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放弃真相,就是放过自己
准确的说,这是一部让我郁闷的电影,它让我与我一闺密跟我说起的前不久她的一个故事联系到一起。
我这朋友是个漂亮而善良的女孩,到了婚嫁年纪,她对另一半没有过多要求,只要对方人品好,有上进心就算可以了,前不久朋友介绍认识了一个男人,俩人挺来电,通过了解知道了那男人的底细,绝对是个浑身镶满钻石级王老五,事业有成,而且外型也够得上一级啊,这不就是传说中的白马王子么?起初,王老五对我朋友百依百顺,呵护有加,遇到这样水平的,她当然倾心喽,就在我们女孩子羡慕不已的时候,我朋友却总也高兴不起来,至于原因,当时我们也很纳闷,她又说不清楚。。。没过多久,我们却听说她跟王老五提出分手了,事情是这样的,我朋友出差频繁,那几天又出差了,到了外地,总觉得王老五有事瞒着她,而自己这些天本来就矛盾着,因为王老五太完美了,在外地的前几天寝食难安,再加上几个朋友轮番给她讲现社会有钱人的诸多恶习,她想到如果以后每天在猜疑中度日,岂不是痛苦一辈子?所以一狠心,就提出了分手!而从那以后王老五也销声匿迹了,朋友就更加怀疑那人的品质,为此也伤心了一段日子。我听了之后觉得好笑,但也理解朋友的心情,我劝她说,为什么非要弄清楚别人在做什么呢?做好自己就OK了啦!其实她不是在怀疑王老五,而是在怀疑她自己,怀疑自己的魅力,没有自信。
现在再回头说说这部片子,这是一部反应人性的片子,在大家都在为老修女的古板,甚至是为了那点私欲不通人情而耿耿于怀的时候,我特别理解她的心情;我也不会由于剧情中的牧师对此事提出辞职的行为而自然推理到牧师本人的人品就是差劲的,就像片中所说“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目的”。在别人眼里,作为校长的老修女是那样的自信,专制,独断,利用她“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地位,用她那种不能被周围人接受的方式“统治”着学校,而其实这正是因为她的疑心所致---与其怀疑,不如就告诉自己事实就是看到的那样!惟独这件事,她似乎开始在怀疑自己的直觉,因为那是受人尊敬的牧师,不管在孩子、同事、还是教徒的眼里,牧师是那么有人缘,别人对他的喜爱远远胜于她。老修女骨子里是仁慈是善良的(看她对待年迈的修女就可以看出她是个善良的人,只是方式有些直接),当她发现一点关于牧师不良作风的端倪的时候,本能地扫平了能让她对自己的判断产生怀疑的一切障碍,并通过牧师不自然和不反抗的反应“臆断”事情的真相就是她想的那样,宁可没有任何证据!所以,她真正怀疑的其实是她自己!她的内心深处是及其脆弱的---不管是对是错,不管是不是会伤害到别人,她只做了能让自己不再怀疑的事!最后她哭了,我的理解是因为牧师升职了,在之前她是那么确凿自己的判断,而因为主教对牧师的肯定,又开始让她对自己的判断产生怀疑。。。在老修女的心中,做出错误的判断,远比事情的结果,也就是是否把牧师赶出这个学校更加纠结、拧巴。
而事情的真相到底是不是那样呢?我想,电影有续集,我会给老修女一个她想要的答案,不然她会拧巴终生。。。我觉得这部片子想告诉我们的是:要包容,追求真相只能痛苦自己,如果决定了,也就不要再怀疑自己了。这也是我想跟我闺密说的话。。。
2 ) 省省吧——疑惑就是确信
本来我想展开说说电影虐童疑云的,但一想电影提出的疑问太多,豆瓣上牛人又多,该说的都说差不多了,不如干脆抛开评论,说说怀疑和疑惑这东西。
我以前有个同学很爱一个女生,但一直没跟她说过那三个字,只要他收到她的短信,或是见到她面立即正经八百,话都说不周正,女生深受中国传统素女经影响,恋爱中也不显山露水,因为俩人都从来没有正式表白,最终分道扬镳,虽然旁观者都知道郎有情妾有意,唏嘘叹息一番也无助于事。抛开两人相互猜疑乐在其中不说,恋爱中那层窗户纸不捅破可以朦胧美,可以距离美。但除去爱情,还看不出疑惑可以开出多少浪漫的花朵。
怀疑意味着求证,证据可以是客观的,但求取的过程一定多少涉及主观因素,凡是涉及到主观无论程序,标准如何公正不阿结果也一定会出现偏颇,这里主观的智力道德水准不可否认左右甚至决定判断正确与否,却不可能成为杜绝偏颇的不二法则,原因是“人”作出了判断,而只要有判断就一定有价值取向,这里面必然有取舍,有褒贬,有扬抑。取甚留么,这可是个大问题。
多数事不必怀疑,一怀疑总能找到证据证明你怀疑的正确性,比如你怀疑丈夫在外面沾花惹草,果不其然,他回家身上一定会带有别样的香水味,你若怀疑某人心怀不轨,那么其人一定行踪诡异,你若怀疑共产主义,共产主义就一定有伤痕。反之亦然,你相信老公很爱很爱你,那么就算他被捉奸在床你也会坚定不移地相信他固然肉体背叛,心灵却对你忠贞不二;你要是确信某人心地善良,他就一定不会坏到哪去;解放初期人们对共产主义狂热,甚至盲目,直至现在都不可否认,那确实就是最理想的社会制度。
