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抗军

战争片美国2008

主演:丹尼尔·克雷格列维·施瑞博尔杰米·贝尔艾莉克莎·黛瓦洛斯阿兰·柯德勒马克·费厄斯坦托马斯·阿拉纳乔迪·梅伊多·戈德堡艾本·叶尤米娅·华希科沃斯卡亚采克·科曼乔治·麦凯

导演:爱德华·兹威克

播放地址

剧照

反抗军 剧照 NO.1 反抗军 剧照 NO.2 反抗军 剧照 NO.3 反抗军 剧照 NO.4 反抗军 剧照 NO.5 反抗军 剧照 NO.6 反抗军 剧照 NO.13 反抗军 剧照 NO.14 反抗军 剧照 NO.15 反抗军 剧照 NO.16 反抗军 剧照 NO.17 反抗军 剧照 NO.18 反抗军 剧照 NO.19 反抗军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3-09-16 15:53

详细剧情

  1939年,纳粹德国占领波兰,并随之对当地的犹太人进行屠杀与驱逐。大量犹太人在屠杀中遇害,少量犹太人隐藏于森林之中,幸免于难。图维那•比尔斯基(丹尼尔·克雷格饰)便是这群犹太人中的一员。但他并不是一个普通的受害者。  双亲被德军残害的图维那在森林中遇到了两个弟弟——祖斯(列维•施瑞博尔饰)与阿斯贝(杰米•贝尔饰),3人一同准备从波兰前往白俄罗斯。但在森林中,他们遇到了幸存的犹太人同伴。大家逐渐聚集起来,食物与物资开始出现短缺,德军的追杀又令他们措手不及。这时,图维那做出了一个惊人的决定:建立一支游击队,反抗德军的进攻。面对德军的精良武器与人海大军,图维那能带领他的部队成功反抗吗?

长篇影评

1 ) The Landscape of War

The history of Belorussia in World War II is largely ignored at best. Given that, it has become so much harder to depict the story of the Bielski Partisans on the big screen. Only the fact is clear: that the Bielski brothers managed to save over 1,200 Jewish people by hiding in the Nalibocka forest from the mean war machine of the Nazis. What the Partisans did was hardly imaginable today, and may involve some extreme moral challenges that cannot be pictured without causing a emotional discomfort of the audiences.

Good for the director Edward Zwick, he did not mean to compare the Bielskis with Steven Spielberg’s German Righteous among the Nations Oskar Schindler, nor did he want to produce a sentimental and moving epic as Schindler’s List. He was very clear about the idea of the picture when he set out to make it: to tell a story about how Jewish people defy their fate of being slaughtered, not that about their being killed and rescued by Germans.

The story-telling may not be a tour de force like that of Schindler’s List, nor does the film has a nemesis character like Amon Goeth, yet the viewing pleasure is not reduced. As always, Edward Zwick did not insert a stereotype evil character into his film, but throw us directly into the historical and ethnic environment of the movie’s settings, and reveal layers and layers of conflicts. Again in this movie he managed to depict complex interaction between multitudes of humanity and a dramatic age full of overwhelming events, while keeping the audiences’ fist clenched and them sitting at the edge of the chair.

A central conflict in this movie is brought to the face of our protagonists by their very purpose: to survive and defy the fate that has descended on their nation. In the huge, all-devouring grinder of the war, to escape being victims, the only way is to become the ones who impose destruction on the enemies. This brings the fundamental conflict into play: to what extent can one gain power while sustaining empathy and humanity. All the other conflicts, such as those between Jewish combatant and non-combatant, and between Jewish and German people, are all developed around the fundamental conflict. These conflicts work as prisms, which refract multiple facets of human nature, which makes the landscape of war more alive and more realistic. The behaviours of the groups of Jew is no longer innocent or morally perfect as some other war movies depicted, but are convincing and arousing compassion.

The director has done a good job telling a story of people in desperate conditions, and was greatly helped by a group of great actors, although many of them are not famous. Although not without caveats, in most part the acting is natural and compelling. You would feel that those are really Jewish people in that time, beaten-up, self-preserving, yet willing to fight beside their charismatic leader. Being often seeing real-life Jewish people, I thought Daniel Craig was too British to act as a Jewish leader, but he really brings out the leader’s spirit. Yet in some action scenes he still reminds me of Bond.

