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摘抄台词
我已经模糊了那个将要同我约会的女人的脸
其实人的一生又有多少张脸 足以让你刻骨铭心呢?
对我来说 可怕的不是认不出自己的爱人
可怕的是失去了等待
等待 也许并不是等待与你的爱人相遇
等待 也许只是等待着与你的爱人擦肩而过
在无数张脸中 你根本认不出她多变的脸
你越过她 与她交错而过
尽管你似乎嗅到了空气中她的气味
哎 你继续等待 时间变得像光线一样眼花缭乱
天啊 这道扇形的光 射中了我黑暗中彩色的眼睛。
2 ) 阳光下的等待
“从小他就是一个喜欢故事的人,而故事总是在远方,在一个也许并不存在的地方。他知道每个故事都有一扇神奇的门,当他迈步进去,是能够顺着一条无尽的道路走到天涯海角的。于是,我们也被他诱惑着,穿越想像的时空,透过流光飞舞的胶片、一秒24格的影像,看故事中的人和事如何栩栩如生,如何打动人心。”
这就是李欣。一个认定悲观的人比较适合拍电影的导演。
这就是《花眼》。一个个爱情故事。
喜欢那种光怪陆离的影像,还有平淡的独白,喜欢漫画般的画面定格---生命中每次相遇都感觉那么不真实,像是一幅早已存在的画面。---喜欢里面充斥着各种各样想象的故事。整部电影中,一个个故事的主角都很少有台词,只有引座员的大段大段的独白,串起来像是一篇优美的文章,感觉风格很王家卫。
喜欢武拉拉扮演的引座员,一个可爱的人。在经受过一次感情挫折之后隐藏在黑暗之中,把自己躲避在别人的故事里,无论是电影还是身边那些熟悉的陌生人,整个生命只剩下一道破碎的彩虹。他看到了害怕承担一辈子婚姻的情侣,看到了在大学校园弥漫的甜美初恋,看到了奋起直追自己爱情公车的体育老师,看到了拿着地图寻找爱情和幸福的女孩,也看到了有可能与自己依偎在一起的小动物。
喜欢那段他幻想自己与小动物相爱的故事,恋爱就是穿着可爱的蜜蜂装,游走于城市中那些产生爱情的地方,为心爱的人讲述天使的故事,一起在冬日的夜晚吃一碗热腾腾的云吞,让丢失了睡眠的自己再次找回丢失的东西,依偎在一起,酣睡淋漓,真的像两只快乐的小蜜蜂,想飞到哪里就飞到哪里。
然而小动物死了。一切终究是幻想。
轰轰烈烈的爱情只存在于幻想,而现实,什么也不会有。
可爱的引座员在公园中一直等待,从上午到夜晚,经历了一天的阳光。
看着周围,阳光下真实的爱情。他眼中的彩虹再慢慢长大,终于成熟了。他可以走出黑暗,再次融进阳光的怀抱。
虽然影片表达了很多悲观的东西,但是我还是相信每一个人都可以找到自己的彩虹,在阳光下幸福的生活,爱情依旧美好。
我会一直等待,守望自己的爱情。
可怕的不是认不出自己的爱人,可怕的是失去等待。
等待,也许并不是等待与你的爱人相遇。
等待,也许只是等待着与你的爱人擦肩而过。
3 ) 遇见(花眼、李欣导演、其他)
第一次和李欣导演接触是在去年北京电视台期间,当时北京台那边的剧组工作还没完,李导要筹备北京的工作室,问了我要不要过去做助理,当时我跟康康在一起,每天轻松自己,鄙视别人,电影学硕士刚刚录取,自己的定位模糊乃至缺失,再加上当时工作形势的难以左右,几次通话倍感纠结,除了客观原因以外,也许因为这位导演一直之于我的特殊意义。高中的时候,带着划痕的光碟,用简陋的录音设备、20几页的听录、手写,整整齐齐的字,那就是我整理下来的《花眼》,后来我又花了很久的时间将它整理成电子版,并发到豆瓣上,那一直是我最喜欢的电影之一。跳跃的颜色和叙事,魔幻又充满新鲜的现实感,那电影让我理解到什么叫迷离。
