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丁和小高的演技大比拼,两个都是我好喜欢的年轻的演技派。故事的节奏很缓慢,导演不紧不慢的叙述着日常,也把两位主角的境遇和心理刻画起来,有点沉重有点忧郁,特别是小丁的那个角色,被冤枉了被卷入了那个他努力要逃的圈层,想要正常的活着又害怕被辜负,情绪被压抑被撕扯,笑中带着无奈和心酸,整一个悲情,想要拥抱未来却有胆怯。小高爱他,无私的无畏的爱着,兜兜转转的聚和分,缘分和爱是命中注定。哭着笑着迎来了最甜片段。
四次分离、三场重逢,冬夜走了很远的路来分享一只炉火、夏日吃了很多顿饭来交错两对目光,从红着脸躲避的距离到流着泪相爱的关系,音乐好似和风,画面犹有清香。 背负着意外的罪罚度日,抱持着命脉的负疚前行,两曲断章却能够成为对方的序曲。用豆腐推开店门,能够粘合糖浆和面粉,却融合不了去往的未来;用学号编成密码,可以直通对方的邮箱,却无法破解各自的伤痛;在天台表白爱情,足够制造纯情与浪漫,却粉饰不出试图忘却的记忆。 为了不被夺走美好,所以需要相片来留存纪念;为了不被制造遗憾,所以需要音乐去打开心扉。总是温柔缱绻、和风散步的两个人,为了对方而努力奔跑的样子,就是最美好的信任。 相识就是从孤独的电台到共度的圣诞,相知就是躲藏的注视到鼻尖的亲吻,相爱就是明知是两份同样苦涩的黑咖啡,还想要给彼此塞满爱情的甜甜圈。 我爱你,就是哪怕说过千万次告别,却仍然只想与你再见。
三年前看这部电影的时候,什么都没看懂。
没看懂爱情,也没看懂文艺。
三年后再看,好像理解了人类复杂的情感。
01
真心喜欢一个人,可能不会主动,不会不顾一切走向对方。当自己不够好的时候,就会害怕接近喜欢的人。当自己都不喜欢自己的时候,就没有多余的心情来谈情说爱。 自己处境不好,不够优秀的时候,为什么会害怕靠近喜欢的人呢?马斯洛需求定律认为,从层次结构的底部向上,人们的需求分别为:生理(食物和衣服),安全(工作保障),社交需要(友谊),尊重和自我实现。低级的需求要先被满足,人们才会去追求高级的满足。当生理和安全的需求没有满足时,人们就没办法去追求更高级的需求。 男女主工作生活都很糟糕,自然没有心情去谈恋爱。但是女主的做法是值得大家学习的。在面对喜欢的人面前,应该敞开自己的心,说出自己的需求,不要因为所谓的自尊心而逃避,那样只会错过。
02
男女主都是沉重的人,有自卑感、焦虑感、不安全感,但是他们并没有忽视真实的自己,借助诋毁、污蔑、嫉妒、依附他人来逃避,而是将他们转化为前进的动力,让自己越来越好,从而克服自卑感和焦虑感。 女主选择稳定的印刷厂工作,选择默默努力成为作家,选择暂时和男主分离等,甚至没有选择代表而选择男主;而男主选择承担自己的错误,去和受害人妈妈道歉,但依然通过高考,读大学,努力工作等,都是他们真实、独立、勇敢奋斗的美好人格体现。 他们首先是独立的两个个体,然后他们互相吸引,互相理解,也互相治愈。换句话说,其实本质相似的人才会互相吸引。 但认识自己都是个难题,怎么识别和自己相似的人。 何况人们还都善于幻想,明明结婚时候看重的是人家的房子和车子,婚后却希望对方用真诚的情感对待她,这明显就不太可能。 我们都应该知道自己想要的东西,以及自己实际要的东西的区别,才不会抱有错误的期待。
03
分享欲是自我表达和获得认同的需要。想要喜欢的人了解自己,同时认可自己。 重逢那天男主迫不及待地和女主说他通过了高考,他想要女主知道他在努力生活,在不断让自己变得更好。 女主帮男主申请邮箱,希望他们一直保持联系,不断分享自己的事情。 后来就算男主不知邮箱密码无法看见信,女主依旧坚持写信分享自己的喜怒哀乐。这样女主觉得男主好像知道了自己的事情,就会很开心。
04
为什么对于男主来说,相信他这件事这么重要呢?因为他最缺乏的是他人的信任感。 如果女主无法相信他,他的认同感就会无法满足,就会陷入巨大的不安和焦虑之中。他的情绪会影响他们之间的相处模式,也会影响他们的感情。 不同人的情感需求优先级不同,都是经历造就的,后来都会选择相应的补偿方式克服自身的不安、焦虑和自卑。
05
嫉妒是看到别人的精神或者物质财产,比如美貌、成功、才能或者是财富时,产生羡慕和不满的情绪。其本质上是为了避免自卑产生羞耻感而采取的一种防御机制。机制运行顺利的话,人们就不会在对比中觉得自己太无能,甚至觉得自己反而高人一等。 电影里,明明不是男主一个人的错,却被朋友们共同指认为杀人凶手,为什么呢?因为这个群体中间,男主是受到大家嫉妒的对象:男主拥有他们没有的外貌优势,以及积极生活的心态。但是他卑劣朋友的想法却是:我过得不好,你也要过得不好。如果你过得好,我就想办法让你过得不好。 后来男主出狱,通过高考,找到工作,并和女主在一起。 朋友们又来蓄意破坏男女主的关系。
朋友对男主说:“明明是所有人的失误,但有一种只有你被原谅的感觉。为什么会这样?因为你长得好看吗?人们要看的不是脸而是手才对,做错事的明明是手。”
由此可看嫉妒心强的人们歪曲事实的能力远超想象:做错事的明明不只是男主,被原谅的原因明明不是长相。 因为这些朋友,男主不但被污蔑进监狱,出来后因为活得好还要被指责,而外貌差距成为他们为自己辩解的唯一借口。 克服自卑与羞耻要靠嫉妒和诋毁别人来获得,他们真是可怜。 在这件事上,男主显得善良和弱懦,缺少保护自己和下定决心的能力:坚决离开这种只会嫉妒你、污蔑你的朋友吧!
