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D

我的表兄维尼

喜剧片美国1992

主演:乔·佩西拉尔夫·马基奥玛丽莎·托梅米歇尔·维特菲尔德弗雷德·格温莱恩·史密斯奥斯汀·潘德尔顿布鲁斯·麦克吉尔莫里·柴金詹姆斯·瑞布霍恩

导演:JonathanLynn

播放地址

剧照

我的表兄维尼 剧照 NO.1 我的表兄维尼 剧照 NO.2 我的表兄维尼 剧照 NO.3 我的表兄维尼 剧照 NO.4 我的表兄维尼 剧照 NO.5 我的表兄维尼 剧照 NO.6 我的表兄维尼 剧照 NO.13 我的表兄维尼 剧照 NO.14 我的表兄维尼 剧照 NO.15 我的表兄维尼 剧照 NO.16 我的表兄维尼 剧照 NO.17 我的表兄维尼 剧照 NO.18 我的表兄维尼 剧照 NO.19 我的表兄维尼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4-04-11 16:00

详细剧情

  比尔(拉尔夫·马奇奥 Ralph Macchio 饰)和斯坦(米歇尔·维特菲尔德 Mitchell Whitfield 饰)是一对损友,此时,他们正驾驶着汽车前往学校。这一段旅程注定不会平静,误打误撞之中,两人竟然被指控谋杀。眼看着审理日即将到来,比尔和斯坦找到了刚刚毕业的半吊子律师文森特(乔·佩西 Joe Pesci 饰),请求他为他们辩护。  令两人万万没有想到的是,文森特在法庭上的出格表现不仅没有为他们洗清罪名,文森特自己反而因为“蔑视法庭罪”而遭到监禁,而经历了如此挫折后,文森特一蹶不振,辩护水平更是大打折扣。一番波折之后,比尔和斯坦好不容易洗脱了牢狱之灾重获自由,但两人明白,只要文森特存在一天,他们的厄运就会延续一天。

长篇影评

1 ) 推荐的好片子

Joe Pecsi 少有的轻喜剧风格的片子,表现出的幽默感很自然,真实,一点也不做作。当然除了joe pecsi 的本色演出外,还有Marisa Tomei 的时装秀

2 ) 超喜欢这部电影,就是找不到了

是在CCTV6看的,可是一直找不到下载的地方,每次上班路过cctv6门口,都想进去问问,能播我的堂兄文尼不?

3 ) 纽约客嘲笑乡巴佬的恶作剧

这个电影的重点根本不是什么法律戏,从头到尾就是纽约人嘲笑南方阿拉巴马乡巴佬。所有的细节都是这个重点。两个小青年都是将要进大学的才俊,而所到之处沿路都是买马粪……

那个店员,卖饮料短斤缺两够,后来被谋杀了,而且死有余辜地连累两个纽约来的年轻人。

到处都是陷车的污泥,愚蠢之极的警察,油腻不堪的怪怪的玉米泥早餐,吵不闹不堪无法入眠的乡下小镇。自以为高档其实装B的地方法官,结巴在当地也能成为律师。

残忍地猎杀鹿的地方检察官;维持死刑,可是处死具犯人连个象样的电椅都没有,以至于搞了三次,死囚的头发都烧着了——注意这是在州立监狱。证人一个比一个二,完全没有时间观念的中年人,窗户脏得象狗屎的老家伙,瞎子一样的老太太,连那个装得好象很专业的联邦调查局的“砖家”也是个傻蛋,还不如一个纽约小丫头懂行……

嘿嘿,纽约客的恶作剧。

4 ) 喜剧和正剧是可以无限接近的

女主是65届奥最佳女配,据说她在前期颁奖季都是比较低调,到最后脱颖而出,因为确实是太实至名归了。电影里特别可爱(因为演员可爱,所以才能演得那么生动活泼)也特别出众,男主也很棒,但因为角色设置和演员个人魅力的缘故,女主要超过男主一点点。女主在法庭上镇定自若的姿态和完美精确的发言赢得了在场所有人的心悦诚服,享受所有人崇拜的目光(任何恭维都不为过)。

男女主性格不同,所以时常会闹别扭。男主的设定应该是喜剧性的人物形象+成长者,而女主某种程度可以算是男主的导师了,第一次开庭后很严肃地告知男主这件案子的重要性,(在电椅还没有被废除的年代)男主要拯救的是两条生命,此外她还给男主提供了不少建议和打击了男主的自以为是。