Although the story can well be adapted into a high profile action movie, or at least an epic movie with the excitement of Last Samurai, Zwick has chosen to reflect the day-to-day struggle and sacrifice in the forest, this may make the movie less a block buster, but surely is not a bad thing if we consider its values in preserving a piece of forgotten history. Although there are some inconsistency in the plot, and the first half was a bit slow, Defiance is nevertheless one of the best movies depicting the brave struggles in WWII.

2 ) 又不仅仅是牢骚了



又不仅仅是牢骚了:为什么每次我看国外历史正剧都想哭,每次看完国内的大制作都大笑不止?



---------------------------------+++++++++++++++++--------------------------------



“给我两个亿,我也能拍出泰坦尼克号这样的片子”这是我国著名导演冯小刚老先生10年前的一句豪言壮语。10年前,我还小,不懂事,我认为有人给冯导那么多钱,他真能拍出来,我甚至还以为,有人给我那么多钱,我也可以。



看完这么多中美大手笔大制作的大片之后,我心里说,还好,还好。不过可千万不能对比,两边一对比,我就产生一种幻觉:我国优秀的第五代,第六代导演,一个个被反手五花大绑的一字跪开,低着脑袋,脖子后面插着白标,好莱坞导演和演员一面趾高气昂的,狰狞的狂笑,一面右手拿着绿色的美元抽中国导演的嘴巴,边抽还边说:“你要两亿,给你两亿,让你跟我比,让你跟我比...”手里的美元抽烂了,就换一叠,抽的中国优秀导演们体无完肤,血流满面,泪流不止。实在抽累了,好莱坞导演们一声令下:“拉下去!”一帮电影院的经理们出来,把中国导演们一个个拖出去,仍到了用电影票铺满的游泳池里,然后说:“让你们看看什么是票房!”



噩梦!噩梦!



《反抗军》这个片子,说它大也大,小也小。大的是投资肯定不少,有007助阵,辗转多个国家拍摄,又是烟火又是飞机又是特效的。小的是,题材这么好的片子,并没有刻意着重的去所谓的弘扬某些东西,类似于精神了,信仰了,主旋律了,寓教于乐了。这在我国优秀导演和广电总局的干部们看来简直是好端端的一个题材活活给浪费掉了。



如果我国优秀导演拍这样战争题材的片子,在广电总局的干部们的指导之下,片子的最佳理想模式一定是这样的:先是大肆表现德国人的邪恶,如何屠杀犹太人,表现屠杀的场景一定要拍足10分钟,一定要配上沉痛的,哪怕是欢快的音乐。主角的父母只是被屠杀的一员。主角是绝对不会因为父母的死而造反的,而是为了广大犹太人揭竿而起的。而且所有的犹太人一听造反,个个都充满了革命式的笑容,争先恐后的报名。而不用主角一次次苦口婆心的劝。主角一定是百分百正义的,弟弟不参加革命,照毙,这叫大义灭亲。所有的好主意好点子,比如转移,过沼泽,连绳索等一定是主角想出来的,第二或者第三配角都没有说话的份,或者是有好点子也仅仅是个萌芽而已,要和主角商量,要得到主角的肯定,然后由主角来宣布。主角从来不会生病,即使病了,也不会病倒不会说话的份儿,病了也要镇定自若的指挥。即使病晕了,两天之后醒过来,照样谈笑风生,只不过身边照顾的主角的绝对不是女人,而是个被称为小鬼的通信兵。片子中尽量不会有女人的出现,即使有女人,人数也控制在一定范围内,基本上一个领导一个,其他的女人都是群众或者是特务。实在控制不了,必须出现的女人,那都是革命女同志,阶级兄弟般的感情。哪个无产阶级战士会和兄弟谈性?会和兄弟接吻?主角从来不会遇到困难,从来不会抱着脑袋蹲下不说话,即使遇到困难,也都如同三岁顽童般的游戏,让主角去被服厂当厂长,主角这时候会骂一句:“不让老子去打仗,这怎么行!”一定要用李幼斌的口气才生动。可是没多久,前线吃紧,谁都不灵,非得主角出山不可。电影的结尾也不会那么平淡,主角一定是受到嘉奖,在他的有生之年一定继续会全心全意的为人民服务,直到死为止。整个电影一定要用大量的音乐来贯穿,有音乐才生动,领导讲话时要音乐,群众闹革命时要音乐,产妇生孩子时要音乐,打仗的时候要音乐。战争场面一定要壮观,不要像以前似的,枪随便一扫就倒一大片,要真实感!要枪枪见血,要爆头,要一个手雷就一条胳膊或半只腿。跳出电影之外,就我的知识来说,由于构造强悍,三八式打中物体之后,子弹不会爆裂,而是穿透,就是说,子弹几中人体时,人不会马上就出血,而且还有一定的行动能力,不是说子弹打上就死,除非击中要害。被手雷炸的应该不会向前或者向后翻滚的飞,应该是有种推力给人推倒,而且也不回胳膊腿满天飞,飞的情况多半是踩地雷或者被坦克给炸了。



