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九世纪下半期,法国奇幻印象派以莫奈一幅惊艳人心的日出图横空出世,同样出身于法国,《画之国》貌似也染上了些许极具质感的颜色。
不同于惯常的动画电影,《画之国》的画风并注重人物的精致,而是惯于用无数颜色的混合和光影的交织来营造出人物的流动感,从而使本不算貌美的人物显得意外的鲜活动人,在我看来这是很新鲜的,每个角落都显得非常灵活。
光影绮丽,衬得孤独也显得美艳而梦幻
是的,画里的每个人都显得如此的寂寞而又孤独,每一框画里塞满的都是画中诸人无比的孤独。
有一个很小很小的细节,威尼斯狂欢节寥落的一角,一个拙劣的画师晾着一幅画,劳拉走上前去摸了一下,画作里人物胸口的那点很丑很丑的紫色很不负责任地花了,标准画师打扮的画师立刻“怒气冲冲”地跑出来“教训”罗拉,“你不是画家,画是死画,真正的画要比这个好看多了”我似乎能听到画家内心被撕破的感觉,他只是被放置在街角的一个固定的NPC,他说“你知道什么,这里的每个人都戴着面具”“那你的面具是什么”画家呵呵一笑,自作聪明地取下面具露出一张和面具别无二致的脸,继而笑得很蠢,劳拉似乎看到了傻子一样毫不犹豫地离开了,而那个画师是在后面追着呼喊着,无力着说着“别走”在一个每个人只是在无意义狂欢的地方,每个人都不以真面目示人,一个画师怎么能画出真正好看的画,那点无意被罗拉破坏的紫色或许是画家稍有心机的点缀出来的一颗心?画家想画出好的画,想要给别人看自己真正的脸,所以戴了一个模子刻出来的面具,可是,依旧只是面具。作为一个无人搭理的NPC,劳拉的到来就好像一道彩虹,这个姑娘让他喜欢,让他有了交谈的权利,但终究要走开。而他想要追上去,他却只是个愚笨的画中人。
故事完了吗?并没有。拉莫心急如焚地去寻找劳拉,也邂逅了这个画师
他的画布上已经换了一个景象,尚未完成的小姑娘是劳拉。
“怎么这年头你们每个人都喜欢对我的画找茬”
“她真的很漂亮可惜没办法稳住她”
对于劳拉来说这个画师不过是一个再普通不过的画中人,但对于画师来说,劳拉是梦魅,她是他得意的作品。画师画得真的很漂亮,每个细节都是劳拉,当我以为他终于有一幅美好的画时,他画完了劳拉的脸:三笔带过,像是画笔一不小心蘸出来的墨点一样难看。他渴望有人来买他的画,最终是“算我倒霉”。或许已经习惯每个人都带着面具,或许每个人脸上只有面具,然而这个画师已经画不出眼睛,鼻子,嘴巴,已经画不出一个人的脸了。
白天到黑夜,光的变化映衬着他逐渐黯淡的心。
而这个画师也许只是自画像画得一幅画。
何等的寂寞。
三百个画师每天来到广场画落日,无数的画师在桥拱里画星星月亮,画指示牌,永远没有结束的一天。
而那个拿着镰刀的骷髅死神,总在影子和灰暗的光里出没,他那么执着于布包里蜷成一团的勒浮人,是不是因为自己只是一块布包起来的虚无,才想要来陪自己,填充自己?
是不是画里每个人都只是用皮包裹而不真实的怪物?
