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痴狂教授营救记
心仪的聪慧女生,竟然选择了资质平庸的男生。哲学教授恼羞成怒,认为男生借助家境才赢过自己。于是他设计生存游戏,重设自己和男生的背景,让女生再次选择。如果依然被拒,他就自杀了结情伤。
这是一部讨论哲学的电影?别闹了,电影只是在展示哲学教授在失恋时如何以死相逼。这个游戏自始至终就只有一个问题——如果重来,你会选择我么?
为了确保获得答案,教授干扰试验,让女主及其男友抽到指定身份,以便这个问题在不同题设之下分别被回答。
【第一次模拟】
女主男友被设定为普通人,教授被设定为神秘角色,女主选择了男友并认为教授是威胁。但是,第一次试验出现了意外状况。教授因草率杀害诗人,被女主串通众人在其进入避难所前杀害。
教授未能得到答案。
【第二次模拟】
教授进一步修改了题设,女主男友被设定为同性恋,教授因唯一掌握逃生密码被设定为必选角色。结果,女主依然选择男友,只在男友出轨时,勉强选择教授作为报复。教授选择同归于尽。
经过两轮实验,教授认定女主对他已无好感(她将神秘身份解读为威胁),不再爱他(只当他是报复爱人的工具)。如果所有实验到此结束,教授会按原计划饮弹自尽。但剧情出现转折,女主男友揭穿教授设置的实验干扰,女主随即明白教授意图,并打算拯救教授。
【第三次模拟】
保留了之前的题设不变,但女主获得了选择权。她从人性角度重新选择入避难所人员,得出了全新的答案:人终有一死,宁可在爱中有尊严地结束一切,也不要在功利心中寻死觅活。
女主拯救教授的意图并不隐晦,最明显的就是留下了诗人。诗人这个角色在前两次模拟都被教授不由分说无情地枪决,代表的是“自我憎恶”。留诗人就是救教授。
三次模拟结束后,女主特意留下开导教授:我并非因为你是你,而爱他。所以,你不必伤害自己。
如果重来,你会选择我么?——不会,但我喜欢你,也希望你爱自己。
教授释然,获救。
2 ) 一部打着逻辑的招牌的电影却逻辑漏洞百出
首先说明,我只看到了一半,也许我没资格评论,不喜勿读。整体来说,逻辑还正常,没有灰常的混乱的大脑出现,但是:
第一次:唯一拥有逃生密码的老师先生在抛弃他的学生们准备关闭避难所大门时却没有像正常人该做的一样歇斯底里的喊出:我是唯一拥有逃生密码滴银!!在“被辐射致死”与“赌气让抛弃他的人们后悔”两者间炫酷狂拽的选择了前者,也许他的卡片上的描述应该是“神经不正常的避难所建造者”。当然可以说他作为老师为了把实验引领到他计划好的方向而做出了这个没有丝毫逻辑可言的决定,但如果是这样的话他就违背了自己设计的实验规则,这使实验从这一刻起就因为这个瑕疵而毫无意义了,因为他自己把现实身份“老师”和实验身份“避难所建造者”混淆在一起了,一个没有逻辑的逻辑学教授,点个赞。
第二次:我们这群可爱的哲学准毕业生们,在得知会七国语言的同伴三年内会患上喉癌时,兴奋的发现自己学的东西可以用上鸟!患上喉癌的风险抵消七国语言技能收益!!耶!!我们是多么的反应敏捷并且理智和有逻辑啊!万岁!!