《反抗军》很朴实。没那么多的矫揉造作,一切都那么顺理成章的进行着。人和人在一起就是社会,社会必然有社会的复杂性,就必然会有思想的差异性以及争斗,整个片子,从头到尾,除了德国兵之外,没有任何的两个人是那么的一致。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鲜明个性。当然,有的纯洁,有的龌龊。可纯洁和龌龊,恰恰构成了人性。人性不是导演去特意的揭示或者去弘扬的,而是自然而然就那么的流露出来,好比该下雨的时候自然会下雨,人工降雨虽然也是下雨,但那是要花代价的。放在电影里就是以牺牲人物为代价来换取观众的怒骂。听说宁大导演继《疯狂的赛车》之后要改拍人性了,希望别拍出个《疯狂的人性》。放在这一句可有可无的话,就是郭德纲常说的:“人啊,千万别和人性作斗争。”就这么回事。



其实导演就是普通人而已,不是什么哲学家或者是社会学家,只不过他所在的位置是导演,或者命运说,嘿,该你当导演了。他就当了导演了。我国优秀的第五代或者再以前的导演,有几个不是农民工人出身?不是说并非科班出身的就不能当导演,只是,任何人都要做好本职工作,导演也不例外。真正的文思哲是不屑于做导演的。真正的导演也应该是不屑于做文思哲的,应该有这种精神。



好莱坞的导演拍片子为了真实,可以改剧本改几年,选演员选几年,找相关的资料找几年,也许十年他拍一个片子,也许十年之前男女主角你不认识我,我不认识你,十年之后孩子都快十岁了。我国的优秀导演呢,恨不得一年拍十部片子,反正剧本是文学创作,反正普通百姓不知道历史的真实情况,艺术来源于生活要高于生活,对了,我们导演是搞艺术的,不懂的别瞎捣乱!从剧场打杂的到影片投资人所有人都想和出演电影的女人们睡觉而不要孩子。



肯定有人会义愤填膺的让我闭嘴,让我别卖弄了,说我崇洋媚外,不懂电影,让我有本事也去拍个。我可以很负责任的说,关于子弹和爆炸,不确定的可以找专家确定一下,最好找40年代以前生人的老专家,或者80年代越战回来的,电视里出名的年轻专家一般没打过仗,他们说不好。关于崇洋媚外,我可以很自豪,很负责任的说,作为一个中国人,有些方面我是比较崇洋媚外,但总的来说还是爱国的。关于拍电影,如果真有人投资两个亿,我也许真能拍出个稍微像样点的闹剧。



