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6日晚上七点,纪录片《人生第二次》第二集按时更新了,我期待了一天终于也没有让我失望。第二集的名字叫《缺》,这期的主角是一个老爸,是一个体育老师,在辽宁鞍山成立一个“梦想之家”专门去招收一些身处困境的孩子,带领他们进行长跑运动,通过长跑跑出自己的未来。这些孩子都曾经受到过原生家庭折磨,有的父母离异被抛弃,有的父母生病难以再养育他们。就像其中一个孩子写个柏剑老师的话一样,“我是黑暗里的孩子,谢谢你伸手来了我一把,你说人生是马拉松,坚持就是胜利,我信!”
当这集纪录片播放到最后,看见原来“梦想之家”的孩子们成为大人,在各行各业中站稳了脚跟,虽然大部分都没有从事专业的运动员工作,但是起码都能养活自己。这才知道柏老师做这件事已经有二十多年了,我真的由衷钦佩。因为对于二十多岁的我来说,阅历还是太浅,人生好像只有吃饭睡觉是每天在做的事情。
四点半叫孩子们起床去跑步,常规的10~16公里无论寒暑,照顾孩子们的生活,为他们解决上学问题,最重要地,给他们进行心理疏导。柏老师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不要恨任何人,恨是把双刃剑,对你狠的人会造成伤害,自己也会受伤。”虽然这些孩子看起来比同龄人更加成熟,很容易理解柏老师的话,但是要真的不怀恨意可能吗?凭什么出生就被最亲近的人抛弃?为什么这样的命运会降临在自己身上,孩子们都会这么想。柏老师只能一点点的去开导,卸下孩子门的包袱,当然还得身体力行地在平时用行动来证明自己的爱,证明自己值得让大家再次相信,世界上还是关爱他们的人多。
在电影《心灵捕手》中,威尔也是这么一个被抛弃的孩子,他的心墙似乎更厚实一些,他是个数学天才,多名心理医生都被威尔气的无计可施而离开。只有尚恩,将自己的弱点也拿出来,自己最爱的人早早走了。拿自己的人生体验,他敞开心扉告诉威尔自己所遭受命运的不公,这并不是他们的错,威尔才逐渐走出自己的围城。
电影是根据生活,进行过艺术提炼和加工的,现实世界的柏老师所面对的孩子这么多,各种各样问题就需要他通过各种各样的智慧来解决了。这里没有上下班,没有休息日,二十多年天天坚持下来,除了爱和善良,我暂时没有找到其他原因。
长跑作为一个高效燃脂的有氧运动,是现在好多城市居民选择的一种锻炼方式,我自己平时也会跑,更多只是一种爱好。片子中柏老师提起过两次要想上大学,二级运动员是最低标准,我也就好奇去网上查了一下——十公里要跑到34分钟以内。也就是平均三分半就要跑下一公里,不知道大家怎么看待这个数据,对于一个不是很善于奔跑的我来说,确实是遥不可及。
而对于这些孩子来说,其实没什么更多地选择,不管身体天赋如何,在这里每天早晨起来都有一段路在等着你。
在电影《阿甘正传》中有一句台词,“我不知道是否我们每个人都有注定的命运,还是我们的生命中只是偶然就像在风中沉浮,但我想也许两者都有吧。”孩子们看着电视里“老爸”给他们放的阿甘,都很入迷,他们痴痴地又若有所思。也许他们在想自己的下一颗巧克力会是什么味道。他们其实和这世上大多数的普通人一样,都被命运裹挟着,索性有人在奋力地拉着他们,给他们指引着前方的路,他们想赢就得在这条路上一直跑下去,坚持与命运搏斗。
正如片子的摄影师尤桢炜所说的,长跑所谓的艰苦在这些孩子们的世界里,是如此的表征。这是他们可以改变命运的手段,但是原生家庭的苦难才是这些孩子们真正的痛苦的源头,比起长跑的辛苦,那种深埋心底的恐惧,不安,疑惑,迷惘等等情绪,在他们叫人心疼的懂事的笑容下,才真的叫人心酸。
看完这部片子之后,在片子下面的评论区我看到分集导演和摄影老师的留言。这个片子是从20年11月开始拍摄一直到21年12月杀青,最开始刚刚进组只知道一群孩子早晨4:30起床,无论寒暑的跑,摄制组也跟着孩子们跑,通过长时间的陪伴了解了他们的故事,逐渐打开了孩子们的心。
