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看《喜欢,轻吻,快跑》之前,我曾说这是一部讲“《湖畔陌生人》爱上《巴黎小情歌》,故事却像《请以你的名字呼唤我》的电影。”
这样评价《喜欢,轻吻,快跑》其实在观影后发现不太恰当,因为电影其实和这几部电影都不太像,如果非要来比较,或许更像是《爱在》三部曲,或者是《周末时光》。
一言概之,它仍是一个爱情故事。
《喜欢,轻吻,快跑》的故事设定发生在上世纪90年代,男主角雅克是生活在巴黎的一名作家。
电影着墨于他生命的最后一段时间,讲述了他在雷恩出差时,在电影院里邂逅了比他年轻十几岁的学生亚瑟,并坠入爱河的故事。
在这个并不复杂的故事里,电影试图展现雅克生活的方方面面,勾连出错综复杂的人物关系。电影里,雅克不仅有一个罹患艾滋病且生命即将到尽头的前男友马克,有一个和好朋友生的男孩路易,有一个几年内分分合合的炮友,还有一个好基友同时住在自己家楼上的好邻居。然而故事的主线却都是围绕着雅克和亚瑟的爱情故事展开,他们和彼此的信件,明信片,还有电话中的诗句,构成了这段临终前爱情的最美篇章。
和《巴黎小情歌》一样,本片的导演克里斯托夫·奥诺雷同样运用了非常法式的叙事,还启用了备受争议的电影《湖畔陌生人》的男主角皮埃尔·德隆尚再次担纲本片的同志男主角。
皮埃尔在电影中和饰演亚瑟的年轻演员文森特·拉科斯特非常来电,从在电影院里的相识,到夜游雷恩的短暂相知,再到两地书信的情牵彼此,还有最后的巴黎重聚,两位男演员之间的情欲戏和对白都让人感到十分真实。
诚然同志电影的受众是小众的,《喜欢,轻吻,快跑》也的确是给同志群体拍的电影,然而因为两位男演员的表演,电影中的爱情显得十分美好且贴近,一定会牵动不少异性恋观众的心。
电影最值得令人称道的地方,在于导演十分细致地还原了法国十分复杂的九十年代。在那个网络还未普及,同性间交友还是通过暗示和密语来达成的年代,雅克和亚瑟相识在贴满90年代老电影海报的电影院,这真是文艺青年和影迷的终极梦想了。
电影中时常出现的那个年代的音乐,墙上的《男孩遇见女孩》,《雾港水手》,英国乐队Suede“山羊皮”以及伊莎贝尔·于佩尔主演的《奥兰多》舞台剧的海报,都无意中带着观众乘上回到90年代的时光机。
这些影音的记忆,是那个年代的美好和纯真。
然而,90年代又是让人痛彻心扉的。
HIV在80年代末期爆发,90年代肆虐,当时还未存在治疗艾滋病的方法,艾滋病仍是不治之症。而又由于医疗信息的不透明,同志群体被媒体妖魔化,被谴责为罪恶的源泉。就在这样一个瘟疫蔓延的人人自危的时代,同志群体生活在极度的压抑和恐惧中,却无法抑制对爱与欲的向往。
不少人因此死去,也有不少人因此失去至亲至爱,这是一代人共同经历过的90年代的黑暗。
《喜欢,轻吻,快跑》并没有回避这个话题,电影里雅克的前男友马克在艾滋病几乎夺去生存能力的最后时期,祈求回到雅克身边,度过了人生最后的一段时光。而雅克自己因病情严重,他深知病魔对人性的摧毁,最终选择了放弃生命。
电影《每分钟120击》和本片一样把时代背景放在了90年代,不同的是,《每分钟120击》控诉了时代的漠视,歌颂了反抗群体ACT UP的先锋和勇敢;而本片导演视角显然和《每分钟120击》截然不同的,他的视角更私人,不仅试图回顾那一个让他痛过笑过的90年代,且用最真挚动人的爱情,以点带面讲述“同志亦凡人”。
雅克虽然风流,然而他对待每一段感情都是真挚的,他珍惜每一个朋友,亲人,这或许是法式爱情的最佳诠释:他对儿子路易说“每天换一个女朋友”,说自己已经“老到不能死在青春里”,这种人生的态度才是法国人骨子里的浪漫天性啊!
这是雅克作为人的特质,而并不是作为同志,这和所有平权电影的奥义不谋而合:去标签,让同志电影的分类不复存在,因为最终而言,同志群体应该得到作为人的平等的尊重。
那么诟病本片“四不像”,不够“先锋”的批评其实也不攻自破了,且不说去年已有《每分钟120击》这样的振臂高呼的艾滋病题材电影珠玉在前,《喜欢,轻吻,快跑》没有必要复刻,而本片的同志凡人化的立意,难道不也是争取同志平等权利的大声疾呼吗?
无法忘记电影里那些爱情的甜蜜细节:尾随一路的心照不宣挤眉弄眼;电话里聊到的惠特曼,冯德公园;巴齐耶的明信片背面写满的诗句;塞纳河边的互诉衷肠;蓬皮杜里的拿破仑画像;还有弗朗索瓦·特吕弗的墓碑。等待的电话亭永远不会再有人打来,而如果明知这是对方已经知道了人生的终点,你是否还会用力去爱呢?
