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它不会在你的城市上映
甚至在百度上都没搜到多少资源。
看到同为内蒙古人的友邻宁小夏的推荐,去电影网看完了这部才首映不久的电影——如果说这种小到连豆瓣都没有收录的电影还有首映礼的话。电影首先让我感到熟悉而惊喜的是大片大片的荒凉土地和缓缓转动的风车,还有稀稀松松的积雪,肆意铺在初冬的蒙古草原上。接下来让我熟悉的是美丽的草原公路,它不同于南方的乡路,却更像California沿海岸线铺就的全美最怡人的干净公路。公路上行驶的Toyota4500,同样让我感到亲切。在我们生活的这西北一隅,这种越野车是最常见的,它就像蒙古人一样倔强、踏实,勤勉、耐劳。车坏掉了,停在一边,下来两个人。年纪稍大的男人一张口说话我就坚定了把这部名不见经传的电影看下去的决心:如此熟悉的方言,和我每天说的话几乎一模一样。在屏幕上听到这么清晰而亲切的方言,你会不由自主地笑出来,由衷带感。
故事情节很平缓。一位来自北京的年轻人张盟因在学校受了处分,为了消除处分,报名西部支教。他选择的是内蒙古巴彦淖尔市临河区,但却被临时分配到了一个小嘎查(村):宝音图。这个嘎查里唯一的学校就是这所围墙涂满蓝色的小学。只有五个学生,没有老师。
学校的主人是一位名叫依如乐的中年蒙古族汉子。影片穿插的蒙太奇片段告诉我们,依如乐用鞭子赶着自己的弟弟上小学中学大学,又留学国外。功成名就投桃报李之时,弟弟不幸患病逝去。从此依如乐更加坚定了帮助家乡的孩子们上学的信念,建了这所小学。他既是房东,又是保安,还是厨师。
接下来的故事没有太多的意外,就是这位年轻时尚的北京小青年如何展现自己的生活个性:PSP、跳舞毯、PS2赛车,耳机大声音乐...他尽力保持着如同在城里的生活,与此同时却把最重要的教书任务放在一边。他的吊儿郎当让依如乐无比愤怒,他们之间的矛盾逐渐激化。张盟带着学生们打猎、玩游戏,全然没有认真上课的样子,孩子们很高兴来了一位新老师,并且对他的生活和他的玩具显得极有兴趣。
矛盾最终爆发,张盟要回北京,依如乐强压怒火安慰他。当得知张盟回北京是因为女朋友跟人跑了的时候,依如乐终于爆发,追打得张盟四处乱窜......
不久之后,市教育局决定撤销蓝学校,让几位孩子到另一所新成立的公立学校读书。故事走到结尾处,张盟和几位淳朴的蒙古族孩子,还有倔强而伟大的依如乐产生了依恋不舍的感情。
没有多大意外,看这种电影我从来不会报以任何剧情上的期待。但是,这样的片子给我更贴肤近心的感动。太多的牧区和穷困山区的孩子需要呼吸一下当代的空气了。他们有着接近天使般的纯粹和清澈,有着近乎执着的天马行空的理想,他们始终相信读书能改变生活,世界,和未来。除此之外,剧中依如乐也让人感动,他代表了草原上一类人:勤劳勇敢憨厚踏实,认定了道路就能一辈子坚持下去。个人幸福完全让路于信念:失去亲人,没有爱人,但仍然为了下一代、为了希望,在草原深处踽踽独行。
我曾经想过,究竟怎么样才叫孤独,是因为人少就孤独么。读书的时候见不得喧闹和庸扰,刚参加工作又反感于世事的浮于表面和无尽荒诞。昨天看完这部电影,我突然觉得,孤独就是,你在天地间,一心向往纯粹的活法,纵使无人知道,也会笃定一生。
而这种孤独,是幸福的,是凡人终不可得的。
2 ) 珍惜~回报
一部没有多少人知道的片子!却是很能打动人的片子!
虽然不是很有意思!但是却能勾下你的眼泪!
蓝学校!最美丽的学校!看完这部电影之后我很想去支教!竭尽我的所能来帮助那些渴望得到知识的孩子!
这部电影还穿插着兄弟情!真是长兄为父!这个电影借描述兄弟情引申到父母对我们的亲子的爱!
其中有一个片段,哥哥把最好的都给了弟弟!让弟弟上学!这不正是父母对我们做法么?苦了自己,让我们上学!就是想让我们以后生活的更好!
这部电影我觉得很成功!因为他打动了我!让我明白了两个道理!