06
优越感是自以为在生理、心理或其他方面强于他人的心理状态,是一种显示蔑视或者自负的自我意识。大多数人都会有不同程度的优越感,比如学历优越感、长相优越感等,并常常以不适当的方式表现出这种心理状态。 相对于男主女主,社长的财富和地位都比较高,所以面对男主女主时,会有一种优越感。女主后来生活变好之后,问姐姐为什么要过这种生活,也表现出一点优越感。如果美秀过得不好,大概率就不会这样质问姐姐,而是沉默不语。美秀对男主比较主动,其实也是优越感的一种体现。 虽然对优越感的追求源于对自卑心理的补偿,但是适当的追求优越感能够激发个人不断奋发向上的动力。对优越感的追求也可以解释女主为什么不可能选择社长:女主不会在社长身上得到优越感,反而会感到不安和焦虑。
07
姐姐的女儿和女主性格完全不同,个性张扬,安全感十足。她说,她不担心妈妈不喜欢她,因为妈妈只有她。她在表达对男主的喜欢的时候,没有丝毫自卑和隐藏。 之前不懂为什么要有这个角色的存在,现在明白了原来是一种对比。女主无法像姐姐的女儿一样,随性而活,因为她没有妈妈,没有安全感,她只能活得小心翼翼,坚强独立。 阿德勒曾说过:"不幸的人一生在治愈童年,幸运的人一生在被童年治愈。” 羡慕恃宠而骄的人,因为这样的人得到了很多确定的爱。
其实是第二次看了,上一次还是刚追完鬼怪,那时候为了补足初恋组意难平看过,却没能如愿吃到一大口糖。反而看到最后都觉得怅然若失,不懂两个人为什么突然分开,又为什么突然释然。
这次看倒是觉得,啊就是这样,90年代的氛围,几年不见还是会挂念,会一直往没人看的信箱里写信——反倒是通讯技术发达了,却更联络不上了。
所以每一次重逢都像是命中注定。就像每一次分别那样。
“别跑了,好吗。会受伤的。”
最终还是在两个人事业都较为顺利稳定的时候再次见面了,好像也只有这样才能那样笑着。然后以笑回应。
其实觉得是oe来的,好像两个人会漫长地出现在彼此的生命里,好像无法割舍,好像无法迈步——但无法迈步的结果大概是“我们结婚吧”。
但下一次阻挠呢。下雨的人生应该怎么办才好呢,如果只有艳阳高照的时候才能体面相爱的话。下一次分离要怎么办呢。
“原来是这样的心情啊。”
看的时候一直在感慨:天哪多么命运。 无论是开场推门走进面包店,还是夜晚在回忆的路口相遇,亦或是分别多年,在职场隔着玻璃门又一次视线相触……多命运啊。 由此,不得不想掰一掰自己对这些梦幻作品中的命运的看法。 首先,命运的运作是靠两部分气力的,一边是命运橄榄枝的推力,它给予了一个情境,一个分叉路口;一边是自我的拉力,人选择走向哪里。再者,人与人之间命运是有强与弱的区分的,依靠频次和强度而定,比如说本片的主角们的数次相遇,偏是这段关系被命运偏爱的证明。 但是否要构成真正结实的关系,决定权还是在于人。只是命运会一次又一次,不厌其烦地抛出橄榄枝,类比《命中注定的人》一剧,但抓住橄榄枝的终归是人,就像贤宇对着邮箱的密码思来想去,就像美秀会气喘吁吁地跑到电视台门口。 至于奇迹,私以为是个完全以每个人个人标准来定义的事,任何事都可能是奇迹,对于不同的人来说。 回到片子本身吧,明明非常小清新但偶尔隐隐又有莫名的色气,可能因为两个人都是闷骚怪吧。特别是公寓里美秀给贤宇烧掉衣服上硌人的标签的镜头,昏暗的灯光,日常的触碰,呼吸的声音和打火机转瞬即逝的热度,互怀情愫的孤男寡女,有一种难以言明的躁动。以及后面贤宇在美秀前面低下身来,“那这样呢,还怕我吗?”,太色了我吱哇乱叫…… 所以社长你根本不懂双闷骚的磕点!不停地小心翼翼试探,总是半步半步往前踩,进入安全区后有点不自知地得寸进尺,膨胀的爱恋被埋在暗处,却不受控制地溢出,只有观众视角才能看得到的涌动……比如贤宇说“我一生中开心的时刻很少,但总容易忘记,想不起来自己身处其中,所以要拍下来,不被别人抢走。”然后把美秀的照片悄悄贴在房上横梁【虽然后面确实被人偷走了,物理的www】,在结尾也举起了相机。 但最让我心情复杂的还是姐姐孩子的那一句“因为她只有我,所以我不怕她离开我讨厌我。”如此张扬的被爱的自信,可能那是我一辈子都不可能再有的。
之前的文章里我提过看了Lady Gaga的一部电影《一个明星的诞生》,这部电影描写了一段挺让人羡慕的灵魂相爱。电影里有很多歌,但其实我听了之后没有觉得特别令人惊艳。
然而最近偶然看了一集综艺节目,韩国演员金高银在里面唱了这部电影的插曲《I’ll never love again》,突然就get到了这首歌的动人之处。也许是电影里面Lady Gaga的声线太浑厚,技巧太足,反而掩盖了歌曲本身的音乐性。
金高银在钢琴和小提琴的伴奏下,穿着白衬衣和牛仔裤,闭着眼睛唱着,唱出女性的柔情,唱出一种简单。我忽然就爱了这首歌。
外表看上去小清新的金高银和丁海寅最近一起合演了一部电影:
《柳烈的音乐专辑》。
这是一部爱情电影,回想一下,我最近似乎很久没看纯粹的爱情片了,因为最近拍得好的爱情片真的很少。
当我们在生活中累得要死的时候,做的最多的是什么事呢?
饱餐一顿,肆无忌惮地吃。吃完会不会后悔?
乱买一通,买平时舍不得买的东西。买完之后会不会心痛?
找好友小聚一下,劈里啪啦地说说说,只求朋友听完后理解的几句话。
或者刷个抖音,看个吃播,笑一笑,让自己心里稍微过得去一点,然后接下去总会遗忘。
其实,爱情也具有治愈的力量。幸运的人会遇到。
电影的男主人公很幸运,他遭遇人生中最黑暗的事情之后,立刻就碰到了女主角。
一群高中男生在顶楼玩球,其中一个不小心坠楼而亡,他第一个从楼顶探出头去,于是从此被“死亡”的阴影笼罩。
到底是意外还是人为?都不重要了,总之死者最大,他们这群没死的不配好好活着。
一出少管所,他就慌忙地跑进一个蛋糕店里找豆腐(韩国人出狱要吃豆腐),然后遇见了她。
他开始在面包店里帮忙,面包店给了他久违的温馨和安定。
他们见面的那一天,广播里正在播放一档新的节目,节目的名称叫“柳烈的音乐专辑”。
真是,命运般的遇见。
电影中女主人公的遭遇和我很有共鸣。
她从大学国文系毕业,面临着就业的抉择:一个是正式岗位的印刷厂职员,一个是临时2个月的电台兼职。
她当然选择了相对稳定和安全的正式工作,将自己的梦想轻轻放下。可就是这样一个在常人看来再正常不过的决定,在今后的几年一直折磨着她。
印刷厂里噪声很大,就算在办公室里也一样,刚入职还没习惯的新人,甚至要戴着耳塞工作。从此,她很少有机会聆听广播里的音乐节目了。
她很努力地提升自己,就连坐在公交车上也认真地背英语。她每天忙忙碌碌,忙忙碌碌,却依然觉得是在得过且过。
总之,非常不快乐。
她只能每天每天的写邮件到男主的邮箱里,倾诉着,思念着。
你呢?你找到你喜欢的工作了吗?