有人说“我爱你,太美好,时间会知道。”
可倘若我们没有时间作证,
就让我去狂恋,
哪怕我只能得到你,
爱的终章。
责编 |哪吒男
· THE END · 这是“不散”的 第 627 期 文章
本文由微信公众号 不散(busan-movie)原创首发,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A-
客串的法毯和特吕福镇楼
要结束的和要开始的。原以为是伤感纯爱故事,但结果是反着来的《每分钟120击》。不在于控诉艾滋或是社会,而只是讲一个人濒死的故作洒脱和暗藏的恐惧,和受他影响的另一个人。做爱是为了赢得某些东西,而不是失去什么东西。对不起,天使更适合标题。可惜冗长了点。
这个片有两个名字,法语的翻译过来是《喜欢,轻吻,快跑》,英语的翻译过来是《对不起,天使》,受前者影响观影前以为会是比较轻快的爱情剧,但看完后觉得还是带着阴郁色彩的后者更适合。真的很想和上一届戛纳的BPM120对比,两者像是互文,BPM120从集体抗争到个人,个人不由自主地被集体裹挟,而又有着个人的哀伤,伤过之后继续回到集体中去。而本片主角的设置确实有意拒绝这类集体抗争的。 核心基本都在皮埃尔·德隆尚的角色身上,一个暗藏恐惧的角色。他对于ACT UP之类的活动是抗拒的,他更在意的是个人,以一种故作洒脱的态度面对着死亡,做爱是为了填满身心而不是空虚。如果没有男二的角色的话,他的下场可能就是像他爱而不得的友人一样痛苦死去。 但是这又牵扯到一个问题,男二是为了让男一态度发生改变的存在,可是导演在刻画男二本身所处的环境的描述上却也显得臃肿了,“走向巴黎”作为男二反过来受男一影响而导致的结果,是拥抱爱情的表现,但却又添加了和友人们与故土的不舍,可能感人但是突兀,就像《非常勿扰》里很脱节的葛优友人开车离去后哭的一段——即没有必要。 以上即不满之处,实际上以往这样的话我是不会给上A-的,但是影片带有的脆弱性又让人不觉着迷。主角们是随意打炮的不羁的形象,但是却又有着月夜谈心的细腻。不过也有细腻到俗套的情节——比如病情恶化后在清晨深深吸一口花朵的气息这种画面简直有点儿······冷蓝的画面色调给人以一种瓷器般易碎的质感。 重点段落:1.男一男二第一夜后的早上,两人的互动。2.男一爱而不得的友人逝世后和朋友sex,却以哭泣结尾。3.男一男二男三共舞以及同床部分。
未经作者同意请勿随意转载,谢谢阅读
套用很爱的《我私人的爱达荷》片名,这篇文字献给布列塔尼的皮夹克男孩:Arthur。
亚瑟(Arthur)喜欢穿皮夹克与牛仔裤,这让他看上去天真无邪的笑容又多了几分英俊邪魅的性感。然而布列塔尼男孩最可爱之处在于他对生活毫无戒备的纯真。他似乎随时都能找到隐藏在沉闷空气里的动人旋律,随时可以跳一场挥洒梦想的舞蹈。一旦笑起来,彷佛整个世界的晦暗也被照亮了。
无法想象一个没有舞蹈的世界会是什么样。病室里男孩为作家雅克跳的一场脱衣舞,似乎听得见皮带挥动在空气里飒飒的声音,蓝色的牛仔裤让人想起蓝色的塞纳河,深沉的爱伴随着绵延不绝的潮汐。爱人即将离去,皮夹克男孩却坚持说,我们在一起很快乐。他身体的温热给弥留之际的雅克带来长久的笑容,幸福闪烁在互相依偎的眼眸。
《喜欢,轻吻,快跑》是一个“悲中乐”的爱情故事。风流不羁的作家雅克(Jacques)在人生的最后一段岁月巧遇比他年轻很多的英俊男孩亚瑟(Arthur),两人一见钟情。在雅克得知自身感染艾滋病之后,他曾试图与亚瑟保持距离。但在亚瑟热烈的攻势之下,雅克最终卸下心防。为了保全自己留在亚瑟心中的美好记忆,雅克最终选择独自一人面对死亡。
看完影片的观众想必无法释怀故事的结局:决意独自一人面对死亡的作家雅克与再也等不到电话的亚瑟。这部电影的爱情背景与艾滋病主题的《每分钟120击》处于同一个时空背景,这是一个布满艾滋阴云的年代,同性恋男人生活在被边缘化的地带与道德否定中。
尽管这是一个注定被分离的故事,但苦难并未成为影片的主题,编导亦没有宣泄艾滋病人因遭受不公待遇而被压抑的愤懑不平。对于男人之间备受鄙夷的一夜情,皮夹克男孩以略带些微醉的口吻表示,身体带来的快感应值得我们自豪与高兴,性没有比感情更不高尚;做爱不会失去什么,做爱只会获得,从来都不会失去。而对于包括很多同志在内的多数人避之唯恐不及的公厕性行为,男孩也只是笑笑:这是一种充满奇遇的人生体验。
与打一炮的快感相比,臭算得了什么?——我不知道你有没有因Arthur的这句话顿生醍醐灌顶之感呢。诚然那些流连于公厕的同志是出于环境的压抑及不得已,是同性人群边缘化的某种象征,亦是被世人所不齿的性行为。但皮夹克男孩却说,在那里,你永远不知道你会遇到什么样的人什么样的事,快乐与危险并存。这样充满冒险刺激的偶遇,让人体会到活着的感觉。
我想,这段话之所以不会让观众感到恶心是源于Arthur(亚瑟)的可爱。显然,如Arthur(亚瑟)这样的男孩/男人是上帝的宠儿,但即使上帝给了他们光明璀璨的前景,他们也绝不会忽略行走道路上那些也许只是擦身而过的风景,——即使它是一块不起眼的小石头,或者,是一块被人们认定是非常态条件下存在的有毒性的石头,——他们不会惧怕毒药,或者他们本身就是一味剧毒的药剂,以毒攻毒正是皮夹克男孩们的专长。——谁说只有热爱光明的人才懂得生命?在我看来,只有用爱白昼的心灵去包容黑暗和非常态心灵的人,他们才真正做到了对生命本质最单纯的热爱。
阿甘说:人生就像一盒巧克力,你永远不知道下一块是什么味道。对于生活在所谓正常性生活模式之下的人们,是否有想过生命可能存在着一些难以预估的出口,如果一旦有勇气跨越,你将面临着一种怎样无穷的可能性!
