逐爱天堂

爱情片法国2007

主演:萝玛拉·嘉瑞山姆·尼尔露西·拉塞尔迈克尔·法斯宾德夏洛特·兰普林

导演:弗朗索瓦·欧容

播放地址

剧照

逐爱天堂 剧照 NO.1 逐爱天堂 剧照 NO.2 逐爱天堂 剧照 NO.3 逐爱天堂 剧照 NO.4 逐爱天堂 剧照 NO.5 逐爱天堂 剧照 NO.6 逐爱天堂 剧照 NO.13 逐爱天堂 剧照 NO.14 逐爱天堂 剧照 NO.15 逐爱天堂 剧照 NO.16 逐爱天堂 剧照 NO.17 逐爱天堂 剧照 NO.18 逐爱天堂 剧照 NO.19 逐爱天堂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3-09-16 15:53

详细剧情

  安吉尔•德弗雷尔(萝玛拉•嘉瑞饰)在诺里长大,父亲死后,母亲经营一家小杂货店,家境并不宽裕。但她想着逃离这一切,凭借自己的想象开始写小说,希望自己将来能成为著名作家。终于安吉尔的梦想实现了,尽管有很多不足,但发行商(山姆•尼尔饰)决定出版她的爱情小说。  之后安吉尔一炮走红,成功发表了一系列爱情小说,她开始向英国上流社会靠拢,衣着华丽,风光无比。在一次聚会上,她遇见了后来成为她身边亲密伙伴的诺拉,还有她的哥哥埃斯米(迈克尔•法斯宾德饰),一见钟情,无法自拔。她搬进了梦想的天堂别墅,生活奢靡,她沉醉的幻想能让她的生命丰满吗?

长篇影评

1 ) 《天使》:两极天使

话说年初第57届柏林电影节,开幕、闭幕影片均为法国人包揽,分别是《玫瑰人生》(LaVie En Rose)和《天使》,更巧合的是二者均为传记片。人气火旺的弗朗索瓦·欧容(FrancoisOzon),此番以英语片翻拍伊丽莎白·泰勒(Elizabeth Taylor,但并非同名的那位电影女神)的小说《天使》,讲述20世纪初一位女作家的人生悲喜。同为英国作家,写畅销小说的伊丽莎白·泰勒知者寥寥,远不如同为女作家且在欧容先前作品中被大幅提及的弗吉尼亚·伍尔夫(VirginiaWoolf)。而在本片中,女主人公写的则是通俗流行的浪漫爱情小说。  

与英国女作家有关的题材,连带老牌英国女星夏洛特·兰普林(Charlotte Rampling),一同成为欧容作品的特征符号。不同于先前或长或短的现代剧,《天使》是欧容第一次跳入复古风潮,背景是歌舞升平的爱德华七世时代。它影像精致、服装华丽、场景逼真,电影原声也和欧容之前作品的配乐一样优美。至于说这是欧容首次尝试全英文对白,其实在《游泳池》(Swimming Pool)中,他已经采用大部分的非母语。受过良好学院教育的欧容,还是采用自己最驾轻就熟的舞台剧表现手法;如果你喜欢《干柴烈火》(Water Drops On Burning Rocks)和《八美图》(8 Femmes),那《天使》连对白都不会让人陌生。但恰恰因为讲述方式的非主流,《天使》这部传记片却呈现着某种不真实感;也有人据此判断,欧容对英语片水土不服。

出演女主角安吉尔的是萝玛拉·嘉瑞(Romola Garai),欧容亲切地形容她为自己的缪斯女神。第一眼就被欧容看中的嘉瑞,被视为扮演安吉尔的不二人选。被众人看好的她,今年还出演了威尼斯电影节的开幕片《赎罪》。

《天使》上映后,一部分观众依然迷恋欧容独特的叙事方式,一部分观众则不留情面地大加批评。法国媒体给出的评论也呈现两极化,《人文报》、《文化周刊》、《正片》等刊物均给予了四星的强力肯定,而《电影手册》、《首映》等杂志则均丢出两星甚至更低的评分。批评欧容的,说他模仿学习太多以致成为无风格拼盘;夸他的,恰恰欣赏他的杂糅能力。你怎么想?不妨自己去看看。

=====================被嫌恶的Angel的一生==================

先前说过《天使》评论两极,但并未表态,尽管和很多人一样不屑于片中的Angel(男方说法),但影片其实蛮好的。要解读《天使》其实需要这样的步骤:首先欧容为什么要拍摄《天使》,原因是他喜欢Angel这个女人,而不是本着讽刺意图去挖苦这个“可怜的女人”。

其次,并不是影迷的好眼力,作为导演本人,欧容就是要将Angel拍摄得像《乱世佳人》中的斯佳丽,既爱又恨。最终目的是让观众爱上Angel,理解她保持自我的不易(参见片中Nora和出版商妻子两个人对她的态度)。但是在原著中描述Angel的表现就是令人嫌恶,如同她全片说话的一股做作装腔。欧容需要行动的就是稀释掉她身上凝结的劣性与丑陋,突出她好的一面。比如爱她做事坚定的目的性,爱她疯狂写作的力劲,作为一个女人,这些不见得是坏事。她可以选择这样做,这是她的权力。在跻身上流社会后,她可以选择被同化,顺利变身为大家闺秀。