有两个问题,第一,既然一怀疑便能暴露问题,那么怀疑有其必要性,第二,既然一怀疑难免偏颇,那么如何保证怀疑的公正性。怀疑本身是个瞒着对方的单方或第三方偷偷摸摸行为,这种行为本身具有不透明性,而透明又促使或鼓励人去怀疑,产生这样的悖论不足为奇,只是地下行动如果少了严整的推理以及周详而又尽量客观的取证分析,偏颇应运而生,是为孪生。
多数人取证的过程就不免让人担心了,就像上述提到的,老婆一旦怀疑老公,老公心情不好,晚上偷个懒,不耕地了就以为他在外面加了晚班,兜里发现一根长头发本可能是鼻孔里抽出来的,却被拿来当成证据,更有甚者,有风就是雨,草木皆兵,被疑惑者纵然浑身清白也百口莫辨,欲加之罪何患无辞。电影里说疑惑力量跟确信一样大,我渐行渐远,倒是觉得疑惑就是确信。
你打别人脸自己手也是疼的,但你想打人的时候一定不会用脸往别人手上蹭。
推翻别人容易,推翻自己却不那么简单。就像电影中修女校长即使知道自己有可能冤枉了神父Flynn,但还是固执己见,死活不肯回头,这其实不是极端,更非个案,没人愿意把自己的嘴巴子伸出去让别人碰,除非他有受虐倾向。其实伸出去并不意味着会挨那一巴掌,但问题就出在伸出去乃面子里子问题,乃尊严智商问题,乃食物连锁问题,还有自己前期所有的求证都前功尽弃,在任何一个国度这种浪费和无用功都是为人鄙视的,不论鄙视者出于何种动机,因此知错能改者才弥足珍贵,善莫大焉。在电影《换子疑云》中有上级领导指示将错就错要尽快将案子了了,甚至到最后相关部门主动承认错误,赶紧盖棺定论,换句话也就是封杀疑惑。当某种疑惑能造成更大的破坏时,及时澄清并将它封死无疑实现了被疑惑者利益的最大化。
人人都有遇强则强的韧劲和动力,人们感谢对手,原因不外乎是对手让自己更强大。被疑惑者矢口否认必然会激起疑惑者进一步求证的热情,不说“有罪无罪推定”,所谓百密一疏,最终想不败都好一个难于上青天。
不管人如何取舍,总逃不脱疑惑被疑惑的悖论,既如此,唯有能少疑则少疑,不得不疑时宁疑好不疑坏,被疑时辩驳无用,就坦然接受,至少能让疑惑者在看清事实后无助地趴在人肩膀上或找个旮旯地洞哭泣得像个孩子。
3 ) 疑罪从无(观后感,非影评)
【疑罪从无】是法律术语,也可称之为“无罪推定”。百度百科这样说:“‘疑罪从无’原则是现代刑法‘有利被告’思想的体现,是无罪推定原则的具体内容之一。即:既不能证明被告人有罪又不能证明被告人无罪的情况下,推定被告人无罪。”
并不是要写法律论文,只是想借这个词,说说生活中的一个理儿。
前几天看了个电影《虐童疑云》,英文名字是“Doubt”,翻成“虐童疑云”听着象是港台人的手法,目的还不是为了吸引眼球?后来查过才知冤枉了人家港台,台湾译为《诱·惑》;香港译为《圣诉》,都挺有文化的。在豆瓣关于这个电影名讨论的帖子上,我发表了自己的译名——《疑·惑》,自认为这个名字似乎更能表达创作者的真正意图,况且,doubt本身就有疑惑之意。
这个电影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在美国有一个教会学校,老修女校长对新来的神父老师横竖看着不顺眼,因为神父老师太新潮,不剪指甲、喝咖啡放三块儿糖、跟孩子特别亲近……说来也巧,小修女老师恰好碰到神父老师悄悄往黑人男孩的柜子里放了一件衣服,连带着此前神父老师曾专门跟黑人男孩谈话,并且孩子回到教室后嘴里冒着酒气等等不正常现象,小修女老师产生了神父“虐童”的怀疑。小修女把想法向老修女汇报,不料恰好让老修女正中下怀——早就看你不是个好东西,你终于露出了狐狸尾巴。老修女展开调查,所谓调查,却仅仅是跟当事人核对事实,神父承认黑男孩喝了圣餐酒,但否认是自己诱惑孩子喝的,关于其他事实,他坦陈无法全部告诉老修女;在跟黑男孩母亲的交谈中,老修女得知,男孩的父亲有殴打孩子的事情,男孩心理上特别需要呵护,而神父对他很好。事到如今,事实虽没有彻底水落石出,但也稍有眉目,老修女感觉到了,事情也许并不像她想象的那样……但是,个人化的好恶战胜了理性的判断,她甚至说服自己相信并固守原有的判断。片子的最后,老修女还是赶走了神父,并且为了赶走他,她还制造了谎言。但是,她并没有就此心安,片子的结尾,面对更相信神父的小修女,她承认自己撒了谎,赶走了神父,似乎也从事实上“验证”了她所假想的哪些事实,然而自己却愈发困惑、无法解脱。她,哭出了声。
片子是梅丽尔·斯特里普(饰老修女校长)和菲利普·塞默·霍夫曼(饰神父老师)两大演技派精彩出演,两个配角亦十分出彩,尤其是男孩妈妈饰演者维奥拉·戴维斯与老修女交谈的一场戏,极为精彩,感人至深、发人深省。也正因此,《虐童疑云》被称为演技教科书。