最让我动情的段落,是柏老师和梦想之家的孩子们分开的那个段落。柏老师因为爱人即将生下他们的宝宝,柏老师不得不和梦想之家的孩子们分开把他们安顿在河南安阳的常老师那里。这一段平行两个场景的交叉剪辑很巧妙,长期生活在一起时间长了,大家可能会感觉的彼此之间的情感,而分开后,柏老师对孩子的想念,尤其是孩子们对于柏老师的依赖一下子就展现出来了。平时大大咧咧的,因为距离见不到真人,从而产生了猜忌,“老爸,有了自己的孩子,会不会忘记我们呢?”在长时间的等待下,孩子本来缺爱的小小心灵好像又扑了一场空。屏幕前的我也完全被孩子们的感受牵着走了,在老爸接大家回家这里的三层过渡,使情感拉到一个小高潮。老爸真的来了,大家都在院子里集合听着老爸的训话,但是不能把大家带去一起过年的时候,我也很难受,和小微一样心里万马奔腾,叛逆的感觉也起来了。但是后面老爸又说,给大家十分钟去收拾东西时,大家都还有疑问,让当老爸最后说出带大家回家时,才知道前面都是骗大家的,大家从难过到泪水满盈,一瞬间成为一种喜极而泣的状态。我的泪点也被这无情导演的小计俩狠狠戳中了。
毫无疑问地整个片子的最高潮也就是过年这段,孩子们给老爸写了平时可能当面说不出口的话,孩子们就在旁边,老爸读着一段段文字,那些孩子就在旁边陪着他,在过年热闹气氛的烘托下,柏老师的心里和我们的心里被爱包裹着。
社会性是我们人类的最主要、最根本的属性,一个人的价值是离不开其他人的,能被别人所需要是一种责任却又蕴含着幸福。在人与人之间相互积极的联系中,正能量是成倍增长的,我想这也就是为什么这集给我带来的触动如此深刻。柏老师的爱给予了孩子,孩子的爱也就不会吝啬的。
上访,这两个字更多地出现在新闻里,字面的背后通常是一个人或一家人命运的波澜。今天这集从司法部门的视角切入,印象中高高在上的最高检和检察官不但展现出接地气的一面,也让我近距离看到了他们的工作机制,了解到一些法学原理,也纠正了一些原来的自以为是。
一起案件,从不服上诉到来到最高检申诉,需要经过漫长的司法程序。一次上访,从在最高检的第十厅大门口外排队,到见到检察官,也要经过重重安保和信息分拣手续。卷宗送到检察官手里之后,他们会进行研究,判断是否接受申诉。无一例外,上访者都是来寻求公平的,那么法律能够给他们想要的公平吗?
“公诉是一个从无到有的构建的过程,申诉是一个从有(错误)到没有错误的判断的过程。”最高检第十厅的三级高级检察官孔静这样说。如果把公诉比喻成盖房子,动工前公诉人必须检查原材料的质量,只有牢固可靠的材料(也就是确实可信的证据)才能被用来盖房子。房子盖好好,申诉人如果不满意,可以提起申诉,但是申诉并不是一上来就拆房子,检察官们需要戴着放大镜找错,只有找到确实充分的错处,才能把之前盖好的房子拆掉重盖。
一、结案了事还是案结事了?
基于申诉的法律准则,很多上访者的诉求都无法被受理。然而白纸黑字的法律条文并不能让人轻易接受,他们经历漫长的申诉道路,熬过多年等待,却希望落空。正是因为理解这样的情绪,检察官会为这些申诉人举办一场听证会,请到原始办案机关和其他法律专家共同讨论,也让心里憋的申诉人可以找人评评理,诉诉苦。
来自河南省商水县的苗青海夫妇在2020年11月底就迎来了一场这样的公开听证会。2008年他的儿子和儿媳被杀害,而检查机关无法确定凶手的真实年龄,因可能牵涉未成年人,凶手被判无期徒刑。从此,苗青海夫妇开始了他们长达12年的申诉之路。
在卷宗里,能够证明被告人年龄的证据只有户口本、村民口供和学校提供的学籍情况登记表,而这三样证据上所显示的被告人的出生日期并不一致,不能确实充分地证明被告人在作案时是不是未成年人。公安部门还专门做了两次骨龄测试,得到的结果显示,凶手作案时在17到19岁之间。在这样的情况下,我国法律规定只能推断被告人未满18岁。听证会上,所有的证据和疑点都被一一罗列了出来,接受来自最高检的检察官、当时办案机关、法学教授、执业律师以及所有旁听人员的反复检验。这应该也是一种公平和正义吧,尽管申诉被驳回,苗青海并没有被潦草对待,没有被一纸公文打发了事。这些检察官深切理解他的痛苦和诉求,并用严谨认真的态度和法律精神体现了对他的尊重。
二、何为公平?
