化催生了公路题材电影的诞生(《逍遥骑士》可以说明很多问题),但是发展到二十世纪后期,公路电影已经在全世界生根发芽,以我的看法,《Rape me》就是一部出色的公路电影。
公路电影最初有着浓厚主人公寻找自我的逃离色彩,与其说是肉体的冒险之旅,不如说是精神的探索之旅,因此往往打上鲜明的艺术标签。而将公路题材和惊悚元素结合,虽然影片艺术性大打折扣,主旨降低,不复最初的公路电影理想,但是对普通观众来说,是不是更具有吸引力呢?《The Hitcher》正是这样一部电影。
影片开头打出的一句话“According to the U.S. Department of Transportation an estimated 42,000 people are killed on highways every year”已经揭示出影片主题,随后,主人公漂亮性感的女大学生Grace Andrews和男友Jim Halsey驱车前往墨西哥度假,出发时阳光明媚,影片色调明亮鲜艳(3区、6区的碟片很少有这种效果),插以轻摇滚歌曲,谁都可以预感到这是故意在做铺垫和渲染。一只蜻蜓撞死在挡风玻璃上的细节,预示着情节的转折点就要到来。果然镜头一转,已是夜幕降临,大雨倾盆,一个挡在路中央的身影(Sean Bean)差点导致主人公发生车祸。Jim Halsey打算下车查看神秘人是否有事,Grace阻止了他。这时候,女主角性格中的一点自私显露出来,这也是大多数青春恐怖片中女性角色的性格设定模式——我起初正是这么认为的,但是后来我才明白,是导演故意安排这样一个小转折:第一次仓皇逃离带给Jim内疚感,才有加油站答应搭载Sean Bean之水到渠成,这才引出后来车内搏斗、公路追尾、落入圈套被困警局之种种惊险和死里逃生。
影片绝大部分时间,主人公就像小白鼠落入精心设计的圈套中,一个又一个无辜的人被杀害,而他们就越陷越深。Sean Bean充分享受折磨这对小情侣的快感,这场猫捉老鼠的游戏中,前者有无数次机会可以杀死老鼠,但是显然,他觉得这样并不刺激,他极其冷静和精准地屠杀路人、狙杀警察、撞毁警车,一路紧盯Jim和Grace抱头鼠窜。观众很替这对小情侣着急,尤其是他们俩还在莫名其妙,而多数时候任人宰割毫无还手之力,这就使我更加热切地期待影片最后的绝地反击,不看到最后一秒绝对不会离场。我想大家都明白,这样的电影不考察观众的智力和耐力,我们需要的,就是等待主人公变得强势,享受“老虎发威”的快感,反差越大,越是畅快淋漓。
Sean Bean饰演的杀人狂冷静、理智,眼神忧悒,有一股沧桑的气质,看起来更像一个江湖浪子而不是冷血杀手;他的表达能力也不差。这些都不太符合犯罪心理学对反社会型、条理型杀人犯的描述。对这类连环杀人犯,通常可以找到性(《沉默的羔羊》)、名(《黄道十二宫》)等等杀人动机,但是直到影片结束,编导也没对杀人狂魔做任何介绍,姓甚名谁(John Ryder实际是假名),从哪来到哪去,为什么杀人如麻,为什么选中这对小情侣,又为什么自寻死路(影片清楚地表明:Sean希望有人杀了自己),一切都是未知数。
有人说这部片子就是“血腥+色情”,我真想甩他一耳光:唯一称得上血腥的镜头,是Sean用手铐割断一个负责押运的警察喉咙,时间短暂,血浆用的不多,比《燕尾蝶》中一个类似镜头都要差得远;说色情更是无稽之谈,片中从头至尾没有漏点镜头,唯一“春光乍泄”是Sean汽车旅馆攻击Grace时,而她也是内衣穿戴整齐地逃到洗手间,编导还刻意安排她的外衣、牛仔短裤搁在抽水马桶上以便Grace出来的时候就能衣冠整齐。仅此而已。
还有人说影片讽刺了警察的无能,余以为同样是无中生有的说法。所谓“明枪易躲,暗箭难防”,何况暗箭来自一个拗断拇指挣脱手铐却面不改色的家伙。
3 ) 《搭车人》:高速公路上猫抓老鼠的游戏