事实证明,我整理下来的这个完整版的剧本后来成为了很多人的宝贝,在这之前和之后,喜欢这个电影剧本的人很多,但网上没有一个完整的本子,于是一个偶然的兴趣得到了很多陌生人的感激。也更偶然的遇到了李欣导演。
他用豆邮告诉我,很高兴你喜欢花眼,我是导演李欣。
因为是这样的遇见方式,所以他一直称呼我为,安。
电影这种东西,总是让人模糊了幻觉与现实。
第一次见面是那次他打来问我要不要做助理之后,那天下着雨,康康开车带着我从北京台到三里屯附近的竞园创意园区,如今这样的工厂化的创意集中地在北京也在渐渐变多,康康说那天她等我的时候去逛得很开心,而我跟李欣导演在竞园里的咖啡馆里坐谈。
他看起来仍然神态年轻,讲起了花眼的前后,问到我最近看得电影,当时中国电影资料馆正在进行伯格曼的电影展映,我说我最近去了那边,他说,看电影要遵从自己的心,看喜欢的,很多大师的作品,年轻的时候其实是看不懂的,看他们的电影更是完全不应该成为一种姿态。他对电影选择的那种透明态度,确实也影响了我。他讲了他认为好看的片子,从包里拿出随身携带的书。片子他讲到的是《白夜逃亡》,书是大卫林奇的《钓大鱼》,极简的封面。他讲他爱咖啡,是那种闻到咖啡香就受不了的人,即是是在片场,也必须需要这种香味。
我不想在电影史地位上来定断这位导演,时代造人,也带来阴影。他们这一代电影人所拥有的空间巨大,又极其有限。理想主义的印记掺杂着略带挣扎的成长,也有对于国内电影市场的不成熟、机制的病态的隐痛。也许出于对《花眼》的感情,我愿意用所有的善意去理解,并拒绝定论。
后来,我终究是没有去,李导说,安,你推荐一个人给我,于是阿哭就去了工作室。阿哭,我们至今都还未见面(呵呵),但却很熟悉,常聊来聊去,她京腔,大我一岁,文字漂亮。
一年半载已经过去,我偶尔会问起阿哭工作室和新片的筹备状况。我只记得上次见面,李导有说过,也许力宏会参演,但也许是刘烨,因为我走后他会跟刘烨在花舍咖啡见面。by the way,阿哭说,新片仍然在没完没了的筹备。
和业界的距离,容易产生种种中空的漂浮感,比如傍晚,李欣导演短信说,安,有没有想要涉及剧本创作时,我很老实的讲,我现在的状态不对,也许将来会有合适的状态出现。同时我说,我并不认为我有足够的理想和能量去承担创作的工作。也许我的话带了年轻人不该有的暮气,但多年来的习惯和愿望,是平淡安然,而创作则意味着动荡,还意味着面对不完美时的痛苦。
他说好,自然的等待。并再一次说,有时间喝咖啡。
虽然接触不多,但我知道他是个不定性的人,他不会觉得有什么事非做,什么选择非做,就像对于一个热爱电影的人来说,不是必须去做剧本创作。也可能,这是属于他的平和方式。对于这一点,我一直很感激。那默默的告诉我,你可以按照自己的心选择。
但我感知的是,我对电影的复杂感情,这个字眼多么迷人,但也许承受不了它如烈日般灼人的光泽,可以耗尽的东西太多。电影产业方向也许是更稳妥的选择,虽然很多人懂得那是鸵鸟的选择。
我想创作是需要等待的。
如果不存在合适的状态,我宁愿远离电影行业,把它作为单纯的爱和宝物封存在个人志中。
如今所做的一切,安静的读书,放松的看片,漫无目的的行走,都是为了保持心灵的新鲜。保持痛感。那样会活的更长久。
4 ) 温暖
很喜欢听武拉拉的独白,他的声音像是在写文字一样,那些文字很温暖。
一天的幻想,在一个冬日有温暖阳光的公园里,幻想着。
想像与现实交错,光与影,一个个平凡却温暖的爱情故事。