风靡网络的真人秀《粉雄救兵》系列的同性恋男性为异性恋男性昭示了一种全新的身体感觉与自由:不必恪守刻板的性别角色,学会欣赏同性身上与自己不同的风格与美,充分享受同性之间的亲密与拥抱;男人也要学会发现并表达自己,性感源于自我内在的活力与信心:永不放弃对新鲜事物的好奇心与探索欲。
德国学者福尔克马·西古希进一步揭示,对于恪守异性恋规范的人们来说,如果有一种性关系,能够突破人与人之间的心灵防线,并且不必携带任何心理负担地使当事人进入自己期望的性场景,从中获得震颤般的喜悦。它必将使得常规的性行为无法与之竞争。因为这是一种将熔岩注入血浆时的快感,是将自身欲望整合进生活之中的满足,是人类不敢想象的极其珍贵的自我和谐共振的独特。
虽然我没有真正理解福尔克马所表达的是一种什么样的性关系。但性学家的描述依然开启了我对Arthur(亚瑟)们的某种想象。在艾滋病被宣称为是“上帝惩罚同性恋”的时代,导演克里斯托夫·奥诺雷经由亚瑟的人物形象,寄托了他对同性关系某种浪漫的理想。在皮夹克男孩亚瑟的身上,有着古代游侠行走江湖的洒脱和不羁,一种四海之内皆兄弟的豪迈。当世间的人们因为恐惧而封锁心灵之际,以亚瑟为代表的男孩/男人用自身的豪情敲响了人们紧闭的窗户。
在影片《喜欢,轻吻,快跑》中,作家雅克之所以没有被病魔夺去对生命的向往,全因皮夹克男孩带来的性爱冲动与热情。正是这个浑身洋溢着炫目阳光的大男孩,让原本痛苦窒息的生活变得安全、温情、快乐,充满蓝色的浪漫。
《喜欢,亲吻,快跑》是一部蓝色的电影。淡蓝的塞纳河,淡蓝的天空,淡蓝的巴黎。蓝色的基调又多么像皮夹克男孩对作家的宽容与接纳。当作家尝试着告诉亚瑟自身难以启齿的隐情,亚瑟却回报以灿若阳光的微笑与亲吻。光天化日之下的激吻,身处淡蓝天际的两个男人,他们的无畏无惧源于内心的坦然,而这份坦然,又来自亚瑟博大的胸襟。哲学家杜威说,唯有宽容让自由更自由。影片的编导将这种胸怀赋予了我们的皮夹克男孩。
同样因艾滋病被夺去生命的电影导演加曼说:蓝色是裹尸布的颜色,是沉没、受难的颜色,却也是天空、大海和自由的颜色。深深的海水冲洗着死亡之岛。在美丽的蓝色中,我脱下我的皮夹克与牛仔裤,只为来到你的身边。深深的拥抱,咸咸的嘴唇相吻。
亚瑟,我爱你,是因为你真实,也因为你无需真实。或许你只是活在影像或者故事中的人物,我知道我和你的生命其实从来没有过真正的交集,或许我仍然会在心底怀念一个不能认同自己同志身份的男人,梦想着让自己的生命在唤醒他的一瞬间燃烧到极致,但——这并不妨碍我对你的欣赏和喜欢。
我喜欢你们,是因为你们能激起潜伏在我们每一个男人/男孩心底的勇气和热情,是上帝还是谁说过,世间男同志本是兄弟,而你们点燃了那些在黑暗中彷徨不定的心灵的火光,并用你们的温暖照亮这个冰冷的世间……
我献给你这宇宙的颜色:蓝色是通往灵魂的一道门,无尽的可能将变为现实。
非经作者同意请勿转载,感谢阅读
大部分时间都在盯着字幕,所以眼泪也流在了字幕里了……有的时候面对给自己带来无限快乐的人,我们会选择逃避……在雅克的世界,一切的快乐都是短暂的,痛苦才是永恒的,只有死亡能够结束无止境的痛苦,年轻的亚瑟还不能体会到这一点……其实亚瑟和lu'lu一样,都害怕看到雅克生病的样子……一个三十几岁的大叔,遇到了小自己十几岁的小鲜肉,他们之间却产生了爱情,一个心里有太多的故事,不再相信现实中的美好,另一个的未来却充满未知和期许,一个已经什么都给不了,一个却说着,我们在一起会很快乐……也许大叔曾经也说过这样的话,可是自己曾经爱的人,把艾滋传染给了自己,却又去爱了另一个人……大叔的身体和心灵都极度痛苦,选择和这个世界说再见,留下了好朋友帮自己生下的可爱的儿子,小鲜肉却还在公用电话亭旁幻想着和大叔或许会有的欢乐时光,虽然他们对于这个世界的心态已经不一样,但是他们之间的爱情是存在着的……
即使是在那个致命疾病肆虐、人人自危的年代,一本好书一张唱片,似乎也让这个危险的世界,多了一份安稳。
艾滋战争80年代美国是主战场,90年代蔓延到欧洲,法国尤甚,上一年《每分钟120击》讲的就是法国ACT UP公益组织的艾滋和LGBT权利抗争史。
同样将背景放在法国90年代,但与《每分钟120击》主力展示血淋淋抗争史不同,《喜欢,轻吻,快跑》从名字上就可以看出影片的浪漫风格。
将视线从残酷历史大潮中抽离出来,影片讲述了艾滋作家Jacques和比他年幼十几岁的大学生Arthur相遇相知的故事。
除却那些令人欲罢不能的肉欲交缠,两位男主看过的书、午夜播放的音乐、第一次相遇时电影院在播的影片、电话中讨论的那些小说家诗人野史,这些在那个时代被青年们视为再寻常不过的流行文化碎片,二十几年后的今天看来,却被打上了独属于他们的爱情烙印。
即使是在那个致命疾病肆虐、人人自危的年代,一本好书一张唱片,似乎也让这个危险的世界,多了一份安稳。
出现时间:00:00:25
伴随着第一帧画面同时出现的,是英国乐队Massive Attack的One Love,导演Christophe Honore的这个安排,其实在某种程度就已经定下了影片的主题和基调。
纵然HIV阴影深深笼罩在电影始末,但导演总能够不断地将主线回到爱与被爱的大主题上。
Some men have one love, two and three love, four and five and six love, but I believe in one love.
