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导演设计的剧情故意悬疑
看了“青蛙少年案件”真实材料,完全没有提到孩子父母可能是凶手、凶手可能是个宰牛的屠夫这两个因素。那么有理由怀疑,这两点纯粹是导演为了电影情节好看故意设计的悬疑,以引发社会关注。这在电影拍摄简介中说到过,本来有顾虑不想接拍,但是家属希望拍摄引发关注。
那么父亲的不正常表现也就纯粹是瞎编的了。母亲的电话疑问,在片子中已经在结局时对记者说清楚了,两口子都知道也收到了无数假冒的电话,只是为了让警方重视查案,才故意说是孩子的声音。如此而已。可如果电影真得拍摄成这样毫无线索的情节,就太单薄没什么看的了。所以,要没事找事的编剧情。这中间,为什么陀螺玩具会在4年后还在院子中的过道上,不合情理,没有编圆了。至于为什么父亲偷窥教授,可以解释为是教授的“智子疑邻”,为了证明自己理论搏出位的心态不正常。
如果真有一个警察确认无疑的嫌疑人,没证据也能通过调查逼出证据。影片中他跟踪威胁了记者女儿,继续逼迫他就会有更多暴露。哪会是影片中毫无办法这么憋屈。
为什么将凶手设计成宰牛屠夫这样一个角色呢?真实材料中有几个要点:现场尸骨中没有毛发和牙齿,这些都不易腐烂,如果是第一现场没道理不存在,所以怀疑是第二现场;三具尸骨中的头颅是凿伤痕迹。五具尸体就算是小孩,一个人搬运也很困难暴露风险也大。用衣服以特殊方式打结绑在一起,应该是为了方便拖动。从实际过程考虑,在山上行凶后就地掩埋是最合理的。在村中杀人后转移到山上掩埋更加困难和危险。之所以没有在30万人搜查中发现,可以解释为这些军人都在应付差事,而且也不大可能对全部山地全部挖开检查。有个细节可以反映这种搜查有多不靠谱,记者下放时正赶上抽水塘找人,这已经是事件发生后四年了。在中国如果有这种事,都得最先想到会不会溺水直接排查水域吧。所以埋藏地点即使不是第一现场,距离也应该不远。屠夫工具有凿子,还有锤子,杀牛时还有剥皮工序。所以剥掉头皮带走毛发,有可能,印第安人有此习俗;锤击牙齿可能是出于有咬伤反击后的愤怒。那么警方到底有没有追查过屠夫、渔夫这类职业人呢?没看到报道。既然导演都有此怀疑推论,警方不至于毫无作为,估计是查无结果。
媒体报道,有40岁男子在前一天匿名报案说孩子在山上,第二天在卧龙山工地才被吴姓男子发现报案。后来警方一直找不到这个匿名者。假如他不是吴姓男子的同事,就说明匿名者极可能是凶手,一直住在附近,当他看到卧龙山在施工时想到了很快就会挖到尸骨。一时脑子发烧向媒体先行报料了。
但是案件真实本身基本毫无切实头绪。如果真得如实拍摄,电影就会很简单很短,顶多在亲属的悲痛上做做文章。于是导演根据现有证据大胆演绎出了影片前后两大情节要点,所以还是显得有点生硬,诸多令人不解。
2 ) 让人无力的冰冷和绝望
如果你碰巧看过另外一部犯罪惊悚片《杀人回忆》,那么一定能在看这部电影时体会到一种相似的基调——冰冷和绝望。 事实上,这部《孩子们》与《杀人回忆》所描述的案件不无关联,它们连同《那家伙的声音》中提到的李炯浩被诱拐事件并称为“韩国三大未解谜案”。而这起“青蛙少年失踪案”当属三起案件中性质最恶劣,影响最大的一件,当时在韩国也引起不小的轰动,据说全国发动了将近32万的警力,可惜,仍然毫无所获。 这部影片就在20年后的今天为我们打开了这本尘封数年的卷宗。 五个无辜孩子的生命,止于那个阳光明媚的季节。 我们并没有从影片里得到对案发当天情况的过多描述,而是从之后十几年人们寻求真相的艰辛过程中,才逐渐拼凑出一些零星的碎片。