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D

露西亚之后

剧情片法国2012

主演:泰莎·依亚小冈萨洛·维加塔玛拉·亚兹贝克埃尔南·门多萨

导演:米歇尔·弗兰克

剧照

露西亚之后 剧照 NO.1 露西亚之后 剧照 NO.2 露西亚之后 剧照 NO.3 露西亚之后 剧照 NO.4 露西亚之后 剧照 NO.5 露西亚之后 剧照 NO.6 露西亚之后 剧照 NO.13 露西亚之后 剧照 NO.14 露西亚之后 剧照 NO.15 露西亚之后 剧照 NO.16 露西亚之后 剧照 NO.17
更新时间:2024-04-11 05:25

详细剧情

  墨西哥影片《露西亚之后》获“一种关注”最佳影片奖 该片由墨西哥导演米歇尔·佛朗哥执导,讲述了一对父女搬迁到一座新的城市,接受新生活的挑战,女儿在学校遭受校园暴力,该片在戛纳展映时受到好评,许多观众含泪离开影院。

长篇影评

1 ) 写在《露西娅之后》

想起一件古早的事。

我上初一的时候,分过一次班。小升初的考试我自信自己考得不赖,应该可以进到一个不错的班级。没想到,一个级部十二个班,我恰好以一个不好不赖的成绩分在十二班。我们的班主任,是个男的,教英语,口音里的青岛味儿和鼻音都很重,但他对待教学非常认真,也许因为没有太多当班主任的经验,也许因为当时那个班里着实聚集着全年级最能闹腾的几个学生,他在开头就没树立起的威风,到了最后也依然毫无起色。

最能闹的学生们给这个班主任起了一个外号,王嫚儿(嫚儿,青岛话,姑娘的意思)。起初这个代号只在课下流传,后来连上课间歇,都会有人吹口哨起哄。那个班主任,皮肤偏黑,听到起哄,就停下板书,回过头,憋得脸红,却也没有发火。或许因为他是老师,又或者因为我们当时的班离远近驰名的教导处主任办公室仅有一墙之隔,那些还是怕被处分的学生会在教导主任发威后稍稍收敛一些。但日复一日的学习对他们来说依旧毫无兴趣,他们私下在全年级里找人,组成“四大天王”和“四大天后”,成为的条件就是长相好看且在同学之间有“不可动摇”的威望。他们会尝试看起来最新鲜的事物,比如染发,比如模仿偶像剧里的桥段互追,比如互相攀伴儿认“社会大哥”,然后这些会通通地流转成为学生之间的八卦源泉。剩下的同学,要么成为他们的追随者,要么默默无闻地上学放学。

在一群默默无闻的后者中,有个女生,不知何时,成为这群人攻击的对象。我记得,她的皮肤特别白皙,钢琴十级,还是校合唱队的成员。她的头发很长,有时会扎两个马尾辫,有时会梳成麻花辫再盘起来,她的额前总是利利索索,走路时腰板儿笔直,讲话轻声细语,笑的时候为了避免露齿,会下意识地用手遮一下。而这些,通通成为她日后被排挤的理由。有人挑头,说她行为做作,说她讲话口臭,她的名字里有一个“田”字,那几个最能闹的同学给她起外号:米田共。他们拿死虫子放在她的桌子上、桌洞里、椅子上、书包里;他们把水倒在她的书包上;“米田共”的名字很快在班里传开,他们用难听的话骂她,趁她不注意,朝她的课本上吐口水。即使是默默无闻的同学看到听到,但怕惹到那些人生出麻烦,也大多不愿和她多讲话。没分班前,她上体育课会竭尽全力地跑,运动会前每个喜欢的项目都练一遍,最后挑两个成绩最好的报名比赛。我坐在她的前面,她有时会向我借笔记,有时会和我分享她随家人出去玩的照片。她总是笑呵呵地,每次借和还都会客气地说“请问”和“谢谢”。

