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查德·林克莱特的《阿波罗10½号:太空时代的童年》,引发了一种评价声音:大陆观众应不应该,参与、享受甚至浸泡到太空竞赛和登月美梦的欢愉之中。该声音坚定认为,那一步,不属于阿姆斯特朗,也不属于全人类,而是属于星条旗美国人。
径自把大陆人划为自强不息的后来者,永远意形之争搞对抗,相当奇怪。毕竟,穿插在电影里的《2001太空漫游》,说到底也是英国人导演。而在罗启锐《岁月神偷》的电影海报上,你同样找得到”1969太空漫游“的旧影。五十年来,人类不再登月,但太空旅行者的行动与话题,一直没有停息。
这部动画片的核心,是一个为幻想、为童年、为合众国建国之美梦效劳的怀旧故事。风和日丽,不见阴影的少年时代,并非滤镜光环或自大溢美,那仅仅是为了重叙天真,可做梦的年代。即便那个年代,还有嗑药的梦,有越南战场,还有东方的疯狂。但在登月之后,人类似乎不再做同一个梦。
至于抢电视机频道、打骚扰电话、体罚之类桥段,同样发生在任何一个地球角落……而塞回易拉罐拉环等细节,还有与马利克《生命之树》相仿的,追在消毒车后面、发生了无数游戏和好玩故事的成长岁月,确实如同有许多部电影,大多数电影时间,它们都发生在了同一个人类夏天。
-“啊,快拍下来,我觉得这肯定是个太空人。” -“噢,得了,他只是孩子。”
休斯顿的小男孩Stan在复述《2001太空漫游》故事时,对方露出“你是神经病”的表情逃走。他们在白天被太空乐园榨干了精力,等待登月第一人的第一步时昏昏睡去。后来,Stan也怀念无忧无虑,能放心睡去的少年时代。他重构了一个属于自己的登月计划,一趟只有自己一名旅客的太空漫游。
电影造成的困扰,无外乎在2022年的我们,是否能承受这种美好与天真。外面的世界那么大,而我们被踩压到那么小。林克莱特话痨般历数了童年的人事物细节,就像帕蒂·史密斯那本《只是孩子》。一家酒店,一座城市,可以是一座上好的大学。一个少年太空梦,同样亦是。电影的时间年代,也再次引发我对《隐谷路》天选之家的悲悯。它们都是子女众多的大家庭,它们都成长在飞翔翅翼的荫庇下(阿波罗10½号是休斯顿的NASA,隐谷路是科罗拉多州的美国空军学院)——看起来它们本应该相似,结果,它们的命运是如此不同。
很新颖的记述方式,像是动画版的回忆录。
中美差异巨大,但是人类挑战月球的追求是共通的。
试着想象如果自己身在其中,又是怎样的感觉。
众多兄弟姐妹,社会发展的巨变期,充满了对未来美好的向往。
登月,太空,宇航员,那个年代最酷的符号,真希望今天也能这样。
对比中国,应该是九十年代和零零年代,跟着时代的巨浪前进,生活日新月异。
什么时候国内能拍一个这样的动画呢,引起一代人的共鸣。
恐怕是很难的,地域文化差异巨大,饮食,娱乐,教育,都不太一样。
本片讲述了休斯顿60年代孩子的童年,真想看看长春80,90年代的童年。
最近一直在听贤哥的故事,江湖往事以动画的形式拍出来,也会很好看吧。