导演用了很多低角度的视角,来拍摄孩子们在山里中穿行的脚步,或许正是这种局部化的表现手法,才加重了这部电影所透出的寒气,告诉人们这是一个没人能说得清的事实:案发当天究竟发生了什么? 我们所能看到的是,一群天真可爱的孩子,在山里中嬉戏玩耍,发生了一些事情,最后演变成一堆堆白骨和一件件腐烂的衣物,以及十多年来人们对真相不断的搜寻。 当然,世界上总不乏正义人士为那些黎民百姓出头。黄某,一个大学教授;姜某,一个犯过错误的电视节目制片人,组成了一个很奇怪的搭档,着手对这起案件进行纯草根的调查。 但是并不是说他们的执着能带来好的结局,当我们伴随着紧张的伴奏,和黄教授一起分析案件,将钟浩的父亲一步步、一秒秒地推理成杀人藏尸案的主谋时,结果却发现我们大家都错了,凶手另有其人。而将作为受害者的父母嫁祸为凶手,这种冒险的行为也遭到了所有受害人家属的不满,黄某因为一意孤行,使自己陷入了孤立无援的境地。 善意的起点却导致自己的被动,这本身就让人很绝望。在观众的眼里,其实黄某的行为完全可以理解,当任何人的思维陷入一个死胡同时,如果发现了哪怕一点点零星的光亮,那么势必会设想沿着这条“出路”顺利成章的走下去。只是,在那种情况下,那些父母们已经伤不起了。 导演似乎是刻意安排的,在案情有了眉目的时候,往往剧情会急转直下,将所有人的情绪猛地拖入谷底。无独有偶,数年后,黄某也因为自身的偏执,使女儿陷入了危险,而且,与“宰牛男”的肉搏完,得到恶狠狠的一句“大叔,你有证据吗”,同样也让姜某陷入了无助和绝望,如今的他变得和当年的黄某一样,被愤怒冲击了头脑,做出了自认为理智的判断,殊不知,这根本就是他们脑子中的一个假想敌,仅仅凭借几个疑点就试图把嫌疑犯逼成罪犯绳之以法,后果可想而知。 结尾,钟浩的母亲看完孩子的遗骨后,含着泪对姜某哭诉:“即使是听一句,哪里有当妈妈的认不出自己孩子声音的!”随之,道出了编造谎言希望唤起警方关注的真相。这其中又透露了多少无奈和辛酸,看来,影片不仅对警方的破案能力提出了异议,更是对执法人员的不负责任进行了辛辣的讽刺,这起事件其实也是有人祸的因素在里面的。 根据韩国刑事诉讼法第249条规定,死刑犯的诉讼期限为15年。这起发生在1991年的案件,如今,早已过了这个期限。真相至今没有大白,罪魁祸首仍然逍遥在法外。 这注定不会是一部让人看完之后感觉畅快淋漓的电影,但是会传达给我们一个信号,其实每一个生命都值得我们去关注、去尊重,而同时,不论我们的命运有多么不济,生活总会像钟浩背后飘扬着的红色斗篷一样,永远以某种方式继续着。
3 ) 韩国电影《孩子们》
故事讲的是一个精神异常的钟浩爸杀了自己的女儿,又想杀人,但不想杀自己的儿子,就叫钟浩跑,不然会死(1.40分),注意跑的时候那披风上的结!(2.52分)钟浩爸出厂了,一秒的镜头。(53.22分)钟浩爸说下班才出厂,明显是撒谎!(5.14分)最先是钟活妈打电话给东弼妈,问几个小孩,那时还很早,因为钟浩妈知道钟浩爸要杀人了。可能她听到钟浩爸叫钟浩跑的话(怀疑的,没有镜头证明)!(63.29分)挖地板,抽粪抽到一双女孩鞋,因为是他姐姐的,五具白骨好解释!基因相对也能想通了。没挖到是转移到山上去了。(39.58分)老奶奶说的意思是他儿子杀了两个小孩子。这样就更能证明大女儿给他杀了。(91.54)法医说的正系法,很少人会,但明显钟浩爸会。后来杀牛的钟浩也会。(93分)吴元吉头上的伤跟杀牛一样,钟浩比他爸聪明,他杀牛来替代杀人。记者的女孩没事就证明钟浩不杀人了。但杀牛时的那眼神证明他内心的痕苦!还有很我细节就不一一说了,相信你再去看一次就会更明白。
4 ) 抛开真实事件,其实凶手就在影片里!
