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亲手建立的一座电影博物馆
两年四个月零十一天以前,也是我在维也纳玩的最后一天,基本上逛完了这个城市,正百无聊赖的躺在床上看Tripadvisor。这个软件有一个非常棒的功能,就是可以定位你所在地方周围的景点。就这样我发现有一个评分很高的地方——电影《第三人》的博物馆,就在离我几百米的地方,只有周六下午开放,而那天正好是周六。不用挑了,就去这儿!
虽然没看过《第三人》,但是曾经一个朋友给我推荐过,一看标签是“惊悚”、“悬疑”,我就打消了这个念头,毕竟我胆子小。
竟没想到多年后的这天,发现还有这部电影的博物馆,评价还那么高,于是怀着好奇的心情,我循着地图找到了这家博物馆。
果然不远,出了青旅前面路口右拐就到。
门口有标志,好找
从博物馆出来后的感觉:1. 很棒!虽然剧情一窍不通。2. 全情投入自己的爱好,很牛! 3. 厉害!任性! 4.不虚此行!
参观完博物馆后两年四个月零十一天,我终于看完了这部电影——《第三人》。
看完电影后感觉:1. 很棒!2. 不惊悚! 3. 很悬疑! 4. 那家博物馆太棒了!
为什么说这个博物馆很棒?
它的主人,一对夫妇,出于热爱,搜集了很电影有关的各种版本海报、唱片、老照片、电影中的摆件,包括一直贯穿整个电影的音乐,用一种很特别的琴弹出来的音乐,甚至包括主人搜集来的电影老胶片。除了电影本身,我觉得博物馆的另一大贡献,就是真实反映了二战刚结束后,四国分治下的维也纳。主人收集了很多当时的报纸、票据、证件,真是一片混乱啊,物资紧缺,黑市横行,到处都是紧张的气息。对,就是光看那些发黄的新闻,都能感受到的恐怖气氛。
博物馆主人搜集的好物,满满的心血!
贯穿电影的配乐就是这个乐器的声音:
<图片2>
普通周边:唱片海报照片
<图片3>
高级周边:老胶片。主人会播放给每个参观者看。
真实的历史
四国分治下的维也纳:(注释的内容)吉普车中四国的位置是永远固定的,美国人开车,英国人坐旁边,后排左右分别是俄国人和法国人。
对于每一位来参观的游客,主人都会热情的做讲解,还会用那架古老的放映机,播放那一段更古老的胶片。我想如果以前看过电影再去博物馆参观,应该感受会更深刻,不过今天看了电影,还是很感慨,一座博物馆是能给一部电影的最好的周边,最强的加持。
我觉得主人建这座博物馆的目的不仅是因为对电影的喜欢,还因为那栋建筑的地理位置,我记不太清了,主人好像解释过,前面的市场下面就是曾经维也纳的下水道,也是电影里最重要的场景。
最后一个参观的是博物馆的厕所。老建筑标配,非常破旧,灯光是粉红的,还连续不停的播放电影里的那首配乐,效果是很老旧的放音机,不得不说这是整座博物馆气氛最诡异的地方。
2 ) 第三个人之外
外出十几天,好像还没回过味来。
每天行走的旅程,漫长、悠悠又疲惫。生命总是奔突的如此遥远。2007年11月2日下午,在机场的等待中,你拿出一本由《外国电影》出版的外国电影剧本专集。收录有《好心与王冠》、《不屈的头颅》和《第三个人》三部电影剧本。之所以你带回这本书,只因你对它有一份浓浓的缅怀之情。那是1979年,老爸不知从哪找来这本书,他随便翻过后,就成了你的挚爱。其实,在旅行中,你是很少看书的,也许是因为嘈杂与走神,你最多也只是看看诗。所以,你很佩服那些能在火车上或飞机上还能专注阅读的人。
2003年秋,在火车上,遇到你所景仰的作家夫妇,在十几个小时的旅行中,他们那种专注阅读的神情,令人难忘。记得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中后期,每每旅行中,你还会带上喜欢的诗集,在候车室随意看看。那种没有任何精神负担的阅读,的确很轻松。而这十几年的旅行中,你更多的是用眼神阅读人来人往的人流,或许那更能吸引你的眼球。
