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氏孤儿

剧情片大陆2010

主演:葛优王学圻黄晓明范冰冰海清赵文浩王翰赵文卓鲍国安张丰毅

导演:陈凯歌

播放地址

剧照

赵氏孤儿 剧照 NO.1 赵氏孤儿 剧照 NO.2 赵氏孤儿 剧照 NO.3 赵氏孤儿 剧照 NO.4 赵氏孤儿 剧照 NO.5 赵氏孤儿 剧照 NO.6 赵氏孤儿 剧照 NO.13 赵氏孤儿 剧照 NO.14 赵氏孤儿 剧照 NO.15 赵氏孤儿 剧照 NO.16 赵氏孤儿 剧照 NO.17 赵氏孤儿 剧照 NO.18 赵氏孤儿 剧照 NO.19 赵氏孤儿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3-09-16 17:12

详细剧情

  春秋时期,晋灵公不喜权臣屠岸贾(王学圻 饰)当道,且厌丞相赵盾(鲍国安 饰)专横。赵盾之子赵朔(赵文卓 饰)双喜临门,不仅战功卓著,而且妻子庄姬(范冰冰 饰)也身怀六甲。屠岸贾视之为 心腹大患,设计在朝堂上投毒,借灵公之口,灭赵氏九族。  庄姬在大夫程婴(葛优 饰)诊脉时,目睹夫君赵朔身亡,悲痛中决定生下婴儿。此时,屠岸贾手下韩厥(黄晓明 饰)前来灭种。临危之际,庄姬将婴儿托付程婴,让他交给公孙杵臼(张丰毅 饰),后拔剑自刎。韩厥因此被屠岸贾砍伤,后者下令封城,挨家挨户搜查婴儿。情急之下,程妻(海清 饰)把赵孤交上。程婴前去认领赵孤,程妻去见公孙杵臼。因封城,程妻母子被藏于影壁墙内。屠岸贾设苦肉计,逼程婴说出婴儿下落,相继诛杀公孙杵臼及程妻母子。程婴强忍悲痛,独自抚养赵孤。韩厥在求医时了解到真相,与程婴结下生死同盟。程婴携赵孤投奔屠岸贾门下,并让屠岸贾认下赵孤为义子。从此,展开了长达 15年的复仇计划……

长篇影评

1 ) 凱子哥,真的,程嬰到底怎麼你了,你要這樣作踐他?

同志們!第二頁出現了一個很厲害的回帖!http://movie.douban.com/review/4503971/?start=100第三頁:http://movie.douban.com/review/4503971/?start=200看了幾篇宏論,即使給這電影三星兩星的,也都覺得凱子哥對程嬰的改編不過分!! 到底什麽毛病這是!! ——題記 《史記》千把字的《趙世家·趙氏孤兒》。。 雖有兩段筆墨稍嫌煩絮。。仍寫得精彩絕倫。。 司馬遷筆下。。程嬰的身份是趙盾的“朋友”,並沒說是醫生;而公孫杵臼只是個“門客”。。 但有個非常重要的問題——他們拿出去頂包的小孩。。並非程嬰兒子這麼狗血。。而是隨便找了個孩子(“乃二人謀取他人嬰兒負之,衣以文葆,匿山中”。。必須說一下百度百科“趙氏孤兒”詞條的這個地方是錯的,淨是錯兒也敢叫百科,大概是這個時代的特色)。。 這樣寫其實有兩個很大的疏漏(導致後來元曲作者纪君祥要著墨於此?): 第一,屠岸賈既有心殺掉趙氏全家(《史記》倒沒說有三百多口這麼多),怎麼會輕信隨便一個孩子就是趙孤?儘管後面程嬰跟公孫杵臼為此設了個非常棒的圈套,但我們有理由期待或者說預設屠岸賈是個像曹操一樣的極端多疑之人。。 第二,人家家裡新生的小兒,爲什麽會甘心拿出來讓你去摔死?(《史記》也沒說是摔死的) 程嬰跟趙盾的關係有多親密。。《史記》沒直說。。而是側寫—— 趙家慘遭滅門后。。公孫杵臼邂逅程嬰,他看到程嬰后有個非常有意思的反應:“咦?你怎麼沒死?”(“胡不死?”) 看到了么?近到什麽程度?趙盾死了,程嬰沒被株連一起掛掉,這在趙家門客眼中是非常奇怪的事情。 趙程兩人就是好到這種程度。 程嬰當時答道:趙朔的老婆這就生了,我想看看是男是女,男的我就把他養大,女的嘛,我再死不遲。 可見在當時的情境下,他是應該“自殺”的。。 現代社會里已經沒有這種倫理,賴昌星全鍋端了,賴昌星的朋友也應該跟著自殺——沒這種事了。 但那時候顯而易見是有的,太史公寫到這裡完全沒有大驚小怪,可見死酬知己的行為在當時並不怪異。(凱子哥,不理解了吧?) 程嬰和公孫杵臼弄到一個孩子頂替趙孤后。。迎來了這個故事的“戲眼”。。 怎麼做個扣兒讓屠岸賈相信這孩子是趙孤呢? 司馬遷大人是吃干飯的嗎混蛋! 司馬大人是這樣設計的(當然你也可以說他是採風採來的)。。 頗具幽默感(從他問程嬰咋還不死可以看出)的趙家門客公孫杵臼先生再幽一默,問程嬰: 胖子,你說(好吧這兩句是我加的),死難呢,還是把小趙帶大難? 程嬰說:死容易啊!帶大這孩子,難! 公孫杵臼先生說:程嬰啊,人老趙盾對你是太好了,那麼你來干這件難事兒,把小趙帶大;我來搗鼓容易的,我先去死,咋樣? 咋樣啊同志們,嫩說這段精不精彩? ——凱子哥全給刪了。 沒完哦,怎麼實施呢? 你們以為程嬰貪圖的就是個“操你媽我要讓世人都知道我程嬰義薄雲天牛逼大大的!”嗎?嗯?凱子哥! 程嬰從山中出來,“謬謂”(注意謬字的傳神用法)追兵說:我不成材!我怕死!我不是東西!你們誰給我一千兩黃金!我就告訴你們趙孤在哪! 這是太史公給屠岸賈中計所設計的合理性——已經非常棒了吧? 沒完。 找到懷抱假趙孤的公孫杵臼后——公孫杵臼在元曲里已經被設計成個垂暮老人,我看他在《史記》里頗活力四射,一點兒不老——公孫杵臼啥反應? 他第一反應不是罵追兵,而是破口大駡帶來追兵的程嬰:“程嬰你這個王八羔子害人精!當初趙家蒙難你就好意思腆著臉苟活!(再次暗示程嬰跟趙家關係之親密)現在又出賣我你這個喪良心的狗東西!”然後抱著孩子哀求追兵:孩子是無罪的!你們殺了我吧!別動孩子! 看這場面了嗎?合不合理你說!厲不厲害你說!! 然後在元曲里。。接下來就是程嬰帶著趙孤。。忍受周遭的白眼兒(暗示了趙家人緣兒好,屠岸賈暴行不得人心。這又是給程嬰仗義的行為增加合理性——既是酬知己,又是抒正義。不過《史記》倒沒提白眼兒的事兒)。。苟活了十五年又。。 完了大家稀裡嘩啦把仇報了。。《史記》這段寫得蠻沉悶。。過程也悶。。總之就是復仇成功了。。 這時候! 你以為程嬰要坐享其成了嗎?又一個高潮到來了—— 小趙武20歲的時候。。弱冠了嘛這不。。正式長大成人了。。 程嬰跟各位老同事(韓厥們,韓厥這人自始至終是個很有意思的存在,提醒過趙盾趕緊走,趙盾沒聽,又承諾幫忙保護趙孤其實初期也沒干啥,後來還真幫上忙了,是個多嘴不多事的“好人”吧算是,絕不是黃曉明之欲奸葛優不得因愛生恨小雜種型)告別。。 跟趙孤說:孩子啊,當年下宮之難(就是趙家滅門案),人家都能死,我不能死嗎?我當然能!我為啥不死?我想趙家有個後(我擦為啥瞬間覺得這語氣很趙忠祥呢?)。。孩子你今天長大成人了,仇也報了,位也復了,我吶,終於可以下去找你爺爺(也許是你爸爸這個地方沒說清)和公孫杵臼啦。 趙孤就哭了,說:我願意受各種苦報答您直到我死為止啊,你忍心離我而去嗎? 程嬰說:不行啊孩子,他們都以為我能辦成這事兒,所以才都放心先死了,今天我不下去跟他們說說,他們以為我沒辦成呢。 於是——自。殺。了! 趙孤按照親侄子給親叔叔戴孝的禮節,“齊衰”三年,劃地建了祠堂,春秋祠之,世世勿絕。 各位看官啊,嫩們說,這個故事咋樣? 如今被禍害。。嫩能不生氣??