精准、缓慢、有节奏地踩着鼓点的One Love是英国乐队Massive Attack推出第一张专辑Blue Lines里的一首歌,专辑推出当年可谓一声惊雷平地起,开启了90年代Trip-Hop流派的全盛时期,和后来的Portishead和Tricky成为这个音乐类别的铁三角。
今年也将会重新发行他们的第三张专辑Mezzanine,作为发行20周年的纪念。
Blue Lines这张专辑虽然是Massive Attack的第一张专辑,但完成度已经相当之高,不同曲目之间的编排和衔接也非常流畅,Blue Lines和Be Thankful for What You've Got甚至可以当作一首作品来欣赏,前后衔接毫无违和感。
相比专辑同名主打歌Blue Lines大量的说唱词段,One Love的歌曲风格比起嘻哈要更接近爵士风格一些。
Five Man Army则是完全突出鼓点节奏感,几乎一个唱词踩着一个鼓点,后来成为Trip-Hop经典元素的滑碟声在这里也随处可见。
空灵感在Unfinished Sympathy初露端倪,到Hymn of the Big Wheel进一步加强了迷幻感,这种迷幻感在后来被Partishead发挥得淋漓尽致。
出现时间:00:07:21
Jacques和好基友Mathieu晚上get high之后,播放的是巴西爵士女星Astrud Gilberto在1965年发行的同名专辑主打歌The Shadow of Your Smile。
【同时也是《雾港水手》海报的第一次出现,这个放到后面详细说】
德国巴西混血的Astrud Gilberto有着当时非常不一般的慵懒声线,虽不能说大红大紫,但也是当时非常独树一帜的爵士歌手,她的作品完美混合了巴西Bossa Nova(未和美国爵士混合之前)、拉丁爵士和美式爵士的风格。
一杯红酒、一本好书,就是这张专辑在静谧午夜的最佳伴侣。
现已78岁高龄的Astrud Gilberto早在2002年就宣布无限期退出公共表演舞台。
出现时间:00:12:12
Arthur在Nadine房间玩耍的时候,取笑她一本小说没有,Nadine故意用力扔过去的书是法国作家法朗士所写的《诸神渴了》。
由于政治原因,1921年拿下诺贝尔文学奖的法朗士逝世之后备受文学和政界攻击,写下《动物庄园》和《1984》的George Orwell当时力挺这位法国文学家。
出现时间:00:15:50
Pierre第一次、也是非常难得的一次长时间露脸。
提及Ride,不能忽略昙花一现的英国独立音乐流派shoegazing,这种音乐流派命名源自早期乐队在现场表演时一直盯着舞台地板,就好像盯着自己的鞋子一样。
不会和观众做过多的互动的表演风格,也蔓延到他们和媒体的关系上,极少做媒体采访和曝光,所以这也是他们无法冲出英国、通过美国覆及全球的主要原因之一。
先不提Ride的名气比不过Britpop浪潮的Stone Roses、Suede这些全球耳熟能详的乐队,即使是在自家Shoegazing流派当中,也远不如The Jesus and Mary Chain和My Bloody Valetine。
但Ride却有着自己独特的风格。
1990年在连续推出Ride、Play和Fall三张EP之后,Ride在10月正式发行了他们的第一张专辑Nowhere,四个对音乐都是三角猫功夫的成员,竟然也拼凑出了一张经典之作,凭借的是热情、天分和初生之犊不怕虎的锐气。
影片里Arthur的室友Pierre正在用黑胶唱片听的In A Different Place就是这个专辑里的一支慢歌。
这首歌描述了和现实不同时空的另外一个世界,就像紧跟其后Arthur在公园里午夜猎艳一样,在夜色入深之后,另外一个世界也慢慢地露出了它原来的棱角。
白天无法看清的面容,在黑暗之中欲望驱动之下,有了最原始的冲动,让人不得不想起了白先勇笔下台北新公园“那一群在最深最深的黑夜里,独自彷徨街头,无所依归的孩子们”。
但Arthur比起《孽子》里那一群迷茫的台北青年而言,多了一份难得的自信和坚定,热爱浪漫却又不囿于那些不切实际的奢侈。
Ride虽然当时被媒体称之为shoegazing流派的最有潜力新组合,但乐队成员对这个标签是相当的抵触。
第四张EP Today Forever之后,Ride的曲风开始明显转变,离传统的shoegazing嘈杂乐风越来越远。1992年单曲Leave Them All Behind首次打入当年英国单曲排行榜前十,是当时唱片公司成立以来旗下成绩最好的单曲。
紧跟Leave Them All Behind热浪发行的第二张专辑Going Blank Again是Ride商业最成功的一张专辑,在2009年销售达到100,000张被英国唱片工业协会BIP评为金唱片。
这些年来,Ride乐团分分合合,2014年迎来团队的第二次复合,2018年初巡演也有中国北京和上海站。
出现时间:00:20:56
在前面介绍Ride就有所提及,Suede才是90年代音乐潮流的香饽饽,直到现在仍然被认为是继Roxy Music和The Smith之后英国音乐上最伟大的乐队。
1993年正是他们光芒四射的一年,正式推出的第一张专辑Suede,马上就登上了英国专辑排行榜榜首,更在十年之内保持了首专销售速度最快的记录。
出现时间:00:21:03
剧院(一直没有查到剧院名字)入口有好几幅海报,右上角的两张是当年很火的《钢琴课》,拿下了第46届戛纳电影节主竞赛单元的金棕榈奖和次年的奥斯卡最佳原创剧本,Holly Hunter更是凭此片摘下了包括奥斯卡在内的三个影后头衔。
当年牙缝还不明显的Anna Paquin也因此片夺得奥斯卡最佳女配,开启了耀眼童星生涯,接拍《X战警》系列,却谁又没想到以后她会变成精灵和吸血鬼打成一片,更别提双性恋的花边新闻了。
这部电影也见证了我们两位男主角的第一次相遇。
Jacques走进电影厅时出现的画面,已经是《钢琴课》开始收尾的一组镜头,待到两人坐在一起聊天的时候,背景虚化的蓝色就是钢琴带着女主角Ada沉到海底的镜头。
