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老徐,看完你的电影,像中了DEBUFF,不得不说几句关于植入广告和装逼情节
不得不说,这部电影是因为之前看过杜拉拉,印象不错,想看这对组合斗心机能擦出什么火花才买票入场的。
开场我就被闪瞎了眼
老徐一身植入广告的名牌赫然一个大D的包,踩着10cm致人死地的高跟鞋然后说着一口标准的大学四级英语,背景飞快的在香港元素,投行、大厦、茶餐厅、会议室和街头之间闪现。然后两对人马张力十足的碰面,黄立行旁边的大眼让我很感忧伤,曾经那么喜欢她现在竟然给老徐电影里打酱油。。黄立行没有突破,老徐表演出的情绪有些嚣张和任性,电影随处可见她杀死人的眼神,哎我真想说有些人即使化妆也跟没睡醒一样,就别浪费时间强撑自己的气场了,真的,这个演不来的。
我想说这两种性格不可能入投行的。。。演的有点过。
嗯这个是开场而已。
后面,让我眼前一亮的帅的一塌糊涂的男配角开始爆料。
作为专业小报记者,他不知道使用哪个搜索,竟然给他搜到老徐和老黄之前成都恋爱的VCR,- - 看到这里我感觉编剧真的该下岗,这个情节,太太太奇怪了吧,起码你也交代一句啊把人糊弄过去啊。
好,然后我们的记者就去找老黄。
接着就是所谓的本片亮点,商战。
我想说,狗血得一塌糊涂。
商战的线索如下:
一.突然经济舱飞伦敦,找第一股东。
老黄:引爆烟雾报警器,造成老徐约会错过时间。
狗血:1.黄立行打电话就能问到另一家公司预约时间。屁。。。
2.伦敦的宾馆 烟雾报警器 是会疏散人群,不过你呆着不出来人家也不会阻拦你的,何况警察会知道那个房间报警,会调查并且处罚的。3. 大英博物馆中国展区夜 这个股东很装逼 晚上没事儿跑去看佛像
大白天开放时间不去非要晚上包场子看 然后两个人说了几句就完了
我很好奇是不是韩三爷给了很多包场费花不完了一定要搞这种飞机
4.伦敦老黄他姐开服装店,我想说,你们到底是中国人还是外国人,搞什么飞机呢,不过起码钟丽缇英文比老徐强多了,看来是美式,怎么混伦敦不讲伦敦音。
二、突然老徐飞非洲,在河边找到第一股东被拒绝
三、突然两人飞回去,开始开记者会、打击对手散播新闻。
四、两人回成都别墅吃西式大餐,席间红烧肉的煮法建议她们办火锅婚礼。我看到这里已经忍不下去。你丫成都别墅,你爸也李刚啊,你从成都软件园一跳就能飞香港投行,你当你是飞人啊。一飞去香港投行就让你负责国际锂矿开采公司的IPO项目,老徐你真的能不能不要这么装逼,你让我们这些混公司的情何以堪啊。
五、接着两人回香港,收购硬是搞成了合作。
合作一定是要在邮轮上谈的。
车一定要开出来亮牌子的。
电脑手机一定要植入的。
奢侈品神马那是当白菜随便穿穿的。
没事儿就可以找对方投行的人吃饭喝酒的。
投行的人要是这样,早就被开了好不。
六、两人在小路上,结婚合同。end
我已经吐血不想挣扎了。
2 ) 一部每到老徐出现就心底一沉的片子
因为没赶上3点的龙门飞甲,就选了3点20的亲密敌人,因为要早点赶回家吃麻辣排骨。
平心而论,当年看将爱电视剧,就觉得老徐做得很厉害,再想表达初恋的傻痴愣,也不带那么多做的表情的,由是,对老徐无感。
看了不少电影,遇到不喜欢的片段或者演员,最多等待。但这个片子,我必须吐槽的是,老徐一出现我就烦。
脸永远是黄而浮肿的,牙齿永远是看不清颜色的,表情永远是怨妇似的,穿着范永远想是往高端靠拢的,看得我叫一个累。
主打商战,看得出来做了不少努力,这是我选择2星的原因;副打感情,对话苍白无力,空洞乏味,这也是选择2星的原因。
画面不错,剧情麻麻的,但多少能看出诚意,但老徐非要亲自上阵,又显得一点诚意都没有。
当他们在天台上,远眺港城夜景,本来我心情甚好,但老徐又出现了万年不变的表情,想要撒娇,想要忧伤,想要美丽动人,但组合到最后就是烦,我是女的,但我看到都烦。
好吧,这是一篇很烂的影评,我只想表达,还不错的一部休闲娱乐片子,被老徐自己毁了。
3 ) 无聊的泡沫剧
一看这剧情介绍就知道老徐又要玩花瓶,用物质来堆砌。
金融她懂吗?工作她懂吗?看过杜拉拉就知道老徐有患有小女生幻想症,完全不食人间烟火。
估计她言情小说看多了,琼瑶剧毕竟还是电视剧,把电影也搞得如此琼瑶,只能说老徐善于一次次烧钱玩电影。
空虚无聊的虚伪,越老越不自持,哎!