TOM独家稿件;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搭车人》:高速公路上猫抓老鼠的游戏 □文/火神纪 魂归何处。 前去;无路。后退;无门。 ——火神纪。题记。
翻拍自1986年同名经典公路电影。正如电影主创方所说,事隔二十一年,现在的人们已经不会轻易地在高速公路上打开车门让一个完全不知底细的陌生人上自己的车。所以,如何让一个陌生人以一种合理的而且完全无法让人拒绝的姿态打开别人的车门坐进去,旧版本里也许根本不需要考虑的问题,因为现代人安全感的缺失以及社会本身不安定的因素,在这部电影中,这个问题成了一件煞费苦心的事。 首先,主角由旧版中的一个年轻男人转化成情侣一分为二。这样的转换是合理的,假设按旧版里一样,在现在这个时代和社会环境中,一个人驱车远行,是不太可能随便让一个陌生人搭车的。 其次,剧情上安排了一个在大暴雨中差点发生的车祸,之后是男女主角关于是否让人搭车的小争吵。加油站的小憩,主角吉姆、格莱丝和约翰重逢。第三者建议约翰搭吉姆的便车,女主角格莱丝被剧情支开,三个男人的对话,于是,建议和请求没有办法被拒绝。 在极不情愿的方式下,三个人坐到了吉姆那辆1970年产的奥斯莫比442常规尺寸的轻便车里。这一切看起来足够而且充分,必须制造一个让人无法拒绝的理由,然后把应该在一起的人们放到了一起之后,剧情才能得以铺排以及发展。 这样做了充分的准备之后,电影正式开幕了。汽车,公路,鲜血,死亡,恐惧,爱情,才智,力量,一切都准备好了,华丽开场。 戴一个结婚戒指,是为了让陌生人觉得自己比较可信,因为自己是结了婚的人,有责任、有负担也有顾虑,这样的人相对比较理智而且也让人有安全感。陌生人愿意让自己搭他们的车,便于约翰得以实施他的杀戮游戏。约翰·莱德必须比原版里的那个约翰更细心也更有智慧更具心计,才能在接近2007年的时候完成这些也许在1986年可以轻易完成的工作。 婚姻成了他的道具。实施杀戮以及开始游戏的道具。对于约翰来说,这也许更像是一场血腥残暴的猫抓老鼠的游戏,在大雨倾盆的高速公路边被吉姆和格蕾丝拒绝搭车的时候,这场游戏正式开始。 不杀死吉姆和格蕾丝,因为只有这样,这场游戏才得以继续,也显得扑朔迷离。猫抓到老鼠,总不会一口就扑上去把它咬死,总要让它筋疲力尽了之后,没办法再陪自己玩耍的时候,才痛下杀手去寻找新的目标。吉姆和格蕾丝不只一直活着,而且他们只能按照约翰希望的方式活下去,从受害者,变成了施暴的杀戮者,到连环命案的疯狂屠夫和通缉犯。 也许只有这样,杀人者约翰也才能一直逍遥法外。杀死了出门旅行的一家四口,杀死了关着吉姆和格蕾丝的那个警察局里的所有警察,杀死了对他们实施追捕的所有四辆警车和直升机上的所有警察。除了吉姆和格蕾丝,没有任何目击者的情况下,吉姆和格蕾丝的作案嫌疑并不比约翰低,而约翰,反而成了他们为了逃脱自己的罪责的一个托辞罢了。 杀人不眨眼的公路狂魔;一路北行。没有人知道约翰想要的是什么,吉姆问过,格蕾丝问过,审讯约翰的警察也问过,只是都问不出个所以然来。约翰曾让吉姆对他说:我要死去;以此来换取格蕾丝活着,而他也曾以吉姆的生命威胁格蕾丝让她用枪杀死自己。在这场高速公路上的死亡游戏里,所有的人们都是他的兵卒,他主宰着所有一切,包括自己的生命。 为什么;也许,不为什么。这部电影所展示的是现代人对于其他人信任的缺失。而这样的缺失,除了人本身安全感的丧失之外,更多的也许是不安定的社会因素和对陌生人固有的阴秽揣测。