Ada放弃沉重的钢琴,预示着她和Baines先生之间的爱情之路正式开始,也正好呼应了银幕外的这一对CP的第一次相识,有趣有趣。
同样是剧院门口的海报,左上角的是1992已经上映的《哭泣的游戏》,在1993年的奥斯卡(比《钢琴课》早一年)摘得最佳原创剧本。
出现时间:00:40:06
Jacques洗澡时在看的书,是英裔美籍作家Christopher Isherwood所写的《单身男子》法文译本,英文版首版封面长这样:
《单身男子》首次出版于1964年,讲述1962年南加州洛杉矶大学教授George Falconer失去爱人后,决定自杀那一天的寻常生活。
大部分人首次了解到这部小说,可能是因为专打性感牌的时尚营销天才Tom Ford在2009年翻拍了同名电影,拉来了科林叔做主演。
但不得不说,这部同名改编的电影拍得是相当有意思,他为这个电影构建了一个神奇的组合,整个电影像是一个大型的时尚品牌商业广告,无论是色泽、取景、还是镜头的运用、甚至人物的动作和表演,都有着非常浓重的广告色彩,但科林叔自带的英国书卷味又恰到好处地将这种浮躁的做法平衡掉。
但凡涉及到主角George个人内心活动,都会用霓虹色调渲染整个镜头和人物,与其丧偶的黑白现实形成了非常强烈的对比,也容易让观众代入主角情绪,这种色调处理和《雾港水手》有着非常巧合的相似。
在便利店外停车场与西班牙男妓之间的一段对白颇有趣味,提及的关于”丑陋“的观点又让人不禁会想起王尔德的The Picture of Dorian Gray。
《单身男子》这种过去与现实交叉推进,又和后来《夜行动物》中虚实交叉手法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其实Christopher Isherwood最负盛名的作品是《柏林故事》,包括了两个中篇小说《再见柏林》和《诺里斯先生换火车》,前者有包括电影(《我是一个照相机》)和舞台剧等多个版本的改编。
可以看出导演非常钟爱Isherwood和他的作品,后面Jacques和Arthur分开后第一次电话联系时,用文学谈情就再次把Isherwood搬了出来,同时深挖了W. H. Auden的情史、还连带了Walt Whitman的野史。
出现时间:00:52:34
电影海报就挂在Arthur的房间上,这时他身上还骑了个人,还不知道会爱上那个乱抖书袋的落寞作家,也不知道他们的故事可以继续下去。这一刻的他,只是在抖落自己不断涌动的荷尔蒙而已。
1984年上映的《男孩遇见女孩》取景就在巴黎,讲述了两个受伤之人如何取暖的故事。
而在《喜欢,轻吻,快跑》里的Arthur,毫无头绪地就跑到了巴黎去看Jacques这个老男人,后来还决定离开自己的城市前往巴黎为爱而走天下。但两人故事最后也只停留在了午夜那个沉默的电话亭上。
Boy Meets Girl 这个名字其实还有很多不同的作品,其中2015年BBC出的两季电视剧,是一个关于20岁呆男Leo爱上40岁变性人Judy的爱情故事,变性人、姐弟恋、御姐+萌弟组合,怎么样都好看。
出现时间:00:53:58
Arthur丢下基友接Jacques电话去了,镜头跟着基友的视角落到了床边的书堆上,旁边就是《男孩遇见女孩》的大型海报。
那本最显眼的蓝白封面小说,是意大利诗人和小说家Umberto Saba写于1953年但最终并没有完成的一本小说,在他逝世18年后被出版社整理出版。
小说讲述的是在1898年一个叫Ernesto的16岁男孩与28岁工人发生肉体关系、次年与比他小两岁同为小提琴手的男孩Emilio相识的故事。
1979年被意大利导演买下电影改编权大刀阔斧重新制作剧本,男主角也凭此片获得了当年的柏林国际电影节银熊奖最佳男演员奖。
出现时间:00:54:18
Jacques在电话里提及的“错误的金发男”,所说的就是英国诗人W.H.Auden和他一生好友Chester Kallman的故事。
初到美国的Auden一开始喜欢的是Chester的同事,在一次后者安排的采访中,Auden期待的是所爱之人一同出现,结果只有Chester一人出现了;他就跑到了当时室友,Christopher Isherwood的房间里抱怨说,来的是一个错误的金发男。
Auden万万没有想到,将会和这个当初自己抱怨遇见的错误金发男有着一生的联系,由陌生到情人、再到坚定的友人和同事,一直到Auden病逝的最后时刻。
BTW,在1939年遇见Chester之前,Auden一直和Isherwood断断续续保持着炮友的关系。
另一个Jacques关于男性分类所举的例子也非常有意思,是和美国诗人Walt Whitman有关的,结合坊间对这位诗人的性取向和众多男性亲密友人,Jacques用"Whitman们"影射了特定的一类人。
这类人会将自己真正喜欢的人的爱意折射在所有和他上过床的性伴侣上,每一个后者在他眼里都没有具象的印记,每一个都是他自己爱人的某个程度的复制体。
通俗地来说呢,就是这一类人坚称自己心中有真爱,但睡遍全球,大概就是这个意思。
出现时间:01:23:25
Jacques大客厅上的《雾港水手》海报在前面很多个场景都陆陆续续出现过,和Arthur房间的《男孩遇见女孩》大海报遥相呼应。
这部电影有很多不同版本的海报,这里挂的是德国版本,毕竟导演是德国新电影运动的领军人物Rainer Werner Fassbinder,《雾港水手》是他的遗作,1982年电影还没有来得及上映,这位全才型的影视天才就死于药物过量。
虽然结过婚,但Fassbinder是圈子里公开的同性恋者,爱人也常常是电影里的男主角,在生年间拍摄了大量同性变性题材的作品。
《雾港水手》是一部荷尔蒙每一秒都要马上溢出画面的情欲之作,暗中观察的少校、受荷尔蒙驱动的水手、爱欲不得的老板娘、甘愿为爱认罪的吉尔、用权力宣泄性欲的NONO……大量的舞台剧背板和道具设置,还有满屏的霓虹打光,将那个小小的港口内的欲望流动用近乎粗暴的手法汗淋淋地送到观众眼前。
