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见列宁

喜剧片其它2003

主演:丹尼尔·布鲁赫卡特琳·萨斯丘尔潘·哈马托娃弗洛里安·卢卡斯亚历山大·拜尔

导演:沃尔夫冈·贝克

播放地址

剧照

再见列宁 剧照 NO.1 再见列宁 剧照 NO.2 再见列宁 剧照 NO.3 再见列宁 剧照 NO.4 再见列宁 剧照 NO.5 再见列宁 剧照 NO.6 再见列宁 剧照 NO.13 再见列宁 剧照 NO.14 再见列宁 剧照 NO.15 再见列宁 剧照 NO.16 再见列宁 剧照 NO.17 再见列宁 剧照 NO.18 再见列宁 剧照 NO.19 再见列宁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3-09-16 18:28

详细剧情

  克里斯蒂娜(凯萨琳·萨斯 Kathrin Sass 饰)衷心拥护着社会主义东德,她的丈夫已经逃往西德,剩下她一人抚养一对儿女阿丽安娜(玛丽亚·西蒙 Maria Simon 饰)和阿历克斯(丹尼尔·布鲁赫 Daniel Brühl 饰)。1989年,阿历克斯上街游行被捕,母亲目睹了这一幕,心脏病发晕倒过去,不省人事了好一段时间。 当她醒来,她熟悉的国家已经改变——柏林墙推倒,民主德国的社会主义也随之瓦解。  医生说,克里斯蒂娜不能再受刺激了。于是儿子想方设法营造一个过往的世界给母亲。母亲因此得以活在过去的民主德国里:包括邻居的衣饰,电视的新闻,换成苏联食品的罐头。然而,阿历克斯用心良苦不可能掩饰庞大的现实世界。终于,儿子以自己的方式去和母亲讲述东德的变迁。

长篇影评

1 ) 能够真正审慎的思考自己历史的只有德国人

德国是一个历史曲折的国家,德国人则是一个世界上独一无二的能够用真正冷静客观的态度去审视自己历史的民族。经历过夹在法国和俄国之间数百年分裂的痛苦,经历过普鲁士王国到德意志帝国的强盛,经历过纳粹的疯狂,经历过禁锢人性的东德,今天的德国人回顾这些历史拍出来的电影总是有非常独到的感觉。比如《窃听风暴》,冷血的东德窃听员也会被追求自由的执著感染;比如《伪钞制造者》,纳粹关押下的犹太人在为活命和为纳粹制作假钞之间挣扎;比如《犹太人区》,纳粹军官也有崇尚歌剧艺术,从而留下一批犹太人艺术家组织剧院,然而在紧要关头又露出凶恶面目...

这部《再见列宁》,还有一个译名,叫《民主德国在79平方米内延续》。一对生活在东德的兄妹,在年幼的时候遭遇父亲叛逃到西德的变故,而他们的母亲则是一个衷心拥护民主德国的人。时间到了 1989年,兄妹都已长大,世界也风云变幻,虔诚拥护东德的母亲目睹儿子在一次游行中被捕而受到刺激,心脏病发作而昏迷了8个月。这期间柏林墙倒塌,边境开放,无数的东德人涌向西方,德国处在变革中。而刚刚苏醒的,拥护东德的母亲心脏不能经受刺激,所以兄妹决定让民主德国在母亲的房间里继续。他们找寻早已不见踪影的东德腌菜,把录制的东德老新闻放给母亲看,还要解释窗外掠过的可口可乐标志是怎么回事...

民主德国无愧于社会主义阵营中生活水平最高的国家,衣食住行,我想在同时代的其他社会主义国家很难想象。可是和邻近的联邦德国相比就是小巫见大巫了。可以说,柏林墙一倒,东德人应该经受了不少物质和文化上的冲击。原来一切固定、井然的生活节奏和社会气氛被完全打乱。在这眼花缭乱的世界里,当年的权贵纷纷失业,甚至连第一个东德太空人也沦为出租车司机。儿子为母亲塑造的民主德国产生了许多笑话。这体现了德国人的幽默,不是美国人的夸张,不是英国人的黑色,也不是法国人的随性,而是作风刻板的德国人独有的一种冷感幽默。

如果这部电影仅仅如此,至多只能算是一个思路有新意的电影。可是德国人的思想就是更胜一筹,这可是马克思的祖国。儿子早年工作的东德电视机修理店早已倒闭,在节奏越来越快的资本主义社会,他每天辛苦工作到精疲力竭,母亲的房间里的“民主德国”反而成为了他喘息释放的归宿。他为母亲创造的民主德国,也越来越像他儿时心目中理想的社会。要知道,现在的德国就是当年的西德,西德的电影人能够拍出这一点有多不容易。他们没有一味贬低东德的残暴专制,相反,我们能看到他们在繁忙的现代德国对当年东德缓慢有序的生活节奏的些许怀念。

闹剧总得结束,儿子用理想中的方式告诉母亲民主德国的未来。而母亲也并非如儿女所想的那样简单的信仰东德,她也有难以诉说的秘密。最后,超越一切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的是爱,儿女对母亲的爱,母亲对丈夫的思念。影片最后表达的是亲情能超越人间一切的禁锢和枷锁。