2 ) 赵氏孤儿吐槽:陈凯歌让我绝望了

赵氏孤儿糟糕到不能看,我对陈凯歌绝望了。

其实我半点儿不介意改编解构,你就是把程婴说成是一阴险投机大坏蛋我也可以看下去。
其实我特乐意把程婴定位成小人物,怎么被一步步逼成舍己为人的,真的。

可是逻辑要通啊,核心情节要靠谱啊,关键场景要给力啊。

那些什么庄姬府上半个女佣都没有、一场大战不过小猫俩三只、葛大爷一衣服血还能大模大样出屠岸贾家之类的细节bug我就浮云了不说了,可是!

你说那屠岸贾怀疑得如此精准——为啥娃被抓了娃他妈不来门口跪着求?
你程婴妻一句气若游丝的“因为这孩子爹娘都死了”就能揭过去了?
明知道程婴有俩孩子,一个赵氏孤儿一个程婴自己的娃,程婴究竟凭什么表现让屠岸贾杀一个放一个,而不是两个都杀——这绝对是核心情节之中的核心情节,可电影里我半点说服力都看不出来。

而且话说那孤儿到底为啥对屠岸贾那么深感情啊?!
一开始被屠岸贾骗得摔了个高空自由落体,好吧,小孩子不记仇,给点好吃点教点好玩的就忘了;
后来又被告知屠岸贾杀了他娘,自己也信誓旦旦表示我不喜欢“干爹”了,咋没两天就忘了这茬了呢——这明明也同样是一个根本绕不过去的核心情节啊!你成天对着一杀母仇人叫干爹你不心寒么不心寒么?

还有告知赵氏孤儿真相的那场戏,多大的重头啊,居然就给拍成蜻蜓点水了?葛大爷你练习了那么久的说故事最后就给浓缩成两句了?就算你在你儿子眼里,长得一脸不靠谱,十五年前的人都没死绝吧,那真相就这么没证据没说服力?
再说,前头你陈大爷让葛大爷画那么多漫画,连动画特效都上来了。原来是纯属xb,告儿我们大家咱也是会玩电脑特效的,跟剧情推动半点关系都没有,是么是么?

其实我更不能忍的是影片的节奏和气质。

这电影简直毫无节奏可言。

前头蒙太奇闪回的那叫一个快,一分钟里意图交代的内容线索那叫一个多,我简直觉得这电影满得都盛不下了。
满就满吧,一直满下去也行,或者你张弛有度也行。
偏偏等人都被屠岸贾杀绝了,复仇计划开始了,这节奏嗖的一下全变了。
忽然就统统变成了仨俩角色在一封闭小场景里说闲话,而且角色说那话就跟拉家常一样。虽然时间推进进度仍然很快,十五年一眨眼就到了,可是每个场景的节奏那叫一个慢呀,那叫一个松懈呀。

至于气质,就更差了。

其实前半段剪辑虽然有点不够从容大气,古典悲剧的气质还是有的。
可也是从真正的复仇开始,忽然的所有的古典悲剧感通通消失不见了。
我是从水墨动画出现那会儿开始真正流汗的——葛大爷为了梳理思路留证据,把屠岸贾的杀人过程画成了画,其实这情节设定不错,既强化记忆又明晰前片,可是,陈大爷您怎么就想到玩动画了呢??老老实实在纸上画个画不行么?哪怕你用最老土的闪回呢,也比端个动画片上来靠谱啊陈大爷。

再往后就越加不能看了,古典范儿一泻千里,从情节设定到人物对白统统世俗化,黄晓明那更是纯粹就是来搞笑的。
其实世俗化没什么不好,可是片子的气韵总该是通的吧,不能前半截还宫廷风云后半截就成三个奶爸一个娃了吧

而且明明都世俗化了,我也就当一世俗生活轻喜剧片忍了,这最后调子又开始往上拔了。
当程婴一身鲜血缓缓走出屠岸贾府,往事如烟,音乐升起,他缓缓的,缓缓地,缓缓地,倒在他第一次出现的大街上……
我终于笑抽了!!!

