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部遵从了三一律,极具话剧感的电影中观众一点也没觉得枯燥乏味,只是短短的一个下午,两男两女,两个家庭,一下子点出了种种问题,往深了说,政治、人性、西方的价值观,现代文明的认知水平;往潜了说,男人、女人、家庭、中年危机、婚姻矛盾。对话中这些问题一一涉猎并且点到为止。不得不说波兰斯基真是一个天才,就是在这话唠十足的话剧味电影中他仍然没有丢失幽默和笑点,对话的几个阶段,阶段中的小高潮,整个对话的大高潮都起伏有致,每个阶段的起承转合都拿捏的火候适中,永远保持观众的新鲜点。 在四个人的激烈争执中,最主要凸显或者最能引起观众思考的,应该是西方人在对于文明和粗野这两个认知观念的怀疑和辩驳。同时也是美国人价值观的碰撞,是杀戮还是和平,是英雄主义还是沉默主义。 孩子本是这场争辩的导火索,孩子是传承未来的种子,而成人世界的价值取向在一个下午的争辩中已经初见端倪,文明是否是现实世界的一块遮羞布?混沌和迷茫是个各抒己见的西方人该思考的问题,因为他们已经具备了思考这些的条件和时间,饱暖之后思的并不只止于淫欲。中产阶级代表的是主流的话语权和价值观,四个成年人的对话向我们展开的就是美国中场阶级中对于这类问题的几种态度。 理想主义的道德高度和现实主义的道德观永远是无法调和的。而施暴者和受害者是永远不可能站在同一个平面上和谈的。所谓的道德和文明可能只是现实暴力上虚掩的一张面具,而这块面具又是极易脱落的。就如C先生说的,每个人的心中都一个杀戮之神。杀戮是人的本性,而文明则成为了一种虚伪。事实上,人人都希望成为一个施暴者,道德的高度永远只是在一个利益集团的相对范围内。就如剧中被伤害的孩子家长在将自己摆到一个道德高度,认为自己是文明的象征者,因此,他们才会摆出郁金香,摆出馅饼伪造一个和平文明的和谈局面。但是事实上呢?他们永远有分歧,他们依旧存在着不满和怨气,他们更希望的其实并不是和谈,而是像最后penny做的那样把nancy的包扔掉,用暴力的方式解决心中的不满。反过来,carren一家也并没有一种发自内心的愧疚之情,或许开始是有的,但是内心的深处依旧没有感到自己有什么问题,只是迫于“文明”的枷锁不得不道歉和谈。而当这个四个人永远谈不拢的时候每个阶段的态度都开始暴露出他们内心的真实想法,酒精更是让心中的“杀戮之神”开始苏醒。 nancy的温文尔雅,penny礼貌的极力克制都土崩瓦解,这两个女人的戏里,在对冲突的问题上她们字字玑珠,在对于男人和家庭的问题上她们一拍即合;反过来两位先生也是如此,在孩子的问题上他们剑拔弩张,在女人和家庭的问题上他们显露出无所谓,更希望谈谈威士忌或者抽根雪茄。这反应的就是男人和女人在家庭问题中的态度以及男人和女人互相的看法。 其中四个人对于社会的认知反映出美国人对政治的看法和几种存在的主流价值取向。penny的理想主义道德观,penny丈夫的古典主义价值观,nancy的女性主义思维方式以及她丈夫的现世主义价值取向都充分的得到彰显。在这一下午的几个小时中,在一个纽约布鲁克林区的中产阶级家中一切关于文明的假象都被渐渐扯下,我们看到的是不是就是我们自己的样子呢?
