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著叫《我是你爸爸》,标题就透着一股嘲弄父权的劲儿;电影叫《爸爸》,去掉“我是”两字,变得温和了,如果不了解王朔会误以为是温情家庭伦理片。
电影大致分三个段落:父亲教子、父亲结婚与父亲发疯。分明对应了父对子高高在上、父对子朋友以待、拒绝做父亲三种位置变幻。
马林生痛苦地寻求自己在父子关系的位置,表面是为了父子之间的温情,实则是为了活着的尊严。
一个中年男子最丧失人格的时候是什么时候?是连自己的儿子都看不起自己的时候。
马林生在一次次努力建立父权/父亲形象,又一次次崩塌,最终退出了“父亲”的这个角色,又在“弑父”行为中成为了父亲。
影片第一次失去身份是马林生被邻居摁在床上的时候。一个父亲打不了/管不了自己的儿子,还要当着儿子的面受旁人管制。男性气质荡然无存,只剩下令人恶心的呜咽声。
第二次失去身份是马林生要帮儿子马车出头。在激越的鼓点下,当了缩头乌龟。一副为人撑腰、做儿子保护伞的伟岸父亲形象变成了虚张声势的闹剧,尽显猥琐。
马林生对马车有没有影响?有的,在砸了自家玻璃之后,马车“臣服”了一次,当众念了检讨书。
至此,马林生和马车完成了第一次较量,父权的建立失败了。
于是马林生转向另外一种策略(也就是影片的第二个段落“父亲结婚”):嘴上说是与儿子做朋友,实际上是讨好儿子,跟儿子撒娇。
马林生与儿子一同喝酒、抽烟、看报;马林生拿了奖状后,第一时间是找到马车炫耀;马车过生日,马林生忙前忙后,最后一个人吃饭……由最初的看上去和谐,转向了父子异位——当父亲的马林生成了一个需要被儿子马车照顾的“儿子”。
在关系错位中,马林生迎来了第二次崩溃——婚姻。
一个有理想的单纯老百姓,遇到什么事情会感到悲哀?无爱的婚姻。在这个段落里,马林生是娶了虎妞的骆驼祥子的当代演绎。与祥子不同的是:祥子是模糊的苦痛,马林生是清醒的苦痛。马林生清醒的知道自己不爱这个女人,而这个女人也冷静异常地告诉他:不需要他爱,连装都不用装,嘴上说说就行。
有人的生活是恋爱后的一地鸡毛,有人的生活是直接成了鸡毛掸子。马林生的痛苦之处还不在日常生活的琐碎,在于他的婚姻不是因为爱情、幸福、过日子,而是因为儿子马车要把自己赶出这个家。
精神得不到满足、物质得不到满足,最终连自己乞求的地位都成了奢望。一个父亲遇到了人生至暗时刻——遭到儿子的放逐。
因此,马林生的婚礼像是葬礼,画面一片黑白,难得配乐没有出现《爱的奉献》,新配乐却更加悲哀。
第二段落结束时,马林生在这个家已经没有了。而真正促成他“消失”自我的认识是“父亲疯了”这场戏。
原本做好事送疯邻居进精神病院的马林生反倒是自己身陷“囹圄”。让他认识到自己不是做父亲的失败,是做人的失败,不是在家没有地位,是在人间没有地位。至此,他选择了退出马家,既是对父亲身份的放弃,也是对人间尊严的放弃。
我们终于看清:一个试图教育儿子、凌驾儿子之上的父亲,实际是一个以儿子为自己信仰的男人。
信仰崩塌的后的马林生信了气功,一个颇类似邪教的组织,却让他有了翩翩起舞的位置。(私以为这一段堪比《小丑》)
倘若电影在这里结束,确实是中国早期商业《小丑》,呈现了某一类人的精神面貌,可影片还要继续往下走,为的是探析这类人之所以成为这样的原因。
“失去”父亲的马车很快丢掉了那套“马车同学,你危险了”的束缚,卷入混子斗争之中。当报复来到马林生家中,马车才是真正徘徊在危险边缘了。
在威胁中,马林生一贯的忍辱负重终于找到一次发挥的精神,谁能想到挨打也能成为一种保护?在挨打后,卑琐的马林生反而建立了父亲形象,实现了与马车的和解。
为什么马林生拼了命的讨好马车?为什么身为父亲的马林生特怕马车看不起?结尾说明了一切。
故事发生在现代,是改革开放的故事,可人物的精神状态不是现代的。马林生一张口地道老北京,他的父亲为什么是做火车回来?去旅游了?家庭环境不像。马林生是外地打工进京?口音不像。
只有一个解释:96年的故事发生在二十年前。唯有经历过十年动荡的人,才会如此小心的活着,才会稍一犯错便认真深刻的作出检讨,才会急赤白脸说出:“我是为你好!”“检讨就得这么写!”
一个人猥琐、平庸、浅薄的气质,背后是一个时代的塑造。
我想这才是本片意识形态最危险的地方之一。它借用一个父亲身份上的尴尬,指责了一个不敢提的时代。
影片的人物形象都很有意思。
马车挨揍之后,马林生带他去医院,里面躺着各式各样流血的年轻人,有人说是影射“89”,我认为依然是对十年的反映。
带搬砖的马车、打台球的胖子、黑社会猫子是不同身份的一类人。要么是大院子弟,要么是胡同流氓。一批人父亲不着家,自己做了父亲;一批人父亲扣帽子流放,自己做了父亲;一批人在打倒一切中,自己做了父亲,形成了北京城无业青年四处流窜、互找靠山的局面。是什么让年轻人“危险了”?是教育吗?是时代。
马家父子与邻居也构成了奇妙的对照。邻居一看就是那种看不惯四处惹祸的类型,自家闺女却当了班干部,学习不错。而马林生一直小心翼翼,养出的儿子四处惹祸。
其他如老师、演员,各有特色。
马林生和台球胖子就是我大爷们的真实写照。
有跟自己孩子称兄道弟的不?别地不知道,北京尽是。也不是称兄道弟,就是一块喝酒、抽烟、蹦迪啥的。
大爷们在传统礼法和现代开明之间游刃有余,逢年过节的规矩、酒桌、待客、外场种种,门儿清,跟自己孩子身边,说急就急,说不急也挺爱装孙子。我捉摸半天,北京有避重就轻的幽默。跟郭德纲相声似的:郭麒麟说我跟同学打赌了,明天非拿刀杀了他!郭德纲训斥道:说得什么话!小小年纪!怎么能赌博呢!