画师的自画像厌恶着画师,厌恶着自己,气愤着无奈着,而无法画出好的东西“完成他的作品就无法令我不开心了”他也爱画画,可也不能画,他也爱画师,可他了解他以至于厌恶他。
那个裸着身子的美丽夫人呢?她是如此深切地爱着画家,她是画家以自己的爱人为原型的作品,她安静优雅地躺在床上,香体半露,小红窗外金色的光淡淡地泄在她身上,她温柔地说着,等着画家一件一件地为她披上衣服,等了不知道多少年,“男人爱梦想,更胜于爱女人”。
玛让达的画就简单粗暴得多了,大家甚至不知道自己只是画,每天无比敬业地打仗,军士精神闪闪发光,画里是灰暗的天空和浮浮沉沉的雾气,所有人都没想过为什么打仗,玛让达厌倦了,也许不止他一个厌倦了。
画室另一角,大幅大幅被丢弃的画作,草稿撒的满地都是,那个时刻音乐和光影所晕染出的,是地狱之火的气氛,换一种角度理解,是被抛弃的画在多年后重见天日时候一齐发出的哭泣声,他们也渴望光明。
我以一个一个局外人的视角,看的梅花莞人“住在花园也挺好的”心底里却“确确实实地想去跳舞”的感情,看得两个勒浮人相互守护的感情 看得自以为是的图全人在看见新鲜色彩时候那种欢欣与雀跃,“本以为时间就此停止,然而完全不是,每个人按部就班地呼吸”油画给予画中人思考并且活动的权利,然而不给他们以自由。
最后大家找到了颜料画笔,欢喜大结局,许许多多绚丽的色块还有清澈的光,大家都在笑,不分彼此。
画里的人被画外的人安排着,没有人关心他们是否孤独。
兴许每幅画里都住着些许“不谙世事”的“智者”,诸如劳拉,诸如玛让达,诸如没有勇气去追求的画师,他们想过不一样的生活,想要改变,但画师终究没有追上去,玛让达也留在了另外一幅画里,只有劳拉还在走着。
这里不得不提另一件事情,玛让达曾安逸地躺在画布上,对着身旁的劳拉说“我的梦想是去看海,听海的声音”,然而最后,是劳拉一个人跟着黄蝶,穿越着草地,去寻找大海。
人都是在变的,玛让达使命感地改变了自己的“故乡”时,没有选择看海,而拉莫给克莱尔画上颜色时,克莱尔的脸上不是蓝色的杏仁眼睛和红色的胭脂花,而是淡淡的橘粉是眼影以及薄荷绿的唇。
“当两个人相爱时便不再孤独,有他,有我,还有我们的爱”
“可是对我来说,我要到别的地方去寻找我们的爱”
也许在某个时刻,劳拉喜欢上了玛让达这个勇敢可爱的小伙儿,但是最后,她依旧选择了穿着留白的裙子,一个人去看海。
也许这个聪明的姑娘已然预见了自己的故乡在短暂的欢愉后,依旧会回归原有的步调,毕竟自己的家人觉得没有画全的自己不行。
其实所有的人不过是为了不再孤独。
原谅我用了如此之多的“也许”,我永远也无法知道这些画里的小家伙到底在想什么,但我能用自己的心思去揣测。但有一点很高兴的是,画家说的那句话,他说一幅简单的图画,往往比工笔画还要美丽,这是我一开始的想法,每个人都可以是主角,你可以选择自己的生活。
有两点,不要妄自菲薄,不要轻视孤独
劳拉在被画家问道到底想要什么时的回答真的特别好
“我想知道你是谁画的”
终究要有人敢于面对自己的孤独并有勇气去改变孤独,而我们每个人都在画里。
但愿每个人,被死亡之花,温柔以待。
在一副未完成的画中,画中的人搞起了等级社会,画全人歧视没画完人,更不把线稿人放在眼里。画之国的城堡被画全人蜡烛大帝所掌控,他把没画完人和线稿人驱逐到森林中。画全人拉莫和没画完人克莱尔相爱,遭到了蜡烛大帝的追逐围捕。机缘巧合拉莫遇上了克莱尔的朋友罗拉和线稿人布吕姆,三人被追到了食人森林里。他们决定去寻找消失的画家,让其完成这幅未完成的画,为没画完人和线稿人涂上色彩。在寻找的路上,三人跌出画中,来到了画家的画室。邂逅了闲卧窗边迷人的夫人、脾气不太好的画家自画像、语速很快的蓝色小丑。他们穿梭在画与画中,在威尼斯的狂欢节里奔跑,遇到死神的追逐,最终回到了画室,虽未找到画家,但得到了画画的技巧。而另一边,克莱尔被捕,没画完人和线稿人被拉去做劳工,蜡烛大帝在着手一场仪式,得到颜料和技巧的拉莫一行人回来的道路险境丛生,最终他能否赋予没画完人和线稿人色彩呢。
我作为一个喜欢画画的人也总是幻想自己画中的小人是否会走出来和我对话,而画之国正好满足了我这样的幻想。故事发生在一幅未完成的画里,画中的小人拥有自己的生命,他们等级森严,画完人最高级,可以出入高大华美的城堡,其次是未画完人,生活在幽暗寒冷的帐篷里,最后是线稿人,最卑微低贱,藏匿于森林中。由未画完人、画完人、线稿人和另一幅战争图里的士兵组成了主角团,从画中跑出来想去寻找自己的创造者,想获得公平与和平。