本来也是因为对真实的悬案很好奇,看了几部电影,关于孩子们,本来肯定没有结局的。但看这部电影的时候,我突然发现很可怕的是凶手也许就在那群孩子里…
开始怀疑的是那个教授,一直说奇怪的话,而且故意避开他母亲和父亲的反常理由,直到记者在发现尸骨时揭穿他,觉得也是为了证明自己研究人性的课题。
后来过了好多年发现尸体的时候又觉得一直以来查案的钓鱼的警官有些奇怪,当时记者先去找的法医老爷爷,法医最后说本来是可以破案的,但是找不到匹配的凶器,想不出他用的什么…然后他去找警官警官直接说是用饼干什么的给孩子然后当时他带记者去钓鱼说一定有什么吸引了他们,镜头回放到孩子们走在河边有人给他们看钓到的鱼,然后他说那个人我见过总来钓鱼,我很纳闷法医都不知道他怎么知道?当然他也没提到凶器,我觉得可能是他第六感又来了……因为后来记者说你见过他觉得是为什么不抓他?他说脑袋想但不一定那么做,我想可能是他没有孩子,不能感同身受,对这件事已不再抱希望。这个对比从后来嫌疑人拐记者女儿记者突然从迷茫到爆发去追那个人直接质问他的反应可以看出来,是感同身受了。
最后记者听警官说到那个人,就开始去追查,甚至去了他家里看见照片,小孩喜欢的游戏卡片,绑着孩子们的系法,关键就在这里,这个男的看外表也就30上下的年龄,记者当年25岁以上,过了20年成为中年大叔,所以对峙的时候他台词很少却对愤怒的记者嘲笑的大声说了一句大叔~也就是说凶手当年只有10岁不到!仔细想想具体丢了几个孩子没人知道,并不是全村所有孩子都丢了,而是去报案的才算丢失,也就是说其中一个孩子可能回来或者并不是这个村子的孩子互相认识一起玩都是可能的,说到这不知你们是否想到当时出村子的时候他们几个不是一起出的,一开始镜头给那个披着红披风的男孩儿,这是在强调他,打一开始就在他身上下了伏笔,大家可以往回看,往山里走的那条路上才有孩子们在一起的镜头,当时最大的那个孩子问他跑什么?旁边的说他怕披风会掉下来说会死,他叫住红披风男孩过去做了一件事:把红披风给他系了个结在身上!他当时就是那样的习惯,而且后来在屠宰场,那两个员工说现在杀牛都用电了,说那个嫌疑犯还喜欢用工具,同事说听他说是觉得老方法好!老方法?不就是他原来杀死同伴那种亲自下手的感觉么…
我要说的就是这样。其实证据还在,他家里盒子里面的小孩的旧物应该是那几个孩子的,还有后来有一幕他妻子独自在家看新闻的画面只有一句新闻:某某学校两名学生又丢了…说明他又做案了而且他喜欢留纪念品,那个盒子里很可能有证物。
当然一切都是因为电影猜测,真实事件肯定不是这样。愿孩子们安息吧,如果我说的不对就当我多想了,呵呵
5 ) 避开魔兽
第一次听见“青蛙少年失踪事件”是在韩剧《信号》里,当然,作为影视作品的不管是电影还是电视剧,都会有很大的改编成分,《孩子们》亦然。
在电影里,没有展示新闻里提到的诡异的叠罗汉发现现场,也没有提到那个在发现尸体当天的神秘匿名电话,甚至孩子们当天去捉的也不是青蛙,而是娃娃鱼。虽然整个案件,从孩子们失踪到尸体被发现了长达11年,在2006年,本案的诉讼时效就已经过期,也就是说,从那之后即便是抓到了凶手,从法律层面来讲,他也不会因为五个少年的死被绳之以法。如今,诉讼时效过期已经又过了十三年。其实某种程度上来讲,这个案子已经算是尘埃落定,这就是民间追索的全部意义。