也就是说。。。。这位七国语言妞患上喉癌之后就聋了?手也会因为喉癌而断掉??我还第一次知道喉癌有这么凶残的并发症。喉癌只是让她不能说话,不代表她就听不懂其他人说话了!!不代表她就不会用书写来和七个国家的人们交流了!!也不代表她就不能把这七国语言教给你们这群迷糊的哲学家们让你们和世界各地的幸存者沟通了!!!一群没有逻辑的逻辑学毕业生,再点个赞。
更不要提第一次的幸存者们得知避难所大门打不开时疯狂滴使用枪支木棒攻击玻璃门,却完全忘记了自己的身份不是一群手无缚鸡之力的哲学家。不要提其他的,就看这几个:化学博士、结构学家、电工、木匠、士兵,就单说这5个职业组队搞不定一道避难所大门??在避难所墙上开个窟窿挖出来都够了!!!唉。。。死在里面也好,你们就算出来了也帮不上人类什么忙。
3 ) 也许只是我想太多——女主角是绝对的大boss啊
老师为主导的前两次实验,大家在悲观压抑中做选择,努力生存,结果死了。
第三次,女主角为主导的实验中,大家用“爱”的感性做选择,快乐生活,结果还是死了。
所以说,老师就是一个绝对的理性主义者,女主角就是一个宣扬“爱”的圣母傻白甜。
NO!
如此理性的老师会认定女主为最聪明的学生,为认为她是这世界上唯一可以懂他的人,会成为情人,可真的不是因为他缺爱啊。
一个极端理性主义的人应该是什么样子的,个人拙见,不是老师那样,而是女主角那样的。
老师的理性主义可以说成是一种信仰,而女主角却完全有了所谓的上帝视角——不仅认定这个东西,而且玩弄这些东西。
她的第三次实验,所起到的角色想什么?所有人都相信她,精神领袖有没有,而最后,所有人都愿意为“爱”献身有没有,生命的利益都在这种伟大的“爱”之下显得无关轻重了。
如果真的是要宣扬爱,影片的结局会是大家一起创造出一个新世界,毕竟留下的人智商能力都不错,鲁滨逊原本也不是什么野外生存专家来着的啊。
唯一合理的解释就是女主角其实和老师一样,早就看到了最后的结果,而且看得更远。她选择欺瞒,不把那些理性的真相给揭露,转而用“爱”这种听上去特别高大上的思想影响所有人。大家沉浸在一片祥和快乐之中,置生死与度外。
尤其是最后一段”地下情“曝光的戏份,理智如老师情绪是失落与难过的,而女主角冷静得如此冷漠(那个内心充满爱的圣母是这个样子)。
他们彼此认定是最适合彼此时,女主能够冷静说出他们不适合。那个恋爱中的女人能如此冷静分析——不适合的原因是他们都太清楚这个世界的本质,生命的本质,所以男主角那种”不够聪明“的人才适合她。
所以前面说绝对的理智主义者是女主角那样的,她看透了一切,足够冷漠的享受着”善美“,而不去捅破那个”真“。
薯条哥那种纯属YY的幻想被大家所认可的时候,谁还有理性。
于是大家面带鄙夷和同情的留下课本,对学了一年的哲学表示”哲学之于生活,就像手淫之于性爱“的无所谓的态度。大家面带笑意的离开,像是单纯的孩子终于用自己的爱证明了大人的理性只是偏执的错误。
而带领他们领略了这一切的女主角,却对那个强硬逼迫他们学会理性思考的老师说”You trouble me(你妨碍我了)“
最后的最后,老师三次上楼的迷之结局,不仅仅是画面,背景音乐都有了明显且刻意的不同。当最后,老师闭上眼睛的画面,接着是女主睁开眼睛的画面时,是不是说明,最最顽固的分子,也被”爱“所”教化“了呢?
然而一切的一切,都是个人感受,所以可能真的只是我内心比较阴暗,想太多吧!
