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附上一首关于 切 的 歌词
来自一支武汉的乐队 愤怒的狗眼
格瓦拉
我听见他的笑声“切-切”
在波利维亚的山谷里
开枪吧,胆小鬼,你打死的是一个男子汉
格瓦拉,因世人的罪而死
但并不是唯一的牺牲品
我父母为了那个伟大的荒谬
正充当着凶手
从一开始,他们就没有停止谋杀
我们都是谋杀者
我们享受着凶手的安逸
就像从剧院中走出一样
我们陡然轻松然后回家
嘿,我们在绝对安全的地方谈论着这场革命
我们把手插在口袋里前进
我们只是一个酷爱他的观众
也许我们还能再做多一些
但我们无法改变这一切
2 ) 斗士,但不是领袖
街头又一次看到穿着印有切·格瓦拉头像衬衫的人,于是突然冒出再看一遍Che的想法。当然,主要目的还是想弄清楚,英雄人物数不胜数的今天,为什么切格瓦拉(下文简称切)会成为东方世界的宠儿,热血青年眼中的偶像。
“切·格瓦拉,1928年6月14日生于阿根廷,是阿根廷的马克思主义革命家、医师、作家、游击队队长、军事理论家、国际政治家及古巴革命的核心人物。”个人对切的性格分析就八个字,桀骜不驯,革命到底!这样的性格注定会成为英雄,但不一定会是伟人。有人将他比喻为拉美世界的毛泽东,其实不然,他距离毛主席的功绩实在相去甚远。他有战术素养,但不得不承认,他没有战略眼光!
缺乏战略眼光的依据主要有以下几点:
1,只着眼于革命战争和土地改革,对于战后国家制度,建立什么样的政党没有明确定位。这点影片中也有体现,即切最初参加革命是“七二六运动”的一员,而并非古巴共产党。而他又是在与古巴共产党合作之后才逐渐了解斯大林主义,即社会主义。所以古巴选择社会主义,并不是根据国情确立的,而是与美资本主义的敌对关系,导致其加入社会主义阵营。
2,土地改革实行初期,地主阶级土地被征收,交于个体农户,同时禁止国外集团占用古巴土地资源。从而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摆脱了封建制度,使农业产量在短期内大幅提高。然而在刚尝到土改甜头的格瓦拉却在土改还未完善的情况下,大搞工业化。于苏联进购了大批设备,占用了大片甘蔗田,用以炼钢,采油。从而导致1962年古巴农业遇到了土改后最大的瓶颈期(当然也有自然灾害的因素)。直接导致1963年古巴政府颁布了第二项土改法,将农村资产阶级的土地全部转化为国有财产。看似是彻底消除了剥削,实质是为缓解因工业化建设而导致的农业损失。
3,切格瓦拉离开古巴的时间,1965年。这也是古巴难民涌向美国的第二阶段。这一趋势迫使1965年9月,卡斯特罗单方面宣布允许古巴人从卡马里奥卡港离开到美国。这从一个侧面恰好反映了,此时古巴改革遗留问题依然很多,获得自由的民众却没有获得满足温饱的生活。而此时的切,却离开了古巴,转战刚果,继续着他的“圣战”。这不禁让我产生了疑问,他革命的目的,仅仅是为了独立?
回过头来再看对他的评价,马克思主义革命家,个人认为有偏差,应该是人道主义革命家。他并不是马克思主义的践行者,而是为自由民主而战的圣斗士。他战死沙场,以英雄的形象谢幕,而并非领袖。
以上仅为个人观点,特求切粉勿喷。
最后聊聊切的扮演者:本尼西奥·德尔·托罗,一个被好莱坞甚至世界低估的好演员,多数人对他的印象仅仅停留在长相酷似布拉德皮特,但他的演技比皮特更老练内敛。希望不久的将来可以获得小金人一座,为更多人熟知!