遗憾的是,欧容后半段做得并不大好,依然有很多人认为他是在讽刺Angel,比如搭上一个不值的男人,看到肖像画揭开的一刻,这边的自己失笑不已。后回想,并不是一见钟情那么简单,他从来没爱上Angel,而Angel也只是把他当成一件想得到的东西,跟作家梦、跟天堂梦一样的探手即得。她想得到一切,用她的想象与幻想构筑一个属于自己的世界,不理会他人的感受,也从不轻易妥协。她的一生和她的畅销书爱情小说一样荒唐可笑,经不起推敲。Angel流露的不是清高,而是庸俗,如她的小说一样庸俗。看她举止对白,虚荣到骨子里,死不悔改,根本毫无风范可言,她拒绝妥协的同时又享有他人的追捧,那么就干脆毁灭她吧。

和画风一样阴暗死寂的Esme,恰恰把Angel带人泥沼中不能自拔,尤其在补了结局之后,更是增加了Angel的悲剧性,同时又重重地将她诅咒暗化,比如肆无忌惮地对记者出气,在她死之前也不放过抹黑,误导观众走向了她的对立面。

在理解这一点后,想起可悲可怜又可笑的Angel,似乎还是很难能说爱上角色本身。但作为情节剧的《天使》其实蛮好看的,它故意伪装得俗套,接近30到40年代的好莱坞情节剧。即便你当它是个讽刺剧,或是传记体的通俗剧,打了5星,因为她让自己足够讨厌。

