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不是每个爱情都有美好回忆
在我一生的黄金时代,我有好多奢望。我想爱,想吃,还想在一瞬间变成天上半明半暗的云。
青春飞扬:
当时年少春衫薄,我们订婚了:草环和24克拉的初吻,即使南面称王我亦不屑与易!
初恋有多美,回忆就有多么苦痛——
一个夏天的插曲,一次跳水时发生的意外,夺走玛丽的爱人,人生从此改变:
这太荒谬了,刚刚萌芽的爱情被无情吞噬……
每次看伯格曼的作品,都会感叹缪斯对这位电影大师的眷顾,拷问命运、上帝,空灵、飘逸却又脚踏实地,每一个隐喻和象征都是那么平淡、自然、深刻、隽永,爱情、生活、生命就是那么残酷、美丽……
任何奖项都不足以奖励伯格曼的才华,可能的话,只有让他代表人类去竞争宇宙电影节大奖。
失恋后怎样走出来?
疯狂的练习,疯狂的演出,成为大明星的玛丽依旧走不出那个刻骨铭心、不堪回首的海边。老娘奢侈了!
人们的悲欢并不相通:排练一天,同伴烫脚爽得嗷嗷叫,玛丽打开日记黯然神伤,这个片段搞笑而又心塞。
我做错了什么,命运要如此惩罚我?!
如果有上帝,那他一定是个混蛋,我恨他,永远!
我会朝他脸上吐口水!
叔叔告诉玛丽,你只有建一堵墙保护自己,不让痛苦靠近。
练舞、演出、旅行,墙建起来了,玛丽不仅被保护,也被重重围困。
坐困围城十多年,玛丽把日记交给痴情的追求者,如释重负,忽然变得开心起来,推倒那堵墙!
墙让你远离痛苦,也让你远离爱情、活力、幸福……
豹尾给力,用踮起脚尖表现亲吻的镜头,被无数后来者致敬:
但谁都没有伯格曼用得自然,踮起的脚尖继续旋转、蹦跳、腾挪,象征玛丽开启新的生活: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
不是每个恋情都有美好回忆,假如生活辜负了你,唯有忍耐、奋斗、妥协、奋斗……
生命的意义在于我们的赋予。
2 ) 乐观的电影多少都是自恋的
看了一半睡着了,醒来被后半部分惊喜到无以复加的清醒。
这是一个paradise lost的故事,它甚至有点存在主义。芭蕾象征青春,稚嫩天性烂漫的玛丽失去了亨利可,心里筑起了过往痛苦与记忆不可逾越的心墙,放任自己把青春全部献给了心爱的芭蕾,渐渐步入中年,她在朋友面前不苟言笑,保持着这堵墙的完好,使悲惨的往事不会一不留意逾墙偷袭。
可这又能有什么帮助呢?当人把心弄丢了,只剩下一双孤傲的冷眼观察这世界。
结尾处,戏院里打扮成恶魔/小丑的老头对着镜子里玛丽的影像告诉她,
“看穿了,化妆和卸妆都很恐怖,跳和不跳了也同样恐怖。“
玛丽沮丧地抱怨,”无聊。“ 显然这是她不愿意面对并且想要回避的一段对话。
老头继续,”只有一次真实的时候到来了,包围自己的墙毁掉了,看到了光着身子在抖动的自己,只有一次。“
人不能因命运的不公而一蹶不振,总要有清醒重新面对自我尘封久未关怀的内心的那天,听见压在恐惧与怨恨更深处的渴望被听见的呼喊。
此时镜头没有对准女主角玛丽,而是同时在老头和玛丽的镜中倒影上,产生了一种矛盾对决的来回交错不真实感,表达了此时玛丽与内心恶魔产生了对峙,开始思考自己的过往;同时玛丽此刻看着镜中的自己,意为她依然受到自己建筑的心墙所保护、牵绊。
“真是让人沮丧的话啊,” 玛丽抗议。
此时镜头拉近,玛丽镜中倒影为唯一的焦点,像是在自言自语。
“生和死都是恐怖的。”
“这是你现在的体验吗?”