看到很多人打4-5星,亮瞎了眼,只好很刻薄的打个1星,其实,如果可以,我更想打个负分,帮忙平衡一下五毛党的星星。
4 ) 风景优美的装X片
片子太装了
高旗是高盛和花旗么
有必要中英文夹杂的不伦不类么
要不就全英文
装到底
ok?
Amy完全就是一富二代呀
家里成都那小院那房子
爸爸过生日还是西式的
摆那一堆东西
夹杂着中式的热闹和嘈杂
无语。。。
还有父母也叫孩子英文名啊
又不是国外的
可能么
我也想去拍电影
完成自己所有YY的想法
但我会找尼坤那样帅气可爱的男主
商战的剧情很一般嘛也太装太夸张让人太无语
还有很多情节都猜到了
除了风景不错
各大地方的风景宣传片
老徐衣服也还行
还有就是偶尔的一些小话很有道理
我最讨厌你说你别闹
还有我想哭的时候你想笑
无论你有多少缺点,无论我们有多么不同,我,依然爱你。不管世界末日何时到来,此时此刻,让我们,在一起。
5 ) 你还在坚持什么
《亲密敌人》如果是一部由外国人演的片子,我的不适感也许没有那么大。活生生的一帮中国人,成天开着凯迪拉克的车,带着名表,用着lenovo的电脑和手机,坐着海航的商务舱,住着5星的酒店,在你面前一个劲的矫情、起腻。你什么样的感觉?我的感觉就是羡慕嫉妒恨,空虚寂寞冷外加胃疼。
老徐据说是一才女,可我看完电影总感觉这个才应该改成财,你拍电影差多少钱啊,这么拼了命的植入广告。再说了你导演就完了,就别演这种青春戏了。当年跟你一起演《将爱情进行到底》的李亚鹏都不装嫩了,红颜易老的你还坚持什么啊?
6 ) 垃圾中的垃圾片
坑爹的装逼片,看完满身洋屁臭味,去你妈的徐才女,去你妈的时尚剧,如果说满篇的英文名字和土洋结合的半生不熟对白就算是范儿的话,垃圾的剧情,做作的演技,刻意的装逼,无处不体现出土包子喝咖啡的别扭卖骚气息,我们是吃土豆喝豆浆的小百姓,这种骗人的童话剧去糊弄其他装逼的傻逼吧。
7 ) 更丰满的电影与更丰满的投行
作为一个混迹投行四年之久的标准文艺青年,加上有过与多家外资投行开会谈判的经验,同时,还有熟悉的朋友在大投行做MD,我觉得我有必要通过亲眼见证给这部片子一个公正的评价。当然,我也是看过豆瓣最负面的影评后去的,之前做足了失望的心理准备。
可是,我得说句公道话,如果把老徐的《杜拉拉升职记》作为她上一年的业绩,与今年的《亲密敌人》做一个纵向的比较,那么她真的进步了不少。这里面关于那些外资投行开会的场景,还有收购的整个故事结构,都很接近真实世界。甚至,这个收购的故事让我联想到了马云与雅虎之间的真实的收购故事,最近这件事又一次在中外媒体上突显风起云涌——收购,就是一个需要大量时间和精力斗智斗勇的过程。
相比之下,其实《窃听风云2》才是一个不靠谱的企图讲述证券界故事的拙劣版本,我在观影过程中几次怀疑这真的是展现当代股市风云的片子,特别在影片高潮部分,刘青云及黄奕一干人居然在稿纸和白板上手算加权移动平均成本,天哪,微软OFFICE的EXCEL软件已经问世几十年了!别这么不专业了好不好?当然,编剧对融资融券、大宗交易等各种交易手段的完全不了解就不用再过多赘述了。
