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言者

剧情片法国2009

主演:塔哈·拉希姆  尼尔斯·阿贺斯图普  阿德尔·本谢里夫  Hichem Yacoubi  Reda Kateb  莱拉·贝蒂  

导演:雅克·欧迪亚

 剧照

预言者 剧照 NO.1预言者 剧照 NO.2预言者 剧照 NO.3预言者 剧照 NO.4预言者 剧照 NO.5预言者 剧照 NO.6预言者 剧照 NO.13预言者 剧照 NO.14预言者 剧照 NO.15预言者 剧照 NO.16预言者 剧照 NO.17预言者 剧照 NO.18预言者 剧照 NO.19预言者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4-04-11 05:24

详细剧情

  青年马利克(Tahar Rahim 饰)因参与犯罪活动被判刑六年,在监狱里,他很快因自己的一半阿拉伯血统被科西嘉帮派领袖卢西亚尼(Niels Arestrup 饰)注意,后者强逼马利克刺杀一名阿拉伯犯人,马利克完成了任务,在监狱生涯中得到卢西亚尼帮派的保护。一年后监狱转移部分科西嘉犯人,卢西亚尼势力大减,视学会了科西嘉语的马利克为眼耳,同时马利克在监狱学校中补习不辍,不久马利克得到白天外出工作的机会,借助监狱中获得的关系,马利克涉足大麻生意,获利颇丰,并逐渐挣脱卢西亚尼的控制自立门户……  本片获2009年戛纳电影节评审团大奖。

 长篇影评

 1 ) 成为黑道老大的启示

影评怎么可能没剧透!不想被剧透就别看影评啦!另外,我发现楼下luc童鞋的文章标题几乎和我一样,看了下还好内容和角度完全不同,写这篇文章前,我预感过可能会撞车(没想到真撞了,果然是看《预言者》的人),但我发誓,没看过Luc童鞋这篇文章,要是撒谎,我成剩斗士必剩客齐天大剩斗战剩佛!

---------------------------------------------------------华丽的分割线!!

1.要当老大需要搞清楚自己是谁
   如果从一个黑帮片的角度来看的话,这片子就是在讲,一个阿拉伯和科西嘉人混血的小孩,怎样从既招阿拉伯人烦,也招科西嘉人瞧不起,变得在两边都很吃得开的故事。假如上升到种族和宗教的高度,这片子就是在讲,一个搞不清楚自己定位的混血杂种,怎样在历经千辛完成种种看似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后,了解到人生的真谛、找到人生定位的故事。在这个过程中,他的混血身份很好地帮助了他混在两边的纯种人群中,他由一个傻头傻脑虾米都不懂的愣头青小孩,变成了一个很有范儿但是很低调的黑道老大,年纪轻轻,就完成了好多黑道兄弟一辈子都不可能实现的梦想。为什么呢?就是因为这小孩知道自己是谁,他总说他是为自己干活儿的,他既没有真心实意地做科西嘉人的小喽罗,也没有虔诚地呆在穆斯林的世界里,当科西嘉的世界能让他一展宏图时,他就是乖乖干活儿的小弟;当穆斯林的身份能给他认同感时,他就会勇敢滴秀出自己的阿拉伯血统。就是这样见风使舵八面玲珑的让这个骑墙的小孩,最后终于站在了芸芸黑帮兄弟构筑的金字塔顶端,这一切都是因为这小孩知道自己是谁。