陈大爷我是真看重你的,风月刺秦我从没觉得烂过,哪怕梅兰芳我也觉得更多是因为各种掣肘的缘故,可是这一次,这一次让我说什么好……

而且,我明明是一个对古典悲剧毫无抵抗力的人啊,想想当年看话剧版的《赵氏孤儿》,程婴那种层层逼仄之下的高洁与悲苦,那么轻易地就让我泪流满面……

3 ) 赵氏孤儿:时代不再了,也再没有《霸王别姬》了

《赵氏孤儿》第一次媒体见面会上,陈凯歌说:“自从《无极》后,我面对批评的态度是,照单全收。”那日,底下坐了黑压压的一排记者,大家其实都想到起了《无极》:古装片,大制作,《赵氏孤儿》会不会和《一个馒头引发的血案》一样成为陈凯歌的滑铁卢?谁也不敢开这个头,扫了导演的雅兴,倒是陈凯歌自己先说了,这是聪明的一招。



其实陈凯歌有点多虑了。《无极》是他创作生涯中的低谷,不可能再差了。那个年代,他昏了头,一门心思往大制作上奔,忘了自己安身立命的本钱。《赵氏孤儿》没有那么差,至少在前一个小时内足以证明他还是中国最牛导演。最初重要人物的出场,寥寥几笔,性格跃然纸上;那场血雨腥风的宫廷争斗也拍得极为精彩,最后赵家的灭门惨案把整个气氛推上了高潮。



不过前一个小时的戏也是各类版本史料呈现最足的。陈凯歌功课做得好,消化能力也强。无论是从剪辑节奏还是各项指标的把握,他拿捏的极为精准到位。



PS,我不得不说,范冰冰还是美死了。虽然只有不到十场戏,但那张脸一露面就惊艳动人。尤其是大屏幕上看,五官精致。相较下,扮演葛优媳妇的海清真像一个大妈。奇怪的是,私下看,范冰冰很一般,还有点胖。看来她真的天生适合大屏幕。



到了电影后一个小时,怎么形容呢?就像一场狂风大作后只下了星星点的下雨。各种不给力。陈凯歌在媒体见面会上曾说过,他做了一些改变,要用现代人的思维方式去解读程婴和赵氏孤儿的关系。比如,为什么程婴要用自己的孩子换他人的儿子,这是不是有点太残忍?古人讲究的”义“字当先,在现代社会里,是否还能成立?



显然,陈凯歌没有很好的回答这个问题。其实解读并没有错。无论京剧版本,还是元曲版本,赵家灭门惨案发生前,故事的脉络几乎一样的;灭门惨案发生后,各个时期的创作者都做了相应程度的改编。比如有的版本是程婴带着孤儿逃到深山,有的则是程婴和孤儿归入屠岸贾门下……



当然,任何版本都是可行的,但如何解读的通顺就成了大问题。在电影上映前,如果我没理解错误的话,陈凯歌的剖析是:程婴只是一个小人物,无疑卷入争斗,只是阴差阳错被迫成为了“忠义之士”。在抚养孤儿的15年中,他希望用爱化解仇恨。



可是,电影的后一个小时所着力描写的程婴和孤儿的关系中,观众看到的却是另一番状况。在此不剧透。反正故事的主线变了味道,各种莫名其妙和不知所云。



PS:葛优演的没有问题,王学圻再次证明了精湛演技,到是黄晓明在复仇的三角关系中显得最弱。他真的不适合演这类戏。每次他出场,明显接不住戏。做一个比喻,他的演技就好似和武林高手对打,人家是出拳于无影中,他虚张声势,拳拳不在点上。

于是,《赵氏孤儿》和《梅兰芳》一样落了个“虎头蛇尾”的评价。如果说,《梅兰芳》最后的仓促有各种难以言喻的现实理由,那《赵氏孤儿》后半程的苍白和无力就是创作者本身的问题了。



其实,我一直在想,这不是陈凯歌的问题。看《赵氏孤儿》前,我特地翻出三联做的那期《凯歌老了:一个人与一个时代》。那是意气风发的80年代末90年代初,中国第五代导演的黄金时期。从禁锢的体制内解放后,艺术的创作力如井喷般奔涌,《黄土地》《红高粱》哪一部电影不是经典?



难怪人们总爱问:”为什么陈凯歌再也拍不出《霸王别姬》?是那个时代造就了《霸王别姬》。时代不再了,《霸王别姬》也就没了。



在中国电影票房一路高涨的当下,中国电影却再也没有旷世精品了——这是一个莫大的讽刺。你可以说是电影变得商业化了,也可以说是电影人不思进取了。但很少有人去反思是电影的创作能力在急速退化。每一个电影的黄金年代,背后都有一批优秀的编剧在支持,而编剧的工作即等同于创造——请让我们看清一个现实:今年的鲁迅文学奖颁布后,骂声一片。当人们不再相信任何国家文学奖项时,还有哪部小说能成为时代精品呢?



8月采访张艺谋时,他谈了自己无奈。不是他不想拍戏,而是真的没有好本子。所以这几年,他的作品都是改编而来。从《三枪》到《山楂树之恋》。



陈凯歌没能成功的改编《赵氏孤儿》的后半部——他大可不必自责,一个人是无法脱离时代和他所处的制度去干做事情的。就算你的品质在好,能力再强,都不重要,你的成功与否一定取决于制度空间的大小。



其实,在三部贺岁大片中,我到最期待《非诚勿扰2》,王朔出山,不知道他还是不是那个飞扬跋扈目空一切的北京顽主,亦或是变成了个谨小慎微,无功无过的中年怪叔叔?