“不是我,而是现在的你呀。“
玛丽面露恐惧与不甘,“才不是呢。” 可她的反驳显得如此苍白无力。
“就在你脸上写着呢。” 原来老头早已读穿她的心思,玛丽终于崩溃,无助绝望地哭了起来。
此时镜头离开玛丽,转向克贝利乌斯先生,而他的形象却远远的偏离了人们想象中的救世主、fairy godmother慈爱关怀的形象,化了妆、戴着秃顶的假发穿着奇怪的戏服的他,俨然打着自己的如意算盘。他不依不饶地游说着玛丽:
”渴望幸福吗?我想给你快乐的人生,想重生一次,也就是意义和人生什么的一般的话语而已,要是继续跳舞的话你只是越来越老了,那就是你的命运。在镜子里看看你那不堪入目的姿态,我也在这样做。“ 这里不清楚是不是翻译的问题,意义不是很明确,前面那句”渴望幸福吗?我想给你快乐的人生,想重生一次,也就是意义和人生什么的一般的话语而已。”听起来更像是他对那些浪漫主义的嘲讽,对那些认为能给别人幸福的、不愿直面现实命运的,认为人生就该是美酒香咖人的英雄主义不屑(后面揭示玛丽的现任男友即时这样的人)。
后半句“要是继续跳舞的话你只是越来越老了,那就是你的命运。在镜子里看看你那不堪入目的姿态,我也在这样做,” 似乎才是他真正想要说的话,他企图把以命运之名,勾引着玛丽,把玛丽拉入更深的苦海里,他希望玛丽能成为他的同伙,和他一起面对命运。
此时玛丽绝望地望着镜子里的自己,此时镜头微妙地转换角度,老头靠在椅子上,成为了镜中人,占据了屏幕一个小角,玛丽此时取代老头的位置,暗示回到了现实。年轻的男友大卫入镜,老头提示玛丽,“有客人在偷听。”
玛丽显然对前来拜访的男友感到不满,也许是因为老头的那番话,开始对他大加揶揄。一角的老头微笑地观察着,对自己产生的戏剧效果心满意足。
大卫与老头产生了语言上的冲突,老头离开后,大卫怒不可遏,让人感受到他的年轻气盛与不成熟,与老头产生了强烈的对比。
激烈的争吵结束后,玛丽深情地握着大卫的手,说“多漂亮的指甲,特别是小指滑溜溜的。(=,=)“
大卫甜蜜地问,”你喜欢漂亮地手指吗?“
玛丽撩开大卫的手指说,“我想看看你的手相。“ 然后又立马用手遮住大卫的掌心,说“快停下来,不然可能会感到悲伤的。“ 此时已经揭示玛丽逃避看见未来命运的想法,她不愿意再受命运的摆布牵绊,并对大卫提出分手,然后出人意料地把电影初始亨利可的日记给了他,让他用一个晚上读完,然后“再好好聊聊。” 大卫离开了。
这微妙的一幕与接下来玛丽在镜子前卸妆的一幕形成呼应,她微笑着,玛丽自白,“刚才还想好好哭一场,真是不可思议啊,现在竟然一点也不难过了。“
玛丽用一个交给大卫亨利可日记动作,让自己的过往伤痛真正的得到抚慰与平息,因为她突然明白,“现在的幸福才是最重要的。”
过去的伤痛与未来幸福从来就不应该是敌对关系,一个大卫手里握着玛丽逝去的情人的日记的画面,怀揣了“祭奠”与“纪念”两种情怀,足以使玛丽受到创伤的心得以升华,使观众从总各自体味了“释怀”的意义。玛丽对着镜子顽皮地吐了吐舌头,满心欢喜地卸下了厚厚的妆,在观众面前仿似又重现了那个活泼无拘无束的少女玛丽;而中途一直因故障无法进行的芭蕾舞剧,在电影结尾处完美落幕。
我很愿意把这部电影当作一种追溯初次恋爱甜美的臆想与追忆,过往的感情从来就不该透过悔恨与懊恼的镜片去斟酌与思考,而是一部如“夏日插曲”一般的完整无悔的交响曲,或芭蕾舞剧,即便中间会有差错与不完美,却是值得托付灵魂与希望的成长妙药。
