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年,初版,初一,从此爱上笛安。虽然现在再看会有些无病呻吟牵强附会,因为现在的孩子可能不理解,在那个郭敬明、饶雪漫、安妮宝贝等青春疼痛小说主宰校园文学的时代,“龙城”这一系列小说的出现掀起了怎样不一样的画风:它应该让我们很多读者都感受到了原来80后作家也可以写出接近主流文学的现实主义小说啊。想来当初喜欢她的书,也是因为偏写实风格的作品在那时候显得有些“别样的另类”,更能戳中那个时候的我吧,十年前我真的会给满分的!但现在回想起小说情节还是挺狗血的,如今又被拍成了电视剧,有些改动比原著好点,狗血成分有略微减少。很喜欢剧中西决和东霓的独白,有些台词也很有哲理性,家庭伦理剧拍出了文艺片的感觉~白宇天选西决,就是后几集人设有点崩,一个滥好人有时候我看着都生气!东霓不是我想象中的这样马姐的演技真的很好,多多少少弥补了一点形象的不符,三十多集下来硬是把长发马姐看顺眼了!南音就还好,演出了那种疯子人设。小时候就觉得眼前的困境就是天大的事情,我只是很怀念那个时候的我。
其实南音这两本书的内容也记不太清了,就感觉这两本书剧情改动最大,因为原著越往后越狗血,在南音下达到了巅峰hhh
ps.有一点我要说!初中生的我好单纯啊woc……当初怎么就没看出骨科呢!
不行忍不住等到全看完了,先来激情评分。原著是我特别喜欢的,本以为也是独属青春的喜欢,但我发现我对它的爱比想象中持久,直到今天再看还是有很多片段很多句子很多感情能打动我。
其实我觉得选角挺好的,初看剧照时我也对东霓的选角存疑。直到看到动起来的马伊琍,我才知道,永远不要怀疑演技派的演技,马伊琍一个其实长的算平平无奇的那种女演员,能这么精准地演绎出一个风情万种的女人,这就是演技的魔力啊。尤其是紫色短发那段,真的有惊艳到我。而且是能看出东霓这个人的成长与变化的。紫色短发那段她是把所有风情都张扬在脸上和一举一动中,而到了现在的时间线是能看出她的沉淀她的收敛。马伊琍的口音算是有点小问题吧,和故事背景不符,但其实还蛮合东霓的范儿,所以还好,只是偶尔有点抽离感。很遗憾的就是现在国产剧不让拍吸烟的镜头,不然烟雾中的东霓一定会更美,肯定会是个名场面。
西决无疑是书中最温暖最包容的一个,我无法质疑他的好,但却总是难以与他共情。相反的,无论是书里还是剧里我都很嗑小叔和唐若琳。剧里的很多细节加的很好,无论是饭桌上情不自禁地一句“她芒果过敏”,还是对八九年前她的作文还记得清清楚楚,都是把书中郑鸿对唐若琳的牵挂和爱具象地体现了出来。若琳的每一句“郑老师”都完美地诠释了书里那句“不是每个人都有资格说真正爱过”。
其实初看时一度觉得小叔的选角要是再帅一点就好了。不过一想书里对小叔的描述,就是个平平无奇的甚至有些中年人特有的臃肿的普通中年男人,这个角色的魅力点完全不在长相,而是他的气度、学识和从未出过校园的天真的笨拙,高鑫演绎得还蛮好,挺对味儿的。
郑家的日常戏都蛮不错的,流畅自然,不过刘琳万年不变的表情总让我跳戏到《隐秘的角落》,有阴影。三叔三婶在剧里终于配拥有了名字(不过三叔好像依然没有啊),而不是像书里那样更像是两个符号,其实可能符号化一些更好。这两个人太好了,太理想化了,就像是中国所有长辈的集合体,是我们都深切爱着并依赖着的,可我们每个人都不想变成他们。就像三叔说的,“走了这条路,万箭穿心呐”。
节奏真是蛮快的,几集就演完一本书,不像好多国产剧无谓注水,我倒私心希望它节奏慢一点,长一点,这样还能追的久一点。总体来说,真的很好,看着我的青春,我脑补过无数的书真正在大屏幕上动起来了,好像又回到了初中高中时捧着纸质书一遍一遍看的时候,可现在追剧的我已经是下班时忙里偷闲的社畜了。时间可真不禁过,一年一年地就这么过去了,当真是“欲买桂花同载酒,终不似,少年游”,也和小叔说句同样的台词吧,“却道天凉好个秋”。