我又想起了去年华表奖上陈凯歌和冯小刚同获最佳导演奖。冯小刚絮絮叨叨,语无伦次,一一感谢了诸多兄弟;陈凯歌从容不迫,字字珠玑,看似跑题的讲起了国家山河和命运。



这一幕,是中国两个最知名导演的典型写照。



时至今日,陈凯歌一定还是那个少年凯歌,他的气节,野心,情怀和对电影的无限热爱没有随着时代的变迁而削弱,正如他说的,他对那些对历史人心起推动作用的人和故事,始终关注,且心存敬佩。在大时代的洪流中,他让我们看到了一个导演对生命个体的尊重,对在体制下被异化的人们发出的反抗的赞扬。



陈凯歌的情怀始终是美的。只是时代,没有给予他合适的讲故事的方法。这,也是我们的悲哀。

4 ) 《赵氏孤儿》:民做了士该做的事

即便从《史记·赵世家》算起,赵氏孤儿的故事也已在中国流传了两千余年。一个情节并不复杂的故事铺展于历史的长河中如此之久,能够与各个时代的人产生精神共鸣而不衰竭,它便不再是一个简单的故事,而成为文化的一个母题。在这一母题上承载着复杂而连续的价值象征,每个时代对这一故事的不同改写则反映出这套价值象征是如何在不同的社会经济条件下发生变异的。
《史记》中记载的故事充满了政治斗争的险恶和个人智慧狡黠的光芒,这与“春秋无义战”的时代氛围是相契合的;待到元代纪君祥的的杂剧《冤报冤赵氏孤儿》,程婴的身份由门客变为民间医生,同时情节也更为离奇曲折,这是元杂剧更为贴近市民心理的情感取向的反映;当这个著名的中国悲剧被伏尔泰介绍到法国时,俨然成了“透过剧中几个中国人的嘴巴向欧洲人宣扬启蒙时代的精神。”而根据赵氏孤儿改编的两个当代话剧中,复仇的主题都被有意淡化(甚至放弃),被强化的是个人在政治斗争和命运漩涡中的无奈这一具有现代人性论高度的主题。
把赵氏孤儿拍成电影,当然也意味着对这种原型故事的改写。为了与现代观众达成心理默契,电影必然会在这个故事中加入当代观众感兴趣并能够理解的价值和情感。同时,商业电影的市场化运作方式、电影媒介本身的特性以及导演个人的趣味和艺术追求也会对这种改写产生影响。放眼望去,中国导演中无论就文化修养还是艺术水准而言,最有可能用电影对赵氏孤儿完成文化改写的,非陈凯歌莫属。也正是因此,普通观众和文化人士都对这部电影充满了期待,因为它是有可能酿成一起文化事件的。
改写的第一步是对依附在赵氏孤儿这个故事之上的原有价值系统的解构。从《史记》中、从元杂剧里,从程婴这个人物身上陈凯歌看到了什么?他是一位大忠大义之士,或者换现在的话来说,他是一名英雄。忠是臣对君、仆对主之间的一种关系,而义则是人与人之间超越阶级关系主动建立的一种情感契约,但无论是忠还是义,放到故事发生的历史背景中,都是贵族的道德,唯有士才有可能舍身取义,这与民是不相干的。陈凯歌对忠义的解构和重建带着他浓厚的个人色彩。经历过文革,不断声称自己的“青春被政治绑架”的陈凯歌必然对“忠”有着深刻的个人理解和揪心之痛。对他而言,忠除了是对领袖的无条件服从,还意味着一种刻板的成见,意味着完全接受的被动性。而对于英雄,陈凯歌那一代人所受的教育中只知道一种英雄:一种高、大、全,为了集体利益可以完全牺牲自己的英雄。西方式的悲剧英雄始终是他的文化基因中完全陌生的东西。于是这两者,便成了青春期过后重新接受启蒙的陈凯歌极力要消除的价值。如果说《孩子王》的结尾,乡村教师叮嘱学生王福的话“永远不要抄书”是对“忠”的否定的话,《刺秦》中则以来到秦王宫殿的荆轲突然讲起方言,变成一个小丑的方式展示了历史英雄猥琐的一面。所以,到《赵氏孤儿》里,陈凯歌的程婴延续了元杂剧中的身份,不是必须对主上“尽忠”的家臣,而是一名原本可以置身事外的江湖医生,是一介草民。整部《赵氏孤儿》,用陈凯歌自己的话来说,可以归纳为“民干了士该干的事”。并且,这个民不是像士一样出于某种信念去主动牺牲,而是当命运把他卷入到这个漩涡中来时,在苏醒的人性面前,几乎被动地完成了他的义举。当庄姬“托孤”之时,程婴并非不怕,是对赵孤的同情使他选择了冒险;当屠岸贾全城“搜孤”时,程婴也像所有的父母一样首先想到的是救自己的孩子,是程妻无意间的举动导致了最后的牺牲;之后在公孙府上,当藏在隔墙中的妻儿被发现时,程婴才真正地面对一种道德决断:是牺牲自己家的孩子还是让一百多婴儿遭受屠戮?这时,他“草根地”意识到这就是他的命,接着他做出了对得起他人性的选择。所以,陈凯歌的程婴不是任何传统意义上的英雄,他不是为了忠与义去选择牺牲,他是最真实意义上的普通人(民),但这普通人却干了英雄才能干的事。
现在的时代既不是英雄辈出的时代,也不是殷切期盼英雄横空出世的时代,大多数人对真正天资禀赋超群之人怀着本能的戒备之心。好莱坞的策略是让一个个平庸之辈鬼使神差地成为超级英雄,使人人都过把英雄瘾。而反对英雄的最好策略之一就是抬出一种普遍的人性来:只要想想英雄也和最普通的庸人一样具有一种共同的人性,那英雄也便没有什么了不起了。《赵氏孤儿》前半部分对程婴人性的挖掘是非常成功的,但并不代表电影处理任何情感和现实问题时抬出人性就都是合理的。实际上,由于过于频繁地祭出人性这面大旗,电影在人物关系和情感方面始终处于失控的状态。