相信陌生人,或者不相信。这样的矛盾也许会时时在我们心里挣扎,当我们看到一个需要得到帮助的陌生人的时候。而这个矛盾,在这部电影里就在吉姆和格蕾丝之间的小争吵里表现得淋漓尽致。吉姆眼里的陌生人是落魄而且急切需要帮助的,而格蕾丝眼里的陌生人是可怕而且不可知甚至非常危险的。 最终他们的翻车事故看起来颇有点讽刺的味道。路过的所有车辆都不会停下来让他们搭车,无一例外地将他们拒之于车门之外。格蕾丝对吉姆说:你看吧,现在没有任何人会随便让陌生人搭车的。我在想,她说这句的话时候是否是想起了自己的事姑仅仅只是为了帮助一个看似应访得到帮助的人,或者想起了对吉姆错误选择的讽刺。 让人赞叹的是这部电影的剪接。这部电影并没有刻意去制造恐怖的惊悚效果,而除了约翰那种扭曲得已经不可理喻的变态心理之外,更多的是追求一种剧情上的合理性。而剪接,使得在这部电影得到了这种合理性与惊悚电影本该有的骇人效果之间的平衡。 看这部电影的时候,也许可以说,这部电影的第一组段落镜头的剪接就吸引住了我。 开始在高速公路边上废弃的汽车旁边,杂草丛生。用广角镜头,渐渐收窄。之后的镜头一直跟着在汽车旁的杂草堆里窜出来的一只小野兔,推进,一路跟着,特写。兔子跑到公路上,镜头的前方开来一辆汽车,兔子东张西望了一下继续前行,之后从镜头后方突然开出一辆速度飞快的汽车,把兔子辗成粉碎。这样的突兀效果以及配音上那种撕裂人的疼痛感让我对这部电影下面即将登场的一切颇有种期待之心。 因为惊悚电影必须有这种意想不到非常突兀的镜头才能让人一惊一诧的效果。如果这样的效果不够强烈的话,那么,这部电影也将失去其作为惊悚电影最基本的一些东西。应该说,这部电影的导演有着制造紧张气氛和突兀效果的能耐,也使得这部电影从一开始就让我满心的期待,以及有着一种往下看的强烈兴致。 从开始到兔子死去这一段,电影用了一个长镜头一气呵成,再用一闪而过的汽车剪辑到春光灿烂的大学校园,自然而流畅。对我来说,一部电影的第一组段落镜头总是显得很重要,因为导演的功力以及制作的效果在第一组段落镜头中已经可以看出一些倪端了。 当然,这并不意味着这部电影的惊悚效果将能从头到尾都保持在这种惯有的突兀里一直给我惊喜。应该说,这部电影的惊悚效果制作依旧依靠着西方惊悚电影里固有的残酷和血腥。 R级电影,在西方的惊悚电影里,这意味着血腥的镜头肯定不会少。最惨不忍睹的也许就是吉姆的死,悬空吊在两辆集装箱货车中间,一辆固定,一辆向前。拉扯,折磨之后再硬生重地拉撕成两段。血腥、残酷,在飞溅的鲜血和掉了一地上的肠子以及撕裂肉体的声音,还有吉姆最后的那声惨叫声中绝对让人惊叹。 还有约翰挣脱手铐的那组镜头。把手藏在背后,把自己的左手的大拇指的骨头折断,然后把手铐脱下,撕掉了手上的皮肉依旧面无表情。鲜血淋漓的镜头实在让人惊慌不已。 这是一部还算不错的惊悚公路电影。不论剧情的编排,角色和演员的演绎或者是导演的驾驭,都算得上是中等水平之作了。勿抱过高的期望,也就不至于失望。 公路电影总是离不开杀戮。那条通往未知的前路上还有些什么可怕的东西和人们在等着我们前去呢。公路电影的长盛不衰,更多的是因为我们对于变化不定的环境以及所有未知一切的幻想、期待和担忧。 每一条公路所通往,也许是我们期待关于美好的遐想,或者是我们妄揣着的关于未知的恐惧,或者是我们对变化不定的一切那种固有的担忧。这是一种冒险精神和忧患意识的结合体。 现代的骑士无处可去,没有马匹和泥泞的前路。于是,关于冒险的渴望,就在于驱车,走上那四通八达的条条沥青和水泥铺成的公路上。下一站通往哪里,无人知晓。 每个人心里总会有一个约翰,他其实是我们自己内心深处最低沉的恐惧。问题是,我们是否能像格蕾丝要产,最后,打倒了我们的约翰而继续前行。
2007-04-24;丁亥年甲辰月戊子日。
附注:电影资料扩展链接。 ■片名:《The Hitcher》 ■译名:《搭车人》 ■导演:戴夫·迈尔斯(Dave Meyers) ■主演:肖恩·宾(Sean Bean)、索菲亚·布什(Sophia Bush)、扎迦利·奈顿(Zachary Knighton) ■类型:惊悚、剧情、恐怖 ■片长:83分钟 ■国家:美国 ■语言:英语 ■发行:Blue Sky Media ■上映: 2007年1月19日
4 ) 搭不搭车有什么意义?脑残才重要!