影片在德国统一的狂欢中落幕。人为的分隔半个世纪的民族终于团圆了,人人脸上都洋溢着衷心的笑容。我深深的被这气氛感染了,祖国统一,人人安居乐业,自由平等,真是一件快事。

微信公众号:肥嘟嘟看电影(feidudumovie)

2 ) 再见列宁,再见谎言――《再见,列宁》观感

八个月,八个月能发生什么事,八个月可以使一个曾经不可一世的制度轰然倒地,可以使一堵曾经分割了一个民族的墙轰然倒塌,可以使一个国家的生活方式发生惊人的变化。这些发生在东欧,发生在东德,在那个冬天,东德人的生活开始改变,显然,对于经历了这场剧变的人来说,不是每个人都能经受这样的变化,何况对于一个缺席了这场剧变的人。德国影片《再见,列宁》就向我讲述了这样一个人,还有这个人和她身边人的故事。
影片的开始是一家人的生活片断,那是在1978年,年幼的亚历山大. 科内尔目睹了东德宇航员西格蒙德.吉恩成为德国第一个畅游太空的人,那时的他对国家身份充满了自豪,憧憬着自己宇航员的未来。而就在同一天,他得知父亲与一个女性的“阶级敌人”逃往西德,自豪与悲痛在同一天让一个孩子来承受。而他的母亲克里斯蒂娜.科内尔则在苦闷中把全身精力献给了党和孩子们,献给了她的理想。时间转眼到了那个风云变幻的年份,亚历山大也走上了街头游行抗议,但是一天母亲目睹了他游行被抓的场面,顿时心急梗塞昏厥在地,而当她醒来时,已是第二年的六月。那是的民主德国已经不复存在,西方的生活方式已经充斥东德地区,而东德的人民也为昔日的敌人――西德的足球队在意大利之夏的表现而激动,而儿子也与一个女护士相爱。面对不能接受刺激的母亲,亚历山大选择谎言,选择一个延续民主德国生命的谎言来让他那对社会主义充满了坚定的母亲能有一个平静的生活。终于,虽然充满了曲折,她的母亲在民主德国繁荣和谐的梦幻中安静的死去。
我看过大多圆慌的影片,但是同样的影片你可以拍的荒诞喜剧如《甲方乙方》,也可以如这部《再见,列宁》,带给人们以感动,怀旧和思考。亚历山大很爱他的母亲,而他亲眼看到了母亲因目睹他的被捕而昏厥,所以他一直有一丝愧疚,他不愿母亲一下子承受那过去八个月的剧变。本来,他和家人热情的拥抱着新的生活,姐姐成为快餐店的职员并找到个西方的情人,他成为电视台的职员并和美丽的护士相爱。可是,为了母亲,他要回到过去,他要装饰一个对母亲来说美丽的谎言。和任何谎言一样,无论处于善意还是恶意,都会越陷越深,积重难返,家人也曾经试图揭示这个真相,但是面对母亲在这个幻象中的快乐与安详让亚历山大无法终结这一切。他与恋人,姐姐不断冲突,但是,谁又真能忍心看到一个已经很脆弱的妇女面对现实可能的震惊呢?他们最终一起来编织这个谎言,这个属于一个家庭的谎言,这个让一个崩溃的国家又存在了几个月的谎言。好几次,谎言看起来摇摇欲坠,特别是当克里斯蒂娜重新站立,颤颤的走向大街时,她看到了西德来的人,看到了西方的轿车,看到了路边的内衣户外广告,还有,她们那个年代的符号――列宁,一架直升飞机将一座列宁雕像吊起,从她眼前经过,而雕像伸出的手似乎在向她召唤,从一个逝去的年代向她召唤。看到这里时,我认为此时谎言将被戳穿,科内尔夫人将面对残酷的现实,但是亚历山大还是用更大的谎言蒙混过去。我想,此时是不是科内尔夫人已经知道了她生活在谎言中,只是,她明白了这是个善意的谎言,她不忍心把它戳破。为什么要把它戳破了,在这个谎言下,虽然亚历山大和他的家人朋友承受着压力,经受着折腾,但是,当他们在科内尔夫人的生日聚会上唱着过去歌曲的时候,当他们在昔日的别墅享受阳光的时候,我想就让谎言继续,当这片刻的欢乐荡漾于这个家庭时,什么政权更迭,意识形态之类的东西是不是应该至少在这个平凡的家庭让路,为一个远比过去的政治谎言高尚的爱的谎言让路。最终,他们如愿以偿,克里斯蒂娜在幸福中死去。
影片的结尾部分充满了戏剧性,当亚历山大他们为过去的八个月编织谎言的时候,科内尔夫人事实上已经编织了一个超过十年的谎言,在昔日的别墅,亚历山大得知,自己的父亲并不是因为一个西方的女人离去,他们全家本来都应该离去,本来他们早该生活在一个此刻他们生活的环境中,但是残酷的现实使他们互相都生活在谎言中。在科内尔夫人揭示真相的那一刻我才知道她对那些过去的理想并不如她看上去那么坚信,而支持丈夫的叛逃也不是因为她对过去的理想有什么怀疑,只是因为丈夫因为没有入党受到了折磨,甚至我觉得她根本没有看上去那样对政治充满热情,她只是想呵护好她的丈夫和孩子。谎言无所谓善意与恶意,在揭开真相的那一刻都是残酷的,被“欺骗”的人都会是很受伤的。所以,亚历山大默默离去,他的姐姐发疯般的寻找那被母亲藏起的父亲的信件。我喜欢这部影片温馨而又伤感的结尾,科内尔夫人的离去是无悔平静的,她告诉了儿女真相,卸下了心头沉重的负担,她与失散的丈夫见面,是的,心愿全部了却,而亚历山大们的谎言也快被戳穿,那么还等什么,还是选择在最快乐的时刻离去,在善意的谎言中快乐的离去,科内尔夫人这样离去,在天空凝望善良的子女们。
在片尾,已经成为一个出租车司机的西格蒙德.吉恩出现在亚历山大眼前,面对昔日的偶像,那个威风的宇航员如今竟然成为一个出租车司机,亚历山大充满了诧异与失落,童年的他曾经认为西格蒙德.吉恩是东德成为世界先进的象征,但是那是一个更大的谎言,这一幕充满了讽刺和象征意义,仿佛谎言是不可躲避的,而谎言拆穿后的失落也是不可躲避的。我们现实的人们是否也曾经生活在谎言中,面对过真相大白的震惊甚至痛苦,我们是否也在为他人编织着或善或恶的谎言。我不愿在这样想下去而陷入沮丧,因为乐观的看,谎言不总是狰狞的,就如生活在短暂的谎言中的科内尔夫人,善意的谎言令她快乐的在理想实现的记忆中离去,走的那么平静,那么满足……

