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人看不下这部电影,我觉得这是件好事,它更像是给心理学系学生或精神科医生的作业。我对此类电影历来很感兴趣,不介意画风的沉闷晦暗和情节的破碎感。我想从一团缠绕的麻线中,挖掘能触动自己的部分。人不就是一直在寻找自我的投射吗?
让我们来梳理故事的情节。
《The ghoul》,翻译食尸鬼,或心理迷宫。 它高度还原一位有幻想症的抑郁症患者的生活。
一个叫克里斯佛的男人没有读完曼彻斯特大学,暗恋好友的女友凯瑟琳未果。他独居,没有工作,靠失业金养活,定期看心理医生。他的人生仿佛就卡在那里。他幻想自己是侦探,经常跟踪他人,感觉自己是个警察,在破一个心理医生被枪杀的案。
他的心理医生偶然给他讲了莫比乌斯带,克莱因瓶。这触发他的思维,激发了他内心深处的痛苦。他意识到自己生活在一个走不出的怪圈。他痛恨心理医生把“闭环”这个想法灌输给他。在表白凯瑟琳失败后,以及在另外一个病友的煽动下,他枪杀了心理医生。 片末,他癫狂地飙车,路灯不断重复闪现,没有尽头。电影的表现手法很成功,完全把观众带入男主困顿的心境。
这部电影拍得很真诚,男主的演技也很好。低垂的视线,迟疑缓慢的反应,寡言寡言,把一个病人的抑郁状态完全暴露出来,让人感同身受,让人沉默,甚至怜悯。从外表看,他只是略显忧伤内向的人,从社会角度看, 他像是个没混好的躺平青年。而他的内心里,有对初恋的萌芽,有一种错位的责任感。好像他当年再努力一把,争取毕业,找到工作,就进入社会的正轨,可是他够不着,掉落到黑暗的悬崖。他平时浑浑噩噩躺在一个仅容一张单人床的房间里,痛苦时,他捶打着那面白墙。他唯一的大学好友来看他,说些鼓励的话,放下一瓶酒(公司的样品),又能做些什么呢?他需要一些力量,在这个社会立足。可是谁又能扶持他呢。失业金成了他生存的底线。
其实,谁都有对生活厌倦的时候,重复单调的工作会让人产生一种被困住的感觉。我有时候也感觉今天和明天没有区别,有时候早上推开办公室的门,仿佛昨晚没有回去过,尤其在阴天。只有读了一些新的书,看了新的电影,或者走了一段没走过的路,才能在心里泛起一点新鲜感和活力。这不就是我们的生活吗?
这好似一个沉入流沙的过程。 在你觉察到这抑郁状态的时候,想办法走出去,否则就难以自拔了。
这部电影如果以正常的方式拍摄,大家更容易理解情节。但是它是以主角的状态去拍摄,尤其是那些荒诞的幻觉,那没完没了的高速路,让人感觉不适,但是男主的生命就是被困在这种不适里面。导演让我们感受了这些不被看见的人。这是我觉得了不起的地方。
神作!另一个译名《心理迷宫》。一个侦探调查一桩凶杀案的嫌疑犯,渐渐深入其生活和内心,渐渐分不清侦探和罪犯的身份………建议学了精神分析再来看。他人即无意识。
不太清楚说了点啥
自己点开的片子含泪看完。
几个很好玩的点:1.明明是恐怖电影,演员是喜剧演员。2.电影制作人受到诺兰《追随》的激励,制作小成本电影。3.明显的大卫林奇风。4.这部电影的“毫无意义”正是它最大的优势(如果你能接受它)。【我比较能接受的内容解释:1身为警察和病人的主角同时存在,只是生活在不同的维度【就像克莱因瓶的里面和外面】。故事发生在两个维度中间的交点,然后在这个交点产生了闭环。2两巫师通过建造闭环,生活在闭环里,达到他们所想要的不朽
爱丽丝的逼格怎么变低了呢【全片最惊悚莫过于镜头切换了...
渣滓垃圾,尸呢鬼呢?Christopher愚蠢污秽Tommy白痴龌龊,枉费光阴…………
看了二次,最后都看不下,放弃。小米盒子里面翻译叫《心理迷宫》,给前面二个字吸引,给后面二个字绕晕。不记得第一次看是什么时候,估计也是因为片名被骗。
虽然很沉闷
彻彻底底的看不懂,是看了别人的影评和导演的自述后依然看不懂的程度
Morland? Mulholland!
开头与结尾也连在了一起
是一部不知道自己为什么看的电影
主要是为了看伦敦的街景,看能不能出现曾经待过的地方
或类于一种“神经-影像” 在精神分裂分析中强调了谵妄的力量 角色处于困境中 经受着内外两方面危险的威胁 如果谵妄指的是“用主动的身体去承担超越自身能力的结果” 那么在一定程度上精神分裂分析也就“不再表达个体的身体”反之是消解了人的主体 代表了超越主题从而生成无器官身体的可能性
为什么花时间看这种鬼东西…
爛片一部,不值得一看。大家千萬不要看。不知所云,完全就是湊時間。也不曉得究竟要表達什麼。
叙事太混乱了,然后只给了大纲,少了重点,失常的不合理,导演氛围还是做的挺好,男主也还可以
iqy电影名叫心理迷宫,给我看懵了
心理迷宫
不知所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