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光倒回1997年的冬天,那时我还是对电影懵懂的少年,我和一帮同学,好不容易在乡里碟片店,找到两个电影,大家每人交一元,老板就在店里把这两片放给大家看,一个是《未来战士》,一个是《武状元苏乞儿》。
记得那晚还是冬天,外面寒风呼啸,碟片店也是旧供销社改建成的,漏风是肯定的,我虽然冻得瑟瑟发抖,但是有电影可看,这些都不是事儿。
看到《武状元苏乞儿》里周星驰的惨象,当时没看过几部周星驰电影的我不由感叹,原来周星驰还会演得这么惨。
后来,《大话西游》火了,周星驰的电影被年轻人奉若经典,而被谈论的电影大部分都是《大话》《秋香》《喜剧》那几部。
《武状元苏乞儿》基本被各种影评人放在周星驰电影的中等水平,也鲜有人深刻的分析。
说来奇怪,在许多年以后的现在,《武状元苏乞儿》却在我的观影记录里,看过最多次数的周星驰电影了。
重新审视《武状元苏乞儿》,我觉得它是导演陈嘉上拍过最好的电影之一。
也是展示了周星驰无厘头演技也可以演悲剧的一部电影。
相比同类古装电影的《九品芝麻官》,《武状元苏乞儿》则更加用写实的方法体现主人公落魄后的惨状。
比如苏乞儿在乞讨的胡同里遇到了如霜姐妹,妹妹首先认出了面前这个乞丐,就是当年信誓旦旦要追求姐姐的那个官二代,于是惊呼:是你?
然后对姐姐喊:“姐姐,是他呀”
苏乞儿马上羞愧的把脸埋在了手里捧着的碎炭里,涂黑自己的脸。
姐姐见状,喃喃的说:“不是他,不是他。”
。。。。。。
这一段没有煽情的台词,没有过多的词汇,简单几句,几个神情和动作,却把人的落魄,尴尬,羞愧,都刻画出来。
而《九品芝麻官》则是在主人公落魄后,很热闹的剪切,以荒诞夸张的情节代过了,当然,也另有一番娱乐性。
所以从电影手法来看,《武状元苏乞儿》注重的是一个人的磨难和成长。
电影开始,苏乞儿的行事风格嚣张而怪诞,比如披头散发留个小辫子,在妓院请乞丐玩乐,和别人争风吃醋,为了女人要上京考武状元,所有故事框架,为了前后呼应,前面越闹腾的,后面必定越惨。
所以在他被皇上下令抄家,终生乞讨之后,电影没有急着回避或快速切换,而是详尽的一一体现出来,先是卖艺不成被赵无极打伤废了武功,后来又被官兵们逼着吃狗食,直至被心爱的女人看见自己在当乞丐。
我常常想,如果这不是《武状元苏乞儿》电影剧情,一般人走到这一步,就是名副其实的穷途末路了。
好在苏乞儿有个天下最好的爸爸,无论是他平常的嚣张跋扈,追求“妓女”,还是后面的落魄乞讨,吴孟达饰演的爸爸都是全力支持,不离不弃。
两个人最苦中作乐的一段,就是互相“争食”狗食了:
官兵:狗饭到,状元郎吃完了狗饭就放了你爹!怎么不想吃啊?吃啊!
苏父:阿灿呐,不能吃啊,吃了以后怎么见人那!爹几十岁了没什么大不了的,哎老兄我怎么都是广东将军啊!
官兵:你想怎样?——边说边掌嘴苏父!
苏灿:不要打了,我吃
官兵:快看啊,状元郎吃狗饭哪哈哈……
苏灿:爹味道不错啊!
苏父:真的?哎我也要尝尝!
苏灿:来,尝尝!
苏父:哎要好香哎!
苏灿:不错奥,爹快看还有条肉丝在里面!
苏父:什么肉丝啊,是块肉排!
苏灿:来一人一半!