http://handsomewang.blogdriver.com/handsomewang/981317.html

3 ) 不谈主义,只谈人性

这部电影的德语原名是《民主德国在79平方米房间里的延续》,我认为很恰当,主人公正是在那79平方米的房间里,用心塑造了一个与外面巨变的世界截然不同的“民主德国”,保护着母亲。

这部电影很感人,原因不仅仅是因为那种笑中带泪的感受,更在于作为一部以东西德国统一为背景的电影,影片没有把笔墨着重于刻画意识形态上的分歧,进行过多的讽刺或者为某一方辩护,而是把重点放在了普通人的情感上,在纷繁世事中的情感。对于主人公Alex来说,无论窗外的世界怎样变化,母亲始终是母亲,民主德国不在了,柏林墙倒塌了,母亲也还是母亲,既然母亲不能受刺激,那么就用自己的双手来保护她。

Alex和他爱好电视剪辑的朋友,不断地做出假的新闻片段来安慰母亲。母亲在窗口看到了可口可乐的广告,Alex 就和朋友拍摄了一段“可口可乐”和国营饮料厂合作的新闻;母亲能起来行走了,有一天走出门去,看到的尽是资本主义花里胡哨的汽车和广告牌,Alex就拍摄新闻:西德的难民逃往社会主义的东德,所以要尽量照顾他们的习惯。就这样,已经支离破碎的“社会主义祖国”就在Alex的精心呵护下,在他们的小家里面延续着,延续着。电影的节奏始终流畅自然,配乐也是时而轻柔舒畅,时而婉转悲凉的钢琴独奏。整个影片并没有浓重的或黑暗,或光明的气氛,而是在中性的镜头语言中,叙述一个感人的故事,一个儿子爱他的母亲,母亲爱他的儿子的故事。

影片一直存在着一个悬念,那就是:母亲到底会不会发现承载她信仰的国家已经不复存在呢?我们始终为Alex揪着心,这样的欺骗到底对不对?付出了这么多,是否只能让母亲更加痛苦和气愤?在影片的末尾,我们找到了答案。Alex的女友Lara偷偷地告诉了母亲真相,母亲在震惊之余却依然没有向儿子捅破这层窗户纸,而是安详地看着儿子制作的“民主德国国庆”的“新闻”,同时偷偷地,偷偷地,饱含深情地,望向儿子的背影。这是影片中最出色的一段,保护者成了被保护者,欺骗者成了被善意的欺骗者,在母亲的目光中,我们看到了爱和欣慰,这一刻是人性闪烁着无限光辉的一刻,这一刻让我们意识到:一切都不重要,什么主义,什么社会,不重要,重要的只是爱,只是善,只是象这一对母子一样,费尽心思,到头来都是为了保护对方的情感。影片传达的这份情意,让我感动至深。导演Wolfgang Becker在处理这一段的时候非常的冷,本来这样的影片在到达高潮的时候应该是需要一个感情的释放点的,要给人们一个机会流泪。但是导演没有给出这样一个点,影片从头到尾平淡的记述,没有丝毫煽情的成分,看完此片,给人一种欲哭无泪的感觉,而恰恰是这种感觉,给人印象深刻,也给人更多思考的能量和空间。

电影诞生以来,最伟大的影片都是关于人,它们把人放在波涛汹涌的历史大潮中,放在离奇荒诞的虚幻故事中,放在平淡无味的日常琐事中,它们关注的是人,镜头对准的是人,因为只有人心和人性,只有人类共有的感情和感受,才能真正的撞击心灵,引起共鸣,才能达到电影拍摄的真正目的。无论电脑技术如何发展,优秀电影的标准唯一而且永远唯一,那就是:表现人性,表现感情。

Good Bye Lenin!再见了,民主德国!
你好,一部不谈主义,只谈人性的绝好电影!