之前听一个培训课程的时候听到说,教师是属于“情绪投入型”职业,这项职业会消耗人的情绪情感,所以容易引发职业倦怠。我的问题倒不是“倦怠”,我觉得我是一个很容易受到情绪波动影响的人,所以容易被这项工作所伤害。
女主角后来换了工作,她去了出版社,够上了她的梦想。电影没有详谈她的改变过程,毕竟这是一部爱情电影。只不过找到新工作的她,就如同进入了崭新的人生,她也才能更有自信地去爱。
爱是原因,也是结果。
毕淑敏说:“当我们太年轻的时候,因为尚无法真正独立,受种种条件的制约,那附着在事业外壳上的金钱地位,或是其他显赫的光环,也许会灼晃了我们的眼睛。当我们有了足够的定力,将事业之外的赘物一一剥除,露出它单纯可爱的本质时,可能已耗费半生。然费时弥久,精神的小屋,也定需住进你所爱好的事业。”
这部电影以一个音乐广播节目为线索,串联起了男女主人公的离合,他们的悲伤和快乐。爱情不是唯一主题,而是支撑他们的力量。
比起那些无脑的粉红,这样的爱情片才是有意义的。他们之间的爱,是超尘脱俗的烟火气,简单、纯粹、平凡又温暖。
图文并茂请戳公众号
我算是金高银的半个粉丝,这位姐的作品除了《边山》还没来得及外,我几乎都看过。丁海寅的作品虽然只看过《经常请吃饭的漂亮姐姐》和《当你沉睡时》,但是这不老童颜,奶油肌肤和完美肉体绝对让人过目不忘。两位都不是量产的艺人,尤其wuli金姐,除了有作品宣传几乎很少见她露面。
这部电影的热度不算高,但是网上早早放出了两位主演的物料,杂志照片等等,还是吸引了很多注意和期待的。虽然有人说两人没有火花,清汤寡水,但不得不说两人从身高长相到气质面孔都出奇和谐相配。那种清清淡淡的默契,双眼间纠缠的丝丝缕缕,连漏齿的笑颜都几乎像copy。金姐这次表现中规中矩,正常发挥;美中不足是表演和之前的作品没有个区分。害羞腼腆一直是是通过眼神闪躲,小动作变多来表达,纠结悲伤则通常是欲言又止,好像嘴里有话咕嘟咕嘟;似乎这些情绪表达都有一个公式。不知道是因为演过的角色有一点点的纯洁共性还是怎样,总之希望姐姐不要变得匠气才好。
回到这部电影上来,开篇是1994年:电台节目换了新的主持人柳烈;女主应该是上大学一年级,课余在姐姐的面包店打工;男主刚从少管所出来不久,进店里就是想买个“豆制品”。初见,女主忌惮男主的经历,战战兢兢不太敢接触,谁知道缘分就这样巧妙展开了。男主在面包店兼职不久后,因再遇“狐朋狗友”,两人没能好好告别就分开了,这时男主进监狱的原因也交代了。时间慢慢走过,电台歌曲一直在播,男主入伍前一晚两人在已停业的面包店门前偶遇了,但是当晚两人纯盖棉被纯聊天哈,无事发生。清晨,两人轻轻碰嘴一个接吻,就各自走上了人生的新阶段,约定用邮件保持联系。狗血的是,女主只记得给账号忘了密码,两人的线就这样又断了。
看到这里,虽然明知剧情需要两人一定会再相见,但还是心有戚戚。现实中有几人能有这样的缘分和运气呢,电影纵然有它的巧合和不切实际,但总让人心生向往:如果当初没说再见,如果分别多年的人仍能在街角偶遇见面,如果我们之间的线也总能断了再相连。但大多数都只是互相被人海淹没,只有深夜和阴天才会突然在想起曾经一起搬凳子在屋檐下看雨。
男主退伍,成功找到密码,看到女主这几年间不曾间断的邮件,也搬到了两人曾经并肩而眠的小屋。移动电话面世,两人的距离好像终于缩短了,但生活总有意外,彼此都觉得这不是见面的好时机,就再次约定“有好事发生的时候再联系"。我总是想,差一点就会弄丢的人就快近在眼前了,为什么还要放弃这样的机会呢?大概,我们下意识地不想让在乎的人失望吧。无论怎样,都要堂堂正正站在你面前啊。到了这段剧情,导演有点没安排好,其实两人生活方向都变好了,为什么没有及时联系对方呢?忘了?忙碌紧张,前进不停的都市生活还真是容易让人弄丢东西呢。
总之,这是我们的主角嘛,兜兜转转两人又见面了哟。在这里我要表白一下女主做编辑的工作室,外面是大片的爬山虎和植物,一栋像小别墅的玻璃顶房子,三三两两的同事,快慢循环的工作节奏,简直太让人向往了好吗。清晨有鸟叫在外面,有阳光洒进来。就在这神仙一样的办公门前,我们女主穿过清晨薄雾看到了久别重逢的男主哈哈。之后就是,解开误会,确立关系,开始了没羞没臊的同居生活啦哈哈哈哈哈也不是啦。不过,一起买菜做饭,我穿着你的T恤一起坐在阳台晒太阳,躺在地板上看漫画书,嫌弃你看得慢耽误了我的进度,身体却又一刻都离不开,总要有一部分是贴在一起的,要么我头真在你肩上,要么分一只手给我牵着。这样的恋爱经历,我强烈建议每个人都得体验一次!