2.当老大之前你需要跟对老老大
    实事求是的讲,这个事情的几率太低,几乎是可遇不可求的事。首先,老老大要有灵光一现的瞬间,觉得这小孩能干活儿。监狱里头那么多人,凯撒老头怎么就挑了这个小混血(说小杂种好像是在骂人)呢?可能是因为那个后来喉咙飙血的穆斯林一时精虫上脑随便挑逗了这小孩,看来混黑社会也不能有七情六欲啊!可惜这家伙飙血前居然放弃了被吹箫的机会,翘辫子前他应该很后悔,这或许是后来他的灵魂老跟着小混血的原因之一(注意,是之一!)吧!你看,就因为一人莫名其妙的精虫上脑,未来的老大就被现在的老大选上了,当老大是件多么没保证的事!然后,跟了老老大之后,要有能让老老大使唤并觉得少了自己就不行的机会,小混血这个机会的来临,是因为法国政府突然宣布天下大赦要释放一批犯人,老老大突然间少了很多左膀右臂胳膊大腿来使唤,所以没办法只好来使唤这个菜鸟愣头青了。未来老大之所以有机会施展抱负,也只是因为政客们闲来无事的突发奇想,当老大要依靠政客的思考,多不靠谱啊!小混血干活儿固然是勤勤恳恳只多做不多问,该跑腿就跑腿,该卖命就卖命,关键时刻他也不掉链子,但是,这样的能力,多少兄弟没有啊?可是,你们有他的机遇好有他的运气妙么?有么有么?没有的话,再卖命也只能当小跑腿儿,捶烂胸脯眼红死也没用。这玩意儿,叫命!人小混血,就是chosen to be a big boss!!

3.当老大必须抱着一颗虚心学习的心
    别以为当老大是件很没技术含量的事儿,杀人放火贩卖毒品,哪一样不需要精密筹划和谨慎准备?行走江湖必须得有文化,哪个买卖性价比更高、人员调度、车辆安排、重要关头紧急决策,都需要头脑头脑!爱因斯坦也是读了二十六年书才提出相对论的,别以为天才都是直接从子宫里跑出来!我们的小混血童鞋在11岁到19岁的八九年时光里,因为年少无知,错过了沐浴在知识的阳光雨露中的机会。他懵懵懂懂滴过到十九岁,惊慌失措滴放了一个人的血后,忽然记起此人在翘辫子前对他说的几句话:你识字么?赶明儿我给你几本书让你也沐浴下知识雨露!小混血浑沌的小心灵激灵一下,他立即觉悟并投身到广阔的知识海洋中如饥似渴滴吸取知识的养分,终于让他的力量更上了一层楼——培根说过,知识就是力量!没见他考试的时候,都提前交卷抽烟发呆了好久监考老师才喊收卷子的么?他后来成功的人生历程告诉我们,他提前交的决不是白卷而是满分卷!除了学习文化知识,小混血还不忘时刻抱着一个虚心的心态,默默学习老老大的兄弟们是如何当喽罗、老老大如何身在监狱但运筹帷幄决胜于监狱之外的广阔天地等成功的实践经验,丰富的文化知识和实践经验,让我们的小混血脱颖于一众靠四肢打拼的兄弟里,最终成为一代低调而英伟的枭雄!

4.当老大不能没有情同手足的兄弟
    一个人是不行的,做老大尤其如此。没有兄弟,大麻怎么卖?没有兄弟,老老大怎么杀?这样的兄弟,必须是有难同当,不一定锦上添花,但绝不落井下石,一定会雪中送炭,并且生怕你不给他奉献全部生命的机会,如果他会有怨言,也是抱怨兄弟你没给个浴血奋战在第一线的机会。很幸运,小混血童鞋就有一位这样的兄弟,而且这兄弟的蛋蛋有病,活不长了,他人生的全部愿望就是好好为小混血卖命,然后给老婆儿子留足够的棺材本。有一位有难同当的兄弟很幸运,但有一位只同当难但放弃齐享福的兄弟简直就是上辈子就来的!在小混血成长为一代枭雄的艰辛道路上,这位勤勉的兄弟居功至伟是不二功臣,试问那些还混在道上的弟兄们,这样的兄弟你们有么?不过说起来,尽管要表现小混血身份认同感的混沌以及缺失,但从他更加亲近的朋友来看(包括一直跟着他的鬼魂童鞋,还有后来蛋蛋有病的兄弟,以及那位一起吃鹿肉的道上兄弟),他似乎还是偏向于把自己归属到阿拉伯人的世界里,虽然作为一名穆斯林,他完完全全零分,但这种微弱的认同感和归属感,更多可能也是来源于精神而非宗教层面吧。

