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实说,除了83那版,我连后来94那版都没看全,朱茵虽然跟翁美玲比,除了身材外,其实有更秀美与刁蛮之处,但张智霖还是无法跟黄日华比,他的脸,气质与一直以来的角色定位,都非常模糊,让人很难入戏。所以即使是TVB,过个十几,几十年,叫一拨新生代来重演“经典”,至少在我看来,也不是每回都奏效。而且金庸小说作为很长一段时间来的顶级IP,转成电视剧当然是很多,但变成电影(别说是当年邵氏的,我都没看,也没什么兴趣来看),即使是后来拍的,好象能留下点印迹的,也就是徐克《笑傲江湖》的前面两部,这么看的话,这种所谓顶级IP的电影转化,以及成功率,实在低得可怜又可笑。
我之前提过,一来很少看网络电影,二来前面那部九阴白骨爪,拿一反派当女主,不管成片如何,至少思路上还有点意思,而这部《降龙十八掌》,真的就是标准的炒冷饭了,更像是那种几分钟看完一部电影的方式,只是少了一点旁白,这部《降》就是把《射雕英雄传》里关于郭靖的事情,掐头去尾,以郭黄二人的感情与婚姻为主线,把很多发生在桃花岛上的事情都集中浓缩了到九十分钟,但问题是,你这是拍给从来没有看过或听说过《射雕英雄传》小说故事的观众看的吗?
而演员方面,男主角眼神深沉,更像是《九阴白骨爪》里的杨康。这一个系列的两部,角色都还找两拨人来演,是演员太过便宜,还是周期太过紧张?而黄蓉的演员,本来我还以为是内地的,后来一看,是台湾的,也就是这种刁蛮任性的女角,竟然内地还找不出太过适合的演员,是因为这边的女演员,脾气都太好,演不了野蛮女友吗?你说五绝中几位找香港老演员,也就罢了,连年轻的女演员,这边都难以找到好那么一点,能让人留下一点印象的,这到底是审美,气质培养,还是副导演或者老板,导演的眼光与原则问题?当然在这些老演员里,演老顽童的林子聪是最差的,不用对比,就可以回忆起当年的秦煌先生演的有多活泼,多无邪,这可不是什么德艺双馨,指手划脚的老艺术家,或者像啃老一样啃周星驰的一大帮不思进取的配角能演得出来的。
总体来说,就是当金庸故事“横行”中国小说江湖这么多年,却几乎没什么电影改编代表作的时候,难道不足以让人重新思辨一下所谓的狗屁IP的意义与价值所在?而这种翻拍的所谓网络电影,除了做些最基本的美工与环境特效外,跟一般的武侠改编电视剧,有什么区别?从而多问一句,这么翻拍的意义与价值在哪里?
我想,只要有一点审美或思维洁癖,甚至是只要有一点点电影方面真正意义上的追求的人,应该都不用思辨,就能给出否定,甚至是全盘否定的结论。
附之前对于徐克版《笑傲江湖》及其续集的评述:
如何讓電影《笑傲江湖》不只是又一個傳統的武俠奪寶故事
//movie.douban.com/review/13130653/
如何把《東方不敗》塑造成一個曾經的理想主義者 與日後的悲情派梟雄
选一件世界上最费力不讨好的事,我会认为是:把《射雕英雄传》拍成电影。
其一,被翻拍次数太多:截至2018年,《射雕英雄传》已被翻拍13次,其中4次是电影,后来者几无创新空间。
其二,题材难度大:电影可容纳的故事量有限,更适合短篇小说,要把120万字的《射雕英雄传》放进去,只能高度概括,可《射雕英雄传》太丰富,该怎么概括呢?
其三,观众趣味改变。《射雕英雄传》连载于1957—1959年,与今天读者相隔60多年,更重要的是,当年看影视版《射雕英雄传》的观众大多读过原著,而如今的观众很少再去读它,那么,该怎么与《射雕英雄传》共情呢?