由涉及到的专业知识引发的一些小思考:英美法系中,在律师到来前嫌疑人是应该保持沉默的。控方和陪审团完全值得信任吗?一个那么极端一个那么儿戏,本来地域文化差异产生的一些偏见就是外省人的不利因素,现在还在这里犯了事,各种因素下能保证陪审团的每个人都带有一颗公正的心吗?幸好这是部喜剧电影,是哪怕到了跌落谷底的地步男主依然能(充满智慧地)逆转事件。

充满戏剧性的喜剧故事只存在电影里。因为当你急需律师时,你的亲戚中不会正好有一个律师还免费供你使用,一个证书考了六次的菜鸟在不靠谱中思路逐渐清晰继而渐入佳境(现实中很难),你也不会有一个(赢一件官司就结婚然而拖了十年依旧在等待的)女友,当然女主眼光是不差的,男主属于未显露才华晚开窍型(现实中姑娘们就不要学了,没有可比性~~)。

法庭的戏是最最甜蜜的,看我爱的人的表现是多么棒,津津有味地听着他(她)说话,高兴自豪的表情洋溢在脸上。在踏上旅途前这对恋人还不知道人生中即将发生重要的事,一件让他们铭记一辈子的事,对那两个年轻人也是如此。

5 ) 今年我看过的过最幽默,最可爱的好莱坞喜剧。

- MovieTalkie.net

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的一批好莱坞喜剧,例如 Airplane,Police Academy 和 The Nake Gun (白头神探系列)等等,往往是彻头彻尾的无厘头搞笑。在1992年上映的 My Cousin Vinny 的幽默方式和可爱的人物塑造,即使放到今天来看,也可以说超越了同时代甚至当今的众多喜剧。

影片讲述了两个倒霉的大学生,在开车去大学报到的途中,路过阿拉巴马的一个小镇,结果却被警方以谋杀便利店老板而逮捕,而其实他们仅仅是错误的时间出现在了错误的地点。即将面临庭审甚至可能被定罪死刑的他们,打电话向家里求救,结果不负责任的老妈却请了重考六次、刚刚通过司法考试的表兄 Vinny,一个油腔滑调,街头味儿十足,来自布鲁克林的小个子来替他们做辩护律师......

主演 Vinny 的是曾出演 Good Fellas(好家伙)并获得过1991年奥斯卡最佳男配角奖的著名意大利裔演员 Joe Pesci,在本篇他多少继承了 Good Fellas 中那种黑社会坏小子的感觉,只不过是以一种喜剧的,善良的形式呈现出来,看过 Good Fellas 之后,再看本片会觉得这是一种很有意思的对照。表演 Vinny 未婚妻 Lisa 的 Marisa Tomei,有几段歇斯底里的对白,最后在法庭上作证时的一幕也让剧情的逻辑性令人信服的完整。凭借本片她获得了1993年奥斯卡最佳女配角奖。近几年获奥斯卡奖的女演员总是要做出很大的牺牲,要么脱要么就要扮丑,Tomei在本片里既不脱也不丑,恰恰相反,她完美的塑造了一个刀子嘴豆腐心,每天都要换上一套时髦衣服的可爱女孩,加上一口布鲁克林口音,让这个角色显得更喜剧化。除此之外,影片其他配角,例如一脸严肃的法官和忠厚老实的证人,保证了这部片子不仅仅是一两个贫嘴的人从头闹到尾,确保了影片的完整性和人物的多样性。每个人,哪怕仅仅只有一两个镜头两三句台词,都有可能让你哈哈大笑。

影片的剧情,不算惊天地泣鬼神,但绝对是吸引人的,而且没有大的漏洞。作为一部喜剧,在让大家哈哈大笑之余,其在庭审辩论的几场戏,有着绝对的悬念,你会一直在想,这个吵架精小个子 Vinny,到底该如何在貌似证据确凿的情况下,解救两位实际无辜的大学生呢?我不打算剧透,尽管是一部老片子,我相信还有不少中国朋友没有看过,我将影片这部分的快乐留给大家看电影的时候吧。

要说影片的不足,作为非专业人士的我几乎找不出来,可能你在看了本片之后,再看其他的喜剧就会觉得苍白无力了吧 :)

不同于满篇的无厘头或是充斥着一个又一个冷笑话的喜剧,My Cousin Vinny 是我今年看过的最让人发自内心哈哈大笑的电影。Another 2 hours well spent this weekend!