这是一部乐观的电影,却没有缺失与辜负“命运”这个晦涩艰深的主题,它是这部电影的灵魂,同时在没有对其一笑置之的情况下赋予了一层浪漫主义的面纱,这不是爱侣之前的浪漫,而是如王尔德说的,“一生的浪漫始于自恋”,自恋是极其容易的,可当人在被命运粉碎、击垮后仍能爱着这命运,接受命运并不以它为敌的人是极少的。所以乐观的电影多少都是自恋的,但这自恋也不失其犀利之处,它是在宿命论的脸上吐了一口唾沫后还能与其肩并肩齐行的畅快与释然。
3 ) 伯格曼作品《夏日插曲》观后座谈会纪要
伯格曼作品《夏日插曲》观后座谈会纪要
/范达明整理/
时 间:2012年5月5日(星期六)上午10:55-11:40
地 点:杭州南山路202号恒庐美术馆讲堂
(恒庐艺术影吧伯格曼作品《夏日插曲》观后现场)
与会者:(发言序)范达明、李海燕、陈杏生、何吉、金爱武、马以乐、杨越辉、牛玉竹、张思宇、袁立、陈晓、戴军勇、百合、陈小韦(观影者:丁云珍、任跃炳、钱贵荪、王犀灵、姬伯庆、蔡玲等)
主持人:范达明
记 录:陈小韦
主持人映前开场白
范达明:这个月我们安排了瑞典国宝级导演伯格曼的四部影片,都是他的体现不同风格的或代表性的作品,譬如《第七封印》、《野草莓》等。第四周要放的《沉默》,是伯格曼“沉默三部曲”之一,也是重要的、有特色的。本来想安排他的一部晚年重要作品《芬妮与亚历山大》,彩色影片,有3小时和5小时两个版本,以为自己的藏片就是3小时的,一查看,2张碟,恰恰是5小时的,所以没法在这里展映给大家了。换上的今天这部较早期的片子《夏日插曲》,约一个半小时,是写一位芭蕾舞女演员的爱情生活的,看后我们来做个座谈。但记录员小刘今天请假来不了,在座哪一位年轻人志愿做一下记录?我们请陈小韦记录一下好吗?(陈,爽快地接受了)。
因为很欣赏伯格曼,今天特意赶来
李海燕:因为很欣赏伯格曼,今天特意赶来。但我觉得影片的音乐很少,很多应该出现音乐的地方,却是静场。另外,女主角卸妆那一段表现她有了新的感悟时,转得太快了些。很多场景的描写有直面人生的气质。但我对于男女主人公中午出游时的侧面光线觉得不解,此时应该是顶光才对。
影片风格:平淡中的浪漫,像一个抒情小品
陈杏生:我感觉,这部影片就是平淡中的浪漫。它不像现在好莱坞的大片,讲情节的离奇曲折,大起大落的故事发展。
范达明:它就像一个抒情小品,其中13年前男女主人公在小岛上的两人相处,很纯洁,有点我们80年代初杨延晋拍摄的《小街》描写夏和俞朦胧感情的味道。而作为写芭蕾舞明星的爱情生活的片子,又让我联想的卓别林1952年(晚于本片一年)的那部《舞台生涯》。
故事结构与影片的意义
何 吉:其实精彩的就是过去的这段故事,添入记者的角色,是画蛇添足。
金爱武:影片通过记者的追求,目的是让固执于过去爱情的女主角的情感逐渐释放,让她明白了“现在”也是一种生活——她的生活应该重新开始,她也开始感到感恩。这是导演传达给我们的信息。影片也告诉了我们每个人:应该保持对生活的信念。另外,我理解,要求得爱情,也需要耐心;到了一定境界,人不再自私。