所以,从故事的整体编排来说,老徐对投行的这点事儿还是做了不少功课。但,这部影片看下来,给人的感觉就像老徐本人——太骨感,就是说故事结构很好,但无论作为爱情片、职场片、还是金融题材的剧情片,都还需要更多细节来丰满。老徐学过美术,她应该明白这个道理:就像作画,颜色需要一层一层铺上,才能让整体画作更具真实感,更有张力。我们需要更丰满的电影和,更丰满的投行。
试举一些让投行人士不舒服的细节:
老徐和黄立行分别是两家外资投行的MD——虽说他们的真实年龄也不小了,可是有没有必要一下子给主人公这么高的职位?特别是影片里老徐这种毕业了没怎么工作被黄立行介绍进投行的新人,是不可能这么快做MD的。影片结尾还有一句台词,说老徐进投行没多久就能带领大家做成这么一个大项目——这实在是不可能。很多人在投行混了五年、八年,也就只能做个VP,比较努力的人也许可以在快四十岁的时候混到MD,不过,那早已是身经百战。论资排辈(seniority),其实在专业化的投行真的比较严格(惟保荐人是尊的投行除外)。 而老徐,通过她会见目标公司主要股东时的表现,实在连VP的水平都没达到。
老徐回到香港,和同事一起在车里聊天,前排男同事说自己在投行拿着一年几百万的薪水,出去都得坐商务舱,连续四十八小时不睡觉,这就是应该的。当时我脑子里只有一个词:败类。知道华尔街为什么大裁员了吧?就是这种自以为是的人搞的。在中国大陆,基本上投行人员都不可能是这个样子。大部分时候总是在一些穷乡僻壤出差,一整月一整月地忍受恶劣的食宿条件,做大量的基础工作。遇上真的能拿到上百万的年份,也要用好几年的打拼和频繁地在各个项目上加班换来。
那个狗仔的财经记者(或者是博客写手)实在是一个太怪异的角色,在这样一部现实主义的片子中他就像是一个魔幻的角色,老徐是想把自己的片子搞得有点徐克的感觉吗?
这个莫名其妙的人物简直就像是多余的副乳,真实的财经记者完全不是这个德性。我见过的财经记者很多都相当专业,他们的强项是分析和关注细节,而不是拍照片。然而这个狗仔记者只做对了一件事,就是去澳洲做目标公司的现场尽职调查。这让我想到了报道胜景山河造假的财经记者,当时觉得那个记者真的很了不起,他用自己业余的投行知识和专业的敬业精神战胜了众多专业中介机构和证监会发审委,如此伟大的一件事,就在这片子中变得像八卦一样轻描淡写。
记得我看美国电影《华尔街》的时候,还是在读的大学二年级生。那是货币银行学的最后一堂课,老师找来这部电影给我们放。当时的我,对证券和投行,完全不了解,却一下子被这部片子所吸引,因为,那里面描述的华尔街景象是如此真实和震撼。时至今日,想到这部电影还依然觉得心潮澎湃,我想,中国是不是拍不出这样真实的金融题材的影片了。
不过,我觉得我还是犯了一个错误,因为,老徐其实是在拍爱情片,而不是着力于投行的故事。可不是?要真是两个投行的MD在谈恋爱,都工作多年了,恐怕早就是第二春了,哪有这么浪漫?