2 ) 天赋败给命运

《逐爱天堂》,讲述了一个文学奇才少女梦幻般的短暂一生。
她是杂货铺老板的女儿,生来具有超凡的文学天赋。
她几乎不看书,下笔却文思泉涌,对于博览群书和丰富生活体验之于写作的功效,她嗤之以鼻。
用她的话说“没什么值得看的,莎翁还可以,除了他想搞笑的时候。”
她的出版商说,“不敢相信,你从未喝过酒,却对醉酒描述的如此生动。”
她创作的时候常常和笔下的角色同悲喜,或因爱情而激动,或因死亡而悲伤,她总是第一个被自己打动。
她每天上学都会偷偷去一个叫“天堂”的地方,透过高大冷峻的钢铁栏杆,她看见一个少女在仆人的簇拥下坐上华丽的马车,向学校走去。
有天她因为去“天堂”又迟到了,她告诉老师她生病了,老师显然对她的托词见怪不怪,只说“生病总不会妨碍你写作文吧,把你的作文念给大家听听。”
她昂首走上讲台,深情地念道:“位于树林深处,由古橡树遮挡四方的风,并在夏季提供怡人的荫凉,耸立在空荡荡的苍天下,一栋为诸神珍爱的大宅…”
同学们都笑了,老师说,“你显然读了很多书?”
“不,我从不读书。”
“你没有偷狄更斯或者科莱利的名句?”
“我对书籍没兴趣。”
“你这篇作文拿不到分数,题目是《描写我的家》,我记得你家不是什么诸神珍爱的大宅,而在令堂的杂货铺楼上”。
她把自己锁在阁楼上的闺房里奋笔疾书,只有写作能让她忘记现实中令人生厌的一切,死去父亲的杂货铺,卑微的出身,大家的嘲笑,她笃信有天会一鸣惊人,成为名利双收的大作家,让所有人大跌眼镜——包括每天为她端茶送水的母亲。母亲责备她不该撒谎,不该编造贵族出身,不该对去世的父亲出言不逊,毕竟是父亲遗留的杂货铺养活了她们,母亲担心她的谎言会害死她们。她傲慢地对母亲说,“等着吧,有一天我会让我们的姓氏名扬天下……我都能想象那标题—天才文学少女之母死于……”母亲用耳光打断了她尖酸的话。她很受伤,又把自己锁在屋里。母亲依然每天用托盘装好食物端到她的房中,这对母女心中怀着各自的担忧和梦想,过着日子。
她的小说终于完工,她把它寄往伦敦,用十二万分的期待,等着某个出版商的青睐。
终于,她生命中的贵人出现了。
她成功了。
透过华丽的玻璃橱窗,她和她的新书在最醒目的位置趾高气昂地仰望着世人,就像她一直以来高傲而遗世独立的眼神。
她几乎是在一瞬间,拥有了她曾梦想的一切,名扬天下,不尽财富,以及那诸神珍爱的,名为天堂的大宅。
在由她新作改编的话剧首演成功的盛大庆典上,像美丽的剧情一般,她遇到了改变她人生的男人。
那是个才华横溢桀骜不驯,而又万分落魄的不得志的画家。
她对他一见钟情,并向他求婚。
她牵着他的手步入婚姻殿堂,步入那古橡树掩映的,名为天堂的大宅,步入她为他打造的豪华画室,步入最终埋葬一切的,她的逐爱天堂。
这是她的天堂,却是他的牢笼。
在她认为他们最甜蜜的的时候,战争爆发了。她哀求他留在身边,避开外世纷争,他却执意要参战。那是他们第一次发生冲突。
他走后,她郁郁寡欢,直到流产,才知道自己已有身孕。
终于,在一个阳光慵懒的冬日的午后,她坐在门口的秋千上,等到他回来的消息。他受伤了,断了一条腿。可这有什么关系,他还是活生生的他,她满心欢喜。
他却完全变了,酗酒,赌博,问她要钱还赌债。当她没日没夜疯狂写着迎合读者的作品,以换取不菲的稿费供他挥霍的时候,他在酒吧买醉,在和风尘女调笑,然后在午夜,醉醺醺地回家,粗鲁地侵犯她。
这时候,他的姐姐站出来阻止了他。
他的姐姐,其实是一个很重要的角色,无论在电影中,还是在她的生命中。
就在话剧庆典那天,姐姐由身为勋爵的伯父推荐给她认识,姐姐与她见面的方式很独特,扑上去伏在她的脚下,毫不掩饰地表达对她的崇拜和臣服。并且在不久后的一天,主动找到她要做她的助手,相当于现在的经纪人。却不是一般的助手,她搬到天堂和他们同住,是管家、是仆人、是亲人,有时候甚至像一个贴心的情人,精心照顾她,服侍她,吃、穿、住、行,她的全部生活。她每一个快乐或悲伤的时刻,每一个需要人陪伴的时刻,她都陪在她的身边。
这一次也不例外,她制止了这个向来她看不惯的,恃才生傲狂放不羁的弟弟,她一直知道他和那些女人的风流韵事,她不明白他的夫人,那个她心目中最优秀的作家看上了他弟弟什么?虽然她按他夫人的吩咐,亲手为他打造了那间豪华的画室,但她从来不相信他的所谓才华,她认为他的画一文不值。
所以当她看到他像个龌龊的醉鬼,还是个瘸了腿的龌龊的醉鬼,把他美丽的夫人压在地上的时候,她愤怒地把他推倒在地。
第二天他就离家出走了。
他的夫人,那个爱他如命的,美丽的她,在经受这一切后,还是依然每天翘首等待他的归来。
有天,他回来了。像上次等到他归来一样,她欣喜若狂。
那天晚上,她似乎有一种异样的预感,不知她有没有做梦,总之,那是一个不一般的夜晚。
那个夜晚,他把自己吊死在一楼华丽的大厅,旁边放着一副画,画上画着他们居住的这个名为天堂的大宅,大宅门口站着一个像孔雀一样挺拔的贵妇,旁边写着,致安琪。
安琪是她的名字。
他死了,她为他写了长篇的悼词,当她痛哭流涕念着悼词的时候,所有参加葬礼的人都被打动了,连我都觉得她对他爱的深沉,就像渺远的苍天一样深沉。
他死了。
他的画却活了。
他活着时候除了安琪之外再无人问津的才华,像醒狮一样震惊了世人。
安琪有了可忙碌的寄托,整理他的画,研究他的风格,配合媒体的采访。作为一位画界巨匠的遗孀,她和所有人一样,忘记了她自己的书,她的文学奇才,她为他而活。
如果故事就在这里戛然而止,她或许是幸福的,至少,她拥有一个永远的谎言。
然而,她还是看到了那张信笺。
一位记者来采访她,在庄园的围墙边,她摆着优雅的姿势拍照,在手边,她触到一朵野花。她摘下花朵,问记者可知这花的名字?记者笑着答,不知道。
“伊士麦就知道。他仿佛无所不知。他甚至有一本研究野花野草的书集,在那上面一定有这野花的名字。”
一提到他的名字,她眼中绽放的全是爱的光彩。
她雀跃地来到书房,从一排排高大的藏书中,准确地拿出那本属于他的书,还没来得及找野花的名字,一张信笺就掉了下来。
信是他写给一位女士的,信中提到“放假回来”“上次放假”,那是他参军期间的信。她从不知道他曾放假,从不知道他曾回来。
她找到他的姐姐,那位忠实的管家告诉了她答案,他从来没有什么赌债,那些她透支生命换来给他的钱,他都用来养活另一个女人,和他们的孩子。
她找到了那个女人的家,就在离她母亲杂货铺不远的街区。进门,抬头,她在墙上看到了一副画。
“你认出来了吗?那是天堂,我小时候画的,在你之前,我们家族曾在那里居住。”
一个温柔、优雅、又沉静的女人的声音在背后响起。
她回过头,那是个穿着素雅家居服的微笑着的女人。这个女人就像夏日河边青草中幽幽泛香的太阳花,含蓄、从容、与世无争,却散发出一种仿佛凝聚了万物的力量,那是一种骨子里透出的高贵,和源自烟火生活的真实的力量。站在这个女人的面前,她咄咄逼人的气势,与生俱来的骄傲,绚丽夺目的才华,还有她身上华丽的黑色皮草,统统犹如洇入水中的焰火,无声的熄灭了。
“是你!是你!真的是你!”
她脑海中浮现出小时候逃学隔着栏杆看到的,那个在庄园里众星捧月的,公主一般的女孩。
看到这里,我不禁开始猜测导演的用意。我一直以为他是在讲述一个贫寒但才华横溢的女孩通过自己天赋和努力,终于改变命运的故事。但当这个桥段出现,才发现什么屌丝逆袭,什么华丽转身,都逃不过命运。即使她功成名就,即使她拥有一切,剥开那些表层的华丽装饰,她依然只是童年时代那个可怜卑微的杂货铺老板的女儿。她付出一切追寻的所谓爱情,不过只是一直抓着王子的衣角在仰视而已,在她看不见的高度,是王子和公主的世界,是她永远无法企及的世界。
原来那个公主一般的女孩和伊士麦是一起长大的旧相识,原来她才是他生命中那个从未远离的女人。
踉跄着出门,在楼道口,安琪看见了他们的孩子,那是个大约6.7岁的漂亮男孩,他长的酷似伊士麦,在看见他的一瞬间,她仿佛错觉站在眼前的就是她魂牵梦萦的伊士麦。然而,男孩的目光刚触上她,便淡漠而警觉地跑开了。
她失魂落魄地回家,回到那个叫天堂的大宅。
什么都不用说,什么都不用想,能做的,就是等待离去,等待死亡。
不久,她便死了,死在那张留下他们记忆的豪华的大床上。
有记忆留下吗?
她死后,姐姐也离开了大宅。
那个时候,人们已经开始为伊士麦建造纪念馆,他的作品,他的才华,他的人生,都像一座待开启的宝藏,引得世人瞩目。
而安琪,和她曾红极一时的书,像夜空的烟花一样,转瞬即逝,坠入无边的黑暗,没有人记得。她的作品,她的才华,她的人生,就像一个不着痕迹的美丽的梦,仿佛从未存在。
我想起临终前她和姐姐的对话。
她撑起将死的美丽躯体,拷问苍天一般地说:我这一生,就这样白白度过了吗?
不,你的一生,是波澜壮阔的一生!
不,他从没有爱过我。唯一爱我的,也许只有你而已。
这是她书中的台词。