这部电影,符合我最喜欢的那种电影的特征,演技扎实的戏骨,火花四溅的碰撞,衔接流畅的对话,狭小的场景把演员困在其中,所有情节全部都要依靠剧本功力,整场电影如同观看一场精彩的网球混合双打,有太多可以回味和分析的细节,它不像一些制作华丽的大片,它调动的不是观众的视觉刺激,而是让你的大脑也真正参与进来,如同引擎被轰然启动,开始跟随噼里啪啦的对话高速运转起来。类似这样的电影,还有《日落号列车》《与女人们的对话》等等……
剧情其实非常简单,就用AB来代替这两对夫妻好了。A夫妻的11岁的儿子用一根木棍打了B夫妻的儿子,导致B夫妻的儿子嘴唇受伤,掉了两颗门牙,于是A夫妻亲自上门道歉,试图协商一个解决方案。
既然决定要孩子,打算开始要为一个生命的成长负责,这种鸡零狗碎的事,对所有父母来说就在所难免。显然谁都不想处理这些破事,但我们的一生常常就是被无数的破事牵着走,好像一头被蒙上了眼睛不停转圈的瞎驴,我们有时也巴不得像个孩子一样,抄起木棍痛痛快快的把生活揍一顿,然后一走了之,让别人来收拾烂摊子。但我们不能这样,因为我们长大了,我们会不停告诉自己,我们是成年人,是文明人,所以我们有责任,必须一件一件处理好这些生活塞给我们的无穷无尽的麻烦事,哪怕珍贵的生命就在这些不情愿中一点点的流失。
所以,A夫妻硬着头皮来给儿子登门道歉了,他们谦逊而充满诚意,把自己的儿子骂的狗血淋头,说他是个疯子,承担了所有的责任,并且提出要给B夫妻的儿子找最好的牙医,本来协商到这里应该可以完美结束了。
但有时,就是某个细节出错了,甚至不能说是出错,只能算得上是有点不对劲。在这件事里,那个细节就是A先生在协商过程中接了几个电话,因为他是个律师,而他最重要的客户是一家制药公司,在这个早晨爆发了公关危机,他本来应该去处理这件事,却被妻子硬拉来为儿子道歉。
于是,一些情绪开始酝酿起来,B太太开始认为A先生并不尊重这个事件,认为他们需要更有诚意的道歉,于是四人又再次回到室内,寒暄,协商,但情况并没有变的好转,而是越来越失控,最后已经和孩子无关,而是开始互相控诉,控诉婚姻,控诉社会,文明的外衣就这样被一件件剥掉,人们最终都说出了心里真正的想法,互相指责对方是骗子,懦夫,神经病。
这部电影名为《carnage》,意为屠杀,这名字似乎太过严重,毕竟电影里并没有人真正死掉。但太平盛世,我们所能经历的兵荒马乱也大多就是如此了,观念的交锋,道德的歉疚,价值观的互相屠戮,对彼此生活方式的贬低,试图在相处中争夺道德高地和更大的话语权,战争从来没有消失过,它只是变的看不到硝烟,却未必不带来伤害。耶稣曾经说,你若恨一个人,就是杀人,那么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四人之间所经历的这种互相捅刀子的过程,也无异于一场杀戮,而且不像真正的杀戮那样一刀毙命,就此结束,它会一直发生,每天重复的发生,发生在校园里,发生在婚姻里,发生在每一次的交谈里,那被杀戮的也许是一些无形而珍贵的东西,我们甚至都未曾意识到它是如何在我们心中死去的。
其实我很同情B太太,她看起来是这四个人里面心理素质最差的一个,最先稳不住阵脚的就是她,最先开始哭泣和崩溃的也是她,当她的丈夫告诉别人,她是个作家,她接过话来,努力表现得像个专业的作家。但很快,她一转脸就愠怒的责备丈夫,不应该告诉别人她是作家。她的内心是很矛盾的,一方面她写过一本关于非洲大屠杀的作品,这表现出她有强烈的道德感和世界公民意识,但同时这本书大概并不成功或评价不高,所以她现在只在书店里卖书的小职员。