真正的一部有味道的电影。
出现时间:01:26:04
20世纪英国女作家Virginia Woolf这本横跨四百年、主角由男变女的意识流小说,最广泛流传的改编应该是1992年上映、Tilda Swinton主演的电影版本,但Jacques在剧院外面看到的这个海报是1993年于佩尔演绎的同名舞台剧法国版(还有英国版)。
出现时间:01:48:04
文艺青年Arthur巴黎一日游的第一站当然艺术馆咯,第一个出现的作品是来自俄裔画家Wassily Kandinsky(1866-1944)笔下“即兴系列”的第三个作品,在2013年被佳士得拍卖行以21,157,438美元买下。
野路子出家的Wassily Kandinsky曾经是一名非常出色的大学法律教授,在看了莫奈的作品之后、将近30岁才开始学习画画,更是将其对音乐的天赋和技巧应用于作画之中,被认为是抽象画派和表现主义的始创者之一。
其他 Kandinsky 的作品:
出现时间:01:49:50
艺术馆之外,当然少不了葬有不少文化大腕的蒙马特公墓,镜头带到的三个人的墓碑,其中最为人熟悉的肯定是《四百击》的弗良朗索瓦特吕弗啦。
出现时间:01:52:24
19世纪法国诗人韩波,超现实主义诗歌的开创者。
受喜欢读书的父亲影响,小小年纪的Louis在四岁的时候就已经接触到这样的文化熏陶了,在医院户外,Arthur认为他会背诵《幽谷眠者》,但实际Louis背诵出来的是《晨思》。
Arthur去巴黎前午夜,朋友所引用的关于残酷的段落,来自法国剧作家科尔泰斯(Bernard-Marie Koltes)剧作品《孤寂在棉田》,完整版如下:
残酷…不是伤害某人,肢解或折磨,或者将某人四分五裂,甚至也不是让人哭泣。真正可怕的残酷,是让某人无法完成成就,像句子里的省略号那样打断他,重视过他又远离他,让他对自己有错误的认知,或者错误的判断。
就像我们写一封信,才刚写了日期,就突然把他揉成一团扔掉了。
这个和前面Arthur在巴黎漫游蒙马特公墓时出现的其中一个墓碑是对应的:
除了以上的书影音外,额外说说我们的男主Pierre Deladonchamps,1978年出生的他2013年凭借《湖畔的陌生人》在35岁“高龄”摘得法国电影恺撒奖最佳新人男演员奖。
尺度堪称GV的《湖畔的陌生人》,即使在天性豪放的法国电影中,拍摄手法也算是开创了一个先例。无数中年男人赤身裸体在湖边来来往往猎艳、闲谈、休憩,一桩匪夷所思的谋杀案,将男同性恋中的对爱情及性的追逐血淋淋地刻画了出来。
画面香艳,调性却异乎寻常的冷漠和悲凉。
用浪漫两个字来形容《喜欢,轻吻,快跑》,真的是绝不为过。这样男孩般的小心思,在电影里随处可见。
Jacques和Arthur电话讨论文学家对“男子”的定义,地理上隔着那么远,但两人的关系却宛如同处一室,在椅子上、在地板上的那些互动,放松又亲密,提及有趣的地方,给对方的一个亲吻,又是那样的自然。
这样的甜蜜,让人想起了《单身男子》里George和Jim分别坐在长沙发的两头,互相嫌弃着对方手中的书的那个场景,这样的一种闲似家常的亲密感,应该是大多数人对关系的最理想状态吧。
Nadine偷看Jacques写给Arthur的信,Jacques在信纸上打下的那一行行的滚动的字母和他在房间里手写信件的那一个充满阳光的下午交织在一起,温暖又动人。
里面写到的“请勿坚持”、”短期内我不可能到西部”,这样保守的语气,又和前面Jacques半夜开车前往雷恩却中途折返的矛盾心情呼应,那些涌动的情绪啊,总是迂回万里、无法得到舒畅宣泄。
成年人的爱情,对别人少了一些now or never的热烈和绝对,对自己却犹如深海暖流,压得喘不过气来,无处宣泄。
《喜欢,轻吻,快跑》超过两个小时的时长,Jacques和Arthur共同出镜的时间相较之其他电影来说,可谓少之又少,影片大部分内容都放在了两人没有对方陪伴时各自的生活。
Jacques和旧男友病逝前的一段时光、和小可爱Jean-Marie的两次相处、和好基友Matthieu的日常生活、和儿子Louis的一些生活细节。
Arthur和名义女友Nadine的日常嬉闹、和室友Pierre的寻常对话、他的儿童夏令营的工作,还有荷尔蒙过剩的打炮生活。
两人生活的交叉,更多是通过突如其来的电话、明信片和断断续续的书信形式来维持,这种松散的各自生活描写的情况,一直持续到影片的中后段。
最后Arthur决定直接拎包来到了巴黎去看Jacques,只是此时Jacques已经到了AIDS的晚期了。
对Jacques来说,他再也没有拥抱浪漫的资格,而坚信爱并没有比性要更高尚的Arthur来说,即使有着时刻威胁生命的HIV,最后这一段短暂但真实得近乎残酷的陪伴时光,有着和爱情本身、性爱高潮一样重要的意义。
我们总是过分看重爱情头衔(男朋友,女朋友,丈夫,妻子),羞于谈及性,吝于给予那些认真的陪伴,更没有耐性去等待。
真实的浪漫需要勇气,有勇气接受,有勇气放弃,有勇气等待。
套用Jacques的话来说,希望你可以尽情地做惠特曼,足够幸运可以遇到自己的错金发男,最后能够找到自己的凡德尔。
个人公众号:DramaMatters
今年深焦影评大赛初赛投稿 / 挺学院气的,文字留念一下
同性电影必然逃不开身体和生死的讨论。奥诺雷的《喜欢,轻吻,快跑》也不例外,他将目光聚焦于1993年的法国。但与过往不同,他以一种特殊的流动方式重新挖掘了同性电影的可能。
在奥诺雷的电影中,城市街道尤其是巴黎的街景一直是重要的叙事载体。人物游走在巴黎街道,与偶遇之人在步伐交错中生活轨迹慢慢重叠乃至纠缠不清。雅克的所有感情描摹几乎都存在于街头行走之中。不论是断断续续见面的尚马里或是偶遇的亚瑟,城市见证了雅克在步行中一段段的感情变化。得知自己病情恶化的夜晚,奥诺雷依旧选择用行走的方式抒发雅克的悲伤与绝望。从酒吧出来与男性在小巷里短暂拥吻之后,他流连于巴黎的街道、路过剧院、来到花园,看到躺椅上睡着的西装男,亲吻一朵清晨的花。人物的心情变化并不完全依赖对白或是剧情设计,而是充盈在城市流动的轨迹中。