欢迎光临我的BLOG:
  闲话小记: http://spencersnote.blogspot.com/
  电影与书籍: http://spencersong.blogspot.com/

4 ) 《再见列宁》,意识形态的骗术

电影作为一种艺术形式,同时也作为意识形态机器。意识形态机器的一大特征在于,对历史的重新言说、重新建构。可谁来对历史进行言说呢?历史言说的主体是谁?这又关乎于一种传统的“胜者为王,败者为寇”的逻辑,历史总是由胜利者所书写的。“历史是胜利者的清单”。冷战结束,苏联解体,宣告着康米主义阵营的全盘失败,资本主义的全面胜出。资本主义毫无疑问成为了历史的“赢家”,势必要对历史进行重新书写。

《再见列宁》作为一部关乎于历史的电影,它当然指涉着政治,指涉着现实。和大多数再现冷战前后历史的影片一样,《再见列宁》依照着一种冷战后资本主义胜利的逻辑去重新塑造资本主义的身份,美化资本主义,为资本主义在当下建立某种合法性。

但《再见列宁》是狡猾的,它不直接呈现对康米主义的否定,而是巧妙的将对康米主义的否定融入到它缝合性的家国叙事当中,用叙述的手法弥合了这个游荡在欧洲大地的幽灵,并最后将幽灵放逐,完成了某种“告别”。

导演运用剧作的巧思去实施他那精湛的骗术。暂且不提,导演刻意的对柏林墙推倒前东德康米主义暴行的刻画、对西德的呈现却宛如人间天堂,一面地狱一面天堂的叙述早已变成了某种历史的模板,一种标准答案,而导演对于资本主义虚假景观的表现更是令人作呕。在剧作上,编剧设置了一个剧作上的巧思,一个意外且拙劣的设定,那就是患病晕倒的母亲错过了历史的重大一刻,对历史的巨变一无所知。于是,母亲就成为了东德的遗产,挥之不去的东德印迹。儿子亚历山大竭力为母亲营造一个东德依然存在的幻想,并虚构了另一种不同与现实的历史叙事,亚历山大构造了一个现实颠倒版本去欺骗母亲。不是东德涌向西德,而是西德涌入东德。“社会主义不是封闭自我,而是走向他人”,这句话背后是对过往康米主义道路的全盘否定。看似在这重虚构的叙事中,康米主义阵营的东德胜利了,实则不然,在虚构中,东德依旧没有获胜,获胜的仍然是资本主义的逻辑,自由民主的霸权。不得不在此承认导演的狡猾,企图两边都讨好的同时还夹带着自己的私货。

导演最后的骗术是虚假的告别。试想一下,在日常生活中正常的告别是什么样,两个人在面临离别时挥手告别,一种双方自主的情感表露,尝试对双方过往的一切进行和解。而影片所呈现的告别完全是单向的,不对等的,列宁已逝、康米主义阵营不在,我们如何向一具尸体进行告别?亚历山大最终将母亲的骨灰放飞在空中,似乎象征着东德一切过往的结束,曾经家庭的结束,康米主义的结束。这是亚历山大一厢情愿的告别,一种虚假的和解,妄图对那历史的创伤处、断裂处进行缝合。

康米主义不应该被转化为一种记忆,不应该被过去的阴霾遮盖,康米主义不作为记忆,不存在在过去。康米主义是行动,来自于当下,开始于当下,最终走向未来。而我们的行动必须从戳破这种意识形态的骗术开始。

5 ) Der Blick zurück des Gespenstes

Ich finde diesen Film sehr berührend und emotional. Im Gegensatz zu vielen Filmen, die in der westlichen Welt (vor allem in den USA) gemacht werden, stellt er sich nicht auf eine moralische Stufe und urteilt nicht herablassend über das sozialistische System.

Er erzählt eine warmherzige Geschichte durch die Vorstellung einer alternativen Welt, in der der Sozialismus nicht vom Kapitalismus besiegt wird, sondern das Gegenteil. Der Held log der Mutter vor, dass es die Arbeitslosigkeit und der Mangel an geistigem Leben im Westen war, der die Menschen in den Osten trieb. Unabhängig davon, ob die Mutter die Lüge wirklich abkauft, wird das Ideal einer besseren Welt aufrechterhalten.

Angesichts der heutigen neoliberalen kapitalistischen Welt, der extrem ungerechten Verteilung von Wohlstand und Lebensnotwendigkeiten, der anhaltenden weißen Vorherrschaft und des Imperialismus ist der Film daher keine Lüge, sondern eine Parabel, die uns wie ein Spiegel zurückblickt. Man sieht die Lenin-Statue, die mit der Hand winkt, als wolle sie sich verabschieden, aber man könnte sie genauso gut als ein Gespenst sehen, das immer da sein wird und zurückkommt, um uns heimzusuchen.