5.如果可以,当老大最好有个鬼魂朋友、有点第六感、预知事情的超能力啥的
     那位在小混血成长路上一路孜孜不倦追随着他的鬼魂童鞋,给予了鬼魂童鞋无限的灵感和帮助,可以说,正是这位后来成为鬼魂的童鞋造就了小混血的枭雄之路。当他从人类变为鬼魂,小混血就迈上了步向枭雄的第一步;当小混血听从他的建议,开始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就开始了通往金字塔顶端的攀登;而小混血在实践中的经验累积,更是有了他无数次的暗示指导。他给小混血的tips一般都很微妙,最明显的应该是被鹿撞上的那次(法国的生态真好,开车在公路上都能撞到鹿),那位一起吃鹿肉的兄弟应该在内心深处也是惊叹不已。这种莫名预知未来的超能力,总是会让大哥在江湖中的传说更加神秘又富有光环的,就好像那些后来成为伟人的古人们,老爱说老妈生下自己之前梦到飞龙在天腾云驾雾之类的奇景一样,真相如何没必要考究,关键是江湖里的人会崇拜这样的神秘传说。当小混血差不多完成了大枭雄的蜕变后,鬼魂童鞋就知情识趣滴消失于大佬的世界里了,所以说,传说,只能是传说啊。

   通过以上的分析,我们发现,成为一个老大太难了,这决不是放几个人血开几枪抽点大麻就能完成的事。还在道上沉沉浮浮滴混着的兄弟们,自己掂量掂量,离这些充分必要条件还有多远,希望太渺茫的话,不如卷铺盖回家吃饭吧!
                         

 2 ) 鸡蛋高墙成王败寇

说起监狱题材的电影,很多人第一个想到的应该都会是,《肖申克的救赎》。一只“鸡蛋”,以一己之智,成功击溃了看似坚不可摧的高墙,太他妈牛逼了。“鸡蛋”最后爬出地道、在雨中振臂长啸那一幕,绝对夏花般绚烂。
如此珠玉在前,后来者已几无匹敌可能。
不过,《预言者》至少没辱没了这一题材。

很多人说《预言者》是法国版《教父》,其实,与其作“教父”观,莫如较之《肖申克的救赎》更有意思一些。同是监狱题材,《预言者》大可以看作是:还是一只“鸡蛋”,这回以一己之勇,成功地利用乃至征服了高墙。
以境界而论,跟高墙做交易固然比以卵击石低了不止一点点。但境界毕竟不能当饭吃,韩少有言曰,公平、正义、自由之类的东东,大家其实都想要,不过很多时候更想要十块钱。肖申克那只“鸡蛋”,空前绝后的浪漫气质,其实是因绝无可能才成就的,而预言者这只“鸡蛋”,最后悠然走出高墙、一溜豪车护驾的派头,却是秋叶般冷酷的现实一手打造。