男主背负着同学去世的伤疤一直走着,不愿与女主分享的经历,造成了两人的裂痕。经典的韩剧跑出现了,男主用腿力追赶工作室代表的豪车勇气可嘉。可是“你们俩都太沉重了......人不是要跟能让自己轻松的人在一起嘛”,没错,两人就这样又分开了。(音乐响起:有一种爱叫做放手〰)FM89.1,就是那个男女主一直在听的电台节目,在这一年开始了第一期的可视广播,直播间内担任摄像师的男主说出了那个念念不忘的名字。于是,我们又看到了女主的韩剧跑哈哈哈哈哈,奋力向爱情奔跑的模样啊!你得有够劲的脚程才行!破镜重圆啦,缘,妙不可言。
虽然剧情平淡又狗血,但可能导演志不在此,兴许一部并不那么波澜壮阔,也没有爱死爱活的电影就是人家的心愿呢?这不也正是我们一直向往的人生嘛:无论怎样跌跌撞撞总能圆满,不要drama剧情,但平平淡淡却总能收获惊喜,反正最后是你就好了。另外两位演员的表现都有加分,造型服装也在线,金高银金姐真是小清新韩剧女主的穿衣模板。另外电台情歌都抬好听了吧!又及其适时应景。从老歌一点点放到现在,嘶嘶啦啦的电流声不断变清晰的感觉让人想起《请回答1988》里,一到饭点或是早晨的广播哈哈。韩国影视作品,尤其这种跨年代的,比起新鲜的OST好像更喜欢放老歌,那些年韩国的歌坛也的确繁荣。复古迪斯科风格,悠悠绵绵的情歌无论哪种我都蛮喜欢听。我个人的习惯是,看完一部电影就马上去找它的插曲专辑或者歌单来听,好像又重温了一遍,熟悉的场景浮现,又多了一种重新走进这部电影的方法。可惜目前还没找到这部电影里的歌单,希望有心人能整理出来啊!我先谢谢了。
【上映后采访】
上映已经过了几周,甚至采访开始的时间是晚9点。ExtremeMOVIE也是第一次这样做采访,可见我们的迫切。主要是因为工作人员看电影的时间都不一样、在看完影片后,我们都认为不采访该片导演会成为一种罪过。
4年前在《4等》GV时,郑址宇导演回答问题比较明确。但此次他并没有轻易做表述。是否因为这部电影不像《4等》那样具有明确的信息?郑址宇导演的电影题材是melo。我们不可断言《柳烈的音乐专辑》是超越《快乐到死》和《智齿》的杰作,但《柳烈的音乐专辑》作不可否认是郑址宇导演的melo现在时。从业20年的导演以自己的专业风格与观众沟通时所经历的复杂感情,这就是我们在采访过程中在他身上感受到的一点。
Q:我们工作人员有些很晚才看《柳烈的音乐专辑》,所以导致采访延后。(笑)我们都非常喜欢这部电影,但另一方面也看到有被误解的部分,因此想亲自听听导演的说法。
-谢谢(笑)
Q:最近韩国爱情片正趋于消失,在大家感到无限惋惜的空挡,出现了这样一部好作品。但其实如果考虑到票房,爱情题材是是一个不讨好的选择,这其中有哪些曲折呢?
- 我的电影《智齿》(2005)中有一句台词,这就是我的真实想法。“谁要打谁才是出轨,谁喜欢谁是出轨吗?”。我本身可能被这样的故事(melo)吸引才拍。我认为一个人喜欢另一个人的故事,还有通过共鸣使人变得善良的故事都是有意义的。但我能感受到最近的环境拍这种电影并不容易。刚开始我也没信心做《柳烈的音乐专辑》,多亏了金在中制作人亲自出马才走到了现在。
拍正统爱情片的困难
Q:最近网上一直在发生助长男女对立的事情。在这种凝重的氛围下,把一个关于感情的故事拍成电影,也是很有意义的。在看完电影之后,对旧时的回忆,对过去的感情,还有对别人的想法,都重新思考了一下。
- 和《智齿》一样,这部电影也讲的是初恋故事,但并没有要让观众哭或怀念过去的意图。
在我将《智齿》遗忘一段时间之后,今年在全州电影节又重新看了一遍,和这部电影相比《柳烈的音乐专辑》确实发生了变化。《柳烈的音乐专辑》是随着岁月的变化,两位主人公也在逐渐发生变化的,是最终完成一个比过去更好的状态、关系、内心世界的结构。音乐风格也没有沿用反复使用同一主题曲刺激观众的形式。
但作为正统爱情片,《柳烈的音乐专辑》采取的叙事方式,对年轻人可能会陌生一些。我对这部电影是有某种标准的,但对习惯看大片的观众来说,会觉得不够亲切吧。
我目前在考虑今后的方向,电影片场也有了很多新制度,比如每周52小时工作制,所以制作成本的提高是不可避免的。在这种情况下,我切身体会到拍正统爱情片的难度。
Q:把电影的时代背景定为90年代到2000年初期的原因是?
--其实我最想拍的时期是发生金融危机的1997年底至1998年。当时不知道这件事会带来巨大的变化。
2000年我第一次看达内兄弟的电影《美丽罗塞塔 》(1999年),当时只觉得是一部好作品,但并没有真正理解其中的含义,没有理解为了找工作不惜牺牲性命意味着什么。但从某一刻开始,我们大家都可以体会这种感觉了。97年至98年的IMF期间,韩国开始很难找到工作,而且今后的很长一段时间,对那时期刚刚踏入社会的一代人给予了很大关注。这种关注恰好与这部电影情节非常吻合,因为这个故事就是从94年10月1日开始展开的。
Q :《Fix You》的Cold Play 乐队恰好是在那一年(1998年)组队的。
-啊,是吗? 这个我倒是没有留意。
Q: 包括这首歌在内的各种OST 都很好的带动了观众的情感。请问是怎么选择的这些歌?
- 在做了各种尝试后,选择了一些用歌词就可以用作台词的歌。还有很多歌想放进去,但如果歌词内容有可能改变对情节的解释,或者音乐反客为主,妨碍到演员或看不到故事,就只能放弃。背景音乐必须配合情景缓缓流出,还要符合那个时代,所以选择上非常谨慎。
Q:所以音乐才更深入人心,Fin . k.l的《永恒的爱》也很适合。(笑)给我印象最深的是柳烈的《第一次爱》,我在youtube也看到很多评论是看过电影之后留下的。
-那真好(笑)
Q : Cold play的《Fix You》一出现,就像主唱克里斯马丁在舞台上奔跑一样,让看电影的观众非常激动也很感动。
- 这首歌并不是拍完电影后加进去的,而是配合这首歌设计的情节。克里斯马丁奔跑时带给我的激动一直留在我心里,我想把他跳跃时烟花四起的高潮瞬间搬上荧幕。为了用《Fix You》这首歌我也费尽了心思,幸好得到了他的允许。如果用不了,可就太尴尬了。
Q: 在电影中看到丁海寅像克里斯马丁一样奔跑,我都哭了。
-MV里音乐响起,克里斯马丁开始跑的时候,我们的心也是跟着跳跃的。
Q:《智齿》《快乐到死》等作品都是现实主义爱情片,而且里面一定有一个魔法一样的场面。但《柳烈的音乐专辑》是您的爱情片中最现实的一部电影。从融入时代影响这一点来看,感觉像是《摩登公子》(2008)的20世纪末版本。
- 这可不是开玩笑,也许是我老了的关系(笑)。在听到别人说:我以前很倔强,但现在变得温柔了这种话,我就只能回答说是因为年纪大了……(笑)过去拍那种(像魔法一样的)场面会有种快感,但是现在……
Q: 贤宇回忆过去的场面做了微妙处理,没有具体描述在屋顶发生过什么事情。原因是?