时间再回到2007年11月2日的下午候机室。你破天荒的翻起了这本好久都未再翻的旧书。此时,身边来了两个外国女孩,放下旅行包,一看就知道她们是那种职业旅行者。坐在你身边的女孩,从包里拿出厚厚的一本大16K的书,另外一个女孩子却不停的跟她说着话。起初以为是法国女孩子,仔细一听,却像是意大利语,虽然你不懂,好在你看原版影碟多,大致能分得清欧洲几大国的语言。那个看书的女孩子不时放下书聊天,一看封面,装帧得朴素又雅致。上面浅蓝色的底色,衬出几行大小不一看似随意却是精心布局的“意大利文”,没有我们当下花里胡哨的所谓“豪华图饰与精美包装”。你忍不住地用手势想了解一下,这是谁著的书。她笑着翻开书的扉页,其中的中国长城、兵马俑与故宫图片,即可看出这是一本意大利版介绍中国自然及风土人情的书。奇怪的是如若是中国出版的这类书,封面一定是几张景点的图片,不会让它闲着仅仅是留下几行文字。她看到你翻起这本发黄的旧书,也笑着指指。你翻开书扉页的几张三部电影剧本的黑白配照。
当女孩子看到《第三个人》剧情中安娜侧坐着那张剧照时,她眼前突的一亮,“叽里哇拉”的跟女友说着什么。可惜你不懂。你指着剧照打着手势,问她们有没有看过这部电影。她们点点头。你说“卡罗尔·里德(英国导演),她们“呵”的点头。你说“罗马、佛罗伦萨、热那亚……”几个意大利城市,想知道她们从哪来,她们说“米兰”。说起意大利就想起你喜欢的几个电影大师的名字“德西卡、费里尼、安东尼奥尼、马可·贝洛奇奥……”,她们还是“耶耶……”,不知她们有没有听懂你所说的这几个人名。但你知道她们是从米兰来的,知道她们喜欢电影。
大厅女广播员的声音响了,她们背着旅行袋笑着跟你打招呼就走了。你想,这个星球上总是有很多喜欢看电影的人,不论她们从哪来,也不论她们要到哪去。一想起她们看到那张《第三个人》的剧照,两人讨论个不停的样子,就感到很有意思。你一直喜欢格雷厄姆·格林所著的《第三个人》。其中的叙事之简明、人物之含蓄、情节之悬念,堪称电影剧本中的经典。这部电影,曾荣获1949年戛纳电影节“金棕榈奖”和1950年奥斯卡最佳黑白摄影金像奖。
她们走了。你终究还是没能安心的看这部书,就静静坐在那里,看着各式各样的人。你想,有时,那种晃动的或不经意走过的身影,或会更让你记住。游离的生命体,毕竟比一本发黄的书更有味道。因为,刹那间走过的,就不会再来。而书,你可随时捡来一读,不必当下非看不可。
2007、11、4
3 ) 利益与情感下挣扎的个人抉择
在黑色电影领域,卡罗尔.里德无疑属于大师级人物,而他执导的《第三人》更是成为黑影经典,直到今天仍然为人不断提及,无论是故事情节、拍摄手法、气氛烘托都堪称经典。总的看来,这部电影集中了大量可以引发冲突和制造情节的元素,凶杀、政治、悬念、爱情、友情、道德、忠诚、背叛、人性等等,而这样多的元素一起集中在一部电影中,如果导演没有些功底往往很难控制,使得电影显得松散而莫名其妙。但是,卡罗尔做到了这点,从而为我们留下了一部载入影史的佳作。
影片一开始就交代了背景,时间是二战战后不久,地点是维也纳,那时的维也纳被几个大国分割管理,而这就为本片首先构架了一个政治背景。众所周知,二战后,战时看起来紧密团结共同对敌的同盟国盟友们已经开始相互猜疑,极力为自己赢得战后的红利,特别美英和苏联的矛盾正在显现,二者的矛盾也为后面“第三人”利用这样的矛盾与警方周旋的情节发展埋下了伏笔。在惊险电影中,经常有些很平凡的人因为时运等诡异的原因被卷入不平凡的事件,比如本片的主人公霍利.马丁先生,在一阵颇为欢快的背景音乐中,他出场了,来自美国,应维也纳的朋友哈里.莱姆之邀前来工作。但是,一到维也纳就得知了哈里的死讯,而在哈里的葬礼上又遇到一个看起来很欠揍的军官卡罗维“请”他离开,而霍利不吃这套,希望留下调查出真相。故事进行到这里,似乎走的是个人英雄主义的老套路,霍利将查出好友哈里死亡的真相,而卡罗维怎么看都像一个试图掩盖内幕的反面人物,将是霍利的直接对手,正是开始给观众一种表面的第一印象,才为后面的转折打下了很好的铺垫。
在黑色电影中,孤胆英雄往往都会碰上美女,而美女又往往不是蛇蝎美人,就是麻烦制造者。而本片中哈里的女友斯科姆特小姐也不能逃脱黑影女角色的定势,虽然不那么“蛇蝎”,但是绝对的“麻烦”。霍利试图从斯科姆特身上找到些线索,两人一时成了临时拍档,而随着调查的深入,麻烦事也越来越多,房东被害,霍利被人跟踪,更令霍利疑惑的是在哈里遇害时有个神秘的“第三人”?谁是“第三人”就成了最大的悬念,而这个过程中卡罗维又不时窜出来“捣乱”,加上斯科姆特的护照问题,可能被苏联势力遣送回捷克。总之,在整个过程中,电影的节奏一刻不停,而且显得愈加复杂,但是时刻都紧紧抓住寻找“第三人”的主线,所以一直在一个清晰的主线上推进,紧紧抓住观众的心理,让观众在一种紧张的剧情中紧跟导演思路,应该说这样的观影感觉是非常爽快的。