转眼十七年过去,前天见到一个初中分班之后的男同学,闲聊时提及那个女同学,他们俩原来是小学同学,他说,她初中毕业就去了法国,在那里安了家,现在业余学西餐,恰好因为这个,他们俩才又重新聊了起来,她有时给他分享一些新菜品,因为她知道他以后想开家餐厅。

当初挑头给她起外号的男同学,在农历新年前刚刚成为父亲,他在朋友圈里说:只希望我的孩子,做一个思想独立,懂得感恩懂得拒绝,心里亮堂舒畅,坦荡快乐明朗的人。

“过去的就让它过去吧,一切都会越来越好的。”

“过去的如果就这么过去了,以后只会越来越糟。”

过去的,已经成为过去。我们都欠她,一声道歉。

2021年3月26日

2 ) 不能承受的哀伤

看过《天浴》与《西西里岛的美丽传说》,如果说这两部片子有什么共同点,那便是给观众展示了美好被毁坏的完整过程。所以这样的电影看完,最大的感受便是哀伤。 《露西亚之后》也是这么一部令人哀伤的片子。它讲述了一个美好的少女是如何被校园欺凌一点点毁掉的故事。然而它的哀伤又不仅限于校园欺凌,它还展示了一个家庭的破裂:少女的爸爸痛失爱妻,带着女儿搬离家乡,希望能在千里之外的城市重新开始;但他还没来得及走出丧妻的痛苦,又失去了女儿。更悲哀的是,伤害女儿的都是未成年人,警察与律师无法作为,他只能采取极端手段复仇,造成另一个家庭的破裂。 影片本身平静而克制。不管是失去妻子的爸爸,还是被同学欺凌的少女。他平静的抛车、搬家、换工作;她平静的去新学校上课,回家做饭,不管在学校里待遇如何。他们的交流很简单:他希望她在学校里很好,她表现的在学校里很好。 影片没有正面描述妈妈是如何去世的。从零零散散的信息来看,是发生在高速公路上的车祸:主人公一家的车撞上一辆拖车,车子损毁严重,散热器、左右前灯、引擎罩、挡风玻璃、前保险杠、减震器框架、水泵、电池等全部损坏,妈妈遇难,父女俩幸存下来。 当时开车的可能是少女,爸爸在教她开车。但从影片中父女二人表现出来的状态,以及爸爸与保险公司工作人员的对话中推测,当时开车的人也可能是爸爸。 “我没教过她开车,我是谈过如何开车,但从没打算教她。” 从保险公司回去的路上,一向克制的爸爸突然爆发,与路人司机对骂并打架。所以也可能是这样:爸爸开车出了车祸,妈妈遇难,为了减轻法律罪责,为了以后有人照顾少女,由少女顶替爸爸成为肇事司机。 这就解释了爸爸为什么会花大力气修车后又抛车,为什么搬到千里之外,为什么终日抑郁:他无法面对自己,无法原谅自己,他一直生活在内疚与悔恨中。 少女始终以一颗敏感体贴的心来照顾爸爸的:在去新城市的路上问爸爸“车子怎么处理”时,把手搭在他肩上以示安慰,半路住宿时给爸爸拿睡衣、提醒他要刷牙,到爸爸工作的餐厅帮忙等,她希望爸爸能早日走出伤痛,恢复正常。 少女自己很可能不想离开家乡:影片开头是她坐在海边凝视大海,美好的身体如同美人鱼的剪影;被欺凌前与同学在游泳池嬉戏时的落寞,被欺凌后千方百计回到家乡和海边,都表明了这一点。 校园欺凌是一个分界点:倘若没有欺凌事件,也许爸爸能随着新恋情的开展逐渐恢复,少女会真的融入新的校园生活,一切真的会好转。 欺凌事件的引子是少女与男同学Jose的性爱视频。Jose是个长相好看的清秀少年,少女应该是喜欢他的。她第一天进学校时茫然无措,没人搭理她,他是第一个跟她讲话的新同学,他还介绍她与他的朋友们认识。