从这个角度看《射雕英雄传之降龙十八掌》,不能不为它的创新意识点赞——创新的结果如何另议,敢在一个主题思想、故事框架、人物形象已高度板结的题材上改造,这种勇气已难能可贵。
经典成为经典,在于后人能不断以它为基础拓展,从这个意义上说,创新就是为经典续命,是对经典的最高尊重。
武侠退化,情爱崛起
小说《射雕英雄传》的主题很明确:侠之大者,为国为民。
这一主题被接受,有具体历史背景:在香港,上世纪60—70年代经济剧烈动荡,劳工生活困苦,寄望于武侠来除暴安良,激发出对武侠电影的热潮;在大陆,则是改革开放初期,社会出现了迷茫、浮躁等情绪,渴望从传统中得到慰藉。
这两次“武侠热”虽有时间差,但整体上,都以“说英雄,谁是英雄”的英雄主义情结为核心,情感只是佐料。
然而,随着时代发展,种种社会问题基本被解决,大陆与香港都开始滑向后现代社会。后现代社会的最大特点是平民文化崛起,偶像逐渐消解,观众们不再向往成为武侠,“武侠热”亦开始降温。
本世纪以来,翻拍的《射雕英雄传》基本都变成了以情感为核心,英雄主义反而成了佐料。这种主料、佐料逆转的现象,衬托出影视创作上的两难:
一方面,“原著党”仍是主流,改编必须照顾他们的情绪。
另一方面,传统主题已不适应时代的审美需求,不改造就只能被淘汰。
整体看,后几版影视化的《射雕英雄传》越来越像爱情片,而不再是武侠片。
年轻人依然需要自己的侠义精神
侠义精神真的过时了吗?如果阉割掉侠义的元素,《射雕英雄传》还能称为《射雕英雄传》吗?
《射雕英雄传之降龙十八掌》则独辟蹊径——从个人成长的角度,对原著主题进行了全新挖掘,即:将它从英雄史改造成个人成长史。
原著《射雕英雄传》讲述的是一个小人物如何成长为大人物,负担起家国天下之责,则《射雕英雄传之降龙十八掌》更偏重于解读一个普通人,如何靠个性、毅力与幸运,最终取得成功的故事。
这样做的优点是:与当代年轻人的成长经历契合。
对于今天30岁以下的年轻人来说,在他们的生活经验中,已没有社会动荡、时代飘摇之类,在他们的成长过程中,也不再有亡国灭种的焦虑。他们生活于相对安稳、规范的环境中,所谓青春,就是一次次考试,将他们引领到不同的人生方向上。
优点是,他们更斯文,更重规矩,更关注个体感受,缺点是;他们对宏大主题缺乏敏感,不会盲目地受其感召。
一部成功的作品,要与今天的年轻观众实现共鸣,就要从他们听得懂的语言、捕捉得到的情绪入手。既然他们的人生就在不断“练级打怪”中,他们最主要的休闲方式就是电子游戏,他们对“金庸江湖”的理解与接受,也来自电子游戏……那么,将《射雕英雄传》讲成一个不断通关的故事,也许才是合理的。
《射雕英雄传之降龙十八掌》恰好采用的就是这种路径,比如搁置了穆念慈与杨康的感情线(至少在本片中没体现),减少了黄蓉的戏份,从而为郭靖的“练级打怪”腾出叙事空间:郭靖乱入红尘,却因天性醇厚、木讷而得非常之福运;在桃花幻境中,在周伯通帮助下,实现自我超越;因师傅“江南七怪”被杀而误会黄药师,在师徒大义与爱情之间焦灼;因欧阳锋进逼,终于意识到绝顶功夫不在修炼,而在人生修为的境界——为天下苍生者胜,为一己私利者败;在新华山论剑中,终于打败了欧阳锋,成为江湖传说……