 3 ) 《预言者》:自由的距离

     有人说《预言者》像是法兰西版的教父,但我觉得它是法兰西版的肖申克的救赎。全片一开始就是主人公在斑驳的光线下疲倦消瘦的脸。这张脸写满了对牢狱的恐惧,它即将迎来六年的牢狱之灾。在押送车上,他拿出了一张50元的纸币,这是自由市场的通货。他又静静得看着牢笼窗外被纱窗遮蔽的世界,然而离自由的距离,这么近,那么远。
     让我震撼到五体投地的是这部电影的空间和时间,如果说肖申克的救赎中讲的是坚持以恒的安迪和他友谊地久天长的黑人兄弟瑞德的故事,那这部电影所讲述的是一场刺激的社会革命。在这部电影中,监狱这个空间就像是一个被铁丝网围起来的小国家,这里有着经济,政治,教育,宗教。经济上,外面世界的大麻仍然可以贩卖。虽然贸易逆差较大,但这个小国家仍然在和外面的世界做着各种各样的生意。政治上,这里有基于人种的政治团体,科西嘉和阿拉伯,这俩党派一直在斗争。Luciani在科西嘉人是个住在宫殿里的老国王,养尊处优,但内忧外患,内忧在于他只能一辈子呆在宫殿里,外患是那些宫殿外的人或事都威胁他的权威。我们的主角既是个科西嘉人,又信仰伊斯兰,这个设定本身就是“天生我材必有用”的设定,起初虽然是个新人,没有任何社会地位,被人拳打脚踢,经历各种虐心的坎坷,然而他最终成为象棋中“帅”旁边的“士“,又有谁知道这个人是个内奸啊!有人说:“教育改变命运”,监狱也是需要学霸的,学语言,学经济,最终在商业上大获成功!而宗教上,主角房间贴满了宗教的壁画,宗教让他懂得救赎,他杀掉的人的灵魂就是他救赎的载体,而他对Ryad的善良又是救赎的过程。时间上,这部电影又是一部史诗,一年又一年,繁多的大字幕记载着以为革命者的成长,最终,四十天四十夜,他在一个更恐怖的小黑屋里,等待国王倒下那一天的到来。总之,我从来没有在同类电影看过如此细致的如此动人的细节,复杂细节的铺陈虽然拖累了影片的节奏,然而在雅克欧迪亚的电影中,包括后来的《锈与骨》,你从来不知道角色接下来会做什么,有什么目的。他们只是顺势生存,就像他经历的两次杀戮,为了活下去,不是杀人,就是被杀,必须勇敢面对。而复杂的环境正是角色生存的背景,有了它们,他们的生存更加真实可信。不过,角色的话语絮絮叨叨,人物也不如好莱坞电影那样有既定目标,看这样节奏有点缓慢的电影,观众需要一定的忍耐力。
     雅克欧迪亚是位大器晚成的导演,他出生于导演世家,在法国素有法兰西版”泰伦斯马利克“之称。这部影片完全可以说是对”监狱片“类型的改造。在我看来,”监狱片“都是像《金蝉脱壳》《洞》这样的影片,充斥着不同团体的角斗,也有着逃狱的惊险。但是在《预言者》里,虽然这些模式仍然保留,但这么复杂的社会构成是不多见的,一个新人完整的成长史替代了落入俗套类型化的“逃狱大战”,融入了更多对个人的道德和能力的探讨。
     然而让我费解的是这部影片片名”预言者”的意义,死后的鬼魂具有某种“预言”能力,告诉主人公接下来该怎么做。尤其是中间那一段很玄乎的镜头,有奔跑的鹿,有燃烧着的”鬼魂”,这仿佛也在暗示着接下来因为鹿导致的车祸。然而预言者只在影片中的作用很少部分,为什么影片题目却以此为名。另外,燃烧着的鬼魂又该如何解释?这些本文无法解释。不过这些片段让我了解到雅克欧迪亚独特的风格,他总是爱将玄乎其神的镜头和生活的缩影放在一块,他的电影,既有现实的冰冷,也有理想的温暖。雅克欧迪亚是个在光和暗,静和动,快与慢,暴力和温情,冰冷和温暖这些矛盾中都能做得很平衡的导演。可能也正是这种平衡,让他成为2015年金棕榈大奖的获得者。
     最终主人公出了狱,他发现自己入狱时留下来的团成球的50元纸币,他永远离开了封闭的牢笼,成为一个彻彻底底的自由人,然而对于这传奇性的牢狱六年来说,离自由的距离,这么远,那么近。

 4 ) 忍字头上一把刀

片中科西嘉帮的一伙人因为萨科奇的特赦令得以出狱,由此可得知《预言者》跟法国的政治气候和社会气息有莫大关联。在资深人士看来,电影时代背景和人物设置完全就是法兰西的微观缩影,法治黑暗监狱管理混乱、不断涌入的移民族群、穆斯林的人口比例陡增,种种问题直指法国未来的命脉。为何入狱?出狱作何?那座牢笼束缚限制的到底是各色囚犯,还是更可怕的洪水猛兽,这点上电影表现得语焉不详,只在“一个大佬的问世”中点到即止。