都追完了再来改个评分,感觉很奇怪,选角算是对了,但是整体的故事就是不对,可能是因为后面原创剧情的原因。首先郑成功这个病给改轻了就不对,这对于东霓的形象以及和方的感情线都是有极大影响的,淡化的东霓的绝望也就无法解释得通她的机关算尽和疯狂。还有给东霓加了个多年念念不忘的前前夫是怎么回事儿,东霓历来就是一个爱恨果决干脆利落的人,如果她选择离开那必然就是不爱了,没别的,拖泥带水的东霓一点也不东霓。还有就是小叔和陈嫣到后面就没影了,不够嗑啊,要是多拍拍他家我还能嗑五十集。
其实,昭昭这个故事,就是所有人一起治愈西决的故事。
32集西决回忆母亲那一幕堪称经典的表演,让人深切地感受到他内心的痛苦,完全可以明白他为何会如此偏执地要救昭昭。
而在他救昭昭的过程中,他的家人几乎是无条件地支持他,是的他们都很善良,但他们从来不是泛滥的善良。
三叔都打算离婚来保全妻儿了,他会愿意在这个时候来扛起昭昭这个担子吗?
三婶对三叔都那么大怒火,会对西决的救昭昭的行为发自内心地接受吗?
东霓从来是一个自私的人,她真的会对素昧平生的人有这么大的善心吗?
南音很容易被打动,但当时打动她的,究竟是昭昭的病,还是他哥哥的心呢?
这些亲人们在西决作出这种世人难以理解的、给他们带来麻烦的善举的时候,全都是无条件地支持配合,他们是为了昭昭吗?他们是为了西决呀……西决以为自己把自己内心的那些伤痛藏得很好,但是他们其实都知道,甚至也知道他这样多少有些不正常,但他们就愿意纵容他、配合他,他们知道他病了,就这样温柔地呵护他,慢慢等他痊愈。
西决说过,无论东霓怎么做,他要做的,就是在她坠落时托住她。
而在他坠落的时候,也有很多双温柔的手托住了他。
多年前他幼小孤单,没能救他的母亲,而现在,很多人陪着他一起救昭昭,他不再是孤单一个人了。
他给郑家带来了麻烦,但是郑家没有抛弃他,仍旧把他捧在手心里,让他知道,他也有任性的资格,他也和南音一样,再任性也有家人作后盾。
就是这样,让他更加任性,甚至把昭昭带回家中,不再怕给家里人带来不便,而他们依然支持他配合他。
三婶那么心疼女儿,却愿意把她的房间让给病得快死的昭昭。
南音明明是想回家寻求安慰,但也不再把自己的烦恼告诉哥哥,反而微笑着帮他安慰昭昭。
东霓明知道他的要求其实有些偏执,但还是为他去恳求陈医生。
西决确实是病了,昭昭就是让他的病急剧发作,然后得到治愈。
而昭昭,也用她的方式回报了西决。
江意也一直在爱着他帮他打理事业。
治愈西决需要很长的时间,需要很多的爱,而这些他们都愿意给他。
就是这样温柔的呵护,慢慢让他走出童年的噩梦。
西决和江奶奶的对话,西决说“其实我还是希望她幸福,无论她做了什么,我都恨不起来,都希望她好。”
我都不知道他说的这个“她”,究竟是他亲妈,还是东霓或陈嫣。
他没法恨他亲妈,因为东霓也是这般女子,或许他也会想,他亲妈是不是也像东霓一样,有个不幸的原生家庭。
他不会恨东霓,因为他亲妈也是这般女子,因为东霓是他相依为命的姐姐,因为他知道东霓为何是这样的东霓。
他不会恨陈嫣,因为他的养母也是为爱可以不顾一切,所以他知道爱情会让人只想着自己。
他会怜爱东霓的孩子,因为那孩子和他的命运很像……
他从出生开始就被抛弃被背叛,养母和陈嫣又再次三次抛弃背叛了他,受了这么多委屈,但他谁也没法恨……
我想想都觉得他好难,太善良的人总是受太多苦……
幸好有江奶奶一直想着他,他去看江奶奶,就是回家了……