而本片更难能可贵的是不但在剧情的引人入胜上下文章,还进一步深入人性和感情方面,使得片子更加立体,更深层次的做到了引人入胜。从本片开始一直到霍利追查真相的过程中,我们发现他与哈里应该是那种很“铁”的哥们儿,到了为了兄弟可以两肋插刀,不顾死活的地步。同时,霍利渐渐爱上了斯科姆特小姐,正所谓“朋友妻不可欺”,虽然朋友已死,但是仍然让霍利处于一种为难的境地。而更令人惊讶的是,一天晚上,霍利发现跟踪自己的竟然是哈里,他的好友实际上并没有死,进一步的,本片中霍利最大的情感冲突被卡罗维告知的真相激发出来,原来他的好友哈里竟然是个盗卖假药赚取暴利的奸商,而被他的药物残害的很多是弱小的婴儿,所谓死去的墓穴里的“哈里”实际上是另一个替死鬼。霍利此时承受的冲击可想而知,他的好友竟然是个为了私人利益不择手段的恶棍,他在一次与哈里的直接对话中,两人的冲突已经充分暴露。哈里试图接近霍利,但是霍利一直试图和他保持距离,片中的两位演员在这场戏中表现了精湛的演技,哈里的老奸巨猾和无耻被表现的入木三分,而霍利在心痛之余表现的原则性也被演的充满了正气。更令霍利无法忍受的是,哈里对斯科姆特对他的爱完全不当回儿事,而从心理深处,已经爱上斯科姆特的霍利对斯科姆特在哈里死后还那么痴情的爱是存在嫉妒之心的,而此时他心中也交织着爱情、友情和人性的冲突,最终,为了他坚守的人性原则底线,也为了心爱的女人可以不被遣送,他选择了和卡罗维合作,共同诱捕哈里。
而黑影中女人总是制造麻烦的特点在关键时候体现出来了,斯科姆特先是得知霍利试图诱捕哈里后斥责他的背叛,让霍利再次陷入心里的挣扎和犹豫中,直到卡罗维带他看到了被其好友所害的孩子们时才下定决心。而在诱捕现场,斯科姆特又突然出现,导致哈里逃出诱捕他的咖啡馆,于是,剧情转入了最后一场精彩的地下管道围捕中。这场围捕中,庞大的下水道系统显得颇为壮观,哈里带着绝望而狰狞的面孔四处逃窜,伴随本片很受称道的光影表现,还有空旷的音效,哈里那种走投无路的紧张感很是传神,一直到他终于被击毙,这部充满悬念而又紧张的影片终于到了末尾,在哈里真正的葬礼后,霍利在路旁等待斯科姆特小姐从远处走来,她却丝毫不理会他而继续远走,霍利本来带着美好的希望来到维也纳,却失去了爱情和友情,这个片中显得并不那么“无敌”的孤单英雄此时显得颇为落寞,也更显高大。
总体上看,这是一部多层次的黑色电影,无论是一起意外死亡引发的扑朔迷离的事件;还是主人公在友情、爱情、人性之间的挣扎抉择;或是在这起罪案调查中各方利益集团的力争我斗,都显得充满了戏剧的张力,让整部电影都显得充满了亮点。而且电影中人物刻画的非常鲜明,在紧张的故事中也不乏幽默的对话和如霍利误打误撞到一个文学讲演台上的喜剧情节,使得片子又有了另一层次的看点。当然,本片拍摄与1949年,冷战已经渐渐成形,所以也有了那个时代的意识形态烙印,比如片中苏军的长官就显得生硬蛮横,而哈里也因为受到苏军庇护才可以长期逃脱追捕,显得苏联势力的面目颇为可憎。《第三人》无疑是一部值得一看的经典电影,卡罗尔.里德以其出色的导演功力为我们描述了在二战结束的晦暗年代里,在各方势力争夺下的维也纳的一段精彩故事,绝对是黑色电影爱好者不容错过的精品。
http://hi.baidu.com/doglovecat/blog/item/b95ad85862e6bb80810a1857.html
4 ) 异常拉胯的英国影史第一(ง •̀_•́)ง
好吧,这是一部曾被评为英国影史第一的黑白电影,豆瓣上的影评也是多多赞誉有加。今晚看过之后,抛开比较出彩的摄影和某些隐喻不谈,总觉得这部电影其实非常拉胯,人物心理刻画矛盾浅薄和动机不足是致命伤:比如身为已经极度穷困潦倒而只能远道而来投靠老朋友的小说家男主马丁斯为啥总在他人面前表现得像盛气凌人的纨绔贵族;而身为权威而又与他毫无瓜葛的少校警察为啥多是表现出对男主放肆行为不应该有的客气、忍让甚至是关怀;男主马丁斯,不但不像极度穷困潦倒之人,反而表现出了像硬汉侦探般的好奇心和毅力,他与老朋友哈里也是九年未见,从剧情看也谈不上多深的了解和感情,他对事件真相的敏锐和追寻与他自身的处境极不相符;此外,反派哈里叫男主远道而来的动机和考虑也是语焉不详,费尽心机制造了死亡假象却又反复“找机会”自我暴露,最终作死,真不知是为了个啥……而女主的存在对剧情完全就是可有可无,最后,她没有选择与男主在一起的最后结局也真不知道是想表达个啥ԅ(¯﹃¯ԅ)