电影刚开始,便在几位人物的处理上让人出乎预料。一是晋灵君竟如此之蠢。尽管《左传》有“晋灵君不君”的记载,但电影中的晋灵君不仅完全不懂为君之道,而且缺乏任何贵族教育的修养,智商也显然在常人以下,似乎活该沦为政治斗争的牺牲品。二是赵盾父子居然如此飞扬跋扈,不可一世,他们的被灭门倒是应了“做人不能太嚣张”的江湖道理。如果也按照史实记载的话,孔子倒是称赞过赵盾:“赵宣子,古之良大夫也”。之后随着故事的发展,观众便将领悟到这样的人物处理是为了给屠岸贾的弑君与灭门行动提供某种合理解释。如果一部电影不需要英雄,那它同样也不需要真正的恶人,因为过于极端的恶也是让普遍人性感到尴尬的东西。屠岸贾并非真正十恶不赦的坏蛋,陈凯歌显然想在普遍人性的高度下赋予这个人物复杂的矛盾性,但在效果上,并没有前半部分对程婴的刻画成功。摆在观众面前的,是一个被各种前后不一致和莫名其妙举动撕碎的人。电影前半部分中这个人物诛杀赵氏亲族的冷血、挥刀劈向韩厥脸部的凶狠以及摔死程婴儿子时的阴毒到电影后半部分完全消失了,在继子面前,他成了一位慈父,一个让人尊敬的长者,一个快乐地享受着天伦时光的老人。
由于一味地堆积人性的复杂性,电影的编剧过程出现了太多的硬伤,许多人物的行动缺乏前后一致,且充满扭捏之感。在“搜孤”、“救孤”阶段,电影花费了太多的时间让屠岸贾去区分哪个才是真正的赵氏孤儿,几经曲折之后,屠岸贾仍旧摇移不定,当终于确定并摔死赵孤后,导演以为观众搞清楚了,实际上观众却觉得导演自己搞糊涂了。因为,只要观众不是苍白的人性面前已经丧失了任何历史常识,他们也会明白对于那个时候的人性来说,杀一个与杀两个、甚至杀一百个之间是没有区别的。在各种古代文明中,都曾出现过出于政治或宗教的目的大规模屠杀婴儿的事。所以,表现普遍人性是可以的,但却不应该抹杀人性标准的历史差别。
电影中的韩厥也是一个莫名其妙的人物。陈凯歌无法让他像在元杂剧中那样作为一名英雄及早死去,同时又要为黄晓明预留戏份和表演空间,最终,韩厥在几经转折之后,终于沦为一个打酱油的角色。更大的问题出现在电影后半部分(既完成救孤行动后)对程婴这一重要人物进一步刻画上。陈凯歌说的好:“在没有任何危险的前提下,救一个孩子,常人也能做到。可是程婴15年抚养孩子报仇,未必人人都能做。”对一部电影来说也是这样,能在一次戏剧高潮行动中把程婴的人性刻画出来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在之后日常化的生活过程中,使这种人性保持一贯性并更为丰满。程婴在电影的后半部分仿佛死了,他由于缺乏真实的行动动机已经沦为行尸走肉,他最大的失败则体现在对赵孤的教育上。陈凯歌也许没有注意到他对元杂剧剧本的微小改动将会使故事的情节结构完全散架。被屠岸贾杀死妻子的程婴不可能再携赵孤改姓投到前者门下,屠岸贾也不可能收留他,这不是反人性,而是违背人之常情。同样,因“救孤”行动而人性丰满起来的程婴口口声声说要让长大后的程婴站到屠岸贾面前,说出他是谁,这一意在使屠岸的一生沦为笑柄的举动充满了深切的仇恨,但对于“被认贼作父”的赵孤来说,这种由别人安排的命运不仅是不公平的,而且走到了任何普遍人性的反面。由于其间的伦理关系没有理清,《赵氏孤儿》在后半段迅速地沦为一出闹剧,对赵孤的养育过程俨然成了两位“离异”的父亲对儿子监护权的争夺战,一方心怀不轨地讨好儿子,却又不敢对他明言,只是暗暗希望终有一天儿子能阴人家一着,以泄自己心头之恨;另一方则一边对养子爱护有加,一边人格分裂般地向他灌输虚无主义教育,让他“什么也不要相信。”而韩厥的身份则像一位“第三者”,一遍撺掇程婴把儿子完全夺过来,一边致力于把“原配”那方彻底整死。
无论陈凯歌把普遍人性提到多高的位置,只要他没有完全解构复仇行动,《赵氏孤儿》便不可避免地会展现不同的人性之间的对抗与冲突,将暗示某些矛盾是不可化解的,是超乎人性原则之上的。只是,经由“养孤”过程一番无厘头的胡闹,当真正的复仇来临的时候,这一原本应带着血腥和救赎感的行动已经失却了力量。屠岸贾往程婴身体轻轻地一刺,赵孤再往屠岸贾身体轻轻地一刺,复仇便告完成了,这不是仪式,而更像是过家家,它带来的也不是救赎和重生,而是让人因终于可以不再纠结而长舒一口气。
从《梅兰芳》到《赵氏孤儿》,陈凯歌这两年的电影都呈现出虎头蛇尾、艺术与商业彼此割裂的特点。《梅兰芳》的第一段,说好的人太多,可见他拍《霸王别姬》时的功力并未消退。《赵氏孤儿》同样是如此,一场宫廷喋血政变,拍得惊奇突兀却有条不紊,让人想起他状态最好的时候。两部电影中,陈凯歌似乎都在开头过一把艺术的瘾,把自己想表达的都表达了,之后便按商业的路子来,剧情、人物、情感各方面经不起推敲的地方全冒了出来。《赵氏孤儿》中对程婴成功刻画的部分也是陈凯歌从精英意识的角度对于人性展开的思考,就商业电影而论,陈凯歌并未能够放下身段与大众心理真正打成一片。而让他完全从娱乐大众的角度(像张艺谋那样)拍一部纯粹的商业电影,他也未必乐意。
如果说民做了士该做的事暗示了群众与精英之间确实存在着人性沟通的通道,那么接下来的逻辑未必就是在普遍人性的要求下完全抹除两者之间的差别,或者像陈凯歌那样随意地从上半部艺术过渡到下半部商业,而是尽可能地理清各自的兴趣和责任范围,以谋求更深层次的结合与合作。


————————————————

个人公众号:加书亚在路上
正在更新印度旅行日记,欢迎关注!

