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爱大自然没错,喜欢住在森林里也没错
不喜欢现代社会快节奏人与人复杂的关系也没错
但尼玛能不能有点骨气不去超市买东西?不用现代化的打火石?你有本事真的和女儿一起过与世隔绝丛林野人生活啊,那也算是本事!
又没这个本事,其实说白了还是过的现代人生活,用的现代化设备(除了不看电视互联网手机以外),衣食住行书棋全部是与现代化接轨。。。。
说白了就是不喜欢工作,不喜欢与人接触,不喜欢被管着,喜欢自己的桃花源!
OK,有这梦想没问题,那你能不能为了梦想,自己努力打工赚点钱在树林里买个属于自己产权的小木屋呢?(非常偏远的小木屋是很便宜的)你连这一点勇气和努力都不去做?只想用些树叶简单围起来风餐露宿就行了,这不是爱大自然,这是懒!懒惰!
你想接近大自然生活,但又懒得打猎采果子,也懒得自己种菜,养鸡。。。。根本毫无任何野外生存能力。好吧,你非要去超市购物才能生存??那你的钱呢??
一方面想脱离社会亲近自然,但又不努力去学会自然生存的能力真的脱离出去。。。希望两头都占便宜。既亲近大自然,又不想费力的生存,只想每天下下棋,看看书,睡睡觉,和女儿玩玩,逛逛森林?哪有这么好的事??
所以,女儿最后也受不了了???这样得过且过混日子逃避现实而又毫无本事懦弱懒惰的人,谁会跟你混呢。。。
你就不能下决心努力静下心来好好打一年工,赚点钱买个自己的山中小屋,过你和女儿的森林二人世界吗?
即使不太喜欢房子,非要在外面住,喜欢那种调调,你在自己森林小屋附近找个地方这样做一个野外树叶棚子也好啊,至少没人赶你走!而且遇上恶劣天气也有个退路可以回小木屋。这不是两全其美吗?
哎,遇到这样一个眼高手低的父亲,还好女儿醒悟得早,看穿你了,否则小女孩一辈子被你的懒惰和逃避害死了。。。。
开头的蜘蛛网到结尾的蜘蛛网,虽然多了几个破洞,人生总有不完美,但不妨碍你过自己喜欢的一生。
从商业剧本来讲,好剧本和差剧本相差太大了,好剧本里面两个人物就算做些平常的、无意义的甚至没有任何举动,都能感觉其中存在对抗。差剧本总是要硬生生地挑些事出来给人物产生互动,或者靠演员之间夸张的表演。
《不留痕迹》也是那种可以发展无数方向来吸引观众眼球的电影,但全都不要,只取电影本身的基调。可以说写剧本或拍电影处处存在陷阱,比如到了某个地方,觉得加点什么会很有趣,这里有两种情况,一是创作者的个人癖好,二是觉得可以取悦观众。如果弄出来的内容不同时满足电影基调和人物状态,大可以去掉。这是绝大数差电影的一个毛病。
反观本片,举一个场景:他用药换钱,和买方的几句话。解释男主出现在这里的可能性,他以前可能有什么的经历,他现在内心的状态可能是什么,他也需要钱,他的钱是怎么来的,进一步引出了社会为什么会“帮助”他和她的女儿。
但为什么要这样拍了?为什么不给观众多一点提示,多一点场景来增加观众的代入感了?那么,这里,好的电影就是这样,不是通过解释或重现让你去感受人物内心,好的电影每一分每一秒其中的气氛,你就能感受到人物内心。
现在的情况是人总体上越来越物化或媒体化了,这是不得不承认的事实,我也肯定在某时某刻那些物化或媒体化的人会特别的耀眼、精致、出彩、刺激,就像商业大片一样。但我还是喜欢那样的人,你很难说她出彩或不出彩,但却喜欢一遍又一遍地,去看,去想。正如这部电影一样,每一秒都很舒服。