6 ) 一场关于程序和地域的法律喜剧

【编者按】 本学期,我在上海外国语大学面向研究生继续开设了课程《法律电影赏析》。2022级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专业的毛宁馨同学选修了本课程并提交了一篇名为“一场关于程序和地域的法律喜剧”的作业。我觉得写的很有趣,所以在其授权之下发布在此。

《我的表兄维尼》是一部法律喜剧片,它讲述了一个蹩脚律师扭转人命官司的故事,风格轻松幽默又环环相扣。这部影片很好地介绍了法律程序的有关问题,塑造了形象鲜明的角色,也展现了阿拉巴马州的生活景观。

影片中对法律程序一窍不通的维尼和十分注重程序的法官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这也成为主要的戏剧冲突和笑点来源。最后不懂程序的维尼扭转了审判结局,这让人不禁想问:这部电影对法律程序的态度是什么?

其实我看第一遍的时候,觉得影片对程序问题是有揶揄态度的。但多看了几遍后,我觉得这样的设定是为了贴合菜鸟逆袭的喜剧叙事框架,并以一个不专业的律师的视角来为普及法律程序知识服务的,并没有传达程序不重要的观念。事实上,案情的态势是在维尼一步步摸清了程序后才渐渐好转的。不懂程序,维尼将寸步难行,甚至自己都要遭受牢狱之灾。

法律程序可以让每一个行使法律权利,履行法律义务的人怀有敬畏之心,具有理性、尊严、人道的价值。除此之外,人们通过程序的公平正当可以实现结果的公平正义,从而高效而公正地解决法律纠纷。因此,正当的法律程序以程序正义作为法律程序的内在价值追求。一开始,两个男孩就因警方审讯的不规范而吃了亏:在没有被明确告知被控罪行,没有律师在场的情况下,比尔稀里糊涂认了罪,这成了庭审上指控他们的极为不利的证据。而且外地人在这里本来就受到隐形的偏见,更何况还被卷入谋杀案。证人、陪审团、地方检察官也并不是完全公正的(比如说检察官陶托,他以前的当事人全是人渣,他为这些人辩护受到了良心的谴责,因此他现在要把坏人关进牢里,伸张正义。因此在向陪审团提供证据时,他的陈述说明带有明显的导向性)。公设辩护人甚至公开讲话时口吃,这种种因素加起来,几乎使得男孩们洗脱罪名希望渺茫。在这个时候,法律程序的公正性所提供的保护则显得尤为重要了。

但好笑之处在于,辩护律师维尼一点程序也不懂。一开始维尼就穿得像个监狱老大,连“抗辩”也不知道是什么,这种情况下打官司当然是节节败退的。可以说,维尼一开始对于案情的严重性和庭审的严肃性并没有一个明确的态度。但渐渐地他感到畏惧、紧张,因程序所犯的错误也越来越少。这种转变可以解释为对法律程序的熟悉和学习让他开了窍,加深了他对法律的了解与认识。

正式审判中维尼和证人对质的那几段非常精彩,完全可以当作法律正剧来看,而维尼就是在这个环节上发挥出了自己全部的优势——祖传吵架技能和识破谎言的能力。影片中有很多看似节外生枝的情节其实都是为了突出维尼的吵架技能,为他在后文的逆袭做好了铺垫。维尼和酒吧混混的“两百块”笑话就是如此。他要求那个酒吧混混必须先出示货真价实的两百块,然后他们才可以开打。这在一个看似只能武力解决的问题中植入了一个程序,成功地忽悠住了那个人高马大的酒吧混混,为自己赢得了时间。在质询证人阶段,维尼并没有一开始就问核心的问题,而是迂回地问一些无关紧要的问题,最后让证人自己发现自己前后矛盾。这都体现出了维尼的机变和口才,使他最后的胜利有了一定的合理性。

维尼的成长,在影片中也有一条明显的轨迹。他一出场就是一个没心没肺的菜鸟律师,他被抓进监狱时会在囚车上打拍子吹口哨,他会在证人说话时心不在焉。渐渐地,他开始坦露自己很害怕,最后他能施展出自己的能力发现了证人证词的漏洞,这样的成长线路不仅是心态上的,也是能力上的。在心态上,维尼渐渐认识到了自己的责任并感到害怕与焦虑。在能力上,边犯错边学习的维尼在背离程序后又最终回归了程序,打赢了人生中的第一场官司。