3 ) 非典型才女

镜头拉近:Angel在第五本笔记本的最后一页写下夸张的花体字“The End”,我开始有点相信这个差不多需要用“欠揍”形容的自命不凡的女孩搞不好会成功。第一次动笔能够把坑填完,无论如何是攒了些人品的。天知道,世界上的好开头比好小说多出多少倍,作者们像逃离案发现场一样纷纷脚底抹了油。

  动笔的活儿有点类似处决,需要轻微的仪式感和一颗冷酷的心,既然干了就有义务咬牙干下去,不好把人家杀成半死不活。可这多么的难啊!第一章的兴奋,在第二章变成了紧张,到第三章就左支右绌、语无伦次。当初精心设计的悬念忽然幼稚可笑,男主角相貌人品家世武功什么都有,就是没有骨头,象一张软塌塌的人皮挂在笔尖上——跑题了,打住,It’s not confession.

  杂货铺阁楼长大的漂亮女孩Angel,有虚构故事的天才和“一颗不安分的心”,虽然只是贫穷寡妇的女儿,她对母亲和姨妈不屑一顾,天天幻想自己的真正身世是流亡贵族遗孤。她的城堡,是那座附近的庄园大宅----“天堂苑”(Paradise House),天使,本该住在天堂里。

  Angel寄出五个笔记本,得到了一封回信。她去了伦敦,和出版商Thoe夫妇见了面,不出意料地讨足了Thoe夫人的厌——这就是说,Thoe先生非常喜欢她。她的Mary Sue式处女作一个字没改出书了,而且大获成功。(言情小说家的典型道路,不由人不想起琼瑶阿姨)
  Angel功成名就,满银幕纷飞的护封、香槟、羽毛、绸缎、大言不惭、矫揉造作……镜头切换如同一连串跳跃上升的洛可可螺旋小音阶,轻盈旖旎、琳琅眩目。观众等这个嚣张的女孩倒霉已经等得不耐烦了,可是Angel偏不,她在空洞的装饰音上滑步飞舞,卖弄风情,冷酷而轻薄。社会向青春美女作家展开笑脸,昨日被angel气得预言她将来瘐死街头的姨妈,今天连和她打招呼都不敢。成名须趁早、得意须尽欢,高潮的惊叹符来临了——Angel如愿以偿买下了天堂苑,大兴土木。自然,布置得奢华有余品味不高,不过who care?

  这样的女主角,在莎士比亚手里会出演驯悍记,在狄更斯笔下会被一个虔信上帝的痴情傻小子感化,在金庸书中会去设计乔峰大侠,而在阿加莎克里斯蒂的谋杀晚会上将成为第一具尸体。

  电影看到这里我才真正感了兴趣,因为从时而宠爱、时而讥讽的镜头态度里,猜不出Angel的命运。Angel的才华,来自于充沛的精力、彪悍的想象力和无尽的自恋,肉感、易朽、真实,类似于酒精,类似于性欲。不过正因如此,Angel不会让人失望,大众需要讲故事的好手,翻云覆雨,铁嘴钢牙,哪怕生孩子永远是“血淋淋”,而香槟酒也不妨用上开瓶器。

  该来的迟早会来,Angel遇上了一对姐弟,姐姐,蹩脚诗人Nora,是她的崇拜者;弟弟Esmy是个怀才不遇的浪荡画家,对Angel表现得相当鄙视, 不幸的是,他还很英俊。

  Angel坠入了爱河。观众满怀期待,等着命运化身为堂璜,教训一下轻浮的Angel,可Angel居然高歌猛进,驾着金马车从胜利走向胜利,不由叫人暗骂画家先生银样镴枪头。新婚之后,Angel在天堂苑开辟了一间豪华画室,面积可以做舞厅,窗户可以做花房,只有画家的感激后面眯起眼无可奈何的微笑,折射出这段梦幻婚姻最大的问题——光线太强了。

  Angel认真做起自己笔下的女主人公来——她的写作是编一个梦想,她的人生却打算过一本小说。她按照全副套路一丝不苟地去爱男主人公,直到心力交瘁。

  画家退缩了。能够理解,没人能忍受,言情小说里的爱情。

  一战爆发了,在战争里,Angel失去了母亲、丈夫,这些都不足以击倒她,当初使她成功的想象力一样足以帮她维持骄傲,让她在幻境的王国里高高在上,直到她遭到命运安排的最后一击:埃斯米一直拥有深爱的情妇和儿子。那妇人带着漂亮的小男孩从楼梯下来,苍白、优雅、温和而自信,朴素的衣裙下有Angel不屑又深怕的东西:教养。Angel目瞪口呆地看着情敌,仿佛看着丈夫的胶卷底版——原来他真正爱的一切与他声称的完全相反。这女人是天堂苑真正的主人,在Angel趴在天堂苑铁门上发梦的时候,她正是那大宅里的公主,即使现在,她仍然是被放逐的公主,而Angel不过是来了又去的僭主,一个粗俗的霸占了王子的女巫。

  其实所有的暴发户都可能成为传奇,但需要坚持得足够长,可是Angel被击败了,她的市民精神、攀登的力量,几乎永不枯竭的精力,在这一瞬间,灰飞烟灭。

  Angel逝世后,她的书很快被遗忘了,或许只有两个人例外:秘书Nora,出版商Thoe.。时间多么神奇,能把庸俗浅薄洗礼成沧海桑田,Nora因为缺乏才华而产生的崇拜,Thoe觊觎美色的初衷,最后居然都化为绵长而温暖的怀念。

