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
《活在当下》主要讲泰莎和亚当的故事。泰莎被诊断出患有癌症,生命即将走到尽头,与其说最后有一段时间自暴自弃,不如说她想尝试一些疯狂的刺激的东西,让生命不留遗憾。在完成她愿望清单的过程中,她与邻居亚当相爱。亚当也一直陪泰莎走到了最后。影片中,最让我感动的是平凡的生活,泰莎和亚当的爱不像史戴拉和威尔的那样轰轰烈烈,更多的是一份不离不弃的平平淡淡,日复一日。让我惊讶的是泰莎能够坦率地说出她死后亚当应该怎样、父亲应该怎样才能拥有更好的生活,弟弟当着姐姐的面直接讨论姐姐死后的灵魂。我顿悟,人固有一死,坦率才对,要拥有正确的生死观,缄默不是最好的办法。 泰莎问护士自己会怎样一步步走向死亡,我很心疼她的那份理性。 ——从现在开始你会不想吃东西,你会很渴,而且可能会发烧,你的睡眠时间会减少,你的体力会渐渐丧失。 ——会疼吗? ——不会,吗啡会让你感受不到任何疼痛。那会让你做很多美梦。 ——你觉得我会害怕吗? ——我觉得你运气好差啊,如果我是你,我肯定会害怕。但我也相信,你会撑过最后这几天的,你会就此无憾。 ——我就烦你说“剩下几天”这种话。 ——很快你的意识就会模糊,有时候你连说话都困难,但你会感觉到周围的人,能听见他们说话。最后,泰莎,你的灵魂就飘走了。 影片改编自杰妮·唐纳姆的小说《我死之前》,我没看过原著,但我肯定这本书不差。 有人正被困于病痛的漩涡,有人正陪伴家人或朋友面对疾病的凶险,也有人恰好驶在风平浪静的海面,未曾感受侵袭的忧虑甚至折磨。健康在,就该庆幸。你只活一次,当爱就去爱。于高山之巅,方见大河奔涌;于群峰之上,更觉长风浩荡。
2 ) Now is good
第一次写影评
因为我曾经也生过重病,在生死边缘徘徊过,所以看这部电影感慨很深,几乎从片头开始一直哭到片尾,范宁的心境跟我当时几乎完全相同。
看到有一些人批评的言论,我只好笑笑,因为没经历过又不仔细去思考的人是很难理解的,只会一味看重电影效果。
当时我知道我自己可能会死掉的时候,感觉整个世界都要崩塌了,害怕,惶恐,不安,不知道哪天就这么闭上眼再也醒不过来,情绪多次失控。我还有那么多事没有去做啊,我还那么年轻,所以我也干过很多不想让自己遗憾的傻事。
但是最后还是发现,不管我做过再多自己想做的事,只要是自己一个人经历的,我都不会有多开心,而且想做的事永远都做不完,这只会让我更加惶恐不安。和自己在乎的人去做一些很平常的事反而会很高兴。
不可能人人都是圣女,当行将就木之时,谁会希望曾经陪伴在自己身边的人离开?而且身体和精神上都在遭受着旁人难以想象的痛苦。
我死之后爸妈会不会很难过呢?他们老了谁来照顾?我还有那么事没有经历过啊,我还有很多东西没有吃,我还有很多风景没有看,我还没有学会画画,我还没有养过一只猫,我还没有穿上婚纱,我还没有生下自己的小孩子,我不想死。
害怕自己不能再多看他几眼,害怕自己曾经拥有过的美好全都消失掉,害怕自己一个人面对不知道何时突如其来的死亡,害怕自己要去适应没有他的生活。害怕自己没有存在感。
但是最后还是选择平淡的接受了。
因为再怎么反抗也是无力的,我们不知道哪天就会死去,只要在用力活着的每一天去感受生活的美好,和自己在乎的人在一起这样就够了。
3 ) 在死之前你想做些什么
刚看了一部小成本电影,讲的是一个得了白血病的17岁英国女孩,给自己列了一个计划表,争取在自己不多的剩余时间里,留下更多的人生体验。为此,她尝试吸毒,偷东西,而后来,她恋爱了。尽管生命如此美好,但她的生命还是无可挽回地衰竭,最后,在亲人们的注视下,她安静地走了。
和她相比我们多数人是幸运的,我们可以比她活得长很多。但和她一样的是,我们每个人,无可避免的,最后还是要面对死亡。也许那一天是在你九十岁的时候,在你临终之前,你是否应该问问自己,在死之前,在自己一生中,你都做了些什么?