5 ) 拍出了钱德勒侦探小说的感觉
《第三个人》因是金棕榈奖,所以列入了观看列表之中,后来无意中发现导演是《雾都孤儿》的卡罗尔·里德,顿时有点惊讶,毕竟《雾都孤儿》拍的不算好,于是顺带对里德的印象也不怎样。后来在了解了英国电影史后,才发现里德是英国电影中属于牛逼级的导演,顿时在看《第三个人》之前变得兴致浓浓,想窥探下里德究竟有多少料。
开看不久就感觉到了英国味道——很闷的节奏推进,不过随着威尔斯在片头的“死亡”还是让人眼前一亮,毕竟这么快进入正题始终不符合我对英国电影的刻板印象。而“死亡”作为主线索,让身为作家的主人公也“被迫”成为了一个“侦探”。这戏剧性的身份转变,突然让人想到《西北偏北》中格兰特半道出家成为“特工”的情形,不过区别在于此片更注重片子氛围的营造而非剧情的推进。
片子的氛围很大程度是依靠镜头来处理,镜头上经常稍微倾斜,而夜晚场景的打光更是让人印象深刻,黑色所在充满未知的神秘感(威尔斯登场一幕为第一波高潮)。因此在看片时候所产生的感觉,总是跟我在阅读美国钱德勒和布洛克的硬汉派侦探小说的情景有点相似,不知道里德和小說原作者格雷厄姆·格林是否也喜歡拿偵探小說消磨時間,或者跟錢德勒有所交往?感觉片子将钱德勒或者布洛克的小说给影像化了。当然除了氛围相似之外,“无能却勤奋”的主人公的线索收集也是相当的美式(无能是相对于本格侦探小说而言,硬汉派的侦探更多的是依靠线索的追寻,而非单纯的智力推理),因此线索整理的过程对于硬汉派小说爱好者来说,绝对是一种享受,但对于其他观众而言,估计就会被沉闷的节奏搞得昏昏欲睡。
不过硬汉派小说到了片尾一般会出现高潮,接近谜底的过程顺便升华下小说之前的铺垫。跟小说的套路相比,此片的高潮不多,唯一的高潮算是【威尔斯出现——摩天轮一段】,而最后的诱敌+下水道追逐更像是高潮后的余波。所以单作为故事而言,水平最多算是一般,后半部分的高潮之处完全靠摄影带动氛围,特别是下水道追逐战的镜头和剪辑简直是赏心悦目,而最后一幕的固定机位更是以静制动,韵味无穷。
影片选择了较为欢快的配乐让个人不甚喜欢(本人更喜欢布洛克),片子也因此变得更趋向于戏剧性的娱乐而非故事片的紧凑,而这或许这是英国导演的一种坚持和英国艺术传统的影响,莎翁的浪漫主义始终是一个标杆,而现实主义的模仿在英国人眼里貌似就变得庸俗了。因此在整体上看,影片对艺术性很讲究,所以在风格上就更接近钱德勒而非布洛克,钱德勒光以氛围就可以轻易征服读者,文学性更强(凭借推理小说进入美国文库的第一人),而布洛克虽然注重气氛营造,但更注重情节的完整性,在电影范畴就更趋向于商业化(如斯科塞斯的《出租车司机》)。不过当时的片子再怎么商业,也是当今电影无法超越的高峰,而现在的商业性电影,估计是警探小说看多了,但好歹至少也要讀迈克尔康奈利吧!
6 ) 从史上最拉风进场说起
看过《第三人》的观众,如果问你们一个问题,全篇最喜爱的场景是哪一个,大概80%的人都会选择哈里·莱姆的进场,尤其是熟悉其扮演者奥逊·威尔斯的观众。《第三人》是格雷厄姆·格林的小说,是卡罗尔·里德导演的电影,但沉淀在我们记忆中的,是奥逊·威尔斯。这个直到影片后半部分才出场的“缺失的主要角色”,身上有着威尔斯本人的影子,狂傲不羁,随性而为(看过若干部威尔斯的电影后,发现他大部分时间,都在扮演“自己”)。他不仅成为全片最大亮点,还给这部影片带来了新一层的含义。我们不会忘记哈里在摩天轮上对马丁斯说的话:“如果那些小点儿永远停止移动,你真的会觉得遗憾吗?如果每停下一个点儿,我给你20000英镑,老兄,你真的会不要这笔钱吗?还是你会计算一下多少个点儿?” 以及威尔斯自己加进去的台词:“有个家伙说:意大利在博尔吉亚统治下的30年间,有战争、恐怖、谋杀和血腥,但是他们孕育了米开朗基罗、达芬奇和文艺复兴。