她坚持的很辛苦,她试图活的鹤立鸡群,她收藏和保存着绝版画册来表现自己的品味,并把它们放在茶几上最显眼的地方,她有着顽固而脆弱的自尊心。她反对草草和解,反复强调A夫妻的孩子必须真正认错,否则这事没完,她强调她并不关心利益本身,而是在坚持纯粹的公正和普世价值,是在维护社会正义与和平。
朱迪福斯特在这个人物身上确实是用了心的,几乎贡献了她演技的巅峰水准,她并没有整容,但一开始我几乎没有认出她来,她为了演这样的一个女人,几乎连气质都改变了。那紧张的笑容,那强烈压抑着不满,却又想表现出放松状态的矛盾的肢体语言,让这个女人显得很纠结。
她身上有一种倔强的东西,她的理想主义气质,她固执的想要教训别人,她对何为公正几乎是洁癖般的坚持,她对文艺作品的推崇和珍惜,她的得理不饶人,在交锋逐渐深入的过程中,几乎达到了让人无法忍受的程度。
有一些小细节其实值得玩味,比如A太太呕吐在画册中,我个人觉得那其实是一个隐喻,隐喻着A太太对画册,或对B太太所代表的那一套文化价值的贬低甚至羞辱,虽然A太太一直试图表现的很尊重人,但她其实只是为了解决问题,并非真看的起B夫妻。她的呕吐当然不是有意为之,只能说是导演的黑色幽默,这背后想要表现得,大概是每一个被称为“文艺青年”的人都曾体验过的羞辱。B太太固执的想要扮演人民教师,却终于把自己变成了人民公敌,最后连自己的丈夫都站在了对方一边,和他们把酒言欢,躺在沙发上抽着雪茄讥讽自己的妻子。她不可能不生气,但越生气越显得自己像个玻璃心,显得自己像个笑话,AB先生开始联手嘲笑她所信仰的那些高大上的价值观,他们其实意识不到自己的残酷。是的,其实很残酷,对这样一个敏感的女人来说,这是一种赤裸裸的霸凌。
这部电影给我的感觉,A太太其实早在评论培根的画作时就说的很准确了:“残酷,华丽,混乱,平衡”,这部电影也正是如此,人们彼此伤害,也在彼此寻求和解,试图平衡各种利益和价值,却把世界搞的残酷而混乱,这样的剧情,只要还有人类活着,大概就会永远继续上演下去。
在经历了A先生和B先生的轮番嘲笑批判,到最后,貌似温和明理的A太太似乎也得了某种鼓励,她借着酒劲,抓起那把郁金香砸的稀烂,也同样可以看做是对这一价值的彻底否定。
不记得是谁的著作中曾谈到过,在每一个家庭中,或每一场争端中,最后一定会有一个人成为“被归罪者”,他会成为众矢之的,大家愿意把所有责任和罪过都推给他,把对生活的不满推给他,而B太太最后就沦为了这一角色。本来只是协商孩子打架的事,到最后不知道怎么就变成了价值观的高下之争,最后三个人几乎站在了同一边,来攻击B太太的不合时宜与理想主义,攻击她的挑剔和认真,她成为了那个“被归罪者”。
也许,甚至在观影时,你都会被影响,在心里开始归罪给B太太,觉得她真是一个事儿妈。但你是否也曾有过同样的感受?每当我们试图谈论优美,谈论文化,谈论和平,谈论一些高贵的价值时,就经常不知为何会引来莫名其妙的敌意,说你装逼啦,说你虚伪啦,说你不合时宜,说你只会空谈其实是个弱者,又或是说你书生造反三年不成,而这些指责和嘲笑,你甚至不知道如何为自己辩护。它们来自实用主义者,来自权力的拥护者,甚至来自什么都无所谓的简单粗暴者,那一刻他们似乎都有了开始向你扔石头的权力,最后,可能连你自己都开始为这一切感到羞愧,你会哭泣,会觉得孤独,最后你也开始怀疑自己,否定自己,甚至慢慢走入他们的一边。