3 ) 《切·格瓦拉-游击队》:理想主义的陷落
SDMS评分:71分
同时下载了两部《切·格瓦拉》的电影,但是看完第一部《阿根廷》之后,一直没有勇气看第二部。这两天正好大病一场,身体比较虚弱,躺在床上睡了一整个白天,然后夜晚来临,担心自己睡不着觉,就把第二部《游击队》打开来看了。
这么说起来,很多切·格瓦拉的个人崇拜者估计要骂娘了。但我觉得这套电影真的不是那种让人欣赏和满足观影愉悦的电影。斯蒂芬·索德伯格流水账般的叙事风格,将一个人物的革命历程,朴实地交代下来。没有故事悬念,没有叙事结构,没有精致的对白,没有刺激的光影效果……
本来也没打算为《切·格瓦拉》写点什么,不过今天在看完《游击队》之后,我还是有一点触动。为什么《游击队》比《阿根廷》动人,我觉得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阿根廷》只是一个武装革命的故事,而《游击队》是一个人的伟大理想的陷落。
斯蒂芬·索德伯格用卡斯特罗朗读切·格瓦拉的信件作为开篇,很快就能把观众带入到一种理想主义的情境之中,而这种理想主义,是在第一部《阿根廷》中所体会不到的。这也不是电影本身的问题,在古巴,切格瓦拉如果说还有一点愤青或好战分子的影子,那只有在玻利维亚,他才真正展现出他的革命情怀和人类主义理想。
这种情感上的高度认同,缘于一种非常纯粹的劣根性思维。一个人,唯有在富贵加身的时候,抽身离去,才能证明其最真正的心灵上的价值。所以有些时候,很多人跟我说对财富没有追求,只向往田园般的生活,我是不信的;你只有拥有过财富,再将之放弃,那才是有说服力的无欲无求。切·格瓦拉在《游击队》中正是证明了这一点,才使得故事的情绪得以在平铺直叙中,维持饱和。
如果说,《阿根廷》的高潮在于片尾长时间的战斗情节,那么《游击队》的高潮,则高明了许多。因为影片在最初已经树立了切·格瓦拉的理想主义形象,所以影片中,任何一次对这种理想主义造成冲击的戏份,都是一次高潮。
比如当游击队成员纪律涣散或思想腐朽的时候、比如当游击队的无线电报出现故障的时候,比如丹妮娅身份败露的时候,还有派往法国寻求帮助的革命者被玻利维亚军队捕获的时候……整部电影的情节,其实归纳起来就是一句话——“切·格瓦拉在玻利维亚的不幸遭遇”。绝望的游击队成员,伴随着切·格瓦拉哮喘加重的病躯,谱写了一曲革命失败的哀歌。
这是电影题材本身的胜利,而不是斯蒂芬·索德伯格导演手法的胜利。纵观两部《切·格瓦拉》电影,导演塑造成功的人物只有切格瓦拉一个,其他人如浮云一般一个一个飘过。也因为此,这两部电影都没有那种可以让人过瘾的人物与人物之间的对手戏。也许卡斯特罗也是一个可以让人记住的人物,但那是因为他特殊的背景身份,而《游击队》中,除了切格瓦拉以外,我现在还能清楚地想起样子来的人物只剩丹妮娅了——因为她是唯一的女性角色。
人物塑造上的漫不经心,加上叙事上的去技巧化,让我们对《切·格瓦拉》很难形成一个公允的判断。赞同者可以称颂它写实,批判者也可以说它没有观赏价值。不过我个人觉得,既然是电影,而不是纪录片,导演就应该明确自己想要传达的讯息,并且编纂合适的情节,去强化它,并打动观众。
斯蒂芬·索德伯格一直是一个非常让人惊叹的导演。我看过他的大部分电影,从《性、谎言、录音带》到《永不妥协》,到《毒品网络》,还有那玩票似的罗汉系列。我相信他绝对有能力拍出让人叫绝的电影,他的履历表也证明他能胜任任何题材。他在《切·格瓦拉》上的尝试,也许只不过刚好不太对我的胃口而已。
尽管如此,《游击队》中有几场戏的处理还是值得让人反复玩味,比如身患哮喘的切·格瓦拉在饿坏的马匹不愿走动的时候,疯狂地刺杀了它;比如玻利维亚的年轻士兵在看守切·格瓦拉时,与他简单地对话,在“理想”与“现实”的两种标签身份之间,并没有太多的交流上困境,而当切·格瓦拉问能否给自己松绑时,年轻的士兵吓得出门而去,并表示再也不愿走到切·格瓦拉身边。这些细节,也许将证明《切·格瓦拉》在影史上的杰作地位。
4 ) 1967年,切在尤罗山峡
1967年,切在尤罗山峡
峥嵘的山神追迫着他!
我的脚跟,再一次挨到了罗西南多的肋骨。
这泅潜者的孤独
已经像海一样广阔,一样澄明。
连续十年,纯洁的疯狂引领他
步向殉难地。血在漂荡、在飞!