  Angel绝不会想到这个,如同她曾经断然拒绝把天堂苑办成收容伤兵医院,她不去追求自己没有的美德。

  也不在乎。

4 ) 华美的背后

电影海报很美。

雨中的拥吻,天空甚至出现七色的彩虹。

似乎那一刻起,王子公主从此过上幸福的生活。

其实,没有王子,也没有公主,只有一个落魄的画家,和一个写爱情小说成名的作家。

这是我看过的第五部关于女作家的电影,关于她,我并不喜欢。她的自大,某些行为上的鄙俗,甚至让我不屑。

而她的执拗,为梦想的坚持,又不由得让我肃然起敬。

她实现了年少时所有的梦想,成为著名的作家,拥有一个魅力十足的恋人和那座曾经可望不可及的城堡“Paradise”。

她有一支能操控故事中男女主角命运的妙笔,却把握不住自己的人生。或者说,她以为自己能掌控,却并不然。

在那华美的一幕背后,是残酷的现实。

王子的公主,其实,另有其人。

王子在一战时失去一条腿,又因心上人带着自己的孩子嫁给他人而失去了生活的愿望自杀。

直到有一次她无意的看了他的信件,生活在完美的小说世界里的她,才从梦中醒了过来。

她拜访了那个丈夫所爱的女子,温婉优雅。原来她就是Paradise原来的女主人,她从小就羡慕的小公主。

她所实现的梦想,不过是别人丢下的一段过去。

我们的天使无法存活在残酷的现实里,在飘着圣洁白雪的寒冬,去了她本该去的地方。在天堂里,她得到安息。

5 ) 不照鏡的女人明確的臉【逐愛天堂】

一直以來,我已習慣被歐容(Francois Ozon)探索越離常軌的欲望及其破壞力的電影豢養,他說明了我們的幻覺總是透過欺騙我們的方式對我們誠實,真相的力量是直截曝露事件的陰影,顯示表象的無能。從1997年的【看海】到【失魂家族】、【挑逗性謀殺】、【沙之謎】、【乾柴烈火】(此劇本是法斯賓達十九歲時寫下的)、【八美圖】、【池畔謀殺案】、【愛情賞味期】、【愛無止期】、【小情人大風波】到2007年的【逐愛天堂】,這些電影裡的角色迴避言語的完整或躲在片面言語之後,進行沉默的窺視和迂迴的刺探,一些事等著被止息,一些謊等著被穿透,有趣的是,歐容生猛直接的影像不斷形就人與人之間曖昧的空缺,輕盈地將常態的事件推衍、反轉成荒謬的終局,抹除了幻想與現實空間的界線。

歐容的新作【逐愛天堂】為了向早期好萊塢的通俗劇致敬,參考了道格拉斯塞克(Douglas Sirk)經典電影【苦雨戀春風】、【地老天荒不了情】的配樂,邀五度合作的菲力浦宏比(Philippe Rombi)編出華麗煽情的交響曲。攝影則找來多次為阿薩亞斯【我的愛情遺忘在秋天】、【赤子冰心】等電影操刀的丹尼斯勒努亞(Denis Lenoir),大量使用柔光鏡,物與人的肌膚變得細軟;更靈活運用超現實飽和色彩層次的特藝彩色技法(Technicolor)、橙綠紫三色混合產生不同原色組的天然彩色相片技術(Autochrome)、在沖片時用外在顯影劑染色上去的彩色片技術(Kodachrome)等多種舊時而費工的技法。為了復古,歐容還以棚內搭外景的方式呈現Angel乘坐馬車從一處到另一處的空間移轉,帶著距離感的虛假,反而貼合地襯出隔著薄膜活在夢幻裡的女主角Angel的處境。再加上服裝、場景設計的鋪張和講究,取景調度和演員表演方法的矯揉刻意,這些視覺上的編輯,使得【逐愛天堂】的故事背景立體了起來,且具有負載人物情感發展的真實基點。

熟悉歐容電影的人不難發現【逐愛天堂】和他以往的【失魂家族】、【乾柴烈火】、【八美圖】、【愛情賞味期】、【小情人大風波】都以封閉的室內劇來刻畫人物之間的衝突糾結。Angel厭膩的家庭和學校教室、賴以支撐寫作的小房間、出版社老闆的住家、發表作品的宴會、落實夢想的天堂之家,透過這些實質而侷限的室內空間,歐容聚焦地探索Angel與眾人的關係發展。鏡頭靈動地穿梭在精美佈景的別墅房間、廊道、餐廳或畫室裡,有時跟隨人物視線和行動,有時久久落在人物的手勢動作和面部表情上,力求通過閉鎖卻開放的構圖裡具體的形象來傳達戲劇性的內容,不免令人想起蘇古諾夫的【創世紀】、史蒂芬佛瑞爾斯的【危險關係】和拉烏盧伊茲的【情慾克林姆】,以視線對空間的追尋和停頓來擴張或補述人物的心理狀態。

【逐愛天堂】最觸動我的段落是花瓶裡新鮮豔麗的花,在Esme的畫布上卻成了地獄的灰燼,Angel質疑他充滿表現主義陰鬱色彩的畫,他說「我畫我看到的東西。」Angel卻說「你看到的東西和現實無關。」Esme的現實包含了社會現實、精神現實和個人內在一切模糊之處,以曖昧隱晦為手段,來表達無法被表達的事物,而不陷入模擬現實的假象中。Angel對Esme說的話,不也隱射了她自己的處境嗎?Angel不在乎外界的眼光,因事件而生的喜悅和悲傷總輕易地被接續發生的事件撞開或引燃,她是個不受任何規則限囿的人,無視於他人的存在就是她活下去的方式。