基本牢骚完了,也对商业化的破罐子也没那么多废话好教育。来个相对公平的比较吧,中国人谁不知道田忌赛马的故事,咱们就按照这个方法比。



张艺谋的《红高粱》对阵《老无所依》,一个是农村片,一个是西部片,个人并不觉得《红高粱》是正剧,所以《老无所依》也是娱乐片。隐隐约约记得红高粱的色彩还可以,黄红。内涵呢?也许我不记得了,也许不值得一记,也许根本没什么内涵。《老无所依》的色彩也不赖,风轻云淡的西部感觉。内涵呢,也不见得有多深,我的理解是人生无常,娱乐片而已,只记得片中杀手的杀人方式特别,主角的结局也意外。算是个小惊喜。影片正如它的色彩,风轻云淡。



陈凯歌的《霸王别姬》一直以来是我比较喜欢的片子,无论是影片的色彩还是文化的厚重感,我都喜欢,关键是比较喜欢张丰毅,其实喜欢张丰毅的时候,我并不知道谁是陈凯歌,都是《无极》闹的。类似的好莱坞影片有《断背山》,说实话我怕恶心没看全过,但是据说评论都还好,而且电影导演也是中国人,这局就算我国的优秀导演获胜。(并不代表我就喜欢陈凯歌,我喜欢《霸王别姬》就如同我喜欢《梅兰芳》的前半段)



魔幻类的以《无极》为代表的近几年我国优秀导演的大手笔,比如在竹子上飘啊飘的,打仗的时候菊花飞的,我觉得都挺魔幻的。好莱坞的魔幻就不说了吧!最新的有《微光城市》,近点的有《纳尼亚传奇》,最代表的是《指环王》。我的评论都属于多余。



恐怖类的就更不用说了,《惊声尖叫》打死一批,即便是《惊声尖笑》也打死一小批。



战争类,《集结号》和《反抗军》?《集结号》是好,绝对好,可是有些东西实在是没必要,实在是没必要为了突出而突出,就如上面所说,人性是自然流露的。该片臃肿,要是利索点就更好了。





总之什么时候,我国的优秀导演们能不把喜剧片拍成正剧,不把历史片拍成宣传片,不把文艺片拍成纪录片,不把爱情片拍成喜剧片,那时候,真的,全国16亿人,肯定每个人的心里都美滋滋的。



好莱坞的大腕们,我又错了,饶了那帮导演,让他们该干嘛就干嘛去吧,要抽就抽我一个人吧,都怪我太迷信了!

3 ) 讽刺

残忍的纳粹党··残忍的杀戮,使犹太人陷入水深火热
先不谈种族灭绝,狭义上讲,每个人朝不保夕,不知道谁下一秒就倒在德国大兵的枪下
于是,开始逃亡
开始树林里的新生活,在Tuvia的带领下
他们管这个叫community,我看,那才是真正意义上的communist.
而片中的所谓苏联红军,本应是真正的共产主义战士,可是怎么样,跟军阀有什么区别?他们中的officer甚至是反犹太的代表,只是因为一名犹太人,他们的同志,用了一下officer专用的厕所,就被暴打···
我印象中,或者说我们从小到大被灌输的关于共产主义战士的概念是,无私,伟大,牺牲精神,这些,在片中的苏联红军上,我却没有看到一点点。
而相反的,在那个community面,没有懒惰,没有无所事事,没有不劳而获
每个人的所得都是一样多,不管你是战士,还是妇女老幼,即使是领导者,也没有想过多拿一丁点儿
讽刺
再说欲望
当人们刚刚逃到树林,相对安全,人的原始欲望抬头了
大家都结成一对一对的所谓树林夫妻,呵呵,如此危险,如此凄惨的境地下,大家还是很“乐观”的享受
讽刺
勇敢的Aaron抓到一个德国兵,送信儿的吧,把他带回了树林
犹太人们疯狂了
这个德国兵在用大部分人都听不懂的语言喊叫着,可是根本没人理会
犹太人有的只是愤怒,愤怒。
他在说他有老婆和两个孩子,一声近乎撕裂的So did I彻底激起了所有犹太人的愤怒
他们要报仇
女人们叫喊着自己被残害的孩子的名字
男人们想的是自己的父母,妻子,他们没有一个活下来
所有人叫嚷着,我们要justice,片子中翻译的是审判。我们要审判。个人认为,译为平等对待比较好,纳粹是邪恶的,要把犹太,这个他们口中的“劣等民族”赶尽杀绝,这时候,谁来给无辜的犹太人一个公道?凭什么?
犹太人疯狂的在那个德国兵身上发泄,发泄失去亲人,朋友的痛苦与悲愤。Tuvia看来想阻止眼前“残忍”的一幕,可是当他听到犹太人发自内心的哭喊,他掉头走掉了。眼前的一幕再残忍,有纳粹的滔天恶行更令人发指么?他们应该付出代价,早晚。
德国人开始进攻树林,他们组织反抗以及撤退。怎么有点像中国的二万五千里长征,同样,他们做到了
正规军和游击队还就是有差距,没有弟弟回来支援,这场反抗的结果,谁知道
他们活下来了
三兄弟中一人阵亡,另外两人过上了普通人的生活。真好
真实的故事,感人的犹太式温柔,少见的描写集体力量的美国片

