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说作为影片的摄影风格之一的、以稳定且带景框的构图,即是对所谓“公序良俗”与“道德伦理”的无处不在的映射;那么作为男孩主观视点的移动摄影,则是用纯良、怀疑、愤怒与惶惑的目光,对性取向的自我确证过程。
在视觉传达上的巧妙构思,间或模糊了上述为“道德伦理”所辖制的单一性取向的“公序良俗”。因此“稳定——游弋——稳定”的镜头变奏,或许可以说是抒发着多元化的性向存在之合理性。
哪怕只质询文本层面:未曾表露在观众眼前的所谓“鸡奸”场面、俭省在观众视线外的暴力“惩处”场面......大段的叙事省略,更为有力地召唤着观众积极地参与想象。
再做一次回想,开场画面,便是家族群体直面摄影机(彩塑父子)的一段长镜头。在此段长镜头中,既是对外部父权社会的绝对权威的叙境建制,也有内里父子未来将面对、对抗的传统道德的逼问预示。
《安第斯禁恋》,大陆译为《彩塑男孩》,以孩子的视角看“当我发现我的父亲是个gay会对我造成什么影响?”这部影片看了有几天了,但影评不好写。我不知道站在一个什么样的立场发声,回想当天有很多具有艺术气息的人,大致是有不少性少数群体的人,说不清楚是我陪他们看还是他们陪我看。 刚开始,这种文艺片让我喜欢不起来,讲述得非常隐晦,真的非常隐晦,看得我极其无聊,打了好几个哈欠,有些镜头,让我不禁“嗯???”三个问号,对的,连环问号。我觉得不如《请以你的名字呼唤我》来的温情和感人。 角色定位非常普通,事情发生在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山村,那位父亲是个艺术家,但又十分低调,在小山村由于手艺好,受人尊敬和赞美,大家称呼他为大师。他和很多人一样,会去教堂做礼拜,是个虔诚的教徒。影片的铺垫真的很长,在他父亲没被发现是个gay之前,这位大师有一个完美的家庭,一个为他安顿一切生活琐事的妻子和一个将来会继承他手艺的乖巧儿子,事业上有一定的名望,受人敬仰,以及他的信仰让他有洗涤罪恶的力量,一切那样平静和美好。所以,让我看得那样无法入迷。 直至男孩发现自己的父亲(不可描述)……从小男孩之后的种种表现来看,打击挺大的,这种打击不仅是心理上的,乃至生理上的。但他守住了父亲的秘密,并严重到自虐才能缓解。不知是否是受父亲影响,还是男孩天性如此只是在父亲这里收到了启蒙,我无法从影片确认,但能确定的是,他最后也确定自己成为了和父亲一样的喜欢男人的人。他对女性毫无感觉,他的目光喜欢游离在男性的胸脯和肌肉之间。我感觉他有十分复杂的自我认同的过程。 影片结尾这位男孩的父亲投井自杀,因为这个山村不原谅他,他的妻子接受不了欺骗离开了,只有他的儿子原谅他,而他的儿子极有可能成为他的同类。 我想这部影片的核心是想讲社会的不包容,以致这个悲剧发生。刚看完的时候我也想指责,社会为什么不能尊重个人选择呢?但我冷静了几天,我觉得不能这么直接思考。什么人配有尊重?可以说,这位父亲他不配拥有社会的尊重。不是说因为他的身份,而是他的作为。我尊重社会多元化,我理解他的脆弱和害怕,但他不能为了伪装成大家普遍认为的一个正常人该有的样子去生活而伤害他人。他并没有尊重他的妻子,他也没有对他的孩子负责。一个人获得尊重的前提是他有尊重他人。我认为他没有,而且他懦弱。懦弱于不敢特立独行,懦弱于对生命的担当。不管社会环境多么恶劣,不能否认社会有造成一定的悲剧。但这位父亲在名声碎了一地以后,选择了死亡,而不是正声活下去。他在自杀之前,哪怕有一刻想过他的儿子——唯一的支持。然而他没有,不是所有人逼他绝望,而是他自己,这一刻,我突然不觉得他可怜。 这部影片面上是呼吁社会包容,而深刻的,我认为是呼吁强大的自我认同。我不知道性少数群体和“普通人”(暂且这么划分吧,定有不妥之处)会从不同角度、心境、处境,看出或者改变什么。 我导师曾在课堂上做过一个小测验,就是想象在座的都是有投票权,要给一个“同性恋合法案能否通过”表态,每个人都不能弃权,结果会怎样。导师还说明了,真正的支持就是你能接受自己的孩子是同性的性取向。 我导师的立场很明确,我的立场也很明确,但我俩的立场不可通约,所以我一直避而不谈。只要大家都是为理性的人前提下,不伤害与你不可通约的人,你就是成立的。说同性恋肮脏的,难道异性恋不存在肮脏和龌龊吗?说同性才是真爱的,其实打心底也是一种歧视吧!这个世界大多数的环境,还是会另眼相待两个男生牵手,两个女生接吻,辣眼睛是因为我们自己心态不平。这个世界没有什么是特别,存在即合理。我坚信,社会将他们视为怪物的伤害远没有他们自己把自己视为怪物的伤害大。所以,真正要强大的,是这个群体本身,要相信自己存在的必然性。 以上,有不苟同之处,视为呓语。