。。。。。。。
《武状元苏乞儿》最棒的地方在于,无论剧情多惨,但是人物对话台词则自始至终保持嘻戏自嘲的风格,全片没有一句煽情诉苦的台词,在演员们有趣的对话里,透着一股笑看世态炎凉的人生态度——“明明是好笑的,可是又好想哭”,这比常规的剧情类电影还厉害。
还有一段让人感受到父爱满满的,应该是苏乞儿被废武功受伤后,在破庙里昏昏醒来,还听见吴孟达在跟众乞丐吹嘘自己的儿子有多厉害,苏乞儿则默默的流泪。。。。。。
仔细想想,这个电影里,最精彩的应该是吴孟达饰演的父亲。
从一个广州将军,坐拥有家财万贯和一颗荔枝树,还有好几个妻妾,后来被儿子牵连,落魄到一起流落京城乞讨,也无怨无悔,并且乐观活着,在乞丐窝里也照样侃大山,每天勤奋上街乞讨,还要激励自己的儿子重新振作,后儿子终成江湖第一大帮帮主。
——这样的励志剧情,如果换成大陆古装剧的模式,够拍40集捞金的了。
直到片尾的拍摄花絮出来,周星驰拉着绳子在拖拉机上开始挥舞,才发觉这电影我以前看过。然而或是当时年幼,或者仅当做一个普通喜剧一笑了之,究竟没有太多感受,未能细细品咂其中味。
一、最动人是父子情
“老爹,我要上京考武状元。” “儿子!我们苏察哈尔家等你这句话等了整整20年了!” “错,我是为一个女人。” “好!为女死为女亡,为女去考状元郎!英雄!敢问是谁家女子?” “怡红院如霜姑娘。” “啊?!妓?!!” “有何不妥?” “敢爱人之所不敢爱,品味与众不同,老爹我佩服你!”
像上面的这样的片段在电影里历历可举——
在怡红院被欺负立马就带兵过来给儿子撑腰,儿子想当武状元花两百万两搞定笔试试题,而且关键是不让儿子知道——“这些见不得光的事就让老爹我去做吧,你只管当好你的武状元就行了”。
再到后来沦落成乞丐,苏灿又被废了全身经脉,不想面对,整日昏睡,也是他父亲每日出去乞讨谋生。
影片最重要的一处闲笔,在被抄家时轻轻一笔带过——姨太太们纷纷过来和苏灿他爹告别,伴着哭腔说,老爷对不起你啊,这么多年也没给你添个丁。
达叔毫不在意地摆摆手说,没关系没关系,不是你们的错啦,是我自己。如果老爷想要的话,孩子多的是啦,不过老爷只想要阿灿这一个就够了。
这是在古代啊,讲究多生男丁壮大门户的古代,从这最为不经意的一笔带过的闲笔恰恰能看出他老爹对苏灿的爱之重。
周星驰自己后来在采访里也特别提到:“和达哥演对手戏的时候,我也真的很动容。如果老爸(指苏乞儿的父亲)这么好,儿子真是想不发奋也难。”
我们大概也都会由此想到自己的父亲,正如从朱自清的《背影》联想起一样,而《苏乞儿》对比《背影》,描写起父子情来,其实一点都不逊色。
二、落魄时的模样
少年时看到过一个小故事,记不太清了,大意是这样的。一位颇为时尚的女士摔倒在地面上,女儿正要过去扶,被父亲拦住了——“任何人都不希望别人看到自己的不体面,更何况你看她的穿着,还是这么注重形象,那就更加不愿意别人看到自己的丑态。你先等等。”果然不过一会,那位女士起来拍拍土,不放心地回头看看,没有什么人,走了。
这部电影里也有这样的场景。
老爹发了高烧,他为了老爹也抛下昔日的自尊,亲自出来乞讨,当年多傲气的一个人,现在在别人家的大院门口轻声叫着:“可怜一下我这个小乞丐啊……”
直到被来人认出来——
“是你?” “姐姐,是他呀”
苏乞儿发现来的人正是他喜欢的如霜姑娘,然而此刻正是他最落魄最不体面的时候,自然死都不愿意承认,这对他自尊心来说又是一个打击,于是赶紧把头埋在灰炭里涂黑自己,希望心爱的姑娘可以不要认出来他来,细想之下真是令人心碎。