申诉没有被最高检支持,有些申诉人最终可以接受和释然,有些却满是失望和无奈。刘占江的弟弟刘占营在2018年被同村的王振波杀害,一审法院判处王振波死缓,二审则改判为有期徒刑15年。对于二审判决,刘占江认为量刑过轻,于是向最高检提起了申诉,要为弟弟讨个公道。
经过在省法院和事发地的走访调查,最高检的检察官认为,现有的证据并不足以推翻二审的判定。这起案件是由刘占营和王振波前妻张平的情感纠葛引发的,并且造成了两个家庭的悲剧。刘占营和张平出轨在先,之后王振波与张平离婚。案发时,王振波已经再婚了。从法律层面看,刘占营在酒后深夜来到王振波家,是一种入侵住宅的行为,已经违法。检察官认为,再考虑到王振波的自首行为,二审法官改判的自由裁量权是合法的。
然而,这样的结果在刘占营的妻子和哥哥看来,却无法体现正义和公平。公开听证会上,面对听证员得出的一致结论,刘占江甚至觉得他们在为罪犯开脱。弟弟被害惨死,刘占江至今回忆起来还是会痛哭不止。但是法律就是法律,检察官和听证员的逐条分析尊重事实,有法可依,尽管这个结果达不到刘占江对于“公平正义”的解读和要求,却捍卫了法律的尊严。
很多申诉人耗费数年甚至数十年光阴,希望能够在最高检讨个公道。他们所讨的“公道”,是民间朴素的一报还一报的公道,而这往往与法律意义上的公平不同。法律的公平是面向所有公民的,不管是罪犯还是被害人。这让我想到罗祥老师所说的,“刑法既要惩罚犯罪,又要限制惩罚犯罪的权利。”检察官在维护犯罪人合法利益的同时,真正维护的是法律的尊严和司法的公正。
听证会结束,检察官对刘占江说,希望他坚强起来,带着家人走出泥潭,生活还要向前走。我想这不是例行公事的交代,也不是冠冕堂皇的官方语言,而是饱含同情和祝福的嘱托。这些检察官每天阅读大量卷宗,会见形形色色的上访者,却并没有见多不怪。相反的,他们明白这些卷宗的背后,是一个人甚至一个家庭的希望和人生。他们尽可能去理解上访者的委屈和苦楚,去明白他们寻求同情和安慰的心理,同时也坚定地告诉做错了事的人们错在哪里。我想这大概就是一种公平和正义吧,申诉也许并不成功,但是这个过程让我们看到了法律的模样,看到撑起法律这把大伞的根根伞骨。
很感谢央视网和这期节目,让人看到检察官的日常工作,了解申诉机制,明白那么多申诉信件和上访者的去向,也体会到“法律是道德的最低尺度”这句话的真正含义。最后想问问央视网和导演组,有没有可能做个专门讲最高检第十厅的季播形式纪录片?让普通观众更加了解信访和检察官的工作日常,也能起到普法的作用,考虑一下?
看这集之前,整体都能用惊艳来形容,虽然第六集稍微有些膈应人,但是总感觉应该是瑕不掩瑜,面对这么一个顺下来的命题,看到了崎路人的坚韧与斗志,对塑造人生观颇有帮助。
直到看到了这一集……
冷漠,进不去,是最直观的感受,本来还抱有一丝希望,以为会再多个能多少有些共情的例子,结果不知不觉就“推开世界的门”了。
随之而来的是愤怒,这都是啥?这和我们有啥关系?
