播放地址

剧照

没有过去的男人 剧照 NO.1 没有过去的男人 剧照 NO.2 没有过去的男人 剧照 NO.3 没有过去的男人 剧照 NO.4 没有过去的男人 剧照 NO.5 没有过去的男人 剧照 NO.6 没有过去的男人 剧照 NO.13 没有过去的男人 剧照 NO.14 没有过去的男人 剧照 NO.15 没有过去的男人 剧照 NO.16 没有过去的男人 剧照 NO.17 没有过去的男人 剧照 NO.18 没有过去的男人 剧照 NO.19 没有过去的男人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3-11-06 20:02

详细剧情

  这个男人M(马库·佩尔托拉 Markku Peltola饰)是一个失忆的流浪汉,没有名字,亦没有过去。因为失忆,他无法拥有合理的身份证明,无法找到住处和工作。一个精明的治安员把废弃的集装箱出租给流浪人士作为居所,收取租金,男人也住了进去。在这里,各种同样苦难却心地善良 的人们,为男人的生活投射进来一缕温暖的阳光。男人更是得到了救助站姑娘厄玛(卡蒂·奥廷宁 Kati Outinen饰)的热心帮助,两人的爱情也在苦难的日子中悄然萌芽。  男人似乎可以重新开始生活,却意外牵涉进一桩银行劫案。警察的追查不但让男人陷入了麻烦的境地,还让他得知自己的身世,以及自己曾经拥有的家庭。男人找到自己的妻子,却不知如何在本来已经消逝的过去和眼前的现实之间做出抉择。

长篇影评

1 ) 芬兰怪客,冷面笑匠,影迷心心念的考里斯马基

文/编辑:骑桶飞翔

公众号:抛开书本


导语:贾樟柯说,当你离开故乡后才能真正的认识故乡。那么,阿基·考里斯马基也许会说,当你真正忘记过去后,你才能真正认识自己。

《没有过去的男人》是一部关于底层生命经验,富于温情的电影。在这部影片中,阿基为我们呈现了一出笑泪俱下,兼具悲剧与振奋色彩的流浪者之歌。

影片的主人公M先生在一次难忘的际遇中失去了记忆,游荡在赫尔辛基郊区,一如布鲁姆游荡在都柏林街头。在赫尔辛基,M遇到了一群虽同样身处低微生活之中,却心地善良的人们。在这些人的帮助下,这个没有过去的男人开始了自己新的生活。

上海艺术电影联盟于11月13日至27日,会有阿基·考里斯马基电影回顾展,回顾展中不乏考里斯马基《天堂孤影》、《升空号》和《没有过去的男人》等佳作,值得期待。

《没有过去的男人》海报

考里斯马基,背景是《没有过去的男人》中的场景

一、悲剧的喜剧化展现

戴锦华教授在其《性别与凝视》课程中曾谈到一个议题,即在20世纪至21世纪之交,为何很多成功的电影都只能采取这种类型——只能用喜剧的形态去呈现和触碰悲剧性的主题,为什么悲剧性的事件不能再有悲情式的呈现。

从今日的背景来看,有论者在谈到这个话题时会谈到,短视频发展对悲剧形式的冲击。传统意义上,悲剧常常是需要一个长时段的过程来展现的。而短视频这种碎片化的形式,正在以摧枯拉朽般的速度,将人们面对悲剧时的耐心拉到一个前所未有的低点。

从另一角度来看,一个摆在现代人面前的,不无悲观意味的事实是,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社会财富其实反而是向少数人集中的。那么,那些基数甚广的,处于金字塔底部的,前途不甚明朗的大部分民众,他们的生存状态实际上是处于不稳定与缺乏安全感的状态的。

M先生被打晕丢在路边,乞丐想要偷走他的鞋子

在这种情况下,观众对悲剧的接受已然有了一种抗拒。然而,正如迪伦·马特评莎士比亚时说,“尽管纯悲剧不再是可能的,悲剧性的东西始终还是可能性的。我们可以从喜剧中取出悲剧性的因素,把它作为一种可怕的因素,把它作为一个自行敞开的深渊提出。”

阿基的电影理念与此不无一二相似之处。在一次访谈中,考里斯马基如此解释自己的影片风格,“我相信,自己越是对这个世界的处境觉得悲观,我的电影就越应当乐观些。不管怎样我就是这么想的,生活本身有太多悲伤的东西要去忍受,对任何人来说都没什么希望可言。所以现在,就让我们尽情畅饮,迎接一个快乐的终结吧,至少让我们在笑中死亡。”

年轻的考里斯马基

富于底层经历的阿基深知,那些徘徊在城市与角落边缘之间的事情。在进入自己的电影创作之前,考里斯马基做过洗碗工、邮递员、苦力工人。

丰富的社会经验使得他深入底层之冷,常常关注诸如难民、贫困和失业等之类悲剧性的社会议题。而悲悯的情怀使得他更倾向于在影片中设置若干暖意与善的力量,将悲剧以喜剧化的方式表达出来,并以一种简洁明朗的方式处理自己的影片风格。因此,其影片常常充斥着一种温情,一种“阿基式”的幽默(这种幽默只有亲自在电影中才能感受到)。

警察怀疑M先生不是芬兰人,M说我有打电话的权利,警察如是调侃

失去记忆的M先生敲开前妻的门,如是询问,前妻说,你还是那么会奉承(女人的年龄)

失去记忆的M先生与前妻探讨两人为何离婚,前妻说是因为M玩“大老二”(一种赌博游戏)