Jose的小团体:黑衣服男生Jose,蓝衣服女生Camila,灰色T恤女生Irene,格子衬衫胖男生Javier,男生Manuel,右边是少女

所以在少女的心里,在这个孤独的新环境里,在这个刚刚接纳她的小团体里,Jose算的上是可以信赖的人。异乡的孤独加上青春的荷尔蒙,再加上酒精与大麻的刺激,她跟他发生了关系,也默许了视频的拍摄。 她没想到第二天视频被传到网上,全校同学都看到了。她也想通过不上学来逃避这件事,但最终还是去了:每天小心翼翼的忍受同学异样的目光、侮辱的字条和羞辱的手势,如坐针毡,芒刺在背。回到家后却依然是那个体贴的女儿,平静的做饭,跟爸爸聊天:看上去爸爸的状态好一点了,已经打算开展一段新感情了。 因为视频事件,少女在学校几乎不可能结交到新朋友。而那个看似接纳少女的团体,则撕下了伪善的面具,肆无忌惮的在少女身上发泄着恶意: 胖男Javier和Manuel在课间溜进女厕,对着手机视频露出下体,强迫少女跟他们拍视频: “你在视频里跟他(Jose)做了(也可以跟我们做),有什么关系?” 一直喜欢Jose的女生Camila,联合帮凶Irene,骗少女去她家,给她穿透视装,扇她耳光,剪她头发。 甚至在少女生日当天,他们四个联手,在教室里逼迫少女吃用大便做的“蛋糕”,令人发指。 少女默默承受着这些欺凌,从没想过要汇报给学校或告诉爸爸。她知道爸爸希望她在学校过的好: “我不需要你担心房车,不需要你去餐厅帮忙,我只希望你在学校好好的。” “我不希望你被学校开除。” 所以当Javier和Manuel对她耍流氓闹到校长室,还恶人先告状说少女做作业突然发疯时,她默认了。她不希望因为视频事件被学校开除,不希望让爸爸觉得丢脸失望,也不希望打击爸爸刚刚拾起的对生活的信心。她甚至赔给Manuel一个全新的手机。 然而她低估了人性的恶。她的沉默忍让使得欺凌她的人们变本加厉:反正你已经这样了,反正你也不会有新朋友,反正你也不会说,那我们想怎么欺负便怎么欺负。所以期末旅行时,Camila把她关进厕所,翻她的包;所以全班同学在房间喝酒聊天跳舞调情时,她一个人孤独的睡在厕所的淋浴间;丧心病狂的Javier甚至强暴了她,出来后还跟Manuel炫耀;他们把她拉倒篝火旁,在她脸上撒尿,逼她下海……。 视频不是Jose上传的。但他拍了视频又保管不力,致使视频外泄、少女遭受巨大屈辱与压力;在欺凌过程中,没有阻止Camila和Manuel,没有汇报给学校与家长,没有安慰同情少女,丝毫没有内疚,一如往常的上课、与Camila调情,冷漠的置身事外,冷眼看着一切发生。他的冷漠对欺凌团体来说,又何尝不是一种鼓励? 对于“性”与“身体”本身,不管在电影里或电影外,女性总是比男性处于劣势的位置。如同Jose,视频的外泄对他几乎没有影响,照常上课调情。甚至男生们羡慕他,比如Javier与Manuel,并将对他的羡慕转化成对少女的愤怒与侮辱:人人得而睡之,人人得而唾之。男性对女性最大的恶意也在此。女同学们瞧不上少女:你的身体被众人窥探,你是个有瑕疵的人,你低人一等。 所以身处这个环境的少女几乎无路可走,只能回到海边,爸爸最终采用极端方式来复仇。电影戛然而止。 然而真的希望少女不要因此而结束自己的生命,真的希望无论如何艰难,如何不堪,她都能鼓起二十分勇气,坚持下去,努力生活下去。生命可贵,只有活着,才会有未来的可能;只要活着,就会有希望。