生命也许还很长,但也许会很短,我虽然才30多岁,已经有好几个同龄甚至比我更小的同学、同事离世而去了。很多事情,如果你不抓紧,也许真的就没有时间了。
Busy to live, or busy to die,给自己列一个表,在今生死之前,你都要做些什么吧。
4 ) 向死而生,不过是为了更好的告别
Tessa这样的女孩儿出现在任何国家、任何宗教环境中,都会被人加以“任性”、“自私”的评价。自己私下默默实践也就罢了,她偏要肆无忌惮的在广播里谈论那一串叛逆清单,除了让主播尴尬,更像是公开向所有听众傲娇地伸出自己纤细的中指,就是为了在众怒中获得一种满足感。
于是突然就想到曾经在上《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课程特别留意过的对于人面对死亡时心理发展过程的描述。大意是:当事人在被告知将不久于人世的消息时,通常第一反应是错愕(无法接受),很快伴随而来的就是波涛汹涌的愤怒(命运对自己的不公)。经过一段艰难的时期后,终于面对现实,这时开始极度沮丧、低落。最后的最后,才有可能慢慢的与整个世界,也与自己和解,最终走向死亡。然后许多人可能都没有度过最后这一阶段就逝去了……
想一想,在这样一个漫长的过程中身心有多痛苦,尤其是许多人在病危抢救时所遭受的苦难,难道在生命的最后日子里都不允许他们为自己自私一次么?
所以我想我是可以理解她在前面一个多小时里那种始终愤怒的小情绪的。许多老人最大的心愿是离世时能够无痛苦的自然停止呼吸,称这是一种福分。可是Tessa仅仅是一个十几岁的妙龄少女,从十一岁生病起就没有了正常人生,本应在青春期享受的明媚生活被医院里的消毒水味道和化疗填满。生活再也没法弥补,她的人生永远不会有以后。好友少女怀孕、偷窃被抓等等都可以在今后的人生中有重新再来的机会,可是犯错对她来说都是种奢侈。
所以反正也不用还了,于是她就用人生信用卡提前透支了。说是“提前”,其实她透支的本金早已被命运剥夺。谁又能说这不是命运对她的亏欠。
所以我承认Tessa自私又任性,她早就接受了死亡的事实,却依然满腔愤怒的一边想要所有人满足自己,一方面又推开他们,用冷漠刺伤关心她的人们。但是正因如此,才让这部片子显得如此真实。没有人是圣人,这里不需要道德批判,感受即可。毕竟这是电影,电影只是现实生活的另一种表达方式。
而悲凉中的小温暖就在于,是父母、Adam、弟弟、临护以及主治医师尽自己最大的力量,陪伴Tessa跨过前面的所有阶段,最终走向人生终点。看到心爱的人一点点衰亡莫过于世间最残忍的事情之一。可是正是这个过程,又似乎冥冥之中给予这些人某种力量。就好像平原地区的人前往川藏旅游,许多人会选择陆上交通。海拔需要慢慢爬升,才能够平稳顺利地适应高原气候。突然从飞机上空降高原,很危险。Adam的父亲因意外亡故,他和母亲难以自拔。而在相伴Tessa的这一段旅程中,他才渐渐学会直面死亡,对于一个十几岁的男孩来说,这是伟大的;Zoey是因为Tessa对生的渴望,才渐渐坚定抚养新生命的决心;妈妈以前一直一直在逃避,可是Tessa最终教会她面对现实;爸爸,他承受的最多,大爱无言,他是Tessa自己所未察觉的精神支柱,可是其实Tessa也教会他去寻找属于自己的美好生活吧。
所以说穿了,Tessa那list上的每一件事无非都表达了她对生的渴望。好的坏的,已经全部体验,尽管人生短暂,也已然无悔。
向死而生,和有情人做快乐事,不问孰是孰非。
Tessa这一场最真实的告别,满足了自己,教会了所爱之人们直面生活。他们擦干眼泪,一定会在今后的人生旅途中找到属于自己的幸福吧。
也许这是另一种形式的爱和力量。
5 ) Now is good
跟love crazy的画面感好像 还以为这部也是圣丹斯亲睐的作品 不喜欢这种绝症患者总觉得全世界都欠TA的基调 但是最后Adam去校园开放日回来之后经过冲突才让Tessa看清现实 重树三观 这里的对话 还是让我热泪盈眶
- I'm coming back as somebody else. I'll be the wild-haired girl that walks up to you on day one, and ask what you're studying.