这些“过五关斩六将”式的叙事,围绕着“困境—自我提升—破局—再困境—再自我提升—再破局”展开,但每次困境遭遇的“魔”都不一样:先是实力不济,后是心魔(误会、为情所困等),最终达到生命的彻底解放。
这是一个层层递进、不断超越的过程中,与现代人的职场升迁、游戏功力积累完全同构,从而为侠义精神找到了现实的心理基础。
郭靖的性格比原著更丰富了
需要特别说明的是,“侠之大者,为国为民”与“修炼自身,达于至善”并不矛盾,二者相辅相成。事实上,后者也是《射雕英雄传》的主题之一。
在《射雕英雄传之降龙十八掌》中,郭靖能遨游于众峰之上,因为他最终参透了祖师爷王重阳的秘诀——功夫应为道义服务,武力值只是工具,道义才是核心。随着郭靖突破了小我的艺能境界,欧阳锋对武学的痴迷、黄药师耽于自我的逍遥,便显得不足道了。
金庸笔下的郭靖不识人间烟火、不通人情世故,隐喻着儒家的“刚毅木讷,近仁”的主题,亦即:聪明人好“求术”,未必成大事;蠢人肯下笨功夫,往往会成为“求道派”,反而能走上巅峰。
《射雕英雄传之降龙十八掌》继承了金庸原著对郭靖的塑造,但个性更强,特别是增加了内心活动的刻画,以匹配内心戏更丰富的现代读者的需要。如果说,原著中郭靖更像一个符号,是一个概念映射出来的类型人物,《射雕英雄传之降龙十八掌》中的郭靖则自带烟火气。
正因郭靖有了性格变化,周边人物的安排也发生了变化。比如增加了“江南七怪”的戏份,他们的上场、被团灭,给了郭靖发挥情绪的空间。在原著中,黄蓉是另一个主角,且比郭靖更讨巧。如果二人戏份相当,必然是黄蓉更吸睛。
不少人认为,黄蓉身上体现了金庸的女性视角,其实恰恰相反,在黄蓉身上,“叛逆与忠诚”“智慧与狡诈”“美丽与残酷”结合,不过是男性视角想象出来的完美女性——既有女性柔弱的一面,又有男性强势的一面。在黄蓉的讨巧背后,其实隐含着性别偏见。
个人更认同《射雕英雄传之降龙十八掌》对黄蓉的处理,将她捆在主线上——为郭靖“通关打怪”服务,从而避免了次要人物压倒主要人物之弊。
《射雕英雄传》之所以令人点赞,在于其中不同人物的性格鲜活,大开大合,各有各的偏执。《射雕英雄传之降龙十八掌》既保留了这一特色,又能紧扣核心线索,力避芜蔓、庞杂,起到了乍一看离原著接近,实际上已非原著,而是更像游戏的作用。这是改编者的匠心所在。
掌握语法,才能拍好武侠片
《射雕英雄传》的创作基础是高于现实,即在现实生活中无法复制。这对小说来说,并不困难,毕竟语言提供的是一个模糊的形象,可影视作品是高度清晰的,如何用它带给观众超越生活的感受,是武侠片的难中之难。
所以,武侠片离不开“叙事语法”,即通过反复强调“中介项”,营造出不同的宇宙。
比如山东、寺庙(或道观)、山庄、奇特兵器、异兽、形状奇特的兵器、海岛、高山、竹林……这是静物,在行动上,也隐含着独特的法则,比如僧道的武功高于常人、乞丐有异能、人与动物的结合(比如欧阳锋与蛤蟆)、多在夜间行动、女侠喜男扮男装,介于男女之间……