3 ) 未成年人的暴力更可怕

女主角和同学初尝性爱被录了像,然后性爱视频被人放到校园网上,本以为不过又是一个艳照门事件而已,但这仅仅只是校园暴力的导火线而已,校园暴力远远超出成人的想象!
在同学们欢声笑语的另一扇门背后,你能想象得到未成年孩子所犯下的罪恶吗?虽然镜头并未向我们展示任何暴力场面,但我的拳头还是不由得攥紧了,最终这拳头变成一把匕首,深深扎进了我的胸口。
那些冷漠的同学们,给她灌酒,给她撒尿,逼迫她下海洗澡,直到她最终消失在黑漆漆的大海之中。
很多人可能会责怪女主角为什么不去反抗,为什么不告诉老师或父亲,这样故事结局就不至于那么悲惨了。而我却特别能理解。小时候我也在学校里遇到了一些麻烦,但告诉老师和家长之后,他们顶多就是轻描淡写的训斥一番,根本于事无补,反而会加重坏同学的报复。记得二年级和同学玩跳绳,后来她的跳绳不见了,就赖我给她搞丢了,而事实上她是担心自己回家被母亲揍而已。我明明是冤枉的,但却每次在放学之后遭受她和几位同学的围攻。这件事持续了大概一学期。现在想想,父母当时也知道这件事,大概他们并不觉得这是一件对孩子来说影响很大的事,也可能父母都忙于养家糊口,并没有将它放在心上,所以我一直觉得自己很孤立无助,只能一个人面对欺凌。
最后,影片以父亲采取极端的方式来发泄自己女儿失踪的愤怒,更是让人心如刀割。
这部影片虽然拍摄手法平淡,却更能让观众静下心来想想,作为成人的父母和老师,到底应该如何去关注未成年人?
关注校园暴力不只是为了保护孩子的心理健康,更是为了避免那些本来可以终止的悲剧。

4 ) 《校園欺凌後》(After Lucia):Who Will Be The Next?

暴力、言語、杯葛都屬於是校園欺凌的一種,在美國有年輕同志因抵受不住校內的恐同氛圍,選擇用自殺解決問題。校園欺凌的問題對於家長來說不易察覺,更多的是家長會懷疑自己的小孩是否與別人在溝通與相處產生問題,才致不受歡迎。很多時候,這種的欺凌都沒有主要的原因,就是一班人覺得你很好「玩」,於是就一起「玩」。然而,有些同學起初並不想一起「玩」,但看見別人的行為為了與別人「相同」,獲得信任,只會成為欺凌事件的參與者。

《校園欺凌後》(After Lucia)在康城影展奪得一種關注項目的最佳電影,電影採用固定的機位,用平實的角度,淡淡然的拍出這一宗的欺凌事件,帶到受害者與加害者的面貌,再用到「因果關係」作結,全片流露出一種抑壓的感覺。這部電影那麼一鳴驚人不是沒有原因的,它並沒有採用到「目睹」來拍攝全部的欺凌的情況,反而在鏡頭的運用上用到「隱藏」,觀眾深知受害者就在門後,但鏡頭卻停留在拍攝學生們耍樂的情況,帶出一種天南地北的襯托與對比。而全片不禁使人「同情」受害者的情況,正視校園欺凌的問題。

片中人ALEJANDRA與父親為了忘記失去摯親的傷痛而搬到新的城市居住,而年少的女兒以前曾經貪玩與朋友吸毒,而被學校查出。來到新環境,新的同學其實也不至於好在那裡,他們把青春揮霍,吸煙、喝酒、初嘗愛戀,相當的開放。然而在新的環境裡總有害群之馬,女主人公是貪玩無知,在知情的情況下被拍下了性愛影片。男同學的手機遺失,影片傳到網上。欺凌正式開始。

無可否認的是影片的前半部叙事的節奏略為鬆散,但到下半部則漸入佳境,走入欺凌的正題。但綜觀後段更顯張力,走到受害人的世界,窺探校園欺凌是如何的影響著所有的人。在電影裡頭明明影片中是有兩人的,但偏偏女性的形象被定型為「蕩婦」,而男方則視為是理所當然。常說學校是一個小社區,特別是今時今日傳播效果之強,幸好事件尚未流出到社會的層面,否則主人公更要面對比校內更強的壓力。單是校內就已經令人痛不慾生,女方背負所有罪名,男的視她為洩慾對象,女的則心生妒忌,所謂的妒忌是一種想像的,像是搶走她們心儀的男生一樣。

