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惊耸美食爱情精彩片
我很喜欢吃好东西、尤其是来到美国之后、所以我就在所有看过的电影类型前面都加上“美食”,比如:“美食喜剧片”、“美食爱情片”、“美食枪战片”、“美事伦理片”等等。。。米牛牛则很喜欢节奏快情节简单人物不超过三个(多了他就理解不了)的“美国精彩片”,这样一来,这部片子,可算是标准的“惊耸美食爱情精彩片”咯。(说惊耸的时候眉毛要像“耸”字的上半部分那样“从”起来才行啊)
我觉得这个片子虽然是给小资看的,但是在给小资看的片子里面水平还是比较高的,我一直认为一个国家的小资的水平是这个国家的国力的体现,比如说伦敦的小资读的书就要比上海的小资深一些,如果我国小资们的整体水平上升一点那么我们国家的综合国力就往前迈了一大步,,,所以我非常关注我国小资们的兴趣所在,比如说长途旅行,减肥,禅修(更准确说是灵修),银镯女子,IPAD,还有偷菜什么的,总是试图去理解,而不是讽刺挖苦,当然我本人也尝试过一些,比如说旅行和减肥,所以说我是小资也没有什么关系,,当然也有理解不了的,比如偷菜什么的,那么一定是我的思维方式已经僵化了,而不是小资们的生活方式有病,无论是哪种生活方式,背后都是很扎实的人生,比如说上海大部分小资都是在上海的石库门房子里和邻居合用卫生间长大的,残酷的人生道理他们不可能不懂,所以他们看似肤浅的休闲方式正是他们对生活的美好的祝愿,应该默默地给与鼓励和支持,,
这个片子里面的女主角被豆瓣的网友们骂得狗血淋头,觉得她这样不负责任地到处乱跑实在太随心所欲太自私了,小资们对长途旅行的热爱和向往也被狠狠地批判了,但是这个片子的意思或许要更深一些。
这个片子的“美食,祈祷,爱”的顺序其实是很有讲究的,她首先去的是罗马大吃大喝,意大利代表的是,美食(其实那不勒斯的正宗匹萨巨难吃),其实也就是纵欲,虽然说我系有汗牛充栋关于“eating disorder”的文献,但是狂吃海喝乱花钱毕竟是对心灵失衡的一种非常有效的,自我平衡机制,纵欲,找回的是对已经习以为常麻木掉的身体的新的感觉(肉体变形了),包括影片里面提到的说意大利话要大声喊再加上用大量的手势让别人去死,这都是让人重新找回肉体感觉的方式,
然后她去的是印度,因为人在通过纵欲找回了生命的一些基本感觉之后,必然会感到心灵的空虚,所以她到了印度,印度代表的是,祈祷,和神进行精神上的沟通,在印度她遇到了一个非常喜欢吐槽的人,通过不断地被吐槽(包括被吐槽太爱吃),得到了心灵的净化。实际上,如果有一个人经常骂你但是你又感到很高兴,这个人多半就是能够净化你心灵的人。(就像花狗骂玛特,物理骂我,etc)
可惜的是,不断地被吐槽的结果必然会对祈祷/修行产生一种禁欲的狂热的偏好,对自己的生活制定了新的种种规范,也尝到了节制的甜头从而不敢放弃这种节制的美好,带着这样的问题女主角回到了巴厘,说到这里我非常喜欢Ketut和他的老婆,我觉得Ketut真的是一个非常非常智慧也就是有意思的人,他说在巴厘嘛人们早上冥想下午享受生活,是一个非常平衡的地方,我觉得这并不只是迎合小资们对于修行的想象,实际上修行本身就是张弛有度的一个过程,佛陀辟谷之后都要喝牛/羊奶恢复元气,况且普通修行者和小资们,实际上平衡是非常非常难得的一个状态,需要很多智慧和力量才能保持,好,于是女主角生活在一种适合她的平衡里,感到了淡淡的喜悦。但是这并不是问题的结束,她沉浸在这种淡淡的喜悦里不敢再尝试其他的情感状态,所以她不愿意和大脸男再发展起长期的关系,说实在的接下来的就是我目前还不能理解的选择了,虽然老Ketut说“因为爱而造成的不平衡也是平衡的一部分”的时候我感动得流下了热泪,但我目前还不知道这句话究竟是什么意思。。。。
最后我要说长途旅行不管有心还是没有心有历史知识还是没有历史知识都是很好的事情,因为一个人的力量和想象力毕竟是有限的,而一段地理距离的发生乃是货真价实的,有时候出去活动活动筋骨,想法也会发生变化,遇到的路人甲乙丙丁,和自己平时熟悉的朋友们太不一样,到处都是culture shock,,,当然每个人能体悟到的东西不一样,但鹪鹩巢林,不过一枝,偃鼠饮河,不过满腹,只要自己能喝饱不渴,又何必在乎河水有没有少掉一点呢,
