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从预告片开始,《追逐繁星的孩子》就给人灌输这样一种感觉:新海诚不再是过去的新海诚。试想,宅男的世界里突然出现中世纪背景,跑出来宝石、魔幻和怪兽,而这些元素恰好是吉卜力工作室的拿手好戏。那么,新海诚已经走上了一条不归路,要么蜕变,要么毁灭。如果再看下上映后的舆论评价和观众反应,新海诚的这部长片已被定性为“邯郸学步”,翻身不能。 用失去自我的字眼来评价本片并不为过,《追逐繁星的孩子》的首要问题就出在世界观上。以往的新海诚哪怕是自我重复,哪怕是出于对长片的畏惧而选择短片,他的世界观都是统一的。剩下的区别,只是纯爱方式的选择差异。《追逐繁星的孩子》则不然,新海诚迫不及待要表露他的野心,硬生生地造出一个假想世界。当然,是他一手原创也罢,结果从人物到故事再到背景,这世界观的设定分明是《风之谷》加《天空之城》加《幽灵公主》加《千与千寻》加《哈尔的移动城堡》……在狂做加法的同时,他又对自己做减法,以往的东西残存无几,被网友讥为“只剩一片天”。 其次,故事缺乏深度。这并非说,选择类似题材就是死路一条。问题可能出在新海诚把东西铺得太开,穿越生死,结果收不回来。再者,讲故事的技巧也过于欠缺,以往人物的情感动力可能就是爱情,哪怕再压抑懵懂,观众都能感觉到。但在这部片子里,新海诚似乎也没弄清楚人物间的情感关系到底是何存在。更何况,还让主人公吐出一句恐怖的总结陈词,当真是践踏了众人的智商。 不过,《追逐繁星的孩子》也有进步的地方,更何况它的音乐和大场面展示都还不错。以往新海诚的人设实在太过寒碜,这回的看上去生动了一些,至少跟背景不会格格不入。然而,即便如此,那个扑朔脸红的小女孩,她未免太幼齿了点,活脱脱就是宫老爷子的口味。并非日本不需要宫崎骏的接班人,但即便是宫崎骏的儿子宫崎吾朗,他也在老爹的阴影下痛苦不堪。《追逐繁星的孩子》和《虞美人盛开的山坡》都有同一毛病,那就是看不出作者的自我,想法或者是意图。即便底子都打得很好,技术无可挑剔,但是,面对观众,面对日本动画的高标准,他们总是要在评价一环上败下阵来。 而话又说回来,当初新海诚之所以能成功,那也是单枪匹马式的宅男神话。即便他总是一副内心受伤的惨绿少年模样,即便他翻来覆去都是列车少女天空飞行器,但观众也认了,爱的就是这股调调。如今,他鼓起勇气,撕去身上标签,想尝试下商业的滋味,却发现跟外头的世界脱节了。改变自我的精神可以嘉许,但是,怎么个改变,这里头大有学问。【南方都市报 木卫映画】 感谢YYY 在绝大多数宫崎骏的粉丝看来,这部用所谓“日本传统动画制作手法”完成的致敬之作,无疑失败透顶。 ——增井孝子 想要从宅男的小清新路线成功转型,新海诚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记住:大制作可拯救不了你。 ——江户木纯
在地下世界的世界观设定上,这真是一个唯美的“地域”:原来地下世界也有这么明朗的天空,也有这么宽阔的平原,也有这么富庶的文明。这已经完全背离了人们惯常对于地上、地下世界的认知,这其实只是一个桃花源,一个与现实世界平行的世界。既然如此,又何谈地上地下呢?另外,夷族第一次把明日菜掠走的时候,为什么没有吃了她呢?对于同样是来自地上的森崎老师,它们为什么没有掠走呢?
听说当一个人孤独时,会格外喜欢看星空。你平时会感到孤独吗?孤独的时候,你会做什么呢?