5 ) 你要拍的既然只是赵孤的同人那干脆自己原创不是更好?何必呢?何苦呢?

自从《一个馒头引发的血案》之后,陈导的牌子就算砸了。

不过就前三十分钟来说,至少陈导还是极力展现了他们那一代(是第五代吧)导演普通具备的某种……算是优点吧——各种无意义的构图好看。于是这些都是应该拍无意义大片的主儿啊。整部电影竟然是有一个地方本人想落泪的——就是那谁(众:灵辄!)拉着马车奋力救主的时候,配上那“啊啊啊”的背景音乐,陈导有意义的漂亮构图,还蛮有几分悲壮感的。至于后来出场不多的庄姬死去,非要摆出那种pose,镜头再拉上去,特么的做作无意义,特么的好莱坞。

于是大家都想——哟,果然是大片啊!如果你这样想,那就大错特错了。在前三十分钟果断地快节奏地介绍完故事的大背景之后,这部电影就变成室内情景三爹教子基情脉脉的家庭伦理片了。这几十分钟观众欣赏到的,除了程婴与韩厥之间“不能让孩子知道,不能让老屠知道”的秘会,就是程婴和屠岸贾在针对程勃(这名字是古人取的,咱不能怪导演,但你特么的还专门让庄姬来取这名儿是恶趣味啊)的教育方式上的冲突。

回头来看,这整戏的剧本大约是出于这样的一个生产流程下:作为一代文青代表的陈导想要拍摄一个关于人性、仇恨与命运主题的片——虽然本片结束后我根本看不出陈导的中心意思到底是什么,是在用屠岸贾的结局来说明“只要你不当对方是仇敌,你就没有敌人”应该放下仇恨呢,还是想用程勃和程婴的决定来说明“人性中的仁与爱永远敌不过仇恨,个人只能承担先辈种下的因果活下去,而无法选择自己的道路”,然后不知怎么的相中了这个无论在史记还是元杂剧当中都意在表现“士为知己者死”的中国传统侠义精神的故事,为了将这个中国人熟烂于心的故事扭曲成陈导想要的主题,剧本创作者对于故事中的人物与故事的情节都做了大刀阔斧的改编,然则可惜,编剧君们不是太史公的对手,难以自圆其说,于是故事的后面就要慢慢给“找回来”

这种不能处圆其说,一则体现在人物塑造上。
原作中为了体现中国古时代极普遍的后来东渡去日本演变为武士道的取义精神,将屠与赵分成了“奸”与“忠”以合理化程与公孙的选择,最后图的就是正义得张冤仇得血。
本片中丑化赵氏的做法倒是没什么——反正不出几分钟就全家死光光了,然则对屠氏的编写却显然的自相矛盾——如此多疑之人为什么不干脆将程氏的两个孩子都杀掉以断绝后患?又为什么明知程氏与自己有杀妻之恨又收人做食客且极力抚养其子视同己出?(屠氏肯定不止这一个食客有儿子哂)为什么在已知程勃身世后还奋力将其救出,之后又故意同程婴当面对质?(考虑到之前赵氏有讲“你的儿子假如没死,现在也应该有儿子了”,这里似乎插入一段当年屠公子被围困,屠氏救援不及目睹自己儿子丧命的情节才合理,不过据说剧本是两拨人写的,估计写乱了)

原作中的程勃乃程婴一人在深山中养大,每日耳濡目染只知道替父母报仇,后来手刃仇人,实在顺理成章。
本片虽然名为《赵氏孤儿》,但程勃的出场时间甚至都不及刀疤叔叔,亦无任何内心戏份可供观众围观其思想转变过程。程勃是在屠氏的护佑下长大,从小不知道有什么血海深仇,与屠氏感情其笃,亦父亦师亦友,只怕比对程婴还要亲密。于是这孩子怎么能在一知道自己的身世之后就立刻向前一刻还深深敬爱的刚刚救过他的义父拔剑相向,实在超出正常人的理解能力。这孩子……是脑残吗是冷血吗?

原作中的程婴乃是为赵家尽义。献出自己的儿子以保护赵家的骨肉这一点也许不符合现代人的价值观,但是放在当时的环境下(那时候还没有什么妇女儿童保护意识,小女孩被爹娘亲手弄死的也有)也不算太离谱。含辛茹苦不只为赵家复仇,也是为了保存赵家这一滴骨血成人不让赵家灭了香火。
本片中的程婴根本不在乎赵家是死是活,当初一念之仁导致自己的妻儿被杀,与情与理来说,已经了无生趣。况且换成看片的任何一个观众,只要得到机会何人不想手刃屠氏?谁会想到“十几年后叫赵儿斩杀屠氏”的神经病idea——你丫就能保证赵儿不夭折(当时没有抗生素,小孩得病死亡的机率很高的好吧)?你丫就能保证屠氏不寿终正寝(你也不看看当年的平均寿命是多少)?你丫就能保证最后自己不嗝屁国家不打仗?在有百分百把握的时候不亲自下手,非要等赵儿长大,程婴的思维也实在异于常人。

至于韩厥……这个角色的用处纯粹是为了搞笑兼搞基的吧。

至于情节发展上。程婴夫妇一开始明明就打定了主意要献出赵孤以自保,既然如此,为何后来却一再错失向屠氏澄清的机会。
其实在公孙找上门时,声称自己的孩子乃是赵孤,然后在屠氏已然起疑的情况下果断承认他手中的孩子就是赵孤任由屠氏弄死,再回头向公孙申明自己的亲骨肉被屠氏当成赵孤杀害,自己当遵守庄姬的嘱托将赵孤抚养成普通百姓,从公孙哪里抱回自己的孩子,不就既救了那一百婴儿也救了自己的骨肉?中间怎么的绕来绕去演变成片中的结果,实在与情与理都说不通。你说做爹的脑残也就罢了,程夫人一介女流,在性命关心居然也没说溜嘴……

编剧自己也知道这些地方不通,于是后来借韩厥与程婴,借屠氏与程婴之间的对话,努力来圆这些不通。但不通就是不通。

其实我不懂,如果陈导如此想要拍一个有关人性的故事,中国古代这么多故事可供选择,甚至以中国历史之丰富,你要自创一个也未尝不可,又何必要吃力不讨好的给程婴等人写同人呢?还是这般OC情节又不讨好的同人……

最后,虽然这几年对于古装片渐渐的也已经心死了,但还是忍不住吐槽——这个故事是春秋时代,像面条这种东西,你就是用大拇指去想也会觉得不对劲吧!还有馒头什么的!还有辣椒!当时根本连茶叶都没有啊!这根本是连考据都不用考据的东西啊!还有兵车兵种马上的装备,去找个相关历史学家稍微请教一下会死是不是?!为什么每次都要搞到这么雷!