4 ) 一个人如何带领一群人从困境中存活下来

一个人从困境中存活下来,需要运气。一群人从困境中存活下来,需要团结。一个人带领一群人从困境中存活下来,则需要领袖气质。

从导演的技术水平来看,本片并非绝佳的范例——至少,我认为将2个小时的长度缩减至90分钟可能更为合适——但,本片故事所讲述的英雄精神,则值得每个人借鉴,尤其是在这个金融危机的当下。



------------------------------------
www.leeforce.com

5 ) 在战争的时代背景下的生存

很感动。是部好片子。战争真是人性有利的拷问器。是把敌人当石头一样报复,还是当共同生活在地球上的同类来宽容?这个问题就是老大和老二的分歧,也是剧情探索的一个问题,于是有了一个浴血奋战的场景和人们欢呼庆祝婚礼的对比。很让人难忘的一个比对。

是在困境中寻求庇护,还是保持对家庭的忠贞?显然,在不寻常的境遇中,女人的求生本能让她们选择了改变。在战争中,和平时代的阶级分层被打破了,这是一个有趣的事情,英雄的三兄弟获得了平日根本无法被看一眼的女人的青睐。

影片中蕴含着成长的主题,排行最小的老四看到了死亡,从被惊骇的儿童成长为能抓获德军的战斗者,老三从小兵成长为紧急关头能够做出重要决策并带领大家继续前行的领导者。

影片最后,他们所带领的幸存者的后代有了上万人,这句话让我再次稀里哗啦,他们不是诺贝儿和平奖获得者,他们不是飞扬跋扈的将军,他们不是谈笑间灰飞烟灭的政治家,他们在历史中很普通,却又伟大得超越了一切。

6 ) 通过这部电影,Defiance这个词给我很深的体会

什么是Defiance?蔑视已有的规则,挑战它,推翻它。

片中犹太人反抗纳粹暴政,同时还反抗斯大林的专制,这就是他们的Defiance,这个词用在犹太人身上,是如此贴切,如此精准!

Defiance西方很重要的一种价值观,反映了人追求自由这一特质。《逃离克隆岛》的主人公,总是对身边的事物提出疑问,他就是一个反叛者,是充满Defiance的人物。可见,这一反抗精神在西方人眼中是多么受到推崇。

我们的确需要Defiance的精神,从怀疑到反抗到建立更公平合理的规则。

7 ) 请原谅我给了两星

1。才过了3天,竟然已经想不起来结局是什么,有哪几个主要人物。。。
2。总的感觉就是一部好莱坞八股电影。(如果不是好莱坞拍的,也请原谅我的无知,因为它实在太像了。)

8 ) Exodus

很久很久以前,东欧北亚的大森林里住着勇敢的三兄弟,大哥是一条金毛蓝眼的大狼狗,二哥是一头膀大腰圆的大黑熊,小弟弟是一只还没长齐斑纹的小老虎;有一天晚上,三兄弟的父母被偷猎的坏人打死了,黑熊二哥叼起悲痛欲绝的老虎小弟,气喘吁吁地飞奔进了森林深处,那里,精明警觉的狼狗大哥正等着他们……

等一下,他们还有父母?动物饲养员?