那个当年办过京畿道杀人案件的警察据说在退休之后还依然关注着那个案子,世界上所有的人可能都把这几个少年的死遗忘了,但是父母却永远不会,经手人也很难放下,这就是为什么警察大叔说他确定了这个凶手,但是他的理智让他放他走了。可是,真的将他绳之以法,代价是另一场犯罪。在法律和正义的盲区,人们到底该怎么寻找真相。在我看来,影片谈论的更多的是这个空间,以及通过这个事件展示的人性之复杂。
最大的矛盾是,什么事儿更重要对于每个人定义的不同。人人都更关注自己的事情,生死是大事,如果这生死是别人的,那同样是小事。警察着急去投票害怕被上司责备于是在案发第一时间并没有出动寻找,在发现尸体的山上,为了不被舆论影响自己的事业和生活,另一名警察草率地下了“被冻死”的结论,这就像《杀人回忆》中警察通过动用武力屈打成招,在他们看来这就是“工作”,而对于他们而言更重要的是回家,做饭吃饭照顾孩子。你也不能简单地定义这些人是道德感缺失,没有同情心,毕竟,感同身受实难做到。警察们看惯了太多的生生死死,他们关心的不是家长们的悲痛、孩子们无辜去世,更关心自己会不会因为这件事生活受到什么影响。这个案子可能没有那么神秘,但是如果没有电执念依然会难以破案。很多悬案其实并不悬,悬在当年的技术受限,也悬在办案人、经手人的疏忽大意,事不关己高高挂起。同样地,电视人关心的是收视率,至于自己拍摄的感动他人的画面是怎么来的,有没有人因此受到伤害不是他们关心的,而片中黄教授关心的是怎么能不能通过这件事造成轰动效应,一朝成名光宗耀祖。可以说,大家去破案,都是出于自己的目的,只有父母,才是这个事件中真正关心生命的人,但是他们能力有限,无法通过自己的能力破案找到孩子。于是,家长们对媒体和教授就有些微妙了,他们想通过媒体获得关注,通过撒谎继续获得警方的支持找下去,看起来都是为了一件事,但是实则每个人的关注点都不同。
片中的高潮是姜pd和黄教授怀疑是某位家长谋杀了孩子们并且埋尸家中,从这个乌龙事件之后,姜pd有了实质的转变,当然,也因为他做了父亲之后通过和自己孩子的互动中,多少能感受到父母失去孩子的痛苦。这个事情看起来是全面的负面意义,已经饱受伤害的家长还被污蔑,但是并非如此,当法律的诉讼时效已过,没有任何制约可以严惩这个凶手的时候,持续关注是一种方式。任何在镁光灯下拍到播出去被看到,对于找到孩子找到凶手这件事来说,都是机会。
与《杀人回忆》一样,未解之谜片中预设了一个凶手,但是我们知道事实上肯定不是如此。尽管警察和姜PD都认定了屠宰男是凶手,但是这只是电影的剧情,并不是真实案件的真相。
或许有天这个案子会真相大白,或许我们永远都无法知道答案。
当回身在去看《孩子们》的时候,唯一能发出的感慨就是,保护好你的孩子,他们很脆弱。在明亮的日光之下,依然有野兽潜伏,我们或许认不出他们的真面目,但是上帝还是给了他们生存的权利。
如果做不到和恶龙缠斗,最好的办法就是尽你最大的能力,避开它们。
6 ) 你不懂(大剧透,慎入)
本来不想看的。
我知道这故事难有结局。
没看过《杀人回忆》《那家伙的声音》。没有结局的故事,没有答案的谜题,没有审判的义愤——这三个电影注定是导演愤怒而内敛的叹息。