起初主人公與同學的關係也不錯的,甚至是走進新的社區,一切如是好奇。但偏偏在朋輩裡「行差踏錯」就影響到她與所有人的關係,回歸現實,相信每所學校都會有如此的同學,曾聽說過的欺凌是從「性取向」有關,也聽說過是從外表,從家庭背景有關。所指的加害者並不只是指施加暴力,傷害別人的人,而是對事情冷漠的人都是加害者,他們沒有惻隱之心,沒有叫停暴力,反而讓傷害擴大,也是需要指責的。
在電影中所展示的欺凌過程裡實是充滿壓抑,很大的程度上是在於不希望驚動到校方,事情都是在老師監測範圍以外,而任由學生低調地進行。而電影裡頭並沒有特別的提到校方與學生之間的關係,反而把焦點放在學生的關係裡,表達出一個沒有人願望發聲的世界,而受害者的不反抗就是基於她自身的羞愧,故此她選擇啞忍與沉默,甚至是選擇後來的出走。一般受到校園欺凌的受害人,很大程度上會對欺凌盲目,既然改變不了別人對她的看法,就只有換個心情生存下去,畢竟學業仍然要繼續的。

影片裡某些的欺凌鏡頭拍得挺直白,眾人用擬似精液製造的蛋糕強迫她進食,那一幕特別看得令人揪心,而且影片當中有情節講到勒索的問題,而受害者不願向教師說出發生什麼事,到底是自尊重要還是清白重要?看來是很難權衡輕重的東西,但可以肯定的是我們不能夠接受這種不尊重人又自私的行為。欺凌事件一件都嫌太多,孩子在成長的過程應該是幸福快樂,應該是團結在一起,沒有一個被遺棄。當最後主角的父親用處決別人來作結,冤冤相報何時了?任何人都應該保護好自己,避免傷害,更要注意自己的行為,多一份的同理心。

校園欺凌不是一件事不關己,己不勞心的事情,受害者的烙印可謂是一世的,而我們可以做的並不只是傾聽,而是行動。將心比己,每個人都有機會成為下一個目標。

文/Dorothy

5 ) 触目惊心的校园霸凌

《露西亚之后》在米歇尔·弗兰克的导演生涯中可谓举足轻重,这部作品不仅在当年戛纳“一种关注”单元上获得大奖,弗兰克还因而受到该单元评审主席、著名美国演员蒂姆·罗斯的赏识,自此两人结缘。罗斯以监制的身份参与到弗兰克的多部作品,先后主演了《慢性》和《日落》,其中《慢性》更成功跻身戛纳竞赛单元,一举拿下最佳编剧奖。因此,既可以说蒂姆·罗斯是弗兰克的贵人,也可以说这部影片是弗兰克的幸运之神。

影片讲述丧妻的中年厨师带着青春期的女儿远走墨西哥城,力图重新振作,却忽略了女儿宛如地狱的转学生活。女儿发现自己成为了同学们眼中的箭靶子,但羞于向父亲开口求助,她只得每天咬牙承受众人的暴力欺凌,她的沉默一路导向无可挽回的残酷结局……

▲惨遭校园霸凌的女主角

和处女作《丹尼尔与安娜》一样,《露西亚之后》仍然是抢夺眼球的社会新闻题材:校园霸凌。关于这类题材的影片我们看的不少,比如像《少年的你》《告白》《关于莉莉周的一切》,往往透过青少年的暴力现象折射出更深层的家庭和社会问题。而这位墨西哥导演最突出的莫过于采用冷酷的美学手段,刻画极度不适的暴力行为。这种有意模仿电影大师哈内克的风格在处女作《丹尼尔与安娜》曾引发极大争议,窥淫而冗长的乱伦画面有剥削的嫌疑。