马以乐:少年不识愁滋味。影片中展示的爱,显得无限纯真。然而“文革”以来到今日,年轻人对爱情却有了许多附加条件。影片细腻地表现了女主人公那些他人无法理解的内心想法。从她身上表明:每个人尽管都对生活寄予希望,但却无法遗忘自己的往事。而记者的追求则表明,对一个人的爱,是可以跨越年龄的。
杨越辉:生老病死是人生的常态。影片展示的同样是这样的常态。谈到爱情,我认为爱情只讲感觉,而且是要双方都有感觉。但是婚姻又是另一回事。所以即使男主人公亨利克不死,他俩也未必能终成眷属。也不能说我们现在就没有纯情的爱了,今天也有如此痴情的人。人性的历史是共通的。当然,有些人虽然结婚一辈子,也许都找不到这种感觉。
陈杏生:现在我们中国中学生有些爱情也很单纯。
马以乐:有的爱情存在,可能只是一个夏天。但一想到往事,必然刻骨铭心。这和一夜情截然不同。
关于女主人公玛丽与记者的爱情与未来
杨越辉:另外,我们不用对于女主人公玛丽与记者的未来太悲观,他们以后的事,就看感情能否延续。
何 吉:玛丽是芭蕾舞明星。明星的生活很特殊,他们不可能走下去。
伯格曼的“与神较真”与隐喻手法
牛玉竹:本片在伯格曼影片中并不算好,像韩剧。看伯格曼影片不应忽略他的“与神较真”这一点。男女主人公争吵时,影片表现了姑妈与神父的对话,能看出导演的态度,即不不屑于“上帝主宰一切”的社会认知。影片的服装以及特写镜头等与好莱坞40年代的场景很相像。好莱坞导演摈弃的手法在本片中还有体现。比如亨利克出事故时,那片乌云的镜头。
范达明:乌云的镜头,是典型的爱森斯坦式隐喻蒙太奇镜头组接,暗示或渲染了灾难的发生。还有此前出现的猫头鹰的叫唤声,作为一种象征手法,是对于不祥事变的预兆。这些都是电影独有的常规修辞手法,用还是不用,全看导演根据具体拍摄条件与电影情节合理的可能的需要,它们本身不存在过时的问题。
影片的悬念与女主人公的性格
张思宇:影片的悬念在于女主人公如何走出阴影。日记本的出现使玛丽的转变并不突兀。另外,她从记者的感情的压抑中也看到了她自己。
袁立:玛丽是跳芭蕾的艺术家。艺术家本身是很单纯的,她的最终的抉择,不因为记者,不因为日记,还是因为她自己——她最终与记者的结合,是出于人性中爱自己的本能。我觉得,爱情无须考虑最终能否在一起,即使是在今天,这样的爱情依然存在,只是概率很低。
何吉:其实,真正的艺术家都是爱才艺胜过爱他人。
宗教观及戏剧出身对伯格曼影片的影响,以及本片的主题与细节
陈晓:我是初来。我不太同意刚才小牛的看法。第一,伯格曼对宗教问题一直很纠结。因为他的头上有更大的秩序在。这与导演同他自己的父亲的关系有关。第二,我不认为伯格曼的拍摄手法是对于好莱坞的借鉴,而是与他本人的戏剧出身有关。比如中国导演谢晋。我甚至觉得什么时候我们可以专门来研究一下戏剧出身的导演的风格特点问题。伯格曼电影中有许多独特的主题。本片的主题是关于女性的自我救赎。好的电影充满生动的细节。例如本片中对于次要人物如姑妈、门卫等角色的描写。
范达明:日记本在影片中是一个重要的、贯串全片的道具或物的细节。他是亨利克的遗物,被有心的叔叔在医院病房里发现而保存起来,后来叔叔又悄悄邮寄给了玛丽(影片一开始就是这个细节先行展现)。对亨利克纯情日记的阅读,既是玛丽重回刻骨铭心过去的传媒物,又是她被日记内容所感化而最终从往事阴影中摆脱出来的重要触发物。不仅如此,她还把它送到新男友的手里,这意味着,新男友如果想要接受自己,同时也必须接受自己的这段过去的历史。这里可以看出,玛丽接受亨利克的爱情是感性的甚至是无条件的,而接受新男友的的爱情却是更为理性,也是多少有条件的,因为相隔了13年,毕竟是时过境迁,人也是有不同了的。