电影的主角是一个以收视率为目标的电视剧制作人(PD),只关心自己节目的收视率,从一开始就与搜索孩子的电视直播节目争播出时间——他站在监视器后面,对这个大规模的搜索嗤之以鼻,冷漠而嘲弄;四年后,他为了赚取观众的眼泪,使自己的节目获奖而造假,因此被电视公司管理层“流放”到了卧龙山这个“偏远的”山村,这个悲剧的始发地,进入这些个被他嘲弄的,没有同情,只有利用价值的悲痛的父母亲中间。他不懂为人父母的心,不懂孩子被无缘无故夺取的父母的纠结与痛苦。
但是,他为了自己的仕途又是极其认真的。他要制作一个东山再起的纪录片——靠找出凶手,靠解开他“能”解开的谜题。
于是他发现了男配角,警察与同行都不相信的大学教授黄某。
在剧中,黄某的每次出场,一言一行,无不气质出众、风度迷人、态度稳重。他引经据典,指出证据,他提出失踪儿童之一的钟浩父母为凶手。他向PD,也向所有的观众指出钟浩母亲的异常;他与PD去钟浩家拜访,认定钟浩的父亲掩藏着什么秘密。
被利欲熏心的PD虽以记者的习惯提出了一点怀疑,但很快就被雄辩的黄某征服——其实,在他的物质心中,他应该巴不得钟浩的父母就是凶手吧!
导演是成功的,他叙述的带入感很强。看的时候,作为观众,我想:是吗?当时确实应该是有这样的证据吧?那警察有查过这对有问题的父母吗?现实中的警察也像电影里的警察一样,对这么明显的证据视而不见吗?应该,就是他们吧?!
接下来的一幕里,隆重的,宿命的,又混乱的镜头语言下,着装隆重的黄教授带着警察与记者团来到了钟浩家。
在黄某的指挥下,工人们一点点粉碎着这对不幸父母的自尊与内心。疑点逐渐排除,笃定的黄教授风度翩翩的外表终于被焦躁所代替,最后,露出了他追求荣誉名声的偏执真面目。他疯狂了。
PD看穿了黄,他觉悟了。而黄却还执迷不悟,导演为他设计的最后的电话,成功的流露出一个小人的可悲。
然后,PD离开了。当他触摸到自己新生女儿的小手时,泪水沾湿了他的眼睛。或许,直到此时,他才终于理解了为人父母的心情,才真正感到了悔恨,对被伤害的钟浩父母的深深的愧疚。
我们都犯了一个名为傲慢的罪。当我与黄某与PD产生共鸣的时候,我就成了为自己的小聪明沾沾自喜的混蛋。
时间再过去十年,正如现实中故事的发生,孩子们的遗体偶然间被发现。PD赶回了村庄见证此刻。
现实到此为止。
后面这段我不是很喜欢,但是作为一个电影或许必须有始有终。
我觉得对于孩子们,当然仍然不能算是结局;而对于主线,也就是男主角的心理历程,却给了一个完结:当女儿失踪的时候,当PD与观众们可能会永远失去女儿的时候,这个曾经冷漠嘲弄的男人,一定感到了刻骨铭心的痛苦,这不再只是同情,只是愧疚,他彷徨无助的表情与眼神,他找到女儿之后升腾起的愤怒——他已经变成了父母们的一员,他终于算是懂了。
他冲了过去,以受害者父母代言的身份,直面凶手。然而凶手非常强大,你以为一个大男人能够主持正义了,结果他只不过也是是差点丧命,令人联想到当年那些孩子的生命如嫩枝般轻易折断。
“你没有证据,你已经过了诉讼时限。”
是的,我认为这凶手的强大,其实是一个隐喻——残忍的命案却因为15年的诉说时限已过,杀人犯就能逍遥法外,不是凶手强大,而是法律体制的无情很强大!