啊啊,写完评论是真的生气了。于是再扣掉一星。

6 ) 中国式大片的悲剧命运

经历从天上掉到地底下的惨痛失败后,现时的陈凯歌已经聪明了许多,肯低头示好,不过骨子里的高傲贵族气还在。这不,看他挑的,先是“一代完人”梅兰芳,再是中国古典悲剧,相当亲民,又不降格调。比之国师的偷工减料顺手拈来,他还是有认真做事的地方,一丝不苟。只是在《赵氏孤儿》里,当频频出现的女高配乐从背景飘荡而来,好似咏叹、好似悲泣,我就仿佛看到了陈凯歌抚胸长叹——他依然封闭在自我的世界里头,沉浸在自我营造的悲剧感当中,无法自拔。

纵观这些年的贺岁档片子,《赵氏孤儿》当然不是一部太坏的电影,但也绝对不是一些人吹捧的好电影,没有惊世更没有回归。陈凯歌能拍出动人心魄的大场面,像宫廷上赵氏蒙冤;能点上一两个很妖的配角,像晋王和谋士,而光有这些,他却还是只能拍出三分之一的好电影,就跟《梅兰芳》一样,让你享受一段直奔高潮而去的前戏,岂不料中途马上停下,说麻烦先生下次再来。

该做的没做完,这就是《赵氏孤儿》的最大毛病。这必然到来的复仇没完,就好似断掉了一口气,它本该比开场还有画面感,更能感染人心。不说儿戏化的“三人连环刺”处理,整个复仇过程没有悬念,打得轻飘飘,简直毁掉了葛优在前面几十分钟的忍辱负重。即使除去这个,有那个灵魂出窍的超现实结尾,《赵氏孤儿》仍旧是一本烂尾戏,好似号召大家赶紧围观程婴的悲剧命运,家毁人亡好悲惨。我直接就联想到了《和你在一起》,一堆人围着看小孩拉提琴,看似煽情,实乃做作矫情。

再者几个人物立不起来,先不说既毁容又毁掉电影的黄晓明,他的韩厥角色基本起到了娱乐效果,大大冲淡了片子的悲剧色彩,真不知是陈凯歌开的玩笑还是黄晓明的自我发挥。真正立不起来的人物是程婴,影片把太多笔墨浪费在了生活琐细上。由于他的被动,《赵氏孤儿》始终无法交代出他的真实动机,更无法表现出人的崩溃。由于程婴受制,赵武也不停摇摆,他如何接受事实并向义父刺出剑,这些都表现得太想当然了。电影给出的逻辑是这样的,程婴跑到屠岸贾面前,赵武自然会帮程婴,没有为什么。影片有意不断强化赵武的矛盾遭遇,他一边是养父一边是义父,本该有一个精彩的内心斗争乃至于自我溃败,然而这些在《赵氏孤儿》里都是消失不见的,多了徒劳无益的外景打斗,基本可以说是功亏一篑。

说到底,《赵氏孤儿》还是一部典型的中国式大片。你会有相似的笑场经历,更会有片刻的穿越错觉。那些一望便知的影视基地搭景,那些灰头土脸的群众演员,那些践踏史实的各种漏洞。所以,《赵氏孤儿》并没有能让陈凯歌脱胎换骨,更无法在这个时代里脱颖而出。

这就是命。

7 ) 从《赵氏》再看神马都是浮云

神马说的就是马。古代男人没马就如同现代人没车。不过话说车是谁都可以学,但是马却不是谁都能骑的。所以古装电影里少不了马戏,但是谁又知道马戏也是有历史观的,下面我就来小吐槽一下。

我国在春秋时代基本没有骑兵这一兵种,作战以车战为主。就是以马拉的战车作战,步兵作为协同兵种。当时,兵车的数量多少成为军事实力的象征,故有一词“万乘之国”。

战国时期,骑兵才作为一只独立兵种出现,贡献最大的是赵武灵王“胡服骑射”。战国及秦代的骑兵配有齐全的鞍鞯,但是没有马镫,这对马上的格斗战十分不利。所以当时的骑兵主要武器为弓箭,作战以骑射为主,少量的使用青铜剑、戟作战。从出土的秦始皇兵马俑可以看出,当时秦军已是采用车、步、骑混合编队,鞍马俑以持弓为主,戴小帽,穿紧腰窄袖袍,披短甲,足蹬短皮靴,装束便于骑射。

两汉是骑兵发展的黄金时代。这时期骑兵发展壮大,成为军队的主力军种,取代战车的位置。兵种内汉代已经有了轻骑兵和重骑兵之分。轻骑兵基本无甲,武器以弓箭为主,配备较矮小的战马。重骑兵着甲,武器为戟,矛,环首刀等近战武器,配备高大的马匹用于冲锋陷阵。汉武帝时期特别重视发展骑兵以对抗北方的匈奴,攻打大宛国就是为了掠夺其优良马种——大宛马。大宛马也被成为“天马”,也有人称传说中的“汗血宝马”即是此马。此时期还有一项重大发明是马蹄铁,从此中原的战马配上铁掌,使得骑兵可以在各种路面上长途奔袭而不至于磨坏马蹄的角质层,从而使战斗力大大领先于没有铁掌的匈奴。不过也有一说马蹄铁是罗马人发明的,公元3-4世纪才传入中国。