6 ) [疯评影行]之《再见,列宁》

影片:GOOD BYE LENIN
导演:沃尔夫冈·贝克尔
主演:丹尼尔·布吕尔/汉内洛蕾·埃尔斯纳

一声长鸣,载着母亲骨灰的火箭划过漆黑的星空,礼花绽放在点点繁星的周围,夺目绚丽的光芒映射着每个默然的面庞……是美丽的谎言还是善意的欺骗,一部掘自德国人内心的稚嫩与怀旧影片在这样舒缓的结局里落幕了。

再见,列宁。我静静地守候着字幕的最后终结,柏林墙最后的残垣已经被德国政府拍卖了,伤逝的不再是金元侵蚀纯真世界的边际,而是潜藏在回忆里的酸涩的怀念,亢奋之后的亢奋迭加着伟大政治理想与我们父辈精神理念里的富足充实。

2003年德国LOLA(金洛拉)电影节沉浸在红色的怀旧婉歌里,《再见,列宁》以别致震撼的手法获得了最佳电影、最佳导演、最佳男主角……等七项大奖,票房收入超过了3500万欧元,观看人次超过570万,数据似乎告诉我们:这是一部没有伤逝的政治电影,是一个只强调变迁和细节的社会缩影。

阿历克斯的父亲背离家人逾越柏林墙追求所谓的民主与自由去了,母亲将所有的寄托赋予民主德国的社会事业当中。1989年10月7日她亲眼见证自己的儿子掺杂在示威游行的队伍里被警察镇压,心肌梗塞昏厥成了植物人。八个月后,联邦德国与民主德国在柏林墙倒塌之后统一了,整个社会构架以及价值观在瞬间成了东柏林不能承受之轻。母亲的苏醒,伴随着不能再受任何刺激的忠告,儿子在自己编织的理想国度里让母亲依旧驻足在列宁的伟大世界里顺利击败可口可乐,母亲的微笑洋溢在西德人越过柏林墙投奔在社会主义的政治理想里,母亲的离去伴随着一个个善意的谎言……

这部德国电影到底想表现什么样的意识和形式?整个电影充满了回忆和调侃,却没有一丝的浮躁和唐突,温情而又无奈地将镜头延伸到一个没有答案终结的领地。列宁的半身石像被直升飞机缓缓地调离城市上空,雕像的面庞凝视着母亲茫然的无措,似乎在质疑整个德国的未来方向,导演像杂糅一个乌托邦似的理想国——西德的经济发展与东德的精神夙牵。

记得反映社会、意识与人题材的电影很多,《血腥星期天》拿北爱和英国的冲突着重以西方的传统政治审美加好来坞血腥暴力控诉来表现历史事件,这样的电影难免有些强权似的灌输情节与明显的政治导向性,所以不能称之为优秀的电影。米兰·昆德拉的《生命不能承受之轻》被导演离析成《布拉格之恋》也是太明显的意图性,于是原著关于人、性、社会的构架被支解了,同样弱化了对米兰·昆德拉在思想上的传承,他并不想表现伤痕,整个电影给人留下最深印象的却是举枪待射的苏联军官。《再见,列宁》的镜头与意图只是将你从纷争中引回关于亲情和家庭的小范围内,而背后的世界却留在落幕后的段段遐思里,所以说,《再见,列宁》是一部优秀的电影。

故事的流程是按时间慢慢推移的,阿力克斯想尽一切办法掩饰周围的变迁,从东德商品的仿造,电视节目的自己录制,总之在节奏快慢之间制造着一个又一个的谎言,甚至世界在他的描述里颠倒了,统一的德国也像换了包装的罐头向民主德国的一边靠拢,而现实中人人都在经受着社会诸多环境以及思维定势的严峻考验。难道真的能象换了包装的罐头一样,回到从前吗?显然不能,他却能引起统一后德国人民的思索。

记得一张新闻图片便是巡逻中的东德士兵跃线叛逃的瞬间,冷战的媒体们大肆将这张图片延伸到各个媒体角落。《再见列宁》用完全中立的立场延续故事的情节发展,这一点是可以首肯的。

电影穿插的大场面一般积聚在片子的前半截,似乎更多是为了强化民主德国当年“大”而“空”的形态;后半截将西德的文件编制成新的录象资料,西德吸毒、颓废的社会图片也被收录了。似乎想让观众明白,这个世界总有瑕疵。

细细地看,导演的镜头语言安排也是多样的。从内容上讲,离不开局部小场景,在表现空间与人的关系上说,完全是德国电影的风格。法斯宾德的电影就是将舞台剧的表演表现手法运用到电影当中。

《再见,列宁》可以看作是法斯宾德的电影传承。法斯宾德的电影强调时效性,他所表达的电影语言完全根植在战后的德国,刚从战争阴影中走出的德国人的心态与意识,包括对自己的解构;《再见,列宁》则是在时效上强调1989年柏林墙倒塌后的德国人的心态与反差,人的意识与行为的变迁,系蓝领巾的小学生为了二十元钱钻空子,老同志在林立的书堆里整日酗酒。法斯宾德除了《莉莉玛莲》多数电影的人物不多,喜欢在局促的小环境里表现剧情的冲突和情节延续,包括在房间、吧台、窗前等等,这些都是他所倡导舞台戏剧革命的主要元素,《再见,列宁》多数场景都是在儿子精心布置的狭小东德家中完成的,却没有丝毫的拖沓。

镜头语言的运用与剪切比较精湛,技法不多,但主要演员的表演是极为出色的,同样作为观众,翻腾着复杂情绪眼见着列宁远离在视线的边际,心里不由得想起昆德拉说的那句话,“人们想成为未来的主人的唯一理由就是要改变过去。”

深情地鞠躬,再见——列宁。(文/畅游四医院)

7 ) 母亲对自己信念的质疑

我记得该片里有母亲对自己信念的质疑,很有玩味,其实母亲很清醒地活在自己编制的一个梦里,到最后她才说了实话.