首先,从选材来说,这一集不合格。命题不错,是离婚后,重新开始的日子,如果是讲讲大家再婚之后的幸福生活,那就精准点题了。不过都选了什么题材呢?三个例子,不约而同的都是二孩家庭,颇有家底。怎么这么像呢?因为都是在一个离婚事务所蹲点蹲到的,有没有穷人离婚的?片子没拍。有没有家暴离婚的?片子一带而过。那么多题材,唯独只选了这么仨。
其次,从叙事编排来说,这一集不合格。作为主线的离婚事务所形同虚设。这方面可以去学学上访那一集,把镜头多给你的主线人,让她带你看,用她大量的案例来填补篇幅中来不及表现的大多数。但是,全集下来,主线人的位置是缺失的,她唯一的作用是引出三个例子。之后几乎全部交给每一对纠葛。
第三,从引导上来说,这一集绝大部分不合格。第二个例子的重头戏是携儿逼宫,理由是过生日。结果牵扯出太多没有交待的细节,需要观众脑补,什么中考了?过生日?拿玩具?离婚两年?这些基本信息都没有,一个个蹦出来。第三个例子更是莫名其妙,欠债一千万?爸还在?已经离婚了?房子九百万?去找个班上?虽然观众的确没有傻到到最后都分不清怎么回事,但是这些就在看的时候把注意力分散了。
第四,从观点上,这一集不及格。看纪录片要走出的一个误区是误以为这东西就是现实,里面没有观点,几乎每个纪录片的背后都有一个主旨,而这一切都取决于让你看什么,不看什么。所以和剧情片相比,只不过纪录片的素材变成了现实拍摄。承接第三点,由于注意力分散了,观众只能化身老娘舅,全神贯注的猜事情原委,看到底谁好谁坏,忘了我们是来看这些人是怎么开始人生第二次的。
第五,一个大忌讳,主人公镜头感太强。要说完全没有镜头感不太可能,毕竟不会像徐童那样在城乡结合部摸爬滚打,况且即使那样做,也不能摆脱每个人下意识地表演欲望。但是这个片子下的功利性太强了。第二个例子,感觉整个摄制组都是女方携儿逼宫的一个筹码,而且这个场景还被剪进来了,而男方也感受到压力,也来接受采访,挽回颜面,真正拍成了新老娘舅。第三个例子,全家大胆露脸。是为了直播造势吗?不得而知。
最后,点题上,大大的不及格。相比前六集,之所以能给我或多或少的感动,是因为每个人都各有各的不幸,但是通过努力,几乎所有人都勇敢的去迎接人生第二次,甚至是人生第三次。而这一集,仿佛全是人生第1.1次,全是第一次这个大版本之后更新的小副本,未来可能还有1.2、1.3、1.35、1.38等等,在这些永无止境的鸡毛蒜皮之后,才可能到人生第二次。而相比前六集的磨难,婚姻失败这道坎,就更加难迈吗?
虽然不可能让当事人参与制作,但是整个片子给人的感觉就像是在当事人的指导下完成的,你得拍我这个,你不能拍我那个。路人看不见导演的意图,看不到鲜明的观点。稀里糊涂的,然后就交作业了。“反正我也蹲守了,我也跟拍了,就这些素材,你们剪吧。”——相比前几集,这里看到的更多是这样的摆烂。“你们也看到了,人家愿意露脸已经了不起了,甚至全程马赛克的都剪进来了,我尽力了。”
我只想说,好的纪录片,意义是啥?不就是展示平常不容易看到的,去连接散落在时间里的碎片,去理清那些仿佛理不顺的,去揭示埋藏的暗流涌动吗?