7 ) 现实里没有那么多“故事”
《孩子们》和很多韩国电影有不少相似之处:对司法警察的讽刺、对无良媒体的挖苦、对受害亲属的安慰、对那个人心惶惶的时代的记录与反思......但“黄教授”这个人物的出现使《孩子们》相对于“三大未结悬案”另外两部(《杀人回忆》、《那家伙的声音》)多了很多值得反思的新鲜之处,大大提升了这部电影的思想深度和讽刺力度。
满脸求知欲的学生、洒满阳光的阶梯教室、最前沿的心理学理论和一个引人深思的案例,这是导演为黄教授安排的出场布景,这布景和教授脸上睿智而淡定的微笑多么匹配,预示着一个“拯救者”式的英雄即将介入。作为一个大学生(一个在知识分子云集的地方混了六年的屌丝青年),对这种温文尔雅的教授自然特别亲切,而当教授用美国学来的、十分前卫的、看似反常识的社会心理学理论对这宗离奇的少年失踪案提出颠覆式的猜想时,他那“大胆假设、小心求证”的教授风度和“学以致用、关怀现实”的学者风骨的确让我这个象牙塔里的学生有些小崇拜。按照电影“故事感”的节奏,我感觉黄教授的出现预示着故事的高潮即将到来。
教授提出了几条显而易见但却被视而不见的“线索”——1、孩子们一般都是傍晚才回来,为什么钟硕的母亲在案发当天的上午就急着报案?难道仅真是因为“母子连心”的第六感?2、钟硕母亲在孩子们失踪两个月后突然接到“钟硕”的电话,但电话录音中的母亲却异常平静,这是一个孩子失踪两个月后的母亲应该表现出的“淡定”么?3、当姜PD和黄教授一起拜访钟硕家人时,钟硕奶奶奇怪的手势、钟硕母亲奇怪的失聪、钟硕父亲奇怪的跟踪以及钟硕家里奇怪的水泥地等等,无不印证了黄教授的之前的假设:孩子们的父母为了某些政治目的,故意制造“孩子失踪事件”以转移百姓视线,从而左右案发当天正在进行的大选投票,而失踪案所在地正是“选票争夺最为激烈选区之一”,于是,一个小村庄的失踪案似乎和一个巨大的政治阴谋联系起来了!看到这,不得不大呼情节的离奇!不得不大赞教授的睿智!而教授“父母杀儿子,埋在水泥地”的结论更是让我倒吸了一身冷汉,巴不得快进看看到底是怎么一回事......但戏并没有按照教授的假设演下去,警察在钟硕家刨地三尺却没有挖出“万众期待”的尸骨,而“不合逻辑”的现实也让一直自信的黄教授开始变得犹疑了:一切线索和细节均符合理论啊!“逻辑和历史(证据)”是那么得相得益彰!但为什么就是挖不出尸骨呢?到底哪出了问题?我下意识地看了时间轴,电影到了这里才演了一半,于是按了暂停,出去撒了泡尿,预感“稍后的故事更加离奇”,因为电影才演了一半。但其实,当警察凿开钟硕家的水泥地,抽干钟硕家的大便池后却没有发现“孩子们的尸骨”时,故事已经结束了!导演的任务——讽刺,已经在看似应该“中止”的地方“终止”了,而剩下一半的电影,无非留一点时间,让那些像我一样“期待更加离奇”的观众们在电影进行或结束的某个时候突然意识到自己心里那和黄教授一样可笑的“故事情节”是多么的愚蠢和多么的自负。
其实,日常生活中的大事小事多是杂乱无章毫无逻辑可言的,但当一件事让我们无法用“章法”和“逻辑”来解释时,我们会自然而然地感到不适应、不痛快、不自在,于是,人们产生了对新闻和历史的心理需求,希望那些聪明睿智的记者以及客观深邃的历史学家给那些悬而未决的事件一个解释——一个勉强自圆其说的解释可以给人以“不过如此”的安全感,而一个曲折离奇的解释则给人以“原来如此”新鲜感。换句话说,我们需要有人给我们“讲故事”,并从故事的“悲欢离合”中“安顿”那颗在信息化、碎片化、虚拟化的现代社会中如惊弓之鸟般的心。
于是,当一个小镇的五个孩子无故失踪而无能的警察又无法查出真相时,大众便急于得到一种合乎情理的解释,这种需求为记者和学者制造了一个隐形的市场,让那些如黄教授一般“有点墨水有点野心”的理论家以及如姜记者一般“有点创意有点胆量”的记者敢于把现实当做电影来导演,以至于陷入黄教授所讲的“认知的偏差(当邪教徒得知世界末日并不存在时,他们不但不会怀疑邪教本身,反而会为自己愚蠢认知和行为找借口,以至于更加坚信世界末日真的存在)”中泯灭了作为一个人的基本良知。因此,当黄教授坚信的所谓“证据”被一个个证伪时,他不但没有及时回头,反而认为那是孩子的父母制造的“伪证”,一个懂得“认知偏差”的教授却在现实中出现了严重的“认知偏差”,这不是最犀利的讽刺吗!