- And I'll fall in love with you at first sight. Again.
6 ) Now is good
上一次看电影哭到爆是《我和狗狗的十个约定》。
在阳光明媚的客厅,周围是暖暖的金色,泪流满面。
怎么说,这部电影,催泪点很全面。
亲情,友情,爱情,在死亡面前完全无力,无奈。
I don`t want you go. I don`t want you go. I don`t want you go.
在电影里的父亲的哭泣脑海中是我的爸爸他有多么爱我。
去上大学的时候,和爸妈说再见,他们要离开了,留我一个人在学校。
转身之后,他们看不见之后,内牛满面的走回寝室。
现在放假回家,妈妈说,那天爸爸一直在揉眼睛。
这个坚强的男人,我没见他哭过,从来没有。
妈妈还说,在家里,爸爸有一次抽着烟说,真想姑娘啊。
活在当下,真的该珍惜。知道什么才是重要的珍贵的。
现在在家,爸爸为了陪我休了年假。
我为了陪他,尽量不和朋友出去,出去了在外面吃饭回家也再吃一顿。
而片中的男主角Adam,在我的审美观里长得好残啊。
满大街写的TESSA,应该是女生都会感动的。
和一个血癌晚期患者在一起,注定会失去,还是要陪伴。
死者离去是解脱,他要面对的会是无尽的痛苦孤独想念吧。
不过这毕竟是电影,是美丽的爱情故事。
现实生活中,哪来那么多不离不弃。哪来那么多牺牲精神。
可能男主从开始就根本不会爱上女主。
恩,就这样,写得很乱,只是我的想法。
五星的评价,能让人哭泣感动的电影就是好电影。
Moments,life is a series of moments,just let them go!
Now is good。
I know you care
美得不像話了啦。。。。。。。。。。
范宁姑娘的病人圆润了点儿,妆容差劲了点儿。伤感清新质感缺缺,一切都刻意了点儿
前半段很有英伦小清新的味道,后半段就开始缓慢悲伤起来了,不过自从看姐姐的守护者被感动得几天吃不好饭以后,这种绝症频死的剧情我已经免疫了
这诡异的文艺范
范宁的新形象给人以惊艳。虽然是屡见不鲜的题材与故事,不过情绪拿捏的很好。摄影和音乐十分出色。最迷人的依旧是那些美好的青春的浪漫,最动人的依然是生活中细微的闪光点,以及带给我们平静思考的生命的诗意。
故事没创意,但它无疑会触动你,音乐不错!
略嫌煽情了些。别的都很美。不过节奏超慢= =看得本来就头痛的某只更头痛了……OTL……
看完电影之后想把自己想做的事列一个清单,每天进步一点点,争取一件件完成。一辈子既长又短,明天和死亡谁也不知道哪个会先来,活在当下,珍惜现在,不要迟疑,不要留有遗憾。
不出意料,这是一部糟糕的电影,就像达科塔·范宁从始至终的丰腴和美丽妆容一样,化个白血病晚期的妆毁下容会死吗?范宁姑娘以为自己在演校园青春片呢,就别提那几个死前的心愿了,很难让人想明白这个老生常谈主题俗套的片子想表达点什么,及时行乐大爱一场然后死而无憾吗?好在摄影还挺精美。★★
大YD国版韩剧
女版《抗癌的我》
没什么意外和出彩之处。范宁家出妖怪啊……
歌曲不错,但剧情太俗套了,打动不了,dont buy it
达科塔·范宁 的演技又升级了
所以就是now is forever理论再次证明。。
类型片中实在是毫无新意,就要挂掉的小女孩要大爱一场,然后各种治愈各种小清新的表现形式。对于小女孩的塑造还在合理范围之内,男主角的出现到结束有一定的梦幻程度,不够丰满。但影片的情绪把控还算到位,摄影很敬业的传达了影片和人物应有的态度也渲染出了感染力。
let go
live like theres no tomorrow
配乐不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