《射雕英雄传之降龙十八掌》在武侠片“叙事语法”的操作上,颇有可圈点处。比如山洞斗蛇,将追逐元素加入进来,更有紧张感;郭靖落入《碧海潮生曲》设置幻境;桃花岛上大片的竹林;郭靖与周伯通对战欧阳锋、欧阳克叔侄时,围绕的八卦图……
这些画面不完全是为了炫特技,核心目的在于拉开现实与传奇的距离。在《射雕英雄传之降龙十八掌》中,设置了三重空间:
面人摊隐喻着此岸,它在片头、片尾出现,隐喻着最后的价值判断皆源于此,郭靖便从旁观者到走入传说。
酒桌隐喻着江湖外的俗世,郭靖在这里得到黄蓉的信任,走入江湖,黄蓉也在这里得到洪七公的认可,使降龙十八掌后继有人。
桃花岛、华山之顶则隐喻着武林的逍遥与拯救,前者偏道家,追寻出世,后者偏儒家,追寻担当。郭靖到桃花岛,本为儿女私情,最终被牵扯上了华山之顶,则是援道入儒,从被红尘牵扯,到出逃,再到主动进入红尘,这正是数千年来国人的性格成长史。
《射雕英雄传之降龙十八掌》能引人入胜,在于它继承了传统武侠的“叙事语法”,还能有所创新,刷新了观众的视觉经验。
武侠不死,总有人不愿躺平
“做人最好是乔峰,出来混还得韦小宝。”这句网络习语体现出金庸世界与现实生活之间的巨大落差,事实如此,失去实践的舞台,失去相应的氛围,武侠世界的英雄主义在现实中难以立足,现实是,金庸虽然一直对《鹿鼎记》不满,但在很多读者眼中,《鹿鼎记》可能是他的巅峰之作。
毕竟,生活靠的是“经验+操作+运气”,豪迈有时反而误事。
当金庸自己都对“侠之大者”有所动摇时,《射雕英雄传之降龙十八掌》则揭开了金庸世界的另一个主题:“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从个人成长、自我实现的角度,为英雄主义重新赋魅——即使时代不需要打打杀杀了,正义感、上进心、奋斗精神依然是成功的重要保障,在“练级打怪”中想笑到最后,你总要多一点道德关怀,多一点对苍生的责任意识。
在躺平时代,看《射雕英雄传之降龙十八掌》,总会有所感悟。
作者:呵呵.
正文:本片1998上海高校背景之郭靖不傻(耿业庭饰),黄蓉(林妍柔.1990年)我国台湾人今年31岁,哈哈哈哈哈哈哈嗝。老顽童太胖了。
⭐林妍柔、耿业庭(勉强)入库。还不知这部会不会被豆瓣打成烂片,刚刚上映分还没出来,我给三星⭐⭐⭐,其中多半星给台湾蓉儿,少半星给98年郭靖,并且中国大陆制片不易。
果然蓉儿除了表演臭合就内俩球儿了,哎,
不符合原著电影压缩版思密达。
史上最经典款黄蓉———翁美玲(Barbara Yung Mei-Ling,1959年5月7日-1985年5月14日),中国香港已故女演员。死于其26岁生日后第7天……
问候李一桐,2017版大陆制片《射雕》黄蓉扮演者,1990年9月6日出生于山东省济南市,中国内地女演员,毕业于北京舞蹈学院……
这扮相 这脸型 导演你是崇拜本山大叔吗?哈哈
这郭靖选角差得离谱 黄蓉演员虽然好看 但是气质不符 主角不行 导致根本看不下去了
果然17版的翻拍已经是除83以外射雕系列最好的了
其实一直不明白新人导演和团队翻拍经典的目的 这么高的难度就是大导演大制作都未必能做好 为什么不拿新剧练手呢?