当我回忆往事时,那些过往,在我脑海里就是龙城这种色调这种节奏……这部戏真的好贴心,它的烟火气和乔家儿女那种是不同的,乔家是生机勃勃的当下,真正的烟火人间;而龙城整体的讲述都带着回忆色彩,或者说带着文学的滤镜,像是谁纸上的笔记具象成画面,它的整体氛围就带着讲述者的滤镜,比如西决的滤镜、东霓的滤镜、南音的滤镜……它不是像乔家那样将真实的生活还原给你看,而是将西决东霓南音他们眼中的生活展现给你看,你看戏的时候,不仅仅是看发生过的故事,也是在看他们的内心,他们对于生活和情感的解读……
乔家的儿女是现实生活真切的投影,人物鲜活饱满,真实生动,看剧的人会觉得自己是街坊们和几个人倒霉蛋一起长大;
而龙城,是每个人脑海深处的生活,伴随着个人的解读和情绪,可谓景语即情语、故事即心事。
两种风格,一个充满生命力和感染力,一个润物细无声,莫名地就勾动内心的某根弦……
真是太让人惊喜了,我完全是以阅读的感觉在看戏,每一帧都值得细细品味,龙城这种风格和节奏如果能维持到最后,绝对是超品的佳作。
分析一下西决“圣父”行为的由来和崩溃的原因——
西决一生,其实有点像地缚灵,一直被困在他母亲死亡的那一刻,再也没有长大,只要遇到相似的人和事,他就会回到那一刻,并且拼命想阻止悲剧的发生,拯救自己,拯救母亲。
那一刻他灵魂里被烙下了三道执念:
1、第一个执念:他是被抛弃的孩子。
养母抛下他自杀,让他深刻体会到了被抛弃的感觉;后来发现自己原来一出生就被亲身父母送走,就更加加深了这种执念。
这个执念,让他一生都对有“被抛弃”可能的孩子,充满了同情,每遇到一个这样的孩子,他就会自动回到9岁那年那一天,那个孩子就成了他必须保护的自己。
他第一个保护的孩子是东霓,东霓是否郑岩亲生这个无解的命题,让她处于被抛弃和不被抛弃的模糊地带,西决一生都在保护她理解她爱她,某种意义上,东霓就是另一个他;
后来的雪碧、郑成功、昭昭,也都是有着相似感觉的孩子,他通过保护他们来保护9岁的自己,这并非圣父,而只是在治愈童年。
但是郑成功还是被抛弃了。
2、第二个执念:他不够努力,没能拯救母亲。
他始终觉得,自己当初如果去抱抱母亲,是不是结果会不一样,这个执念让他会在某些时候去做一些看起来毫无意义、类似圣父的事,其实并不是圣父,而是他在试图改变命运,本质上又是回到了9岁那年那一天,试图拯救他的母亲。
他曾经成功过:东霓试图跳楼的时候被他救了下来,相当于他成功改变了母亲的命运,从这里他得到过救赎,东霓对他更具有了非同一般的意义;陈嫣被东霓骂着哭着冲出去时,被他小叔抱住了,后来他撞车昏迷中梦到了母亲,于是他放手了,也是为了避免又一个人和他母亲一样为了爱情而走向悲剧。
对昭昭,他后来明知不可为却非要勉强,也是因为这种执念,但这一次他再执着也没有用,陈医生不肯和他一起行动,他自己做再多也没有意义,所以他会因此痛恨陈医生,实际上他痛恨的是当初那个什么也没做的自己。
最终昭昭还是死了。
3、第三个执念:他被抛弃是因为他不被需要,他没有救母亲就是亏欠了她。
于是他一生都在让自己成为一个被需要的人,以避免被抛弃的恐惧,后来得知自己的身世,加深了这种恐惧;
他一生都不敢亏欠任何人,一旦亏欠,就会一次又一次回到9岁,感受到对母亲的亏欠,而郑家对他的养育之恩,让这种亏欠的感觉越来越深。
可怕的是后来郑家似乎不需要他了,他反而亏欠了东霓和郑成功。
所以这就可以解释,为什么去北京以后,他反而需要吃安定才能睡着,为什么后来他会逐渐偏执,因为:
郑成功被抛弃了,地缚灵西决也就再次被抛弃了;
郑家不需要他了,他也就随时有了被郑家抛弃的危险;
他亏欠了东霓和郑成功,并且还不上这个亏欠;
昭昭死了,相当于他又一次没能拯救母亲。
他像圣父一样拯救别人,试图通过拯救别人来拯救当初的自己,最终却还是失败了,他不崩溃谁崩溃?