而再深想,那个被教授的理论所折服,一心期盼着故事“一定会有一个离奇的结局”的我,不也是导演想要讽刺的对象之一么?现实中真的有那么多离奇曲折的“故事”么?一些琐碎的小事可以有很多种合乎情理的解释,如教授所怀疑的“钟硕奶奶奇怪的手势”可以如教授意淫那般是“指明凶手的暗示”,但也可能是一个痴呆的老人习惯动作,而事实证明教授的确“想多了”,老人的那个奇怪动作其实没有任何含义;再如“钟硕母亲接到电话后的淡定”,在一半人看来的确很反常,但电影最后给出了一个看似反常但却合乎人情的解释——一个失去孩子心急如焚的母亲在经历了两个月折磨后不堪各种骚扰电话,在明知不是自己孩子的情况下还坚持谎称是孩子打来的电话,她的目的只有一个,引起早已不关心孩子死活的警察的重视,为找到孩子寻求一丁点希望!多么真切真实啊!但对于一个没有真正尝试丧子之痛的人来说,那接到电话后的淡定的确不可思议,但谁又能真的设身处地呢?于是,人们宁愿或者自然相信教授所谓的“父母在政治阴谋的操控下杀子掩埋”的“荒唐的真相”,而对一个无辜的可怜的家庭投向怀疑的目光。
最后,还想再次追问一句:既然现实里并没有那么多“故事”可言,那为什么我们都喜欢“听故事”呢!“没有料”的生活就真的不堪到难以忍受么?
8 ) 没有爱的法律和道德
要不是一早就知道这是不悬疑片,单凭这个文艺的开头,我一定会以为这是部小清新充满温情的片子。
画面很美,节奏很紧凑,观看的过程中,一颗心一直随着孩子们的下落悬而未定。一度跟随的教授的脚步,认为孩子的父亲就是凶手,怎么看都像坏人,对他咬牙切齿。结果却是心纠结般的疼痛。如同主角一样,为孩子们疼痛,为父母们的苦苦坚持疼痛,为当初那么主观的断定孩子父母就是凶手而疼痛。有多少人是这样。我们没有亲耳听见,没有亲眼看见,却仅仅只是跟随着别人的脚步,就贸然的断定是非,把那些无辜的人推上道德的风口浪尖上,把自己摆放在一个高高在上审判者的高度。漠视那些人性最初的善良。有哪个父母会对自己向自己的孩子伸出魔手,有哪个父母会将自己的屠刀对向儿女。只因为我们没有在哪个位置上,就贸然漠视了一个父母的爱,并将这份爱在道德的枷锁里无情的搂虐。教授为了自己的功成名就,PD为的则是能够再次回到曾经那个媒体的高位,总统的派军则是为了彰显自己亲民的伟大·······大家貌似都无比热心,无比正义。可是又有几个人是真的希望孩子们能够安然无恙的活着。11年,这是一个不长不短的时间,短到孩子们的失踪就在昨天,长到他们活泼的身影以然成为森森白骨。孩子们就在家门口,可是就这么近在咫尺,35万的地毯式搜索却没有发现;就这么近在咫尺,却让父母们苦苦寻找了11年。
我不希望孩子们被找到,没有找到就还有希望。他们或许在世界的某个角落依然活着。也许不会是幸福的,但起码会有重聚的希望;可是现在所有的希望都破灭了。我不知道父母们接下来要依靠什么样的信念活下去,孩子们的白骨,死前那一幕幕不堪入目的凄惨画面会是永不停歇的梦魇,这将是一辈子的束缚,注定所有人都活在梦魇中。
“你有证据吗?”是啊,他明明就是凶手,明明就手染鲜血,可是能怎么办,没有证据,超过诉讼期,就只能眼睁睁的看着他就这么自然而然的活着。
我不知道为什么会有这样的人会对5个天真可爱的孩子下手,我不明白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法律,超过了诉讼期就不能再继续审判。生命在法律面前是这样的渺小吗。杀人者就可以在这16年的门槛外带着5个孩子的鲜血活在阳光下吗?