随后如霜的体贴更是令人感到,她水顺推舟,告诉自己的妹妹: “不是他,不是他。”
如此照顾到一个昔日繁华如今落魄的男人的自尊。
这样的体贴与仁人之心与面对跌倒女士的“不忍扶”,其实是一致的。
三、嘻哈角色下的深沉内心
被抄家时,师爷过来与苏灿告别,叮嘱说:“少爷,从今天起,你要认真地学写字了。”
苏灿还是那副吊儿郎当的模样,瘫在椅子上眯着眼,接着唱戏,师爷叹了口气,正欲转身离开时,周星驰奉献了他影史上也许是最为精彩的表演——
他睁开眼,忽而正色起来,叫住师爷,“师爷。”
待师爷转身过来,他以从来没有过的正经表情对师爷说道:“我会学得。”
简单四个字过后,又闭起了眼,哼起了南音。 也直到这时,我们也许才认真听到了他的唱曲——
“……历劫沧桑,鸳鸯扣……易结不宜解,苦相思……悔不该,惹下……”
无限凄凉蕴含其中。
也许他的纨绔只是表面,就像被抄家后发现一点钱也没带,与老爹勾肩搭背哈哈大笑,旁人不解,被抄家还这么开心。没错,就是不要让你们看到我的难过。
星爷的表演,不仅让我们看到这个角色浮夸无比的表面,更多的是他内心的深沉。
这与其他作品里的喜剧人格是一致的,打碎了牙往肚子里咽。即使内心再苦楚,再凄凉,也绝不当别人的面表现出来,表面上依然是毫不在意的吊儿郎当模样。但是你知道,这个人物他内心是有一片海的。
四、于无所希望中得救
《武状元苏乞儿》中,苏灿历经三种人生际遇,从最开始的纨绔子弟,到被人设计陷害沦落到乞丐,再到得遇贵人咸鱼翻身。
回想《功夫》这部电影,也是如此,从最开始的黑帮小头目,到被火云邪神打碎全身经脉,再到破茧成蝶终成一代宗师。
无论是《功夫》里的阿星抑或《武状元苏乞儿》里的苏灿,他们都历经了这三个过程:
肤浅表面的自己—痛苦的嬗变—深刻的新生
我有个朋友非常喜欢周星驰的电影,前段时间周被舆论围攻,他在朋友圈支持周星驰,“在我受人欺负的时候,难过的时候,都是星爷的电影陪伴着我。”
当时不太理解这句,直到最近这段时间,我也不自觉看起了周星驰电影,才逐渐开始理解他。喜剧里没有伤害,《审死官》里平民可以胜官,不会真的挖眼割舌,《苏乞儿》里即使沦落成乞丐,也会经过痛苦嬗变获得新生。可周星驰电影又不仅仅简单的是成人童话,或者励志故事,
我们也曾和电影里的他一样迷惘,一样深陷泥沼无法自拔,不敢面对现实,整日逃避麻醉自己,无法与过去的自己和解。而星爷,他通过他深刻的表演,角色真实如你我一般的经历,让我们相信,让我们在人生低潮时相信——
我们都会于无所希望中得救,就像他在电影里给我们展示的一样。
2017/3/18
感触颇深啊,命运很凄凉啊,为了那个女人去考武状元,以为会十拿九稳了,却没想到因为不会写名字被皇上抄家了,还是终身行乞。没学问也是人生的问题啊,做那行都一样,能学知识就多学习,多看书,充实自己,别等到用的时候在说后悔的话,书到用时方恨少啊!走的时候先生告诫他要好好读书,行乞的时间里他学会了四个字:苦海无涯!是啊,每个人的命运都不够完美,可苦海又会什么时候到头呢?我也在问自己。当他绝望的时候有个他曾经帮过的乞丐教给他一套睡梦罗汉拳。人生要懂得多帮助别人,好人会有好报的!乞丐走的时候给他留了四个字:苦尽甘来!好一句苦尽甘来啊,都是苦哪来的甘甜啊!