另外,在《没有过去的男人里》,暴力性的悲剧并非是好莱坞式的以魅力的方式呈现的。阿基在这里展现的暴力就是一种现实主义的恶,是一种不可名状的,又或许是正折射着当时芬兰社会现实的“恶”。

面对这种暴力产生下的恶果,主人公M无家可归的流浪并不重要,没有过去的记忆也不重要,人生难道只是一段可供陈述的过去吗?尼采说,“如果你不想哭,不愿哭诉你那紫色的忧郁,那么你就必须歌唱”,这简直是主人公M面对悲剧现状时乐观态度的一个绝佳注解。我无家可归,我无回忆可供追溯。那好吧,我依然爱人、音乐和生活,依然抽我的烟,喝我的酒,种我的土豆。

M先生和一群生活状况捉襟见肘的人们,借助音乐、篝火,抱团度过黑夜

二、阿基的极简主义

除了乐观气质外,阿基令人影响深刻的地方还在于其影片的极简主义风格。

考里斯马基曾在19岁的时候,专程从芬兰跑到伦敦,只为观看一场小津安二郎的《东京物语》,后来他也在一些访谈中直言小津对自己步入电影行业的影响。从小津这里(也许还有布列松的影响),阿基为自己的影片注入的是一种简洁内敛——人物行动的秩序感与对白的精炼克制

这种行动时的秩序感,使得阿基影片中的人物行动、言语均显得郑重而慢速,形式感极强。这带给观众的感觉是,尽管身处悲观的环境之中,但人物似乎对自己的人生和行为依旧拥有着一种不容置疑的掌控力和绅士风度。

《没有过去的男人》中,小津式严谨构图带来的秩序感

而阿基在对白上的克制,使得影片中的人物在交流时往往会形成一个间歇性的停顿,这种停顿有时是毫无缘由的。也许从我们中国人的经验来看,会用留白之类的话来解释这种停顿。但我更倾向于另一种法国人式的浪漫说法——“当两个人之间沉默下来的时候,就是有天使飞过”。

主人公M和救助站姑娘厄玛听着音乐,一时相对无言

从另一个角度来看,阿基的简洁使得其作品往往并不像传统意义上的欧洲大师一样,动辄长达几小时的时间,令人生畏。阿基善于在一个半小时,至多不超过两小时的时间内,为不幸的人们注入蕴藉,注入温情,注入活力,为沉默的大多数发声。

三、关于浪漫与真实的想象

在影片的色彩上,阿基的好基友贾木许很喜欢用黑白影调来表达疏离与人物所遇到的困境。而在考里斯马基的电影里,你会发现相对意义上更丰富的色彩和布光。

阿基倾向于为自己的影片添加一些冷、蓝色调,但这还不是北野武的那种以大片天空、海面为背景的张扬的蓝色,而是充满忧郁寂寥的蓝色。

与这种冰冷简练的影片基调形成对照的,是阿基在影片特意设置的一些温情浪漫的东西。比如,在人物对谈的桌子上,常常是空白干净的,但阿基会放置一束瓶中鲜花。在贫困潦倒的郊区集装箱房屋上,阿基也会用几盆鲜花来作为底层日常化暖意的象征。

最初对失去记忆的M先生施以援手的一位母亲,几盆色彩鲜艳的花朵为影片注入了活力

阿基选择演员从来不会在意一般意义上漂亮的姿态,而更注重表达人们的真实生活的状态。

在这部电影中,阿基成功地勾勒出了几幅鲜活而令人印象深刻的面孔。尤其是乐队主管那张纵横交壑的脸庞,正如麦克·多蒙德形容自己的脸上的皱纹时所说的,“这是一张地图,一张我人生的线路图,包括上面的各种皱纹。如果你去改造它,就会失去自己原有的路线”,无需赘言,这张面孔已经写满了故事。

开明的乐队主管,同意M先生对乐队进行变革,说自己年轻时可曾经是乐队领唱

个人面对社会时会有绝望,面对人群时会有不可消解的冲突。有些电影会集中篇幅探讨这些问题,那么阿基的一些影片就是对人们这一处境的回应。他给观众的答案是即使你身处黑夜中,那里仍会有一丝丝微弱的光亮。

上海艺术电影联盟于11月13日至27日会有阿基·考里斯马基电影回顾展,片单如下,友情推广~


添加微信号pksbpksb加入全国影迷群

2 ) 一点点黑色幽默

芬兰电影《没有过去的男人》,还可以,一点点黑色幽默,值得玩味。他洗了个澡,穿上最好的一件西装。“今天周末,出去吃吧?” “好。” 他们夹在队列中缓慢行进,终于轮到他俩,各自从救助站工作人员手中领到一片面包和玉米汤。一个失忆的男人加入了流浪汉的周末聚餐。他的脸上没有悲伤…………………………

3 ) 《没有过去的人》——大力神在十字路口

  “这里,又一次,记忆压着我的嘴唇,我无与伦比,却又与你相似。/我就是那紧张的敏感:一个灵魂。我固执地接近欢乐,也固执地偏爱痛苦。我已渡过重洋。/我踏上过许多块土地;见过一个女人和两三个男人。我爱过一位高傲的白人姑娘,她有着西班牙的宁静。/我看到过一望无际的郊野,那里落日未完成的永恒已经完成。我看到过一些田野,那里,吉他,粗糙的肉体充满痛苦。/我调用过数不清的词汇。我深信那就是一切,而我也将在看到在做不出任何新鲜的事情。我相信我贫困和富足中的日夜与上帝和所有人的日夜相等。” ——博尔赫斯《我的一生》