这种流动的意识不仅出现在“行走”与“城市”这两种载体的交互中,更出现在镜头、构图的选择。奥诺雷继承法国爱情电影中三角关系的传统,这部电影也不乏“三角”。不同于《巴黎小情歌》或《被爱的人》中两女一男或两男一女复杂的情侣与纽带的纠葛,《喜欢,轻吻,快跑》中奥诺雷几乎取消了性与爱这一维度的“三角”关系。他所引入的新型“三角”是将类似旁观者的角色拉入镜头。在多人对话的场景中,镜头有时会从主要人物身上移开,转向在场的次要人物。如当马可与雅克躺在床上争论彼此关系的时候,镜头从三人全景推进到路路的特写,并跟随路路走出房间来到客厅,争吵声逐渐消退。路路对着湛蓝的天空自顾自玩起毛线。虽然这一儿童的私人空间立刻被从房间中走出来的雅克打破。或是在亚瑟和雅克跳舞的时候,镜头短暂几秒钟表现玛迪厄对着镜子独舞的场景。在这些三人关系中,并不存在情敌式的纠缠,而是旁观者与局中人的关系对立,一如观众与影像。镜头深入“三人关系”中倾斜失衡的缝隙,试图短暂地抽离,分散观众的注意力,那些 “激情”照耀下沉默个体的出逃就是最好的例子。通片来看,奥诺雷似乎并不在意两人关系的进展。他用流动的镜头削弱对于同性关系本身的阐述,总是在抽离游走的边缘。
这种流动的方式背后是奥诺雷用影像营造情绪,突破时空和生死,而非单纯的纪实的理念。分别很久,雅克第一次打电话给亚瑟。导演用直观的空间错位让亚瑟和雅克通过电波身处一室。女友读信的时候更是直接将信以文字的形式覆盖在画面之上,没有通过电影惯常使用的旁白,而是纯粹的影像叠加。绝望中雅克重新在蓝色浴缸中拥抱早已死去的马可。奥诺雷充分利用影像的可能性将心灵和回忆世界外露。另一点不容忽视的就是蓝色:雅克的家,雅克的衣物,医院,过饱和的蓝天。蓝色串联起断点式的片段,用这一种流质的方式将整部电影浸泡在蓝调之中。
以往同性题材的电影,性作为不可或缺的部分主要以家庭空间作为主要发生地。出于时代、家庭、身份的顾虑,同性仍旧是藏在阁楼里的炸弹。主人公只有身处提供一定安全感的旅馆或是卧室等私领域才能坦诚面对自己的身份和他人的肉体。以去年大热的两部同性题材电影《请以你的名字呼唤我》、《每分钟120击》为例,虽然同性之间蠢蠢欲动的性欲弥漫在花园、泳池等公共空间的各个角落,但这种欲望并不会在光天化日之下爆裂。而在《喜欢,轻吻,快跑》中,奥诺雷明目张胆地,甚至是有意着重凸显同性在公共空间的性爱场景。同性的荷尔蒙以极其赤裸的方式在法国街道上铺开,变成一种心照不宣的街头仪式。深夜将白天隐藏在皮肤之下喧嚣的同性荷尔蒙以一种隐晦的、沉寂的方式剥离。他们没有任何言语交流,仅仅通过身体的朝向与眼神的示意就完成了驱赶、占有等一系列流程。亚瑟和陌生男子自然地走到地下通道的入口,肌肤裸露相互抚摸,而空阔街道上的其他人自动聚拢,化身观看者。酒后滔滔不绝的亚瑟说出了奥诺雷的心声:“在公厕做爱 ,不是为了躲起来怕丢脸,而是为了让自己有机会在街角体验冒险”。奥诺雷所展现的同性景观不再是绝对的弱势群体,被隔离的对象。同性似乎霸占了黑夜的城市,异性或是主流反而因为“正常”的作息而失去了对城市的掌控权。甚至在亚瑟来到巴黎之后,白天河堤边也不乏亲热的男人。同性逐渐可以在阳光下大街上展示自己,奥诺雷正是利用这一空间上明显的转变来承载他眼中的性与爱。
雅克在街上闲逛的时候,曾看到剧院外《奥兰多》的海报。伍尔夫刻画了一个在两性和各种身份之中不断变化的个体。一如年轻到记不得自己是什么样的亚瑟。他喜欢过女生,也喜欢过男生。他想尝试更多的可能,在街上发生关系,甚至到离开家乡去巴黎闯荡都是他正在成长的自己。比起同性电影,我更想说奥诺雷创造了一部流质电影。人物游走在街头巷尾,影像游离在主要和次要人物之间,用色彩和音乐更能激发情绪的元素代替分散的剧情串联剧情。更重要的是,人对于事物的态度也永远都在转瞬即逝的过程之中。我们唯一能把握的东西不过当下这一秒流动的蓝色。
Arthur
有人说Vincent Lacoste长相像王思聪,也有人说我像王思聪,然而我自认为和Vincent Lacoste外形相似之处很有限。尽管如此,影片中他扮演的Arthur走出Corvisart地铁站的那个镜头,我还是活脱脱看到了初到巴黎的自己,在同一个地铁站出口,坚定又有一丝茫然、充满憧憬地张望着。
Arthur是个非常典型的法国式角色。典型的法国人推崇的清瘦而不失肌肉感的身材,以及对待感情毫无遮掩的坦荡。也许并不是人人都能接受,但这确实是我熟悉的一部分法国人的常态,也是我由衷喜欢这群人的地方。Arthur对女友毫无顾忌地说出自己也对男性感兴趣,对方也没有因此发作,对他的感情也始终不变。爱,就是纯粹的爱。法语里的Je t'aime就是最高形式的爱的表达,没有任何矫饰;即使只加上“很/bien”这个词,je t'aime bien并不是比“我爱你”更深的“我很爱你”,只是“我喜欢你”的意思。
这并不是我臆想的。恰好在看影片之前不久看了导演前作Les Bien-Aimés, 里面反反复复的一个唱段就是:
Je peux vivre sans toi 没有了你我也能活
mais le problème c'est que je ne peux vivre sans t'aimer. 但我做不到活着却不爱着你
爱情本身甚至比爱人的存在更重要。
Arthur就有大把的青春年华,去尝试,去爱。相比与5分钟内勾搭上的金发Stéphane的床戏,印象更深的是他在深夜里,走到两三个孤独男人伫立的停车场寻欢。那场戏几乎无声无色,那些男人也早已不是风华正茂,Arthur的青春气息把他们的目光钉死在他身上。其间有几个试探的瞬间,气氛尴尬到让人哑然失笑,然而漫出银幕的情绪和欲望却令人紧张,直到少年的上衣被掀起,绷紧的裸露的年轻肉体呈现在银幕内外所有人眼前时,那种诡异纠结的美好达到顶点,令人喘不过气来。