维尼的未婚妻莉莎是全剧光芒四射的一个角色,这来自玛丽莎·托梅的精彩演绎。她抑扬婉转的声音、时髦艳丽的服饰、娇媚动人的表情都让人印象深刻。但最重要的是,她是维尼能够胜诉的关键人物。维尼说她不能帮上什么忙,或者只能把他一次次保释出来,显然是低估了她。莉莎不断地提醒他这个案件的严肃性,也给过他最真诚的鼓励。她自学诉讼流程,告诉他“资讯公开”,还拍到了关键的证据并以卓越的汽车知识从根本上扭转了局势。最后也是她求助蒙洛法官,解决了维尼的身份问题。导演和编剧设置这个角色的目的既有审美的考虑,也是为了提供一个共情能力很高的案情旁观者的视角,这样观众能够近距离体会维尼走上律师道路过程中的种种艰辛,在轻松的喜剧氛围外体会一场命案带给人的心理压力。此外,试想影片没有维尼未婚妻的角色设定,那么维尼的很多心里话就没有办法直接向观众呈现,维尼在这件事中的精神成长就缺乏足够的支撑,而维尼完全一个人把这件事办成功也不大符合导演和编剧的意思:一个人不可能独立打赢一场官司,最后的结果是律师和证人共同完成的。

除了维尼和莉莎,影片中的其他角色我也非常喜欢。这部电影没有坏人,大家走向对立面是由于一场误会,是由于理解的错位。因此,在最后,某些人物的转变会让你看到这个形象丰富的层次。不苟言笑的法官张伯伦被莉莎的汽车知识折服,露出崇拜的表情。一心想胜诉的陶托检察官会在案件结束后露出释然的微笑。在影片结尾大家彼此消除了敌意和隔阂,在阳光下互相拥抱微笑告别时,我感到由衷的快乐,这是其他喜剧未曾带给我的一种人性的美好的体验。

影片中还有很多关于阿拉巴马州的地域笑话。当比尔和斯坦的车伴随着欢快的音乐驶进阿拉巴马州的地界时,一场啼笑皆非的官司会将这两个即将进入大学的才俊卷入死刑的噩梦中。维尼和未婚妻莉莎刚出场时当地人告诉他们阿拉巴马州以泥坑闻名。其实这个故事讲的就是一场莫名其妙的案件让这四个外地人沦陷在了阿拉巴马州的“泥坑”中而心力交瘁。影片赋予了观众以一个外来者的视角,带他们闯入平静的小镇生活,体验一种差异巨大的生活方式。这场奇遇式喜剧的笑点在于掉入一个异质文化中的主人公强打精神却不断倒霉,也许其目的并不在于批判什么,而是轻松的调侃和捉弄。

阿拉巴马州的生活景观作为主角活动的背景在影片中若隐若现。我们对于阿拉巴马州的整体印象在影片结束后逐渐成型而且十分深刻:阳光明媚的公路与街道、质朴的美国乡村生活、玉米饼早餐、深陷的泥坑、监狱前的抗议等等。

阿拉巴马州作为一个地域文化标签可以为喜剧提供源源不断的“包袱”。首先是自然地理环境方面,阿拉巴马州的泥坑自成风景,成为主角深陷法律纠纷的绝妙隐喻。维尼与莉莎在森林的暴雨中度过“浪漫”的一夜后,醒来时发现车子轮胎飞转却一动不动——车相当于被泥坑“悬置”起来了。当维尼紧接着就在泥坑旁边滑倒躺在地上时,他或许也体会到了这种“悬置”的感觉——一种在陌生环境中的手足无措感。“泥坑”的最后一次出现是在莉莎作为汽车专家向陪审团解释“正引力装置”和“一般的速差装置”时提到的。这时“泥坑”不再是一个捣乱者了,而是提升莉莎发言的可信度的很好的佐证。而更多的笑料来自社会环境方面。阿拉巴马州的近亲结婚现象是造成该州被其他州批判和嘲笑的重要原因。影片中斯坦当着警官们的面对比尔说:“这里的人都是近亲乱伦的结果”。还有影片中那几个看起来智商不高的本地人形象,包括酒吧混混、旅馆老板和证人,似乎也有嘲讽当地人昏愚麻木的意思。更不用说吵闹的早晨,那冲天震耳的汽笛、轰隆的火车和刺耳的猪圈声,还包括旅馆油腻而单调的饮食,它们一同勾勒出一个封闭落后的乡村小镇的形象。