老修女对于神父的怀疑,起初是有缘起的,至少孩子喝酒、回教室后状态不佳等事实是存在的,神父也从来没有掩饰自己对这个黑人孩子的呵护。但是,未经查证是否就把“假想”认定为“事实”?显然不该。在没有打任何一个调查电话的情形下,就妄断神父在前几个供职的教会学校有“前科”。关于孩子喝酒等可疑的事实,她甚至连孩子本人都不去问问。为什么?就因为,出于对神父个人的厌恶,她更愿意相信,他是有“罪”的。因此,对于任何可能有利于神父的调查,她并不愿意去做。和黑男孩的妈妈交谈后,她得知孩子在家里因为不被父亲喜欢而遭遇家庭暴力,隐隐约约地感觉到,自己有可能是误解了神父,但是她并不肯回到理性的轨道上来,原因很简单,那样的话,神父将继续留下来,这是她不愿意的。如果说掩耳盗铃式的调查还是个自欺欺人的小错误,那么,后来老修女向上级机关举报神父时,则直接撒谎,说曾向神父以前供职的学校调查,“调查结果”表明神父“有前科”,这,显然是个大错误。用更大的错误来“修补”已经犯下的小错误,何止是错上加错,简直就是陷入万劫不复的深渊了。这也正是,当神父如她所愿离开之后,她却再也无法解脱的真正原因。这么看来,老修女的良知还算没有泯灭。
“怀疑”一词,实在没有褒贬之意,也许,正是因为有了怀疑,才使得真相能够大白于天下,才能让正义和公理不被黑暗所销蚀。但是,当“怀疑”降临时,理性的求证该有多么的重要,当偏见战胜理性、好恶取代客观,真相不仅无法昭示,反而会走向反面,白的不仅不白,而且变成了黑。《虐童疑云》最后并没有给出事实的真相,没准儿神父真有虐童的事实也说不定。但电影中真相是什么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们要反思,当我们起疑时,我们应该持有什么样的态度。
“疑罪从有”无疑是老修女的价值选择,“宁可错杀千人,不能放走一个”这句中国老话您熟悉吧?可见喜欢对怀疑的事情做“有罪推定”几乎是最符合人性的了,通俗点说——就是不往好了想。但,我们对待事情的态度,往往是照见我们内心的镜子。怀疑本身并无对错,也很自然。但是,在求证的过程中,在求证未果的时候,能否坚持“疑罪从无”,也可以窥见智慧的高下。“疑罪从无”对于被疑者来说,是公平的、正义的,即使事实确实是他有罪,但是,“放过一个坏人”与“冤枉一个好人”在天平的两侧时,你倒向哪边?设身处地地想想,如果我是被冤枉的那个呢?这恰恰体现了“疑罪从无”伟大的法律价值。显然,它不应只被用在法律审判上。
讲一个我自己亲身经历的小故事。我以为我早就把它忘得一干二净了,结果在前几天跟同事吃饭聊天的过程中,它突然从被掩埋了二十几年的脑海里跳了出来,那场景如此的清晰,以至于我不敢再想。
在我小学四年级的时候,一次上课时,我把凳子给坐翻了,发出了砰的一声(原因记不清了,只记得自己是完全无辜的)。老师正在板书,并没有看到凳子翻倒的过程,她回过头来,认定是我上课捣乱,斥喝我要我站起来,言外之意我是个淘气的坏孩子。我不是淘气的坏孩子,我向来以自己很乖而自豪。情急之下,我并没有顺从罚站,而是极力申辩,在跟老师顶嘴的过程中,句句都站在理上(现在想来,当众申辩本身也许就是中国传统所不能接受的“不敬”)。老师没了面子,内心里愈发把我认定为“淘气包”,愈发觉得刚才凳子翻了一定是我调皮捣蛋的结果。她不好对我发作,但她让我的同学去叫我妈妈——我妈妈是我所在那个很小的小学校长——她要借我妈的手来惩罚我。我妈妈来了,她也没办法不把手借给她,因为她要维护老师的权威。我妈妈不再做任何调查,因为即使是调查,也似乎被视为对自己孩子的袒护,以及对于手下老师职业水准的完全否定。我妈当众煽了我巴掌,一切不公正的后果,都由我来“买单”。事后,我妈跟我聊天时坦言,根据她对于自己儿子的了解,她并不相信那个老师的说法,但是她没有别的办法。老师有老师的面子,老妈有老妈的难处。事情的最终结果是,真相如何不再被问及,在大人们的“面子”面前,给孩子一个公正显得那么微不足道。
老师对我“疑罪从有”是个小错误,然而,她为了拒绝面对这个错误,而借用我老妈的手来打压我的申辩,乃是错上加错。也许,此事在大人心理不会留下什么印记,但这件事对我肯定是个疼痛的伤痕,我能够在遗忘二十几年之后重新清晰地想起这件事,足以证明它对我的伤害。
写下这些,虽然多少仍有些不释然,但并非责难老妈和那个老师,还是想说,“疑罪从无”其实很难,并不容易做到,主观的、客观的理由都有,但还是要努力尝试着“疑罪从无”——为了被怀疑者的公正,也为了自己心灵的安宁。有利于心理健康的事情,多数都有一定的难度,去做,才有机会发现风雨之后的阳光,难!但是值得。
“疑罪从有”即使不是人类天性上的弱点,至少也是出自内心的不良习性,你看你看,我看到电影名《虐童疑云》就怀疑是港台的翻译,这种生活中稀松平常的“怀疑”,其实不过被证明是一种偏见而已。而这个世界上,最不缺少的便是偏见。既然“偏见”是人类骨子里的弱点,克服它似乎也不可能,但至少,别伤害他人,别动不动就“有罪推定”吧。况且,大错误,往往是为了掩盖一个小错误所犯,人们总是这样糊里糊涂地走上那条不归路。
“疑罪从无”是一种救赎,救赎一个可能存在的误解,救赎一个可能因犯错而不安的灵魂。
“疑罪从无”,为别人,也为自己。
4 ) Flynn牧师比较无辜哈
1 [虐童疑云]观后感
这部电影看了三遍,是个好片子!