在瑞士他们有兄弟般的爱,他们有500年的民主和和平,可是他们创造了什么呢?布谷鸟钟。” 这句话已经和威尔斯一起载入史册,并被他本人和无数后世人复活。不过据说威尔斯后来打趣说,影片公映后,有瑞士人对他澄清:我们从来没有制造过布谷鸟钟! 传奇的奥逊·威尔斯值得大书特书,这里不再多说。至于《第三人》这部电影,也许由于威尔斯的出演,整体风格颇似这位导演,不同于同时代气氛阴郁的黑色电影,整个风格是轻快的、幽默的,很有英国黑色喜剧的特色。 音乐自不必说,轻快诙谐的调子从始至终伴随着剧情发展,尤其是几处阴谋味道浓厚的场景,音乐带来的反差提醒观众不将其看过一部普通的犯罪黑色电影。另外,惊奇、悬念与喜剧性的结合带来无比愉悦的观影感受。美国来的流行小说家信心满满的敲着朋友哈里的门,门房却探出身来,用蹩脚的英语告诉他,他的朋友的棺材刚被抬走了。 在我们最爱的那个场景中,马丁斯先生站在维也纳湿冷的石板路上,大声向那个躲在黑暗中的影子挑衅,他不知道他是谁,以为是派来暗杀他的。我们只看到一只小猫蜷缩在在他的鞋子上。这里的技巧很妙,哈里没有直接走到路灯下,而是通过一个抱怨马丁斯大喊的楼上的老妇人,窗里亮起灯的瞬间,光照亮到了黑暗里的人脸,于是我们看到了威尔斯,马丁斯看到了哈里。 我们不会忘记哈里脸上的表情,那是威尔斯式的,恶作剧式的,孤高又无奈的,甚至是喜剧性的。电影史上没有任何人物的进场,比得上这一幕。 电影的节奏环环相扣,十分紧凑,无一处多余,而且随着男主角探访事件相关人员(这一叙事方式颇似威尔斯的《公民凯恩》,不同的是,每一个人不仅是事件的讲述者,也都牵扯进这个阴谋里),显得愈加复杂,但时刻都紧抓着寻找“第三人”的主线。随着情节的推进,更多的真相被发现,更多的阴谋被揭露。我们始终被限制在男主角的认知中,由此产生的惊奇与悬念使我们深深陷入这个错综复杂的故事中。值得一提的是电影制造惊奇/悬念的某些方式,可谓别出心裁,透着传统黑色电影少见的荒诞。 最明显的例子是哈里发觉自己身处险境,回到旅馆后莫名其妙上了一辆车,只说德语的司机沉默地在维也纳的废墟中狂飙,丝毫不理会后座已经乱了分寸的马丁斯恐惧地质问“你要带我去哪?你是不是收到要杀我的命令?”,就在车开进一间院子,我们以为马丁斯被掳到坏人的巢穴时,门打开了,原来这里是那个演讲地点。接着,马丁斯进行了一场一塌糊涂的演讲,郁闷的筹办人频频扶额叹气,以为马丁斯是美国来的畅销小说家,没想到却是个对文学一窍不通的二愣子。他俩在稍前部分说到演讲主题的时候也很有意思。筹办人告诉他,听众们希望他谈谈“信仰危机”,马丁斯却问:“信仰危机?那什么是?”筹办人以为他在开玩笑,说:“我想你是知道的,你是个作家。你当然知道啦,晚安,老兄。“ 另一个“在原本严肃的情境中插入荒诞笑料”的例子是卖气球的老人。那时警察们正在街道阴影里等哈里出现,远处墙上映着巨大的黑影,暗示有人走来,结果却是个卖气球的老头。警察们只能尴尬地背过身去,结果老头却执意向他们推销气球。 还有一些有趣的细节,比如警官给马丁斯科普假药危害的时候,幻灯片错放成了犀牛图片。比如马丁斯的手指被一只愤怒的鹦鹉咬伤了,随后安娜还问到了这个伤口。比如在摩天轮上,哈里说:“除了你,没有证据对我不利”,当时门开着,马丁斯慢慢抱住了门框,说:“我应该很容易被除掉。” 在风格上,一些场景颇有表现主义意味——强烈的明暗对比,如同废墟般的古旧建筑。据说这部电影最初计划在摄影棚拍摄,最后里德选择了在维也纳被战争蹂躏还未修葺的断壁残垣。 倾斜取景是此片一大标志,也许表达了一种氛围,也许代表着战后欧洲生活的失衡,或预示着本片的悬疑倾向,也许只是导演在构图上的一次探索。不过这种前卫的手法并没有受到所有人的认可,比如《罗马假日》的导演威廉·惠勒看过本片后,就送给里德一只水平仪,让他下次拍片时把它放在摄影机上。除了倾斜构图,还有令人联想到希区柯克的螺旋楼梯。这也许代表着迷惑与未知,在一个场景中,马丁斯本人正沿着螺旋楼梯向上跑,也许代表着随着发现哈里还活着,他逐渐被卷入这个“漩涡”里。 本片以哈里之死开篇,以哈里之死结束,生与死,成为本片的一个母题。开头和结尾,遥相呼应,结尾的处理也十分耐人寻味。
公众号:电影套盒(laodianyinghualang)