当然,影片的重点在阿拉巴马州的法律和监狱上。在比尔发现自己的鳕鱼罐头没有付钱时,斯坦开玩笑说:“这里的法律很严格的,你知道阿拉巴马州死刑的下限是几岁吗?”张伯伦法官也对维尼说:“我们这里的法律是很严格的。”而在州立监狱,死刑的电椅竟然没有预算去修,导致处死死刑犯用了三次,还让他的头着火了。这两件事放在一起看会产生一种荒诞的效果。在监狱围墙外,民众“废除死刑”的抗议作为一个背景贯穿影片始终,“死刑”的阴影也一直笼罩在比尔和斯坦的头上,让他们面对维尼糟糕的庭审表现而感到深深的忧惧。从当时的社会政治的角度看,阿拉巴马州作为一个倾向共和党的州,自然也秉承了共和党对于死刑的一贯主张:共和党支持并保留死刑,这体现出他们一贯标榜的“法律与秩序”“小政府”等主张。那么,一个废除死刑希望很微弱的州、一个张冠李戴的谋杀控告、一个执行死刑却预算不够,让犯人活受罪的监狱,这些在影片中作为背景却重复出现的信息似乎构成了整部喜剧的负片。这些严肃的社会问题在影片中以一种潜在的方式增加着观众的心理压力,让人也为这两个无辜男孩的命运担忧。的确,导演把喜剧和正剧的关系处理得恰到好处,喜剧的笑话质量很高,但故事所反映的严肃的法律和社会问题则时隐时现,协调着叙述的节奏。最后的一场庭审辩论完全可以当作严肃的法律庭审剧来看。在那场戏中,维尼终于完全蜕变为一名优秀的律师,成功挽救了两个男孩的生命。

影片的叙事视角并不是固定的、单向的。维尼和莉莎作为这个封闭而保守的地方的外来者,而且是风格独特的外来者,一直承受着当地人异样的目光。而全片又是站在纽约客的角度嘲讽南方的阿拉巴马。也就是说,影片一方面采取的是外来者注视阿拉巴马的视角,观众具有和主角团一样的新奇又荒诞的双重体验。但另一方面主角团同时也在被影片中的阿拉巴马人注视,他们的行事做派在当地人眼里同样是匪夷所思、令人发笑的。因此,注视与被注视的关系在这个电影中并不是单向的、固定的,导演和编剧力图在这种理解的错位中挖掘更多的笑点。

总之,《我的表兄维尼》是我非常喜欢的一部影片。它塑造了很多生动可爱的人物形象,展现了阿拉巴马州的社会风貌。它的叙事结构前后呼应,氛围轻松,展现的法律问题却是发人深省的。

7 ) 搞笑但正经

【编者按】 本学期,我在上海外国语大学面向研究生继续开设了课程《法律电影赏析》。2022级英语口译专业的岳依霖同学选修了本课程并提交了一篇名为“搞笑但正经”的作业。我觉得写的很有趣,所以在其授权之下发布在此。

《我的表兄维尼》是部充满惊喜的法庭喜剧。从剧本来看,兼顾了幽默和法庭剧的真实性。从表演来看,虽然乔•佩西扮演的是位菜鸟律师,但丝毫没有“扮傻”的痕迹,非常自然;而玛丽莎•托梅在证人席的那段戏更是俏皮犀利得令人惊艳。从深意来看,这部电影也让我进一步思考了,严格的法庭程序和律师品质这两者孰轻孰重。我将从以上三个角度展开,内容比较繁杂,有些感受也难以言表,希望能阐述清楚。

一、真实感

法庭喜剧这个写法确实让我耳目一新。此前,我对法庭剧的认知局限于《皇家律师》和《傲骨贤妻》,这两部都表现了法庭、法律的严肃性。所以我在看《维尼》之前猜想,喜剧效果也许会让真实性打折扣,但没想到这部电影把两者兼顾得极好。