戴军勇:我也是初来影吧,也是初次接触伯格曼电影。刚才讲到影片对门卫的描写,我也觉得,这是从侧面对于女主人公的复杂纠结的心态的烘托与表达。
陈杏生:从小牛与陈晓刚才的发言中我有启发。我们看影片要联系导演背景,要做好这方面的功课。如果不明白导演背景,就会漏过影片的许多细节。
一部有回味的影片
百合:这是一部很有回味的电影,情节似乎拖沓却让我坐得住;并不打动我,却吸引了我。爱情不分国界,是永恒的话题。我觉得影片对于人物的心路历程是采用了类似中国画白描的手法,非常朴实朴素,却仍有回味。不过,我仍然认为玛丽的转变显得突兀。
玛丽的叔叔与男友亨利克,以及影片的黑白摄影造型
范达明:影片虽然看似情节简单,但算下来,在女主人公玛丽周围,除了剧团的女演员等同事、门卫等,也处在有四个男人的不同关系中:已故的旧男友亨利克,新男友即记者,舞蹈教练(最早吻了她的),再就是其叔叔——叔叔也公开表白说要向她求爱(不过是嘴上调侃而已)。我网上看到,有的评论认为他叔叔是邪恶的代表。从影片看,还不至于此,相反,在面对男友突然去世的情况下,他对于玛丽还是很大的精神安慰与支撑力量,比如陪她去旅游,把其男友留下的日记寄给她。他应该是属于玛丽的保护人一类的角色。另外,亨利克这个角色也很独特,很典型,属于不很成熟的大男孩式的角色。在与玛丽的爱情关系中,他比较自卑、胆怯(而女方相对主动、成熟)。在他俩的夏日小岛生活中,其实有很多时候是构成他们身体接触的机会的,似都不发生结果。所以尽管影片也表现了他们睡在一起,我却相信他们最终的关系是很纯的、应该是没有性行为的。而这样的描写都有助于深化女主人公对他的珍爱的程度以及突然死亡所带来的悲哀程度。这应该也是影片剧作与导演功力所在的一个方面。另外,就是影片的黑白摄影的造型感很强,加了红色滤色镜的夏日晴空,蓝天更深而白云衬托得更白更有意境,女主人公在化妆间的一些面部特写镜头,似能闻到化妆品的气味,感觉到粘贴的眼睫毛的色感与质感。
好了,大家谈了有40、50分钟了。谢谢大家热烈的发言,谢谢陈小韦今天担任记录。
2012年5月6日 13:40整理
4 ) 原来早已忘记
据说这是一部伯格曼真正想拍的电影,根据他很早写下的小说改编的,是对青春年少的一种记念。真正迷恋伯格曼的电影,每一个镜头都是那么寂寞,风中的剧院,街上的落叶,河边的小船,黑白片所带来的意境非比寻常。
玛丽与亨力克都来自不完整的家庭,两个寂寞的人在一起共度了一个美好的夏天。小岛上的野草莓,亨力克的小狗,河边的小木屋,也许一切都太完美了,当夏天快要结束时,玛丽经常感到莫名的恐惧与不安。终于一个早晨,亨克里跳水时遇上意外。伯格曼一直对上帝是否存在并帮大众渡过难关存在疑问,当玛丽看到街上人们麻木的,行色匆匆的忙着自己的事,而她心爱的亨力克却不顾她的祈求离开了她,此时玛丽对上帝也提出了质问。