林奕含曾说:“人类史上最大规模的屠杀,是房思琪式的强暴”,我对这句话的理解,从来不只局限在性侵之上,我理解,她说的是权力,性有时也只是权力的一种表现形式而已,权力和霸凌是会以各种方式反复出现的。当你生活在某种畸形的文化里,被这种文化压迫着,伤害着,还要被这种文化无声嘲笑着,正如林奕含,她明明是受害者却也承受着某种微妙的污名化,比如荡妇羞辱又或是矫情等等,这些话也许并不总是被直接说出来,但它们一直存在,它们一直在屠杀。
所以我想,真正的和平并不只是收起刀枪吧,而是努力去呼唤一种真正善良的文化,它让我们学会控制内心的权利欲,看清自己也从来不完美,它将带来一种退后,一种谦卑的自省,不要轻易拿起你手中的石头去砸人,因为那石头从高天落下,最终可能砸到的就是你自己。
(140字删除)(140字删除)(140字删除)(140字删除)
(140字删除)(140字删除)(140字删除)(140字删除)
(140字删除)(140字删除)(140字删除)(140字删除)
(140字删除)(140字删除)(140字删除)(140字删除)
(140字删除)(140字删除)(140字删除)(140字删除)
一生都富有传奇色彩的罗曼.波兰斯基,他自己就是一部奥斯卡最佳外语片。未来,准会有与此公无关的人,借他的名来成就自己的事,但愿有这样的美作诞生。这样的话,见“罗曼先生”的作品必介绍他一番的琐屑就可避免了。而且说起罗曼先生自己便亲历过《钢琴师》的遭遇,母亲死在奥斯维辛集中营,幼年家破人亡,到成年再经历“曼森家族”对其妻儿的灭门惨案,直至如今有关性侵少女而被美国通缉31年最终演绎“出来混,总是要还的”江湖传奇,这些茶余饭后的谈资都将披上星光,留在好莱坞的红毯上,这样一来对罗曼.波兰斯基或许是如电影般奇异的存在传说!咳,我就这么随便一想象了。 书归正传,看过罗曼.波兰斯基最新热门作品《杀戮之神》之后,我其实是没有举手发言的冲动与感想的。因为我异常在乎那些如彩蝶飞花般簌簌乱坠的文字炮弹,砸在心坎上,句句散发着法布街24号女士的香气。仿佛法国新锐女剧作家雅思米娜.雷乍的才情是一指无影无踪的神功,隔空点穴,直接击跑了我无畏无惧的乱说细胞,只留下了仰望与痴迷的心得,满脑子都是赞,也不用顾及斯文了。 说来,我是非常喜欢一些满脑满腹构造奇异绚丽的剧作家,那些如雷灌耳的泰斗们就不提了,我有限的视野中闪亮着马丁.麦克多纳,金英贤,浅野妙子再加雅思米娜.雷乍等等大名,国内英年早逝的梁左先生抱憾于自己未能成为小说家,而我却认为一部《我爱我家》足以成就梁左先生文学巨匠之名。看来我又跑题了,说来说去我大概只想说这部从伦敦西区、百老汇的舞台转至摄影机前的故事,换锅换灶了,却依然是原汁原味的戏剧浓香。 我记得小时候,常常听奶奶对她的朋友们说:“老了就享清福吧,不要管他们,儿孙自有儿孙的福!”她老人家的确是这样“放养”子孙后代的。现在想来,这句话做引线,其实是可以排演成一部戏一部电影的。只想问雅思米娜.雷乍,你怎么就长了一双显微镜似的眼睛,还被上帝眷顾赐予了录音笔似的脑袋跟似泉水不枯竭的艺术灵感…… 毫无疑问,要谈电影《杀戮之神》就绕不开剧作家,问题全在电影表现的形式上,分析起来也异常简单。散场了,你或许只在乎四点:1.演员演得太棒了,克里斯托弗.沃尔兹的灯亮了!2.这剧是谁写的?简直把生活当成“闺蜜”里外扒了个遍,让人幻觉这仿佛是天涯!3.