4 ) 末日下的生存哲学
仿真的思想实验
影片一开始,老师埃里克为这学期最后一堂课进行了一次大胆的前卫思想实验,假设整个世界经历着巨大的毁灭危机时,在资源仅能支撑10人生存一年的有限环境中,身处灾难漩涡中心的这群学生又该做出怎样的选择?抽签选定自己的角色扮演后,群体开始了内心中的抉择。
选择的变化
在第一轮游戏中,选择的偏好基本倾向于功效性和实用性,更多地职业选择是出于对生存的保障,但尽管如此,在老师扮演的神秘人被拒之门外的时候,因为无法得到避难所的密码,生活一年后的这群人不得不面对难逃一死的处境,成员们最终还是一个一个结果了自己。而第二轮的实验假设前提建立在如何让人类继续繁衍生息,扩大自己族群这样的道德使命之上。同时由老师抽签设定的主题又丰富了每个角色个人背景。群体在筛选过程中除了考虑到性别的差异化,重要的考查则放在了身体素质上,毕竟繁衍生息需要一个好的体魄来保障。但这仍然没有让结局逆转,因为由老师扮演的神秘人与成员间的内讧,最后换来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共输结局,群体再次遭受毁灭性的打击。
自我觉醒后的抉择
输了两轮的成员当然不甘示弱,决定通过自身努力再挑选一次,这次直接将老师埃里克排除在外——这个即是游戏规则的制定者同时又是游戏的参与者。排除了来自老师方面的干扰,女主人公这次的挑选结果让埃里克大跌眼镜,那些看似在紧要关头无足轻重的人选竟然都上了名单,只会种花的花匠、身患Ebola病毒的骨科医生、冰激凌糕点师、得了咽喉癌的歌剧演唱家、葡萄酒拍卖师、时装设计师、带有自闭症的竖琴演奏家、还有那个每次刚一出场就被爆头的无用诗人。尽管最后的结局仍是死亡,但被挑选的成员脸上没有遗憾,也没有对死亡的恐惧,只有对未来生活的大胆尝试后获得的欣慰和满足。这种虽死犹荣的姿态是对心灵宽慰的追求,胜过了实用主义诱惑性地考量。
生活究竟是个什么东西
个体在面对建构自己生活时,总会面对多种多样的选择,自由或者不自由地决定着未来生活的方向,究竟是什么牵引着我们一步一步向前行?支撑的力量是一元的还是多元的?“一百个读者心中就有一百个哈姆雷特”,每个人都会给出自己对于生活的答案,重要的不要牺牲对于今天的生活意义的追寻来换取明日那漂浮变换的未来之景,就像影片中老师扮演的神秘人面对诗人时,总是残酷地一枪了结其性命,生活的意义也再次被阉割了。“哲学之于生活,就如同手淫之于做爱”。也许影片中这句调侃的话倒是道出了哲学与生活之间关系的基本道理,二者都不会让对方形单影只地走在思想的康庄大道上。
5 ) 精巧的寓言诗
很懒的人,也被那些影评逼得不得不写几句了。非常难得的电影,却被说得乏善可陈,憋气。
首先,影片拍摄很用心,灯光、布景几乎是广告片的水准。女主角拍得唯美动人,看完这部片子,再去看她的其他照片,就知道本片摄影有多么加分。
剧情严谨精巧,爱死编导John Huddles的脑电波频率。逻辑老师敬业有野心,加上私情动机,想在课程最后一天,让学生乖乖接受逻辑对人生的统治地位。他青睐的学生,却用行动证明,逻辑对于人生,只是一件工具,远远达不到统领一切的地步。混乱、诗意、情感、多样性……这些才是长存的因素。那些想用绝对理智和秩序清理现实的人,哪怕他手里拿着枪,在所有的科幻电影中,都是大反派。这部片子则提纯了这个规律,用更简洁的方式呈现。
小细节也精细有幽默感。诗人在两个回合中,话没说完就被一枪爆头,囧翻。还有很多,懒人就不一一写了。
6 ) The Philosophers 哲学的思考是否会因逻辑而死
这部电影的确挺有争议,针对这部电影,我也只是简单的表达我的想法,或许是我没有看懂,或者是我根本没有哲学的思维素养,但我愿意给四分。人的意义,人类的意义,是哲学思考的一个重要命题,那意义到底何在?哲学思维需要逻辑,但完全从逻辑的论证出发,伴随着上帝已死的结论,很多信仰、美好、区别与动物性的人性都将终结,那人的意义的构建基础,是否还坚固,或者已经不成立了!此时要思考的另一个问题,那就是,源于逻辑并死于逻辑的哲学,是否必须要将自身的全部建立在逻辑的基础上?