萝拉,女主角(ps这部影片的男女主竟然不是恋人),未画完人,善良勇敢,追寻着创造者。
拉莫,男主角,在画中是完成人,他的恋人克莱尔却是未画完人,他希望等级森严的画之国能够人人平等,不分你我。
古姆,线稿人,为了帮助被画完人打得面目全非的好友,他和主角团们一起寻找画家。
马让达,另一幅战争图里的鼓手兵,在这幅每日炮火不停的图画里,渴望和平的他显得格格不入。
《画之国》可以大致分为四个场景,未完成的画,战争图,画中威尼斯,画外。
未完成的画,从各个场景可以看出是一副森林城堡图,它也许是画家最后一幅带人物的画。画中有大面积的紫色,代表着阴影和黑夜,人物也多是冷色调、低纯度,其中色彩最亮最纯的蜡烛大帝则是画之国的领袖。
战争图中的人和其它画不同,他们意识不到自己处于画中,所以每天清晨就会开始没有伤亡的战争,日复一日,从不停止。
威尼斯作为文艺复兴的精华,其建筑、绘画、雕塑、歌剧等在世界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和影响,是许多画家向往的圣地。画中的威尼斯则处处充满了黄昏的阳光,全是明亮的暖色调,画中的人物都带着面具,不停地跳舞,荒诞得像个乌托邦。这副画里有画家自己,说明画家曾经到过威尼斯,画家在威尼斯的各个角落画画,并且聚集在海边画着黄昏。
画外是画家的工作室,遗忘了许久的工作室布满了灰尘和蜘蛛网,储藏室里则全部是被画家毁掉的画。可能画家对自己的人物作品感到失望便把它们毁掉。
古姆在看到画家不停地画黄昏时,觉得这是垃圾,萝拉却说这是情感,他伤心,画是难过的,他快乐,画是喜悦的。,所有的场景,所有的人物都是画家带着自己的情感所创造的。为什么拉莫和克莱尔会相爱,为什么开头他们在隐秘处幽会,也许画家和他的恋人的感情也有过世俗的阻挠,不得不偷偷摸摸。在战争图中,画家似乎也不喜欢这样无休无止的战争,也希望恪守命令的士兵中出现一个热爱和平的人,于是呆萌的马让达出现了。他恋爱的时候,画出了贾朗斯,他恋人的肖像,可是后来失恋的他撕碎了贾朗斯的照片。自画像说过,画家在画他的时候还是开心的,可是后来越来越糟糕,是失恋还是对自己的作品感到失望,于是前往威尼斯,自画像被修修改改最后停留在了愤怒的情绪上。
其中,萝拉是画家最喜欢的,画中威尼斯的画家也在创作着萝拉。她提出寻找画家的建议,也是第一个跳出画,来到三次元世界的人物。在最后,画中人拥有了颜料,可以把自己画完,或者添上新的色彩,萝拉发现大家已经平等了,她也不想把自己裙子上的空白填满,因为她想继续寻找自己的创造者,寻找自己生命的意义。
画之国的结局也算是出人意料,大家猜测主角团们最后找到了画家,完成了绘画,然而最后却是自己将自己填满。
拉莫为克莱尔填上了颜色,战争图中的士兵也因为被刷上了同一种颜色而恢复和平。《画之国》创造了一个虚幻但现实的梦,似乎就在我们中间发生。这部影片是一部披着儿童动画外衣的成人动画,处处充满哲思,有色人的女主角,因为没画完而导致的阶级分化,只是因为颜色不同而天天战争的军队,未画完人拿到颜料后就开始抢夺和浪费颜料,民众口中的危险黑森林实际上是温柔的花丛,以及本片最后萝拉和画家的对话,
“我没有遗弃他们,我已经给了他们基本所需,一幅简单朴素的绘画远比一幅浓墨重彩的油画美丽。”
“我很想知道是谁画的您。”
最后,画家也是在画中
《画之国》的风格也带有马蒂斯、莫迪利亚尼、毕加索的影子。简单的人物形象,粗狂的笔触,强烈的对比色带来的画面跳动,色块与色块之间的碰撞,彰显了生命力。“在那里,一切如此美丽而秩序井然,豪华、宁静,充满欢乐”(波德莱尔的诗篇《西苔岛之游》),这是恬淡中的梦幻,是一种精神的慰藉与平息的手段。
虽然创意够强,但是《画之国》的讲故事能力较弱,出现了许多未解释的谜题,黑暗森林的花究竟是什么,为什么大家都说进去必死无疑,威尼斯里的死神出现的意义是什么。不过总的来说,这是一部不可多得的佳作,导演让-弗朗索瓦·拉吉奥也获得了美国芝加哥国际儿童电影节最佳原创音乐。
顺便说一句,我画中的小人,你是否也会走出来呢?