评分:魔鬼搭车人 60分
末路狂花 88分 (同类公路片比较)
隔山有眼 69分 (同类公路惊悚片比较)
针孔旅馆 59分 (同类公路惊悚片比较)
《魔鬼搭车人》本片并不是一部鬼怪片,却用鬼怪片的范畴将杀人狂高大全化!人从一开始的设定就已有如同鬼魂般未知的过去加上人物苦心营造的氛围!但是到最后都没有解开,似乎是留足了悬念,但是破坏了惊悚片一切释然与生活而非鬼怪片非自然的因素!也就是说鬼或许没有杀人的动机,但是杀人魔却也有诱发内心狂野的根源!而本片完全放弃了对于人物塑造上的生活轨迹,完全将人物如鬼怪般架空的描写!
电影从一开始就让人无语!片头的关于每年公路意外死人的数据没有任何意义!本片又不是一部关于意外的电影,导演一开始就已经犯傻了!
在加油站还到有一些伏笔,让人感觉那个伙计是这个变态的同伙,尤其是男猪脚叫他去找人时员工拒绝了而且神情怪异,本来还以为很有戏的内心其实是个空屁!结果剧情一直走下去,什么都没扯上,似乎连导演都忘记了这个角色,最后直接忽视了!
影片大致两条线,一条是杀人狂追杀男女猪脚的主线!一条是警方误会男女猪脚的副线!导演通过两条线的双重作用下营造了前有埋伏后有追兵的夹击感!但是从一开始影片的主副就混淆了!当男女猪脚狗血的救那个男人,然后带到饭馆最后却被脑残的警察问也没问的带走,影片就开始走上“不归路”!狗血的境界莫过于玩弄一个人!在这里导演完全做到了!
神情淡漠的脑残男女猪脚,车轮般轮流出场的群众演员(警察)来一个死一个,简直让我对这部片子伤透了脑筋,真不知道导演的脑袋里面装的是什么!
介于本片影片翻拍自1986年的同名公路惊悚电影,在本身质量不过关的前提下,连构思和故事剧情都非原创,不得不说那还有什么值得我们去鼓励的!
对于某个人提出来的形容词“无路可逃”,我只能说电影想塑造无路可逃的氛围最基本的电影学概念就是将人物融入事件中,比如一个无辜的目击者被冤枉成凶手,他在为了洗脱嫌疑的过程中杀了人!这样所带来的后果(他终究杀了人,终究无法洗脱自身罪恶所带来的末路感)才能带给观众无路可逃的基本概念,但是一直清白的男女猪脚一直这么冤枉下去,却没有逼得他们杀人,而观众也就不会认为他们走投无路!当然到了女的最后杀了杀人魔也就不存在末路感的营造了!
硬要说有什么可取之处,那就是导演采用的“诱导式镜头语言”,比如开头被撞死的兔子,镜头一直把兔子和过来的车子相结合,形成冲撞的必要元素,但是谁也没有想到会在车子过来前被不在我们视野里过去的车子撞死!这就是“诱导式”思维所带来的惊悚!