在向观众传达故事信息时我并不会有意采取含糊的态度。只是在描述方式上,当穿着校服的孩子们上屋顶的时候,我们自然会产生恐惧的感情。因为在现实生活中,出现这种情况时,是会发生很多可怕的事情的。所以我决心绝不拍摄类似(暴力)场面。也许是因为我老了吧。(笑)
在日常生活中很容易发生暴力事件,电影也有很多这种场面。可能是因为害怕这些吧,所以没有具体描述。只是希望没有给出明确信息而产生的一种怀疑,能够在影片中留下一小片空间,朝着好的方向发挥作用。
Q:也有观众会抱怨无法理解电影,也有人会因为这些留白而生气。最近的观众很喜欢用“没有关联性”这个词来评价,这与我们这一代评论家在观赏方法上存在差异。说服这样的观众似乎成为了一个课题。
- 我也有同样的苦恼。就像过去在核战争危机中有过“末日时钟”一样,我也有一种‘退出电影导演几分钟前’的心情。(笑)我想做的是与电视上播出的爱情剧有区别的电影,所以在这过程中确实有一些不适应的观众。
平时很少来影院的老人有说“看得很幸福”的,也有常来影院的观众指责说“没有关联性”的。在电影市场扩大,消费方式发生变化的当下,年轻观众接受电影这一媒体的方式也与过去不同。
那符合当下的爱情片究竟是什么呢..因为我对爱情片中让感情重复和变奏的传统叙事方式不感兴趣,所以会有这种思考:能够与年轻观众沟通的爱情故事是什么?如果说《柳烈的音乐专辑》有什么成就,这算是一个吧。对于能否有机会找到这个问题的答案,目前我还没有信心。
Q:郑址宇导演从1999年出道至今刚满20年。电影的背景1995年前后是网络开始走向大众化的时期,以此为起点,发生了数字化的革命性变化。因此,网络大众化之后出生的年轻一代要想真正欣赏《柳烈的音乐专辑》,有必要理解怀旧的感性。最近怎么谈恋爱这种问题也会去网上问别人(笑),《柳烈的音乐专辑》中90年代背景,无论是不是有意为之,都表现出了其界限。贤宇进面包店找豆腐的第一个场面,就有人说无法理解,您会怎样解释呢?
--如果你去听女性时代这种电台节目,会听到各种奇奇怪怪的故事。是那种《世界上还有这种事》(韩国介绍奇闻的节目)水准的荒唐的事情,它就发生在现实生活中。这部电影在开始前就宣告过是属于这类故事的,但仍有人指出“没有关联性”(不合理),其实让我很彷徨。(笑)
在我看来,《柳烈的音乐专辑》无论是故事的展开还是角色的描写,都可以说是将过去出现的电影进行再改造(converting)后的版本,而年轻一代可能会觉得陌生。也许电影早期本身就是这样。我参考的电影是1930-40年代好莱坞老电影。
如果一定要解释这一场面,贤宇原本想去面包店后面的超市,但超市刚刚要开门营业,而他并不是想和谁说话,也是根本不想睁大眼睛看什么东西的状态。我认为这是第一次见面的良好开端。
Q:我们问这个问题并不是因为不知道,但导演却要去解释,这一点很让人唏嘘啊。也有很多人跟不上电影中时代的跳跃。韩国电影《我们快乐的年轻日子》(1987年)和《冬日游子》(1986年)等作品也是讲时代的跳跃,但当时的观众都会理解。
- 我在青少年时期看《冬日游子》的时候,在‘吹笛子的少年’的最后一个场面曾经感到很心痛。如果现在的观众看这个场面,也许会觉得厌烦。(一起笑)我想这就是对于正统爱情片,观众会有时代隔阂。
在我的电影里,人物通过与对方的关系,自己的人生多少会得到一些改善,这种叙事方式对我来说就是一种进步吧。
Q:如果曾经谈过一段很长的恋爱,而且因此受过伤,那无论是一般的爱情片还是郑址宇导演的电影,都会很好理解。但如果比较习惯于快餐式的关系,甚至没有经历过爱情而在网上学习爱情的一代人,也许无法理解两个人很长一段时间以来一直持续的缘分。其实我第一次看《柳烈的音乐专辑》的时候,觉得它会成为中秋节很有竞争力的作品。(笑)但结果不是这样,所以为了了解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就看了一些门户网站上观众的评价,得出上面的结论。
- 有人说:“艺术会让人产生一种将我抬起后搬到别的地方的感觉。”我深有同感。影片会引导观众进入未知世界,可能会让人产生获得美好体验的感觉,或者相反。这种时候,能想到‘又不是实际经历,为何如此’的思考过程不也是有价值的吗?难道一定要掌握一切感情的缘由才能安心..
Q:《柳烈的音乐专辑》所经历的现状就很爱情剧。(笑)道格拉斯·塞克或法斯宾德的电影,出场人物面对某种障碍,会通过超越这一障碍的过程获得伟大。《柳烈的音乐专辑》并不是电影中的角色,而是电影本身以及郑址宇导演面对着这样的障碍。
--我试图让电影有个好结局..(笑)最近在接受采访的间隙,读到了日本电影导演小津安二郎写的书《秋刀鱼之味》。我对这个人不是很了解,看过这本书才知道他曾参加过中日战争,而且对在那里见到的慰安妇进行了很细致的描写:她们来自哪里,得到多少报酬,时间如何分配等等。我想看到这本书的人会对慰安妇有错误的认识,所以感到很惶恐。这与之前对小津的认识存在很大差异,所以不知道以后该如何看待他的影片。理解电影真是一件非常难的事情。
Q:作为一个自编自导爱情片的导演,很想知道您年轻时经历了什么样的爱情。(笑)是感情太细腻让对方疲惫的类型呢,还是恋爱经验丰富,很了解男女双方的心理?