第一遍看的时候,我认为Flynn是无辜的,Sister Aloysius(修女校长)是个固执己见的人.而且许多细节没有注意到,台词也没有深入理解.
第二遍看的时候,我认为Flynn是GAY,Donald Miller也是GAY.Sister Aloysius不一定是错的.
这部电影优秀之处就在于它把观众也给忽悠了.
整部电影从开始到结束有许多地方能证明Flynn是GAY.首先Flynn喜欢留长指甲,爱清洁(有些牵强,但是也是一点).Sister Aloysius曾经骗过Flynn说她打过电话,那个电话是给修女的,Flynn当时担心的应该就是怕Aloysius打电话查看他的过去,所以自己辞职了(他的过去就是有过猥亵男童的历史).还有就是Flynn是个教父.
Donald Miller是个GAY就很好解释了,认真点的观众都知道他母亲说过的话,她言中之意就是Donald Miller天生的GAY.他父亲所以很烦他.而且Donald Miller想当牧师也是因为GAY.这也就说明Donald Miller没有朋友,性格孤僻的原因了.
Donald Miller对Flynn教父却是很有好感,我觉得不是因为Flynn想要对Donald Miller怎么样,我觉得Flynn教父从前确实做过坏事,对不起上帝,但是Flynn教父应该改了,从他的布道可以看出他已经知道自己的过错.Flynn教父对Donald Miller我想应该是他们彼此都是GAY,而且Donald Miller很孤单,确实是Flynn内心的爱心想帮助Donald Miller,所以Donald Miller对教父感情很好.也许真的Donald Miller和Flynn教父之间什么事也没有,只是关键的时间关键的地方关键的人物关键的过去历史导致一切都是那么的巧合,使得Sister Aloysius相信自己是对的.这也是Sister Aloysius对自己教会的尊重.
再者就是Flynn教父和Donald Miller之间确实有些什么.这也好说明,因为就算教父和Donald Miller有关系,Donald Miller也不会在意什么,而且还会反过来帮助Flynn.因为两个GAY凑在一起,真的很难得,有共同语言,彼此温暖啊...当Donald Miller的母亲知道他儿子和教父之间有可能会有关系的时候,却保持一种无所谓的态度,不是因为她母亲是黑人,在忍,而是她的母亲真的是对自己的儿子好,因为Donald Miller没有朋友,有人能给自己儿子温暖,就行了.她母亲最后也说了,她的战线是和自己儿子和对自己儿子好的人站一起的.
作者:cs152652950 2009-2-6 22:39 回复此发言
我觉得Flynn确实想对孩子做什么但是没有成功,他自己也在挣扎中,他坚守作为神父的职责又不可以表现出疑惑,从神职人员的信仰角度来说Flynn明白自己是有罪的,他也能从自责中更坚定什么是对的,所以他进行了三次成功的布道。
5 ) 《虐童疑云》:其实,我也有疑惑啊!