惊艳的处女作,算是近来比较好的同性题材片,充分运用「故事盒」元素参与到叙事和构图调度中来,色彩—失色,泥塑—肉身,宗教—欲望,艺术(工匠)—土地(农民)的等多组元素成为彩塑男孩的多体两面,发现爸爸自杀时候的长镜头和最后一个镜头都挺厉害的。
小男孩演得挺好。
精液和乳汁是少年永恒的痛苦与慰藉。愤怒、逃离、暴力和悲伤都无法带来解脱,创造可以。#2019北影节
#1st HIFF# 利马-柏林Generation 14plus(水晶熊泰迪熊小奖)-圣赛拉美单元。作为处女作很不错了,青春期的性压抑加上秘鲁小村庄对同性恋的不宽容,加上艺术家/农民这个身份问题,处理得相当不错。歌舞音乐服装很有南美风情(其实也有点贩卖奇观的意思)。长镜头有的还不错,不过大多时候有点楞……
相当一般,除了最后的长镜头有点意思,其余都乏善可陈。贩卖民俗文化,再加上安第斯闭塞山区的同性恋元素,柏林拿奖也不算太意外
一个总是会被忽视的国家——秘鲁也有关于lgbt的表达,当然,不只是隐藏的同性情感(觉醒),圣马可盒子这个意象有太多太多的内容可以进行解读:是秘鲁乡村风情的展示柜,沙文主义笼罩了大环境,造成人情的冷漠和彼此间的伤害;双方面的子承父业,在这个过程中儿子对父亲产生了一种单方面的禁忌的朦胧的情愫;是性取向的柜子,关在里面只会麻木成为泥塑等等。安静的乡村的伦理并不只是一家的说辞,当镜头也变成圣马可盒子,我们在男主身上看到的,也是被迫需要快速成长、打破外在泥塑(保护好)的自己。
继承了父亲的手艺,是否也继承了父亲的性向?爆裂无声的父子情,镜头语言尤其干净,男孩的眼睛会讲故事。跟“心底的逆流”恰好构成呼应:在秘鲁这个国家,无论沿海还是内陆,环境带来的悲剧已经是无解的循环...
【秘鲁】一对山区父子在同志父亲的身份揭晓后的成长与碰撞,以及作为目击者的孩子内心世界与变化。从最初的愤怒蒙羞到微弱的作着抵抗,到最后对母亲说道“他就只剩下我一个人”的亲情维系;当中也有了自己对艺术、自我和生长困境的思考。一个个精美、蕴藏着大大空间的民族彩塑串联起父子俩的万千心结,情爱面前仍是亲情最为可贵。
南航版本少了5分钟
秘鲁的民俗风光和歌舞竟然跟云南有点像,看似熟悉的村庄,看似淳朴的民风,看似猎奇的节日,看似遥远的生活,看似古板的传承,到最后都落脚在“我”和社会的关系上。艺术为同性恋者提供了自我价值的机会,但那始终不是避难所,在越保守的环境里,越需要接纳自己、面对现实和勇敢反击。男孩打开柜子看到父亲的彩塑,男孩背着父亲的柜子被欺凌,男孩将泥塑和父亲一起埋葬:哪里有我,哪里就是家
以为只是讲青春期男孩儿荷尔蒙异动所面临的各种新奇体验、尝试,哪想到导演方向一转到就到了同性恋爸爸那里,男孩儿就必须快速成长,来处理爸爸、妈妈的事情,还有自己的未来。
7分。整体上对于民俗文化的描述非常有特点,这也是影片主要看点,在此之下,讲述了一个少年成长的故事,关于父亲的性向,家庭的遭遇,都藏在背后
被沙文主义包裹的我们,如何坦诚自己。
好几次窗、柜、棺的视角非常经典,几位演员的表现也很出色,另外秘鲁的彩色泥塑真的很漂亮,下次必去安第斯山脉亲自看一看。Que bonitos retablos de Peru!
2019秘鲁版《那山那人那狗》+《谁先爱上他的》,又一部同妻题材。巨大的仙人掌,就像巨物一样恐惧而危险,照射男孩发现父亲性向真相后的心理。“你是个艺术家,而不是个农民” 母亲怒气之下打破所有彩塑,比伤人还痛心。她的悲愤离去,把世俗的、亲代的眼光更鞭笞的血淋淋。“我不能扔下他不管不顾”、“我们可以搬到别的镇上,我们可以重新开一个工作室” 儿子为爸爸做的彩塑,所有的情绪都在失去和无奈中化作成长,泪目。斑斓的彩塑,纯色的绿红毛衣…这个世界需要不一样的色彩。
小男孩成长面对的问题,其中包括了父亲的同性取向,一切都很难,只能自己承担。
盒、柜、门、窗的设计很匠气,近得夸张的暧昧呼吸和吞咽声才是它的灵魂。
#9thBJIFF# 性压抑与性懵懂,片子不差。虽然明白各个国家和地区的国情各有不同,但9102年了还在看这种苦大仇深的同志片实在是有点累。(算了好像我们也没啥资格评价别人呢)
秘鲁风情还挺有意思,故事本身是没多少新鲜感了,男孩的气质很像《无人知晓》时期的柳乐优弥
#BJIFF2019#不仅继承了手艺,终究流淌着你的血液。虽极尽克制,但情感还是那么饱满。最后太令人心碎了,他该怎么办。该如何活完父亲没有活完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