新海诚的动漫电影《追逐繁星的孩子》背后,是成年人不敢直视的孤独真相。
“以前,就那一次,我收听到很神秘的音乐。以前,从没听过的音乐。简直就如人的心灵变成那音乐一样。
那个时候,幸福和悲伤的感觉都一起涌过来。让我觉得我并不孤独。一直都留在心里。我想再听到那音乐。“
明日菜和顺相遇了。
明日菜一直忘不了的音乐就是瞬奏响的生命绝响。
人和人之间是存在着相同频率的吸引的。
她可以认出他来,他可以认出她来。
即使他来自另一个世界雅戈泰,一个她从未听过的地方。
第一次遇见,他们仿佛已是心有灵犀的知己。
周国平在《爱与孤独》里写道:
“陌生得连名字也不知道的生命,远远地却又那么亲近地发现了你的生命,透过世俗功利和文化的外观,向你的生命发出了不求回报的呼应,这岂非人生中令人感动的幸遇?”
正如托马斯·特兰斯特勒默曾说,“我来这里是为了和一个举着灯,在我身上看到自己的人相遇,我们必须相信很多东西 ,才不至度日时突然掉进深渊。”
我们一直期待,当一个人遇到了同频率的另一个人,当一个人的灵魂和另一个人的灵魂完美地契合在一起,我们就不再孤独。
这个世界上,有那么多的人,一直在寻觅着灵魂伴侣,期待着灵魂伴侣的出现。
徐志摩就曾经感叹,“我将于茫茫人海中访我惟一灵魂之伴侣;得之,我命;不得,我命,如此而已。”
正如周国平在《爱与孤独》 里说到,“在我们的心灵深处,爱和孤独其实是同一种情感,它们如影随形,不可分离。
愈是在我们感觉孤独之时,我们便愈是怀有强烈的爱之渴望。”
明日菜满心期待她和顺第二天的见面。
第二天,她没有等到顺。
等到的却是他的死讯。
课堂上,从老师那里,明日菜了解了关于另一个世界雅戈泰的传说。在这个世界,人可以复活想要复活的人。
明日菜去老师的住处向他请教关于死亡、复活的传说时,感到非常抱歉, 觉得打扰了老师。老师说,我一个人住,放松点,家里只有书。
是啊,妻子离去后,他过了十年一个人的生活,家中很难寻觅到家的温馨和生活的气息。他一直潜心研究各种传说的目的,就是为了找到复活妻子的办法,找到去往雅戈泰的入口。
可以想象,老师的生活是多么的孤独,他的内心是多么的孤独,失去了生命中的挚爱,一直没有从失去的悲痛中走出来,他时常遭受着思念妻子和孤独的煎熬和折磨吧。
他们的心中,都有想要复活的人。
明日菜遇到了心,瞬的弟弟,另一个世界雅戈泰的人。
就这样,他们踏上了未知而危险的旅程。
在旅程中,他们遇到了一次又一次的考验和险境。
“没有星星的夜晚,人类是多么孤独的存在。”老师感叹道。
在水中疾奔躲避夷族的追杀时,明日菜终于明白了自己来的目的。
"我为什么要来到这里?”
“原来我只是太孤独了。"
小时候,爸爸就逝去,妈妈工作太忙,明日菜的童年是孤独的。
突然出现在她生命中的瞬就像命中注定的伙伴和知己。让她有了不再孤独的感觉。
遇见瞬的第二天,早上她做了两份便当。妈妈问她给谁做的。她说给朋友。妈妈露出一脸狐疑而欣慰的笑容。
从明日菜的口中听到朋友这两个字多么少见,所以才让人这么惊喜和惊讶。
他们历经千辛万苦,千难万险,来到雅戈泰,为了复活他们心中要复活的人,原来是因为太孤独了。
经历丧失的人,也许内心都有想复活的人。
但孤独,却是我们共通的情感。
一个人吃饭的时候,一个人过马路的时候,一个人去电影院看电影的时候,一个人旅行的时候,孤独的感觉常常将我们抓住。
当一个人安静下来的时候;当夜晚辗转反侧失眠的时候;当受到委屈和伤害而哭得死去活来的时候;当早上起来城市依然车水马龙;当房间里安静得只能听到我们自己的叹息声。
我们的心时常空空,我们感到自己是那么孤独。