- 因为我性格内向,很敏感,我自己觉得作为恋爱对象是不太适合的。(笑)现在好多了,但在过去内向的性格会被看作没有男人味,所以会不自信。因为你把在意的心态暴露出来,就会被说很怂。但随着年龄的增长,也克服了那种想法。
在拍完《快乐到死》之后,沈在明代表(名film)送了我一本书,书名《内向的人的成功之道》。(大家都笑)那本书中有个自测内向程度的,结果测出是性格极度内向。(笑声)
Q:要说一下关于演员的问题。前不久,因为金惠秀的特别展,我再次观看了她出演的电影,她状态最美的电影还是《摩登公子》。全度妍演员以《快乐到死》开始被人们熟知,金高银演员也因为《银娇》留下深刻印象,所以我认为郑址宇导演是一个可以让演员发光的好导演。很想知道您是如何选择演员并进行指导的。
- 与其说是导演挑选演员,不如说是将演员“请来”更为贴切。(笑)我个人在制作电影时最关心的是,不能让演员显得太丑陋或太坏。在拍摄电影的过程中,共事的人会像夫妻一样亲近,彼此都会看到各种面貌。在这种情况下,最重要的是相互照顾和尊重。越是关怀对方,密度就越高。从这一点上,我尽可能努力不去妨碍金高银和丁海寅两个人所具有的纯净的美丽。
这其实没有想象中容易,因为在片场没有那么多时间。比如我指示"走一走,走三步以后转过来"这样就很容易完成。但我只要这样一说,演员就没法投入到角色中去,会机械地数着步子转过来。所以为了避免这种情况,我不会讲出自己想要的东西,这就是我说的不去妨碍。
我也有很多急得发疯的时候。有200多名助演在侯着,只要有一次出错那30~40分钟就浪费了,损失很大。虽然我很想在我要的时间说‘开门,转过来’,但还是会忍住。这种时候,演员起初会感到惊慌失措,但最终都能找到自己要走的方向。他们将自己绑在角色中去表演的瞬间是最闪耀的。
Q:90年代不像现在,可以通过SNS或社交软件及时沟通,所以年轻观众可能无法理解两位主人公因为联系不上而错过彼此。金高银和丁海寅两位演员也没经历过那个时代,但很好地捕捉到当时的情绪,让人惊讶。
- 两位演员都有怀旧气质。在练歌房选歌的时候,也会选择金光石和金昌焕的歌。而且开拍前在看剧本,分析角色上准备了很长时间,所以能充分理解两位主人公相互错过,无法见面的情况。听说看过电影的观众中有一个女中学生觉得非常好看,真想问问她是怎么接受(怀旧部分)的。(笑)
Q:感觉影片中道具用得非常出色。电脑通讯、小巷、流行歌曲等都仿佛赋予了故事。金高银演员穿的一件t恤也像是一部细致的电视剧,激起感性的浪花。
- 我的目标是好好准备这些道具,但不能让它们跳脱出画面。如果道具太显眼不仅会影响故事情节发展,演员也会被比下去。因为演员比什么都重要,所以无论如何都不允许出现抢镜因素。
金高银演员穿的连衣裙,在94年穿过,10年后又再次出现,这也是为了表现美秀这个角色不富裕的设定。我喜欢这种细致,另外在摘下面包店招牌时,能看到原本是其他店痕迹的部分,这是美术组的功劳。在家里放水时,别的水龙头水压变小的情景也会给电影带来更真实的感受。
Q:丁海寅演员用尽全力奔跑的场面果然也是给人留下了最深刻的印象。能看出他跑得很累,而且是长镜头。很想知道是怎么拍摄的。
- 首先跟演员说明为什么需要那个场面,也事先告知他在肉体上会非常痛苦。一般情况下,如果用斯坦尼康(摄影机稳定器)拍人跑的场面,摄像师会要求演员配合摄像机来跑。但我认为这是错误的。应该是摄像机配合表演的演员才对, 所以我对丁海寅演员说,拍摄方法我们来找,你只要全速跑起来就好。
所以我们用各种方式测试拿着摄像机跑的办法。试过装在汽车后备箱,也用过摩托车、电动车等,但由于有两个山坡组成的区段,是有市民活动的,所以用车就会很危险。最终我们找来体校学生、田径选手等10多个健壮的青年组成2人1组,让他们拿着装有平衡装置的摄像机,用接力的方式带着摄像机跑,一直拍到丁海寅演员精疲力尽。虽然不能用一条拍下来,但为了画面衔接,呼吸和表情显得自然,实际跑了真实的距离。
Q:确实能看出下了功夫。两人下雪天在面包店相视而笑的场面也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自然地见面、分开、再见面似乎是这部电影的主旋律。其实,如果是现实的结局,那美秀跟出版社社长在一起比较自然吧。(笑)虽然不现实,但我更喜欢现在的结局。作为导演,你有没有纠结这两个结局?
- 这样说有点抱歉,但那位社长我觉得是个坏角色。(大家都笑了)在剪片子的时候,如果稍微能看出美秀跟社长有点什么关系的时候,制作组全都变得很敏感,异口同声地表示不可以这样。但如果问“如果你是美秀会怎样”,他们就会过思索一下回答:“现实中还是选社长啊。”(笑)这是我们电影应承受的两难境地,但最终不能让美秀跟社长在一起成为结局。
对于饰演社长的朴海俊演员来说是一件很抱歉的事情,在他说:“要不要让你下车?”这个台词的时候,虽然他的面部表情非常好,但还是没使用。如果他友善的表情插入画面,就会介入到贤宇拼命跑来的这一情境中,所以最后还是用声音代替了脸部特写。因为对贤宇的感情不可以有任何负面的因素。
如果您是美秀,在丁海寅,朴海俊两个男人中间,选择谁?
记者:我嘛 还是朴海俊..(笑)
- 我也觉得是这样。钱是一方面,但这个人的自尊感是很帅的。“为什么拼命工作时累得那么嚣张,而高兴时却那么小心翼翼?”如果身边有说出这种话的人在,那真挺好的。对跟自己说我讨厌你的人,能说出“我喜欢你”的这种自信,很让人羡慕。
所以朴海俊演员的存在非常重要。有趣的是,在看了电影的观众中,越是年轻就越不喜欢这个角色,(一起笑)有些年纪的人会觉得他“格调不一般”。
Q:对的,他不是个奇怪的人。(笑)有些人不理解到最后一刻美秀突然改变主意。但男女关系,第三方可能就是无法理解。怎样向不理解的观众解释这个问题?
- 贤宇不是有外遇或对美秀不好,是美秀无法停止自己内心的不安才离开了贤宇。这是她自己无法克服的问题,在这一点上她是非常痛苦的。所以在她慢慢改变自己的想法的过程中,通过和姐姐聊天,再听到收音机里喊了自己的名字。更何况《Fix You》这首歌在流淌,如果对此不做出回应,那未免太无情了。
Q:只有这样,才能回应贤宇的拼命奔跑。让没有经历过的人,仿佛体验了一次这种爱情。
- 我也没有经历过这种爱情,所以对此有一种憧憬。(笑)观众们对丁海寅这个演员有种信任。类似于“有魅力,值得期待他的爱情片。”在爱情题材逐渐消失的现在,很庆幸还有这样的演员。另外,作为导演也很感谢还有可以消化爱情片的金高银这种演员。
Q:想听听对以后的计划,下一部作品的想法。
在做一个可以用我们时代的感性去共鸣,去分享的电影时,另一边却以不能理解为由予以回避,这种现实让我感到惋惜。我会思考能否使符合年轻一代的电影产业结构在不同年龄段之间进行沟通和循环。
现在这个时代也一定存在着深切的男女感情,如何才能讲好这种故事,是个课题。其他同时代的导演都可以完成,我也不想放弃。
虽然现在有点怕了,但我也有‘这样继续下去不行吗’的想法。也就是说,在讲一个旧时代的故事的同时,减少台词,更容易理解。
【上映前采访】
Q: 贤宇(丁海寅)的面孔被刻画的很清澈。电影中的台词也有‘因为长相被宽恕’的逻辑漏洞。
- 我不认为这是逻辑上的漏洞。这说的也许是如果电影是文字,那会不会在因果关系上存在问题,但与其说是用长相填补,不如说是用真心来连接。贤宇真诚的回答,会换来恩子(金国姬饰)的“是吗,那好吧”(意思是相信)的回应。面对真诚,谁都会如此吧。
再来说跟朋友们的关系,假如高中时一起玩的同学都没能考上大学,但其中一个考上了。这样一来,即使不是他的错,也会有背叛的感觉。我跟演员们就是这样解释贤宇和朋友们的关系的,并不是谁背叛了谁。
Q: 贤宇的事故是学校暴力,还是在和同学玩时候因失误而坠落,还是贤宇推下去的,并没有具体描述,因此产生的紧张感一直贯穿电影,提高了不安的密度,这有《沉默》(郑址宇导演一部作品)的影响吗?