另外,如果确实想看本片,但之前没有看过类似的电影。我的建议是先看《追捕野蛮人》《神奇队长》《瑞士军刀男》其中一部或几部。四部都可以划分为现代丛林电影,但本片不是传统类型的剧本。
这是一部非常丰富的影片。其内容除了边缘人群的生活状态,战争后创伤老兵重新融入社会问题和子女教育问题等,这个影片还做了一个很好的思想实验,那就是,在当今社会,在完全不合群的状态下,你能逃多远。
影片的主人公可能是一个比较极端的例子,一个因创伤后遗症而从心理和生理上都无法融入社会的老兵。与很多无家可归的流浪汉不同,远离人群,逃避社会是他主动的也是唯一的选择。并且由于他当兵时的训练,他有着强大的野外生存技巧,使得这个选择成为可能。若只是他一人在林间生存倒也没什么。可他还还是个单亲爸爸。在创伤后遗症把他逼上绝境的同时他还必须承担照顾女儿的责任,这无异于雪上加霜。
然而神奇的是,他做到了。女儿健康快乐的在丛林间长大,出落得好似大自然的精灵。然而,社会工作者们带着猎犬找到了他们的藏身处,用铲车摧毁他们的小家园,逼迫他们重新回归社会开始合群的生活。
社会工作者们心地善良地为他们找到了免费的住处,为父亲找到了一份暂时在林场的工作并为女儿安排入学。女儿对这一切感到新奇并很快的融入社群生活。可父亲却在被迫合群的过程中重新唤起创伤,日日受着煎熬。虽然他尝试着为了女儿的幸福而坚持,最后还是因为无法与内心的恐惧抗衡,带着女儿再次开始逃离人群的征程。
你说他不爱他的女儿么?他比谁都爱。在艰难的丛林环境除了要自己生存还要照顾一个孩子是非常困难的,但他咬着牙做到了。除此之外他还教女儿读书写字,甚至让她在知识上比在学校正常上学的孩子还要优秀(也侧面说明了父亲从前必定也是接受过良好教育的优秀人才)。在女儿抱怨被雨水泡的双脚冰凉时他捧起女儿的双脚放在自己的肚皮上暖热。毫无疑问在遇到生死考验时他可以毫不犹豫的牺牲自己去救女儿。然而可惜的是不管一起经历了多少生死攸关的时刻,人群的温暖却像涓涓细流一样冲开了父女间坚实的纽带。蜂群是一个很好的隐喻。女儿感受到了蜂群的温暖。当她骄傲的给父亲看的,父亲表情复杂。他又何尝不知合群的好处,而他别无选择。在无法忍受的心理疾病和照顾女儿的责任之间,他只能选择放弃责任。
回归开头的话题。在完全脱离社会的情况下,你能逃多远?本片中的父亲为了逃离人群不得不像通缉犯一样东躲西藏,并且要忍受骨肉分离之苦。大多数人可能没有这位父亲如此严重的问题以至于要完全脱离人群。可我们或许或多或少都有过这样的想法-真希望我可以逃避一段时间,躲到深山老林里去。当我们生活不顺或者压力太大时,这样的念头或许能让我们得到暂时的解脱,因为"这是我想做就可以做到的事情"。然而,本片用这样一个极端的例子告诉你,你做不到。长期进化的人类社会已经像一张蛛网一样将你牢牢困住。如果你试图逃离社会,人们会千方百计把你抓回来,因为你的异常心里而像审问罪犯一样审问你,逼你去教会(逼你接受社会主流价值观),自以为"为你好"地为你提供社会人的"标配"(房子,工作,车子等)。直到你像一只忙碌的工蜂一样重新开始为蜂巢的建设而努力,最终变得友善而合群。"不去做"和"做不到"是两个不同的概念。绝望的男主还在为挣脱社群之网而努力,让普通观影者对创伤后遗症的老兵有共情可能不太可能。但最起码当意识到我们的自由是有边界的时候,你是否还能再做一只快乐的工蜂呢?