辛波丝卡曾写过一首诗,描写日本画家歌川广重的一幅浮世绘作品《桥上的人们》,她认为绘画的优势之一,就是能够将时间凝固:“时间在此被拦截下来,其法则不再有参考价值。 时间对事件发展的影响力被解除了。 ”其实,这既是绘画的优点,也是绘画的缺点,因为没有时间,绘画便不能讲故事。故事的起承转合是需要时间来支撑的。最终,人类发明了电影,就是要克服绘画在时间上的弱点,用绘画来讲故事。正是基于这一点,法国动画片《画之国》将绘画和电影进行了嫁接。
画室里有一幅未完成的画,根据完成度,画中的人物分为三类:那些已经画完的人物,被称为“图全人”;而没画完的人物,被称为“梅花菀人”,还有那些只有线条轮廓的“草稿人”。由此,画中人物的阶级性一目了然:“图全人”因为颜色饱满,可以居高临下,趾高气扬;而“梅花菀人”,哪怕只差一笔,也只能甘拜下风;最惨的是“草稿人”,命运一如他们的相貌,毫无光彩。三类人共处于一幅画中,如果各安其所,便没有了故事。然而,在一个阶级分明的社会里,故事最好的催化剂自然是跨阶级的爱情故事。“图全人”里有一个“自由论者”拉莫爱上了“梅花菀人”克莱尔,他们的爱情在这个阶级分明的世界里必定是一种禁忌,其实克莱尔就差裙角的一笔便可以成为“图全人”。于是,拉莫为了成全女友,决定去找那个半途而废,不负责任的画家回来完成这幅画。与此同时,还有一个“草稿人”为了挽救被“图全人”打的破烂不堪的朋友,也决定跟随拉莫去寻找画家。途中坎坷,自不必说。
从人物和故事的设置来看,《画之国》颇具想象力,虽然“艺术作品中的人物和作者或观众进行互动”这样的故事设置,在很多电影中都出现过。比如伍迪•艾伦的《开罗紫玫瑰》,施瓦辛格的《幻影英雄》以及最近刚上映的《恋恋书中人》都是如此。不过,这些故事的重点是将艺术作品中的人物和作者或观众建立联系,强调人物在艺术和现实之间的穿越所产生的趣味性。但《画之国》更多的是艺术作品中人物的联系,其重点是将绘画这种偏重“空间性”的艺术如何转变成电影这种偏重“时间性”的艺术,其实这种转变在观众看一幅画时是经常会发生的。
当你在一幅画前驻足时,除了形象和色彩,你一定还在想,画里的人物有什么故事?她为什么会站在哪儿,她的眼睛在盯着什么看。正如辛波丝卡在《桥上的人们》中写道:“但有些人并不以此为满足,他们更进一步的听到雨水的溅洒声,感觉冷冷的雨滴落在他们的颈上和背上,他们注视着桥和桥上的人们,仿佛看到自己也在那儿”。于是,随着观众的移情作用,故事开始了。只不过辛波丝卡将画转变成了诗,而《画之国》则将画转变成了电影。在这里,不得不提一下《画之国》的创作者——让-弗朗索瓦•拉吉奥,法国剪纸动画的代表人物。对他了解不多,只知道因为善于在电影中运用想象力游刃于现实与幻觉之间,被人们视为电影界中的“勒内•马格利特”,又因为一直坚守传统的动画制作方式,七十多岁的拉吉奥至今作品不多,却部部精品。
除了热衷于现实和幻觉的关系之外,拉吉奥和比利时超现实主义画家勒内•马格利特都善于运用象征。这也是我看过《画之国》后最大的感慨,拉吉奥的想象力最完美的体现就在于《画之国》中形象的象征性,故事里三类角色的象征性一目了然,其灵感来源,又完全取自于绘画创作本身,和故事本身天衣无缝。象征主义诗人艾略特认为象征应该是艺术家为其思想和情感找到了它的“客观对应物”,拉吉奥恰恰是在绘画创作的过程中为“阶级性”找到了它的客观对应物,使得片中的象征运用的自然流畅。而不像其他电影中那些故意造出的象征,只是为了象征而象征,最终只能使象征的角色游离于故事的背景之外。这样的象征只是“对应物”,而不是“客观对应物”。
拉吉奥的过人之处并不止于此,看完电影之后,观众才明白故事角色的象征并不是拉吉奥的最终目的,其最终目的是想通过角色寻找画家的过程,来比拟哲学中的那个关于存在的终极命题:人是从哪里来得?这个世界有造物主吗?角色寻找画家,就像人寻找造物主,一个如此宏大的命题却被如此自然明了的提出,简单直接,易于理解。而角色寻找画家,是想让画家改变自己的命运,如果一个人真的找到了他的造物主,也必定会如此。这一点,《画之国》和雷德利•斯科特的《普罗米修斯》如出一辙。
然而,一个人的命运究竟是怎样的?