在剧本上,由于时长原因,自然是不可能把整本原著的情节都拍出来,所以只能取出其主要情节进行改编,这不是不可以。但问题是,原著的精神内核和原著角色的人物特性一定要保留下来。可惜这部网大并没有做到,它就只是把情节压缩一下,让每个角色摆摆造型,念念台词然后就快速推进剧情,主角从小白变成大侠,结束。真的太可惜了。
我以为,金庸小说是可以魔改和再创作的,新的导演和编剧可以在原来的情节基础上再加入自己的理解,或者根据时代不同,赋予旧作品新含义。
其实很多武侠影迷心目中的香港经典武侠电影都不是完全按照原著来拍的,比如许冠杰和李连杰先后主演的《笑傲江湖》,以及林青霞、巩俐主演的《天龙八部之天山童姥》等。
许冠杰版的《笑傲江湖》只截取了原著中争夺林家辟邪剑谱的情节,在结尾加入原著没有的东厂。但电影却借此引出江湖乱斗与庙堂之争,借古讽今,形成了一个政治寓言,这与《笑傲江湖》的精神内核是如出一致的。
再说李连杰版的《笑傲江湖之东方不败》,则是直接让林青霞演的东方不败变成了“女主角”。尽管这个改编让金庸本人火冒三丈,直说徐克不懂乱拍,从此再也不让徐克改编自己的作品。但这丝毫不妨碍这部电影成为经典,除了因为林青霞演的东方不败确实魅力非凡,同时还是因为电影中任我行那句“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勾起了人们对武侠世界的向往和唏嘘,同时还能与现实交相辉映。
再比如马景涛版的《倚天屠龙记》,加重了朱元璋的戏份,把他刻画成一个为了上位不择手段的小人,最后成功把张无忌挤掉,自己当上了皇帝。这种把历史真实人物与虚构人物结合在一起的手法,与金庸小说不谋而合。金庸本人在看完这版电视剧后,也觉得编剧不错,并在后来的修改中加重了对朱元璋的描写。
这部网大在开头的改编我觉得是不错的,用一段欧阳锋到处抓小孩的剧情把重要人物们快速串在了一起,郭靖与黄蓉先是像原著里一样相识,然后一起去救小孩儿。这个改编我觉得是很不错的。但问题是后面的改编就一塌糊涂了。这个问题主要出在每个角色的“行为动机”以及主角的“成长弧度”两方面。
在原著里,郭靖行走江湖的最初目的是要寻找杨康,以及找恶官段天德为父报仇。在这个过程中,他学会绝世武功,与黄蓉相识相知,最后理解了“侠之大者,为国为民”的道理。
但在这部网大里,完全看不到郭靖的成长。他最初是为了什么行走江湖,就是为了历练?他是个善良忠厚的人,但这个性格特点也没有通过剧情很好的展现出来,反而更像是个念台词喊口号工具人。黄蓉的演员很可爱,林妍柔是真的大,但是这个角色彻底沦为花瓶。她和郭靖总共在一起待了几天,两个人为什么就互相喜欢上了,怎么就想结婚了?
经过那么多年那么多版本的演绎,观众都知道郭靖和黄蓉最后肯定会在一起,但既然你要拍电影重新讲这个故事,你就应该把这其中喜欢的理由和情节给拍出来,而不是硬逼着两个角色在一起。
以漫改超英电影为例,其实至今为止电影和原著漫画很多情节都是不一样的。观众都知道超人克拉克和露易丝会在一起,蜘蛛侠彼得帕克和MJ会在一起。但每部电影还是会用不同的情节演绎告诉观众,他们为什么会相爱。金庸小说改编电影也是这个道理。
这部电影其实演员阵容都不错,演郭靖和黄蓉的演员颜值都可以,还有老演员的加成,曾经演黄药师的骆应钧这次演了王重阳,当年一直想当天下第一的黄老邪“借壳重生”,终于成了天下第一了。老演员在新的金庸剧里演新角色,这也算是金庸剧一个特色。杜德伟演的欧阳锋造型也不错,过去他演《第八号当铺》的时候就很擅长演邪气但又很有魅力的角色,可惜这次剧本限制让他没机会施展演技。