这一集,真应该给其他集道个歉。
说实话,看到节目定档消息时,编导生死去的回忆开始攻击我。还记得《人生第一次》播出时,和大家在教室里看完了第一期。看到最后,教室安静得只剩抽纸、擤鼻涕的声音,后因老师突然宣布要将该纪录片作为随堂考,大家这才爆发出几句玩笑的怨言。
毕业两年来,不知道重温第一次几次,昨晚也是紧赶慢赶才忙完工作追更。
尽管以前那些专业术语已经忘得七七八八,现在做的工作和传媒也差了七八百米。但看到一部好的纪录片时,身体里那些残存的习惯、莫名的兴奋似乎也逐渐醒来,让我这个不是那么专业的编导生,也冲动想记下点什么。只是这次,再也不需要为谁而写,也再也没人打分。
整体来说,第二次的取材和叙事风格和第一次还是差蛮大的,“人生第二次”这个主题对故事的完整性和人物的层次性更有要求。从基本观感说起,第一期《圆》给人的第一印象,便是聚焦。与第一季同讲述家庭概念的首期节目《出生》相比,故事时长多了约一倍,而故事主角则从三个新生家庭缩为一个寻亲家庭,这种聚焦性无疑让故事的厚重度、完整性都有不少提升,给人物的刻画留下了足够舒展的余地,这也为讲好一个小说式的故事奠定了叙事空间。
一个被拐儿童家庭重聚团圆的故事,开篇是一幅潮湿、昏暗的武汉小镇画面,一对中年夫妇在旧餐馆里忙碌着。2002年,他们的孩子卫卓刚满4岁零三个月,在餐馆门口拿着一杯豆浆出门,便再也没回来。自此,这家人守着餐馆,风里雨里,四处寻儿,其中心酸不足为外人道。所幸,18年后这家人终于等来了警方的电话,孩子找到了。
如果是个二流片子,或许这个大团圆故事便到此为止了。但这有关真实人生的镜头并没有停下,私以为,这才开始了这期片子最精彩的部分:寻亲后的寻亲。而这实际也是现实打拐故事被叙述时最为欠缺的部分。
走丢的孩子回来了,可真正的“回家“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平行叙事,镜头转向了卫卓寻亲前的故事。当初被拐的卫卓被人贩子以别家弃养之由,被广东汕头某个乡村的钟家收养,取名为钟家金。钟家将孩子视为独子养育,18年心血可想而知。有位哲人说过,人的一生有两次出生,第一次是父母将孩子生出来,第二次则是孩子自己再将自己生出来。这个走散又走回的孩子无疑面临着这“人生第二次”的难题,自己究竟是谁。一面是血浓于水的卫家,一面是养育之恩的钟家,两边家人看似互相妥协的话语,实则都掩不住想和孩子多在一起的私心。这份隐忍的矛盾终于在春节,卫家想让卫卓一同来深圳过年而爆发。钟父戳破卫卓两全其美的幻想,这对于卫家皆大欢喜的团圆,对于钟家身处的这个小乡村来说,是为别人养孩子的大丑闻。
一般而言,影视作品中最高光的时刻,往往也是人性最挣扎的时刻。而对于这个忠于现实的纪录片来说,已经有了最高超的编剧——现实。18年错位的时光早就悄无声息编织了一个看似无解的网络,两方父母因为一个孩子而连接起来,交叉缠绕,密不可分,牵一发而动全身。生活的无字书里,不提供粉饰的煽情,不指引预设的结局,而是将人性的矛盾与抉择放大在眼前,放在卫卓面前,放在钟家金面前,放在你我面前,心中的天秤摇摇晃晃,这就是现实人生。
但人生的波澜,绝不是人生的全部内容。无限放大的无力感,也绝非人性的力量。于是,至始至终,我们始终能看到这个主人公融入两个家庭的勇敢和责任。在武汉,卫卓在餐馆帮着做菜的母亲理菜,和哥哥一起合唱《兄弟》,用武汉话向逝去的奶奶报告自己回来的消息。在汕头,钟家金宽慰钟父放下心结,吞下父亲所有抱怨的不满,表明自己永远是这的儿子。
可怜天下父母心,可敬天下父母心。故事的最后,两家人终于答应见面,这场基于对孩子共同爱之深切的和解达成了。从害怕失去的人性中,却反而生出共通理解的人情,迷茫的孩子借此终得以突围,获得了两处团圆,也完成了人生第二次的出生,他是卫卓,他也是钟家金。
读书时,一位喜欢的老师,常和我们说,拍什么片子不重要,重要的是时刻有着现实关照的心。《圆》以打拐这一社会题材出发,却并不过多沉溺于情绪的对立和仇恨,相反在“人生第二次”的概念下,用极为精到和细腻的笔触聚焦于寻亲家庭团圆后的身份认同和寻觅问题。在这条艰难的“回家”之路里,在父母和孩子被永远偷走的人生里,在太多难以团圆和团而不圆的遗憾里,卫卓是不幸的,却竟然也是幸运的。节目在主线故事叙述外,还补充了对犯罪份子审讯和被判极刑的画面,在克制的镜头与叙述中,又仿佛字字泣血,警示着拐卖是超越谋杀的罪恶。
央视网在纪录片领域开始发力,也就大概4、5年的时间,虽然作品不多,但都蛮不错。有描绘普通百姓生活图鉴的第一次,有关注特定群体中国新兵成长群像的《新兵请出列》,有聚焦人生深处蜕变与历练的《人生第二次》。
昨晚看完片,陆续搜了一些导演秦博制片人张昊的访谈手记,无论题材如何变化,他们的镜头下循一种共识:片子的基调不避烟火,不调虚情,真实而有人味。
对于人生第二次,千人有千种解读。它可以是延续第一次的精彩,也可以是颠覆第一次的重生。这集《圆》导演张涛在手记中记录了自己对于初接到这个命题的困惑,在和导演组的多次开会后,最终敲定了“选择和解,接受改变”作为这场人生命题的一种解释。
故事里长大的孩子和两边正在老去的父母,在被现实开了个巨大玩笑后,还依然有与生活和解、重启的勇气。是啊,过完了人生第一次,还有第二次,谁说不是呢?