……哦不,我好像又走神了。
************************************************************************
拿某个民族的不幸做文章,估计哪个导演都不想的,除非你是斯皮尔伯格——囧司徒在06年奥斯卡上的笑话讲得好,“先是Schindler's List,再是Munich,犹太人真是等不及要看下一次我们身上要发生什么事了啊!三部曲!”——所以讲历史遭遇的片子大多以歌颂救世英雄为主,在犹太人的问题上各家更是小心翼翼,生怕踩着了谁的脚趾头,本片也不例外,只不过可惜了一点的就是虽然导演赞歌唱得尽心尽力,整片的精神内核却完全没有上升到人道主义的高度,面对这么一个跌宕起伏的真实故事,人物塑造却还是略显平面化、刻板化,情节也有太过格式化、太意料之中的毛病;要怪就怪电影的创作者拼命想要把叙事的可看性提上去,却忽略了一点——历史就是历史,戏说就是戏说,这两者间并不存在谁占八成谁占两成的问题,真实是不容添油加醋的,过多的“艺术处理”冲淡了现实本身的力量,而影片的独特性到最后也就无处可寻了。

还好这些还不至于让本片成为你生命中无聊的两个小时,片子的情节还算紧凑、故事发展也还算合乎逻辑,而且导演Edward Zwick就像是对着《大片编剧101》照本宣科一般,该有的叙事元素基本上一个都没少了去:兄弟阋墙、帮派内斗、战火逃亡路上的爱情故事以及没啥特效但总算也凑合出来了的战争场面。所以看到了吧,我前面说的没错,一段本来波澜壮阔的历史故事给讲成了好莱坞千年不变的陈词滥调,也难怪影片上映后一边是欧洲要求还历史真实的愤怒呼声(因为虽然官方观点是没有证据,但东欧历史学界认为影片中的主要人物Bielski兄弟可能参与了1943年苏维埃分子在波兰境内进行的一场屠杀),一边是美国影评界平淡如水的反应,还真是亲身诠释了“一个大西洋,两边不落好”的尴尬处境。

其实演员群的表演还是不错的,虽然我一直想不明白为啥大家都喜欢找一个金发蓝眼、敏捷精壮、除了个子矮点之外看起来雅利安到令人疑惑的英国人来演犹太英雄——就是说你呢Daniel Craig,虽然说以貌取人有种族主义的倾向,但是我还是不明白这家伙身上到底……有什么犹太人的成分啊。不过那双顾盼有神【错】坚毅如铁的蓝眼睛还是足以让观众浮想联翩的,而且Craig身上的领袖气质也咄咄逼人,让观众能够毫无障碍地接受他为指挥官和光环护体的男主角,哪怕身边的对手之一是著名的“偷戏能手”Liev Schreiber——Schreiber把Zus这个人物身上的狂躁、暴戾和忠诚、热血之间的矛盾很好地表现出来了,可惜留给他的时间太短,这个人物最终也只能停留在叛逆的弟弟的阶段上,Jamie Bell的老三从大哥身后的小跟班最终成长为新的领袖的转变值得赞赏,虽然他的表演虽然完成了任务,但并没有什么太大的突破;Mia Wasikowska早期的酱油角色之一,辨识度远远高过其他演员,似乎预示了她几年之后顺利走上坦荡星途的强大资本。

这是一个近乎字字对应的圣经故事。《出埃及记》中埃及法老见以色列人繁荣强大而心生嫉妒,便迫害犹太种族,上帝派遣先知摩西警告法老放以色列人出埃及,法老最初拒绝,上帝随后在埃及降下灾祸,惩罚法老,最终使他屈服,而以色列人得以重归圣山西奈。本片中的大哥Tuvia就是这一群犹太人的摩西,他不顾自身安危,一心以拯救更多的犹太人生命为责任,最终领着超过1200人逃出生天;而就像以色列人在西奈为耶和华立帐幕一样,Bielski兄弟带领下的犹太难民营也自己动手建起了遮风避雨之处,并且似乎是凭着上帝的奇迹熬过了两三个严酷的东欧寒冬,——上帝的奇迹,以及二哥Zus和他的战友用性命换来的药品,准确地说。犹太人的确是上帝最忠诚的子民,但他们恐怕也是古老民族里最相信科学的一群人了。走出深山老林之后,老三Asael被苏联红军征调入伍,并几个月后就牺牲在了战场上,而片中龊龉不断的老大和老二却最终先后移民美国,在纽约经营起了卡车公司,一起生活、合作了三十多年,这不能不让人感叹亲情血浓于水的强大力量。片中Craig和Schreiber把两兄弟之间的关系演得张力十足、火花飞溅兼基情四射,而他们平静幸福的结局也确实没有给观众在这一点上留下丝毫遗憾。所以说很多时候艺术是不能给你HE的,想看HE只有从现实里找啦。