总而言之不能打击小资们的爱好而要关注、鼓励、发展之,,此外我最喜欢的欧洲城市正是那不勒斯,因为那里又脏又乱又差,站在二楼阳台上吃pasta看楼下火并拿着钢管追着人打绝对是一种享受,,,
2 ) 因为都曾遇到过。
庆幸自己买了碟片,舒舒服服的调整好灯光和音量,窝在房间里看了《美食、祈祷和恋爱》。喜欢看女主角Liz一个人安静的享受美食;在旅行中去新认识的朋友家度过一个美妙的夜晚;骑着单车在田地里奔驰;听一位像神父般的人说话,并相信他......这些场景,因为我都曾遇到过,所以看完,会感动的掉眼泪。
喜欢《美食、祈祷和恋爱》里的台词。
1.有时候,为了爱失去平衡,也是平衡心灵的一部分。
Sometimes to lose balance for love is part of living balanced life.
2.当你想一个人的时候,给他光,给他爱,然后放下。
3.我也有一个这样的盒子,不过里面装的都是国家地理杂志和时代周刊的旅行专栏,里面有我想在死前去的所有地方。
I have a box just like this, except it’s filled with National Geographics and The Times travel section--All the places I wanna see before l die.
4.每次凝视你的眼,我都听到海豚的拍手声。
And when I look into your eyes, I hear dolphins clapping.
5.最终,我开始相信我称之为“寻求物理学”的理论,这是一种跟万有引力一样真实的自然界的力量。寻求物理学的法则是这样的:如果你有足够的勇气抛开你所熟悉和让你安心的一切,包括你的家、你的痛苦、你的怨念,开始一段真理寻求之旅——外在的内在的都可以——如果你真的愿意把旅途中所经历的一切都看成一种暗示,如果你把旅途中遇见的人都当成导师,最重要的是,如果你准备好去面对并原谅你身上并不讨喜的特质,那么真理就不会离你太远。通过自身的经历,我不禁开始相信这一法则。我找到了我的关键词。它的意思是:“我们跨越过去吧!”
一个人真正的生活平衡,也许就是Eat、Pray、Love。学会去享受美食,热爱美食;学会祈祷,感恩生活带给你的一切,无论是悲伤还是愉悦;学会去爱,爱自己,爱别人,爱世界。其实生活中的变故就是在教你,如何“随心,随行”。 也许有一天,我们都能做到“笑要笑在脸上,发自内心,甚至发自肝脏。”
3 ) 不破不立,您得来段旅程。
在意大利寻找美食,印度祈祷,巴厘岛恋爱。 感觉适合有点迷失的人看,风景很美,整体画面很阳光,很温暖。配乐也很好听,相信看完能给歌单添上几首舒缓解压的音乐。喜欢灯光、阳光打在女主头发上的时候,非常美。 女主角在生活中迷失了自己,在纽约,无论离婚或重新找的男友都难以填补抚平自己的内心,出走、旅游、祈祷、寻找,一步步的从旅程中汲取能量,排散心里的负能量,重新找到自我。所以说当觉得自己压力非常大的时候真的非常建议出去走走,出去看看,外面的人,大自然的风景能给予你力量。 后面的恋情真是满满的恋爱的酸臭味,你重新接受爱了呀,那爱情中的不平衡也是人生中平衡的一部分,不要怕,要接受它,拥抱它,获得它。 这心灵鸡汤煲得很合格,喝了吧。
4 ) 幸福没那么简单
“我们都希望一切如旧
在痛苦中过着安定的生活
因为我们害怕改变 害怕事物会变得支离破碎”
许多人吐槽这部片琐碎、平淡、不知所云,的确,跟大多数美国电影相比,它的确缺少那一点点的震撼。电影无法将原著小说中细腻感性的女性心理逐一展现,只能从导演类似风光片般的优美镜头,和大嘴美女的魅力中弥补一二。
有些电影,只适合特定心态,或者特定年龄段和生活经历的观众,本片就是其中之一。在大多数中国观众眼里,像女主这样不安分的生活方式还真是欣赏不了的。毕竟她本来拥有令人羡慕的职业、家庭和社会地位……多少人求都求不来,她却“矫情”地弃之不顾,非要找寻什么自我?!什么样的需求,值得她如此置之死地而后生?