就像当我还在怀念着第一次懵懂天真的勇敢时,好像又有谁在前方招手提醒着,要更珍惜人生第二次,无惧重来的勇气啊。
之前看过人生第一次,就给人一种耳目一新的感觉,第二季推出,我最近才看到,但陆续也看完了。
看人生第二次,第一集就把我彻底给惊到了,拍的如此细腻,而且视角多轮转,我个人看纪录片也是第一次看到,并不让人感到枯燥,而是从轮转的视角中看到失散多年的父母与孩子之间更加复杂的情愫,孩子的找回有时并不意味着那个四岁的小孩回来了,不过这对父母还是幸运的,没有因孩子被拐走而让整个家庭完全陷入黑暗之中,并在有生之年能够找回孩子。
看少年长跑这一集的时候,不知怎么看到小金子总会让我想到电影里《霸王别姬》里的小豆子,他们看似柔软、温和,但却对生活有自己的理解,他们都是如此细腻的感受着命运给他们带来的一切。小金子是一个非常有诗意、艺术感的人,但也是一个无比立体的人。像他这样的孩子,在这个少年长跑团很多,只不过他们性格各异,但却在同一个“爸爸”的带领下,通过长跑这条路改变自己原生家庭的不幸,这群孩子让人动容。
中间的个别集,我个人不是很喜欢导演的口述,有种破坏纪录片的旁观者的感觉,故事也不是很契合《人生第二次》的意义,甚有些琐碎。
最后一集《立》,我又找回了看前两集的感觉,讲述普通人的故事,深漂的他们都在努力生活,印象很深的就是李婷在餐厅发传单,不断被人拒绝,我就想到,每次我们去商场,当服务员发传单的时候,我们记不清有多少次用无声的挥手拒绝了他们。生活都不易,并不是每个人都出生在罗马,但纪录片里面无论是带着孩子深漂的父母,还是年轻的李婷们,他们都有着“翻身”的梦想,并靠着自己不断学习,向着目标靠近。
会好的,一切都会好的。纪录片李婷说“从车间到旁边的办公室,我花了三年时间,现在我不用拧螺丝了,螺丝也不在拧我”。这些奋斗者们都有着熠熠生辉的人生哲学,有时朴素的劳动者显得更加伟大,也正是如此。
给第六集打的分,先看到了大致事情,怕自己骂错了还特地去看的这一集,看完只感觉自己强迫灌了一口屎。
大致剧情是男生蹲了十一年监狱(虽然导演否认是杀人,但从纪录片里犯人本人的描述及刑期来看,至少是毁了一个人的一生)然后在隐瞒女友的情况下使其怀孕,孩子刚生下来就去自首坐牢了,十一年相当于对孩子没管过,一出狱就要和女友重归于好。结局是男女主幸福的生活在一起了……
被判十一年的人在纪录片中我全程没看到他有独立改善自己生活的行为,他所做的一切的目的都是:抓住这个女人,抓住这个独自在上海打拼有房有车的女人。虽然他一无所有,虽然他将来可能有的一切也都是这个女人给他带来的,但他可是愿意把自己的所有都交付出来呢。可是一个吸血虫的一切都是宿主的啊,你有什么配贡献出来的。同时有房有车这一点并不是我想要强调,而是十一年在不断的说这件事,跟自己的母亲强调,她有钱了,咱们卑微一点先把人搞到手吧;跟女生本人强调,你现在有房有车,是我配不上你,但你要离开我,那可不行,你可真不重情义。
关于改过自新,重新生活:
十一年说着要找工作,大半夜给女生发消息:我想你想得睡不着,如果这是两个初中生谈恋爱的对话我还能说句好甜,可你是一个三十多岁、犯过罪、有一个孩子的人了啊,这一段是想表现什么呢?矢志不渝、历久弥坚的爱情?