1964年,马德里的一间修道院,伊格纳西奥和恩里克在足球场上惊鸿一瞥,内心的情愫在黑暗的戏院中慢慢滋生,然而两个男孩之间的“友谊”却遭到校长莫罗神父揭发。为了让恩里克不被逐出学校,伊格纳西奥向莫罗神父奉上了自己无邪的童贞······这是阿莫多瓦《不良教育》的开头,影片根据阿莫多瓦本人童年遭神父性侵犯的真实事件改编,带有强烈的自传体色彩。此片着重强调了童年时期的不幸经历对于成年后心理的影响,同时借助这样一个故事撕下了教会虚伪的面具。
同样在1964年,同样是在一个天主教学校里,只不过故事发生在大西洋彼岸的纽约布朗克斯,长久以来,这个天主教学校都一直秉承保守与严格的校风,但这一切都因为弗林神父的到来而渐渐有所改观。但弗林神父却对学校里的唯一的一名黑人学生情有独钟,而年轻的修女都将这些看在了眼里,并将她所看到的告诉了校长阿洛伊修斯,于是阿洛伊修斯修女开始了一场关于真相的大猜想,并想借此把弗林神父逐出学校。
电影《虐童疑云》是一部探讨道德伦理、宗教权威以及疑惑信仰的影片,当然影片的重点不在于神父是否“娈童”和怎样“娈童”这些肤浅的表象上,而在于通过这样一个“娈童”的怀疑去探讨道德伦常。个人认为《虐童疑云》这样一个中文译名更多的是形式大于内容,因为影片的本质不是在于这个“虐”字,而在于那个“疑”,而这个译名多少冲淡了怀疑的意味而多了些许吸引眼球的因素。神父到底有没有侵犯黑人小孩?在这样一个大的“怀疑”中衍生出影片的主人公更多的怀疑。
通常我们会怎么样去判断一个人是好人还是坏人?我们内心中所掌控这样的判断机制的标准又是什么?从何而来?我想很多人在判断时也未必会去想这些问题,即便去想也未必能弄明白。平常的生活经验告诉我们,老鼠是坏的动物,猫捉老鼠,因此猫是好的动物,同理我们可以推出小偷是坏人,而警察抓小偷,所以警察就是好人,然而事情真的有那么简单吗?就比如说我问你你是好人还是坏人,似乎这是一个很难回答的问题。
电影《虐童疑云》多少有点这个问你是好人还是坏人问题的味道,弗林神父慈爱和蔼,性格开朗,给死气沉沉的天主教学校带来了自由的风气,他更是对受同伴排挤的黑人学生关爱有加,但是你能说他是好人吗?从影片中的种种暗示我们早已经得知这个表面慈爱的神父绝对是一个衣冠禽兽,影片没有明确地否定神父,但同时也没有肯定他,因为他即便如何慈爱如何悲悯天下,都无法证明自我的高尚;阿洛伊修斯校长从一开始好像就被刻意地置于了道德的反面,她独断专行,在教学管理上缺乏人性关怀,并且用卑鄙的手段去妄加定夺别人的罪恶,然而她做错了什么?影片所呈现给我们的一切都显得暧昧不清,而这一写使得整个“娈童”事件成为一团疑云。正是因为这样的暧昧不清,使得道德的裁决一不小心就成为暴力的工具。影片着重在于doubt,关于doubt,电影中有两段特别的提示,一个就是开始不久神父关于Doubt的布道,另一个就是影片结尾处校长的哭诉,这两处,为电影做了很好的注脚。
1963年,马丁·路德·金晋见了肯尼迪总统,要求通过新的民权法,给黑人以平等的权利;1963年11月22日,美国总统约翰·肯尼迪在德克萨斯之行中遇刺身亡;1964年,金博士获得诺贝尔和平奖;同年美国议会立法通过《民权法》,在《民权法》中提及了黑人的选举权、就业权和公共领域等方面的权力,但有人认为这个法案实际上是将美国的种族隔离制度从“字面上”变成了“实际上”的种族隔离。并且六十年代的美国社会还伴随着学生、妇女、民权等等运动的兴起,旧的信仰被打破,人们普遍感到迷茫,相互之间缺乏信任,社会信仰确实,白人与有色人种之间冲突不断。《虐童疑云》的故事就发生在这样一个旧信仰风雨飘摇,而新信仰尚未形成的真空期。
在了解了当时的社会大背景后,再去看看影片的人物就能明显感觉到道德天平的失衡。阿洛伊修斯校长象征着传统、保守,对于学校的管教甚严,她不满孩子们用圆珠笔写字,认为这样会导致制笔业的衰亡,她更是看不惯神父对孩子的偏袒,他喝茶要放三颗糖等等,所以在她的眼里,只要一切有悖于她的那一套“行为准则”的都是不被允许的,或者说是她所不能容忍的,而这一切还不是关键,关键在于这样一个蛮狠专横的老太婆在没有证据的情况下还要一口咬定别人有罪,所以无论如何在我们看来她都是一个反面角色,再加上弗林神父在布道时那句含沙射影的“不要用正义的名义随意诋毁别人的爱心”的告诫更是将女校长推上了被众人否定的地步。但是她这样做到底错了吗?她对于制笔业衰亡的感叹只不过是一个普通人的絮絮叨叨而已,回想自己上学时老师还硬性规定铅笔不能用自动的,钢笔墨水只能用蓝黑的等等。阿洛伊修斯校长对于年老逐渐丧失视力的老修女的关心,对于年轻修女生病哥哥的问候等等都可以看出来这是一个不善表露但实际是有有爱心的女人。而弗林神父代表着现代,他给严谨的学校带来了变革,他关爱学生,尤其是对于受人排挤的黑人学生的关爱更是使得观众会认为这是一个正面角色,然而那桩娈童案使得这个人变得扑朔迷离起来,但是从影片所反映的信息来看,对于弗林神父娈童的事情,黑人小男孩显然不是被强迫的,而且男孩的母亲即便是在知道了此事的情况下纵容神父,她的理由是这个世界上出了神父关心她的孩子之外就没人关心了,在家常被父亲殴打,在学校里被同学起伏,在社会上他什么也不是,所以神父对于黑人男孩的“特别关爱”反而得到了当事人和其母的认可,实则罪恶的一桩猥亵事在那样的环境中竟然变成了一个善举,所以我们也很难将慈爱的神父和禽兽这个词联系起来。
年轻的修女可以看成是观众在影片中的思维,她的所思所想代表着观众的观点,在一个实善表恶的修女和一个实恶表善的神父的角力中摇摆不定,于是怀疑产生了,是对于自我信仰的否定?她一方面看不惯女校长的专横妄猜,另一方面始终游离于神父是否真正娈童一事,道德的天平在她身上失衡了。她难道认为阿洛伊修斯是可恶的?显然很难,因为修女不是出于私利去认定神父的罪行,她之所以认定神父“有罪”,竟然是出于神圣的信仰,是为了维护“神”之下的荣耀,但修女所谓遵循上帝之“美德”异变成扼杀他人爱心的暴力。
孰是孰非?其实,我也有疑惑啊!