可电影的主题就是这样,还一鼓作气地讲了好长的一段故事,没有偏题。女主用一年的时间独自旅行,意大利、巴厘岛、印度……和比萨谈恋爱,练习瑜伽,遇到了真爱,一切简直像童话一样,让人怀疑它的真实度。这样的人,这样的活法,真的存在么?
看看你的周围,还真有这样一群人,他们一直在路上,或放逐,或猎奇,或把旅行当做面对真实自我的方式。而在水泥森林中为生存打拼,被焦虑包围的我们,不也偶尔会对他们心存羡艳么?只是,那都只是一瞬间的念头,没有几个真的敢于打破现实的平衡。尤其是已婚一族,大部分人宁愿在磨合中放弃追求自我感受,用平和的表面掩盖内心对改变现状的渴望。因为对陌生的未来有种种不确定,害怕打破了现有的平静,反而得不偿失。
如果幸福等同于平静的话,安于现实才有意义。只是,大多数人都放弃了尝试,结局也就无法对比。不禁想起《廊桥遗梦》里那一幕:大雨中斯特里普紧握车门颤抖的手,如果冲下车去,谁知道会怎样呢?
反观女主,她自15岁以来就从未间断谈恋爱,单身阶段甚至没超过两周。因为许久没有与自己独处过,要借由这次旅程,面对自己不同的情绪,感受过经历后得到自己的领悟。至少这一点,我是有同感的。太多的时候,我们习惯了在人群中扮演,却遗失了独自面对的勇气。其实真正的幸福,跟别人有什么关系?所幸最终女主还是找到了内心的平静,也获得了真爱,貌似前面所有的折腾和铺垫,都有了最好的解释,导演这是要告诉我们:一切的毁灭都是新的开始吧!
越来越多的女性意识到,压抑自我、取悦别人,只会让快乐渐行渐远,只有自己选择的生活才离幸福最近。女人的美丽和成长,不应当由他人来评价,而在于真正的相信,从内心深处散发出来的力量。幸福没那么简单,但也不复杂。就像一个人安静地看《美食、祈祷和恋爱》,抛却所谓的道德评判,其中的意义只有女人才懂 。
5 ) 饭祷爱
因配乐加一星。Liz有个属于她的主题曲,颇有点像Requiem for a Dream的(不是莫扎特那一版)。还用到了魔笛(就是莫扎特那一版)
这就是一个女性中年小资版的《在路上》。男人们在屏幕上折腾了这么久之后,一直被认为“有老公孩子就满足,全心全意奉献给家庭”的女人终于也要开始解决中年危机的问题了。
如果要我给自己找个词的话,应该是runner。跟J抱怨说“为什么我永远存不下钱”,她说“因为你杂七杂八的爱好太多了”,跟C唠叨说“为什么我还是不想结婚”,她说“因为你的安全感太低了”。前两天收到英国来的offer,考虑过之后,回信说愿意去面试。我就是这样,尽管爱故乡,但眼看着要毕业了,眼前就是找个男人结婚生孩子过安定日子的生活,就立刻二话不说地跑了,现在生活有了平稳的迹象,眼前又是找个男人结婚生孩子过安定日子的生活,于是又想要逃跑。
人为什么而生活,怎么样的生活才是真正的生活,才能完全填满心里那个空洞,才能永远感觉平静而幸福,直到现在我依然不知道答案,甚至不知道这些年来自己是否曾有一丝半点的接近答案。这些年来有想要大哭的时候,想要打赤脚的时候,想要大笑的时候,全身发烫的时候,这些头脑失去作用,身体和思想只被感官控制的时候,是我相信这世上有神的时候。所以我人生中觉得最自在最放松最快乐的时间是背着巨大的登山包,在陌生的城市里浪荡的时刻,所以我知道自己没有受上某个人,某某某,因为心有时候远比大脑诚实。
尽管对美食没有特别的执着,也极少祈祷,更没有期待在转角遇到爱,只是这种生活,这种充满着未知,前方的一切都让人好奇满溢的处境,让人有生存的真实感,不再是一个写code的机器,不再是每天为了三餐一宿碌碌来去的蚂蚁,而是每时每刻都张开了所有的感官,触摸呼吸观看着思考着,完完全全属于自己的。所以我总是不想要拖累的人或者东西,总是想从将要固定将要僵化的模式中逃走,总是没心没肺地想跑就跑……
老妈不能理解我这种不安分,甚至想通过改名字来改善这种命运——不过似乎没有成效。于是关于我的个人问题,永远都是个纠结。我想大概也有很多人不理解这里面Elizabeth,用江浙话就是“作”,什么都有了,却没事半夜里好像没事找事一样的哭开来。然而我懂,我懂那种觉得“自己不应该在这里”的彷徨,懂那种“找不到自己究竟在哪里”的苦闷,懂那种“不明白生活和死亡之间除了呼吸之外还有什么不同”的惊惶。这就像个炸弹,有时候会潜伏下来,好像一切都恢复了正常,然而不知道什么时候会炸开,不知道炸开了里面会是什么。