但老徐既然选择了这样的背景题材,她应该对这种选择负更多的责任——这不是穿越剧,那么就尽量接近真实吧。
老徐选黄立行来演这么一个老谋深算的投行人士,就注定了这角色的失败。当然,老徐这是偶像剧的设计。可是,当年她选姜文来演《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那感觉就完全不一样。老道的演员可以给略显单薄的剧情增加一些厚重的颜色。
这部影片还延续了“杜拉拉”时代遗留下来的问题:为什么每次女主角都非得在办公室里或在众多职场对手面前没原则的乱发脾气?而且为什么总是没头没脑的嚷嚷?当场飙态度在任何时候都是绝对的职场禁忌,从这一点来看,老徐和她的编剧真的都是职场菜鸟。在工作场合不是不能有争执,但这有一种微妙的艺术在里面,这也是小说《杜拉拉升职记》最初火起来的原因——它道出了职场的很多微妙之处。但后来,作者犯了和老徐同样的错误——把职场写成了爱情剧,严重怀疑她们俩是不是成了闺蜜。
我真诚的希望老徐能在职场题材上做一些真实的研究和真实的呈现(当然,可能她没机会了,因为她说下一部不拍职场题材了),而不是误导我们本来很聪明的观众。例如:
谈项目绝不能有文艺范儿。工作上没有性别区分。身为女性的特殊性只能作为加分项出现。
与人沟通没有一两次成功的事。沟通需要坚持。伟大的销售人员也都不是通过一两次接触就成功发展出客户的。坚持不懈总能感动人,再加上方法得当,就最终会说服别人。
职场上相处讲究互相尊重,谁也受不了强悍作风的同事和领导。by the way,能不能让其他的女演员也能在出演职场角色时穿得像老徐一样美?老徐在片子里不停地换衣服,而梁咏琪几乎一水儿的衬衫加套装,这真是情何以堪啊……
当然,这部片子真的有些可圈可点之处。比如,黄立行在向老徐求婚时写了一份商业计划书跟她讨论,老徐还说:你觉得这个组合是不是风险高了点儿?这都让人觉得很接近投行的日常调侃。比如,我们常把结婚说成是IPO,二婚说成是资产重组,私下搞婚外恋则是非公开发行……
故事的结尾,梁咏琪离开投行前夕,与同事开告别party,她说了很简单却很点睛的一句话,她说:“我自由了,你们就继续加班啰!”我突然很有感触,可能只有离开过投行的人或者想过离开投行的人才会对这句话特别在意。当初,大家都是冲着能挣更多钱去的,用或长或短的时间来经验挣钱与拼命的个中滋味,有一天选择离开,看着别人继续狂奔在拼命挣钱的路上,需要有梁咏琪的这种心情——这是重获自由的机会。
最近,有一位重量级的投行人士在新年前夕离职了,他已经成就了历史,我由衷的希望,他是重获自由了,当然,也有可能在新的投行开始新的不懈奋斗。
其实老徐完全可以把投行的故事诠释成那句经典:人生而自由,但却无往不在枷锁之中。投行,就是这么回事儿。
8 ) 爱情飞呀飞
这是一部很洋气的电影,主人公澳洲、伦敦、南非、香港地满天飞。一出时尚的西洋镜,包装、剪辑、配乐都赏心悦目,让各种时尚元素花搭着轰炸你的眼球,扑面而来的是徐静蕾作为一个成功女性的高端趣味,让我整整仰视了100分钟。其实这种东西我看过之后是宁可尽快把它们从大脑中清空的,否则我无法正视自己平淡廉价的生活,结果最后留在我记忆中的是一句夹杂在英语、港普、粤语、京片子之间的四川话:“成都是中国发展最快的城市,也是生活节奏最慢的城市,所以我们很舒服。”我愿意把我看电影过程中唯一一次笑容送给说这句话的刘仪伟,虽然他的扮相挺猥琐,但还是挺亲切。
影片结尾用“在一起”的字幕来突出了影片的爱情主题,也许是在向圣诞情侣们表白自己爱的初衷,其实这是一个可预见的飞去来器式的爱情轨迹,结局无惊喜,关键在于过程和细节能否打动人。两个年薪几百万的人与月薪几千块的人谈恋爱的方式肯定是不同的,这预设了一个观众接受障碍,其实聪明的做法是其中一些物质至上的东西是要被消解掉的,这不仅是技巧问题,还是价值观问题。这是影片在编剧上的一个缺陷。