  面对名利声色与道义美德的十字路口,大力神海格力斯选择了重重磨难、沉重的责任,那十二件不可能完成的任务。这个故事为后来的文学家、艺术家、哲学家留下了无限的阐释空间。当这样的经历映射到人间,它震撼人心的程度不逊于此。

  芬兰导演阿基•考里斯马基在02年拍过一部影片叫“没有过去的人”(L´HOMME SANSPASSÉ),是继“浮云”之后当代芬兰三部曲的第二部,继承了他黑色古怪,同时又充满了现实主义批判的风格。影片讲述的是一个男人到赫尔辛基找工作,没想到刚一到那里就被当地的小混混殴打致“死”,在他奇迹般地又活过来之后,他发现自己已经记不起一切。当地一些善良的人和慈善机构帮助了他,让他有了重新生活了下去的动力。影片的最后,男人虽然找回了以前的家庭,但是他仍旧没有记起什么,不过这已经不重要了,那一切已经是另外一个人的过往了,他又回到了赫尔辛基,回到了他真正的家——那里有他全新的生活和他爱的人。

  影片中的男人原本是一个电焊工,极其嗜赌,输掉了很多钱;与妻子感情不和,经常吵架。对生活的绝望让他离开了家庭。失掉记忆后,他却可以积极地生活着,即使经历了没钱交房租、遭遇抢劫、被警察关押等许多困境,他却总是能看到希望,不断奋斗。并且,他还以最诚挚的心爱着着那个帮助他的女人。

  同一个人,只不过失去了记忆,却可以拥有完全不同的世界观与生活。人们总说“江山易改,本性难移”,其实,人们很多时候并不是靠本性来判断是非对错的。杀戮、弱肉强食都不过是自然界的规律,动物可以为了捕食而不择手段,对于他们而言是没有任何伦理道德而言的。人也是动物进化而来的,不同的只是多了心智和伦理道德来压制自己的本性。

  毕竟,做崇高的人太累了,要有太多的束缚与取舍,担负太多的责任、失去太多的乐趣,很多时候崇高的人更多的是活在别人的期望中——活在一个充满伦理道德的世界中。所以有些人说,做一个卑微的人更加容易做自己。这里所说的自己是不加任何限制的本性,包括自私、残忍、懒惰。在我看来,影片中的男人原本的生活更加贴近他的本性。他只是个普通的电焊工,他不用以身作则、不用担负任何表率作用,所以他可以放任自流。以一般人的道德标准来看,嗜赌绝对是堕落的行为,但是赌博确实可以让人从中得到刺激的乐趣,否则也不会有那么多人沉溺其中,可是这种毫无节制的本性的放纵与肉体的享乐又常常让人厌恶生活。因为人的本性是阴暗的,所以当人们用阴暗的双眼来看、用阴郁的神经来感受这个世界的时候,一切就都是肮脏而喧哗、没有梦想与希望的,即使快乐也只是一种稍纵即逝的快感。

  如果说人生是场无休止的激烈搏斗,那么那个男人的前半生就是输了这场战争。与其说是那次殴打使他失去了记忆,毋宁说是他毁灭了自己。面对那次殴打他没有任何反击的力量,也没有机会反击。既然他背弃了生活,生活就从背后无情的给了他致命的一击。

  当他再次醒来时,他已经被生活抛弃在了世界上的某个角落,他再一次面临了每个人在生命的最初都会面临的问题,即“我来这世上做什么”。

  善与恶在他的意识里有了一个全新的定义,世界观与人生观也得到了重塑。当他身无分文的时候,一个当地人帮助他接通了电线,修理了机器,当他问需要为此付多少钱时,那个人只是淡淡地说:“如果我哪天掉进了沟里就拉我起来吧”;当他因为记不起自己的名字而被警察欲以违抗警察执行公务罪关押时,一个素不相识的老律师以高超的业务技巧使他得到了释放,当他问是谁请他来时,律师只是说:“慈善机构”,然后转身就走了;当他对生活已经绝望的时候,一个女人适时地出现并给予了他无私的帮助,爱情再一次充当了拯救灵魂的角色,她让他从绝望中又看到了生活的曙光,有了想要重新生活下去的希望,他想要为她变成一个有所作为的人。

  这让我不禁想到了柏拉图的“人性论”。他认定人是由“灵魂”和“肉体”构成的。灵魂来自天界,而肉体来自地界,由此肯定了人那种“顶天立地”的性格。他那著名的理想国的计划,就是要把天界的真善美落实到尘世中来。人的使命在他眼中就是在“代天行道”,这是人的“个别性”的定位;至于人的“群体性”,柏拉图认为“人”在天界本来是唯一的个体,在灵魂降临到尘世与肉体结合时,就被剖成了两半,一半成男,另一半成女,而这两半会终其一生的不断“追求另一半”。

  于是,所有的事都被归到一个单纯的元素上,所有的人都可以在它自身的存在中找到元素,即所有的人都可以在它自身的存在中找到的元素——爱的能力。这个元素在灵魂中成长,成长成为决定人一生生活意义最重要的原因。

  男人的肉体在那次殴打中死去了,所谓死亡在生理的意义上讲就是他的心跳停止了,我们也可以说他的灵魂也死去了。按理说,死亡是时间的标志,人往往都会经历的有两种死亡:出生之前和生命结束以后。而圣保罗说:“我天天死亡。”是的,如果真的把灵与肉分开讲的话,那么,一个人总在死亡。在博尔赫斯看来,每一次我们不能有所感受,不能有所发现,而只能机械地重复什么的时候,就是死亡的时刻。如果单独拿某一天看看,就会发现这一天里有许多次死亡。当然了,与死亡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的便是诞生。我认为任何的存在都有它的理由,就像花开是为了凋谢,果实的成熟是为了坠落与腐烂,出生也是为了死亡。当然,这并不是说我们要在有生之年一直寻求死的方法,这样就太过悲观了,这也决不是生命真正的意义。我只是想,既然死亡是生存的终点站,自然就当它是出生的目的地了,可我们的问题不在于为了什么,而是在于如何完美的完成这次的旅程。