有趣的是,就在接到英国来的email的之前,我一直想“真是糟糕,人生大逃亡的第一站就选在了自己的dream city,然后呢希腊也去过了,以后再要逃却要往哪里去?”然后常常回忆在内蒙古度过的假期,怀念草原那么大马那么快人那么少……现在看来bali也很不错,等到什么时候姐姐的手艺可以用case算了,我就背个包,带上电脑,去那个海蓝花开的地方,每天晨昏定省,直到我又想逃跑为止……
有空要去看这部原著。也许作者走过的路程能给我将来的逃亡路线一点启示。
PS:意大利那段根本是旅游宣传片嘛。我又想起意大利人说的“美国人哪里懂什么时尚!当年二战的时候我们带去战场的都是新鲜蔬菜,他们带的全是压缩饼干”……现在我的生活价值观也跟意大利人一样了
PSS:小皮是这片的制片人……小皮,我看出来了,你还是跟JD一样搬到欧洲来住吧,郊外买个房子,也没有狗仔会去骚扰,每天出去买两条面包一包熏肉。美的东西和心灵的平静,也许逃亡的最后一站,我还是会回到巴黎
6 ) 那些有的没的都是我在想的
意大利-印度-巴厘岛
美食-祈祷-遇到爱
意大利的确是个让人浮想联翩的国度,对于意大利的爱不知从什么开始,只能用着迷来形容,看到罗马的小巷和混乱,竟也不那么讨厌,不过不知道亲身去体验会是个什么感觉。
印度的meditation让很多人为之着迷,其实有时候他们并不清楚那到底是什么,颇有跟风之嫌疑,只是,多多少少还是会有些人体会到meditation的真谛,多多少少还是会悟出些什么。
巴厘岛,everyone has a love affair in Bali. Is that true or it's just a dream like all the Hollywood movies?
7 ) Eat Pray Love
“People think a soul mate is your perfect fit, and that's what everyone wants. But a true soul mate is a mirror, the person who shows you everything that is holding you back, the person who brings you to your own attention so you can change your life.
A true soul mate is probably the most important person you'll ever meet, because they tear down your walls and smack you awake. But to live with a soul mate forever? Nah. Too painful. Soul mates, they come into your life just to reveal another layer of yourself to you, and then leave.
A soul mate's purpose is to shake you up, tear apart your ego a little bit, show you your obstacles and addictions, break your heart open so new light can get in, make you so desperate and out of control that you have to transform your life, then introduce you to your spiritual master...”
― Elizabeth Gilbert, Eat, Pray, Love
“心伤不是坏事,说明你曾经付出过。”更喜欢台版的译名《享受吧,一个人的旅行》。大多数人这一辈子总会有所改变有所失衡,但敢于承认且作出改变的人并不多。虽说电影被分成三段式,但两个半小时的长度还是多少需要再压缩。有人说这是一部无病呻吟的影片,但我觉得很多东西只有经历过才能明白。★★★
作为2010年观看的最后一部影片,似乎有一些将来意义。正好符合我现在的状态。但我不能去环游,不能去诵经,可仍旧有很多方法, 让我彻底抽身于如此糟糕的2010,投身于充满希望的大部分被计划好的2011,从此刻起,我要认认真真地度过2011年。happy new year!