6 ) 立场的无奈
当小修女问校长“你证明了吗?”校长说“向谁”小修女说“除你之外的人”看到这我想到,一些人被宗教法律道德套得牢牢的,连自己的良心都逃不过,他们的世界只有规矩,没有人性,不过似乎也没什么错。但是他们除了愧疚,什么也没得到。
不讨论对与错,只是反应出各种立场的无奈,以及诸多社会问题。黑人母亲认为只要有人对她儿子好就好,能熬过上好高中就好。乍一看很不分是非但在那个时代也能理解。梅姨是过于坚持原则,但心也是好的。结局也是讽刺。最后想说演员演技都太赞。
7 ) 凌驾于真相之上的是什么?
我从来没有看过一部影片,里面没有任何人死去,甚至没有任何人受伤,主题却如此沉重,压得人喘不过气来。
除非我们还少不更事,否则我们一定遇到过这样一种人,他们对自己认定的事情一如既往,绝不动摇,就像Aloysius修女一样,仅仅凭自己的直觉,和一些谈不上确凿证据的蛛丝马迹,就一口咬定Flynn神父有娈童行为,誓除之而后快。在她进行道德审判的过程中,一人身兼原告、律师、陪审团、法官和行刑人数职。她凭着自己对正义的信仰,不惜撒谎也要把Flynn神父撵走。但是,作为一个普通人,她又不是侠客或超人一类的正义化身般的角色。和James不同,她是一个寡妇,丧夫后才当上修女。她待人无比苛刻,孩子们都害怕她。她甚至不允许学生用原珠笔写字,原因是这导致了人们都不再注重书法。她像原教旨的化身一般严格和残酷,过着清教徒一样的自律生活,饭桌上像太平间一样安静,学生见到她像犹太人见到纳粹。
再说Flynn神父,他是一个反传统并且开明的神父。他喜欢搞一些亲民的活动,带给教区人民世俗的温暖,送玩具给学生,甚至建议在圣诞聚会中用流行曲取代颂歌,以宣示宗教信仰并不与通俗文化为敌。当然,他写字也用原珠笔,不难想象,他并不能写出一手令Aloysius修女喜爱的漂亮书法。故此,除Aloysius修女外,影片里几乎所有人都喜欢他,尤其是黑人小孩Miller。
但是,编剧并不要观众做简单的道德评判。影片中Aloysius修女对Flynn神父的指控事实,并非昭然若揭。现实中的是与非不像数学题里的单纯,《撞车》里有种族偏见的白人警察最后舍命救了黑人妇女,而唾弃他而去的同伴却阴差阳错地失手杀死了黑人青年。现实中的例子更是举不胜举,比如讨工伤赔款的刘汉黄成了杀人凶手,刻薄野蛮的台商成为被害人。等等。编剧在整个故事里没有透露神父是否有娈童行为,正如片名,一切都是doubt。
无论小Miller自身是否愿意,世俗法律和基督教教义都不容许娈童行为。针对Aloysius修女有理无据的指控,Flynn开始时处于绝对的优势。但慢慢的,随着修女锲而不舍的偏执行为,他变得焦躁,无法自圆其说。他变成在强调,他的所作所为,对小Miller是好的,对所有人都只有好处。但他也承认,有些事情不能坦白,那超乎了Aloysius修女理解能力的范畴。但编剧没有交代这不能说的事情是什么。按照正常推论,有可能Flynn神父也是同性恋,并且和小Miller之间存在一段畸恋。
可是这一切都没有任何证据,一切都处于暧昧之下。甚至Aloysius修女为逼走Flynn神父而撒的谎,也仅仅能证明神父是因为犯了过错而离开了上一个教区。它甚至不能证明神父犯过的过错和娈童或同性恋有关。而且,Flynn神父也在Aloysius修女面前为自己从前犯过的过错忏悔了,却没能得到宽容。
我们往最善的方向想,事情也有可能是这样:12岁的小Miller是天生的同性恋,为此在公立学校被欺负,且没少被父亲揍。然后,他转到教区学校后却是唯一的黑人孩子,当时是1966年,肤色加性取向的双重歧视可以要了他的命——要知道断背山里的JACK在1981年还被歧视同性恋的人杀害,所以,当开明的Flynn神父接纳并保护起Miller后,得到了Miller太太的感激和小Miller的尊敬。最后,为了保守小Miller是同性恋的秘密,面对Aloysius修女的指控Flynn神父不能为自己辩护,只得离开教区。在这一种假想下,所有人物都出于善良而行使着自己的正义:Aloysius修女代表着严肃的正义和关怀;Flynn神父则代表着慈悲、宽容和牺牲精神。
可是编剧没有为任何一种假设下定论。影片从头到尾也没有否定过Aloysius修女的推断是正确的可能性,亦即Flynn神父确实有违犯教义的同性恋倾向和违犯法律的娈童行为。那样的话,Aloysius修女就成了一个superman一样的角色,当司法力有未逮时,充当一名正义仲裁的代理人;而Flynn神父尽管可以得到世俗的同情,但他却没资格成为一名神父(天主教不承认同性恋),同时还犯了娈童罪。