谁说想像不也是现实的一部分?因为有了想像,我们才有期待,才有了等待。
品这部电影,就像端了一杯热热的茶,躺在冬日的阳光中,天马行空地幻想那些平淡生活中温暖的,一个个故事。
5 ) 去地域化与想象的地理学
影片是一部标准的“上海制造”,却将自身风格定义为“魔幻现实主义”,采用抽帧、频闪和高速摄影,同时借助大量MTV式的剪辑,极大地颠覆了观众对于上海的空间认知,使它变得似是而非,无从辨认,成为一座“看不见”的都市。透过运动跳跃的视点,影片次第出现上海美琪大剧院、外滩观光隧道、延安路高架桥、上海展览馆等多处具有显著城市地标性质的空间节点,然而车载摄影机却将都市意象加以变形、挤压和虚化,营造出一个拒绝被现实所定义的去地域化空间。
除了对城市外部地标形象加以虚化外,影片的五段爱情故事也对失去具地域性表征的内部空间任意切割,碎片化的都市空间呈现为一种随机的自由拼接。两位天使作为醒目的同质化元素,先后降临到每处空间。他们一成不变的怪诞姿态为每一处碎片化的空间都带来几乎完全雷同的表现主义风格。
影片对同质化都市空间的叙事突围,最终落脚于对碎片意象的空间化再造。对片中人物而言,他们借助公交车、轻轨和轮渡等一切交通工具,甚至以“疾走罗拉”式的狂奔去找寻新的都市空间。而对承担主要叙事功能的影院领座员来说,他用黑暗中自由散漫的想象弥补了现实空间的破碎感与心理压抑。
《花眼》取义“Dazzling",叙事者逃避原来的城市生活就是因为他曾经被光灼伤视线,而这束光究竟是都市现实生活中的光,还是影院的白日梦之光?如果是前者,他将注定永远生活在电影院的黑暗之中;如果是后者,那么他将不得不时刻准备逃离最后的寄身之所,寻找另一处”第三空间“。
”你找遍城市的每一个角落,决定离开“。
6 ) 在爱情前我们都花了眼
在暗无天日的电影院里,伴随着一成不变的光线,拒绝阳光,守侯爱情。
或在被阳光遗忘的酒吧里,萦绕着香烟,酒味混合的音乐,缄默不言,却还在期盼爱情。
不敢相信爱情,如同不敢走在洒满阳光的的大街上,怕刺痛了双眼,刺伤了心。
细细观察别人的爱情片段,在黑暗的掩盖下,现实与虚幻重叠在一起,为他们猜测可能的结局。如同那空中永远身穿黑衣,一脸严肃的天使。在那言语已丧失意义的酒吧里,喃喃自语地说:“我想被人爱”。
终于鼓足了勇气,去接受一段可能会开始的爱情。在公园的长椅上,在冬日阳光的底下,带着黑色墨镜的他开始漫长的等待。
想象了四段爱情,四个温暖的结局,四对彼此需要爱的恋人。小心翼翼地寻找爱情,在路的尽头,那里有道明丽的彩虹。
彩虹也在他眼里,是因为流泪而被太阳灼伤的痕迹。流泪是因为看见了逝去的爱情。一道残缺的彩虹,在他眼里,也在心里。
他终于没在长椅上等到那段可能会实现的爱情。然而一天的阳光还是穿过他厚实的外套,将他的心包裹得很暖很暖。
他开始想象那个女孩,想象那个女孩可能会与他之间发生的一切。他想象被亲吻,被拥抱。想象自己终于可以在她的肩上安然入睡。他想象自己额头的爱情封条被她揭开。与别人一样闪着红星,也有天使在身后庇护。
他终于在街上脱去那黑框的墨镜,让眼睛开始学会接受阳光。
这个世上的爱情大多平淡无奇。尽管如此,我们仍然需要它。
7 ) 把爱情锻造成矫情
那道扇形的光线,又在我头顶亮起。它穿过黑色中的抹不去的灰尘,照亮了眼睛。这是我手里我可以控制的光线,在熄了灯的剧场里,妖娆地、自由地变幻各种姿势。有时不经我的控制,它会猛然奔向眼睛,这个敏感的器官。它粗暴地打断别人在这儿的生活。我就是那个引座员,是我领着你们,找到黑色神秘世界中属于你们自己的座位。我的眼睛不知疲惫地收集着你们在这儿的生活。