活在幻夢中的Angel 最後輕易地被一則真實的謊言斲傷,從前那種不顧一切衝撞和詆毀現實的蠻橫,像吹盪在「天堂」最虛浮的風。Angel讓我想起比利懷德【日落大道】裡過氣的女星和女歌手阿曼達李爾(Amanda Lear),她躲避自己的此時此刻,將房子裡的鏡子全部拿掉,以閉路電視取而代之,被自己永遠不老的形象緊緊環繞,於是,幻想中的自己(也許曾經存在或從沒出現過)就是唯一的真實。

「發現鏡子,是為了讓我們知道眼睛看不到的」,如果把鏡子視為顯露在可見之中還有一個不可見的他方,是一種形塑自我的途徑,那麼鏡前的人從逐漸感知自己身體的過程中,便能認識內在的自己。在這樣的意義之下,我覺得Angel是一個不照鏡的人(儘管她常坐在天堂之家的鏡子前),她無法從客觀的角度認知自己,只以自己為參考依據,所有言語和行動都體現了她對自己的崇拜。

Angel不照鏡子,自我建構的偏執意象因此無拘無束地生長。雖然憑藉想像,但她賜予自己一張明確的臉,她被欲望推進,欲望卻是單純無害的。在她身邊的人,不忍心責怪,也沒有人揭穿,只有她不明白自己追逐的一切已被取消意義。當她恍然大悟,她信仰的真實立即崩毀。生的挫折來自幻夢的破滅,而苦難的根源是真實背後那片難以探測的暗黑。

Angel以失衡的旋轉,獲得了某種速度,奇異地變動了她的感覺時間,於是,外在的世界被化約成光燦的混沌。歐容再次以輕盈的方式撥弄龐大權力下的裂痕,冷冽地說明每個人都在自設的真理中尋獲生存下去的勇氣,但就像羅貝托安度【神秘旅行】提示的旨意一樣:「救贖人的不是真相,而是與真相共同活下去的能力。」

看了【逐愛天堂】,便能明白法國哲學家楊克列維奇(Vladimir Jankelevitch)為什麼說:「沒有任何明確的威力可以超越或超前意願,因為意願本身就是這個威力」。歐容手裡明明就拿著濃重的油彩顏料,卻總是畫出銳利而透光的淡彩,他帶來的恐怖和顫慄不是來自黑暗,而是光明。

6 ) 我就爱她这范儿

我很爱ANGEL的狂傲、自大、做梦和美丽
爱她从情人的肩膀上骤然苏醒,赤身裸体地趴在书桌上写作
爱她丰润的乳房压着乳白色的床单,翘着屁股趴在床头疾笔狂书
爱她灵感迸发,幻想的甜蜜溢满心房,满脸的激情与变幻
……
她的种种所为我都理解
她是活在天堂里的ANGEL

7 ) 如果这篇还被不小心删掉,我就去撞墙

说实话,与其说angel讨厌,倒不如说她悲情。我行我素,颐指气使是多么值得骄傲的品质!连老佛爷karl lagerfeld说起自己妈完全不理会别人感受时都仰头道,别人妈妈都很蠢。家境窘迫出名又早,毕竟未开化,一张餐桌吃起饭时,跟出版商妻子比起来,angel好像摩登原始人!不过也难保没有(男)人不被她野蛮气所吸引。

悲情的是女性身份。当一名女性无法自我实现物质满足,而通过男人实现时,她的存在感消失了。奋斗中只有露露实在,她说我认识了你,你开一发廊,我是洗头妹;你给我开一桌球房,我是老板娘;哪天桌球房倒了,我是谁,我又在哪里。而在物质上能够自我实现的女性,有一天发现男人爱的仍旧是小时候住天堂大屋的文明女!!!这恰恰是最悲情的部分:生活中依靠自己完成梦想的人,在爱情上可以吗?所以,名贵女难免要被人比作东西:跑车好看,开起来费油;而才华女,也避免不了让人看爱情笑话,angel出身好些,为人低调些,有没有像张爱玲?Ozon真是男儿身,女儿心,angel通篇都用微弱声音在喊说:女人可怜啊,可怜。名声负累啊,负累!

而要说风格,请体会一下女人面对衣橱的心情,日装要有、晚装街头装也要兼有。拍片都一样咯,风格多元也没什么可多被诟病的吧!

8 ) 错位的价值观

最近看了很多莫奈的画,就突然想到这部电影,作为欧容的电影来讲,评分偏低,再加上异国演员异国风格什么的,怎么看都像是他麾下的一个异数,但实际上这部电影从水平上讲和他以往的电影并没有什么很大的差距,为什么风评一水的不好呢?最大的原因可能就是选材。

我看到评论里出现频率最高的讨论就是男主有多渣,女主有多可怜,还有价值观批判什么的,觉得欧容怎么有种“只有有钱贵族才牛逼”的调调,而女主那种“独立创业,主动追求真爱”的自主精神明明很好,为什么会有一种不堪的意味在里面呢,对吧?所以我们就要聊一下错位的价值观这个问题了。

作为中国人,价值观取舍和法国人是完全不同的。现代比较年轻的中国人一代是在什么环境下长大的?我们的父母可能因为儿时物质匮乏而一辈子陷在口欲区,我们这一代虽然有所改善,但是仍然是被物质匮乏的父母一辈养大的,当我们开始探索精神世界,那自然是普遍理解白手起家,人定胜天这种思维的。法国人呢,欧容作为一个老派高福利资本主义国家中产阶级的代表,他可以说从生下来开始,就没有理解过什么叫物质匮乏,他的视线基本集中于比较细腻的人物心理特质,这些特质一定是来自于和他一样生来就衣食不愁的阶级的,说的难听点,如果巴赫被生在杀猪人家里,那他也会忙着生计讨口饭吃,哪来的时间学音乐思考赋格这样高等级的回旋结构等等……所以你见过任何一部欧容其他的电影出现过任何一个中产阶级以下的人群吗?并非他歧视,而是他关注的点,在中产阶级以下基本不存在。