但不知为什么大家都没提到这个情节?要么是我记错了?

8 ) 从故事本身问开去

尽管好评如潮,看的时候也几次控制不住情绪,但回头琢磨这故事本身,总觉得有那么几分不对劲。那就是,(1)对那个社会主义国,母亲真的是“一生信仰,矢志不渝”吗?(2)母亲真的是像儿子叙述里所说,最后也没有识破他善意的用心良苦的谎言,临终也没怀疑过那民德的温馨空气吗?
父亲“叛逃”后,特工来家揪揪问讯,两个孩子正坐电视机前看民德自己的宇航员飞上蓝天的新闻,一脸专注。要说谁更知道社会主义的真面目。谁对社会主义更心怀感情,谁的这种感情更需要小心呵护,不难看出吧,——母亲其实是父亲出逃的同谋,正如影片最后里她才向孩子们透露,她了解他为什么走,按计划她也该带孩子走的。
那么在没有父亲以后,一直维持社会主义的形象与感情,甚于积极热情到成了一位“活动家”的母亲,其内心还是为了孩子们吧。她为了孩子,才最终没能下定带孩子走的决心:等出境批准等得漫长,而且,“他们要我与你们分开”,——这是做母亲的死穴,所以,她没有走。“这是我这辈子最大的错误,我现在知道了。”
如果有这句话,我觉得,对于“对于这个国家,她一生信仰,矢志不渝”这句话,应当是不攻自破吧。“一生信仰,矢志不渝”是有的,是她对孩子,对孩子所能理解和能体验的生活之温暖,所以她才如此热情地投入到写呈文、参加少先队活动种种社会主义的先进活动中去吧,这些情景的回放里有她自己的孩子们热情向上的小身影。“就因为他没入党,所以他们让他吃尽苦头”,她对做医生的丈夫的遭际如此断语,又怎么会,那么矢志不渝地“嫁给了社会主义祖国”?——那只是童年起孩子们,尤其儿子的幻像,她从来没有对那种“祖国”矢志不渝过,——丈夫到西德后,不断给她写信,她都仔仔细细的看过,藏在厨房的最隐秘的角落。
所以对(1),我想答案不言自明了。从这点看,影片看似是以儿子的叙述,尘埃落定的讲述他对中毒太深的社会主义母亲的善意谎言到送终,——其实相反,是母亲对儿子的善意谎言在先。仔细回想,那些先进活动情景里,是她为居民的生活问题向上级、报社写呈文,和少先队员一起活动,——她始终是在和人做面对面、心暖心的交流,解决的是真实存在的问题,为的是生活本身。也就是说,她是有选择的:她没有出去去做八荣八耻的宣传,也没参加申奥秧歌队,她不是盲目“对社会主义祖国矢志不渝”的政工妇女。绝对不是的。
因此,对(2),正如一些朋友在影评里所指明的,母亲已经知道真相是什么,当她临终,躺坐在床上,家人环绕,看儿子这一艰巨的民德延续工程的最后,他导演的儿时偶像宇航员扮演民德新领导人宣布两德合并的新闻联播时,——是微笑着的,她没有把真相说破。
“母亲辞世的国家,是她一直坚信的国家,由我们维系生命,直至母亲最后一口气的国家。一个永远不曾存在的国家。这个国家将永存我心,与母亲紧紧相系。”
故事,看似是以儿子的叙述,尘埃落定的讲述,其实恰恰相反,不但不是尘埃落定,而且是满含怀旧的、挥别依依的。故事的真实,其实是在他的叙述之外,由观众来辨析、调整才成的。在天台上新年夜里,他把母亲的骨灰放进焰火,绽放在天空,完成她“把骨灰飘进风里”的遗愿时,回顾母亲。如果看地细心,完全可以听出,就这几句话,其实不是那么一致的,“母亲辞世的国家,是她一直坚信的国家”是感慨,其实不是我们观众所知道的真实;但是他为什么这么看呢?——“这个国家将永存我心,与母亲紧紧相系。”
我想这才是这部电影撬动人心的支点所在。他之所以那么殚精竭虑,左支右绌,为母亲营造民德还在的幻象,起因不是她对民德多么有感情,而是她对他多么有感情,然后他又是回报母亲这感情。是她看到儿子在游行中被警察暴打拖走,一倒不起之后,昏睡半年,生命犹危,唯恐再受刺激,儿子才满大街翻垃圾桶找民德时代的瓶瓶罐罐,把超市里买来的资本主义食品一一倒换进来,才一遍遍拉人录制民德电视台的假新闻,才这么一直走下来的。
写到这里,我才明白,为什么做母亲的,没什么病史,怎么就看到儿子被警察拖走,就一下昏倒了?而且还不是小昏,是一昏大半年。
这又照应了上面的问题(1),她何止不是对社会主义矢志不渝,她是情知其险恶在走钢丝!她的丈夫已经被社会主义歧视逼走了,她的儿子又被社会主义警察拖走。她已经失去了丈夫,——为了和孩子们在一起,她放弃了申请出境,守着孩子,孩子不能再失去了;——民德何时是个头儿?社会主义哪天完蛋?一个普通妇女,拖着两个孩子,如何能看到,如何能等到。她所能等到的,就是孩子们好好长大。可知在她“嫁给社会主义祖国”的背后,在这套滚烫的面具的背后,是多么的苦心惴惴,多么的孤单无依,唯恐再出事。然而她终于还是眼睁睁看到了他出事。