睡梦罗汉拳让他成为了丐帮帮主,又得到了降龙十八掌密集,他只学会了降龙十八掌的十七掌,可还是凭自己的能力去救那位如双姑娘。他为心爱的人付出这么多,难得有情朗啊,每个人对爱都付出了很多,最宝贵的是用时间去等待,到最后会等到想要的,等来所等的吗?那就不了了之了!这时候我的眼睛里泛出了泪花,爱情的路上好辛苦啊!在他与赵无极缠斗的时候降龙十八掌还差一掌,这时赵无极用内力把降龙十八掌的密集翻动了,他领会到了第十八掌:亢龙有悔的玄妙之处,打出了第十八掌,他把赵无极打败了。有时候人需要天赋的,没天赋也是没有大做为的,头脑要灵活,反应要快,应变能力要强,或者是有天赋,或者你要比常人多付出百倍,才会做到。成功的救出了皇上和如双姑娘,如双姑娘也选择他嫁给了他,生了好几个要饭的小乞丐。结局很好,他付出的都是值得的,好饭是不怕晚的,没吃到好饭只能说你的付出还不够罢了。努力让自己做的更好,总会有那么一个人在不远处等着你,一起分享快乐!
苏乞儿说,苦海无涯
老前辈说,苦尽甘来。
我开始相信周星驰是一个极其有天赋的男演员。
没有一个人能够像他那样把繁华落尽后的苍凉落寞,演得那么真实。当受到挫折时候,不是垂头丧气地博取同情,而是第一时间保持自己骄傲的尊严。
当苏察哈尔灿被抄家的时候,苏灿和吴孟达演的老父亲两个人边走边笑,他们一边笑着说:“哎呀,我没有存任何银票!""从此之后就败家了。"看似无关痛痒,其实痛彻心扉。一个赫赫有名的大将军,被下旨去当一个乞丐,地位身份的转换,银财的消失,巨大的落差我想如果是一个正常人都会哭天抢地,埋头痛哭。
但他们,即使心中如何痛苦,在这一刻,他们是不会让围观的人看不起他们,只会让人觉得这两个人毫不在意一样。
周星驰的表演可以说出神入化,他在大笑,但是他其实在说他失去的,他曾经拥有的,他明明想抓住的,他所委屈的,在这一刻,他明明可以痛哭释放,但是他选择了大笑。他只是想让那些看笑话的人那些想置他们于死地的人没有得到他们想看到的那幅落魄的景象。周星驰所演苏灿这个角色是一个有着铮铮铁骨、十分傲气的男儿,也是我心目中的英雄。
同样的表演还有在苏灿被赐予一碗狗饭的时候。苏灿一边笑一边大口吃饭,甚至还觉得这狗饭特别好吃,招呼他的父亲一起来吃。他的父亲也瞬时明白了苏灿真正的意图,他们两个在那里用手抓着吃饭,寻到一块很小的肉丝,然后都打趣说是猪排,逼真的表演令人以为他们真的很希望得到这碗狗饭,反而会使那些看笑话的人十分扫兴。其实,他们就是想把痛苦隐藏起来,不想让尊严被随便的践踏。
不过后来遇到心爱的姑娘如霜,苏灿默默的走了。他实在不想让如霜看到他这副落魄的模样,在心爱的人面前,他是无论如何也伪装不出来。而在那些他厌恶、憎恨的人的面前,他可以把痛苦无限埋葬。有些时候人就是这样的,在自己你想要亲近的人、最信任人的面前,我们是无法掩藏真实的自己。这也是周星驰所告诉我们的道理,也许不是他告诉我们,而是他只是把我们演出来了。
《武状元苏乞儿》令我最深刻的就是周星驰在极其落魄悲惨的时候,他所表现出的那种自尊自强的情景,简直和我如出一辙。
生活怎样压迫我们,我们都心怀骄傲。
人要有梦想 万一见鬼了呢
里面苏乞儿和亲爹吃狗饭,吃到狗饭里面有肉丝的时候,开心的说爹里面有饭,那种惊喜开心太tm刺激人了。
皇帝说:你们丐帮这么多人,一天不解散,我一天不安心啊!苏乞儿说:丐帮有多少人,不是由我决定的,而是由你决定的。如果你是位明君,人人都有饭吃,谁愿意做乞丐?