绕回这部片子,结合一下欧容自己的访谈,他拍这部片子主要有几个意思呢?换句话说他的价值观在哪里呢?在讨论艺术。

对的,其实这个浪漫剧的表皮下,有一个很明显的对比结构,试图讨论美丑、真假这些话题。男女主之间的所谓爱情只是一根链接二者的纽带。如果撇除表层剧情不看,翻译成本质的话,应该是这样的一个故事:女主没有真正的艺术素养,男主有。女主通过卖通俗文学,抓住市场痛点,半运气半歪打正着地获得财富,男主坚持用晦涩难懂、难以被大众理解的技巧进行真正美丽的艺术创作,所以反而不被接受。这是一个很典型的、在历史上真实发生过无数遍的故事,大众对艺术的认知是匮乏的,大众审美也往往是滞后的,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潮流,所谓潮流,说的难听点其实就是”那个时代的错误审美认知“,因为一旦人们反应过来这个原来不好看啊,就被抛诸脑后了,这就是女主的艺术;而男主的艺术则是永久性的,它往往因为超越时代特质而被大众排斥,但是时间能够证明他的正确。

故事的后半段运行背景就是这样:女主过气了,男主死后成了热门货。这又是大众对于艺术的一种滞后反应的表达,也是二者真实艺术水平的评价。注意,并不是女主以前有才,后来因为男主渣而被气得没了才华……女主从头一天开始就从来没有才华过

那么我们再来看一下二者分别代表了什么。女主代表的其实是没什么艺术价值的通俗文学,简称爽文,爽文这一生最大的特质是什么,就是幻想,梦幻泡影,之所以能卖的火,就是因为脱离现实,给很多人以做梦般的爽感。女主和男主的爱情从她这个角度来讲也是这样的,她想要像男主一样有才华,但实际上她没有。那么怎么办?用尽办法扣住男主,只要男主这个人还在她身边,她就可以继续幻想继续给自己的人生写爽文。男主死后呢?可以看得出她仍旧活在自己编织的爽文里骗人。女主的问题是在于她追求的一直是假大空,由于自己审美水平的低下,她也满足于假大空,因为她辨别不出真美和假美(男主到底是不是真心爱她),又或者说,根本上她是过于自卑导致外表上的过度补偿:由于太自卑,所以才假装得格外高傲,由于太自卑,所以根本不敢问一问男主是不是真心爱自己——在她心底深处恐怕一直就不信男主这样美男会真的爱上她的吧。记得女主在对待别人的批评时有多傲气,对待男主的批判时却毫无脾气,因为男主帅啊,在这里男主外表的美和他内在的才华被团成了一个概念,女主看到了”美“,想要这个美,却自卑到不敢真正去获取这个”美“,只敢求一个”表面假象“。那自然后期,二人之间的隔阂越深,女主就表现得越不自然地亲热,好像完全不介意,伪装得一切都很好似的。

那么男主呢?我觉得他也不一定完全对女主无感,但是往往就是在逐渐看到女主身上的假大空以后愈加失望而一步步走入死亡的境地。他是谁,他是一个追求美的艺术家,片子里也有各种镜头显示他被”禁锢“的意向,从艺术角度来说,难道不是大众审美的滞后和对假大空的盲目追求导致了真正艺术的衰微吗?

至于最后的那个见小三的设置,其实思路也很简单:小三和男主之间有的是真爱,艺术角度来说,小三和她的儿子就等同于男主创作的不被世人所认可的画,他们是真正的美,是讲述现实的,具有真正艺术价值的作品,对比一下男主给女主画的那幅丑陋的面目不清的画就能知道是哪两种价值观在打架:不被现世认可的真美和被现世追捧的假美。和阶级没啥大关系。

当然,我觉得欧容其实在拍这部片子的时候是犯了一个严重错误的,不是多赞扬了男主,多贬低了女主,反而是他过多地努力费神去提升了女主的形象,才造成这个故事躯壳上的明显不和谐感。女主首先就选择了一个特别有文艺美的女演员,她的外貌一直给人一种“坚强的、正在忍受痛苦的才女”的感觉,而事实上可能大多数观众看完了就是这种感觉,略带有艺术家独特的神经质气息,可以说她在原著小说里的粗俗、伪装出来的高傲、审美匮乏都被不见了,当然对应的桥段是有的,只是完全一笔带过,没有让观众感性地get到这个女主人公她“缺乏真正的艺术水平”这个异常重要的点。

欧容提到他是特别喜爱女主的。因为在现实生活中,换一个角度去讲,难道安琪的假大空就完全没有艺术价值吗?她那种浮华的完全不切实际的生动梦想是多少人实实在在在经历的,不然爽文卖给谁呢对吧……那么这难道不也是一种价值吗?他多少怀着悲悯的气质去美化了安琪,反而有点伤到故事结构的根本。

我之前为啥要提到莫奈呢,因为这件事上男主让我超级无敌联想到莫奈。老实说,男主得作为是不光彩,他要是多爱初恋,干嘛又要和女主结婚对吧?但是说句诛心得话,为什么要站在道德高地批判这个男人?他也没有做什么十恶不赦的事情吧,难道换了你,你不会为了前途和有钱女人结婚吗?看看莫奈当时做了什么,他没钱,卖不出画,和青梅竹马的老婆生了孩子嗷嗷待哺,颜料多费钱啊,于是他认识了一个女赞助人,实际上他倒也没有背叛老婆,只是没有拒绝那位女赞助的各种追求示好,并会花时间去满足这位女士提出的各种要求,老婆却是因此郁郁而终,莫奈后来娶了有钱的赞助人,到晚年倒是真的出名了有了钱,可是他年轻时画的妻子永远眉目如画,妻子死后,即便再以女赞助入画,也不死活不肯画脸了。这么说,从女赞助的角度来讲,莫奈不渣吗?