  在我看来,最好的死亡,是当你死的时候可以无怨无悔,而不会在中途就被某种乱人心智的力量引得走向堕落和毁灭的歧途。自然,我们也可以说死亡是为了诞生,这样似乎显得更有希望。

  如何才能生活的充满希望呢?当我们因为分离而黯然神伤不知如何将生活继续下去时,那么就为了下一次更好的相遇而活;当我们因为生活的重压而抬不起头时,就让我们为了梦中那些漂泊在云上的日子而活;当我们终于承受不了心中巨大的痛苦时,就让我们为了心中所爱人的微笑而活。这样一切能激发生机的思想都是美好的,有些时候只是一个小小的理由就能产生惊人的动力。

  我一直认为,只要人们心中有爱,无论多么巨大的苦痛都可以承受。就像那个失去记忆的男人一样,他的灵魂在那一次流浪中终于觉醒了,感受到了他对爱的需要,知道了如何付出他的爱,听到了生命中的美好对他的召唤。他以实际行动赢得了大家的尊重,还成为了当地的公众人物,所以对于他来说那个他找到爱的地方才是他真正的“家”。这种爱就像那照亮黑暗的一点烛光一样,只是那一点点的光亮却会散发出最深邃、最神秘、最丰富的光芒,而这种看似微弱的光芒却往往最不容易熄灭,因为它已经永远闪耀在了人们的心中。所以说,只要你爱过,就不会忘记爱曾赐予你的温暖。也许这一切也再次验证了那句话:“没有对生活的绝望就没有对生活的挚爱”。

  人们心中有爱便衍生出了伦理道德中的作为善良的准则。在这里,我比较倾向于亚里士多德的区分。他将善分为“正善”(Bonum onestum)、“娱善”(Bonum delectabile)和“益善”(Bonum utile)。“正善”是正直的善良,人们顺着良知去做事,行所当行,避所当避,成为头顶天、脚立地的正人君子。“娱善”则会引起人们的快感、享受和满足;就像行善之后的欣喜。而“益善”是讲从善事中获得益处,对自己对他人都有好处,尤其使人心安理得。另一种分类是“主观善”(Bonum subjectivum)和“客观善”(Bonum objectivum),前者是做事的人认为的善;后者则具有普遍性和必然性。最后,善的最高层次是“至善”(Bonum supermum),即十全十美,圆满无缺,也称为“绝对善”(Bonum absolutum),与“相对善”(Bonum relativum)相对。

  对大多数人来说,对知识的探求与获得,可以更好的把握生命中的那些真理;修身养性,追求道德的素养的完善则使人趋向“至善”;心灵对艺术的渴求,则使人用美好的眼光描绘出生命中那些细微的感动与美好的存在;最后,许多人追求的宗教信仰生活,则会使我们摆脱俗气,进入神圣的领域。

  当然,这里的宗教信仰不一定是普遍意义上的那些宗教,它可以就是每一个人心中对于生活信仰。我认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信仰,而那种独一无二的信仰就成为了人们自己的宗教。就像爱也是一种信仰——一种人世间最美丽的宗教。

  对于信仰,许多文学家、思想家都有自己的见解。列夫•托尔斯泰认为,“若无信仰,人随时会因现时的遭际背弃一切,然后苟且与他曾经诅咒的世界里”。培根也说过:“真正的哲学始于怀疑,终于信仰”。在《圣经》(诗篇23章3-4节)中也有这样一段描述:“他使我的灵魂猛醒,为自己引导我走的路。我虽然行过死阴的幽谷,也不怕遭害,因为你与我同在,你的杖,你的竿都安慰我。”我想,正确、美好的信仰才是激励人们更好生活下去的最好的理由。在阴沉、忧伤的夜晚,他用微笑为你守候;在堕落的世界中,他用真诚洗刷着罪恶;他灿烂的笑颜将一切虚伪驱逐得荡然无存,在你的灵魂醒觉的时候,他便踏出迷雾,邀你与生命共舞。

  最后,我还想说说影片结尾处的一个场景,尤其让人记忆深刻——那个男人与以前的妻子离婚之后,又回到了赫尔辛基,这一次他又遇到了当初将他打 “死”的那三个人。这一回他与他们正面而视,没有任何逃避与闪躲,他默默拾起了地上的木棒准备随时还击。虽然最后不经他动手,就将那三个人抓了起来,但是这个男人拾起木棒与坏人对峙的画面却让人看到了一个灵魂面对生活两种完全不同的状态。这也是我们每个人都将面临的两种生活。生活对每个人都是公平的,最主要就在于自己如何去把握、经营。


转载请注明作者:九尾黑猫
http://www.mtime.com/my/LadyInSatin/blog/408416/

4 ) 慈悲

一切在那个下午的五点十二分才开始。

比任何一年的任何一个下午都没有什么特殊之处。芬兰的初春,夜幕早降,一个表情空洞、寂寞萧索的旅人,在陌生的城市,遭遇突然而狂烈的袭击,五点十二分,被科学宣布死亡。

于是,这个平常无奇的五点十二分变得意义非凡,像一道神秘闪电,将一段生命分成两截。当他从病床上站起来的时候,他是个没有过去的男人。

最近看了许多关于失忆的电影,但在这一部里,失忆不是为了营造悬疑和神秘,甚至不是为了藉此探究理性在场时深深隐藏的人性,它是忏悔,更是新生,一次伤害,打开了一扇门,黑暗中,眼睛经历暂时性的失明后,看见生命重新来过的奇幻而黑色的历程,重新发现城市与人,民族与国家。导演把他的系列电影命名为“芬兰三部曲”,一个人,隐喻一个国家,真是有史诗的悲情。对那些流离失所的灵魂,导演的情怀若可用一个词来形容,那就是“慈悲”。