7 ) 《第三个人》:男女大不同(IMDB250 TOP 066)
版权声明:转载时请以超链接形式标明文章原始出处和作者信息及本声明
http://qfmeng.blogbus.com/logs/144607272.html
The Third Man(第三个人)1949
自从看了《大都会》后,我对电影的看法有了很大的改变,得出一个结论——老电影很好看。因此,这部《第三个人》在去年我没看下去,今天重新再看,竟然看完了。看来对于电影,不能有先入为主的想法,要有着一颗平常心。
这是一部黑色犯罪片。二战后的维也纳,黑市交易猖獗,为了牟取暴利,很多人道德沦丧,不择手段的获取着高额利益。本片男主角的朋友就是这样一个人,他为了逃脱警察抓捕,制造了一起假车祸,让所有人都以为他死了。男主角是一位从美国来的作家,来到维也纳是因为他的朋友给他提供了一份工作。在知道自己的朋友出车祸死了之后,他开始调查这件事情。随着调查深入,他渐渐的知道了事情的真相,知道了朋友的所作所为,他不敢相信自己的朋友是这样的人。同时,在调查的过程中,他还爱上了朋友的女人。最后,为了正义,他与警察合作大义灭友,杀掉了自己的朋友。影片在朋友的真正葬礼中结束。
这是1949年上映的电影,一直列属于IMDB250,而且在英国的评价也很高。如果本片放在一九五零年代,这部电影的情节确实很出色,能够吸引我。不过,在二十一世纪的今天,本片的情节已经被很多电影拍烂了。假死、挖棺材,整个事件都是骗局,等等这些影片的看点,在其他的影视剧中已经看过多遍,不新鲜了。比如那个挖棺材的设置,电影里就已经出现了很多次,美剧中更是屡见不鲜,前段时间看的《X档案》的一集,就有这么一个场景。所以,从情节上来说,本片并没有打动我,也使得我在看电影的过程中经常出神。当然,这部电影在刚上映的时候以及后来很长的一段时间内,情节肯定让观众很意外。用现在的眼光看待60年前的电影是不对的,也是不公平的。平心而论,在1949年就可以拍出这样曲折的故事,还是很伟大的。
本片的影像风格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除了正常取景之外,影片中还有很多角度很独特的取景方式。它用了很多非常规视角的镜头,而且还不平行于视线,比如从地上仰看的视角,从空中俯瞰等等。这些独特的视角,给人一种黑色、压抑的感觉。对于电影的拍摄技法,我是一个门外汉,自然不懂得编导的用意,以及那些技术性词汇,我只知道以现在的眼光来看,它们给我带来的感觉依然很独特。况且,近年的电影也没有如此独特的画面。本片确实是一部经典。
此外,这是一部黑白片,虽然是因为年代所限,不过这种黑色的影像,恰好适合这部黑色的犯罪片。尤其是本片光线的使用,生动的传达出影片的氛围,压抑、冰冷、寂静的感觉。而且本片的环境,街上稀少的人群,听不懂的语言等等,更加使人感觉到这个城市的冷漠。所有这一切,就像男主角的处境一样——一个人在一个陌生的城市,有着强烈的无助感。
最后,这部1949年上映的电影虽然年代久远,但是影片把二战后的维也纳呈现在观众面前。一个基础设施完善,生活水平非常高的城市。古典的建筑,精美的装饰,浓厚的文化气息。真正反映维也纳的电影不多,通过这部60年前的电影,终于可以领略维也纳的风貌,也是一次意外收获。
电影所要表达的主题,还是老套的正以对抗邪恶模式。男主角处于友情与良心的挣扎中,一面是二十多年的友情,一面是良心的谴责,究竟如何选择?当然,最后他做出了符合大众价值观的选择——大义灭友,为了正义击毙了自己二十多年的朋友。与男主角相比,女主角却做出了完全相反的选择,一面是爱情,一面是正义,她宁可让无辜的人受到伤害,也不愿意自己的所爱的男人被绳之以法。女人啊女人,真的是感情动作,这就是男人与女人的最大不同。
演员方面,因为年代久远,演员不是很熟悉。女主角Alida Valli很漂亮,她有着一双美丽的眼睛。老电影看多了,发现美女每个年代都有,而且年代越老的电影里的女人越漂亮,这是为什么呢?看来混血把人种都混得不纯了。男配角是《大国民》的导演Orson Welles,这是我查了资料之后才知道的。他不仅样子帅,而且还有才华,编、导、演样样俱佳,才子!