EDIT:我差点忘了——于是那奇怪的口音到底是怎么回事?难道导演想表达犹太人之间交流说的是有东欧口音的英语么?而如果不是(显然)那么就需要观众接受“整个翻译”的设定,假设他们所有的希伯来语对白全部自动翻译成英语了,而这种情况下是不用带口音的——参见Hunt for Red October里Sean Connery的俄国舰长,或者往近点说Daniel Craig在TGWDT的瑞典记者Mikael Blomkvist。就别老给演员出难题啦,导演大人。
*********************************************************
狼狗大哥想要把森林里的动物全都救出来,保护他们不受偷猎者的伤害,而黑熊二哥觉得大哥是逞英雄,两人大打了一架,二哥气呼呼地跑掉了。之后大哥一次又一次地爬上土坡向着二哥出走的方向长长地呼唤,最终,在漫长的冬天终于过去之后,二哥回来了,原来他只是找了个地方好好睡了一觉。三兄弟奔跑在崇山峻岭之中,勇敢地抵御外敌迫害、忠实地守护着百姓安全,被称为犹太民族的三大神兽。

好一个值得犹太民族代代传颂的圣经故事。

……再走一次神,就不用想结尾要怎么写了。

短评

但凡有两个男主角的战争片,总有一个是我不喜欢的。两个绿眼珠我喜欢淡一点的那个。最后的营救还是他。其实深色的又有什么错,战争本身就是个错误。ps,最烦关键时刻扯爱情!OST好。

9分钟前
  • 安蓝·怪伯爵
  • 还行

片子节奏有点问题,别的都还中规中矩,至少挺好看的。alexa真是period啊,演1940s的姑娘好自然,戏份也好多~等不及跟Fury一起做Joesmine AU惹!以及另外个tag有点怪是因为看到后面有German tank所以不自觉地tag了David :) 还有这片的场景大概跟我Fury x Zookeeper那个crossover的脑洞一模一样...

11分钟前
  • JulianaFrink
  • 还行

还专门和人争论过为什么要找克雷格这么一看就知道不是犹太人的家伙来主演,卧槽,回想起来真是不能急了,争个妹妹熊哟。。。

16分钟前
  • nothing传叔
  • 推荐

被低估的战争电影,避难的临时夫妻,动荡年代的特殊组合形式。四兄弟性格迥异,各有人格魅力。配乐很煽情、台词直至灵魂深处

19分钟前
  • =_=秋叶
  • 推荐

爱德华·兹威克的水准发挥,真实历史改编,关于自救和抵抗的故事,实属难得,色调质感极好,森林里的生活与战斗,既有浪漫轻柔的美感,也有缺衣少食的冷酷,好在大家没变成疯狂的野兽,人性光环没丢,保持了最大的尊严,而且最终还胜利了。

20分钟前
  • 内陆飞鱼
  • 推荐

不是比尔斯基,而是比埃尔斯基,妥妥的波兰-立陶宛犹太人。莽莽的东欧林沼庇护着林中的兄弟姐妹老人孩子免遭纳粹与苏联的屠戮

25分钟前
  • 祥瑞御兔
  • 还行

真实事件还能拍得这么假,面对这群乌合之众德军也太不给力了吧。导演水平太差,不停的靠音乐煽还撑不住。一帮金发碧眼的英国人演犹太人也实在难有说服力,为啥白俄罗斯人讲俄语,而犹太人讲英语?我和片中人的唯一共识是:这片森林风景不错。我刚讲完丹尼尔·克雷格就也这么说了。