一颗子弹,咬噬着他勒紧的意志。
挣扎着,这哮喘病发的大陆。
野草纠缠着,哑默的岩石黑色闪亮。
1967年,我的灵魂正远游于西伯利亚的冻原
……一路上布满了灰色的火星、余烬;
天空散落着,肮脏的雨雪。
一棵树支撑着他,这归于土壤的力量,
这圣.塞巴斯蒂安的孤独已经像海
一样淼茫。林枭划过阴冷的天幕
太阳在高照吗?哭泣他沉落的岛屿。
我的灵魂猝然被他痛苦的闪电打散,
那遥远的潘帕斯高原……
夏日的溪水,花茎的清香。
啊,一片黑暗,像一颗彗星向他逼近——
1999年
这是我写于10年前的诗,后来被改编加入诗剧《玻利维亚地狱记》结尾。
清明梦
——致切•格瓦拉
昨夜我代替你梦见,你曾怀抱
那印第安小女孩,
她早已长大、婚嫁,带着女儿,
仍然祈祷、唱歌和哭泣,
拿着你的红水壶接雨,在尤罗谷地。
昨夜我代替你梦见,你曾战斗
那印第安施咒的下午,
看不见的饿鸟和众天使扑翼,
幽灵们不肯转世,仍点数
自己骨殖。在雨水中,在尤罗谷地。
昨夜我代替你梦见,鼓声
仍然阵阵。我愿小声击鼓
至力竭而死。我愿是你身边的
“中国人”胡安•巴勃罗•张,
在炮轰中碎裂了眼睛,再不落泪。
是的昨夜是中国的清明,
我梦见这出卖你的美好世界,
炊烟渐升,人们播种、编织、搓下玉米,
在节日用彩带装饰曳地的裙裾,
飞行在凛冽长风里。
2009.4.6.
昨日下午在香港电影节看《切•格瓦拉》,
看到切被捕前一刹,突然浑身冰凉,不觉间已经泪流满面。
夜有所梦。这是早上醒来后写的诗。
5 ) 索德伯格的诚意之作
对于全世界的热血青年来说,切·格瓦拉是神一样的人物,关于他的纪录片、剧情片也并不鲜见,但索德伯格仍用自己的诚意和努力交出了一部扛鼎之作,用史诗般的气魄真实而鲜活地还原了格瓦拉的传奇一生。影片长达257分钟,不得不分上、下两部上映,上部讲述了格瓦拉成长为革命领袖,与卡斯特罗一起领导战友推翻古巴独裁统治走向胜利的历程,下部则描绘了他离开古巴,前往玻利维亚进行丛林游击斗争最终被枪杀的过程。基于结局的不同,索德伯格选用了不同的手法,上部处处刻意渲染着激昂、热烈、团结的革命情怀,突出切·格瓦拉的伟岸,下部则充溢着紧张、逼仄的节奏,笼罩着英雄末路的悲壮气氛,一张一收,但同样的扣人心弦。高密度、大规模的战争场面调度也充分显示出索德伯格的导演实力。他小心翼翼的回避了切·格瓦拉备受争议的一面,配上本尼西奥·德尔·托罗以假乱真的出色演绎将切·格瓦拉“革命至死”的精神魅力凸显得淋漓尽致,动人心魂。
6 ) 一部关于“人”的史诗
《切.格瓦拉》:一部关于“人”的史诗
文/廖伟棠
1955年,切.格瓦拉在墨西哥结识卡斯特罗,彻夜长谈。下一个镜头就是一年后墨西哥湾迷乱的浪花,切.格瓦拉靠在运载古巴革命者的“格拉玛”号船舷上久久沉思——四个小时后,电影的结尾又闪回了这一幕,浪花依然迷乱甚至过度曝光。而上一个镜头,是切.格瓦拉的尸首被绑在政府军的直升机上,掠过玻利维亚的山谷,阳光灿烂,谁也忘不了,平静的绿林下,曾是围困他的地狱。
开头和结尾——剧情的透露我到此为止,我想说的仅仅是,开始时他尚有卡斯特罗等八十一人与他踏上远征,最后他孤身一人,他的战争既是少年大卫对巨人歌利亚的战争、也是他与自己一个人的战争。电影百分之九十篇幅着墨于前者,以致于可以作为一部不辜负千万美元投资的战争巨片来观赏,但是百分之十极其克制和隐忍的对后者的表现,为战争的残酷染上了一层超越性的荣光,也使这部好莱坞制作能成为一部史诗式的悲剧。
的确想不到Steven Soderbergh可以如此现实主义——也许他终于明白了越真实越超现实这个拉丁美洲式道理,《卡夫卡》中残存的表现主义印记在这里被现实细节磨光,却渗进了骨髓,切.格瓦拉的游击队在犹罗峡谷中最后一战时凄惨得如来自另一世界的零星鸟啼、以及那一两个长度不超过十秒的主观蹒跚的镜头,一下子纠结起前面三个多小时的压抑,转换成泰山欲倾的巨力向你压下来。我承认那一刻我突然感到浑身战栗,不觉间竟然泪流满面——