故事的外围框架无非是一个老师在课程里安排了有意识的打击,简单的情节却故意套用一个哲学命题,如果必须死,你选择让谁生。
这部哲学思考电影的前奏是几个哲学课程常用的几个命题,其中选择杀一个人救五个人的命题常用来考验哲学课程的学生,说的是,一趟疾驶而来的列车即将碾死绑在铁轨上的5个人,而你可以选择让它及时变轨,只是另一个轨道上有1个被绑的人,你是否会扳动开关?换个假设,如果铁轨是单轨,但有一个胖子站在轨道边,把他推倒在铁轨上可以让列车脱轨,你是否会这样做?
用不断的逼问式的递进来让逻辑和理性占领感性的领地,终极的思考就是只有理性和逻辑,那世界会是怎样呢?或者说,人类世界和社会的基础是否就是逻辑思维?
在第一次的末日模拟中,因为dangerous,老师被排除了,并且是在没有充分了解他的技能的情况下。他是唯一知道逃生密码的人,当他把这个消息告诉所有人之后,电影充分描述了密室内所有人的惨状;第二次在给所有看似有用的人以生存下去的权利后,追求生存下去的目标引发了冲突,将繁衍和延续作为群体的目标,这无可置疑是任何物种的天性,但却完全忽略了每个个体的感受,最终还是失败;第三次,女主放弃了逻辑,自述逻辑已经混乱了,但目的却仍有较为清晰的线索,一年的时间因为爱和陪伴而显得自然和顺畅,最终老师试图再将所有人拉回逻辑和理性的时候,已经没有人愿意同行,因为放弃逻辑的时候,有生的欢乐,和对死的无谓。
那哲学呢,是否已经伴随着逻辑的抛弃而死了。
或者,哲学并不是完全建立在逻辑的基础上,因为哲学,同样需要考虑每个个体的感受,每个个体都有自己的哲学。群体的利益需求和目标是个体目标的集成和提炼,同时伴随着个体的相互妥协,这是刺猬取暖问题的结论,而作为后果之一,必有个体利益的残缺。就像是民主,不可能有真正的民主,并永远存在少数派报告。承认了残缺,那就应当有目光被关注到个人身上,对于个体而言,自身的意义是不可或缺的。
群体的延续是群体的意义,那对于个人而言,什么是最重要的意义呢?每个人反观自己的内心,每个人都需要反观自己的内心,去认识自己,接受自己。或许人生没有第二重可能,或许死后没有另一片天空,或许真正重要的不是最后你是否劫后余生。而是,过程。
7 ) 故事背后的人物设定比故事本身有趣,但只想谈最后的那颗子弹
片子还算可以,拍得美轮美奂,演员也一个个要颜有颜,要演技有演技,至少都撑起来了。但故事还是脱不开的美式绿茶婊的装腔作势,看的有点点窝火。
不过各种细节设定很有意思。
有人不懂最后那颗子弹到底是什么意思,其实理解起来很简单,跟人性无关,答案都在故事里了。
首先,这个教授设定的那些个命题,都是基于他认为那个男朋友配不上女主。所以,他设定了末日危机这样的背景,掩盖了优生学,或者淘汰制的残忍,而是创造了一个他们尽量可以救多一个人的假象。但实际上,这跟最初时候两条火车轨道选一个,选五个是同样的逻辑。只是这次,人的技能和客观条件是选择的前提。他是想证明,跟那个男的在一起,女主是会后悔的。
只有跟“优秀”的他在一起,女生才会幸福。
然后,经过了两轮游戏,女主受不了就逆袭了。她的设定是告诉教授,一个人会什么技能不重要,重要的是这个人能不能让生活变得更快乐。一个人的人生,甚至整个人类延续的时间长短都不重要,重要的是这段时间,人生是过得快乐的。而不是仅仅单纯的为了繁衍而繁衍,为了优秀而优秀。
最后,那颗子弹,或者片尾那些个镜头切换,实际上是一个开放性结局,告诉你,教授可以在黑暗中(in the dark)结束生命,也可以在黑暗之后(after the dark)开始新的生活,至于怎么选择,你自己想。。。
8 ) 大家需要一个哲学专业的解读吗
把哲学的玩意改成电影的确有很大难度,不是每一部都能像《黑客帝国》做得那么适当。