(文/杨时旸)
《不留痕迹》是一部难以名状的电影,它没什么大开大合的情节,而更多的在展现一种氛围,一种象征,像一则短小的寓言。它的故事异常简单,一对父女一直在森林公园里生活,野炊、帐篷,原始、简陋、自给自足。于他们二人而言,这是一种快乐的生活,但于旁人而言,这就是无需辩驳的流离失所。这片林地属于国家用地,在此生活违反相关法律,他们偶然被一个施工队发现,警察前来将父女二人带走,从此,一些微妙的变化开始了。
如果从细部去观察,《不留痕迹》所涉的暗含议题很多,比如退伍老兵的安置与心理重建,比如未成年人的家庭教育、学校教育与同伴教育,比如边缘群体的救助与个体自我放逐的权利等等,而显然,这个故事并非指向社会批判,而更多的在于探讨个人的心灵史。
变化发生在父女俩被重新安置之后,他们重新进入“现代文明”,电、煤气、自来水、工作、报酬,一种世俗的循环系统与交易方式,女儿很快适应甚至爱上了这一切,但父亲始终疏离,努力寻找重返原始森林的机会。黛布拉·格兰尼克 ——《冬天的骨头》的导演在自己这部新片中,用一种水滴浸染纸面的缓释方式,一丝丝呈现父女间价值观和世界观层面的分道扬镳,外部仍然维系着某种感情共同体的表征,但内在碎裂的声音清晰可闻。某种程度上说,这个故事在讲述有关于成长、蜕变、从“母体”中脱出以及随之而来的心理撕裂、慢慢成熟的过程,它用一个小格局的故事反射一种宏大的和普遍的寓意——个体生长与认识世界的过程。
最初,在林地里,女儿看见旁人掉落于地上的项链,本能地感到喜欢,那是一个青春期女孩对于美好、文明的本能向往,而她的父亲一把拽走了她——这成为了整个故事最具有象征意味的一个细节。是的,默不作声的细节成就了这部电影,它们不动声色但准确地指向某种精神意义,比如,父亲最热爱的是林地,但他被安置之后,得到的工作却是砍伐小松树整理打包后运往城市制作圣诞树,砍伐野地生命而运往城市中产阶级的家中沦为虚妄的装饰,这对于父亲来讲,近乎于惩处,也是对自己此前生活与信仰的抹除与否定。这个故事有一种难以言明的鬼魅力道,但仔细想想,生发出这种力道的其实就是“否定”,男人否定了城市生活与现代文明,而现代文明和法律系统否定了他的选择,彼此间的拉锯、撕扯、对抗之中氤氲出了某种难以名状的东西,而除却他与世俗世界,他与女儿之间也渐渐从一体变成分裂,继而彼此否定。但这否定不是敌对,而是阻隔。《不留痕迹》所呈现出的就是每个人都是孤岛,企图联结成大陆,但终将失败,但这失败之后,并没有灰色与颓败,只是有的人继续重整旗鼓,有的人乐于安享孤独。
从结构上分析,这是个循环再循环的故事,从逃离开始,之后是被纳入,再逃离,再纳入,这其中有被动也有主动,无非自我解构,又被体制和文化惯性结构,有人拼命破解,有人拼命融入。有的故事面对这样的彼此隔绝或许就奔着对峙的路子写下去了,但这个故事讲述的是彼此认识到对方的不同,继而尊重和谅解的一丝哀愁与散淡。
女儿在那个新的落脚点认识了新朋友,养蜂的老人让她见识了蜂房,“能让它们信任你,是一件很开心的事。”老人看着落满手掌的蜜蜂说道。她在讲述什么?无非在讲述亲近,人与人的聚拢,社交,亲密与信任,女儿更热爱这一切,夕阳下的聚会,弹起吉他哼起民谣,一次拥抱和一瓶啤酒,以及人们无欲无求的笑脸,彼此间的帮助,遮风避雨的墙壁与屋顶,而父亲却仍然义无反顾地独自返回荒野。
故事的首尾,有巧妙的呼应,最初的时候,父女间联手“演习”,躲避前来寻找自己的警察,他们配合默契,女儿永远跟随在父亲身后,而最终,分别的时刻,两人只能默默对视彼此流泪,谁也无法挽留谁,但他们仍然知道让对方去往自己想去的地方,这或许是最好的结尾。
电影情节我就不赘述了,就是战后老兵带闺女逃离社会的故事,但是闺女离不开社会,最后分开。
我就根据电影讲一讲美帝国人道主义救援的相关的事情。
首先他们被护林员发现并带入人类社会之后,父亲与女儿都有专人对他们测试。
女儿是有一个相当于社区大妈的阿姨对她测试,有文化测试(做试卷),也有心理测试,就是看图册。这样更加了解她。
父亲则是需要回答好几百个问题,我估计是有一个专门的软件来对特殊人员进行评价,问得问题也是很专业,对回答问题的速度也有要求。——这是相当专业了。