早有一经典台词在前:外面对于我来说,只不过是一个大一点的监狱。这《预言者》说的就是人在牢中,心逐四野。阿裔小青年马利克(Malik)从忍字做起,当仆人又装孙子,察言观色不断学习,逐渐拥有了一颗青云心。狠角色不是那么好当的,如果他只能忍又没能下点功夫,那肯定早被其他人收拾了。如果他气焰太盛不懂收敛,那又很快会被老爷子踩死。总之马利克非常隐忍和内敛,在老大面前从来是眼神飘忽,言听计从。

影片让马利克身上布满谜团,他的真实身份和犯罪动机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他在狱中会被如何处置,结交了什么样的人,他上演了一出服从、蓄力到反抗的跌宕经历。宫中皇帝能晓得天下事,那是有底下一堆犬马。但中国历史上不乏这样的例子,一个远在穷乡僻壤的人,他同样能看清楚天下大势,譬如孔明。这《预言者》说的就是预知判断,马利克先借得科西嘉帮势力,累积资本,一边利用特殊身份拉拢穆斯林帮,最后借力用力,自己翻身做主。

丰富的镜头运用交代了马利克的心理变化,一开始和中间的遮挡处理,宛如眼睛初睁又疲惫闭上,这是他的畏惧惶恐。逆光拍摄的镜头,穿越铁栏、窗口和高墙的画面又透露了他要在暗处成长,在此地求生。第一次出手杀人的血腥暴力毫不遮掩,是为猛烈冲击和噩梦体验。幻想、灵验和超现实段落更多是在意指,表明马利克的内心创伤不断在自我修复。鹿死谁手的一段,马利克并没有先知能力,那是他的迅疾反应和放手一搏。被枪响震得暂时失聪的静默、结尾开车跟上的小弟们,这些都是《预言者》的神奇段落。

相比马利克如何一步步成长为大佬,欧迪亚并不想说明他的思维缜密心细如针,《预言者》把更多时间花在了与马利克有密切联系的关键人物上。作出这样的省略是精明的,电影提供了异常真实的黑帮世界,马利克的命运没有被神化。导演知道观众想要什么,但偏偏不说。正如面对迎走过来的凯撒,马利克冷眼相对,别的没做什么,只是让手下赏了他一记老拳。他完全可以杀了他,正如他一度恨不得杀掉对方,然而那个阶段过去了,他已经不需要亮出那把刀了。【南方都市报 http://gcontent.nddaily.com/2/a2/2a27b8144ac02f67/Blog/2e6/85f67a.html

《预言者》 A Prophet

导演:雅克·欧迪亚(Jacques Audiard)
主演:塔哈·拉希姆(Tahar Rahim)

内在的强劲能量让跳跃的片段组合在了一起,欧迪亚完美地实现了个人意图,一些人可能会厌恶同时会有更多人入迷。 ——Didier Peron(《解放报》)

严格意义来说,这是个惊悚片,它讲述了由暴力所引发的肾上腺素狂飙、惊恐、抵抗和颂扬。 ——Thomas Sotinel(《世界报》)

一个冷酷无情又扣人心弦的复杂故事,电影充分利用社会生活的深度和广度,中间还能容纳一些闪光的超现实笔法。 ——Peter Bradshaw(《卫报》)

钢铁和水泥组成的底色画板,模糊的瞳孔视觉唤起了主人公的幽闭恐惧症,影片的电影语言打破了一般的规则束缚。 ——Jonathan Romney(《每日银幕》)