他始终是那个一出生就被抛弃、9岁时又再次被抛弃的孩子,他一辈子没能从他9岁的噩梦里走出来。
看完最大的感受是:当小说被改编为八点档电视剧时,为了更多迎合电视剧受众、配合电视剧这一载体的特点,编剧不得不做出大量小说情节上的删改、角色人设上的调整,甚至对小说作者原来所想表述的中心思想有所牺牲。
小说里让我印象最深刻的两个点,一个是西决——作者说西决是她的理想,而在《南音》里她打破了它。这里自然是说开车撞向陈医生的西决,也许当年读书时我没有意识到“大爱”的西决对他人的包容、爱护多少来自其童年心理阴影导致的不安全感,所以当时西决撞向陈医生那刻,他对他内心所捍卫的价值标准的坚持让我震撼不已,这种自毁式的人物走向带给我很多思考:也许在作者眼里这样的“理想”非常可贵,在现实前也非常不堪一击。
另一个印象深刻的情节是南音和陈迦楠,这段恋情的开始来自那个赎罪一样的郑南音,用她的话来说,是因为陈迦楠看到她卑微的、甚至在外人看来可笑的一面。最后还是为苏远智披上婚纱、和陈迦楠恋情无疾而终的结局也把这份相互救赎般的浪漫击得粉碎。
然而以上的情节在电视剧里都无从体现,甚至迫于原著是三本不同主角的小说,刻画的空间更多更自然,而电视剧无法多支线地同时反映人物的成长,导致电视剧里的南音的刻画我认为非常单薄,人物从头到尾的变化很弱,没有成长性。到最后她外派培训竟然一部分原因也是为了气苏远智,远不如小说里最后令苏家刮目相看、默默承担为哥哥照看好臻臻责任的南音那样真正的独立自强。
其他令人惋惜的改编包括但不限于和西决感情分分合合二十多集的江薏。小说里的她最后和方靖辉好上更符合逻辑,大概是当年看小说的我对这个角色有太多的憧憬和钦佩:她是小说里难得明媚的一抹色彩,工作能力强,为郑家大事小事没少出力,社会人脉广、主意多,潇洒自如,更懂得不同情况下适时地抽身,这样圆滑世故的她和热带植物博士我认为谈不上绝配但也是意料之中。但电视剧里她和西决却从小说里的露水情缘变成为在理想和现实间犹豫不决的一对苦鸳鸯,这样落了俗套的剧情,不知为了斩断和东霓若隐若现的情丝,还是为了西决得到圆满的下半生归宿。
可能我最爱的改编是被西决感化的陈宇呈医生,但最终也是草率而生硬地结束他性情的转变。
尽管最后作为电视剧而言,龙城故事还是被不过不失地呈现,但为了符合这一载体特点所做出的大刀阔斧的改编还是让早年原著粉失望且无奈。也许以后对所谓的小说影视化再也不会有过多的期待和幻想了~小说里的那座龙城也许是只能存在我们脑海的想象里。
当年看着《西决》《东霓》《南音》一路过来,被最后一本气得意难平多年。本来都已经丢进了记忆角落,直到看了剧,那些狗血的记忆又回来了啊啊啊!