导演厉害,厉害在哪儿?人家争着玩3D 4D就怕自己赶不上潮流,他老人家被囚在家里,让四个演员走走位,惊世大作就出来了。4最后想问,这聚会点是谁家?偷听的邻居大爷很眼熟。没错,这几点中,至少有两点我们会达成共识。 剧情的好玩之处似乎无从概括了,循着每一次冲突的高潮起伏,句句台词下都埋伏着使人回味深长的熟悉面孔。从小孩子们在公园发生冲突起,转换到一处公寓引发双方父母四位成年男女间的交战,之后回到公园外两位小朋友和解,再配上在野外也可以自由生存的小仓鼠(约翰放跑了女儿的宠物),全剧在封闭抑或开放式的结局中“暂时”宣告了讨论结束,但生活大爆炸依然进行中。这样一个首尾相接的轮回,我所理解的还真是我奶奶说的那句话,再加一个无奈的“顺其自然”。事实上,要讨论整部剧孰是孰非,这定是费力不讨好的事情,也无从讨论,因为生活处处烂尾楼,个人的思想圣地又是只为自己开放的,关键在于这场寻求和解的矛盾冲突中,他们都相当大方自然地展现了不同背景中不同的人性。 既然不说是非,那么简单说说我被电影情节感动之处。印象最深刻的是,电影接近尾声时演绎的扔手机的闹剧。凯特把丈夫克里斯托弗的黑莓扔进了花瓶里,那一幕真像跨年敲碎了彩蛋来迎新,充满了欢乐。再看克里斯托弗像个小孩子瘪了气呆坐在地,约翰忙着用吹风机帮克里斯托弗烘干手机,朱迪又在旁边笑话自己的老公一整天都在用吹风机烘干东西,这场突然变换成男女对抗的闹剧让人捧腹大笑。作为看客的我,站在女人的立场上,觉得男人很幽默很有意思,不属于一个星球的人在一起的确欢乐多多。这样有趣的情节自然是贯穿全剧的,问题还是在于电影文本的魅力,这就有点像喝白开水了,渴了要自己喝,品尝也要自己尝,别人很难代替。 显然,朱迪、凯特、克里斯托弗、约翰这样的卡司必然是为飙戏召集而来的,这一选择又是罗曼.波兰斯基的明智之举。虽说都是了不起的大神,我个人最喜欢克里斯托弗的表演,他是全场唯一至始至终“收”着表演的,而且纵观全剧,他的人物性格最饱满立体,而且最复杂,说他冷漠也不尽然,说他冷静显然不客观,总之,他没有歇斯底里的爆发,也不做温温吞吞的陪衬,但在与朱迪夫妇“暗战”中尽显他插科打诨的本事,与自己的妻子凯特的对戏中也表现了一个复杂的丈夫形象。唤妻子的昵称,但在妻子呕吐时却表现相当冷漠,在卫生间擦自己鞋上的污物时,更对朱迪的甜品与可乐恶意品评,始终不太关注凯特的状况,这样一出戏生动得无以复加。 事实上,全剧的讽刺效果多半落到了克里斯托弗与凯特身上,也就可以变相地理解他们俩的角色是制造全剧黑色幽默的两张牌。约翰与他母亲的电话对白也起到了一定的渲染喜剧的效果,但朱迪的角色则是让她完全脱离了世俗以为的“幽默”,认真执着的个性必然要与“放轻松、别那么认真”的论调不可调和,由此,塑造成刻板、执拗、认真,反战,成为了独立存在的一类“人物”,似乎不讨巧,但让人敬佩,就像克里斯托弗所言,对非洲战乱苦难了然于胸的朱迪可以跟她的朋友简芳达(反战斗士)合得来。总之,这样你一言我一语的“混战”,没有四位超赞的演技,很难预计这部戏的效果。这时全靠导演、演员、剧本的真功夫了。 最后想起一个小故事。英国某大学举行短故事比赛,内容要求与皇室、宗教、性及神秘有关,要求文章短小精悍,有回味。有位女学生写下:“伊丽莎白女王怀孕了!我的天啊!谁干的?”据说,该女生还被女王授予伊丽莎白奖。说这么多,始终认为有故事有情节的电影、戏剧魅力无穷。精悍有时更有战斗力!