这种饱受争议的暴力美学在弗兰克第二部长片里有所收敛和回避,真正实施的暴力往往发生在镜头之外,比如女主角被锁在洗手间,而同伴却在房间里开派对的情节。这种依靠声音和想象力补充的画外空间叙事并没有减轻冲击力,尤其是零配乐与固定长镜头的运用,让人在平静的生活情节里体味到一种隐隐不安的气氛。当然,导演依然毫不掩饰地展示了一幕直面暴行的吃蛋糕场景,镜头一直对准被当众羞辱的女主角,却无法看到施暴者的表情,其触目惊心的程度足以引人思考:人性的丑恶为何出现在这些未成年人的身上。

▲父女之间的情感隔阂

然而,这部影片的优胜处不仅是冷酷暴力美学呈现的校园霸凌主题,还兼顾到父女关系,以及亲人离世给家人带来的心理创伤。我没看电影前,一直以为“露西亚”是女主角的名字,过后才发现并非如此。“露西亚”暗中指向了母亲这个由始至终没有出场的角色,她的离世却给父亲和女儿同时带来巨大的情感创伤。作为丧偶的父亲选择离开伤心地,埋首工作走出阴影,却忽略了对女儿的关心;女儿还一直受困于丧母之痛。这种情感关系的剖析延续了《丹尼尔与安娜》,在那部处女作中,父母的疏忽导致青春期儿子的扭曲性心理与乱伦行为。

而在这部作品里,女主角的丧母悲痛无法表露于父亲面前,她用游泳来纾解情绪,或许也暗示了她吸毒的原因。这种坏习惯令她陷入性爱短片泄露风波,牵连出其后不断升级的受辱事件。女儿对遭受的“荡妇羞辱”难以启齿,发现被隐瞒母亲死因后对父亲产生误解。多重因素的叠加导致父女间出现情感隔阂,这足以解释女主角在遭受霸凌时,不懂反抗与无人倾诉的可怕现象。

▲令人侧目的暴力欺凌行为

不过,除了家庭因素,剧本中对学校老师寥寥几笔的刻画也让人细思极恐。老师只负责传授知识,从没关注过学生的课外生活和心理状态;学校注重学生品行,实行强制验毒措施,却不过问其吸毒的缘由,简单地打上“坏学生、行为不端”的标签。这丝毫无助于学生脱离毒品的诱惑,反而强化了这种偏颇不公的印象,让未成年人陷入恶性的循环。最鲜明的例子莫过于警察在调查时,先入为主认为女主角的失踪与吸毒有关。

最后一幕揭示了暴力不仅存在于学校,还暗示了这是一个暴力四处蔓延的世界,相比起发生在未成年人间的校园欺凌,成年人施行的暴力更加触目惊心。这个惊悚感陡然上升的复仇类型结局似乎给女主角出了一口气,却揭示了更可怕的结论:暴力只会滋生暴力,无法消除暴力。

6 ) 露西亚别后

一部电影看了令人气愤,直让人恶心,让人痛彻心扉,这种观影五味杂陈的感受,决非人生快事。2013年代表墨西哥角逐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奖的《露西亚别后》,就是这样一部闹心的影片,由米歇尔·弗兰克执导。墨西哥电影这十几年来时常搅得世界影坛风生水起,如《巧克力情人》、《衰仔失落园》和《爱情是狗娘》,还有合拍片《弗里达》和《通天塔》等,都是响当当的名作。

电影非社会记录片,但多多少少还是透射出各现实社会的某种状态。《露西亚别后》直指中学生之间尖锐的矛盾所在。青春本来是美好的,无可指责的活力与新潮。恋爱也无可非议。可阿丽所遭遇的一切,只会让人惊骇。她身边的同学没一个好人,而他们的恶行,只会让人作呕。

以至于最后当阿丽的父亲愤然的绑架了其中一个恶行的哈维尔,并把他毫不犹豫地扔下茫茫大海,仍未让我完全释然,倒便宜了其它那些同样犯下恶行的同学。如此说,好像我变成了一法盲,其实乃影片当下的催化作用,毕竟我等也是有同情心的凡夫俗子,遇见不平与罪恶就会深恶痛绝。而单纯又善良的阿丽在同学周遭中所经历的噩梦,可谓数不胜数又罄竹难书。