看最后的工作人员表,这部电影的制作班底和幕后公司也都是业界大佬,如果再用点心,我认为本来是很有可能成为一部“还可以”的电影,可惜啊。
画面人物故事情节都很棒~当然~要除了本来应该是核心人物的黄蓉! 以前的射雕黄蓉都是最核心的那个~关注点都在她身上~虽然喜欢郭靖但不会上升到感情 在这部里面~竟然有一瞬间有一种爱上靖哥哥的冲动 同时扮演黄蓉这个人~我不得不说她肯定是关系特别硬吧!不俏皮不美丽衣服头饰都不像黄蓉~胸还那么大~脸色看起来也像是在哺乳期~ 你说开场黄蓉要搬个假小子和郭靖相处的~顶着那么大的胸是怎么瞒过郭靖的呀?!无语透了 如此制作精良的一部剧~坏在了黄蓉这里~就不能拍一个完美些的吗? 害我又去看了一整遍83版,越发觉得这个黄蓉坏了一部剧! 可爱邪气聪明~翁美玲之外真的没看到了 好吧!客观地说~除了黄蓉~剧是真的不错的~完全没有看不下去的时间出现~剧情没有太不合理之处没有看到穿帮不精细的bug~好吧~如果来个俏黄蓉我大概是要至少打九分的
郭靖太灵动,黄蓉太熟女,剧情成升级打怪爽文。
看到带着泳镜的柯镇恶我笑喷了
改编毁名作,家国情怀全改没了,就一打戏很难看的单纯武侠片。
剧情乱改先不说,耿业庭演得这个靖哥哥也太美了吧!看完直接爱上他!
有点意思,比同期那个《九阴白骨爪》强,一部网大的体量,本来也不可能拍射雕全部剧情,大漠部分删了,王处一、杨康的部分也没有,一上来就是踏足中原跟黄蓉、洪七公相识,集中在跟欧阳锋欧阳克磕,取舍我认为是合理的,就是后面揭穿杀江南七怪的真凶是谁,居然靠自爆,有点儿戏。靖蓉长得好看,相处甚至还有点甜。关礼杰演黄药师,杜德伟演欧阳锋,林子聪演老顽童,也都是有几分道理的选角,PS:骆应钧演过黄药师这回改王重阳了,片尾曲用了《铁血丹心》,居然还是任贤齐唱的。顺便一提,金庸所有武功里面,我最喜欢的就是这个了:绝招,好武功!十八掌一出可降龙!
金庸那么脱俗的故事被改成这么 low的情节,欧阳锋最惨,成唯一反派了。
林妍柔真好看,美且灵,这才是黄蓉该有的样子。
我就看看杜德伟的
整体好过九阴白骨爪
看看大家評價都那麼好,又說女主美又說男主帥的,結果就兩分,我不理解啊!!!
CCTV6黄金时段放它干啥
明明应该叫射雕英雄传之九阴真经
老气
拍的挺好,别再拍了
杀马特江南七怪,全程板脸黄药师,黑眼线欧阳叔侄。更可怕的是剧情乱删改,愣是把金庸名著改成了男主把妹打怪升级的九流网络小说。
这是我见过最丑的黄蓉,最聪明邪性的郭靖,最骚的江南七怪,最蠢的黄药师,最西方的欧阳父子,也是我看过最离谱的射雕!前一个钟有改动还勉勉强强说得过去,但后面半个钟直接快进到第二次华山论剑简直了!郭靖简直进步神速啊我去,你哪怕拆成上下集来讲都不至于那么仓促,没有金刚钻还真别揽瓷器活,感觉编剧压根就没看过射雕……还有,不要每拍一部射雕就用一次《铁血丹心》好吗?搞得跟身份证似的……
没一个角色有武侠风采的。剧情也太快太快了。以及,还有很多《功夫》元素乱入。
有蓉奶大!
东邪北丐郭靖黄蓉联手欺负欧阳锋的故事,勉强能看,东邪关礼杰,西毒杜德伟,老顽童林子聪,郭靖憨气不足,柯镇恶戴了副泳镜?
女主可以,收下了。杜德伟关礼杰也还对路。柯镇恶戴着个泳镜出场就不能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