我看见泪水在你的脸上闪光,我知道你并不是真的被谁感动,你只是需要泪水,需要那种咸咸的感觉。
你总是那么放肆地笑,总是坐在十五排七座,总是在电影进行到一半时,掏出打火机看表。你似乎是一个特别单调而且特别守时的人。你该换一个无烟的打火机了,因为在你前排座位的后背,留下了一个洗不去的黑印。
我收集你们在这里的一切,想象着你们在剧场外的生活。就像这每一本胶片,记载不同的故事。而我的眼睛,记载你们每一个人在光线中的剪影。我熟悉你们。我的眼睛不知道疲惫,从早上,到晚上,再回到早上。时间变得无所谓,因为我已经丢失了睡眠。我是一个失眠病患者,我怕亮,怕那刹那间照亮眼球的、眼花缭乱的阳光。
那是一条被打碎的彩虹,是眼睛隔着泪水,被阳光灼烧的痕迹。我清晰地记得那年被阳光灼烧的疼痛。耳机依旧保留着多年前的音乐,但我的记忆已经洗去了那张让我从心底涌动出泪水的女人的脸。
是电影让我忘了真实的生活。剧场,就是我的现实。在这儿,想象与现实一起存在。我的眼睛根本不可能分得清楚哪是现实,哪是想象。就像生命中每次相遇的瞬间,都感觉那么不真实,像是一幅早已存在的画面。
我的眼睛看不见天使。我的眼睛同样更看不见爱情。但我相信,天使的眼睛看到了桥上的爱情。我想,你的故事可以这样开始了。
你在即将来到的婚姻前退缩,你不敢承认,你是否已储备了足够的情感力量,去支撑一辈子的婚姻。终于,你说:“小栓,我不能和你结婚。”
你喜欢我给你的故事吗?当生命中所有的不可能都变成了可能,你相信这是因为天使吗?
每一天,我都收集你们在我王国里发生的情感。每一件事,每一个细节,都成为我真实幻想里的素材。其实,在我的眼睛里,电影只是背景,背景中的你们才是主角。我想,轰轰烈烈的爱情,只能存在于幻想,而现实,什么都不会有。
这里,是我另外的一个寄生空间。没有窗,更不会有突然的雪白的光闯进,我觉得安全,我熟悉这里就像熟悉剧场。这里的光,各式各样的光,折射的,直射的,混合的,透明的。我迷恋这里就像迷恋剧场。
他叫二勇,是我童年的朋友。有一次,我们一起玩鞭炮,我点燃一支,扔了出去,正好在他的耳边炸响。于是,二勇的左耳听力上有一些障碍。可是二勇并没有怪我。后来他搞音乐,却说有障碍的感觉好极了,他常能听到一些异样的声音,能有幻想。所以他Jazz唱得比谁都好。
“你知道吗?抽烟就是对妈妈身体的一种依赖。”
我很奇怪,她也会思考这样的问题。她说的一点没错,人最幸福的时光,就是呆在母亲的体内,被温暖的羊水包围。就像在剧场里,不真实地漂着,不在乎白天和黑夜,时间一样,光线一样。
我不知道为什么,我心里已经答应了那个约会,一个暴露在阳光下的约会。我的内心再次被爱情诱惑,充满了对它的期望。我会在阳光下,静静地等待一个女人的约会。
空气中漂着冬日树叶的气味,太阳还没有上来。我很久没有这样在公园里等一个女人,这种感觉,让我陌生、害怕。
公园的喇叭传出的音乐,更像是在初春。我想到了你,那个像大学生的剧场男孩。我想,这个故事应该是你的。
我体验着十点钟阳光的温度,正如你的身体,已经开始成熟。还有这初春般的音乐,都如温床,滋生着你初恋的幻想。你想象着她的眼神,还有她的体温,顺着音乐蒸发,在校园里弥漫开来。一切都变得浪漫起来。想象中,你突然听到自己的声音在说:
“刚才这首歌是献给化学系的潘枫同学的,她很可爱,我非常喜欢她。我是机械工程系的王炼。”
你想象自己成了爱情的英雄。你勇敢地想把它变为现实。
“喂,想什么呢,菜凉了!”