然后他们被分到一个提供了一套板房的地方居住。提供父亲一个伐木工的工作(ps:美帝国伐木工人运输树木都用直升飞机,我们的警察的飞机几乎没有)。女儿可以去上学读书,完全不需要人和证明,社区大妈就给办好了。女儿还可以参加各种俱乐部。妇女还被要求参家礼拜。
社区福利还是挺好的。但是父亲还是要逃离,于是他们搭乘大货车。
货车司机也是很暖,怕女儿是受迫害的,单独问她问题,然后才同意。没有直接拒绝。
他们到森林深处后找到一个小木屋,但是父亲腿摔坏了,只好找人帮忙。
这是一个郊区的小聚集区,也有军医。生活很快乐,一个大妈也很乐意给他们提供房车,人性很温暖。
“各从所欲,皆得其愿”,是中医经典《黄帝内经》里的一句话,也是道家思想的精髓。人们身体的健康来自于内心的平和,而每个人是不同的个体,所以,要尊重每个人的意愿,让人人皆能按照自己的意愿生活,这是理想社会。
电影的两个主人公,父亲和女儿,最终都按照自己的愿望过着自己的生活,如此甚好。
工业文明的嘈杂、重复劳动的厌倦、社会交往的虚伪,这些在文明社会中生存逃离不开的东西,让父亲感觉疲惫,他内心渴望着回归丛林,在大自然中自由的生活。他知道一切文明的舒适享受都要付出代价,比如房子、里面的物品,所有这些都要靠日复一日的辛苦劳作才能换得,一切物品都有它的价格。
在丛林中长大的女儿,对人类社会充满好奇。她享受文明社会的便捷,喜欢丰富的物质。她愿意用一打就着的燃气做饭,而不是像父亲那样费劲的钻木取火;离开社工提供的住宅时,她对房间里的陈列物恋恋不舍。她喜欢跟别人交往,也愿意接受别人的善意。
蜂箱的那段,我觉得是电影的点睛之处,一是老妇人告诉女儿,蜜蜂不会轻易咬人,它咬人的同时自己也会死去。二是女儿说的下面这句话以及之后拿掉保护服接触蜜蜂的举动。
说明女儿对于老妇人的话和蜜蜂都是信任的,她愿意暴露自己去面对未知的一切,虽然有可能带来伤害,但她相信人有承受伤害的能力。而父亲,可能是已经承受了太多的伤害,类似超过500次蜜蜂的叮咬,他已经无法再承受更多,所以只好躲起来。
最喜欢电影里满满的绿色,可以看出影片作者是真心喜欢大自然的,树枝、树叶、露水、昆虫都拍的那么美,令人向往。而城市里的色调大多是灰色,看起来很压抑,与绿色的大自然形成鲜明对比。
城市和自然,各有各的好。城市里生活便捷,但要忍受枯燥的工作和嘈杂的环境;自然里有美丽的景色和清新的空气,但要忍受所有的一切都要自己动手以及贫乏的食物。
我觉得女儿最后的选择还不错,住在远离城市的山里的一个房车营地,环境不错,人也少,是我的理想之地。
今天亚马逊上买的原作《My Abandonment》到了,还是忍不住想写一下我做的阅读理解(观后感。
太喜欢这个故事了,平平的讲完整个故事出来之后心里满满的,想了很多,关于怎么去定义”好的生活“,关于怎么去定义”对的事“,关于怎么去定义”有意义“。故事里安排的每一场戏都值得回味,很久没有看完电影有这种感觉了,更多时候都是在看剧情是不是有故事性。
“好的生活”
好像什么时候开始默认了「更多钱」、「更高的生活品质」、「更多的资源」就意味着好的生活,但看到他们的野生又基本的生活,衣食住行都没有好的保障,会因为环境,天气,受到伤害受到威胁,也并非就是不好。
养小蘑菇,看书和大自然做朋友,养蜜蜂,反正都有时间,没有人在背后追,慢慢都会好起来,伤口都会愈合。如果真的没有好起来的话,也不算个大事,没有痕迹地走过这一生,多数时候也是自然规律。
同时,看到这种「恶劣」的野外环境也总是可以征服的,我才想起来人类毕竟也是动物啊,也是有适应性的。并不是更好的生活之下才能更有安全感,安全感还是人和自身、和周围之间的关系。受伤和与世隔绝很危险,但是也不意味着就过不去了,蜜蜂也没什么好怕的,狗也没什么好怕的,人到底还是皮很厚。
“正确的事”
社会主流的价值观大概就是「合群」,影片里出现的一些人就像生活中会出现的一些人一样,在输出「正确」,试图干预你去和人相处、工作、使用电话,接受分离。所以但最后结局很温柔地没有用这个标准来设定爸爸的人生。
PTSD错了吗?对错那么重要吗?