十年后玛丽成为首席芭蕾舞演员,却一直将自己禁锢在过去的阴影中,直到有一天收到叔叔寄来了日记,唤醒了尘封多年的记忆,玛丽惊觉原来再次提及亨力克已经不再是想象中的那么难过了,这使她有勇气重新审视困扰自己多年的情感,打开心结,并最终重新接受了年轻记者的追求,开始新的生活。
人的痛苦大多来自自己,只有释放内心深处的自己,才能获得真正的幸福。影片拍得非常优美,夏天美丽的群岛更是令人难忘。
5 ) 难得的演绎
美好初恋既似朝露般晶莹,又像春雨样细腻,可是当烈日当头的时候,一切都得重来。所以,美好的生活啊,不能放弃,也不能等待。
6 ) 现实和梦那个更真实
拨离开影片的内容,那粉色清透的爱,让人嘴角上扬,内心微笑。初恋的人不管怎么离开,或是仅仅只是暗恋,时常会伴随梦境时长出现,摸起来感受到它是那么真实,或甜蜜或伤心。醒来知道不过是一场梦,真实感存在于脑海中迟迟不散,谁又能说梦中的8小时不是另一个真实。;)人生要不念过去,不妄未来,感受当下才是真实的幸福,做梦也很好啊~
一男一女一狗一海。“悲观人生”、“人与人之间互相折磨的亲密关系”等主题贯穿伯格曼一生。在其自传里,伯格曼说这部影片的故事来源于他年轻时的一次亲身经历。年轻时的短暂欢乐过后是余生长久的悲哀。“建一座墙保护自己,结果却把自己锁在里面。”全片中规中矩也就手绘动画让人眼前一亮。
一个女人试图从惨痛的初恋回忆中自拔的故事。美好的恋情以男主角的突然死亡作结,这也许就是大师苗子和小清新之间的差别。
超可爱。结构为故事加分。人家的乡村爱情怎么就怎么有味道呢?从惠比寿的电影院出来,看到的又是不同形式的恋爱约会光景。真立体。
解铃还须系铃人,痛苦的回忆是一堵墙。一个人只有当痛苦的过去不再只是她一个人的秘密的时候,她才能获得自由。当她交出象征着痛苦回忆的日记本的时候,她的墙已经倒塌了,因此她说,我不想哭了,她对着镜子笑了。最后她明白了“现在的幸福才是最重要的”。
Bergman略偏商业的作品。怀春与追昔,同样是极致的美好,而物是人非,心境却是迥异。少女时的天真和成长后的复杂形成鲜明对比,让人唏嘘,Bergman在此下的功夫极多,化妆间的镜头非常经典。
伯格曼第一部堪称杰作的作品。影片充满了对自然界美好瞬间的精细捕捉,算得上一部小清新(比如唱片封套上的动画,以及“24克拉的吻”之类台词)。Maj-Britt Nilsson真是美丽。视听上出现了不少“伯格曼式”的特写。回忆与现实交织的结构也是日后[野草莓]等影片的重要动机
主角又是一位艺术家,似乎和一年前的《喜悦》有些异曲同工之妙
1.如果眼前的男人无法让你忘怀初恋的美好,那么你是否应该继续这段恋爱?2.感觉角色的台词过于文绉绉,很像导演自己的独白,没有很熨帖角色;3.年轻人的死亡,总会让人质疑上帝;4.镜头出彩。
尽管这部伯格曼剧情与角色发展前后对应如此明显与工整,但其日后的风格在这部中已初现端倪,绿屋中主角与芭蕾大师近乎不真实的对话场景拍得非常棒,前景或后景中面对主角而坐的大师通过镜中倒影被置于跟主角同样的景深层面上,暗示两个角色在心理层面上的相互对应;另外胡须女预言的前后对照也十分有趣
伯格曼早期非常清新的作品!结尾美好到不敢信,如果是彩色一定又是一部心旷神怡的夏日风情画。现实和回忆的交织、鲜活和冷漠的面孔对比、精神世界的孤独剖解,都已现伯格曼作者电影的雏形。但夏日天色尚早,这时候的伯格曼还会在唱片封面上画可爱动画,野草莓地里的少年还在快乐地吃果子。