喜剧效果自不必说,而从真实性来看,电影把警察抓人、嫌犯指认、法庭礼仪、询问证人等各个环节都拍了出来,而且都大体符合美国的法律规范(尤其是询问证人环节非常出彩,我会在下文分析)。唯一让我觉得不太符合程序正义的部分就是嫌犯指认。从嫌犯站成一排的那一幕来看,我觉得存在一定误导性。因为比利和斯坦与当地人的衣着、身形完全不同,两个人又一起出现,和嫌犯数量也对得上,就很可能出现误认的情况。不过话说回来,法律规定嫌犯指认过程中不能存在误导性,不代表执法过程中一定不会出现误导性。无论警察是有心还是无意,这一幕都不算与现实不符。除此之外,我还发现了一个问题:在抓捕和审问过程中,都没有出现米兰达宣言。或许编剧想表现警察执法过程中的疏漏?亦或许米兰达宣言家喻户晓,明明白白地拍出来反而落了窠臼?不过我觉得,也正是因为米兰达宣言的缺席,才让比利在审问过程中略显草率的回答不显得奇怪。否则,如果警察一本正经地告知了米兰达宣言,比利还是草率对答的话,观众可能就会觉得比利太缺乏法律常识,做事轻率,而这也就和目前电影所表现的比利的形象不一致了。我并不是说电影把以上两点法律问题拍错了,只是想讨论一下这样设置情节的原因,很有趣。毕竟,只有编剧和导演才知道,自己想传达什么样的信息。

除了法律规范,电影还描述了许多生活细节,展现了阿拉巴马州的风貌,并且为破案作了巧妙的铺垫。比如,维尼和丽萨去吃早餐,在和餐馆老板的聊天中知道了做玉米饼需要二十分钟,维尼凭此在法庭上反驳证人。还有当地人提到的阿拉巴马州因泥巴而出名,以及维尼的车陷进泥坑的场景,也为丽萨解释轮胎痕迹问题作了完美铺垫。这种前后联系不仅让整个电影逻辑严丝合缝,也更方便观众理解。试想如果没有铺垫,维尼如何知道做玉米饼需要二十分钟?丽萨那句“任何曾被困在阿拉巴马的泥坑里的人都知道,踩油门的时候,一只轮子不停地转,另一只纹丝不动”也会显得非常突兀。总之,细节给故事以灵魂。《我的表兄维尼》兼顾了法律细节和生活细节,让整个故事逻辑严密,真实感很强。

二、表演

本部电影演员的表演都在水准之上,这里我想主要分析交叉询问(cross examination)和主审询问(direct examination)两段戏,我觉得这也是封神的两段戏。交叉询问的关键点在于让证人说出自己想要的答案,因此律师一般会提出封闭性问题,不给证人过多的发挥空间。我感觉,交叉询问是维尼最像律师的时刻。一个问题接着一个问题,步步紧逼,甚至让人看不出他想问什么。而且他非常关注细节,比如证人的视野、视力、做早餐的时间等等。正是这些细节,让原本看起来板上钉钉的证词不攻自破了,可谓最强交叉询问。在这段戏里面,维尼突然专业得令人惊叹,但是专业之中,又带着维尼式的一丝不苟的“傻劲”,还有种成竹在胸的轻蔑。这种感觉就让我一下子回到了维尼和女友吵架、在酒吧和当地人吵架的场景,让我感觉,他还是维尼,他没有突然变成《皇家律师》里的玛莎。可见乔•佩西对角色的性格和行事风格拿捏地非常准。

交叉询问中,维尼是主角,而主审询问中,丽萨变成了主角。主审询问,问的是己方证人,因此律师会询问开放式问题,让证人自由发挥。仅从法律上来讲,这一过程中的主角,是证人而非律师。而玛丽莎•托梅的表演,让丽萨成为了最惊艳的证人。丽萨进入证人席后,首先表现出的情绪是生气、不耐烦、轻蔑。在她通过照片发现真相后,迅速转为了惊讶、惊喜、激动,她在如鱼得水般的阐述中还体现出了些许自得,对维尼的怒意也悄然消散了。在这段不到十分钟的表演里,玛丽莎•托梅用语气带动观众情绪,但更微妙的是她的微表情和小动作。比如,控方律师质疑她作为汽车专家的资质时,她努了一下嘴,还发出“啧”的一声,然后才开口说话;控方律师提出“不可能回答的问题”时,丽萨一边反驳,一边不时上下小幅度摆动头(有点难以描述,在1小时44分,镜头给到丽萨的侧脸),正是普通人吵架激动的样子,这样的小动作充满了对律师的不屑与怒意,也表现了丽萨的自信;丽萨发现照片里的端倪,说出那句“I’m positive”时,再次小幅摆动头,不过这次是左右方向(镜头给到丽萨的正脸),显得十分胸有成竹,眉眼语气里还带着与维尼打情骂俏的意味;丽萨结束她的论证时,自信地将照片拍在桌子上,还手抓着桌子,身子突然前倾,喊出最后一句话;最后退场时,她双手伸直,向前压了一下,然后起身大摇大摆地走下场,仿佛是刚结束了演唱会的歌星,尽是得意和俏皮。而且,在一些镜头中,玛丽莎•托梅的手并不在中心位置,甚至只出现一小部分,但她还是随着讲话的节奏,在手上做一些动作,我觉得这是玛丽莎•托梅自己的表演,而非导演的要求。就是这样的小动作,让玛丽莎•托梅看起来就是丽萨本人。也许正是这段大放异彩的表演,让玛丽莎•托梅赢得了1993年奥斯卡最佳女配角。