男子的记忆里,只有光线明灭的火车车厢,之前就是一片黑暗。而之后经历的人和事,不消说以诺基亚闻名的芬兰人,纵是我们,在有最多人口或许也有最多流浪者的国度,恐怕也从未曾理会和想象过。

他伤痕累累,跌在早春的河边,嗜酒的夜更人雅克和妻子救了他。雅克一家四口挤在逼仄的货柜屋里,发薪水后来几杯啤酒就能让雅克满足得像个君王。

他住进河边废弃的集装箱里,虽然这里边冬天刚刚冻死了一个流浪者,虽然这样的地方也有警察来收房租,可是用水清洗过,穷朋友帮他装上电灯,修理好从垃圾场拣来的电唱机,在春寒料峭的夜里,里面也传出了温暖的灯光和轻柔的歌声。

他认识了埃尔玛,一个为慈善机构工作,主日给流浪者施舍热汤的女人。她不漂亮,可他感觉到她看他的目光是平等而慈悲的。她添给他一勺汤,说:重新学着生活吧。

埃尔玛帮他找了份像样的工作,他交了房租,第一次去银行开户,却撞上抢劫,作为一个不能说出真实姓名的当事人,陷入了和庞大警察机构的纠纷里。当他再次面对那个抢劫犯,却毫无怨恨,甘愿为这个向死的老人把他抢来的钱送给那些因为他破产而失业的工人。

他徘徊在店外,等埃尔玛关了灯从店里出来,鼓起勇气请求送她回家。他用挣来的第一份薪水,为埃尔玛做了一顿美味的青豆,和她一起郊游,采春天的第一丛蘑菇。

那一夜,埃尔玛回吻了他。

他的身份被确认。爱情刚来,他就要离开。埃尔玛默默送他上火车,回到妻子身边。陌生的家,妻子有了另一个男人,他才知道自己曾今给妻子多么大的伤害。找回记忆,对别人也许是幸福,对于他,却是痛苦。既是痛苦,也是幸福。

北半球明亮干净的天空下,有意无意的微微仰拍,特写和近景,极少的肢体动作,呆板的表情,沉默的语言,喑哑的歌声,令人哑然失笑的黑色情节,遗忘与梦游的气质,共同传递着一种奇妙而温柔的诗意。

那些沉默背后的心灵,那隔着河岸、远离霓虹的人群,打动我的,不是他们经受的苦难,而是沉默的表情,黑夜中的微光,在苦难里静默的细节:躺在河边的失忆者,夜里不开灯的女人,在街角相拥取暖的老夫妻,垃圾场里酣眠的残疾人,铁屋里的灯光和歌声,总是小心翼翼装在身上的用过的茶叶袋,洗得干干净净的唯一一件衬衫,那条不会对穷人吠咬的叫“汉尼拔”的狗,回家的路上有人做伴了,春天种下的土豆发芽了,潦倒的流浪汉又开始跳舞了,唱诗班的女人唱着《小小的心儿》:人的心儿很小,却是无限宽广啊,它藏起伟大的梦想,爱与恨的天地,宝贵的欢乐和巨大的悲伤,幸福的爱和阴暗的痛苦……

年轻人问:这合适吗?
老人说:只有主知道。不过他们在跳舞呢。

那时候,如果细心聆听,一定会听见天使从空中飞过,翅膀扑啦啦地响。

原来,一切秘密都藏在最初的那个镜头里,与其说是失忆,勿宁说是死亡。死是失去也是新生,忘记是宽恕也是拯救,男人带着祝福告别此岸,重新回到爱人身边,他的奇幻乐土,他的永远思恋(顺便说一下,电影里的歌,是我近期看的盗版DVD中最好的中文翻译,碟商在封套上说,“空洞萧索的心灵在主的天穹中游荡”)——

我忆起那美丽的花园
和我奇幻的乐土
我在梦境中徜徉
在童话国的树丛中央
那些绝美的吊桥
那些挂着满月的迷人夜晚
我在花园中看到这一切
我的乐土啊

5 ) 考里斯马基的往日时光

首发于微信公众号:movie432,文末有二维码噢~

在简陋的铁皮屋子住下后,没有过去的男人,M,他辟了一小块地,种下几个土豆。然而,天公实在不作美。他刚埋好土豆,一阵大雨就落了下来。 过了四五十分钟,电影终于又讲到了这几株土豆。 M:土豆长得真小,收成不怎么样,不过够做锅汤。 邻居:你什么时候想做汤? M:你为何这么感兴趣? 邻居:我有颗洋葱,没有洋葱,你的汤可就不好喝了…… M:这儿一共有8个土豆,我留下3个过冬,还要至少留2个做种。咱们总得为明年打算啊。我邀请了埃尔玛吃饭,这不够3个人吃。 邻居:那就是说,我吃不上了? M:是的。 邻居:那至少给我一半吧,我救了你一命。 (M把小土豆对半切开,分了一半给邻居) 这是本周在电影资料馆举办的芬兰导演考里斯马基作品展的最后一部片子:《没有过去的男人》——影片获得2002年戛纳国际电影节评委会大奖,最佳女主角。这次影展放映了:《我聘请了职业杀手》、《浮云世事》、《没有过去的男人》、《薄暮之光》,外带四个短片,连同上个月之前在法国文化中心看的《勒阿弗尔》,短期内集中看了这么多同一个导演的作品,不写点什么,真怕以后要忘记掉。 在此之前,我总以为,考里斯马基是冷幽默,但一路看下来,又觉得那更多是怪。笑点很奇怪,有些还很坏。比如,开头提到的对话,就这么几颗小土豆,两个大男人,要站在那里寒暄上半天。 整部电影最醒目出众的,也就是那几个配角。那位喝了八杯啤酒(回家要被老婆打)又分到了半个土豆的邻居,他好像永远乐滋滋的。还有“放狗咬你噢!”的治安员,说话总像在开玩笑,而且严肃得过于认真。说话漏风的救世军律师,他的出场简直是天降神兵。打劫银行、抢回属于自己财产的老头,堪称感动芬兰的北方佬。