 5 ) 生命在炼狱中成长---评法国电影《预言者》

      题记:我向一切听见这书上预言的作见证,若有人在这预言上加添什么,神必将在这书上的灾祸加在他身上。这书上的预言,若有人删去什么,神必从这书上所写的生命树,和圣城,删去他的分。
                                                                 -----《启示录》
  “成长”是影片《预言者》所描述的主题关键词。每个社会都经历过改朝换代,总有一个新的领袖接管领地。哪位带头大哥没有光辉的成长史?二战归来的迈克回到纽约大开杀戒,铲除仇敌,成为新一代柯里昂阁下,这是《教父》的故事;19 岁青年马里克在狱中经过6 年时间,从无名之辈,到翻身上位,重整黑帮格局,这是雅克•欧迪亚的《预言者》。一部以监狱为背景的,很有派头的成长大片。每个人选择的轨道不同,也许这不是他们的自愿,也许是被生活逼迫的无可奈何。看到马里克在监狱中一步步走向更遥远的黑暗,也许你可以说他是成长了,成熟了,可是我仍然觉得这是他坠入了更深渊。我们没有资格去指责别人的生活方式,因为不是亲身的体会,不会明白那样的无奈和懊悔。预言者的含义不仅是预知未来,更是通过这种能力引领受众的人,一个政治领袖。
    目前电影中流行的玩法是那些有人格缺陷的人是片中的宠儿,用他们做主角,能让影片的故事更加有张力。可能所有人都更愿意在银幕上看到不如自己的人做出非一般的成就。在《预言者》中,马里克就是这么一个不识字、怯懦又非常没有经验的人,可是他在慢慢地做出自己的选择,最终走上了自我救赎的道路。雅克•欧迪亚说:“马里克在影片中的第一要务就是活下去,如果死掉了,一切都是奢谈。也许正是这种严酷的环境,才造就了他眼观六路,耳听八方的能力。同时还要留心观察,要少说多做,做任何事情都要有所保留,不能把事情做到极致。要记住,到了极致就是衰落的开始。可能就是在活下去的挣扎中,马里克开始了自我救赎——他从零开始学习写字和读书。虽然最后的结果是他成为了大毒枭,可是我要说这是环境造成的结果,在监狱里难道他还能变成圣人么?即使是最崇高的救赎,也还是要分环境的。马里克的经历是一个政治家的成功范本。从最早杀死同胞,苟全于科西嘉帮的保护之下,到逐渐利用各派关系,狱里狱外施展拳脚,壮大自己的威望,到最后一举消灭科西嘉帮,让狱中的阿拉伯人获得尊重,他所扮演的就是一个阿拉伯人领袖的角色,而他身上,也明显地具有政治领袖的特质:能够忍辱负重,委曲求全;巧妙调动各方关系为自己的目的服务;做事冷静而无情。以往的黑帮片、监狱片着力于塑造头领的威猛,而这部电影更深一层,讲的也不单纯是监狱中的政治,而是已经影响到监狱外的社会。其实监狱就是社会,我相信在目前的中国社会中艰苦成长的那些大佬、暴发户以及在官场上几经搏杀的领导们何尝不是如此?就像法国这样民主化程度很高的国家他的监狱里也是如此电影揭露的这样黑暗就别说我天朝的了。某些人士很担心法国乃至整个欧洲的人口移民现象,不久之后法国的穆斯林人口将超越半数,英国﹑德国﹑荷兰﹑比利时﹑瑞士﹑西班牙﹑瑞典﹑丹麦等欧洲国家也面临着同样的问题。这些穆斯林移民们向往欧洲开放自由的生活、学习、工作环境,然而却相当顽固地拒绝服从西式洗脑,反而用他们强大的繁殖能力改造整个西方社会的人口结构和宗教格局。仿佛就如影片所反映的,这些或纯正或混血的穆斯林小弟们,要从最底层的根基开始,用着并不需要太久的时间,走向统治地位的顶端,实现欧罗巴的“伊斯兰化。这些伊斯兰的马里克们显然不是等闲之辈,遭受了那么多的羞辱之后自己能坐上老大的位置而最终没有被“躲猫猫死”或者“喝开水死”,不得不感慨跟对了大哥,选对了人才能完成这华丽的转身。回头想想这大哥当得也不是没有问题,要不怎么就被这个小子抓住机会倒打一耙反了水。这一点上要学本山大哥,看人家控制的弟子和马子个个不能说忠心耿耿但也是服服帖帖,你再红不能红过大哥,不服大哥拿私人飞机撞你个70码,你他妈的最后还得跟山西王家岭那些矿工们一样被说成是“自然无情”。
    即使在在这部灰色调的黑帮片中,仍然不时的有淡淡的似冬日阳光般的温暖从画面中一点点渗透出来。看到监狱中的唯一朋友对着埃本说生日快乐;看到穿着白衬衫的埃本一个人在海边伫立思索;看到朋友的孩子在埃本怀里发出呀呀的声音;看到光,看到云,看到天空......所有的一切都象征着他们生命中的美好与温情。也许他们也曾有过希望,对生的渴望无论是谁都会有的。所以当马里克的朋友在临死前的那一刻才会拼命的透过窗子仰望,想要铭记这个他还眷恋着的世界的最后一缕风,最后一丝光明。但影片的结尾并不是真的能体会到解脱、重生。当马里克身后跟着老大才能享用的高档轿车的时候,我的心在一次保持着紧张的状态。生活真的可以把你逼到做什么事都要报着必死的心,哪怕他已经获得重生,但他在今后的每一天都会是命悬一线!