这部电影还是让大家涨了知识,个人特别喜欢“哲学之于现实,就像手淫之于性爱”的说法。当然大家会看到,在这部电影中,何种意义上这句话是成立的,在何种意义上这句话是被批判的。
在做这个思想实验之前,课堂上的小伙伴们就做了几个哲学史上比较有名的例子,比如功利主义的选择利益最大化(在火车轨道上),女主角一开始就表现出了很明确的运思意向——这种题目是有问题的,因为无论做任何选择,在现实意义上都是谋杀。但是大家会很快看到,之后的两场哲学实验也更多是建立在“功利主义”的意义上,当然这是一条线索,但我们先要谈一些更为重要的。
1、这种思想实验本身的运思方式是认识论式的,如果熟悉哲学的豆友们会看到,所谓认识论式的方式就是把一切题目作为思想对对象纳入思维中。这是这部电影的整体背景:一群在思维的人-一条意图按照知性规划出来的路线。
进一步来说,如果说是按照认识论的方式运思,那么首先要求的就是一个事物能够尽可能的成为清晰明白的对象。但不知道大家对于这个思想实验会不会觉得奇怪,作为一个正常人,我们会说,那么倒霉地拿到看上去无用的职业和背景的人难道就没有未来了吗?(有用和无用其实是被解释的,我之后会进一步说明),比如一个调酒师就不可能通过自学农艺而成为农夫吗?这种假设本身是不符合知性的运思方式的,知性首先就是让一个东西成为一个已经完成了的对象进行限制,因为只有在这种限制中,我们才可能获得清晰明白的事物的界限,而如果我们把“人是自由的”这种命题放置在认识论(纯粹理性)中,那么我们的任何认识论思维都不可能展开,因为我们可以说,因为“人是自由的”“一切都是可能的”,那么我们就无从获得任何有具体规定的事物。
可以说这是思想实验的基本运思架构,这也是“哲学之于现实,就像手淫之于性爱”的首要解释,因为现实从来的是更加丰富的,知性逻辑的力量并没有那么大。
2、知性-逻辑的运思方式本身是有界限的,这种限制本身不仅仅是说它的前提:诸如要把对象作为已然完成了的存在者打量。而且可以说的是它的界限就是“人之生存”。
可能大家现在还并不清楚我为什么这么说。在第二个思想实验中,由于其中有一个女学生出于一个情感需求而反对教师采取繁殖配对的方案,而险遭老师的驱逐(射杀),不知道大家是否想过,如果说按照知性-逻辑的运思方式,当下最好的方案确实是繁殖配对,那么是什么迫使人不能接受这个方案呢?作为一个正常人很明显地都清楚,我们的情绪受不了,但这种情绪是单纯的“冲动”吗?不是的,这种情绪是受到“解释”的,那个女学生当时给出的解释是,“我无法和我不认同的人做爱”,这种解释迎合着他的情绪,毋宁说在这种解释中,她是自由的——这种自由不仅仅是认识上的选择项,毋宁说是她的生存姿态的绽出。
我们或许可以说,在自由宽松的生活环境中,我们当然可以自由发挥自己的精神,寻求自己的想要的生活,但是当条件犹如思想实验那般苛刻的时候,我们是否就要放弃我们的生存姿态(精神)呢?——这个问题我认为才首次切中了某些现实的东西(迎合我们当下的一些现实的东西),但我首先考虑的还不是这个问题。
3、我想问的是:所谓严苛的思想实验条件真的是绝对的吗?在什么意义上绝对?在第二个思想实验中,老师就占到道德制高点(这个点是由于苛刻的条件被无奈设立出来的)射杀女学生,但是这个道德制高点的设立同样是建立在一种对当下条件的解释上的。这个解释其实一开始就受到了老师的引导——或者说就是他的生存方式的绽出。诗人是不可以生存的,因为他并没有任何生产力,同样远离一切基本生产的多余者以及今后国家建设的人也是应该排除掉的(有点《理想国》的味道了),这种筹划在我们看来当然是可取的,但是首先我们总会觉得“缺了一点什么”,而在这种筹划中我们会把“缺少的”这些解释为:软弱的人情味、道德的情感主义、意气用事,这种解释直接就把我们认为“缺了一点什么”,的东西硬生生地切割掉了,因为这些东西在如此苛刻的条件下不是“绣花枕头”一般的玩意么?