总体来说,一部在六十年前很惊艳的电影,虽然现在再看情节不算新鲜了,但其他方面仍然可圈可点。佳片一部。
序列:0436
TLF.IMDB.Top062.第三个人.The.Third.Man.1949.BD.MiniSD-TLF
2011-07-07
8 ) 友谊与正义,我全都要
“意大利人让波齐亚家族统治了三十年,他们经历了战争、恐惧、谋杀和屠杀,但他们拥有了米开朗琪罗、达芬奇和文艺复兴。在瑞士,人们彼此关爱,享受了五百年的民主与和平,但他们有什么?只有报时鸟”,可是我敢打赌,如今大部分人都会选择民主和和平。
七号评分:7.97
剧 情 简 介
二战结束后,维也纳被分为了四个区,分别有英、美、俄、法管辖,在城市中心则是国际化的,由四个国家组成的巡逻队管理。
美国作家霍利(约瑟夫·科顿饰)受好友哈里邀请到维也纳工作。
霍利哼着小曲,如约来到哈里指定的住处,却发现家里没有人,楼上的邻居说哈里已经死于一场交通意外,棺材刚抬走不久。
霍利急忙赶到墓地,很多人正在参加哈里的葬礼,因为初来乍到,他一个人都不认识。
葬礼结束后,一个皮衣男人好心让霍利搭车,并邀请他喝酒聊天,霍利想了解下哈里的情况就答应了。
聊天的过程中,霍利知道了皮衣男子叫卡罗威,是个警察,不过他对哈里的死不是很在意,只是想从霍利这里打听一些黑市交易的情况。
霍利告诉卡罗威自己是作家,根本不知道什么黑市交易,而且这次来投奔哈里也没带盘缠。
没问出什么,卡罗威便安排霍利住进一家旅馆,并要帮他定第二天的飞机票。
到旅馆后,霍利结识了一个文化再教育司的官员,他知道霍利的职业后,想让他下周出席他们的现代小说讲座,并愿意承担霍利的开销。
霍利很高兴,警察不管,他便自己查出他好友哈里的死因,于是就答应了。
正在霍利思考从哪开始查时,有个叫克兹男爵的人来电话找他,并约他见面。
霍利根据克兹男爵的指示找到他,并向他了解哈里的情况。
克兹男爵是哈里在维也纳的朋友,也是目睹哈里发生意外的人之一,他声称哈里在家门口过马路的时候出了车祸,死前曾提起霍利。
霍利还得知,哈里发生车祸的时候除了克兹男爵外,还有一个罗马尼亚人,而哈里在车祸后还活着,但没有撑到救护车的到来。
此外克兹男爵还告诉霍利,哈里有个女友施密特,在剧院工作。
霍利认为要了解哈里的情况得先去找他的女友,辞别克兹男爵后霍利到剧院,找到了施密特。
通过施密特霍利了解到,哈里跟一个叫温克的医生也非常熟,车祸当天温克后来也到场了。
而施密特建议霍利可以去问问哈里的邻居,毕竟车祸发生在哈里家门口,邻居可能看到些什么。
因为语言不通,施密特决定跟霍利一同前往,协助交流。
结果邻居的一席话让霍利大为吃惊,邻居在车祸后就在窗口观望,他声称哈里被撞的头破血流,根本不可能还活着,并提到现场除了克兹男爵和罗马尼亚人外,还有第三人,到底谁在撒谎,而哈里又是否死于意外?……
影 片 浅 析
影片节奏偏慢,导演没想用情节来推动剧情发展,而是用光影来营造悬疑的氛围,少了故事性却多了文艺气息。
下水道那一段戏是影片中难得的几个高潮之一,场面调度和剪辑都非常好,“八面埋伏、四面楚歌”的展现充满想象力,加强了追逐时的紧张感。
影片最让人印象深刻的自然是镜头和摄影了,在1949年能有这样美的摄影真得特别了不起,加之于刻意为之的倾斜镜头,将这部悬疑电影变得非常的文艺,还要提一下片尾那一段长镜头,说不出的落寞和伤感,确实太美了。
说到演员就不得不提奥逊·威尔斯,他虽然是配角,但出现的每一秒钟都吸引着我的目光,并且他的出场经过导演精心设计,非常的惊艳,可能在之后提到这部电影,我的第一反应就是这个极其生动的反派。特别是摩天轮那段经典的场景,有一段台词是奥逊·威尔斯自己写出来加进去的,这段台词也更突显了角色的性格,点睛之笔。
正义和友谊该如何选择,放在当下,可能很多朋友会秒选正义,毕竟与一两个为敌永远都比与大众为敌好得多。可要是放在战乱的年代呢?我不知道,人性在这种时候往往会被放大,谁都不能确定自己的道德观念能否在那时还站在制高点。
“往下看,如果下面那些小点中的任何一点停止运动的话,你会觉得伤心吗?哥们,如果我给你两万英镑,仅仅是让其中的一点停止运动的话,你会让我收起我的钱吗”,面对这样的灵魂提问的时候,谁又能马上给出答案呢?
台 词 精 选
有谁能在利益面前立刻做出选择?可是花着死人钱的你一定不会有好下场的。
波齐亚统治意大利三十年,荒淫无道,但他们有米开朗琪罗、达芬奇和文艺复兴。而那些享受了五百多年民主自由的人们得到了些什么?报时的小鸟?虽然是流氓逻辑,但掷地有声。PS:第三人不是第三者,抓住第三人的最终变成了第三者!