有时候我们选择热闹,只是因为我们无法忍受自己跟自己呆在一起。
可是和人群在一起,我们也会孤独。
当曲终人散,灯火阑珊,孤独感更加蚕食着我们的心。
主动选择的独处和孤独是我们与自己相处和对话的珍贵时光。
然后当无所适从的孤独感袭来,我们的生命体验到的是一种孤寂和无力的感觉。
周国平在《爱与孤独》中说,“从茫茫宇宙的角度看,我们每一个人的确都是无依无靠的孤儿,偶然地来到世上,又必然地离去。
正是因为这种根本性的孤独境遇,才有了爱的价值、爱的理由。人人都是孤儿,所以人人都渴望有人爱,都想要有人疼。”
“我们为什么会渴望爱?我们心中为什么会有爱?我的回答是:因为我们人人都是孤儿。”
我们需要亲情、友情、爱情的陪伴。
无法想象,没有了这些,人们会多么的孤独。
心理学家弗洛姆曾经说过,人也许能够忍受诸如饥饿或压迫等各种痛苦,但却很难忍受所有痛苦中最痛苦的一种,那就是全然的孤独。
胡慎之也说过,人和人之间是需要联结的,而这种联结,往往建立在“被需要”的自我价值感上。一旦我们感到自己不再被他人所需要,我们就会觉得自己没有价值。
从心理学角度来讲,如果与他人之间的联结被切断,我们就会产生深深的孤独感和无力感。
老师终于复活了他心爱的妻子─理纱,但是付出了牺牲明日菜肉体的代价,同时也付出了自己失明的代价。
而明日菜也在另一个世界和瞬重逢了。
失去了明日菜的心─顺的弟弟,疯狂地挥舞着手中的刀,想要明日菜回来。那一刻,心是多么的孤独。
如果孤独无法避免,那么我们应该如何面对孤独呢?
存在主义大师欧文·亚龙在《当尼采哭泣》中用讲故事的方式探讨过人类绕不开的两大主题,衰老和孤独。产生孤独感的重要原因就是因为我们与世界的分离,与世界联结的丧失会让我们内心产生孤寂感和卑微感。
那么我们需要做的就是重新建立与人的联结,与他人,与世界的联结。
正如欧文·亚龙在书中所说,“孤独只存在于孤独之中,一旦分享,它就蒸发了。”
同样地,个体心理学创始人阿尔弗雷德·阿德勒在《走出孤独》中也提出过殊途同归的类似观点:
“什么是真正的人生意义?它必须是公共意义,是别人能够分享的意义,也是能够被别人认可的意义。
能够解决自己人生问题的好方法,必然也能够帮助别人解决类似的问题,因为我们可以从中看出如何成功应对共同的问题。”
我们是一个“共同体”,社会性是我们不可脱离的属性,人生的意义在于为他人做贡献。
封闭自己会导致心理障碍。
职业、社交和亲密关系,是我们人生在世面临的三个重要问题。
当我们被“看见”、被认同、被需要,我们感受到了和他人、和世界的联结,深度的联结会极大地消散我们内心的孤独和无力感。
职业、社交和亲密关系都是与他人、与世界建立深度联结的方式。也是我们获得价值感的重要方式。
为他人、社会贡献自己的力量和价值,能极大地帮助我们走出孤独。
正如英国诗人在那首著名的诗歌《没有谁是一座孤岛》里写得那样:
“没有谁是一座孤岛,
在大海里独踞;
每个人都像一块小小的泥土,
连接成整个陆地。”
新海诚最被低估的电影:《追逐繁星的孩子》慰藉了多少孤独的灵魂
瞬对明日菜说:“明日菜,你该回去了。”
渐渐消失的理纱,对着自己的丈夫温柔地说:“寻找幸福吧。”
怀着丧失继续生存下去。
放下执念,生活还要继续。
放下唯一,生命依然美好。
孤独是我们生命的常态。
我们需要与孤独共存共舞。
我们需要打开内心。
我们需要向世界敞开。
瞬逝去了,但心在,对明日菜来说,其实朋友就在身边。
Hello. Goodbye and hello.
与你相逢,现在与你离别。
hello. Goodbye and hello.
向没有你的世界Say hello.