阿丽本来生活墨西哥南部托纳拉,因母亲露西亚遇车祸去世,痛苦不堪的爸爸即携她来到遥远的首都。本想远离失去至爱的悲伤,未料从此的阿丽受尽人格的凌辱和折磨。起因很简单,就是她随几个男女同学到其中一个同学家度假,当晚,狂欢中,单纯的她与一个叫何塞的男同学发生了性关系。

当时,何塞用手机拍下了这段。后来他向同学显摆炫耀之际,被另一个叫哈维尔的同学上了视频,于是网上只要一打开就能看到。这引来所有同学的嘲笑,尤其是对于何塞有好感的女生。于是,这些同班同学就这样每天对阿丽尽侮辱之能事,非骂即打,逼她吃垃圾蛋糕,处处跟她过不去。后来一起去海边旅行,让阿丽更遭不幸,不让进屋,赶她进酒店卫生间,且外面用桌子拦住。而且哈维尔等男同学还偷溜进去轮奸了她。深夜在海滩边的篝火狂欢,他们冷落阿丽不说,还当众撒尿在她身上,并拖她入海。

当阿丽消失了,这些人才“阿丽阿丽”的喊起来,但他们没一个人真正的忏悔过,且继续编织谎言,以掩饰他们的种种恶行。平时,对阿丽在学校的遭遇,做厨师的爸爸一无所知,因为平时阿丽总是说自己过得开心。即使她被女同学剪短了头发,挨了打,身上有伤痕时,她也会敷衍过去。

最后,寻女未果的爸爸,才做出了前面所说的事。其实,被海浪冲上岸的阿丽不想再回到那些人渣面前,就搭上一班大巴回到老家。独自一人的她在空无一人的家里,好好的睡了一觉。这可是她几个月来第一次睡的一个安稳觉。看到这不禁让人倒吸一口凉气,还是庆幸阿丽在漫长的巨痛中并没有选择自杀,看似柔弱的身体,还是有着一颗强大的内心。想想,不要说特别脆弱的女孩,就是搁在一般的女孩身上,恐也会走上不归路。当然,这只是创作者给予阿丽经历惨境后还算美好的结局。

墨西哥的贩毒等罪案是世界上有名的,连国家政府的部长和扫毒机构首脑等,都常遭犯毒集团的报复和伤害,可见这个国家的某种乱象。具体到这部电影是否反映出墨西哥的某种社会现状,不得而知,但创作者竟然让阿丽周边的同学中没出现一个好同学,这才是让人极其匪夷所思的。想必恶行也有传染性。

在一个本来就道德失衡的社会,一旦恶的因子释放开来,就不可收拾。尤其是处于青春期的少年,缺乏判明是非的能力,自我的享乐往往建立在别人的痛苦之上,这种自私性带有普遍性,更大于同理心和同情心。而从这部电影跳开,环顾全球,我所希望的这部电影只是创作者的善意提醒而非真实。

2013、7、13

短评

戛纳“一种关注”单元大奖,大景别长镜头高逼格,校园暴力题材,故事简单虐心,有些段落看得确实很难受。前面状态描写感觉太冗长了,“露西亚离开后”,父亲的寻仇段落简单粗暴,却直击人心。另外,墨西哥好像没那么脏乱差,学校看上去也和美国差不多嘛。

7分钟前
  • Ryeland
  • 推荐

校園霸凌永遠都讓我覺得恐怖 真慶幸許多亞洲學生在高中畢業之前還是被管教的住的 而我正好生在這樣的教育環境

9分钟前
  • Run Girl Run
  • 推荐

心疼

11分钟前
  • CharlesChou
  • 推荐

人要先自爱,别人才会尊重你。如果不是女主先勾搭了别人的男朋友,一切悲剧就都没了。

13分钟前
  • 真不想起名儿
  • 还行

一景一镜,没有任何镜头上的运动,极度冷静克制地描述暴力。被框在镜头里的人物之间在景深上前后错落有致,相互之间却没有任何感情上的真正交流和表达。荷尔蒙催生无因由的青春暴力,有理有据施错于人的成人暴力,哪个比较可怕?最虐的还是我们这些什么都知道的观众。最后快艇上的镜头感太精彩。