近年来,影坛上冒出不少自传回忆录题材的影片,墨西哥导演阿方索·卡隆的《罗马》最让人瞩目,而去年更掀起一波热潮,从索伦蒂诺的《上帝之手》到肯尼斯·布拉纳的《贝尔法斯特》,再到保罗·安德森的《甘草批萨》,各位导演都在这种费里尼开创的叙事模式里回味自己美好的青春年华。这波复古怀旧的热潮似乎尚未褪去,现在轮到理查德·林克莱特上场,他的新作《阿波罗10½号:太空时代的童年》猝不及防将观众拉回到上世纪 60 年末期美国初次实现人类登上月球的年代。 这位曾以《爱在黎明破晓前》《爱在黄昏日落时》等浪漫爱情题材出名的导演其实也擅长拍摄青春成长故事,《年少轻狂》《少年时代》《各有少年时》这类作品足以看出他对青春岁月的情意结,而更出人意料的是,他还拍过两部画风独特的动画片《半梦半醒的人生》和《黑暗扫描仪》!今年这部新作算是汇聚了他创作中的这几个重点元素,在半真半假的动画情节里重回60 年代美苏太空争霸时期。
影片结合了两种视角,背景是 1969 年夏天人类首次登月,叙事既跟随宇航员及任务控制中心庆祝胜利时刻,也通过一名孩子的眼睛去见证这段重大的历史。说叙事的话,实则并不准确,因为整部影片没有一个连贯完整的故事,而是依赖画外音旁白加上生活琐事片段,拼贴出一幅休斯顿60年代城镇生活的风情画。叙事在这段童年回忆里是停滞不前的,这很可能与导演本人经历密切相关,他凭借自己脑海中的记忆,在短短 90 分钟里给观众重建一个 60 年代的休斯顿。 导演除了用天真谐趣的口吻回忆自己的温馨大家庭、校园时光、电视剧、电影、流行歌手之外,还丝毫不回避那个年代热门的政治历史事件和精彩纷呈的社会运动,透过不同人物之口对嬉皮士、越南战争、登月计划、黑人运动、美苏太空争霸等发表看法。当然,这并不是借古讽今的社会评论影片,导演煞有介事地将重点放在一段匪夷所思的登月经历上。这段重点情节在虚实难辨的叙述里让人拍案叫绝,也许这正是采用真人拍摄后期转制为动画的优势所在,画面既保留了人物的真实感,也融入了狂野不羁的想象力。
当年的阿波罗登月计划引发了不少阴谋论,很多人怀疑人类根本没有登上月球,而是美国政府的一场惊天大骗局。影片这段戏谑登月计划的情节未必是在呼应这类甚嚣尘上的阴谋论,在我看来,而是导演重塑童年回忆里最华丽的一笔。这种天真烂漫的太空幻想是那个年代大部分休斯顿孩子的一切,他们的父母或多或少投身到航天事业,而且他们的童年都在目不暇接的科幻题材电视剧和电影里度过。导演这段虚构的登月情节既是向那个年代致敬,也是他心目中迷影精神的完美呈现。
2022, 2月来到了加州, 房价油价飞涨, 感觉就像回到了国内10年前房价飞涨的日子, 唯一不同的是经济因为疫情几乎是停滞的. 美国人到底怎么了? 他们丧失了自信. 丧失了一直引以为傲的东西. 现在还有人会说生命共同体这种老套的台词吗? 现在还会有人把星辰和大海当做全人类的目标吗? 电影里60年代美好的东西, 如同90后们童年的回忆一般, 如今再也找不到了. 现在的人不相信爱了, 不相信家庭了. 他们相信的是什么? 他们相信虚拟货币, 他们相信NFT, 相信房子. 现在任何视频都可以通过手机唾手可得, 可是你还会跟以前一样等一个电视节目吗? 还会全家坐在一起看春晚吗? 一切美好的东西, 在如今这个时代越来越少了. 就像主角一样, 他的黄金时代一去不复返了.