影片在剧作上最重要的失误是对于商战的肤浅表述。《亲密敌人》其实可以算作是《杜拉拉升职记》的一个升级版,这是升级就体现在由职场到商战的进化。但是影视中的商战要想吸引人,必须有着一个很重的砝码压在人物身上,这个砝码可能是名誉地位,也可能是身家性命,胜负之差是天堂地狱之别。但影片中的投行收购之争仅仅是正常的业务行为,输赢只是多赚一笔或少赚一笔钱的事,而且两位主人公在事件中仅仅是打工的角色,徐静蕾在处理这些情节的时候用了很多制造压迫性节奏的外部手段,但本身就不是什么利益攸关的事情,观众还是很难提起兴趣,感觉被普及了一堂金融课而已,而大佬们只是在陪着徐静蕾和黄立行玩了一场暧昧的感情对峙游戏。更为致命的是,影片中伪商战与爱情的戏份几乎是平分的,这就导致本应得到更充分经营的感情线被稀释,剧力在这种内耗中被消耗掉了,主人公的爱情也始终在空中飞呀飞地落不到实处,到了影片最后,也就欠了观众一次由衷的感动。这让我想起另一部女导演的作品——姚树华的《白银帝国》,那部商战影片最严重的错误是用乏味冗长的感情戏拖垮了整部戏的节奏,徐静蕾在《亲密敌人》中反向印证了这个在大局观上的失误。
徐静蕾通过《杜拉拉》完成了自己由一个文艺片导演向商业片导演的转变,《亲密敌人》在视听表述上比《杜拉拉》更成熟更老练,而且她的运气很好,《杜拉拉》有着强大的读者基础,《亲密敌人》则坐拥一个竞争乏力的圣诞档,但她确实该换编剧了。【河北青年报】
如果2012不是世界末日,那么,什么才是你想要的生活?
能死算了。
金融商战玩的嫩,卖弄时尚全球跑,高端人士用联想,礼服睡着变T恤
小家子气一览无余。即使这把年龄,沉淀了阅历也无法变沉稳这是女人的悲哀吧。
《亲密敌人》比《杜拉拉》好看,算今年《单身男女》之后,合格的时装爱情片,老徐在某个瞬间还是很好看,熟女味很正点,微微动了一下心。故事依旧软肋,太追求远离人民群众的成功金领的奢华生活,眼花缭乱流于表面,还是更喜欢彭胖子《志明与春娇》这种有生活味、人情味的时尚小片。老徐嫁给黄立行吧。
抄都抄不利索
的确是杜拉拉升级版,如果杜拉拉值0.5分(满分1)的话,这部片就是0.5的二次方,0.25分。因为它几何级数的放大了所有缺点,包括装嫩女主角的全程无精打采。
商业广告剧么。。
感情是感情,生意是生意,拍电影是拍电影,这三者不要混为一谈,好么?
您做出今后再也不演自己导演的电影是一个正确的选择
看了《亲密敌人》,感觉还不错啊,起码基本上是到目前为止国产职场电影的最高水平了。回来看豆瓣评分以及一些短评,将其批得狗血喷头的,我真是没法理解啊。豆瓣电影区的评分越来越没参考价值了,而且水也越来越深了……
三星半,商战的剧情做得不错,两人的感情略有牵强。不过龙门我都给了3星了,这片子怎么也得4星啊。
这是一部很Fashion的电影,尤其在商战中加入了爱情后显得更Romantic。角色也总喜欢在中文里塞进几句English显得很洋气。商战与爱情,徐静蕾做得其实不太差,只是太平庸,两部分的结合也并没有太出彩。更大的问题是,被称作老徐的徐静蕾再去演时装爱情片,魅力已经大不如前了。
影院效果好也不是好是,我就是在观看女演员的眼纹、颈纹、脸上厚厚的妆和毛孔,以及老徐的副乳下完成看片的,太干扰叙事了。每次感情的细节处理场景,老徐的颈纹和副乳就发挥作用,让人出戏。电影本身还可以,李艾真像公关。
带妹子去看这个,准备趁他们亲热时创造气氛亲妹子一口的,结果整部电影他俩一嘴都没亲,操,给一星
圣诞档的电影,还是这部最适合,有帅哥美女,有风光美景!
跨年电影,比预期好点,欢乐的地方并不多,职场部分弄得眼花缭乱,爱情部分倒是更好看一些,期间更多的感慨是老徐果然老了。。。P.S.介于凯迪拉克的遥远,我跟同事看了后决定还是去成都更实际。
黄立行越长越像吴佩慈。。。
算了,还是啥也不说了……
黄立行丑成这样为何还能上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