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现在,我只是很难受
很偶然的点开了这个电影。因为打发时间,一边玩着六人麻将,一边看着电影。
刚刚是漫不经心,后来越来越想知道结局。于是关了游戏。关于自我,关于改变,在一对经常被人当成“一个”的双胞胎来说,这个话题切入的太微妙了。我的17岁,早就不知道淹没在哪颗大树的年轮里,我第一次喜欢的那个人,也没有那么认真的对待我,我也还没早熟得那么快。初恋、自我都是陌生的概念。或许是环境所造成,一路走来,什么事情都比别人慢了一拍。感受总是不能语于当下。
宝妮的勇敢,自我是源于本性吗?我在这一刻,这一阵子好迷茫,一直想要忽视的感觉又缠绕着我。关于我的青春,似乎都是自我挣扎,要什么去做什么,结果是怎样,从来不敢想。好不容易乐天一回,也终究会很容易被影响,又陷入一种无厘头的思考。是我行动太少吗?是我总是光说不做,行动的力量终究没能在我身上展开?
说什么看不进去书,照镜子,想想那些蜗居的年轻人,可是,我还是不能一往直前的朝着一个方向走。
人生苦短,你为什么不走一下你想走的路?是啊,你为什么缺少那点勇气?你怕什么?
现在,难受了,你的困惑就解决了吗?没有,解决不了任何问题,行动起来吧。没有成果的人没有资格说气馁的话,还没到时候。
所以,停止一下你的难受吧。
2 ) 无法抗拒的横冲直撞
台湾的青春片就有魔力让人感觉自己有回到了那个青涩的年纪,这是内地偶像剧无法跨越的鸿沟。哪怕是《阳光灿烂的日子》和《十七岁单车》这样口碑一片的佳作依然有一种距离感。
台湾青春片三大必杀技:
1、明亮的色彩
相比日本和韩国的青春片介于完全明亮和暗黄之间,更倾向于一种暖色调,倒也不觉不适。但凡台湾青春片,镜头下的画面是谁都无法抗拒的。蔚蓝天空、绿色草坪、深橘色塑胶跑道、湛蓝海水、亮白校服。人都是视觉动物,没道理放着鲜艳明亮的色彩不爱,反而喜欢阴暗青春。青春不就该是这样奔放,轰轰烈烈不问退路。
2、青涩的记忆
少年时期的美好就是简简单单的青涩,不会有要死要活的苦情戏,只会有傻乎乎的小心翼翼。和喜欢的人在一起,是不是就会变得和平时不一样。辩论赛主力也会成为沉默的怪咖。明明平时能言会道,和任何人都能侃侃而谈,可一见那个人立马哑口无言。面对曾经的追问:为什么你看到我就那么沉默,好像我做了让你不高兴的事情。该怎么样去回答呢?这就是一种连锁反应,自己都搞不懂为什么,就这样自然而然发生了。就连打一通电话给你也会结巴,其实也并没有特别的事情,只想听一下对方声音而已。珍珠奶茶和菠萝面包是不知道对方更多的喜好之前唯一的讨好。谁的青春不是这般走来,哪怕是在成年后,探听对方的喜好加以善用依然是不变的法则。
3、缺失的尊重
而最重要的一点是和他们相比,明显有着我们一份向往的尊重和理解。一样要通过考试获得来自未来的入场券,一样存在各种青葱岁月的烦恼,可他们的父母给予支持和体谅。某人曾说:世上爱孩子的父母很多,可真正理解孩子的父母很少。所以在这些台湾片里很少出现:看谁家那个谁、怎么生了你这么个没用的东西、你怎么那么让父母操心等......吧啦吧啦。
所以,只要拍得不是烂到家,台湾青春片的口碑和票房还是不容小看的。而我们也愿意跟着他们暂时做一场关于那些年的梦。
3 ) 好久没见的小清新
最近一段时间都没怎么看台湾的影片,更多的注意力集中在印度制造的宝莱坞影片上。
台湾影片一直以小清新的情节著称,至少我看过的台湾电影都是小清新的。
《宝米恰恰》应该算是一部校园青春剧,喜剧谈不上。影片带我们回到了相对比较清纯的高中时代。分饰两角的宝妮和米妮是影片最出彩的地方之一。看到最后演职员表的时候才发现原来双胞胎姐妹是一个人演的,一个人表演两种不同性格的姐妹,是对演技的一大挑战。
剧情没有那么狗血,是一部很适合在冬季看的影片,可以带给观众浓浓的暖意。
4 ) She & Me
这是一个关于双胞胎姐妹寻找自我的故事,贯穿青春特有的懵懂和纠结。世上有着另一个人可以和自己心意相通,彼此能感受到对方的想法,这很好,但是每个人都还是会渴望活出独一无二的自己,讨厌被认错、被比较、被模糊,不想成为彼此的“复制品”。既然已有天生相似的外貌,再过相似的生活就太没劲了。正如片尾所写:献给每一个认真对待自己的你。
5 ) 致敬每一个认真对待生活的你