因为我们陪伴切.格瓦拉经历了他的地狱篇。两个小时带着种种牺牲迈向古巴革命胜利的上集,紧接着两个小时带着更直接的牺牲迈向个人死亡的步伐,前者场面转换眼花缭乱,却让人感到沉闷,后者在狭窄山谷作困兽斗,忍耐的时间越长却越让人感到急促如心脏狂跳。观众的心理速度跟上了切.格瓦拉挑战自己肉身极限的速度。Steven Soderbergh用目不暇给的镜头切换配合明亮环境下的浅景深,成功地营造出游击战中充满不可知因素的噩梦氛围,我们不时看到焦点外的世界如幽灵一样向镜头飘来,迅即又落回实处,这种一张一弛的节奏也像极了切.格瓦拉在遗着《玻利维亚日记》里记载的战争,还有隐藏得更深的切.格瓦拉的内心:孤绝的意志在痛苦中咬牙、冲突。
可以说没有上集《阿根廷人》对胜利的现实主义还原描写,我们不能从那个英雄符号中寻找出作为一个人的切.格瓦拉;但如果没有下集《游击队员》对残酷的失败所作的抽丝剥茧式提炼,我们亦不能在这个悲惨的死者身上寻找出圣徒的面貌——正当切.格瓦拉哮喘加剧、摇晃着骑马穿过光影斑驳的丛林时,一刹那逆光中我们看见他的面容圣洁彷佛不属于现世。随即他堕马、发狂刺伤马颈等镜头又把我们拉回绝望的现世。“正因为近则愈小,而且愈看见缺点和创伤,所以他就和我们一样,不是神道,不是妖怪,不是异兽。他仍然是人,不过如此。但也惟其如此,所以他是伟大的人。”鲁迅如是说英雄,Steven Soderbergh也懂得这道理,正是一个并不完美的、混杂的切.格瓦拉,反证了被萨特誉为“二十世纪最完美的人”是可能存在于我们身边的。
这时再回去看上集的混杂也觉得明白了,与四年前Walter Salles《摩托车日记》相比,《切.格瓦拉:阿根廷人》更少浪漫化,前者回避政治冲突、只作感性提示,后者麻利地切入革命时期和后革命时期的纠缠,历史历历在目,提出足够的问题让观众反思——一如下集的失败亦是一个巨大的问题:为什么你要拯救的人偏偏要叛卖你?这是悲剧英雄必然的宿命吗?现实与神话往往表面巧合,实质呢?Steven Soderbergh并没有神话化地处理这些关键的时刻:游击队做梦一般走进河水中,埋伏的枪声大作,出卖游击队的农民罗哈斯脸上现出一个最平凡、最正常的、人的表情,而正是这“正常”令我们陷入最痛苦的疑惧之中。
罗哈斯这一张脸,和不久面对死亡的切.格瓦拉的那一张脸,竟然都属于人类之脸。切.格瓦拉的临终遗言中有一句,Steven Soderbergh的版本与一般传记流行版本不同,当政府军士兵问切.格瓦拉是否相信上帝的时候,传记说切.格瓦拉回答“我个人倾向于耶稣”,而电影里切.格瓦拉说:“我相信人类(Mankind)”。电影里的切.格瓦拉,是人,不是神,但是一个配得上人之称号的人;电影里的女游击队员塔尼亚,是人,因此会在说及失去联络的切.格瓦拉时痛哭、在最后一役穿上美丽的衣服。这是一部关于人的电影——正是在缺乏人的现世,这些真正的人才被异化为“神”。
一般了
再见理想
理想主义者的悲歌
6分,太冗长了吧,耐心不够了。
比上部稍嫌纷乱
是非功败后人评。。。
很好的传记片 但有些闷
理想,现实,人生。
终于看完了
理想的傻样儿,死的镜头角度不错
索德伯格这个唐三藏
坚定的理想主义者的终点大都殊途同归,不知道玻利维亚丛林的一声枪响,政府的官方声明会不会是这样:一小撮有组织,有预谋,别有用心的境外反动势力……
这个电影不好拍。
男人总是沉迷女人总是想到一个美丽的世界一个沉迷于革命的男人去了一个他知道不那么美丽的世界,试图把他改造为一个美丽的地方,他失败了他失败的罪魁祸首美国,他们的奥斯卡奖项上居然拒绝提名这部电影从此奥斯卡永远被我个人无视
没耐心看了。。。。。。
慢热,绝对不是我的菜。
切在这里就像耶稣一样圣洁。
沒有了Part1裏面英雄傳記的感覺,英雄的隕落告訴我們這就是真實。
感觉比上一部还要真实、残酷又诗意。《摩托日记》加这两部《切》都是极好的...有时候我们真的需要这种自己无法做到的理想主义
未看完,卡碟Mar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