影评并不好 但是我真的觉得好久不曾看过如此与心灵相契合的电影 才熬夜到现在。很多人不理解我为何热衷于独自旅行 我认为这部影片道出了我的心声 人多太嘈杂 便无法看清旅程的点点滴滴 无法仔细欣赏世界上的和而不同 无法在旅程中与自己的内心交换想法 无法净化与成长自己的内心 独自旅行我能带着自己
這實在是一個討人厭的女人,不為人著想,欠缺主見,萬事只講fu,有負擔就要走人的公主病患者。不要覺得女性觀眾會買帳好嗎?!
这是必须到了一样的年纪,去过一样的地方,经历过一样的危机的女人才会给五星的电影。对于大众来说也许就是作逼
女性向电影,换句话来说基本上完全是拍给女人看的。我是女人的话一定是5星9分,甚至10分。可惜我是男人。。。。还是未能击中。。三振
如果你想到你只有一辈子,就不会觉得女主矫情。很多中国人,总好像他们有无数条命似的,动不动就为极端无聊的理由,比如什么爸妈的意思、孩子的想法,别人的闲话,狗屁一样的传统……就浪费了一辈子。我四十岁了,一直离经叛道,也一直富裕舒服。人类世界真的没有那么多条条框框,年轻人为什么都如此保守?
最近这种所谓的“独立女性必看电影”最终结局仍旧逃不过找个男人嫁了去,这种俗套的结局一而再再而三,那还“独立女性”个毛,简直就是毒药。当然了,本片的外景一流,各地风光啥的,就当国家地理杂志看看好了。
美国安妮宝贝的治愈系。
花了两个小时,一颗星给各处美景。罗伯茨真的老了= =昨天我看柴静专访姚大嘴的节目,她狂推这部片,真是她这一年的写照吧= =谁不渴望过这样的生活呢,但是不是每个人都像女主那么幸运,遇见好人好事
簡單來說她的救贖之途是用銀紙舖出來的。旅途上她遇到的人的遭遇比她坎坷那麼多,她自己輾轉反側不過無法承認自己是個胸無點墨矯揉任性的都市雜貨攤。毫無信念和信仰可言,一場但求feel good的bullshit盛宴。暢銷的愛情故事都只有一個教誨:換畫。(p.s. 中文字幕爛透。)
仅意大利已够满足标题了。Javier Bardem一如既往的艳遇不二人选
饭祷爱这个译名不错。
我不明白一个女人去追求自我有什么不好。我不明白寻求自我平衡的过程怎么碍着你们了。你们说矫情说没必要,你们觉得自个儿活的有自我吗,有梦想有追求吗。除了结尾收的不太好以外,是一部很好的电影。
不是很能理解这种感情,倒也不是说女主角矫情,毕竟人家是纽约中产阶级,物质丰富了当然要有精神追求,可我这种连活着都很吃力的人真的就很难理解她的想法了,严格来说不是她的问题,不是电影的问题,应该是我自己的问题(贫穷的原罪吧)。
我一直觉得,述说悲剧的最佳方式,是幽默。换句话说,任何的苦难,我们不妨都用轻松的口吻表达出来。人生嘛,不过如此。恩呢。
有时候为了爱失去一点平衡,也是平衡生活里的一部分。——如果你够勇敢到可以放下所有感到舒适又熟悉的一切,包括你的房子和忧愁,陈年仇恨,然后出发去探索真理,不管是表象的还是心灵上的,真心注重这旅途上的一切线索,接受在这过程中历经的人都会是你的导师,而你又准备好了最重要的,去面对那些.
意大利旅行,她看到热烈的情侣,本来些许失落,但桌上的一份pasta瞬间让她的寂寞面目全非。Send me love and light every time you think of me then drop it.旅行。美食。爱。契合了我所有想要的。
看得穷人自卑啊!美国人太有钱了!才会让没有任何问题的婚姻,因为女主角太闲而走向崩溃,女主角可以在什么都不要的条件下,离婚后,可以去世界潇洒,旅游一年,完全不担心生活费,还能在外国请私人语言老师。住豪华别墅(巴厘岛那座)。还能说什了,只有有钱人能感悟生命!
惊 老美也有文艺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