《爱在》三部曲导演的新作,和《罗马》、《贝尔法斯特》等风情画电影一样,很难不让人去猜想主角的经历与导演童年的联系(总之上太空的经历肯定是假的就对了)。
用一个半小时讲了一个有意思的阴谋论,当然导演只是用一个充满童真的故事来回忆曾经为太空梦和美国梦而疯狂的时代,正如片名早已做出明示的副标题——太空时代的童年,可片尾一本正经的致意我甚至有一刻真的相信阿姆斯特朗的“登月底一人”并不是名副其实。作为阴谋论爱好者已经开始期待一部将“库布里克执导登月”阴谋论搬上银幕的电影了。 最后思考一个问题,这种真人拍摄转动画的方式的确有意思,颠覆的同时也打破了许多叙事在技术上的禁锢,但我是说假如,这种电影在颁奖季究竟是入围最佳影片还是最佳动画长片?演员是否有资格角逐围影帝影后??
1969年,还没有我,也没有豆瓣,那是导演林克莱特的少年时代,那个时候,人类天真充满幻想和渴望,相信明天会更好,明天的太阳总会在明天升起,他们奔跑,玩闹,无所事事,吃喝玩乐,放纵着自己的想象力和过剩的欲望。而今天,所有人都从梦中惊醒,瘟疫,战争,危机,苦难,天启四骑士纷至沓来,这个世界到底怎么了?人在困难中难免回首往昔,往昔是一个旧世界,有着过剩的荷尔蒙,大把的美好时光。
就像芦苇说的,本以为那是开始,没想到就这样结束了,大概意思是这样,当然也不是说这个事情。但是人类的航天时代就那样戛然而止了,究其原因,刘慈欣说,究其原因,那是赔本买卖,天真和梦想都是需要代价的,需要经济成本支撑的,好在后来有了马斯克,人类航天故事又要重新续写了。
如今疫情肆虐,我被封锁在小区,上海封城了,封闭了二十多天,人也有些麻木了,再看别国别人的少年时代,只能留下羡慕的目光了。但我终归还是羡慕他们的,在看导演编制的故事过程中,我在疯狂的怀念我的童年和少年时代,我在做什么呢,我好像也很快乐,但那是另外一番景象,属于田园时代的后青春期诗,此后我们村,我们县上全部都机械化了,再也没有如当年那样的盛景了。农村开始凋敝,我的田园诗也就只留在我的记忆中了。
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的那个晚上,我也没等到姚明举着国旗出场就睡着了。醒来后的我懊恼不已,觉得好像错过了什么很重大的事情。Richard Linklater一半讲琐碎童年,一半就在讲这件少年心事。年轻的孩童曾梦想着成为伟大的「参与者」,可殊不知我们甚至没能成为伟大的「见证者」。登月着陆的时刻我们在游乐园玩耍,留下足迹的时刻我们早困倦不已。但日后成年的我们再提及这段过往,这份「不在场」的念想其实又帮助我们实现了「在场」,某种形式上。与其说是回到60年代,不如说是让所有人重返童年。房前草坪上无忧无虑地嬉戏,父母职业在伙伴间的攀比,坐在电影院里刷过漫长的夏季,黑白的电视机突然仿佛涂上彩色的画笔,一盘盘精致的食物勾起了满满的食欲。那些可爱的画面里都是曾经的自己。
站在当下的十字路口,目之所及只有痛苦与绝望,的确让人想要回望那个很傻很天真的少年时代。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林克莱特再次用真人与动画结合的手法,在大量的生活剪影中插入一点点幻想,半真半假间带着观众回到1969年的美国,那时的一切都朝气蓬勃欣欣向荣,人们乐观地相信未来,但梦幻的少年时代,只是记忆增添的滤镜,不义战争、种族歧视与性别压迫,社会危机一直都在,一如当下,或许新的风暴正在酝酿中,只是我们是否有勇气像半个世纪前的人一样奋起反抗呢?这个只能等待时间来回答了。
林克莱特的童年往事,各种琐事的童年记忆,各种小时候的玩闹,喜欢的音乐,爱看的节目,电影,一切,构成难忘的记忆。
风云变幻,群星闪耀时,怀旧情怀最为动人。真好奇半个世纪后的作品会如何讲述今天!