最后妹子有了自己的成长,做出了自己的选择,爸爸也做出了自己的选择,两个人都哭了。或许会再重逢,或许就在这里结束,郑重其事的告别,心碎又动人,很美。也是这两种不同的选择,结尾还是给另外一种人生的可能性留出了空间——我们也可以「不正确」。很疗愈。
我喜欢这个电影在「正确」之间没有立场,没有硬要给他们一个「好」的结局。最后在回味里这种温柔的力量爆发了,很感动很震撼——不一定要「正确」,不一定要「快乐」,不一定要「有意义」。有的话很好,没有的话也不是就无路可走。
电影好多细节,好多场景一幕幕慢慢地记录下来,想起了是枝裕和的笔触。
也很喜欢中文译名,我觉得很好地解释了两层意思,leave no trace和live in the forest。
最后记一句喜欢的台词: 学校的意义不仅仅在培养智力上,还包括教会你怎样和人们交流和相处。
人是一种具有集体性的社会动物,这个社会里的每个成员具有独立性的思维意识,这让个体之间有所不同,但是从众性心理又会使个体受到群体的影响而改变个体的判断力,行为力。群体的规模性越大,个体所承受的压力就越大,也越容易被群体所同化。但是并不是所有的个体都会被群体所改变,这使他们孤立于群体之外成为社会的边缘人。
ptsd是一种严重心理创伤导致的应激障碍,这种心理疾病使威尔对人群以及城市产生恐惧感和厌恶感,这让威尔无法融入人类社会,威尔成为了社会群体之外的边缘人。他领着女儿远离了城市,住进了公园的森林里,森林里有长满青苔的大树,有时候阳光会从树叶之间漏下来,清新的空气让人无比放松,威尔有一手好的求生技能,他能在照顾好自己的情况下照顾好女儿汤姆,还能传授她知识,这个男人真的是很厉害了。
虽然在野外求生不易,但是父女俩在森林里生活倒也自在快活,对于患有ptsd而言的威尔,这可能是他最好的选择。但是对于汤姆这是不公平的,汤姆并没有机会在父亲与社会群体之间选择,她愿意追随父亲是因为她所接触的社会环境是围绕着威尔展开的,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她愿意呆在森林里是因为威尔呆在森林里,对于汤姆而言,威尔就是她从众心理的核心,后来汤姆真正的接触到了社会群体,她开始逐渐把威尔身上的核心转移到了人群里,亲情是维系着她和父亲关系的纽带,也是汤姆愿意待在威尔身边最主要的原因,被铲车破坏的小家园暗示着群体对个体的同化,对于这个故事最好的结局只能是威尔送走汤姆,让汤姆选择自己的人生,自己的故事。
古时候陶渊明老爷子过的是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生活。老爷子大概是厌倦朝廷里的政治斗争,加上仕途的不顺,所以选择了悠闲自得的田园生活以慰籍疲倦的心。高更也是画画不顺心,直接选择跑去塔希提岛和原始人生活。《荒野生存》里男主角为了寻找自我而离开文明社会。《金氏漂流记》因为逃避高利贷索性居住在无人的小岛上。这些远离人群的生活方式各有各的不同,但是究其原因还是因为个体的意识与群体意识存在较大差异,个体如果彻底脱离群体,会感受到孤独,孤独是一种自我寻求价值的过程,这样的价值使个体在群体之中拥有存在感,可是当个体脱离群体太长时间,他们也会习惯脱离群体的生活,这并不是逃避生活,也不是拒绝生活,而是选择另一种生活的方式。
曾经我以为我能像小说里描写的那样独立独行的活着,喝着烈酒,挥洒着青春,四处流浪,望着陌生的景色吸着寂寞的烟,后来我发现人活在世界上总会有所牵绊,这牵绊有时候让人伤痕累累,边缘存在的个体总容易受到群体的同化,我渐渐学会戴着面具行走于世间,喜怒不再形于色,遇到不同的人就换上不同的面具予以应对,晚上睡觉的时候,听着分针行走的声音击打着夜的宁静,我也知道我已经渐渐失去了面具下真实的自己。后来我不再奢求年少时所期待的生活,只是希望有朝一日自己可以摘下虚伪的面具。