其实,丽萨本身是个很讨喜的角色,活泼俏皮,贴心美艳,有点小脾气,很支持维尼的工作,还是个汽车专家。我起初确实没想到编剧会给丽萨设置一个高光时刻,这也是电影的又一个惊喜。以前我上写作课的时候,学到一个叫做“character arc”的概念,指的是人物的成长、变化,似乎和中文里的“人物弧光”是一个概念。这部电影的时间跨度很短,丽萨也没有太多成长。但是编剧给丽萨安排的高光时刻却让我从某种程度上感受到了类似“人物弧光”的东西,因为我突然看到,原来丽萨不只是一个完美女友,她对汽车居然有着惊为天人的了解。丽萨没有成长,但观众对丽萨的认识成长了,好像也就出现了一种“弧光”。我的感受有点难以描述,或许更直接的说法是,丽萨这个角色突然立体起来了。

三、思考

这部电影引发了我对法庭程序的思考。电影把诸多笑料安排在维尼不合规矩的衣着言行上,这样的安排也许是有意的。我并不了解英美法庭上诸多规矩的形成过程,只是作为普通观众发表观点。我认为,要求律师西装革履出庭,不算特别严苛的规定,毕竟各行各业都有自己的着装要求。不过,我确实觉得法官的权力大了些,所有人都要对法官毕恭毕敬,甚至律师有反对意见时也不好反驳法官。这些约定俗成的规矩其实也不妨碍律师打官司。但是,法庭以这样的形象示人,是否会让大众对律师形成一些刻板印象呢?是否会让大众只记住这些规矩和律师的精英形象,而忽视了律师本身的品质和专业能力呢?

维尼显然具备律师最重要的能力之一——辩论,但他却多次被法庭的条条框框“刁难”。在丽萨作证的那段戏里,维尼讲到激动的地方,一屁股坐在了控方律师的桌子上。这显然不合规矩,不过法官没有罚他,因为法官也被丽萨吸引了,一脸好奇地期待着她的进一步讲解。这一幕引人发笑,而且和此前维尼被判藐视法庭形成了有趣的对比。此时,所有人都不再关注规矩,而是关注案件本身。其实说到底,规矩应该服务于目的,底线就是不能让规矩掩盖了法庭的目的(我认为是真相和正义),否则就喧宾夺主了。这部电影以喜剧的形式,引导观众用新的视角去审视律师和法庭,立意新奇,也颇有深度。

总之,《我的表兄维尼》这部电影从各方面来说都非常优秀。不过从观感来看,我觉得略显平淡,可能我希望法庭剧可以更惊心动魄一点。我最喜欢的有两段,一是维尼和丽萨因为水龙头而进行的精彩的拌嘴,二是丽萨出庭作证的高潮。我觉得除此之外,还可以多安排几个小高潮和悬念,那样可能会让观众对这部电影更爱不释手。

短评

瞎看什么

2分钟前
  • 青山黛玛
  • 推荐

看完瞎看的解说又去看了原片。片子很不错,有不少伏笔埋得挺深。真·汽车专家妹子很美。论喜剧效果还是瞎看做的好,哈哈

3分钟前
  • Alec
  • 推荐

这片儿也算闻名已久,今天总算找到机会看了,剧本写得真是好。很少见到把法庭片和喜剧相结合的类型尝试,这片把两者融合得恰到好处,亦庄亦谐,最后的翻转前面用大量的笑料做了铺垫,没想到居然是正经的法庭推理,为编剧点赞。