18分钟前
  • 牛腩羊耳朵
  • 推荐

除了校园暴力之外,还有反复提到的青少年吸食大麻问题,法律对未成年人的过度保护,父女之间的隔阂,内容还挺丰富。几乎都是固定机位长镜头,但还蛮有力的。

20分钟前
  • 碧水寒山夺命鸟
  • 推荐

结尾简单粗暴。

21分钟前
  • 寒狐传媒
  • 推荐

自尊和清白哪个更重要,每个人的看法或许不同,Luica选择了隐忍这么看来显然不好的办法。非常坚持的固定长镜头,通篇固定机位长镜头,一场一镜。刻意避让主观视角的校园霸凌,某种程度上没有更多的展现被欺凌的镜头,但是其震撼力却翻倍。没有批判的冷静克制令人心碎。

26分钟前
  • 华盛顿樱桃树
  • 推荐

真不理解那些说女主活该的人什么心态,还有各种鸡贼猥琐的评论,完全没体会到导演编剧的点,智障和没有同理心的人还要看这么多长镜头,辛苦你们了

28分钟前
  • Bayes_Dan
  • 力荐

比《新秩序》好

29分钟前
  • Q影誌
  • 还行

故事沒有一味將責任推向施虐者,反而描繪了女生為了進入圈子所作不合於己的行為,及父親的失蹤,家庭的愛之流於肢體表面之上,結果的悲觀性由此而來,為父者根本無法原諒自己於一連串意外上的責任。去年相像作品,影像上處理較好,但相對上男女生也較此作堅強得多,此作女主甘於返校,原因不明。

32分钟前
  • プン
  • 还行

三星半。这里面有很多无法处理的感情,丧失亲人的伤痛,集体欺凌下的无助,社会的冷漠。它们都以荒谬的方式上演。《红字》的故事发生在任何时代。镜头客观、冷静,时而呈现出美丽,这美却于痛毫无帮助。这样的结局无疑是控诉,

36分钟前
  • 九尾黑猫
  • 推荐

超级大虐片,比《狩猎》虐多了。也可能是我自己上学时也有被Bully的经验,感同身受的原因吧。还好电影不算长,不然真不知道怎么看完。回想上学时那段经历,真是很大的阴影。这种说不出来的痛和讨不回来的公道,在地球上还是绝迹吧。

41分钟前
  • 果樹
  • 推荐

灰蓝色的天空大海和游艇,轰隆隆响着的发动机,一场为女复仇冷静进行着。

44分钟前
  • 有心打扰
  • 推荐

3.6分。冷静,一种是强叙事的推动,让整部影片慢慢进入到哀伤的境地。校园霸凌的表层,家庭冷漠的硬核。

47分钟前
  • 鲜有废客
  • 还行

墨西哥新浪潮电影就是厚积薄发。以纯白描手法来叙述家庭悲剧和校园暴力,实在够残酷够震撼。看完后只想将这些小屁孩一个一个扔下海

51分钟前
  • kylegun
  • 力荐

一直在想Lucia为什么不反抗,为什么没有报复。然后想起自己小学时代教师暴力的事情,全班74个人在3年的时间里不也是没有任何反抗,甚至不会跟父母说,一直到出了人命一切才天下皆知,然后许多细节直到今天还是被隐藏着。lucia的报复是对自己和亲人的,父亲最后的举动成为影片的结尾隐示着一种悲剧。

52分钟前
  • 米吐尔
  • 推荐

Tim Roth一定有受虐倾向。

56分钟前
  • 陀螺凡达可
  • 还行

底下神评有说女主吸毒抢别人男朋友活该自作自受,像这种就根本无法交流了……四星是觉得情节上有不尽合理的地方,但绝对是好电影。

60分钟前
  • Jade
  • 推荐

为什么爱“Putain"?很简单 经历让我发现那些被人细语的女人往往更直接更善良更有力量更让人值得去爱去死

1小时前
  • Muyan
  • 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