但是事情并不是如此,我们来看,这个老师的引导(筹划)本身不仅仅是对每个人的职业、定位乃是他们对当下团体的有用度的设定——这些毋宁说都是这样一个东西的解释派生出来的:人之生存是如何的。人之生存首先只有被解释为身体的保存,种族的保存(这简直是近代的玩意:斯宾诺莎:自我保存)人在世生存就是一切都是从保存自我的身体出来的,这种解释中我们可以看到,我们一开始为了必要的营养就必须吃和喝,那么我们就需要相应的粮食,而为了身体的持续,我们又需要房屋,医疗等东西来维持,而这一切活动都是人在操作,人是有理智的,如若谁出现了争斗矛盾,那么就需要有调解的人:律师,而整个团体的活动也需要有计划的分配,因为就需要有政治家筹划全局,当然如果想柏拉图一样还考虑到战争,那么我们就需要有士兵这个职业了。
这一切的逻辑前提就是这样一个“现实”:人是自我保存的动物,我们要以最大的可能性来保存自我,我们不能把自我交托出去给诸如诗人所宣传的那些口号(在自我保存主义者那么,诗人当然就是意识形态的传播者而已),不能交托给牧师之类人物,因为信仰如此不可靠(这部电影还没有这个职业,可能是太想靠近柏拉图了)。
好,如若我们依照这个逻辑,我们就可以把以上这些事实串起来了:为什么背景是一个哲学的思想实验,因为如若说人被解释为“自我保存的动物”的话,认识论的方式就是最可靠的,因为这个运思方式提供出来一个人制造出来的对象(绝对清晰的对象,笛卡尔、康德),人能够绝对的把握;为什么老师要射杀女学生,因为她的原则已经不是“自我保存”。
4、老师的这种生存姿态,用海德格尔的话说,只是在世的基本样态之一,当然这种姿态由来已久,用尼采的话,从苏格拉底那个混蛋那里就开始了,他的两个恶灵在柏拉图的书中,一个恶灵在色诺芬的书中,这种姿态也是一个“权力意志”,而对于海德格尔来说也就是现代技术。
但是这部电影的重点:可能也是后现代的重要:人的生存究竟如何。我想说的是,并不是说我们去更换另外一种生存,而是说,人的生存本身就是自由的。最后一个由女主角操作的思想实验可能并不出乎人意料,来了一个炮灰大逆袭,而“逆袭”本身在这里意味着什么呢?仅仅意味着,哦,我可以换一种生存姿态。当然这是对的。
但是就我看来,女主角一开始,或许说她作为最优秀的哲学学生其实是看到这点的,就是在现实中,人是自由的,人可以凭着自己的决断,甚至一种毫无根据的决断来见证自身的自由——老师作出“自我保存”的筹划本身也是种决断,而选择和诗人生活在一切,和爱的人共度余生也基于决断;在决断面前,人之自由绽露了出来,而善恶也才有此生成——如果说“自我保存”成为一种意志,那么当然违背最优化方案的人就应该排除。但是,如果我只想优美地过完这一生呢?