Trivia一则:这部片的舞台剧08年在伦敦由拉尔夫费因斯主演,然后这戏最早的英译者是Christopher Hampton、也就是去年威尼斯另一竞赛片Dangerous Method的剧作者——巧的是DM的原作"The Talking Cure"03年在伦敦首演也是拉叔主演的。
成人的世界真复杂,一个人的成长其实就是在增长自己的兽性,并学会将自己的兽性隐藏,文明始终伴随着野蛮,世界注定无法实现真正的和平,再小的事件也会有硝烟的产生。四人对戏实在精妙绝伦。
这种片里才能体现演员的伟大之处
中产阶级们的面子功夫看上去显得那么虚假,一开始情绪还能靠理性控制,几杯酒下肚,文明不复存在,人性野蛮的一面毕现。四位演技派贡献了今年最精彩的飚戏,但是每个人还是以往给人的印象,没有新鲜的突破,就像演了一场话剧。波兰斯基的场面调度和剧本的强悍让人叹服,四个字:精彩绝伦!★★★★★
我不知道这个沉闷的破B电影为什么有那么多人推崇,反正我强迫着自己看了1/3,发现确实没什么笑点,果断删除。
煎熬。就是部叨逼叨对舞台剧吧。(看片前看评分这么高,还是喜剧,导演卡司如此大牌,想必可以一看。于是叫了老乡一起,看到一半人家要离开啊,硬是我强拉着坚持看完,看完就郁闷了,这什么剧情啊,出门都那么墨迹,一杯咖啡,进屋又退,从头到尾,来来回回,老乡流泪,从此我挑片再也不陪⋯)
文明,以及文明的虚伪;沟通,以及沟通的障碍。阵容很豪华,结局很讽刺。又一部局限在小空间里的话痨电影,四个主演狂飙演技。
特别精彩!台词剧本加表演功力深厚,四人从文明伪装到歇斯底里,一路演技飚飞。观众笑场N次,四人表演皆很棒,让我想起《虐童疑云》的互飚演技,此外不得不说下温丝莱特那惊天地泣鬼神的一呕,超越小月月五千米,光这一呕就可以考虑再拍个3D版加强视效哈哈。
噗哈哈哈~,凯特的当桌爆吐,和那只浸水之后依然阴魂不死,在铜盘里吱吱震动着、蹦跶着的手机,是整个片子的点睛之笔。生活与婚姻与关系,皆像一只吃剩的派,令人作呕,又无可改变。个人尤其喜欢这种封闭空间里一群人围坐话唠的戏,只是这次不是伍迪艾伦,换了波兰斯基。
以前看波兰斯基自传上说“我十八岁以前一直十分可怜地以为自己是手淫的发明人”,笑到打滚,结果直到现在一看到他的名字,我的第一反应还是“手淫的发明人来了”…=..=
短小精悍的室内剧,如此话痨的曾一度让我不认为这像波兰斯基出品,到十分伍迪·艾伦。改编自拿过托尼奖的戏剧,剧本优秀自不用说,成了精的几位演员在一起飚戏甚是精彩,全片都在一个房间里进行却没有丝毫冷场,包袱一个接一个,字字珠玑,干净利落,酣畅淋漓。★★★★
我发誓我下辈子也难写出酱紫的剧本,成精了的福斯特和温丝莱特对飚,我神波兰斯基随便在监狱里剪一剪,一群成了精的人在一个房间里随便舞弄一下,也足可以惊世了。然而好吧我承认,密集的对话中,有四成的对白是猜的……囧
完全靠对话来推进情节。刚开始以家庭为利益公共体,一度又以性别划分,还有社会等级的微妙情绪……很丰富。
精彩绝伦的七十分钟短剧,四位影帝级主角代表了当下最典型的四种人,波兰斯基的剧本和台词把控功力超群,精辟到让人一秒钟也不愿放过。在一件又一件小事的刺激下,“文明”的人皮伪装被撕破,兽性毕露之后的每句对话都犀利、酸讽,使这场“言语间”的杀戮一步步升级最后结尾神来一反转,完美!
西方历史结束于威士忌
泡过水的手机完好无损,被遗弃的仓鼠活着滋润,打了架的孩子嬉闹如初~原来,我们越上心的小事,越不把我们当回事。生活中的鸡毛蒜皮,概莫如此。
貌似是第一次看这种单一场景的话痨电影没觉得特别闷困=_=
除了卡司强大,其他都远不如1994年的《死亡与少女》,要知道,他是波兰斯基,不是其他小破导演,交出这样的作品,真没啥
带有强烈舞台剧风格的小品,剧作没什么新意,也谈不上什么戏剧张力,不过单看四大腕飙戏也还蛮有意思,只是到最后十几分钟就过于无聊了。PS:福斯特这次的表演也有点过火。
昆汀·塔伦蒂诺的好基友的声线真是标志性……标题太具欺诈性、总以为这出舞台剧闹到最后会搞条人命出来但居然什么也没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