认真港,其实剧版拍的还可以,除了选角全员老了十岁以外,那种泼天狗血中又隐秘撕扯的血缘羁绊感拍出来了。白宇被分手时震惊委屈的眨巴眼睛,还有吵架时极力压抑的哭腔,就,让人又心疼又想虐待他(。)
虽然现在的白宇马伊琍演20代的人都有点过了,但白宇确实是演西决最好的人选。我想不出还有谁可以演这个表面温软、情绪稳定,内心深处却是个疯子的人。
身为孤儿寄人篱下长大的那种隐忍负罪感,溺水者偏偏拼命拯救别人。为了报恩一直为家庭献祭自己,懂事小孩不可以主动要东西但也想有自己所有物的那种疯狂独占欲,和东霓之间那种超越血脉的背德感。
只有白宇才最适合,表面看着一潭死水老好人,水面下是暗涌的火山。
当年看书时就觉得最适合演东霓的是范冰冰,那种破碎感大美人,即使疲惫憔悴也美得惊心动魄。
《爱情神话》里的马伊琍是有那个美女氛围的,但《龙城》里的烈焰红唇虽然很努力了还是差了点,说不清是妆造不行还是演员的硬件问题。吵架时幻视了前期的罗子君,只有泼妇感没有恃靓行凶感,和西决的背德cp线也像在演疲惫中偶。
当年看最小说系列时,就觉得那批作家其实很会造氛围、造情绪,但有佳句而无佳章,为了连载创造话题点而反复用同一个矛盾(比如顾里每年生日会都有抓马),或者不知道怎么结局了就把人物全毁了,好像只有黑深残才有逼格。 如果是现在更成熟的笛安来写,我想她应该不会再用那个为黑而黑的结局。希望电视剧版能好好改改吧,平行世界的他们值得一个更好的人生。
看到20多集,最大的遗憾是东霓这角色用马伊琍真的太不合适了,哪儿哪都不行。
其实光看剧本脉络能感受得出这个人物的悲剧性,不幸的原生家庭没有教会她爱,只让她用玻璃碎片扎成玫瑰身上的刺。
恋爱脑没读书是人物的局限性,也是她自己心头的刺,她没有高阶的手段去对付男人,只有泥潭里的小孩自己摸爬滚打锻炼出的精明市侩。又因为后期方靖晖的pua,导致非常情绪不稳定。这个人物演好了很容易出彩,是时下流行的疯批美人+破碎感。
但这样就带来一个问题,演员必须足够美,足够艳压群芳倾倒众生,才能演得出那种恃靓行凶感,也才能让所有人一次又一次原谅她的反复无常。
她在得意时是骄傲的玫瑰,在和男人斗狠时有红尘俗世里那股劲儿,在情绪崩溃时是疲惫破碎美人。永远骄纵永远不懂事,但也永远明艳永远有生命力。
但马伊琍最大的缺陷不仅是外形的不适配,还有两个致命问题:1、马伊琍本性是清冷坚韧的,又忍又韧,她太理智了根本理解不了“疯批”是什么心态,只能朝着表面去演。 2、马伊琍演技是真不行,导致不适配的角色她也演不出那个“魂”来。台词尤其差,表情管理也不行,东霓发疯时那种破碎感完全没有,只有灾难性的尴尬难看,让本就与现在审美不适配的最小说式狗血剧情更添一分尴尬癌晚期。 放一些我心目中的郑东霓吧,什么叫破碎感疲惫感大美人,什么叫泥泞里开出的玫瑰花。
我不承认憨厚老土的西决和大姨味浓厚的东霓......