频繁的叠画就像是现实与回忆交叠的象征。年华流逝,我们得到了什么?失去了什么?这是伯格曼后来多次追问的,实际上n多部伍迪艾伦也是裂变于此。相对于日后更加成熟的伯格曼,回忆部分拍得有点太言情了,再接回现实部分的那种凝重和哲学,进一步显得割裂,而且以两位主演当时的年龄和状态,演那种青涩的初恋实在有点努。另外这虽然不是歌舞片,但舞台上的演出效果感觉相当一般啊,也没看懂几段舞台戏有什么样的表意。
作为伯格曼首部成熟之作,《夏日插曲》以极为古典的剧作架构探讨着两组典型伯格曼的主题:生与死、生活与舞台。记忆里的海边夏日与现实中的萧索冬景形成显然的对照,女主角的两位爱情对象也分别代表着天真和圆滑两种对待人事的态度。青春夏末时忽然杀出的死亡阴影把女主角猛地改造成葛培留斯的木偶,通过麻木情感来回避对死亡的恐惧。而死亡又在电影里以艺术生涯的结束而高悬在女主角头上。影片的结尾是伯格曼作品中少见的乐观精神,女主角处理了自己的过往,进而承认了死亡/艺术死亡的未来。她获得爱情的同时,在舞台上真真正正的成为了一位老人。早期伯格曼作品中常见重手的匠气痕迹,本片里集中体现在一本日记上。它作为协调两个主题和两条叙事线的枢纽,在剧情和美学逻辑上都不合格。
即使是当时技法还远未自成一格的伯格曼,其对生死,爱情及艺术各自何谓的执著和几乎与之矛盾的开放心境都足够让人叹为观止。平淡故事里安插的庞杂隐喻信手拈来。
视觉上有着伯格曼早期电影的显著风格,充满着忧郁情调的诗意自然。|青年人危机感和恋爱关系的脆弱性,倾向于探索精神的缺陷,涉及孤独、分离、生存困境等叙事母题。
年轻时的我们可以整天整天腻在一起,说蠢话,做无聊事,就这样还担心时间不够用,于是连眼睛都舍不得闭。我曾在幸福里神经质地哭泣,因为有种预感,这样的日子不会长久。美好的事情十有八九会早早消失,否则将变质,同样不再美好。PS:抒情完毕,还想说,男主死法是不是逗比了点
我还以为俄片,结果伯格曼
人物关系未成熟 但是场景运镜开始有个人风格 一脸皱纹的特写无法表现少女 也是无法塑造人物的 早期伯格曼还是差一些 可是男女的摸与吃的细节 喃喃自语的害怕 镜中的衰老 戏剧式对白 这一切都是伯格曼的开始
舞台边接吻的脚部特写太美,“上一秒好像要哭出来了,竟然又不难过了…现在的幸福才是最重要的”总有那么些时刻突然难过得想要哭出来;有人死去、同时有人逛街玩闹,常能和生命中的荒诞相遇。“人生本就无意义”,一些像伯格曼这样为自己筑起一道墙却有所作为的人深知存在主义是异化者与世界相处的良方
在 Maj-Britt Nilsson 身上 那种自如不加扭捏的 亲近自然流露真情的每一次绽放四肢 畅快笑言 狗狗可爱 Rune Andréasson 的动画也不错 最开始的日记里叠化出亨里克的头还是有些土 后面的转场用的更自然些 而首尾 18岁/45岁的那种失去光彩芭蕾舞者 Marie 的诠释也非常动人
美不胜收,这可能是入门伯格曼光影世界的正确方式。如果当年能多了解一下,我绝对不会一上来就看上帝三部曲和《假面》那种对大学生来说过于深刻的片子。好在三十岁后我又重新发现和喜欢上了伯格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