他出事就给放出来了,——但原因是:母亲在医院醒不来了。好像上街游行被警察拖走是小事,但观众稍把时间稍微快倒上那么两三年,就会了然,在“巨变”前夕再往前的那些年里,在母亲一直的环境与记忆里,在所有有过关门搞社会主义建设的人们的记忆里,被抓走是怎么一回事?
对所有心怀这样记忆的人,社会主义是没有个头的,——只要你想好好过日子。在那种封闭的岁月里,只有两种盼望社会主义到头的人,一种是在过日子以前,就已知道社会主义等等是怎回事;另一种就是被社会主义伤害以后。
母亲已经有了两个孩子,她不能做第一种;而她不能做第一种,就是为的不能做第二种。社会主义太大太久,而我只有两个孩子。
学者和青年都说,世界上的真、善、美都是相通的,心怀爱的人,不应该对社会中的恶,恶政、恶行噤口不言。事实上我们也希望世界是这样,并且对这一种噤口不言视作软弱,努力要争取他们能强大。
但是对母亲而言,这种掩饰,这种民德的温馨条理坚实空气,这种社会主义基层的热情中坚持的生活的希望,这种维持,何尝不是另一种强大。不是一往无前、义不容辞那种强大,是滴水不漏、百绕不折、处心积虑、含辛茹苦的强大。孩子是嫩的,母亲也必是软的,至于软弱,然而韧不可断。或许软弱是做母亲的宿命之一种,能领会这种宿命的,坚强地坚持这种软弱的,不是高尔基的那种母亲,是这种母亲。
“通过这样不断地造假,我仿佛把民主德国变成了理想中的模样。”在儿子为母亲录制假新闻的过程里,他说了这样一句话。他是对民主德国有感情的。母亲一直坚持到她昏厥倒下所做的努力,是奏效的,她也是“通过这样不断地造假,我仿佛把民主德国变成了理想中的模样。”她和他的“造假”,都是异于社会广大现实的,是幻想,所以说是“造假”;但更是他们的期望,是赖以生活的希望。
民德的日子里,母亲始终是一位热情高涨的人,那么热情,那么高涨,但故事也给我们一个旁证:母亲终于醒来时,儿子要给她安排一个民德慰问会,去请她的老校长,两人交谈,老校长肯定她是个出众的教师,儿子却径直问:“也因此她被打入冷宫?”——老校长说:“组织里面的几个同志认为她过于……理想主义”。
“理想主义”的执着,是这个辛苦备尝的母亲,在社会主义的谎言里寻找的变态补偿吗?假如现实都是谎言,那么偶有真实,也被怀疑是假的;坚持真实,也只好顶着“造假”的形式。母亲对活动那么热情,不是对社会主义有多么“理想主义”,有妈的孩子都知道,一个要操心柴米油盐耳闻街谈巷议的母亲,很难对那些政治政策要什么理想,更何谈主义。她应该是清楚得很,她是在那些“理想主义”的名号之下,努力做些真正用心的、用情的事,生活本身、生命本身的事,指挥少先队员唱歌,唱绿茵和田野,穿上泳装涂花脸和孩子们一起狂欢。
在这里,民德不再是昂纳克们的民德,而是母与子的民德,他们之间的民德,共享的民德,各自心怀一份感情与记忆,艰难护持,无涉旁人。“这个国家将永存我心,与母亲紧紧相系。”
直到剧终我也没等来刚开始看时所暗怀希望的,儿子,叙述者,这个青年人,能对民德有所针砭,好抵消掉不断出现的那些遗老们对新德国的抱怨,但是没有。他是个心地单纯之人,并且到剧终也对民德感情复杂。也许这不合一些观众的期望,但是,对大多数普通人,对最平常基本生活的承受者来说,国家的演变,历史的质感,确实就是这样子的。将来我们这些青年的大多数,生活也是这样子的,可能也包括我自己。
人生是有选择的,但同时人常忽略掉选择的背面:有限。人生也是有限的,很多时候放弃掉很多选择,不是因为不想或者不懂,而是已经被别人所选择:爱人、家庭。他们不应该被追问,被苛责。假若在一个丑恶社会,有人能给孩子炙热至诚的爱的同时,不理会那些丑恶,在我看不是应当批评的,而恰恰是要庆幸的。
我想在此加黑,再说一遍:假若在一个丑恶社会,有人能给孩子炙热至诚的爱的同时,不理会那些丑恶,在我看不是应当批评的,而恰恰是要庆幸的。因其选择有限,责任便就有限,与其贪求对世道的评判,道德更在于责任的实现。
于今放眼历史心怀批判的青年,臧否人物大快人心的同时,时或回枪一扫,瞥下家庭。我不知道别人是不是这样,我一度是这样的。今夜我看过这部电影,开头问的问题里,还觉得这故事不可信,打了半天字,删删停停想想,才渐渐懂得深一点。
电影里的母亲,和我们许多人的埋头苦劳的父母亲一样,当你蓦然回看时,才会懂得,虽然碌碌,但他们不是社会主义的愚民,不是生活的俘虏。