这是一部讲述青春的电影。 可能在电影中是一对双胞胎的青春,可实际上,这又何尝不是我们的青春呢? 青春期的我们,都渴望被关注,不管干什么,只要有异性在旁边,我们都会格外卖力,也总喜欢在各种场合表现自己。我们都希望自己是独一无二的,也都想拥有一个记忆深刻的青春。 一路走来,感觉17岁的天空下,我的青春也没什么特殊的。三点一线的生活;偷偷喜欢过某个人但什么也没有发生;在毕业典礼上曾有过无数的幻想和计划,但,最终也只是平淡的告别。当时的每一天都太平淡无奇,可是啊,5年过去了。周六下课后打球到天黑;每天踏着疲惫的步伐,迎着夜色,靠着车窗,看车水马龙人来人往;为了高考,无数次的在深夜苦苦挣扎。那些曾经看似平淡的日子,现在回想起来,都会觉得好温暖。怀念致敬那些熠熠生辉的时光。 以前的生活,有太多遗憾。所以啊,用心地过好每一天是很重要的。给自己,给生活,一个认真的交代。给生活多点仪式感。学会用各种方式来记录生活点滴。设定一些特殊的日子,用以纪念。 题外话,还是很喜欢台湾人说话的调调。最后啊,想吐槽一下。这部电影看得我好急,大家都不愿意把话说明白,都喜欢猜测。还是觉得,不管什么时候,一定要把该说的都说出来,不要让别人去猜测,避免很多不必要的误会。 很想念,我的17岁。
6 ) 台湾电影的少年感
纪念一下南京疫情期间小旅馆生活。没有窗的房间里,时间变得模糊不清,开着电视才能感觉到没有那么孤独。总觉得小旅馆的电视就应该放些内地的老电影或者台湾的一些电影才更适合。 《宝米恰恰》给人的感觉就是很经典的台湾青春片的味道,青涩、日常到好像生活中真的会发生,虽然感觉有一丢丢狗血(为什么会有人不好意思开口讲自己是双胞胎啦)。后来想想每个人都会想要自己是独特的,喜欢的人居然会分不清自己和妹妹确实很尴尬,会很想问究竟喜欢的是外貌还是相似外表下不同的个体。 说实在话啦,虽然在这两段珍珠奶茶和菠萝面包不同的爱情里,优果看起来更像是学生时代会喜欢的男孩子,长得帅、在社团闪闪发光、笑起来也很好看,骑单车的时候就是那种少年的感觉。但他就像珍珠奶茶一样,很好看很喜欢但是会给人带来很多烦恼,两个人待在一起的时候并不自在,只能一直走一直走。永平大家都觉得他不好看,傻大个一样,留级两年成绩还不好,但是他看起来凶凶的其实很善良很有礼貌,待人很好也很尊重女孩子啊,而且哪有不帅,憨憨的很可爱啊,家里虽然是混黑道的但是他依旧单纯善良很不容易了。永平就像菠萝面包一样可爱又实用!感觉现实生活中好难遇到哦...
7 ) 那个时候的我们,开始有了自己的小秘密。
写于2013年2月15日
如果你也是双胞胎之一,或许看这部电影能给你带来很多很多感触,很文艺的台湾电影,静静地,细水长流的情感梳理。可惜,剧中的双胞胎姐妹不是现实生活中一对真实的双胞胎,只是由一个演员扮演,怪不得总觉得像到我完全分不清楚,看得极度迷糊。
因为是双胞胎,使那个四肢发达头脑简单的男生上演了一出《那些年,我们一起追错的女孩》,被追错女生的犹豫,被遗忘女生的彷徨,高中生那股青春青涩的模样,仿佛定格在说与不说之间,那个时候的我们,开始有了自己的小秘密,开始有了不能说的秘密,甚至已经开始决定为爱付出许多许多,即使还徘徊在爱的围城外,却在那个时候开始注定我们一生用怎样的性格和态度去生活。
宝妮,米妮,恰恰?又是什么意思?
3.5
青春 自我意识的崛起 美丽的错误和隐瞒 还好我是龙凤胎、、
可惜双胞胎姐妹是同一个姑娘演的
你有你的珍珠奶茶,我有我的菠萝面包。
1,21广州
两个男生都很专情。一个一眼就能分出双胞胎姐妹来,另一个却傻到从头到尾都不知追错了人。然而看表面有罪吗?他自始至终喜欢的都是你啊。想明白这点后就会发现真正惹祸的不是区分,而是比较本身。很清秀的台湾电影。
带可爱的小清新,台湾现在有很多这种看起来很舒服的新人,真是好。片子还算不错,就是一个梗藏到尾有点乏味。另外,不是太喜欢一人分饰两角演双胞胎,如果能找到一对双胞胎演就更棒了
細膩地講述成長與自我認同,佐以青春初戀的酸甜滋味,題材常見卻不流俗,清新細緻的小品。黃姵嘉一人分飾雙胞胎姐妹,非常出色,演活了擁有相同面貌卻性格相異的兩個女孩
追求女生的手段还是送奶茶和饮料,青春真美好啊。
三星半,台湾的青春片还是有看头的。藉由看表面与知内核的男孩来促成双胞姊妹的身份错置,来完成她们“独一无二”的自我认同。这是一部和成长有关的电影,和爱情无关。
類末日天還去看電影。誤會牽強,不足以撐全片。
献给认真对待自己的你。青春期最宝贵的情感。
不断被忆起的中学时光。。。我常常觉得你不懂我,但我好像也没那么懂我自己。
菠萝包奶茶 戳中青春
看完电影打了个电话,然后就很失落。17岁的年纪,已经是N年前的事。
失落夜晚的河边骑行,以及黑道、教练的怪咖点。
这是那种你不会认为是最好但总能在说起年轻说起青春的时候说起来的电影。少女情怀,小细节和微情绪,都拿捏得比「那些年」强45323倍。就在我得出妹妹长得比姐姐好看的结论的时候,片尾居然告诉我是一个人加四个替身演的。
台湾又一部小清新片,还是初恋的那点小事,有多一些女孩心思
小姑娘真可爱呀,可是为什么要把事情搞那么复杂呀,年轻的时候好好放开去谈恋爱就好了嘛!好强的自传体气息,很亲切很小清新,寻找自我的主题设置很讨巧,但少了那么一点点感动和回味。
全校就他一个人不知道这是一对双胞胎吗好可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