公园渐渐热闹了起来。有好多孩子的欢笑声。我知道这公园里就有很多人,同我一样在寻找爱情,甚至还带上了地图。而爱情呢,就在我们面前的空气中飘来飘去。
正午,阳光直射。那曾被阳光灼烧过的疼痛,像冬日的寒冷淤积在心底。我依稀记得那一年正午,因为看到正在逝去的爱情,我的眼睛涌动出泪水,折射着阳光,如火焰般在我眼里燃烧。今天的这个正午,我只感到眼里的那段彩虹,正在渐渐长大。
我让我的想象充满了勇敢,去继续你的故事。
我想,在天使的注目下,你比我更有机会重新表白你的爱情。
你看着近在身边的爱情,收集着勇气。
借着我的想象力,你成功地握住了爱情。也让我变得勇敢。
我想告诉小动物,在这城市的上空,有一双天使的眼睛,它看着我们,也看着爱情。
我还想告诉她,那些在阳光下幻想的故事。我会带着小动物,去那些地方,那些被天使守护的、产生爱情的地方。我会带她去看电影,告诉她,爱情其实就应该像售票人头上的鲜花一样灿烂。我会带她去那座桥,分吃一个烤红薯。她好奇地问我很多关于天使的事,还特别喜欢听我讲的故事。我们会一起在冷冷的冬夜吃一碗热腾腾的馄饨,我们会在剧场里做梦,我甚至,我甚至重新尝到了睡眠的滋味。我们会一直依偎在一起,像两只快乐的蜜蜂,累了,想在哪儿睡,就在哪儿睡。
我真切地看到小动物那可爱的神情,我还真切地听见她在我的耳边大声地说“我爱你”。
我看到了那些在阳光中幻想的故事,真的就在我身边发生。我会去等。等待那同阳光里的想象同样真实的一场约会。
我就这样一直等待。我就一直这样等待。从冬天,到春天,到夏天。阳光滋养着树叶和水,也滋养着我的眼睛。我眼睛里的那道彩虹已经成熟,完全融入了视网膜。一个有着彩色视网膜的我,可以自由地仰望阳光。那七彩的炫目的光彩,欢乐地给着眼睛幻想。我看见那树叶流动的透明体液。我甚至真的看见了天使,就像没被阳光灼烧过的孩子的眼睛一样。我也站在树枝上,看见了像蜜蜂一样的自己。
我已经模糊了那个将要同我约会的女人的脸。其实人的一生又有多少张脸足以让你刻骨铭心呢?对我来说,可怕的不是认不出自己的爱人,可怕的是失去了等待。等待,也许并不是等待与你的爱人相遇。等待,也许只是等待着与你的爱人擦肩而过。在无数张脸中,你根本认不出她多变的脸。你越过她,与她交错而过。尽管你似乎嗅到了空气中她的气味。
唉。你继续等待。时间变得像光线一样眼花缭乱。
天哪。那道扇形的光射中了我黑暗中彩色的眼睛。
算是比较实验的作品了不过是实验风格 内容却还缺乏更有力的支撑
小时候看的 完全没看懂 现在才知道这叫艺术片 大概是我看的第一部艺术片
喜欢其中两个小故事。
什么TM破玩意儿,李欣这个导演已经消失了,真好。
很有感觉
明明很好的故事,给整到银幕上之后有点形式大于内容了
完全不记得,但是肯定看过。
中国版柏林苍穹下。徐静蕾演技真烂!
几年后,它不能令我再花眼。
都说里面的对白是摹仿王某某导演,我不以为然
哎呦喂,终于看完了。湿得不行了。
可悲的是失去了等待
还在电影院看的,看得头晕目眩
看的不知所云
白日梦
我已经不记得这个片子讲的是什么了,只是记得小时候特别喜欢也好像给我特别大启发似的
一次偶然在CCTV6上看到,当时非常痴迷……
其实我还蛮喜欢这装逼的电影···不像有的电影装的一点都不纯情···看完让人一般都会有想法的电影··
我以前还特地为这片写了篇装逼的文字,现在想起来也挺配这片儿的
别人是无病呻吟,他这是有病呻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