满怀信心的看完了之后,那个“打不死的小妹”和“无所不能的大伯”实在是非人类,完全是拍《终结者》!这片子实在是让人匪夷所思,根本就不合乎正常人的思维方式。导演是脑残吗?想拍出悬疑、惊悚、言情、喜剧、科幻、动作于一体的后现代片吗?却搞得鸡飞蛋打一场空!在我看来如果最后女猪脚和杀人狂私奔了我或许可以在多给几分!
最后实在写不下去了!我对本片的印象就在于千万不要让陌生人搭车!而这个错误的思想观念反而会降低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也就是说,本片从创立之初的概念就是一个错误的概念!告诉我们不要去搭陌生人!不要热心助人!思想核心就有问题!
5 ) 情节点
搭车人情节点
男的在学校接上女的
夜里,两人遇到有人求救,没有停
在加油站遇到求救者,只好答应带他去十五公里外的旅店。
车上,搭车人用匕首威胁两人。被两人合力揣下车(他们的手机也被甩向车外)
女的想回,男的鼓励。节奏舒缓了点。
两人发现搭车人搭上了另一辆车,急忙警告另一辆车的司机,但对方不解。对面有大货车驶来。对了躲避大货车,两人的车冲向路边。
两人徒步前行,看到刚才的车,车上的人都遇害,唯有父亲还气息奄奄。
两人开车去前面的小镇求救。父亲在车上死了;女的去店里要棉纸,被女店员报警。
两人被抓进警局。
搭车人进了警局,杀死了里面的警察;两人从警局逃走,成了嫌疑犯。
两人跑到废弃的车场,被警察追来;但是搭车人把警察干掉。
两人开着警车逃走,被众多警察追。但是众多警察都被搭车人干掉……
6 ) 剧情烂,其他还好
客观来说,缺点:这种剧情太老套了,而且情节安排有点侮辱观众智商。
优点:整体拍摄手法,画面音效布局还有比较有质量的,继承了美国西部公路片的一贯风格
看了下面的评论,有些人真的挺脑残的,实话,说什么电影没交代变态杀人的原因,我就操了,变态杀人需要理由嘛?他是变态啊,大哥大嫂们,不懂变态的心理吗?屡次放过主角就是为了享受精神折磨他们的过程,发掘人性的阴暗面,把一个正常人变得跟他一样。这种变态一般都是经历过正常人无法体会到的伤害或者压力才会有这种扭曲的心理状态。这样剖析能懂?
还有什么说不喜欢字幕介绍乐队跟歌曲名…九寸钉乐队,大哥,工业金属的传奇乐队好吗?非常适合这种电影,你可能连工业金属是什么都不知道吧?难道要你那种烂品味?给电影配个月亮之上啊?傻逼真的!
车裂不错。情节步步推进还是蛮紧张惊险的。
这个片子让我第一次知道有公路电影这种类型!~
感觉很好吧?
很好看
有点血腥而已,但看完 其实是不明白的。。别人说完后,剧情还蛮雷的。无聊到死还能用它救自己一下~~
觉得给人搭车很恐怖 但是男友死的那段 警察其实常理是会去救他的啊 不过电影嘛 还是不能太照逻辑思考
SO VIOLENT 特别是最后男主角的死法..OMG传说中的车裂!!!!! 不得不说男主角太丑了!!!
车裂给力。公路片有味道
就这样的恐怖片 都成类型片了
HBO again
杀手不够酷。
这是个豆子叔因为领不到便当,就崩溃了的故事。(还好他最终找到了解决办法。。。
无法理解不杀主角的动机
4/10;迈克尔·贝不是个合格的制片人,这部翻拍也给浪费了,不过有一场轿车突然砸下的戏很不错,虽然很短。
恐怖片里,看完手机两手一摊说:“no signal”就想笑。
2007年4月15日
陰影 ... 又一對ㄦ應該送去集中營的編劇導演
演员都还不错
实在是很没劲,我怀疑导演是不是拍着拍着自己也觉得没劲了就草草收尾了事。
小强人,真耐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