其一,我们有这么好的环境,应好好珍惜!
其二,我们能这么幸福的学习生活!都是父母拼回来的!
我明白了,我想我会,珍惜~回报~
3 ) 支教带去了什么
太多的牧区和穷困山区的孩子需要呼吸一下当代的空气了。他们有着接近天使般的纯粹和清澈,有着近乎执着的天马行空的理想,他们始终相信读书能改变生活,世界,和未来。剧中依如乐也让人感动,他代表了草原上一类人:勤劳勇敢憨厚踏实,认定了道路就能一辈子坚持下去。个人幸福完全让路于信念:失去亲人仍然为了下一代、为了希望,在草原深处踽踽独行。孤独就是,你在天地间,一心向往纯粹的活法,纵使无人知道,也会笃定一生。而这种孤独,是幸福的,是凡人终不可得的。
4 ) 男主角略失真
最近有个视频很火,是素颜的谭维维在蒙古包一酒席上来了一曲蒙古民歌,真是碾压K歌麦霸。
MSN已经消失。HOTMAIL也很少人用了。最近QQ注销功能热炒,唤起很多人的情怀,据说5、6位数的Q号能卖几十万,抛开其模仿抄袭的争议,QQ能发展并且壮大繁荣到今天可谓难能可贵,看看雅虎、人人网、MSN、飞信等多少巨头都死了,如果QQ还能坚持到7、8位数的号能卖几十万,那真的是少有的奇迹,也就微软这种元老级别的公司可比了到时。
跳舞毯也已经销声匿迹,连街头的电子游戏城都不怎么见了。
这个老师有点潮,有点闹。情节有点散,细节有但有意思的不多。加入少数民族的背景,比同类型乡村支教多了一点缀。
算是一个有所突破有所尝试的支教类题材,但还是流水账和常规了点。
5 ) 蓝天白云的学校
我可能是一个很感性的人儿罢,看这部电影的那天是个早上,我起床晚了,去家里吃饭,我记得是粥和油饼,打开电视,在cctv6,一部电影《蓝学校》,我未来的职业可能是一名教师,故而看到电影名字我就有些触动,我大概是从中间开始看的,张盟准备离开,在车站,一个人等车,我觉得我好像在他身上看到了我的影子,迷茫的心,一位教育工作者,他得不到在社会上能够被人认可的经济利益,他也得不到为人敬仰的社会地位,可是为什么还是有很多人敬重教师?我看到影片中哥哥语重心长的一句话,记得却已经模糊了,大致是:孩子们来你这里上课,就是把命运交在你手上,你可要用心教。 是啊,教育工作者责任与义务的落实与下一代的成长息息相关,我此刻才发现,没有一位真正的教师,他从事教育行业是为了为自己获得利益,因为他是为了将来而做出自我的奉献! 影片中,哥哥与弟弟的故事,我不能再说下去,希望你也可以有时间看看,这是一部看起来简陋,却很认真的故事。
谢谢你的阅读,祝你新年幸福,再见。
6 ) 再2B的青年也会被天真的孩子感动
当主角看到纯蓝色的学校的时候,觉得这颜色简直太low,却不知道这蓝色代表了什么,当最后建设这个学校的人告诉他,蓝色,代表蓝天白云,希望孩子们想雄鹰般展翅翱翔!
这个故事不是完美的,这个影片更是不能细节化的,但是在没有明星,没有特效的情况下,在认认真真的讲故事,讲一个真实的故事,那些渴望知识的孩子,他们需要更多的支持。
7 ) 偷偷的勾下眼泪!
偷偷的勾下眼泪!
2011年第二十八届电影金鸡奖最佳儿童片提名
2011年第二十八届电影金鸡奖导演处女作奖提名-杜波、郭志荣(《蓝学校》)
孩子们天真,兄弟情深!
8 ) 我想有一所蓝学校
没有什么大牌明星,没有什么秀丽的风光,没有什么惊艳的特效,没有好莱坞那些扣人心弦的剧情。有的只是一个80后青年演员带领一群草原小孩青涩的表演,有的只是冬去春来草原上毫无春色的空旷,有的只是一个青年制作团队多年不懈的努力来的收获!