- 嗯,有《沉默》的影响,但《四等》的影响更大一些。如果直接描绘暴力场面,只能使用陈词滥调(cliché)的手法(老套的电影拍摄手法)。我也不想描绘从屋顶掉下来的场面。如果想要描绘贤宇的委屈,就必须拍贤宇拉住要掉下去的同学,最后失手的场面。我不想这样做。
贤宇和朋友们去寻找死去的朋友的姐姐时,姐姐不是说“就算知道也是不知道”吗?就算是失误,这个朋友的死也改变了贤宇和他朋友的人生。我想表现出这种关系。并不是为了悬念,而是在表现这种关系时,自然而然产生了紧张感。
另外,从作品整体上看,如果把事故具体化,电影就会过分执着于过去的叙事。而且,恩子的台词‘(贤宇)说感谢我相信他’也很难产生共鸣。贤宇因无法避免被误解而产生的恐惧也会减少想象的空间。
Q:《柳烈的音乐专辑》跟那些直白说明情节的电影不同,有很多有意留白的部分。为什么美秀不问贤宇的过去,贤宇的过去为什么没有具体化,各自的过去都有很多空白。这种空白也是一种魅力。
- 从大众电影的角度,这部电影通过省略表现的留白,也许会让大家感到陌生。虽然如此,但我想它本身具有的熟悉感 (题材性),让可以预测和推测的领域为电影创造了整个留白。而且这部分留白在看完电影后,让你在当天晚上和第二天仔细回味和思考。我承认从目前大众电影的角度看,这可能是不切实际的期望。但提前看过这部电影的朋友会跟我说“总会时不时想起”,我相信这并不仅仅是奉承。音乐也会催生这部分好奇心和推测的机会。我很希望能以这种方式(对观众)发挥作用。如果可以跟观众一起来完成填补这种留白的过程,是一件多么美妙的事情啊。
Q: 音乐和照片,您更趋重哪一个?
- 两个都很重要。有一本书叫《这一张照片》,讲述跟一张照片相关的几个人的故事。现在,照片以另一种方式被消耗。虽然样子一模一样,但用途却完全不同。我在这样的照片上配上音乐。希望用照片留住不想被夺走的记忆,然后这上面流淌着音乐。
Q: 为什么是90年代中后期?这并不是您度过的青春时代。
- 90年代中期是一个顶点,在社会文化层面,泡沫逐渐消失的时代。看那个时期发行的音乐就知道,做了很多形式的音乐尝试。而且剧本初稿作者李淑妍作家也是那个时期的人。另外,对于反复相遇又分开的两个主人公来说,这个时期也是最合适的。没有联系方式就无法见面的时代。没有所谓‘看过而不回复’的青春时代,会在情节展开上产生涟漪。
Q: 贤宇和美秀第一次只牵着手睡觉的感性也是一样的吗?
-我想展示的是,以前牵手都是需要很长时间的。亲吻也是如此。那时候,就算是bobo却有种碰到发烫的东西的感觉。我想告诉大家,以前是有这种时代的,而且是很美好的。
Q: 《柳烈的音乐专辑》虽然用了很多歌,但似乎没有一个主题曲。如果有类似主人公关键词一样的主题曲,在技术上是否会更容易地提升感情。
- 片中没有主题曲确实会带来一些难题。如果有主题曲,就可以在故事开始,高潮,结尾时放这首歌。而且这种结构会给影片带来非常稳定的情绪。对于这种结构我也做了很深的思考。
但影片的开始和中间、结尾与片中两人的发展和成长息息相关。通过各自的成长过程,两人得以再会,并形成深厚的交往关系。所以如果有主题歌反复出现,就会给人一种反映出传统意义上的爱情观的感觉。所以从制作电影的技术层面上,我可能是做了比较困难,以及会有损失的选择。即便如此,我现在也认为根据各个阶段出现不同的歌曲这种结构还是很合适的。
Q: 丁海寅一方面演技出色,也有一种非常像贤宇的感觉,所以更容易理解和投入感情。
- 丁海寅演员,你会一直重新认识到这个人。贤宇的心态和丁海寅的真诚是交融在一起的,他不是作秀,是真的能感受到他的真诚,这个其实很不容易。电影中贤宇说‘我真的只要一两样珍贵的东西就好。’这句话稍有不慎就会变成谎言,但丁海寅能让你感受到是出于真心。那是因为丁海寅就是如此。他将来也是值得期待的演员。
Q: 美秀的面包店,还有贤宇和美秀的房子是如何取景的?
- 面包店在仁川花水洞,两人住的房子在钟路区昌信洞, 最重要的是小巷。我想通过小巷展现来来去去和偶遇的感觉。这部电影中的偶遇很重要。两个地方位于巷子的上下边,连接着各条小巷。我想通过这一过程,做一个去居住的房子和回面包店的地图,让人联想到两个空间是连在一起的。
Q: 影片中虽然时代发生了变化,却没有两人通电话的场面。
- 我没想过为什么时代在改变,而两人却不通电话。但如果电影不是在这时候结束,故事还在继续,那会经常出现打电话的场景。
Q: 恩子是跟带孩子的男人结婚的,不是亲生女儿。丈夫只出现了一小会,有种不安是觉得恩子是遭受家暴的,没有更多说明的原因是?