短评

像是一封写给时代的抒情长信,盖上了查无此人的邮戳,又被寄回了历史。藉由亲情的窗口,温情脉脉地演绎了时代变迁下人们的大开眼界与无所适从,这种变革感甚至通用在每一次的怀旧记忆里,让人顿感电影实在是太美好了。母亲望着直升机悬垂的列宁像,仿佛一个时代的挥手作别。感人至深的亲情也温暖人心。

6分钟前
  • 西楼尘
  • 推荐

我们的历史总是在前进,可是掉队的人自有其缅怀的理由。这是儿子写给妈妈的一封信,也是关于时代轰隆碾过的印记。能把一个谎言如此的自圆其说,剧本功不可没。内什么,Daniel Brühl明明很帅哪里像老鼠了(我好像穿越到“极速风流”了...) o(>﹏<)o

11分钟前
  • 同志亦凡人中文站
  • 力荐

我太沮丧了,我永远不会写出这样的剧本,拍出这样的电影来!

13分钟前
  • 露娜peace
  • 力荐

最后母亲已经知道了,除了儿子以外的家人也都知道母亲知道了,儿子还在全力为母亲营造假相。母亲笑而不说破,女友和姐姐也笑而不说破,反倒成了大家合力成全他的善良,我觉得说软弱更恰当。“再见”有再见和不再见两重意思,《再见列宁》是不再见,但母亲见到半空中的半截列宁是再见,经典已极的镜头。

15分钟前
  • 石头摇篮
  • 力荐

一个时代的逝去...列宁雕象的那个镜头真是经典啊...

20分钟前
  • 某茶君
  • 力荐

想吃德国酸黄瓜

23分钟前
  • 杜边生
  • 还行

再见列宁,再见爸爸,再见童年,再见理想。

26分钟前
  • 薇羅尼卡
  • 推荐

多年后见到开出租车

27分钟前
  • 男娼起义
  • 推荐

我最喜欢的电影,只看过一次。我知道只需要看一次它就是我最喜欢的电影

28分钟前
  • AC
  • 力荐

“在柏林墙倒塌后的几个小时里,就有成千上万的西德人民走进东德,许多人想留在东德,他们想从资本主义的生存竞争中解放出来,并非所有人都想参与职场争斗和拜金主义的活动,并非所有人都受得了弱肉强食。”哭了,这段台词就是男主和不少左派心中理想的社会主义吧,没有996和奋斗逼,可惜只存在于幻想中。

32分钟前
  • 大海里的针
  • 力荐

就像有一集《我爱我家》,宋丹丹失忆了,贾志国一家一夜就回到了文化大革命。。。

36分钟前
  • 一只野鸡
  • 推荐

一个真实的存在了41年的国家伴随着母亲的骨灰和绚丽的烟花一同消失。一个时代就这么结束了。毛主席说过:世界是我们的,也是你们的,但归终结底还是你们的……而我们的未来又在哪里?

40分钟前
  • UrthónaD'Mors
  • 力荐

“通过这样不断地造假,我仿佛把民主德国变成了理想中的模样。”

45分钟前
  • Scarrie
  • 推荐

音乐超级棒,带着那些对过去岁月的感伤.

48分钟前
  • 寂地
  • 力荐

要说拍得有多好倒未见得,其实就是个情节剧的路数,但我真的好喜欢故事里那种浪漫化。让时间和光阴就这样定格在一个房间里,当母亲走出房间,与天空中直升机吊着的列宁头像擦肩而过,那一刻真是太诗意了。前进达瓦希里就缺这种浪漫,缅怀革命年代却没有浪漫主义情怀,那就是三观不正了。

52分钟前
  • 刘康康
  • 推荐

柏林墙主题作品中最冷静的一作

54分钟前
  • [己注销]
  • 力荐

民主德国在15平米的空间里延续

56分钟前
  • 文泽尔
  • 推荐

她曾经相信的一切,都已不复存在。集体密谋的保护。节奏特别好。德国统一不过是1990年的事;苏联解体,1991年。屋顶抛撒作废的东德马克、模仿新闻联播的假新闻,社会主义退休俱乐部、宇航员出租车司机,意识形态价值体系的保存期限是多久?Humor is tragedy plus time。离得远了,都变成了黑色幽默。

1小时前
  • 桃子
  • 力荐

好棒的创意,里面那个小胡子播报员太可爱了,也圆了做导演的梦呢。抛去政治层面的东西(其实这个片子已经很温和了),这其实大概说的就是“为了亲爱的妈妈可以再造一个世界”吧。这种时代逝去的无力感真是让人动容啊

1小时前
  • 米粒
  • 推荐

之前一直没看,不因为别的,就因为肯定是一看就喜欢上。结果——果然喜欢上了。以自己的母亲和祖国母亲合二为一,不同的是,作为政治实体的祖国母亲先行一步,而作为信仰的母亲迟迟没有离去。直到有一天,那个幻想中的影子也不得不幻灭死亡,恰如挥手的列宁头像掠过头顶,一去不复返。

1小时前
  • 圆圆(二次圆)
  • 力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