不知道去了几个地方找工作,给女生发消息:咱俩的事情没解决我都没心思找工作。可真是甩锅的好话术啊,找不到工作不是因为他坐过牢、不是因为他不想吃苦、不是因为他与社会有十多年的时差,只是因为他心里牵挂着你,只是因为你还没给他一个肯定的答案。
在路边有一个也坐过牢的人说雇佣他,但也打了预防针说工作会很辛苦,十一年嘴上说着不怕苦不怕苦,下一个镜头就去人女生老家弟弟那工作了,有够死皮赖脸的哈。完了还要跟人弟弟一起吃饭卖个惨:这么多年错过太多了巴拉巴拉,然后又是哭,还暗戳戳把两人的未来设定成一定会在一起,脸真够大的啊。
关于老婆与孩子:
刚出狱,一大帮人一起吃饭,六年级的女儿说家里爆发了“叙利亚战争”,十一年:我知道我知道你知道嘛家里人嘛巴拉巴拉,配合着制止女儿说话的手势,实在是爹味藏不住了,溢出来了已经。
女儿晚上和爸爸住教他用手机,和妈妈告别的时候十一年让孩子和妈妈再见,在孩子已经说了拜拜的情况下十一年:你就这样跟妈妈说话?看到这差点给我气笑了,怎样呢,孩子的行为我看来没有不礼貌,与母亲有舒适的日常相处模式,而一个从没有教育过孩子的人突然说“就这样跟你妈说话”,不好意思你谁啊,你想怎么说,在镜头前跟妈妈亲亲说舍不得你妈妈我好爱你,展现一个其乐融融充满了爱意的家庭吗?
纪录片全程都没有出现女生的父母,从一些细节中我推断女生父母还健在,那么他们被隐藏的原因也不用多说。无论女生的父母是什么态度,十一年真的想与女生过好生活,都应该去拜访女生的家人,就算是受到再多冷嘲热讽、看轻与讥笑都应该去表明自己的态度,展现自己的改过自新,可是直到最后十一年他只是在自己家又掉了几滴眼泪(又哭了),感谢女生也是半天憋不出一个屁来,这下连好话都不会说了。
我实在感到疑惑的是导演究竟想传递给我怎样的价值观呢?这个故事展现了导演文字里的人人都有改过自新的机会,不要回头看朝前看吗?我横看竖看实在是体会不到,道理都没错,可是片中的十一年是在让我看不到他作为一个人身上的闪光点。对女友的爱?那更像是绑架女友,给自己找一个依靠的借口。对孩子的爱?依旧是绑架女友的托词。对父母的爱?除了嘴上说几句感谢的话掉几滴眼泪也没实际行动。真诚、善良、乐观、热爱生活…通通没有,我要如何与他共情?我为何要与他共情?
看到四五分钟就气不打一出来,父母失去儿子,需要上综艺节目相认,事先不告诉人家结果,还要搞成芝麻开门一样留个悬念,让母亲在迟迟的等待中痛苦、流泪、站不稳,让十几年后的第一次相见暴露在聚光灯下审视,让人怀疑是真情流露还是表演,仔细好好想想不觉得这个节目有大病吗这个节目的导演有点反社会吗?!
“我一直记得那一场暴风雨,为什么妈妈一离开,冰雹就落下来?老天究竟是要告诉我什么?