个人以为这部经典电影的问题可能在于,导演让居于反咖的威尔斯太有魅力,无论出场亮相那一刻,还是“瑞士钟表”的华丽台词,结果观众不自觉地移情于哈里,也就必然削弱了对马丁大义灭友之正义与暗恋女主之美好的心理期待,但叙事上偏偏又只能以约瑟夫科顿为主线核心而占据大量镜头时间,观众始终处在一种进退维谷的情绪状态,他们既不能去同情卖假药坑害儿童的肮脏哈利,又没法很喜欢三流通俗小说作家的正义马丁,最后一幕的长镜头也只能构思奇佳却情绪滞后,既谈不上伤感,俩人本来也不是观众期待的天作之和;又不能说解气,因为马丁在道义上确实没做错什么……https://www.douban.com/people/hitchitsch/status/1978309294/
哈哈Orson Welles的角色真有趣演的也好,从一个幽灵变成一只老鼠,不过只是为了在那样没有出路的年代生存下去。充分利用光影和构图的摄影很有看头,但实在觉得滑稽配乐多的有点烦。
四国势力的对立,地上地下的对立,甚至意识流和通俗的对立。无处不在的对立导致单一与匮乏:拥有百年和平就没有文艺复兴,试图睥睨众生须泯灭博爱人性,扶稳道德天平却痛逝今昔深情。正像电影配乐里齐特琴激越无奈的单一,又如最终长镜那不平衡构图所营造的匮乏,这就是人类亘古不变的困境【10】
BJIFF 资料馆。满场不合时宜发出“哈哈哈哈哈”杠铃般大笑的大哥,你要火了你造吗
推荐104分钟的版本。这算哪门子黑色电影,明明是个文艺片嘛!
据说奥森威尔斯出演时间也就十来分钟。因为下水道太臭了,他才懒的去。结尾那个隧道里的站立的背影,是助导演的。结尾伸手去打开井盖的特写是导演出演的。但奇怪的是,很多人都会认为奥森威尔斯才是真正的电影主角,如同题名。
小时候我爸爸一直跟我提这片,后来才知道是第三个人。奥逊威尔斯出场真是牛逼,配乐也牛逼,最后下水道戏也牛逼。
这部电影最好地证明了光和影就是上帝的魔术啊,配乐挺带感的(有点略多)。奥森威尔斯的出场真是,啧啧。二战后的维也纳各种辖区的背景非常有意思。另外,看看人家的下水道!
CanalStudio4K修复版,遗失在维也纳废墟中的光阴,在黑夜的映衬下重返20年代德国表现主义年代。美国来客充满失落和疑惑的欧洲之行,在友情与正义的博弈下变成了战后分裂城市的巨大隐喻。唯不常间断的配乐,隐隐传达着某种积极轻快的氛围。各种影史经典段落不必细数,结尾一幕如烙印在心头。
在维也纳也坐过那个摩天轮,嘻嘻。
3.5。在下水道大戏的最后,我还可笑地猜想着他又一次不死,结果就那么优雅地在落花飘叶中结束了,讽刺死我这坨被传统悬疑片惯坏的心。气氛不见得有多好,下水道的人影全无惊心步声全片最佳。寄情于一个普遍意义上的反派,随着一个曾经徘徊的女人果断离去,了无感想,太渺茫了。
#重看#奥胖实力抢镜,虽然出场戏份并不多,但戏眼全在他身上,包括那些倾斜+仰视的镜头,也渗透了其个人风格,只能说他的全能天才魅力的确无可抵挡。地面上的残垣断壁、地下暗道如迷宫,正是战后龙蛇混杂的环境,四国割据/瓜分的状态——正是绝佳黑色电影的背景;表现主义遗风浓郁——影子投射于墙的惶惶,螺旋楼梯的无穷无尽,夜雾中依稀涌现的人影,街上响起的急促脚步声,隐匿在阴影里的脸部。这一切不仅仅是一桩谋杀案,更折射美苏对立+互相与欧洲的关系,三流小说家的美国身份设置和场景放在维也纳都显得意味深长。故意提问“怎么看乔伊斯”是格雷厄姆·格林有意为之。夜戏/下水道追逐戏太棒;哈里惊闻四方声音与霍利在街上看到无数眼睛偷窥呼应。
饰演马丁斯的约瑟夫·哥顿表现很出色。由波澜不惊的日常生活开始,再运用倒叙、蒙太奇的手法,夸大意外曲折给人们造成心理变化,而最终引出绝不平凡、让人惊讶的结局。
故事本身并无多大吸引力,男主角也不讨喜,但胜在场面调度从容,后期剪辑利落(下水道戏),就连黑白摄影也极富层次,尤其是我男神的出场,从台词暗示到局部展示,最后灯一闪,打在脸上45°角邪魅一笑,惊艳全场,威尔斯戏份不多但演绎张弛有度无愧于全能天才。
Welles出场设计牛死了。只有我觉得Welles长得像M么?
废墟上的摩天轮,隐于地下的污水迷宫,二战后断壁残垣的维也纳成为光和影的舞台,构图真是太绝了。初看以为是悬疑片,再看又觉得是爱情片,最后发现是政治片:夹在美苏之间的老欧洲便是那第三人。
三十年的文艺复兴与五百年的报时鸟
和资料馆的朋友们分享一下那个笑声。笑声来自我右边两个位置的一位外国友人。好奇的我问了和他一起来看电影的中国学生他是谁。原文转述:“他吗?他是北航。。。哦不。。。北理工的一个老师。”(非常朴实的改口,笑,每个人笑点都不同,大家彼此包容。倾斜的正反打镜头体现了人物心理的局促不安,真棒
一开始就猜出了第三人是谁……又歌颂了一下西方的下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