6分钟前
  • 刘康康
  • 力荐

阿拉巴马哈哈哈。冲着玛丽莎托梅看的,却发现不演黑帮片的乔佩西害挺可爱。

10分钟前
  • 李霁琛
  • 力荐

Hilarious. Delightfully satisfying. [話說應該是“堂兄”不是“表兄”吧……]

12分钟前
  • 潜入深水的鬼魂
  • 力荐

乔派西用演Wiseguy的范儿来演律师真是够有趣;而且剧本也确实正:结构老派,台词硬核,绝对是那种可以入选编剧教材级别的。

15分钟前
  • 托尼·王大拿
  • 推荐

事实证明——千万不要轻视漂亮小姐姐的IQ智慧和颜值可以兼得。男主所有困境都靠小姐姐解围好吗?小姐姐这理科脑不去念个麻省理工太亏了乔佩西这么有喜感笑的肚几爆炸最后40分钟开挂逆袭活像迪兹先生进城看官网介绍有很多即兴发挥,难怪这么“生活化”。乔佩西假如年轻30岁,可以去演《绿皮书》,根本不需要演,他就是意裔&二货&自大狂。

20分钟前
  • DuoDuo️
  • 推荐

张伟辩护,死刑起步。“甘比尼先生,你的抗议简明清晰,聪明睿智,并且考虑周详”——“谢谢你,法官大人...”——“驳回。”打完官司出法院:“别客气,希望有机会再次为你服务”奥斯卡最佳女配实至名归,这就是专业。

21分钟前
  • ◍◔◕
  • 还行

难得这么浮夸又不让人讨厌的喜剧角色。不过最亮眼的还是Marisa啊。

24分钟前
  • 荔枝超人
  • 还行

好吧,看完以后终于明白了为什么章程把这部电影列为他最喜欢的法律电影了。电影有两个他最喜欢的元素:1.法庭辩论围绕汽车专业知识2.律师法官表现无不夸张充满戏剧效果,简直让人怀疑他在课上一人分饰三角时候的表演技巧就来源于这部电影。。。

27分钟前
  • Tao
  • 还行

看完,伴着片尾曲不由自主的摇摆起来,你就知道我有多喜欢这部电影了!

32分钟前
  • LoCo
  • 力荐

对话写得太精彩,完全可以做编剧课范本(本科编剧课的确放过这部电影)!全片无闷点,还充满讽刺笑料,而法官在庭上的话居然也有理有据可以算是比较像样的法庭戏了,我在法学院的Evidence课上教授也选了这部电影作为例子。简直令人挑不出毛病来。

33分钟前
  • 阿依达
  • 力荐

其实是个前凹后翘的法庭戏,亮点还是在最后的辩论与反转,也有着力挽狂澜的戏剧效果。但除此之外,我盯着梅姨目不转睛,美啊,真的太美了!3.5

37分钟前
  • 方枪枪
  • 还行

笑点作为喜剧片来说太小了

42分钟前
  • 一如往昔
  • 还行

美国法学院入学必推影片,觉得最心领神会的部分是片里的菜鸟律师来自于布鲁克林~~其实最喜欢严肃的法官,他是搞笑的来源呀,律师的未婚妻也好强大!!PS.粗口是在不少...

43分钟前
  • 七夕夜_半步
  • 推荐

是不是美国每个证据法教授都会推荐看这部电影,在法庭程序上确实专业;台本对话也很有意思,充满了对阿拉巴马的各种地域黑笑话。但是本片缺陷也很明显,人物的转折十分生硬,乔佩西的律师角色成长也根本找不出实质的推动力,与托梅的伴侣关系自始至终都非常机械、毫无弧光。还有就是僵硬的摄影和调度,怎么看都不像是90年代好莱坞该有的水平,数次让我怀疑这是不是来自70年代。

48分钟前
  • 塔可饼斯基
  • 还行

第一次看到如此另类的法庭逆转戏,可惜法克王就这么一部算是主演的片子,太喜感了~~~

52分钟前
  • RIC
  • 推荐

表兄维尼的粗口双关:http://www.douban.com/note/74429753/

54分钟前
  • 赱馬觀♣
  • 推荐

乔派西前半段很白痴后半段太高端,这个转折也太快太生硬了,不过这是部喜剧片嘛也不必太较真。

59分钟前
  • Don't Panic!
  • 推荐

乔·佩西其实演得很不出彩。

60分钟前
  • AP
  • 还行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