雨天,下夜班坐车回家。迷迷糊糊的睡过了站台。下车以后发现来到了一个陌生的地方, 沁人心脾的空气让我的意识开始清晰起来,眼前是郁郁葱葱的树林,似乎有鸟儿蹿行于林中枝间,远方云屯雾集的地方隐隐约约能看到层峦叠嶂的山峰,山峦间没有植物覆盖的白色石头格外显眼。夜里睡觉的时候梦到自己回到了那个陌生的地方,这次没有折头坐上回家的公交车,而是离开了熙熙攘攘的人群,头也不回的走入了那树林之中。树林里有着鹿角发光的麋鹿,树干上爬满了生机盎然的青苔,脚旁是嫩绿的植物,不见花朵,却有幽蓝色的蝴蝶徘徊于植物之中,抬起头的时候也能从树枝间看到点点星光。后来醒了过来,在时空错乱的恍惚间发现那不过是一场梦境,万籁俱寂的夜里竟然有种莫名的失落感,真希望可以回到那树林之中,无论那树林是现实还是梦境,那一瞬间真的好想开始一种脱离人群的生活,展开一段不一样的人生。
即使是深夜,诺大的城市依旧灯火辉煌,这本该是一个热闹的城市,可是总觉得这热闹似乎与己无关,抬头仰望星空的时候,依旧觉得心里空荡荡的。在目不能及的地方,千帆过尽的角落,夜晚有虫鸣的地方是我的家乡,从前我总想离开它,而如今想起它的时候总会双眼湿润,那里没有盛世繁华,没有鲜衣怒马的俊男俏女,却有着烟岚云岫的山峦,有着往来阡陌中的故友,或许无法去到梦境中的世界,但是此生的句号能够停留在家乡二字之后也是极好的。
如此人生,足矣。
如此人生,只能想想。
谢谢你看完我的影评。
小身材大作为,于无声处直击灵魂!一个简简单单的故事,没有花哨的鸡汤,没有炫技的台词。退役军人父女远离尘嚣,选择一种自我孤立、自我边缘、自我放逐的简约生活,如此坚定,义无反顾。对于父亲的过往,以及心态,没有闪回,无从知晓,但恰恰这种提纯的手法,让影片更耐人寻味,仿佛一面谁都不忍心泛起涟漪的静水。更重要的是,每个节点都是反套路,一直到结局都如此让人唏嘘但合情合理——简约却不简单,年度佳作。
住在公园就是无家可归,离群索居就会格格不入。关在笼里的驯马才可获得安全,修剪统一的枞树才能庆祝圣诞。用冰冷机器的提问定义什么是正确,剪有关梦想的贴纸畅想什么是未来。我们是藏在钢筋水泥后等待投喂的人,却视幕天席地的旅客为异类。我们都躲在面罩里怕被生活蛰,却从未试图获得大自然的信任。
刚开始觉得只是美国独立电影那种大路货,就差半场离席了,然而小女孩演技像是显灵一般,成就了接下来一切微妙细节,就像森林里的呼吸,
父女最终还是在融入社会和独善其身之间做了抉择。不论是社恐般的远离人群和普通日常,还是和人平淡地沟通接触,都没有所谓的不好的选择。影片致力于呈现边缘个体的生理以及心理状态,也探讨了回归社群的可能。女儿打开袋中文件,从影片给出的信息可以发现,那些文件并非身份证件以及别的重要文件,而是一些心理问答的暗示和报道社会问题的报纸。我们一定要感受到主流社会的情爱与归属,才能说明我们是安定幸福快乐的吗?当主流社群强制安排所谓的居所和工作时,也许他们并没有想过个体的感受,或者严重地说,他们直接忽略了个体存在的意义。
♪ Oh and I, I know you must go, and I think I know why, but I don't know why ♪