7.5/10 分。2018.03.01,重看,港版蓝光。前面比较搞笑,后面就稍微差了点。几块大石头飞来的时候,钢丝都没擦干净。。。印象最深的台词是,“如果我没看错的话,你会成为乞丐中的霸主!乞丐中的霸主?那是什么?还是乞丐。。。”结尾,拿金饭碗讨饭的时候,3个小孩中有1个是小女孩的杨幂。那可能是杨幂一生中演技最高的时候。。。
很多人都会说《喜剧之王》和《大话西游》,它们也的确是个中翘楚。但是比起前者,这部《武状元苏乞儿》也不会差到哪里去。基本上,个人觉得这是星爷第一部明显反应出悲喜剧结合特性的作品。
苦海无涯。苦尽甘来。人总是要经历大起大落才能真正重生。另外一个小疑问,苏乞儿最后是跟姐妹俩在一起了嘛?
小时候觉得睡梦罗汉拳是比醉拳还牛气的武功,现在还是这么觉得
周星馳+張敏...能不好看嗎??當年張敏真的很美,搭上周星馳無厘頭的表演方式,為90年代的電影寫下賣座奇蹟.武狀元~個人覺得周星馳好看的電影排名前三.
会有福报,苦尽甘来,4个字在这个片子里是如此透彻。 @2012-09-19 22:28:09
【于无所希望中得救】:功夫,苏乞儿,都历经三个过程:肤浅表面的自己-痛苦的嬗变-新生。从苦海无涯,到苦尽甘来。在你低潮时,老爹总会永远支持。
好看的啦啦啦!!!!星爷!!!
与卓别林的小黑胡罗圈腿和金凯瑞的极致夸张橡皮脸不同,周氏喜剧在无厘头搞笑之外的确还有明显的正剧脉络和角色弧线,而要想在这个维度上获得成功,一个长得英俊(至少不能是纯粹意义的丑星)主人公几乎是必不可少的,特别是这些故事大都涉武,而惩恶扬善或东山再起的主人公,更需以高强/英俊双重加持——金庸古龙小说主人公谁是丑男?……所以说,周星驰的不解和反问的合理之处:俺家电影,明明就有正剧脉络与偶像成分,趋近许冠杰在最佳拍档,为什么你鲁豫对这句话的反应好像我走的是许冠文风格,耍帅也只是单纯为了搞笑?但另一方面,他可能也低估了喜剧无厘头那个部分对于观众情绪的主宰能量。你是也包含了正剧,你自己长得也不难看,但架不住部分观众已经嗨到拽不回来了。
我喜歡看豎起的打分牌上,最後一張上書“無恥”……
周星驰前期作品真的都很经典,超级爱看,每一本电影都看了好几十遍了,超级喜欢,可惜后期的作品反而没有早期的精髓了
打狗棍法很神奇,梦中教授
“老爹,我要上京考武状元。” “儿子!我们苏察哈尔家等你这句话等了整整20年了!” “错,我是为一个女人。” “好!为女死为女亡,为女去考状元郎!英雄!敢问是谁家女子?” “怡红院如霜姑娘。” “啊?!妓?!!” “有何不妥?” “敢爱人之所不敢爱,品味与众不同,老爹我佩服你!”
这其实是一部讲父爱的电影。
喜欢张敏,很经典的星爷的片子。
《武状元苏乞儿》所让人看到的不仅是喜闻乐见的周星驰无厘头风格,其更也还是一部饱含着爱恨情仇,用悲喜两交融的佳作,透过周星驰饰演的苏灿,他从武状元到乞丐再东山再起的过程,那大喜大悲的剧情张力,使世态炎凉,人情冷暖被如此洒脱的呼之欲出。
你还记得张敏么?胸很大的那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