在向观众提供了这样的双向可能性后,剧本已从多角度拷问了人性的善与恶、是与非。可是剧本的精巧还不只此。编剧为Aloysius修女设定了一个自忤的困局。表面上,神父象征着开明的、变革的,甚至带一点对传统教条背叛倾向的角色,而他的行事也是不拘小节,不默守成规的。而Aloysius修女正是为了捍卫原教旨的庄严而向他展开攻击,Aloysius修女的人物形象恰恰和神父相反,是个教条主义的、呆板僵化的、一丝不苟的人。但是,当故事发展到她得不到Miller太太的支持,又搜集不到证据指控Flynn神父后,她却选择了以撒谎的方式达到了其目的。这种谎言在世俗的指控中可以撒,例如周星驰在《九品芝麻官》中为了骗常威供出犯罪事实,把他亲儿子抱来滴血认亲,却骗他这是张敏的孩子,最后伸张了正义。可是Aloysius修女不是包龙星,她是把自己供奉给主的神职人员,她如果凭撒谎逼走神父,那么即使她的动机是善的,她的行为也不过和神父无异——即使她能证明Flynn是同性恋,没资格伺候主,可她自己使用了撒谎手段,同样也没资格再伺候主。何况神父的行为,无论过程如何,结果却是好的,他既保护了小Miller免受别的学生欺负,又使Miller更快乐和信奉主。正如他面对James修女的质疑时暧昧不清的表白所述:我做的这一切都是出于爱,是天父所说的“凡人之爱”。
这样的话,无论是Aloysius修女,还是Flynn神父,都不过是以自己的方式实践着自己的善良和正义。到底孰是孰非?或许正如天真单纯的James修女所惊叹:It's upside down。
不得不提,由于剧本改编自著名戏剧,所以叙述上相当精练,丝毫不拖沓,也不枝蔓延伸。和故事情节相反,影片里的每一组镜头,都有着明确的作用,绝不暧昧不清。编剧为doubt的双方都留下了相当多的疑点,而且针锋相对。对人物形象的刻画也故意营造反差。比如影片里神父和同僚们边吃饭边说着粗俗但无恶意的笑话,镜头一转,修女这边的饭局静得像守灵一样,年轻的James修女只不过吐出一点不喜欢的食物,就马上迫于Aloysius修女的瞪视而重新塞回嘴里。再比如,神父对孩子总是呵护呵护再呵护,修女对孩子总是惩罚惩罚再惩罚。而针对指控的娈童嫌疑,影片里既有修女从远处看到神父拉小London的手被抽回的画面,但又交代了神父常检查孩子们的手和指甲是否干净的习惯。对此正方可以指控,神父确有娈童倾向,在小Miller前已勾搭过小London并被拒;反方可以辩护道,神父只是在检查孩子有没洗干净手,被调皮倔强的小London推开。而无一例外的是,编剧对出现的种种可能性不置可否。影片在细节和镜头运用上极花心机,即使是看似平常的一个镜头,也带有暗示和伏笔,但事实始终在两方面的“证据”之间摇摆,真相始终不明。在角色心理方面,观众在看第一趟时,会感觉Flynn神父的内心历尽沧桑。可是影片完后,特别是最后一幕Aloysius修女倒在James修女怀里痛哭忏悔,坦承自己所提出的指控也并非确凿无疑之后,你会发现,其实她的内心历程也同样坎坷。对于本片来说,真相并不是重点,编剧并不想观众在观影后只关心“到底Flynn神父有没做那样的事”,影片没有给出足够的证据支持正反的任一方。而现实中的事情往往也如此,不同信仰、不同文化、不同价值观念和不同动机的人犬牙交错地混杂在一个大社会里,令到发生的很多事情根本就没有唯一的正确解答。简而言之,这个世界是不能一元化地去理解的。
如果说,彼此都有一颗善良正直的心,修女爱孩子,神父也爱孩子,却因为爱的方式不一样,为了刻板的道德教条斗个你死我活,何尝不是一幕悲剧?如果让我来回答标题的问句,凌驾于真相之上的是什么?我会说,是宽容。
顺带一提,影片里Flynn神父随着情节的发展,主持过三次布道。表面看,神父的布道和影片的主线情节无关。但其实影片的主题早已暗喻在布道内容中。我此前对天主教的布道不甚了解,看过本片后,我觉得它就像编新约的作者一样,用寓言故事来宣播教义——只不过由神父结合当下的世情来编故事并讲出来罢了。
第一次布道时神父说了一个故事,一艘船在风雨中迷失了方向,在一个晴朗的夜晚,船长通过观察星象,认定了一个正确的航向。然后,接下来的二十天都是阴天,他再也看不到星象,船也没有抵达陆地。面对自己内心和船员们的质疑,他不由对那个星象产生了怀疑,他甚至怀疑连那个晴朗的夜晚都是自己想象出来的,只是为了给自己一个坚持下去的方向。然而,除了死磕到底,此时他已再无退路。这个布道中的故事的高度象征性、隐喻性和对整个剧本的作用,堪比卡夫卡的长篇小说《审判》里那个著名的寓言“在法的门前”。故事里迷航的船长遭遇的困境其实就是Aloysius修女的困境,同样地,为了贯彻正义的Aloysius修女和为了逃出生天的船长,眼前仅有的可走的窄道也只有执迷不悔一途而已。
我相信,每一个叙事艺术的创作者都会遇到眼前一亮的故事,它既关怀人的处境,又不忽视现实的复杂性,不提供答案或真理一类的东西,却促使观者去思考。这部影片就是让我眼前一亮的作品。