 6 ) 40年后法国的国名--FRANCISTAN(法兰西斯坦)

不要认为我在胡说,去看看现在的马赛好了---一个几乎100%的阿拉伯/非洲黑人组成的非洲城市,本土法国人都搬到了马赛城外的AXIS。巴黎也是一样,除了那些标志性的,地价非常高的街区仍然保持了老巴黎的影子。城市边缘的普通人生活的街区已经被非洲裔的居住区分割包围得越来越小。

在西方特别是法国,种族一体和我国的坚持XXX的领导一样,是一个绝对需要政治正确的话题。当人人沉默时,我们在巴黎和马赛看到了什么,是愁气熏天的地铁,随处可见的涂鸦,越来越多晚上甚至是白天都不要一个人闯入的街区,越来越多的光天话日之下的抢劫,强奸,袭警(南非有什么,法国也一样),阿尔及利亚足球队输球,整个法国上百辆无辜的汽车被‘不高兴’的阿人流氓烧毁。。。。。。诚然整个欧洲都在头疼着移民问题,而法国绝对手当其冲。法国的左派更愿意引用‘自由,平等,博爱’的古训,强力杯葛新移民政策的出台(即根据移民的质量,教育状况的调节有条件的吸收高质量的移民,大多数欧洲国家都已经实施这种政策,nicolas sarkozy 也想效仿,但阻力重重)。巴黎街头经常可以看见非法移民组织的游行,罢工(汗。。),要求法国政府马上给予法国国籍。如果在一个国家,触犯法律的人都可以明目张胆的集结在大街上,这个国家的法律又是什么呢?

每每查看法国移民比例的官方数字,似乎不算很高(还是比其他欧洲国家高一些),但事实是什么呢?同样基于政治正确的原则,移民统计只是计算新移民的1或2代人(还不包括大量的非法移民)。至于因民的3。4。5。6代,根本无人统计,不同肤色的父母生出的混血人,自然也无准确的民族归类。

人们对历史的林林种种的种族清晰悲剧记忆尤心,没有人回希望曾经的野蛮的悲剧重演。所以,在当今的西方社会,一个人特别是公众任务的言辞里只要带有些须种族的内容就会被舆论大加讨伐,自然被冠以NAZI转世的帽子。然而,这些人权团体的做法和他们口诛笔伐的NAZI却有着惊人的相似,只是NAZI时代说一局移民的好话就会吃不了兜着走,再被惯已国家民族的叛徒的罪名。而今日之西方特别是法国,正好相反罢了