我不知道是不是我把这部电影的位格拔高了,哈哈,或许这部电影和很多动漫一样,比如《心理测量者》都是在问:人更好的生存方式是什么。但是我却是看到最后女主角的那个抉择却是是在守护抉择。因为任何决断本身就意味着守护了决断。
5 “哲学之于现实,就像手淫之于性爱”,哲学的无力可能长久以来是因为他还是一场实验。
6、最后既然说是哲学还是要说说相关的哲学家思想:柏拉图、密尔、斯宾诺莎、亚里士多德、笛卡尔、康德、尼采、加缪、萨特、海德格尔(?还是不要加这位大牛~~~他太麻烦了)。
有名無實。只是提出了幾個哲學的例子就是專家?哲學是引人思考,而不是提出既定答案。這部片的邏輯是不合格的,奈何尚有一點創意....有興趣認識哲學大世界的,倒不如多讀幾本書
这是我今天做过的最浪费时间的事。
创意非常棒的小片,但也止步于此了。一开始的哲学逻辑和视觉效果也很吸引人,但第一场末日求生之后,你就要无法忍受这些哲学家们思维逻辑的自命不凡和浪漫主义了。这样的剧本倒是没什么问题,它只是没有能让人兴奋的东西,毕竟这一切只是纸上谈兵,最后的结局“深奥”到我懂懒得去看懂了。★★
来来来西西老师带你们玩桌游…哲♂学嘛就是谁比谁的脑洞大没有逻辑只要理(yì)想(yín)。开始想法还不错也不算太闷,越来越不科学越来越狗血…受不了女主装女神以至于看到后面快进…西西这片里倒是又帅回去了,凭什么要虐他啊,这群小崽子怎么可能在繁殖的争夺战中抢得过西西老师!啊呸!
格局有点小,最后编不下去了
苏亚笛尼维要被气活了吧,拿哲学逻辑来娱乐,我没在这片里找到一毛钱理性,全是情感与冲突。虽然制作很精良演员很养眼实验很好玩,但女主和老师的苟且关系与演技以及男主的丑貌实在太讨厌。过程如此情绪化道理如何真知都没用。
2014.03.21 有点虎头蛇虎 但至少没那么早 我们学校的确有个国关的老师是这样上课的!!
一点都不哲学维特根斯坦和柏拉图一定要哭死了
末日哲学家,卖身换A+
导演idea其实很不错看得出很努力想要表达出深意但就是太刻意了吧反而显得有点做作。。。浪费了好演员男主演是个很有韵味的人。女主演明明丑得要死却硬装出一副女神样恶心到我想吐。。。配角们亮点很多。
感觉老师和女主都有点变态……
形式很独特创新的一部电影,很惊艳,喜欢这种特别构思的电影。
有趣,但是虎头蛇尾。三个思想实验非常值得一试,可惜结局太渣。
嘛,看似很哲学看似很装逼的片子其实不就是纸上谈兵脑中幻想吗,哪里哲学了那里有逻辑性了一边看一边求早早结束。ps浮屠塔是不是在真景拍摄的啊,虽然震撼但是陪着cg感觉很奇怪场面看起来都亦真亦假的感觉
WTF侮辱哲学了
呼,又该说什么,选择死亡。。。
生存还是生活?是个问题。
导演见多识广,集天下之大糟粕。50年后应该会成为B级片经典,被塔伦蒂诺的养子挖出来翻拍,更名Philosophers Unsatisfied, 而后步入殿堂。
核战后,21名求生者通过上网品味进行甄别,自高到低选择10位有价值的人安置到避难所。有人说:“我经常刷豆瓣。”然后就被一枪爆头了······
其实蛮有意思的 yy无极限啊 文艺青年就他妈知道及时行乐 没有艰苦奋斗哪来的条件你喝红葡萄酒听歌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