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翻拍自日本武士片《十一人の侍》
原作:
《十一武士》(十一人の侍)(1967)导演 工藤荣一
原作在武士片里虽然不是最好的,但也颇为杰出。是《忠臣藏》《七武士》《椿三十郎》的结合体。林间的埋伏,雨雾交叠的大决战,疲惫的剑客,浓重的悲剧色彩,都让人印象深刻。
邵氏把原作从幕府时代搬到唐朝,连大决战的雨都直接照搬。
不过,邵氏坚持多快好省的方针。原作的宏大、写实、残酷都没有了。之所以翻拍,是因为剧情有看点。重点在于曲折的剧情,所以人物也漫画化。
大决战的雨景虽有,但是变成了摄影棚布景。一个衰男打着雨伞假装酷。
原作的大决战是奔袭混战,双方的武士都是困兽斗,拼死挣扎。用了写实的手法,没有丝毫夸大剑术,因而这一战显得残酷异常。
而邵氏版的是boss战。大boss宛如魔神附体,胸口被剑刺穿,把剑拔出来再战。在此情况下,尚能奋神勇,把三位英雄打得一死两伤。结局是,女英雄搀扶着两腿受伤的男英雄,缓缓走上葱绿的小山坡看山景。
真是保持了邵氏简单粗暴的风格。
2 ) 改编自剑戟片的武侠佳作
找了很久的《六刺客》,在囧大家看到了,结果是出人意料的好。原作《十一武士》的剧本扎实自然是个原因,翻拍版在影像和表演上的认真也不容忽视。整体而言,比SB平均水准高出一截。
开头镇国公伤人的戏,已经显出导演在构图上的意识。穆俊杰的妻弟被拷打一场,有一个画面是水平构图,然而稍稍倾斜,使得忠臣隐隐高出奸党一头,而且随着鞭子每次落下,镜头都稍稍一震,让人想起《林冲夜奔》里的送别一场。现在好莱坞新锐导演夸口的“爵士乐”风格,在我们当年的动作片先驱哪里,已经蹦出几个音符来了。
这一场镇国公进来之后的走位有些奇怪,跟空间不匹配的感觉,是不是这样,等回头再看看。
说起扮演镇国公的尹一峰,以前没注意这个人的戏,没想到演得真不错。原作里这个家伙是个带点神经质的纨绔子弟,只会仗势欺人。翻拍版里改成了个应景的大Boss,阴狠毒辣,功夫惊人。尹一峰的眼神、念白都活灵活现,人物性格变了,精彩比原版却毫不逊色。
里面的打戏单说动作说不上有多精彩,不过剪得都很凌厉,这是郑昌和一贯的好处。难得的是武戏与文戏搭调,丧妻遇伏一段,打斗直接粗暴,龙套不断撞坏门板、墙壁,呼应了穆妻的惨状,不但宣泄了人物的怒气,也为后面的复仇动机打下了基础。而最后的大决斗,以一袭白衣打着一把伞入门开始,很有传奇味。
最后一幕打戏总的来说不如原作,一是室内棚景,拍不出那种豪雨淋漓的复仇快感,二是打斗拆招成分多,没有原作那种舍命相搏的绝望感,这就是中日武侠片动作场面的根本分歧了,新浪潮之前,再舍命相搏的武侠场面也是要拆招的,没法子。原作那种抱着炸药扑上火堆的疯狂劲头,70年代的香港是不会有的。
最后穆俊杰被李丽丽扮演的孙美贞搀扶着远走,是个很聪明的商业片结局,合理干掉正房,带着小三远走高飞的戏码,《盗梦空间》玩得更肆无忌惮,也不好苛责先人。不过从故事发展来看,这个结局其实是损害全局的。原作是十一武士全灭,只有个浪人斩下大Boss首级,逍遥远走。表达了武士反抗统治阶级的虚无和对跳出体制的向往,与《十三刺客》的结尾异曲同工。而翻拍版刚好倒了过来,这就使得各人的归宿与前情产生了奇妙的拧把感——家没了、国也没了、知己和同志都死了,这小两口能到哪儿去呢?这种大团圆的改编,与《边城三侠》相映成趣,大约反映了中日武侠文化的一些根本不同,留待将来再行梳理。
编剧故意把时代安排在唐朝,大约是看上了典章制度上中日的相似性吧,里面的红色用的很正很好看,真有点别的SB武侠片不见的沉稳气派。原作家老切腹一节,涉及风俗不同,翻拍版含糊带过了,算是文化翻译中的一个失败。
除了尹一峰之外,韦弘饰演的爪牙和凌云饰演的穆俊杰都可圈可点,很有汉子气。显然郑昌和在故意“压”着他们,靠近原作中的肃杀感,但是也带来另一个问题,就是没有了武侠剧中的热闹。气氛的移植,说起来就是个涉及观众审美的话题了。到现在也没有解决得很好。
总的说来,《六刺客》保留了原作的骨架、情绪和人物,修改了结局和若干涉及风俗的不同,是一次颇为成功的改编。在当时根据日片改编的作品中算是水准最好的一部,强于《边城三侠》和《怪侠》。单论自身水准而言,则仅次于《十二金牌》和《夺魂铃》,是可以与《大刺客》比肩的武侠片佳作。
内容简介真够业余的,拍这部电影时李丽丽只有21岁,但已经出道七八年了,哪是什么新人
明明是七刺客,为啥片名少了一个?
叔之夜。
邵氏出品必出佳品
鎮國公橫行霸道,魚肉百姓,濫殺無辜,任改封界。定遠侯出面相阻,被鎮國公所殺,崔大人顛倒是非。定遠百姓群起義憤,欲殺鎮國公而誅之,穆俊傑英雄意氣,聚膽識之士,精心謀劃刺殺,中途多變故,七人同仇敵愾,爲了百姓疾苦,屠龍鎮血濺奸惡!
画面极具美感,考究,精致。可以超越年代。导演居然是韩国人
有范儿
难得 拍出一种舍身成仁的义气感。
1.桥上遇刺那段最好,干净利落2.镇国公太猛,利剑穿胸而过还能大战三百合3.李丽丽存在感不强
情节改的很不堪,已经不是刺杀了,而是双方明打明的对干,植入的三角恋情只不过为了增加商业元素。室内棚景和剪辑还是有很多亮点。
改编自11武士
小桥上的阻击拍的蛮有声有色的!
老片子有魅力,古之侠客之风,大侠出场唱一片春愁待酒浇太有味道了。大侠风格令人着迷。
前一大半架构搭得可以,义士刺客的悲壮感渲染得很好,最后一场动作戏实在太不给力,太冗长了,拆招过招的磨叽直接损害了故事的张力。很明显翻拍自日本六七十年代的剑戟片——为主公复仇,算是可以吧。
重看,打斗时候的剪辑超越80%以上的同时代邵氏片的同时,剧本的傻逼性也超越了80%同时代功夫片———
改编自十一人の侍,没看过这部但看过类似的十三刺客,现在导演没有能力安排那么多,凌云演好人不像,还是演个奸人合适
相比于大刺客,我这样的半影迷大概更喜欢看这样的故事。
动作场面设计得有多好,剧本写得就有多烂。。
穆手持六个头骨骷髅拜会李明,令李明以为心腹大患已除,再密谋行刺……啥?这片不是老谋子的《英雄》?
故事结构和悲壮的气氛营造很好,结尾稍显拖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