- 从爱情片的角度,恩子占的比重也很大。她介于辅助配角和主要配角的边界线上。恩子是一个为所有人奉献,给予爱和信任的角色,所以恩子丈夫登场的方式是非常合适的。我认为这个角色(比重的)性价比很高,这个程度比较符合电影的需要。
Q: 美秀为什么去找贤宇死去的同学的姐姐,这种选择是很危险的。
她觉得有些事情她可以解决,祈求原谅,或者说清楚不是贤宇所为。她这样做是想让自己感到安心。
Q: 郑址宇导演的电影中有很多女人拯救男人的故事。这部电影从贤宇的立场上来看是否也有拯救。
- “女人拯救男人”这种措辞我不认同,我并没有有意做这种刻画。也许我潜意识是觉得女人比男人更智慧贤明。所以在电影里确实将女人定位在那种位置。我也曾多次描绘更加愚蠢、陷入混乱的男人。这可能是我评价自己的一种方式。
但“拯救”这个词,无论主语是男人还是女人,都很难让我欣然认同。我并不会给自己一个这么大的概念将其融入电影。相反,在这层意义之下确有(虽然脉络完全不同)在用智慧和贤明修复和重建家庭方面起着重要作用的是女人。
翻译 snowin9014 原创翻译 转载请注明
原文 //extmovie.com/article/49898910
//n.news.naver.com/entertain/article/108/0002806793
《柳烈的音乐专辑30个细节 》👉🏻//www.douban.com/doubanapp/dispatch/review/10530922?dt_dapp=1
平凡日子因为与你重逢变得特别,落魄人生因为有你参与值得珍重。我尝过味道不变的甜甜圈,喝过甜到头昏的咖啡,吃过治好伤痛的面疙瘩,穿过全部是你气味的百事可乐体恤。你不知道打开流理台水龙头会让浴室的水变冷,却知道解开我的电邮密码,我不知道古老的岁月如何联系,却知道时光不会辜负每次重逢。
3.5吧,前半部非常可,全程笑着看,看到中后部又开始韩剧特有的虐了,就觉得有点落入俗套。但还是推荐看的,毕竟谁不喜欢看金高银和丁海寅两位谈恋爱呢?星星眼。
导演镜头感真好,每一处都带着夏天的清新,雨天的忧郁,阳光的和煦。前半部分主角两人的相逢错过很是悸动,后半部分的冲突在我看来有些牵强了。美秀这个角色可以说是最靠近高银生活化面貌的角色了,姐姐一举一动都很美。电影内容对于男主的刻画会更加详细些,因为比较有故事,比较遗憾的是没有把美秀自卑停滞不前的点更深入地去刻画。综合来说是一部过关的爱情电影
韩国爱情片也是一代不如一代了,爱情片至少得眉目含情吧,可惜男女主长得实在是没什么感情,清汤寡水的,也做不到靠演技传情达意。
谢谢谢谢 金高银真的太好看了 韩国人真的好会谈恋爱 爱情真美好我赞美爱情 最后fix you真的很杀我
导演的想法很好,但玩留白、细节和隐喻的基础至少是讲好故事。金高银和丁海寅倒是很适合这样的清汤寡淡,一如导演想描绘的「从前慢」。影片的设计里,最喜欢四次他和她交替奔跑的设计,最后配上fix you以及金高银的笑脸,全片最精彩的一段。P.S.据说,是金高银说自己说不出口「很伤自尊」,所以导演把这句删了。从这个细节可以来看,金高银或许比导演还理解这个故事。
看哭了好几次,多久没看到如此打动我的爱情电影了!导演的镜头语言细腻又温暖,两位演员的完美演绎,丁海寅把贤宇压抑痛苦的内心诠释的太好了,这是一部值得看很多遍,可以一直回味的片子。
丁海寅就是那种想跟他一起买菜做饭但不想跟他做爱的帅哥,温柔到一定程度真的会丧失性魅力……
7.3/10 这样一对养眼的主角组合,即使不做什么都足以令观众坐在影院消磨两个小时了。但对比被其打破预售记录的前辈而言,此片真的差远了。本来分分合合的超长爱情长跑,就是按最老套的韩剧套路来拍都可以令人感动的一塌糊涂。结果呢?强行安排分离桥段,大致刻画利用配角;跳跃的叙事和失误的节奏,既没切好题又没运用好音乐。过于露馅的细节与丢弃的伏笔,过于缺少的主角心理刻画。结尾的重逢莫名其妙,开头的一见钟情难以服众。作为一部爱情片,真的即不浪漫还浪费卡司啊...
故事的背景是1994年的韩国,当时的人们之间有着温暖的情感。男主和女主连续地命运注定的相遇,产生了令人心动的爱情。此外,电影充满了现实的悲伤。男主和女主的外貌都很清纯,和电影中人物的身份也很相符。
成为更好的自己之后再去好好相爱吧!
故事一般 但金高银丁海寅这组合绝了!
看的时候好多泪点,默念了几次会哭了吧,可就是哭不出来,直到画面定格、黑屏显现、音乐缓缓落幕,打开豆瓣的那一瞬间,眼泪突然断了线。这么狗血的爱情为什么可以拍得那么美😭感情哪经得起等待,他们一年...三年...五年...见不过几次面,甚至连通信都因为疏忽而没能达成,怀抱着那仿佛从骨子里钻出来的执念,她往他没有回应的邮箱里一封一封写着信,他难得的休假就只用来找她,甚至直接租下了她以前住过的房子...也总想着把自己最好的一面留给彼此,可能就是因为这样,所以每次重逢时才能看着对方开怀大笑吧。最喜欢月租房中的亲吻画面,也就只有韩影敢如此任凭光线昏暗,言情电影中的吻戏竟然暗到连脸都瞧不清,只留一弧侧影,但还是能那从那睫毛抖动的频率中,感受到他们的心跳有多悸动,感受到屏幕面前看着他们的我有多心空。
看了第二遍后确定这部电影真的是佳作,郑址宇导演到处隐藏着细节。最开心的是,那个耀眼的金高银又回来了。
非常细腻的爱情故事,每当我以为“哦,差不多该在一起了吧”的时候,贤宇的过去就开始搞事情。电子邮件、猜密码的情节很像X时代的《情书》故事。他们有单纯的偶遇,最浪漫的错过,最尽力的争取,最无奈的怀疑,最后还是因为爱而选择相信,向对方奔去。我喜欢金高银和丁海寅的跑戏,跑得过于丑又过于真实,生怕跑慢了一点就要错过对方。那段忽明忽暗的船戏也非常好看,贤宇从个人距离一点点靠近到亲密距离,不断询问,“这样,你还怕我吗?”解开蝴蝶结以后就呆呆地坐着,因为他始终不确信自己居然可以像正常人一样活,甚至得到爱。丁海寅和金高银真是剧抛脸,看《柳烈的音乐专辑》完全不会想起《春夜》和《鬼怪》。丁海寅在窗边削苹果的那个憨笑,真的是绝!我发现我现在非常喜欢“憨憨傻傻”的男主人设……最后结尾的
前半部的兜兜转转比后半部的揭开伤痛要好,故事还是哪里有点提不起劲,但已经比之前那部《你的婚礼》不知道好到哪里去,金高银的感染力真是绝了,这部电影真的被她撑住了。
成人不成熟 只剩韩剧跑
除了小迷糊之外,没再见过丁海寅跟其他任何人有强烈CP感。不管和哪个欧尼,都没有。
与其说是电影,更像是MV,剧情落俗,音乐算唯美,全靠演员颜值撑着了。
谁不想要一个丁海寅当男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