 7 ) 老大速成手册

1.生存最重要,为此要忍辱负重;
2.为自己,而不是为别人卖命;
3.给老大办事时不要问为什么;
4.结识不同的人,但要差异对待;
5.挑拨矛盾,并从中渔利;
6.分阶段解决生理需要;
7.终生学习;
8.善于理财,特别要有再投资意识;
9.对朋友仗义,但该打的时候不能手软;
10.有实力独自搞定最棘手的难题;

 短评

养成类游戏

7分钟前
  • 小川
  • 力荐

关乎个人,关乎选择,关乎人生,帮派只是背景。欧迪亚依然再讲他的小人物,他的边缘故事

8分钟前
  • 九尾黑猫
  • 推荐

康城影展SCREEN评分第一,男主表现优异,值得多阅几遍

12分钟前
  • 科林
  • 推荐

一贯写实的黑帮片却带出了超现实的味道

16分钟前
  • 桃桃林林
  • 推荐

屌丝男逆袭,监狱小仔六年成龙记!

21分钟前
  • 劳永逸
  • 推荐

电影4颗星,第5颗给片尾版本的mack the knife,一曲永流传。。 。

25分钟前
  • 老超人
  • 推荐

无爱

28分钟前
  • 驰骋之
  • 还行

时差hangover了 在多伦多市古迹elgin theatre里 哥们睡得死去活来 浪费了好电影 一年后可算看完了 后半段比较扯啊

29分钟前
  • 皮革业
  • 推荐

缓慢的和时间转换身份……

31分钟前
  • wangzhy
  • 推荐

所以说隐忍沉得住气的娃终能成就大事,《格莫拉》里那俩小孩就太鲁莽

35分钟前
  • jj73浅之
  • 推荐

总觉得写实文艺得来又稍微有点刻意了

38分钟前
  • kylegun
  • 推荐

note:http://blog.roodo.com/esaurimento/archives/13569441.html

39分钟前
  • esaurimento
  • 推荐

预言者,一个懵懂无知的少年在监狱里被改造成黑社会头目,题材灰色,立意低俗,经小组讨论,不予通过。建议改动结尾,少年目睹前任头目被其手下杀死,幡然悔悟,洗心革面,作为污点证人,把狱中所有黑帮份子和不良狱警一网打尽。

42分钟前
  • 花儿果果
  • 推荐

值得一提的只有摄影和剪辑...

43分钟前
  • 黑樱桃摩卡
  • 较差

以边缘人的身份被抛弃,以新鲜人的身份被塑造,马利克的教父之旅实际上是社会对其内中的一个青年的雕琢的过程。黑帮的更新换代,凯撒的死亡伴随着新主的诞生,模糊的身份使马利克游走于多个势力之间。从始至终,马利克都是在被创造,被指引,所谓预言者,莫大的讽刺。

44分钟前
  • 浮生若夢
  • 推荐

低调

45分钟前
  • 太阳的倒影
  • 还行

还行吧,不太喜欢监狱题材的片子

49分钟前
  • Lynne.Z
  • 还行

简洁流畅,干净利落,法国人拍出了近年来最好的黑帮片。

53分钟前
  • 水木丁
  • 力荐

以黑帮片切入法国移民问题和身份政治,单凭这一点欧迪亚就赢了(在戛纳几次都碰上哈内克欧迪亚是不是很惨哈哈哈)。从这部片也能窥见他后面几部片的套路,梦境/心理的视听外化,通过动物来搞一些象征性的元素等等。欧迪亚作为一个比较观众向的导演其实还是相当扎实的(所以迪潘那个金棕榈真是槽点无数,时也命也没办法……)

55分钟前
  • 胤祥
  • 推荐

不装逼 部耍酷 充满柴米油盐的黑帮老大成长日记 所谓预言者 不过是说其出色的预判能力 总体来说不是很有意思的电影

59分钟前
  • 饿霸地煮
  • 还行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