接受孤独,走出孤独,成就自我,走向你想要的未来和明天。
新海诚的电影总是在故事的结尾处点睛。有时候人们在找寻的开始,并不知道想要的是什么,找着找着或许就明了了。“怀着失去继续生存下去”“活着的人才最重要”“寻找幸福吧”画面依旧美的没话说。
……我真是受不了新海个宅男,土气死了好吗敢别那么土吗故事不糟糕都被糟蹋了?视觉风格上借鉴个P除了那万年不变的天空其它所有说不是抄!宫崎老爷子的人你们好意思!?还有那个配乐动不动就壮丽个什么!?…节奏和表演都一团糟,新海你也就只适合走宅男圈子玩玩了以后别出来闹什么大制作了好么亲……
生与死的距离。虽不能和《秒5》一样称得上神作,但至少看得出来,诚哥还是玩得起的这种宏大的世界观的。不缺少现实成份,傲娇大叔的矛盾性格以及少量的血腥镜头也大大地满足了我的口味。坐等评分升高。
诚哥你玩脱了吧,看在元首的份上2星加1星
虽然既视感很强又非常的吉卜力,可是对于一向不喜欢吉卜力的我来说,这片却看得津津有味,星海诚对于情感的细腻拿捏绝对要超过吉卜力的任何一个人。
动起来的时候是吉卜力,静下来大段独白台词的时候还是原来的新海诚……因为不像抱着期待的人去看的眼光,而故事又有了长度保证,反让人觉得新海诚开始在讲故事而不是单纯卖文艺状了,而急进的剪辑和运镜与一般动画人拍出的动画感觉想去甚远,更像电影人的东西。虽然整体感觉像是从八十年代穿越过来的。
不像新海诚,画风明艳,人物太温暖。
新海诚向商业化转型的意图无需多言,标志性的破碎节奏感、明亮用色和淡雅配乐已经看不到了。取而代之的是一个山寨的宫崎骏:人类工业文明的反思,失落的古文明和奇幻世界的怪兽,以及天门为本片创作的无限接近久石让的配乐。但新海诚明显不是讲这种题材的料,整部影片主题太多,情绪烘托不到位,很一般
感谢字幕组的童鞋,以及YYeTs人人影视字幕组的beenoera童鞋的处理和后期!
只有天空是新海诚画的,其他部分应该都是从宫崎骏那儿偷来的稿子吧?
赞叹于新海诚的想象力,我们中国人为什么就想象不出来这样的故事呢?不过新海诚的作品,越来越像宫崎骏的风格了,连人设都像了,这反倒不一定是好事。
从音乐到画面,新海诚的一塌糊涂。就连不知所以然的剧情,也完全是新海诚的风格-画面音乐美到不像话,剧情简直是惨不忍睹。
新海诚的动漫,画面真是美的没的说,随便一截都美的像是一幅画,这个动漫温情有,搞笑有,最主要的是告诉我们要珍惜当下,这是爱你的人的心愿!
转型大失败。剧情支离破碎莫名其妙,BGM也没有太惊艳,能看的只剩背景但是精致度也下降了。诚哥你还是回去弄小清新吧宏大世界观不适合您。
天空之城+幽灵公主+风之谷,好吧我承认这完全不是新海诚而是宫崎骏,可是故事讲述得还是很流畅呀,多姿多彩的地下世界也很用心,真搞不懂有的人到底愤愤不平什么,well我要逆反心理一下...
吉卜力的人物两分,标志性的星空五分,故事三分,世界观五分……比云之彼端约定的地方的世界观好理解,但是故事就远远不如之前的几部作品。过得去。
很美 很美
早恋少女欢乐多,内容和电影名有什么关系吗?新海诚的画风,宫崎骏的故事,彻彻底底的山寨了一把吉卜力工作室,可惜节奏和情绪烘托还是一团糟。没有了灵魂的东西,调色和绘图再美也不过是绣花枕头。让人的无语的是连配乐都是拷贝的惟妙惟肖,宫崎骏看来后继有人了!★★★
《风之谷》《天空之城》《千与千寻》……吉卜力各种附体,里面村里的大爷这不就活脱脱是个宫崎骏么!看到就笑喷了……另外,追你妹的星星啊,星星到底在哪里啊,诚哥?按照剧情顶多就是是追逐太阳的孩子啊,汗,找日的孩子,噗!
才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