通俗来讲,有两种方案可供选择:自由意志和宿命论。宿命论者相信,人的一生早已命中注定,正所谓生死由命,富贵在天,因此,一切听天由命。而自由意志认为,人的命运掌握在自己手里。他们不相信命运,只相信自己的力量。这两种方案比较极端,大部分人宁选其中:快乐时我们是自由意志论者,忧郁时难免又成为宿命论者。拉吉奥是积极的、乐观的,他让画中的角色选择了自由意志,通过寻找自己的造物主来努力改变自己的命运,即便寻找不到,他也让角色成为自己的造物主。有意思的是影片结尾,当一行人沉浸在寻找到颜料的欢乐而尽力的让自己变得光彩夺目的时候,拉吉奥并没有将价值判断的砝码偏向他们,找到颜料并不意味着找到绘画技法,那些“梅花菀人”和“草稿人”将自己涂的五颜六色,尽管光彩夺目,却完全不得要领。拉吉奥似乎更倾向于那个小女孩劳拉,以着自己没有画完的身体,奔向了更广阔的世界。
既然文章的开头拉了辛波丝卡来助阵,结尾是不是也应该来一句她的诗呼应一下,翻了半天,找到了一句:
我偏爱此一可能——
存在的理由不假外求。
人生如戏,戏如人生
不該浪費時間
180 浪漫的法国动画。。倒是可以弄成科幻故事呢~
法国的动画更适合称为美术或是艺术
所有人都追求“完美”的时候也有人乐于保持“自我”~
Typiquement français ^ ^
画风诡奇,配乐优美,但还是令人拍手称赞的想象力制胜,而结尾一段的诗意是点睛之笔。相比较之下叙事能力显弱,实在可惜。
六个寻找剧作家的角色,四个寻找画家的人物。你们这些艺术家可长点心吧!
颇有深度的动画片。
故事起源于对差异性的消除,但随着情节的发展,逐渐转变成对自我的重新塑造。这个转换非常高明,因为如果故事结尾是众人找到了画家,把所有人都画完整了,那么主题就仅仅是如何把自己变得和别人一样,矛盾的根本并未消除。颜料是人物的命脉,通过自身的努力掌握并且改变命运,才是影片想要传达的主题
高品质的法国动画,内涵非常丰富,从头到尾都满载话题,充满着对于哲学、艺术、政治、人性等的通俗讨论。典型的欧洲写意画风展示着别样的绚烂,如同流淌着的情绪跃然于画面之中,洋溢着迷人的感染力。
隐喻棒,想象力更棒。亲手给爱人上色真是太浪漫了。最后萝拉的那句“我很想知道是谁画了您”是我最近见过最精彩、意味深长又回味无穷的电影结语。
Plot Keywords: Surrealism | Painting | Painting Comes To Life | Parallel World | Castle
三星与四星之间吧,画面跟立意都不错,故事可以再加强一点
画家消失了,未完成的画作角色踏上了寻找画家之旅,只是迷失在更多的画作中与更多的迷失画作角色中……画作宇宙的crossover,最早我们在《通烟囱工人与牧羊女》中也见识到了;三渲二的话实在显得廉价,如果能像《谁陷害了兔子罗杰》那样处理好空间感,2D自然是首选,不知道未来今敏的《OPUS》会怎么改编。
劳拉
还是走不出画框啊!
惊喜!曾经的梦里,画里面的世界是存在的,画里的人是有生命的,画框正是连接另一个世界的窗口。于画中的世界来说,画家正是造物主一样,于画家来说,画中的人这就像自己孩子。电影的结尾很棒,不但重新赋予艺术作品生命,又带有对艺术家深深的敬意。致敬导演。
法国动画片总是不乏新奇的创意和优美的色彩。画中的人物产生阶级对立和压迫,来到画外寻找画家,却又进入其他画作中的世界。这种创意很棒,剧情似乎有政治寓言的意味。但是感觉收尾过于潦草了。最后真人的出现也有些违和。三星半
明月装点了你的窗,你装点了谁的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