草原的夏天是最美丽的----天似穹庐,笼盖四野,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但本片并没有选择早春夏之际拍摄而是在冬季拍摄,冬季的草原虽然没有夏季那么繁茂,但是她却展示了另一番场景-----天寒地冻,草原已没有了绿色,羊群默默地在荒原上寻觅着。幽静?凄凉?不,它们在寻觅着春的信息!突兀的山峰上偶尔会有牧羊人呼喊起草原的长调。一个80后叛逆大学生带着某种投机心态踏上了内蒙古大草原开始了他的支教生涯,其实现在很多大学生去支边、支教、支农都会有这种心态,本片就展示了众多这样人中的一个。大家都说80后青年是自私自利的,我也是80后,我并不否认80后是有自私的一面,但是任何一代人都有自私自利的时候,而且带来的影响比我们要更严重......。一个个个性鲜明的人和感人肺腑的事出现在他的支教生活中,固执的老头、活泼的牧区小孩,从他们是身上他看到了孩子们对知识的渴望,看到了偏远地区对现代文明的渴望,看到了老人对已逝亲人的寄托。他改变了自己,代表了80后的改变,可能在以前他做了什么,可是从这一刻起他变了,“服务牧区,完成支教,传道授业”成为他心中的信念,我想他只是我们这代人中的一个,但是自此会有千千万万个像他一样蜕变。
在冬春季节的草原上,发生了这样一个故事,充满了智取、亲情、思考。冬春季节的草原是荒凉的,草木枯黄,雪花覆盖山尖,牛羊如圈,牧人休憩。体现了安静!荒凉!和谐!但这幅场景的背后,体现这春的生机。冬天已然来临春天还会远吗?
本片从不同的视角,以全新的手法、趣味的故事情节,让观众在笑声中有所感悟。对偏远地区的教育有所感悟,对80后大学生有所感悟!
这是我从未见过的家乡,这是我永远热爱的家乡人。
强烈推荐大家来看一看这部电影,尽管没有庞大震撼眼球的恢弘场面,有的只是蓝色的天,白色的雪,红色的五星红旗及学生们淳朴的笑脸。看到最后有股暖意流入内心深处,平淡却不平凡。
看到结尾给四颗星~男主原来还演过挺多配角~赶紧红起来吧~草原的孩子们真可爱~
哈哈,笑着看完,元素齐全。
挺好的片子,这个痞了吧唧的支教老师好tm真实,小孩子也很真实。。。贫困地区出个大学生不容易啊,结果还病死了,哎。。。
估计不会上映,所以力荐
多大的硬伤在家乡电影面前都微不足道
牛逼啊,一上来就呼麦。安达就是磁器。最后的挽手鞠躬,湿润了。
好看 好看
娃娃们就是一群小鸟 让他们飞到想去的任何地方...
开始有喧笑 因逗乐或嘲讽 后来有人哭 只因感动 最后唯剩一片沉默 大概那才是过滤掉所有肤浅的感情之后沉淀在每个人心里最深 最实在的东西 那沉默中也许有对苦难的怜悯 有对支教的认知 有对社会的思考 还有对倔头大叔的敬仰 当然 兴许还会有一部分的不屑一顾 而我 哑笑过后 感动之余 心中只留两个字担当
哥弟情感最为动人,跟制片讨了张名片,还鼓励我写本子找他拍,我只是暗中觉得我太欠太欠火候了
电影制作方面有些简陋粗糙,不是讲述支教老师含辛茹苦、任劳任怨、无私奉献的视角,值得点赞,但张盟故事主线的情节设计时常让我感觉哗众取宠、刻意搞笑、缺乏真实感,而他的不少所作所为也令我心生嫌弃 → 正如倔头所说:你是晚上不睡觉,整天玩游戏机,白天让娃娃们天天自习……最后你回北京了,打着支教的名义找工作去了,耽误的是谁?是我们这些宝音图的娃娃们。—— 相较之下,我还是喜欢依如乐(老倔头)还有他弟弟依波乐的故事副线。→ 倔头:你看,那就去咱们宝音图,那蓝色的就是咱们学校。当初我盖这学校的时候就把名字想好了,就叫蓝天白云。这娃娃们在学校里 就像一只只小鸟一样,学下了本事,就能从这里飞到更广阔的蓝天白云去,飞到任何一个他们想去的地方去。
和杨丹丹去北大看的~
某六套
儿童电影~
前半截很搞笑 后半截感人不流涕 知道拍摄背后的故事 更觉得难能可贵 推荐给大家看看 牧区的孩子真可爱 真实在 看着看着就想起了我儿时的小伙伴
从第1分钟到最后一分钟, 它都是乐观的, 没错, 他们可以古朴传统但不应该贫穷落后
小故事,大情怀吧
小朋友看看挺有意思的,至少不会枯燥乏味。是淳朴与浮躁的灵魂碰撞出的冲突,类似教育娱乐相糅合的教育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