在这个法律与道德充斥满怀的社会里,我看到的知识那些高高在上的法律的森然,只是那些自恃为道德至高者无情的冷漠。大家貌似都是博爱的正义的,可是这些正义,博爱,却伤害这数以万计的无辜的人。我们来到这个世界上,本来都不染尘埃,可是从什么时候开始,我们却分不清道德方向,丢失了爱的真谛,成为了道德与法律的囚徒。没有生命的法律何以维持安定,没有爱的道德何以振服人心。
MB 我们这的苦事情估计还要多
首先,千万不能抱着《杀人回忆》的期待去看这个。拍得还好吧,毕竟是真实事件改编,想说的都说到了,反而没什么惊喜。有点抒情过度,在悬念上却没太真正下功夫,有点拍可惜了。
时间就像泥土之上的层层落叶,掩盖着一段令人无法释怀的伤痛。
至少比《那家伙的声音》强多了,拿这片子和《杀人回忆》比是不公平的,《杀人回忆》是现象级的。作为类型片本片相当值得一看。至此,韩国三大迷案改编电影都看完了。
不要动不动就拿《杀人回忆》出来吓唬人,至少本片要比《那家伙的声音》要好很多,即使知道没有希望,也无法放弃对孩子生的那份渴望令人动容
虽然整部电影有点拖沓,前后脱节过度,但是对于叙事和镜头描写来说,做得还算不错。改编于1991年成为韩国三大悬案的5名少年失踪真实事件,但相信我,如果去看下当年报道合辑,更精彩!
虽然破案过程更逼真,确实比嫌疑人X身份更靠谱,一路也看得鸡皮疙瘩四起,现实意义也更大,可对我来说确实没什么震撼啊。
不行
题材是真的很感兴趣,但没有看“杀人回忆”那种一直很紧张的悬疑感
那天之后,红色的披风再也没有飘起来过。
韩国三大未解谜案之一,较《杀人回忆》,还是有所差距。前半部十分出彩,也颇为吸引人,但因为过于煽情以至于其后故事悬念性不强,结尾处的个人英雄主义也值得商榷。或许是因为真实故事改编缘故有所限制,如若似《杀人回忆》般的开放式结局,我想会提升很多。★★★☆
凶手,还没抓到
屠宰工人真的都具备杀人的潜质!故弄玄虚的所谓悬疑,冗长的前半段是逗观众玩的,全国媒体和警察被导演+教授破案而牵着鼻子走,后半段是警察知道凶手也破不了案。片子几度使我昏昏欲睡,完全没有看《杀人回忆》时的惊心动魄。
韩国有不少离奇的案子,有生之年希望能知道真相。
凶手也在看···
看的胸闷,情感被带入的一点不差~
《青蛙少年失踪事件》(2011)作为当代韩国三大悬案(《杀人回忆》、《那家伙的声音》)里唯一有“结果”的一部,破案过程不是重点,韩国公选制度背景,孩子丢失后家长被怀疑的心理,等待制造轰动新闻的猎奇媒体,貌似科学实际上以唯心的方式破案的教授,这一切对五个失童家庭造成的影响才发人深省。
前一半时间里面真的被那个黄教授所提出的理论给迷住了
这个悲剧性悬案的魅力和话题性远大于电影本身,重演悲剧更多的是那些受害者的伤口上再撒一把盐。仅仅的陈述事实和事件的影响,影片的切入点让人有点失望。凶手算是找到了,却依旧逍遥法外,让人心有不干啊。★★★☆
泪奔TA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