呆萌的配角龙套

除了相似的面无表情,眼神呆滞,不难发现,有些桥段也会在其他考斯基电影里反复出现,比如被胖揍的主人公,《薄暮之光》同样有出现。平白无故就撞上打劫的,是《我聘请了职业杀手》。还有《浮云世事》的男女主演,直接搬到了《没有过去的男人》——当然,卡蒂·奥廷宁和马库·佩尔托拉也算阿基的御用。还有《薄暮之光》的小黑和大狗,直接跑到了《勒阿弗尔》。《波希米亚生活》的故事,也在《勒阿弗尔》得到了延续。

救世军的乐队1

但阿基的作品,最不变则是乐队情结(他也是飞机头乐队列宁格勒牛仔的创造者),随时随地,突然插上那么一场现场表演,从头放到尾,极道好声音。这次加播的两个短片,《往日时光》和《穿越火线》,显然都更像是剧情MV。 当《没有过去的男人》的救世军乐队转变了曲风,那也预示主人公的生活真正注入了热情与希望。在电影里,过去的一切并不困扰主人公,他没有像其他电影的失忆人士,努力想找回过去的蛛丝马迹。他的人生,再次从一张白纸开始了。

救世军的乐队2

救世军的乐队3

考里斯马基很爱狗,这在电影里真的是毫不掩饰。比如《浮云世事》,狗都直接跑到了海报上。连纪录短片《比克村》,没事也跑出来一只忠实、镜头感十足的牧羊犬。 在2001年开始设置的棕榈狗奖(Palm Dog Award),2002年《没有过去的男人》,“汉尼拔”就摘得奖项。2011年,《勒阿弗尔》的“莱卡”摘得评委会特别奖(输给了《艺术家》的小狗)。今年,这个奖颁给了米古尔·戈麦斯的《一千零一夜》。去年发给了《白色上帝》,里头……全是狗。 狗这种设置,很容易令人想到“丧家犬”,但恐怕除了导演自己爱狗,最大用意还是表现那种不离不弃的情感,毕竟,狗并不会在意主人的贫穷卑贱。

《浮云世事》的电影院

《浮云世事》里,倒霉失业的夫妻,跑去电影院看个喜剧片,结果,主人公怒气冲冲跑了出来,要求退票。然后,其实他并没有买票。因为,售票员是他妹妹。 《没有过去的男人》,邻居想抡起木头,照M的脑袋再来一下,据说在电影里,这样就能恢复记忆。还有警察局里,M要求打个电话,警察说,你一定看了不少电影。

《薄暮之光》的电影院

《薄暮之光》,保安小哥跟金发蛇蝎女的约会是在电影院完成的。注视着电影的你,和注视着你的我,它们都在制造着令人心甘情愿去相信的假象和幻觉。 这固然是借电影来进行调侃指涉,反过来,阿基也提醒观众,这终究是一场电影。 话说,在法国艺术与实验影院Le Méliès(梅里爱)门口,贴了黑泽清的一段话: “电影院,被定义为一个人们看电影的地方,是一群身份不明的人与电影艺术发生非常重要的联系的场所。当观众笑而我也笑的时候,我们融为了一体。而当其他人在笑而我却没有笑的时候,一种孤独感却侵入了。一间放映厅是一个我们对自己提出这样一个问题的地方:‘我是怎样的一个人?’只要成千上万的人对自己有这样的疑问,就永远会有电影院这回事。” 观看阿基电影,也不断令我反思自己是怎样的一个人,银幕上的人物又是怎样的存在。好几次我都笑出声来,比如开头讲到的,我有一个洋葱。有时候,我跟观众是同步,有时候又是有差异的。 在阿基电影里,固定镜头经常是标配,沉默寡语,要么你一句我一句,在这些镜头当中,往往会突然飘出一个推镜,充当主观视角,冲向画面。与洪常秀那种涩不拉几的“推拿法”不同,阿基的推镜是极其飘漾而有美感的,特别抓人。 再是置身于银幕中间的主人公,充当一个被放大和观察的对象。阿基不会让自己的演员做出剧烈的肢体动作,也不会有惟妙惟肖的表情变化。有时候,镜头和人物就僵在那里,观众只有自己去体味那种氛围、心理和情感状态。