虽然套了个虚构的外壳,但用美式动画展现了美国六十年代诸多真实记忆,与其说是戏说历史,不如说是一种缅怀。
不是一个靠激动人心的冒险故事驱动的电影,Stan幻想中的秘密登月计划只占了非常小的部分,全片都是在讲太空竞赛时期休斯顿郊区儿童丰富多彩的童年生活,喜不喜欢这部电影取决于你喜不喜欢怀旧,我看评论区有人说咱跟美国生活没共鸣,come on,大家都是从小孩子长大的,无论是跟朋友一起玩,还是周末看电视,总有一件两件事是联结我们所有人的吧?旁白娓娓道来理查德·林克莱特的美妙台词,像一部精彩的童年回忆录,我被深深迷住了
属于那种拍的还行,但用宝贵的空闲时间看会后悔的类型
+,除缺少核心意义外,几乎用老套的报菜名流水账达到了月球漫步时父亲所说的“it looks super casual”的目的。
@望京资料馆
理查德·林克莱特的少年时代,美国六十年代流行文化万花筒。不过终究是属于别人的。想想我们的六十年代,真是羡慕不来。。
浪漫、温情和少年时代,好看~
3+还挺可爱的
1969 年以及那个夏天里的「美国」和「美国人」再也不会回来了。那个时代也一样。50 年后我们看着那个逝去的世代,发现自己身为一个中国人,正站在另一个时代的分界点,正在迎接属于我们的大时代。好或者坏,它都会到来。
童年是一种气味 可以共通
看了三四次才看完,有点进入不了的观感。一方面,很奇怪的是,这次看林克莱特描写自己的这版《少年时代》,看出来一点ppt电影的感觉,之前其他作品都没觉得有过这种感受,不知道是不是动画片形式带来的错觉。但另一方面,如果是真人拍摄的话,我觉得也不一定会有这种轻盈的的体验,即便整个故事依然是平淡的。
原来是爱在三部曲的导演,废话真的是有够多的,流水账叙事直逼小学生日记水平。
3.5。太空只是引子,满篇更多的是对那个年代的怀念和致敬;孩童的视角让电影整体诙谐有趣,以家庭做为故事的依托又平添几分温馨。缺的是共鸣,毕竟这事讲的终究还是美国的事。
从“少年时代”到“各有少年时”再到“阿波罗10½号”,林克莱特的美国越来越后缩,变成只存在于记忆中的年代符号,跟今天的美国就像两个世界。怀旧情怀又能走多远呢?赶紧把“爱在4”拍了才是正经的...
看来林克莱特到了Netflix家,是有话语权级别的大导演了,可以这样肆无忌惮放飞自我,用这种几乎没有剧情的方式拍自己的少年时代,儿童视角罗列1960年代美国生活的方方面面。能有机会像这样子拍电影,对每个导演都很奢侈,作为导演的粉丝,好好享受就可以了。不得不感叹一句,太享受了,太浪漫了!
林克莱特的半自传影片,一道加入近几年名导将童年故土往事影像化的热潮。将真人演绎转制为动画的创作方式同质于[半梦半醒的人生],综合了写实拍摄与虚拟想象,一如导演别致地将小男孩煞有介事的自我登月幻想与真实的阿波罗11号登月实况交叉剪辑,而刚从太空乐园返家的孩子们实际上却在收看电视直播时沉入了梦乡,在睡梦中错过的历史时刻在多年后又被记忆所重构出来。至此,幻真虚实已不再重要,唯有那份渗透一切、一往无前的乐观主义真切到了极致。至少对美国来说,那是一个不需要过去、全力向未来的奋进时代。不过,登月工程之外的“噪音”也以电视采访的形式现身,爆炸式增长的电视节目、科幻电影([2001太空漫游]多次复现)、歌舞音乐、动漫卡通等流行文化也席卷了那一代人的童年。祖辈的大萧条创伤是唯一暗色。在怀旧追忆里重拾激情。(8.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