不是戴着有刘海儿的假发就不是中年人了,而中年人像小孩子一样打闹,感觉到的没有青春只有尴尬啊
一般,家庭戏咋咋呼呼表演痕迹太重了,东霓挺漂亮,西决性格像个居委会主任,南音台词一塌糊涂,这三姐弟自我介绍听着居然很像小时代。
哎我觉得马伊琍的演技拯救了选角而且动态的这个造型看着也能接受了,有点东霓的感觉了,西决选角绝了,白宇就是西决本人!反而觉得南音选角一般,剧情好还原! 四星观望
就还行吧……
看了三集觉得很恐怖,演马伊琍爸爸的演员比她小,演马伊琍养母(三婶)的演员比她大一岁,演马伊琍弟弟的演员比她小了20多岁,演她弟弟女朋友的演员跟她差不多大... 合着怨种是白宇
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大家的评论真的笑死我了,虽然原著也就那样,但是淑芬的命也是命。从背景到选角,你把我杀了我也夸不出来。除了白宇身上那股儿味儿有点沾边,其他的所有所有都和我高中幻想的不一样!恨死了,别人的高中在看振华三部剧,好歹有两部还是还原的很美好的,能有口好饭吃;我的高中在看龙城三部曲,多年以后用马伊琍的刘海把我创死,到底是谁拍板通过的造型,是谁!
真的不想给这部剧打太低分,无论是对自己的青春还是对笛安的热爱....但...龙城真的不是重庆...拍出来的一切换了人间之后犹如无根之萍
一股注水剧的画面真的很难看
对不起,我没办法客观评价。这是我整个青春最喜欢的一部小说,没有之一。从第一集开始,眼泪就在眼眶打转。没有违和,没有突兀,只有我一边看一边和我对象讲解龙城的背景其实是笛安的家乡太原,东霓和西决是相互救赎的关系,东霓的风情万种,西决的绅士,太多了,多的原来已经过去了十几年,谢谢大家来看笛安炙热的青春,也是我们的青春
在重庆拍真的不对,重庆不够匮乏,味道过于丰富。北方城市,be like真龙城太原,,伦理方面的疯在哪里,在环境单调,在几乎什么都没有。人没事做只好互相伤害,换着方法探索人,伤人,使得这几十年稍有滋味。 这是原本故事真正的美感所在。因为啥都没有 才会觉得钢铁河流好看。因为日子真的只是在重复昨天,才会觉得非去北京不可,非去美国不可。因为真的见的美丽东西太少,所以故事全部发生在厂花家里。因为真的美食荒漠,所以会记得丸子汤一辈子。东霓父母有一点厂花厂草的影子吗,这使得那种疯狂变得完全不合理。或者我直说了,场景构建,整个塌掉的。
国产剧里最顶级的配置了,制作上处处透着贵,一星给美术一星给打光,两者配合很好,细节尤其不错,除了有的地方为了美而太多点光源有失真实感。打光老师也厉害,无论是那种阴天特有的白光还是用光源push轮廓都很见创作意识。笛安这个小说本身只有文学皮没有文学骨,笔触语调让人感觉好似深邃,但实际一看发现写得浅。转化成影视会抽干词藻营造的氛围,导演很努力拍tone但也只是对着一些艺术片照猫画虎,很多空镜是美但没啥作用。一开始不知道这种纯文学翻拍咋来的浓重家伦味儿,直到东霓组局摊牌的那场戏。我的妈啊马姐一说台词那个横啊,感觉她要吃人,唉只能说她也很努力,越努力越错误。最后一星给白宇,一些小的处理让西决这个发闷的角色不经意间会亮一下,比如他说拜拜那句的语气。这种真就是靠演员对角色和剧本的理解,然后自己去创作。
故事感这个东西确实是需要一定的生活阅历才能表达出来的,尤其在动态的表演下,越来越喜欢这个东霓
浅看了一下,比我预期的要好,三叔三婶家我一直觉得就是那种传统甚至带着点守旧的家庭氛围,特别像我会爷爷奶奶家的那种感觉,剧里东霓回来时那个家庭氛围完全对,感觉就差一句”过年好“
如果翻拍一部优秀小说的方式是把里面的金句都用os的方式讲出来,那还是让它留在文字本身吧
马伊琍好像带假发的刘敏涛
跟我以往见过的家庭剧不太一样,三个孩子是一家人又不完全是一家人,彼此之间的关系很难用传统的家庭伦理来定义,就很神奇,很上头
马伊琍抱着刘琳叫三婶让人严重不适,刘琳就比她大两岁而已
女主马伊琍只比三婶刘琳小两岁,和小叔高鑫一样大。
真看不出来白宇是刚毕业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