《我雇佣了职业杀手》

然后是美术设计,以蓝、灰、白、绿等冷色调,背景墙壁经常是大面积的单色为主,偶尔会冒出来亮红色的东西,充当出挑的事物存在。比如身上的毛衣,还有专门摆放的花,像《薄暮之光》和《勒阿弗尔》。所以,人们也总是说,只需要一个画面,你就知道,这是考里斯马基。正如另外一个画面,你也知道那是罗伊·安德森。 实际上,阿基并没有我或者别人想象的那么北欧,比如漫长冬日,大雪纷飞。回忆看过的六七部电影,他的电影居然从不下雪。但是,沉默寡语的人物,命运灰暗的主人公,善良的蓝领工人、底层人民和流浪汉,冰冷空旷的城市氛围,爱抽烟的人们和不可少的酒吧,这些元素则反复出现。 阿基对命运的理想、希望和真善美,有一种近乎执念的坚信不疑,那些听来好笑的白日梦,毫不气馁的自我安慰,洋溢着乐观精神的苦中作乐,有时候甚至已经产生了做作的嫌疑。但他就是这么一部又一部,踩着音乐的节拍,走了下来。有些甚至则是,希望人生像音乐那样,摇滚起来。 在美好的背后,它们往往会借半个土豆,几根烤肠,一道汤,一束花,一首歌,一缕烟以及一份相濡以沫的爱情来作诠释。那种感觉(或称之为幻觉)就仿佛在说,人活在世,来之不易,也可以说是最大的幸运。那么,我们哪还有时间去哭丧着脸呢?

马库在《海鸥食堂》

看到《浮云世事》(以前好像管它叫《流云》,以区别成濑巳喜男的《浮云》),最大触动在于,这居然是一部餐厅电影。结尾的逆转,从门可罗雀到高朋满座,好像有种似曾相识的感觉。直到看见《没有过去的男人》结尾,马库·佩尔托拉在归来的列车上吃起日本寿司,我终于想了起来,那就是曾经风靡豆瓣的日本美食小清新《海鸥食堂》,荻上直子肯定看了考里斯马基,也肯定看了这几部电影。这种神奇的电影联系,令人感慨不已。拍完2006年的《海鸥食堂》,马库于2007年去世。

《勒阿弗尔》的结尾

最后,用一树樱花来结束这篇“应该写于十年前的东西”。感谢大银幕,它让往日时光得以重现。 这也是《勒阿弗尔》的片尾一幕。过去了四年,阿基一直没有推出新作。也有传闻说,他真的打算就此不拍片了。

截图扫码,关注:MOViE木卫(movie432)

6 ) review

阿基·考里斯马基的《没有过去的男人》颇为可爱,是魔幻现实主义的童话,关于身份关于正直。正如他的早期作品一样,剧本很古怪的,源自不动声色的、讽刺幽默的俄尼·科沃斯的回忆录。这并不是大众普遍认为的喜剧片,却颇有味道。

故事集中在一个叫“M”的男人身上,该角色的设置类似于卡夫卡存在主义的反英雄。M来到赫尔辛基,睡在公园的板凳上,遭遇一伙恶棍的袭击,几乎毙命,他被送到医院,仪表显示他已经死了。

突然间M起身,拔掉仪器,穿上衣服走了,下一个场景他躺在河边,一个流浪汉换走了他的鞋子。濒死的M被两个男孩发现,在一个小家庭里疗伤,他们生活在海港边的集装箱里。因为M的脑袋受创,他几乎丧失了所有记忆。他开始重建自己的生活,获得了这个家庭以及其他角色的帮助,包括救世军组织的女人、一个宽宏大量的银行抢劫犯,一个软心肠的保安等等。

M面对着一个新的世界,他必须知道自己的真名,找到自己的身份。他做出的反应,与周边人产生了诸多共鸣,他鼓励救世军的女人重新认识自己,她也帮助了M很多,给予他爱与希望,告诉他必须自控。他开始在贫瘠的海边种土豆,这是一种坚持。

演员的表演故意的呆板,总是面无表情,这个角色在传统概念里,应是属于现实主义的范畴,可并非如此,倒是和塞缪尔·贝克特、贝尔托·布莱希特的表演接近,只是这两位老艺术家都没有认为这是种可炫耀的符号。M表现得很谦逊很内敛,给予观众很大的空间投射自己的灵感与联想。

本片的台词间总是有很长的停顿,语言也很朴素甚至粗俗,都是带有指涉性的。比如电工给M安电线时,M问他多少钱,他回答:“如果你看见我倒在排水沟里,把我翻过身来就好。”

剧情充满了巧合,几乎不用推断,也没有意图让观众去总结与评论。电影看上去呈现的是一个世俗的世界,可是我们并不能适应,显得奇怪。

这部电影是关于情感、冥想的,跟行为、性格与事件几乎无关。考里斯马基开采了身份的概念,即我们怎么建立自我意识,怎样知道自己是谁,如何收集证据,从别人那里得到自我认同。

他所用的方法是,从别人那里效仿到礼貌,建立起责任感。银行抢劫犯,认为自己的行为并不是自私,是在做正义的事情,只不过他和法律与道德产生了裂痕。保安做生意也不是自私,倒显得度量很大。救世军乐队并非古板,只是出于一种自我保护,其实他们能创造出更新潮的音乐。所有角色都有天真的一面,存在一个反“自我”的无限开放空间。

影片的情感是一种不紧不慢的反应,是一种自我审视,即让事件挂在空中,进而可以我们挖掘更深层次的含义。它反应了人类正直的可能性,正如圣经上所列的,有关于互相帮助。

M可以说是死而后生,仿佛是对我们来生的预示,正如维姆·文德斯在《柏林苍穹下》一般,考里斯马基创造了一个超自然的世俗,纯属是个想象出来的空间,来表达这种预示。他的处理方式很微妙,也很谦逊,正如片中的角色一样。他构筑起来的灵活框架,能让观众去想象,去寻找答案。