杀人与赌博,不抬杠的讲,哪个事儿大点?生活中的例子比比皆是。
譬如按照现在功利观点,学习好、学历高是没错的。但是在大爷们那儿就跟你客气客气,但是轮到自己孩子说要去外地学习,那还不如在家窝着,啃老也比出去强。有意思之极。
要说有没有在孩子面前没模样的老子?也有的是,很多事难说,但是做了确实很容易让孩子看不上眼。
今年春节,五六十岁的大爷们还在饭桌上上演了一场一言不合抽大嘴巴的戏码。
你可以说为老不尊、情绪化、没起子(没出息),可这样的狂野与血性,现在少见了,我很失落。
到我们这一代人嘴炮居多。
大爷们在街上看小孩儿们呛呛起来,根本不屑一顾:“吵什么?拿板砖往死弄,光动嘴有什么意思。”
现在的大爷们已经不是很冲动了,毕竟是当爷爷的人,但是我总是摸不准他们的脾气秉性。
大爷们老了以后总是喜欢讲传统文化,尤其是孝道。可他们的故事背景总是透露出不一样的底色。
他们的孝道总是在生命危急之时迸发的,比如有一次认识到孝顺重要是被捅到医院去了就想起对不起父母,出来以后一定好好孝顺父母;下一次认识到孝顺重要是让人拿板砖卸了……我就忍不住好奇这些故事背景,是发生在认识孝顺之前还是认识孝顺之后,认识与认识之间怎么又冲动了?我好奇,但是不敢问。
要问这么狂的人怎么过得现世安稳。其实是幸存者偏差:一波同样狂的人,出现过“打赢坐牢,打输太平间”后就安稳多了。更重要的是,北京城一共这么大,打来打去最后都是自己人打自己人,也就无趣了。(这句话是我想象。)
现在想想《老炮儿》说冯小刚是讲江湖规矩又对公权俯首帖耳,他们是不了解老炮儿。混子们的目的永远只有一个:那就是弄死你。什么手段无所谓,重要的是结果嘛。
太搞笑啦
这部片子,王朔的,讽刺就不用多说了,充斥在各个片段里,而影片中深层次的反思与对抗,值得人们回味,也是被禁的原因。
冯导演得出彩,运镜的角度也很赞,不过还是没有小说好。
牛逼
马车同学 ,你危险拉! 最有印象的一部
1996年的阳光烤的人暖烘烘的,忘记了是几月份的某个午后,我用整整一下午的时间,看了我人生中的第一部长篇小说,《我是你爸爸》。改编的电影里京味儿十足,可我怎么也回忆不起来当年小说里的情节,惟独记得那时的阳光,跟电影里的一样灿烂一样明晃晃。
有些意思
冯小刚的演技真不是盖的啊,翻抽屉自说自话那段绝了~~不过对于本片有一下几个疑问:1.前部分医院那场戏怎么那么多伤者?如果是暗喻89的话为何影片背景安排在1995年?2.如果不是暗喻89,那为什么中间穿插看北京亚运会的片段?3.剪接有些乱。是不是广电的刀子?
挺牛逼的
被禁的原因主要应该是中间医院那十几秒
好看到舍不得一次性看完啊,和看王朔的小说一样过瘾,各种讽刺段子被冯小刚老师演得相当到位,也第一次觉得《爱的奉献》这么好听,配得真好。PS:医院那段如果真的是讽刺那个著名事件,就太牛逼 了,立马改五星!
打我?我吓死他!
父子關係可以作為權政治的最好隱喻,一種專制管束與叛逆對抗,王朔的這部影片有著對於現實的洞察與諷刺,父子之間的對抗、和解以及父子與外界的互動都表現出明顯的暗示性,既有對於體制的暗示,也有對於體制下國民性的昭揭,即犬儒的傾向。某種意義上,個體的犬儒表現與現實體制是互為原因的存在關係。
另类父子情深
在舒缓的《爱的奉献》音乐声中,王朔、冯小刚奉献出优美好看的电影《我是你爸爸》。我上网一查,很多人都看过,我以为是刚刚出的dvd呢,看来什么时候已经卖过一轮了。不过这dvd也忒惨了点儿,一幅地下电影的表情,模糊,高反差,声带爆裂,泛蓝,透着审查被毙的模样。据说王朔就是跟监视器前头坐着,凡百杂事都是冯小刚张罗着,不易,要说。看的时候有反思,我跟我爸爸,其实跟电影里比较像,除了他不打我,剩下的都那么无厘头。挺温情的呀,怎么就毙了呢。
大人训孩子那套说词是历代沿袭下来的吧
马车同学!你!危险了!!
冯导表演更棒
王朔的作品风格改编成电影总觉得剥离感很强,这种讽刺性很强的连续叙事在电影的片断式剪辑下变得很不完整。早起的冯裤子演的确实挺好。
一星给王朔,一星给冯小刚,一星给马车同学,一星给爱的奉献及其他配乐,一星给因为这部电影而创作出《老师你好》的阴三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