片儿不错,什么《神奇队长》之类的都应该跪着看这片儿十遍。细节很丰富,靠细节而不是说教讲故事,用戏剧化的对白表现父女俩对野外生存态度的转变。Debra Granik这个导演有两下子。摄影很好,色彩很鲜艳。20190226: 今天给一个项目做健康安全计划,查到野外露宿的内容,才知道Leave No Trace是美国一个致力于野外露营者减少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影响的组织的名字。所以片子有可能reference了这层含义,从父女二人对野外生存的态度入手,探索两个人的关系,两个人的态度与Leave No Trace的精神有怎样的艺术上的呼应等等,我们又多了一个理解这部电影涵义的角度。
在不影响其他人的前提下,每个人都有选择自己生活方式的权力。救助机构无权让男主融入社会,男主也无权让女儿离开社会。
Wish you every day get a beer to drink and a folk to sing
片子太棒了,无话可说。要吐槽的是,中文片名的翻译,此Leave非彼Leave啊,这意思是“别暴露”(信息量很大的!军人、野战、丛林生存、PTSD......),不是“叶子没有痕迹”……呃……
2018375 二星还行
导演替观众问了几次why?但他一次也没回答过
有的人他可能有PTSD,或者他干脆就不属于现代文明,而我们自大狂妄的人类,为什么又去给他们提供所谓的“帮助”呢,他们根本就不需要,更不用你来允许不允许,尊重同种生物的多样性,这是我看完这个电影最大的感受
难得全片保持着一种无侵略的中立性。先以雄性繁殖的海马来代独居的父女关系(项链,书本,橘皮),继而又用蜂巢呈现群居的一种可能,最后再用留置食品包裹传达尊重相异的生活方式;至此,各个方面都完整了,于是,末尾父女两人各行各路也如同林间漫步一样自然。
也许有的人天生血液里真的没有现代文明的基因吧,血浓于水的父女二人,在自由与现世之间的挣扎,令人困惑又同情,最终二人的的选择,更是让人心痛不已。两个主演表演太赞,小姑娘有成为下一个Jennifer Lawrence的潜质。
这个故事有一万种变俗套的方式,但是都没有,结尾很心碎动人但同时也留下了力量。小女孩很灵,但父亲的角色更值得回味,让我想起瓦尔达的《天涯沦落女》。一个人的放逐或许根本不需要去寻找任何答案。看完Old Joy再看这部,对俄勒冈州的森林非常向往。
以为会是一严肃版《追捕野蛮人》,结果弱化了“追”,放大了“逃”,后半段有意隐去了承载现代社会功能的追击者(不然哪会这么轻松),转而试图严肃探讨(在借助一定外力的条件下)离群索居的可能性,同时还埋了条父女关系演变的暗线(或者在某些观众眼里这条才是真正的主线),当然,如果注意力没放在这条线上,结局可能是温水煮青蛙式的冲击;拍得倒是非常认真,也不是说这样的事例不具有信服度,只是动机实在太牵强附会了,编导给父亲披上一层创伤老兵的身份就妄想糊弄过去也太低估如今观众的接受能力了,掐头去尾的拍法也够偷懒,结果企图靠只言片语建立起来的父亲形象也完全没撑住,倒是又见证了一位零零后戏咖的诞生。
对大部分人来说,生活充满着理所当然。男主的生活离我们太远,但正因如此,我们得以照见自己的生活,得以发现我们或许不是方方面面地被给予,而是不同程度地被剥夺。深邃的森林安放着许多彷徨,男主的只是其中一种。看完片子,想到每个人都有这样的一个归处,竟然也获得了一些安慰。一个另类而诗意的电影。
和“神奇队长”一样都是反物质文明的丛林乌托邦题材,但女性导演用包容取代了对抗,给厌世的现代人留下了逃遁的出口。父女感情刻画得温柔而深厚,更重要的是彼此都学会了放手。小女主太灵了,真人比电影里还腼腆,才满18岁!
与阿莉切·罗尔瓦赫尔相比,差太远了。
又是一个灵气十足的小女生,Ben Foster演技更是没话说。同题材作品里的翘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