所谓人之情感,尤其是艺术家的情感,往往炽热无比,他不爱妻子吗?不爱女赞助吗?恐怕都是爱过的,所以何必要给这样的人扣道德的帽子呢。

重要的不是两个人之间谁对谁错,而是这段对艺术的讨论吧

短评

她所实现的梦想,不过是别人丢下的一段过去

2分钟前
  • UrthónaD'Mors
  • 还行

欧容对作家情有独钟,后面简直《登堂入室》。还是延续欧容把美好的事物撕碎的悲剧特质,电影色调好像三流画家男主伊士麦的作品一样,灰暗难有光明之色(即使其他作品表面明媚,也有着残忍里子)。哪怕女主在旁人(出版商之妻)看来获得成功获得梦想的一切,住进天堂之家,但她真实的天堂构筑在自我满足的想象和对伊士麦的爱之上,终究一生还是没有获得天堂。还不如天堂前屋主,对她来说就是无法通过努力获得阶级晋升,杂货铺是她无法摆脱的起点。女主际遇导致的转变典型由服装妆容表现,内在的转变透过眼神光彩的流逝彰显。剧本不复杂,女主不完美,就受她的演技!

3分钟前
  • 扬花点点
  • 还行

6/10。安吉尔和法鲨是天使与魔鬼的极致对比,安吉尔的欲望来自另一层贵族身份幻觉的认同,她最终住进天堂完成童年梦想,在发现曾经在铁门外向内偷窥的贵妇就是法鲨(丈夫)原来的爱恋对象,被满足的欲望瞬间崩溃吞噬了自我。丈夫妹妹初见安吉尔急忙下跪、倾慕才华而请求当她助手,像一种隐性的拉拉关系。

8分钟前
  • 火娃
  • 还行

没有字幕,竟然全部看懂了。具有启发性的传奇女子一生。

10分钟前
  • 左加菲
  • 力荐

被那些假到逆天的背景吓了一大跳,出戏是导演的目的吧!女主有点像瘦版Adele。。虽然角色不太讨喜但她演得还是不错。啊啊啊我爱法叔!!!瘸了也爱!!!

15分钟前
  • 米粒
  • 还行

显然故意做成旧时老片般的矫揉造作。她浮浅,她任性,但她身边的人们仍然忠心耿耿。这就是能量罢。

16分钟前
  • 默音
  • 还行

华丽过头了

17分钟前
  • gris-gris
  • 还行

失望

20分钟前
  • 山狗
  • 很差

不似Ozon作品 但可理解三位主角的共鸣

25分钟前
  • |
  • 力荐

非典型欧容,英语片!奢靡华丽浮夸如阿尔莫多瓦,同时却是欧洲古典风。表演上向70年代法斯宾德看齐(内里绝对是《深闺怨妇》或者《佩特拉的苦泪》)。总之欧容爱好者看到此片定然大跌眼镜。故事上我想起太平和薛绍……只是这只女主完全是一头孔雀,傲娇到看得人心神荡漾。

26分钟前
  • 胤祥
  • 推荐

很欧容。画面很美,有一种刻意为之的虚华舞台感,跟女主的身份和一生很契合。其实Angel的一生不过是一场旷日持久的自恋,不顾一切的占有她想要的一切。爱,也许真的有吧,但更多的只是狂热。她以为她得到手的,最后证明都并不是真属于她的。最后那刻意为之的魔样妖娆,更像昭示她从未真正抵达过天堂。

28分钟前
  • 煎饼菓子兔
  • 推荐

有时候他因为爱过你一阵子而愿意骗你一辈子,你不如因为爱他一辈子而相信他编织的谎言一阵子。

32分钟前
  • cowsumy
  • 推荐

又低調又暗潮...

33分钟前
  • Connie
  • 还行

挺烂的

34分钟前
  • Yardkey
  • 较差

太空洞

37分钟前
  • 喃 大 丢.ai
  • 还行

后半截因为自己的原因代入感太强,以致无法理性评价。有多少时候,世界不公平得令人愤怒,你以梦想相称拼命努力才能得以珍重爱惜的东西,对别人来说好像只是商场的赠品,勉为其难地收下,转身就随手丢弃。

40分钟前
  • Lycidas
  • 还行

那些说三流浮夸古装片和布景假的其实是没看懂吧,这不就是华丽版的沙之下么,什么是真实什么是虚妄,欧容还是那个坚持母题的欧容。初看去 故事的悲剧性和影片的服装布景以及女主的表演都太像乱世佳人了,看完再想想 倒觉得更像欲望号街车,倒都是费雯丽的舞台戏剧风。

41分钟前
  • 龙标姑息者
  • 力荐

就像看那种三流古装剧...

46分钟前
  • 大宸
  • 较差

现在还有用布景的电影?

50分钟前
  • Touma
  • 较差

非常可爱的古典爱情喜剧,Romola Garai和Michael Fassbender贡献了一次完美的合作,配角们也很讨喜,欧容难得的小浪漫情怀让人甜到心肝儿疼~T T~

51分钟前
  • 兮称
  • 力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