考里斯马基用了黑色电影的打光方式,来呈现一种超现实,布景被加亮了,具备一种异想天开的现代感。再加上原始的特效,使之带有强烈的戏剧感,缺乏景深,有种失衡感。影片的制作非常欧洲化,回避了现代商业片的浮华,使之具备一种荒凉感及不确定性,创造了一种“异物性”。考里斯马基还兼用了自然光和人造光线,使阴影很明显,让我们察觉到所见皆为非现实。场景总是带有令人沮丧的元素,拉合了电影人和观众的想象。


M在公园长凳遇袭的那个场景设置,颇具戏剧舞台感,是属于二维的空间。建筑物内部是用煤砖和金属构成的,比较生硬,表面涂有浅褐色,很暗淡。可是,保安的车却是很明亮,M获得的免费午餐也是丰富多彩的,看起来很美味。




音乐始终是考里斯马基作品的一个中心,它代表了一种卓绝的想象力,以及对美、愉悦、魔幻的追求。音乐使得听众变得高贵,考里斯马基把观众带入到电影中来,激发他们的个人经验,尤其是在救世军乐队表演的时候。

短评

无比喜欢这种从镜头到对话到人物设置都特别利落干净又用心的片子。

5分钟前
  • 蜉蝣
  • 推荐

在阿基的童话里,人们握手、转身、离开,没有牵挂。

10分钟前
  • 江声走
  • 推荐

没有丝毫野心与企图,拍出来却厚重咸湿,如同北欧特有的海。不能把它看作一部温情小品吧,仿佛一个巨人随随便便就撩起一个沙袋,格局气度在不刻意间仍是非同一般的。音乐很好听,值得收藏。至于过去,没有就没有吧,能有什么紧要。一开始你踏上火车,就是为了抛下过去的,不是么?而一场阴差阳错的劫难,恰好成全了你。如此,接下来的生活从零开始,只有啼笑皆非的困惑,没有拖泥带水的羁绊。

14分钟前
  • illusion不忘记
  • 推荐

哪儿他妈的列车上有清酒加寿司!

15分钟前
  • Lies and lies
  • 力荐

我猜,那条狗之所以叫汉尼拔既是导演的小幽默,也是为芬兰电影《断电的城市》报了一个小仇吧,该片在《伦敦时报》及《纽约邮报》的评选中,名列史上最佳犯罪题材影片之第二,而排在第一的正是《沉默的羔羊》。

20分钟前
  • 赛珞璐
  • 推荐

一猜就是这导演的片,风格浓郁,简洁缓慢,诗性。过去没什么了不起,我们真的可以从零开始。

21分钟前
  • 彌張
  • 推荐

阿基的电影里常常有一种毫无缘由的善,与一般写实作品的处处生恶形成反差..生活中悲剧看多了.就需要一点善的安慰...

23分钟前
  • Dr.Young
  • 推荐

2004年陆绍阳老师的课上看过。阿基的片子真讲究用光、色彩和构图。不过片子真是冷啊,身份问题写得真是透彻,这种耸人听闻的故事有着明确的北欧调调。音乐真心不错。

25分钟前
  • 胤祥
  • 推荐

看过别人的一条短评:“多么喜欢你,我的小基基,你总喜欢拍,那些纯真的丧逼”

28分钟前
  • Unlucky Strike
  • 力荐

这不挪威森林么,中年清新,模糊时代标签,可以是60s-今

29分钟前
  • boks
  • 还行

影片的荒诞之处在于 M遭遇的全都是毫无缘由的恶与善

31分钟前
  • La Notte
  • 还行

这电影连言行风格都能洗你脑

35分钟前
  • hitlike
  • 推荐

有些闷啊 芬兰的电影就系介个样子?

36分钟前
  • 周鱼
  • 还行

终于找到了

41分钟前
  • 眠去
  • 还行

为了过中秋节,芬兰动物园请合唱团为大熊猫颂唱《但愿人长久》,这则新闻过目不忘,场景多么考里斯马基,孤独、疏离、浪漫。

44分钟前
  • shininglove
  • 推荐

集装箱点唱机摇滚启蒙,汉尼拔汪汪能驱狼,银行已被朝鲜收买,霰弹枪也要拿遣散费,所有人开口都是诗,“能说句人话吗?”,道别无他能及一个拥抱,好冷好甜好开心

49分钟前
  • kylegun
  • 力荐

或许有些人的过去就只是一种负累,没有过去,重新来过,既是更好的新生。

51分钟前
  • 有心打扰
  • 还行

考里斯马基代表作,戛纳评审团大奖。身份认同,过去与未来,闷骚冷幽默。简明干净的用镜、考究的构图和配色、演员含蓄克制到冷硬的表演都令人想及布列松,而点唱机与乐队则独属于阿基。土豆,名叫汉尼拔的狗,无情的社会制度。| 我的童年都是寂静沉郁的黑夜。| 鸟有翅膀吗?狼叫皆因孤独吗?(8.0/10)

53分钟前
  • 冰红深蓝
  • 推荐

最出色显眼的,感觉是那几个配角,喝了八杯啤酒分了半个土豆的邻居,“放狗咬你噢!”的治安员,说话漏风的救世军律师,还有不变的乐队情结,极道好声音。

55分钟前
  • 木卫二
  • 力荐

八成八等于72,我要像彼得拒绝上帝那样拒绝你,为了海景付三倍价钱,看你样子活不过冬天,你冲凉的时候不准抽烟,你可以上街卖毒品,银行卖给朝鲜了,我们可以一直憋气,树会为落叶伤心吗,别再找法律的麻烦了。。原来绿衣服胖男是丐帮帮主

60分钟前
  • 琧婯
  • 力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