值得一提的是本片中演员们的表现,接近完美。绝大多数时候你都可以放心地把情绪交到他们手里。本片男女主角都是往届奥斯卡小金人得主,碰到这样一个可以让他们尽情发挥的剧本,实在如鱼得水。最后本片男女主角和两名配角同获去年奥斯卡提名,难怪后来有人把它当作了演艺教材影片。
怎么这么好看呀!怎么能把这么微妙复杂敏感的题材拍这么好的呀!!对白太赞了!几场纯粹地对白戏精彩得一塌糊涂,值得一看再看。
怀疑是一面镜子,让这世界的丑陋无所遁形。
如此简单的故事被表现得如此到位,对白如此之有力,演员表演如此之内敛却内藏张力,摄影音乐都恰到好处,美术服装和道具也深得我心,三个主要演员皆被提名。梅姨的片子我都爱,每一个都演得出神入化。太牛逼了!这岂止牛逼二字得以形容的?!而doubt这个名字,简直也太一语中的了。
守旧又让人产生恐惧的Sister Aloysius,新锐的Father Brendan还有善良的Sister James还外加出场不多却颇有亮点的Mrs.Miller,四方把天主学校变成了一个价值观,信仰与认识互相激烈竞争的竞技场。让故事没有落入明显的关于黑与白讨论。而冷峻的色调和摄影,让这场“竞技”变得更加真实而又残酷。
太闹心了。。。明明就不确定嘛也不找证据也不问人就一口咬定别人就是你想的这样,这他妈不是固执己见自以为是是什么?那么多影评还在那里大扯特扯疑惑是信仰啊什么东西的,除去演技我觉得这电影打一星都嫌高。
孰对孰错???恐怕只有上帝能说清吧……(这戏看的真TM过瘾!!!这才叫真正的实力派)
关于事件本身有点太轻描淡写,所以老觉得他们是在小题大做。有没有猥亵已经不追究了,重要的是看清人内心的一些东西。几个人演技都很棒
其实是很小的一件事,甚至根本不存在的一件事,很可能只是脑海中的一个念头,被放大成了这样一部令人紧张屏息的电影,真正阐释了什么是“心魔”——或许对有宗教信仰的人来说尤甚。舞台剧改编所以看演员们飚戏再爽不过了,但最后梅姑是有点演过火了吗,戴维斯戏份不多但最精彩
这部电影里的几出对手戏都无比震撼 为了改编成电影已经下了很多功夫 但舞台剧感觉还是有些浓 人物的刻画一流 眼神绝佳 每个人物都是矛盾而有深度的 Viola Davis巨强悍 Hoffman和Streep也都是一如既往的高品质
演技派大将。天主教会学校严肃不苟的修女标杆立新的神父初来乍到的小修女受人欺侮的黑人学生。Meryl居然是反面角色要维护的是固守不变的教条主义害怕的是改革是让教会脱胎换骨。Hoffman很棒尤其是布告的内容先是doubt后是gossip。羽毛的比喻太形象化了人言可畏啊。Adams也不错善良。
【B】对于性侵讲的很隐晦,演员和对白撑起来的片子,强大的戏剧张力全靠角色撕逼,剧本也不错。 电影花了不少笔墨把天主教学校体现的刻板严格,笑了,导演您有朝一日来内地的中学体验下……
梅姑最后那一声哭腔让我好一个寒战。最激动人心的当然是梅姑和黑妈的对戏。按照电影的讲述,每个人心里都有了一个事实,但是请不要认定,请保持疑问吧。我以后会注意艾米亚当斯的。
美国电影经常会以律师、教师、牧师为主角,因为这些人可以在一个场合,合情合理地大篇幅演讲、说教、灌输美国的价值观。当然,美国人的价值观是牛逼的,普世的,这个我接受,可问题是,艺术不是用来图解政治、传递价值观念的工具。美国人什么时候能放弃这种说教,像欧洲人那样去理解艺术、尊重艺术呢?
Doubt is just as powerful and substantial a bound for us as certainty. When you get lost, you are not alone.电影名字翻译的真恶心 原名Doubt.
对白有力,细节准确,最重要的是一干演员强大的表演,把这个关于在特定时代的禁忌和人性本源中的弱点的普通故事讲述地跌宕起伏;导演在氛围烘托上颇费心思:异状天气,办公室突然坏掉的灯,大量倾斜视角构图用以反映人物内心的摇摆不定,几大主要角色对戏时对站位的掌控,于无声处听惊雷。
the mininalism and bleakness leave such room for powerful performances, all the 4 (maybe not Amy Adams?)
成也萧何,败也萧何
紧接着换子疑云看的,结果俩疑云竟然半毛钱关系都没有,对这部比较无感,大篇幅的沉闷对话和令人生厌的老处女。
疑罪从无原则是现代刑法‘有利被告’思想的体现,是无罪推定原则的具体内容之一。即:既不能证明被告人有罪又不能证明被告人无罪的情况下,推定被告人无罪。
给4星觉得屈了你,给5星我下手犹豫。这片子的2000万美金投资投哪儿了?这不是诘问,是好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