30分钟前
  • 叶洲
  • 较差

Defiance.DVDRip.XviD-DoNE

32分钟前
  • 金英俊
  • 还行

这样的“二战和犹太人”电影,考虑到是2008年才拍出来的,其实并不出彩,虽然based on a true story。但战争——尤其是站在“正义”一边——的确是个赚口碑的还素材。PS:林雪婚礼那段拍得真好,剪得更棒。

33分钟前
  • 劳永逸
  • 推荐

战争总是能放大人性的,或坏或好,使生命的河流奔流不息,回旋激荡。

38分钟前
  • 花儿果果
  • 推荐

二战和犹太人永远是个好题材。故事并没有什么出彩的地方,看点还是 Daniel Craig。

39分钟前
  • 恶魔的步调
  • 推荐

让我难忘的是Tuvia作为领导者的艰难处境,在人人都疯狂绝望的战争年代。婚礼与战争的平行剪辑。

43分钟前
  • 林||我们谈什么都像谈死!
  • 推荐

兹威克也算是好莱坞的一流匠人,什么都拍得,什么都还拍的可以;这部也是:中规中矩,四平八稳,倒是有几个地方看出了野心,结果却反倒和全片基调相左,尤其是夜袭警察局那段的剪辑和镜头,怎么看怎么不舒服;最动人的还是史实本身,"我们最好的反抗就是活下去",怪激荡的。

45分钟前
  • 托尼·王大拿
  • 还行

原故事可歌可泣,可惜像我这样被洗脑过的人,只把这部犹太人的流亡电影当做红军长征来看,特别是看到“红一”和“红四”会师时,老子一口血喷到了电视上。此片还再次强调了一条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真理:老毛子永永远远都TM靠不住!

46分钟前
  • united-ac
  • 较差

挺“集结号”的,但不如号。NO MORE WAR。

49分钟前
  • jun.
  • 还行

这是一部对我来说无可挑剔的优秀战争片,再看看我们的战争片,哎,都是小朋友过家家的游戏,残脑加幼稚!

54分钟前
  • 潘金莲爱吃鱼
  • 力荐

熬过寒冷和充满疾病的冬天,我们就能迎来温暖的春天,我们沐浴清晨第一缕阳光,我们在河里洗澡嬉戏,我们在人群里遇见爱情,我们在森林里建筑自己的家园。上帝不会为我们指出道路,我们穿过河流穿过沼泽,自己为自己走出一条活下去的道路

56分钟前
  • 上辈子是卫灵公
  • 推荐

三星半。最后还是止于很合格的好莱坞传奇剧情片,一切矛盾冲突都是为了起承转合。Edward Zwick依然宣泄着他的把残酷浪漫化个人英雄化的能力,James Newton Howard的原声是大亮点

58分钟前
  • 月球漫舞者
  • 还行

Edward Zwick虽然一直在好莱坞拍大片儿,可是一直都比较弱,包括《燃情岁月》……这个片子打着现实主义的大旗,实际上却是一部非常不现实的意识形态轶闻片。且不说一开始就暗示的摩西传说,片子的根底究竟是defiance纳粹还是共产主义还非常值得深究。就我的感觉似乎反共更深!而且还暗示美国是上帝的伊甸,说德国人和俄国人都是胡子,所以上帝一定没有胡子,然后接着说罗斯福没有胡子。片子的剪辑也很有问题,记得其中一处的交叉剪辑,居然把campus居民训练射击和Craig骑白马剪在一块儿,什么意思?暗示他是民贼么?

1小时前
  • 还行

影评写了一大篇却死机了,不写了。导演延续了一贯的好莱坞史诗与独立批判精神的融合风格。天衣无缝的情节展开没有任何莫名其妙、匪夷所思的突兀笔墨,根据回忆录改编的电影,就是比坐屋子里空想出来的文艺片有力量。绝境生存状态下的人性与无国家民众自发形成的社区秩序,是本片的闪光点。

1小时前
  • passionfly
  • 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