想了很久我才明白,这三年,并不是没有暴风雨,而是我一直在妈妈的港湾里面,被保护的太好了。
这三年,我被命运冲昏了头脑,以为自己是世界上最不幸的人,却忘了在妈妈身上,这种不幸是要翻倍的。 我喜欢在网上发视频、做直播,她就学着帮我拍,主动和网友打招呼。 我想坐滑翔伞,她就自己先去坐一次,看安不安全。 甚至一起去公园喂鸽子,她都会想方设法,给一条坏腿的鸽子喂玉米。 我想靠自己的努力,让她在照顾我的时候,想起自己是邱娟妹,浙江省台州市椒江区武术协会太极队的副队长。”
有两集真的非常好。选题、切入、剪辑技巧都非常优秀。结尾那集没太收住,比起来有点像学生习作了。
妈妈给24岁的儿子喂饭,还是会被这种出人意料却又理所应当的场景crush。
一集比一集拉胯
看到蒙太奇里卫卓说出自己的小九九时,我觉得在艺术上,很妙。在生活里,很真实,因为真实,而有了厚度。
佳怡,可心,小金子,柏有钱,幸福之家的每一个孩子,希望你们都有一个幸福的未来,希望有钱写给老爸的祝福全部都能实现。
我喜欢自己的想象力,不喜欢自己的命运
五星真实,第一集的弟弟敢说出自己心里的小谋算,养父掩藏不住的害怕失去的抽烟和喝茶,还有其他真实的刻意违和及不适感,这个纪录片可以追了。
看了第二集,全片渗透着人性的温暖与爱,在悲凉的大地上野蛮生长着一株株人工养殖的野草,强风吹拂下却被爱包裹着爱与滋养,看似悲剧,实则幸运,爱与被爱淋漓尽致。
跟第一季不太一样,更厚重,更复杂,更深沉,记录方式更纯粹,后劲自然也更大。拍摄和剪辑几乎都是我个人最喜欢的风格。原创bgm配器极简单,但跟情节配合得天衣无缝,情绪非常顶,殷切期盼出原声带的那一天,一定打满五星。
通过小人物的不幸,营造出生在华夏的大幸。
仪式感和陪伴的辩证关系,真正塑造卫卓性格的生活细节都在养父母那边,留给原生家庭的只有仪式感,这种割裂,让“买卖同罪”的讨论变得不是听起来那样理所当然的简单
拍得真好!悲欢离合观世相,百态人生话沧桑。看完以后印象比较深的是第一集的三个叙事视角的切换,还有长跑之家的孩子们以及老师,以及最后的深圳故事,平凡有力!
如果第一季都是从小到老的中国人,讲得也是从分娩到生死的曲折,那第二季则是在岔路上是的普通人,走失、变故、离异、犯罪都是极端的开始,但都落于平静的面对且重拾重建的信心。最喜欢《缺》《是》。
天桥上,妈妈静静的看着旁边摆摊的卫卓,一下子就绷不住了。
第一集看完了,三个不同的视角很好,第二季很不错!最后说一句:愿天下无拐。第二集看完了,从头哭到尾,孩子们的努力很简单没有太多杂念,柏剑老师真的太伟大了。祝孩子们都能快乐长大,实现梦想,也祝柏老师身体健康,幸福顺遂。
最喜欢第二集,有种电影《小鞋子》的感觉。最喜欢的一幕,半个月的分别后,老师悄悄回到教室跟在同学们后面一起朗读课文。孩子们听出了老师的声音,但没有人回头确认,他们欣喜若狂,后又喜极而泣。我:人生第一次还有12集,第二次就只有8集了。先生:第一次大部分人都会经历,第二次可能就只有一小部分人才会经历了。
强烈推荐第二集,反正小朋友的故事总是就特别灵,命运坎坷的孩子们,小小的脑袋里有些很深很玄妙的思考,妙语如珠,感情又真挚。“老爸”真是太好太温柔了,真希望他永远年轻永远健康。希望梦想之家能好好做下去,以后的“老爸”都能像现在的“老爸”一样好。
失去儿子后,用炒瓢炒起来六层楼,占妈妈的强大让人佩服
少了些人生第一次中里程碑式的紧张激动,多了些岁月流逝间面对久别重逢、破茧重生的彷徨笃定、隐忍释放。路过你的时候,正推开世界的门,在一路奔波的旅途上,时间多残忍。
人生第二次,不再是春和景明,更多是阴差阳错,盈缺是非。重塑需要信念,也需要勇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