魏晋时期,马镫的出现是一项划时代的发明。給马鞍配上脚镫后改变了骑兵的骑乘方式,大大增强了人员在马上的稳定性,使得骑兵在马背上挥舞马刀大力劈杀而不至于坠马成为了可能,从而使骑兵的近距离格斗战更容易,并且有利于骑兵的长距离行军,能更有效的发挥出骑兵机动性好,冲击力强的优点。

隋、唐、五代时代,这一时期,骑兵已经确立了在军中的地位,在这一时代骑步并重,各国的骑兵规模虽不及南北朝时期,但是骑兵仍是一支重要的力量,受到较大的重视。唐太宗李世民本人就善于使用骑兵,他著名的六匹坐骑被称为昭陵六骏。

随后的朝代里骑兵基本没有重大的发明和发展,但依旧是军队中战斗力最强的兵种。近代随着火器的发明与出现,和冷兵器一样,骑兵这一兵种也逐渐退出历史舞台。

《赵氏孤儿》故事发生在春秋时期晋国,所以当你看见翻踢亮掌的骑兵在城里溜达,大小将军踩着脚蹬翻身上马,骑兵们放着开阔地不走偏要在树林里对冲,Boss老大在战场上挥舞着佩剑左劈右砍的时候... 你只需要明白这是一场戏,戏里的神马都是浮云。

PS:对于有人认为马鞍没有脚蹬不能骑、不好看、没法拍...等等意见的,我也不解释什么,大家可以参看这个视频

http://static1.mtime.cn/static/flash/outplayer.swf?vid=16185&mid=15225

---------分割线---------
再加一吐槽:

剧中有场戏是屠岸贾带着赵孤骑马出城玩耍,两人躺在遍地盛开金莲花的草地上....那是相当的萌啊!

但是!金莲花属于高海拔地区植物,野生金莲花只生长在海拔1500米左右的地区,在我国主要分布在内蒙草原和中俄边境的大兴安岭原始森林里。

我见过的离北京最近的金莲花是河北与内蒙接壤的丰宁坝上草原,今年夏天我就亲自骑马30公里去山谷深处摘了很多。从地貌和植被来看,这场戏很显然也应该是在此地附近拍摄的。但是晋国是今天山西省所在地域,看来屠岸贾又穿越了...

我承认,我又无聊了...

8 ) 忘了时间忘了你

偶然看到一部重映的电影,带孩子去看,给孩子讲诉了一遍那段历史故事。自己也是感动了,感动古人一诺千金 往往付出一生!而今诚几何?信几何?总会在以后的时间忘了你,反正不是心里的男一号,忘了就能忘了。先忘了你的样子,再忘了你说话的声音,随后忘了你擅长笑,或是喜爱笑,忘了你穿过灯光慢慢由浑浊变清晰,忘了你在我心目中变换反复的样子,忘了你说过的话.。 像飞鸟忘记曾经栖息的沼泽,犀牛忘记夏天的味道,失去双腿的人忘记曾经健

短评

看完总算明白王学圻为何会在之前采访中说葛优有夫妻的感觉了。。。PS:黄晓明也对葛大爷不离不弃。。。赤果果的基情四溢

3分钟前
  • gobbe
  • 还行

前一半好剧本把这部后期完全做毁的片撑到四星。@编剧高璇 @任宝茹 真给力,还是不能高看陈大师,尤其不能高看娶了陈满神的陈大师……

8分钟前
  • 胤祥
  • 推荐

凯歌还是英雄气短啊

12分钟前
  • LOOK
  • 还行

“你骗了我”“是你骗了我!”我对不住他他对不住你你对不住我blablabla……脑海中跌宕起伏荡气回肠的史诗故事却被演绎成小打小闹的娘娘肥皂剧

16分钟前
  • 荔枝超人
  • 还行

我喜欢那位用双脚当车轮的死士

18分钟前
  • 布宜諾斯
  • 推荐

多一星给黄晓明勾人摄魄的小眼神儿。

23分钟前
  • 奇爱博士
  • 较差

我说两个人为了复仇每天商讨计划哪里腐了,你们有病啊!没药治你们!

25分钟前
  • 谢谢你们的鱼
  • 力荐

与风格一贯生猛的姜文和叙事九浅一深的冯小刚相比,陈凯歌这几年拍电影越来越符合他这个年龄段男人的性能力:前戏精彩,后继无力。

29分钟前
  • 陈野犁
  • 较差

四星,中国电影加一星,五星,我觉得感动了我,很简单。

34分钟前
  • spencer
  • 力荐

为什么陈凯歌总是虎头蛇尾?

35分钟前
  • Ri-Mei
  • 还行

前半部分实在是好。中间开始掉链子,结尾直接洒狗血。

36分钟前
  • 小猪大侠
  • 还行

凯子哥,真的,程婴到底怎么你了,你要这么作践他?

38分钟前
  • 祖贤
  • 较差

救孤部分很好。最后三刻钟烂尾了。

42分钟前
  • DiDi
  • 还行

人妻爹+鬼畜干爹+妖媚疤脸叔叔,三个男人相爱相杀的烂尾育儿故事

46分钟前
  • Aeolia
  • 推荐

1/3好酒,2/3白水。

51分钟前
  • 风间隼
  • 还行

范冰冰竟然越来越美了……

53分钟前
  • 那个巫婆
  • 推荐

陈凯歌继 《无极》 后又一史诗巨作!!!

58分钟前
  • BayKa兔子
  • 还行

你们说的都很好,我就不多说什么了。陈凯歌已彻底精神分裂,此事古难全(完)

59分钟前
  • 桃桃林林
  • 还行

剧透:甲舅死了,甲爷死了,甲爹死了,甲妈生下甲后死了,甲全家都死了;丁死了,乙儿死了,乙妻死了,乙当甲爹,丙当甲干爹;死的人都是丙杀的,丙杀死乙,甲杀死丙。评价:前1h五星宫廷戏,连死七命,值半价票,导演陈凯歌;后1h三星育儿戏,熬死俩人,不如退票,导演凯歌陈。【UME安贞】

1小时前
  • 私享史
  • 还行

葛优真是神了!!!又想起他的那部《活着》。一个真正的演员应当如此。

1小时前
  • 赫恩曼尼
  • 力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