一开始Jacques大概也是Arthur探索路途上的猎物。爱情是如何萌发的?也许谁也不能说清。在Arthur听闻Jacques身患艾滋病却毫不退却那一刻我就爱上了这个角色的无畏和果敢。对他来说,爱上Jacques也是某个可能未自知的瞬间的事。
Jacques
Pierre Deladonchamps外形并不算我特别喜欢的类型,演Jacques这样事业小有所成的巴黎作家倒很适合,因为像他这样的巴黎中年男人太多了。剧情里Jacques 35岁,就是所谓“C'est déjà trop vieux pour mourir jeune(现在死都算不上英年早逝)”的年纪,虽然有人到中年的困扰、只买得起宜家货的窘迫、死亡阴影的笼罩,活得还是有巴黎式的精致。
22岁的Arthur到35岁时,应该也是Jacques这个样子,所以他们互相吸引是必然的:Jacques身上有Arthur追寻的文学气质和渊博学识以及阅历和事业积淀下来的翩翩风度,那是这个22岁大学生最渴求的东西;而中年将死的Jacques,最贪恋的也是自己已经无可追回的青春和生命力。他们就是互相眼里最好版本的自己。不同的是,年轻的Arthur无所顾忌,即使艾滋的阴影也阻挡不了他;而时日无多的Jacques,只能在理智和情感间纠结,一次次拒绝,甚至小到称呼这样的细节都坚持用敬称vous来保持距离,提醒自己他和Arthur有多么不同。
也许是巧合,这次和Jacques同居的将死的昔日恋人Marco,外形特点和Pierre Deladonchamps在【湖畔陌生人】演对手戏那位很相似。Marco的存在始终是Jacques心里最柔软的地方——浴缸里的相拥和温存,Marco宣布搬走时Jacques的勃然大怒,Marco死后Jacques的无法排遣的悲痛,以及Jacques儿子路路口中那句,“爸爸爱你”。Arthur和Jacques,是将开始却强行结束,Jacques和Marco,有一段完整的爱,但在电影里未得善终的两人苟延残喘地维系着彼此关系。影片这样的视角,跳脱了一般情节剧爱得死去活来的戏码,却令人十足怅惘。
Jacques有个大名叫Louis的儿子路路,正在上小学。这个可爱呆萌的孩子,也许是Jacques望得到终点的生活里最大的慰藉,以及整部影片忧郁冷清的蓝调里,最大的一抹暖色。没有孩子对父亲的不解,没有孩子生母对Jacques的不满,一家人在送孩子去夏令营时和其他家庭并无不同。撇去了这些drama, 影片的重心才能真正落到爱与欲望,以及生命的无常感上。
Plaire/Aimer
法语里plaire是个很微妙的词。A plaire à B, A的特质对B有种吸引力,使得B喜欢上A。主动权在A手里,A却不自知。
Arthur和Jacques初遇就是plaire这个词最好的注脚。幽暗的电影院里一个眼神交换后就心照不宣,彼此都不愿意移开目光。Jacques主动坐过来后,两人更是无法抑制交谈的欲望,直到旁人不满才罢休。这段非常动人,在我心里甚至接近了【阿黛尔的生活】里的那场初遇,如出一辙的电光火石、意犹未尽。其后那段夜行的构图、光影和运镜,有种诗歌般的美感。酒店门前Arthur的坚持,Jacques的回绝,如同每一段感情里的拉锯,最后以Jacques的妥协告终。一夜欢爱后Arthur带走了Jacques的内裤,Jacques一人赤身在床上,若有所思。这是很经典的法国式关系开头,接下来应该是水到渠成的互相加深了解,顺利的话开始同居生活。然而Jacques回到巴黎后出于对自己病情的纠结,很久没有联系Arthur,直到抵不过内心的冲动,给Arthur打了那个长电话。我觉得Jacques那时心意已定,才会那样掉书袋,拼了命取悦对方;而正在和Stéphane亲热的Arthur也彻底被套牢了,不顾临时对象无聊得听起音乐,竟拿出本子开始记录。
然而Jacques病情的突然恶化改变了这段感情的走向。Jacques一开始理智上不愿见从雷恩来到巴黎的Arthur,在长久的无奈和纠结之后,他还是选择去见了一面。桥上他向Arthur坦陈一切,Arthur选择去接纳和爱。Arthur拥有青春年华和健康,他的无畏和执着令人动容;而Jacques行将失去一切,他的退缩和迟疑令人心碎。这一段是全篇最苦涩而甜蜜的一段,这种复杂的感觉集中体现在他们在塞纳河边光天化日下最后一次亲热,即使在今日看到也会让人惊诧——Arthur的无畏来自于他的爱情,Jacques的无惧来自于他的死亡,这场戏有喷张的、绚烂的情欲,却也有悄悄渗透出来的、静默的死亡,像飞蛾扑火般壮烈,像围着金牛犊起舞般末日狂欢的绝望。
因为有Marco的对比,以及Jacques那封情书里轻佻的肉欲,在影片结尾前我都不确定Jacques对Arthur是否真能超越plaire到aimer的程度。但到了最后那个不会有人接起的电话,我想我明白了。一边是Arthur的语音留言里的无限憧憬,另一边是Jacques和好友Matthieu下决定后难堪的静默。Jacques毕竟经历过Marco的最后一段日子。他选择不让Arthur也像自己那样经历一次。Il l'aime.
Courir vite
我到现在也没明白标题的courir vite具体何指。法语里有Le temps court vite(时间飞逝)的说法,当然字面意思是快跑。也许是双重指向,人生苦短,所以要尽力飞奔,抓住每次机会,抓住每次爱情。
算下来从【巴黎小情歌】开始,也看了导演Christophe Honoré四部作品了。从【巴黎小情歌】结构上对【瑟堡的雨伞】的模仿就知道,这位导演就是执着于法国痴男怨女形形色色的爱情。四部作品里“爱而不得”是共同的主题,甚至在【被爱的人】里,导演借角色之口说道,得不到的爱才是最完美的。
【Plaire, aimer et courir vite】弃用了歌舞形式,甚至导演标志性的一些转接镜头也用的少了。这次更像是一次新的叙事尝试,仍旧是非常美的成品。演员也不再是Louis Garrel,Chiara Mastroianni,Ludivine Sagnier这样的老班底(【巴黎小情歌】和【被爱的人】两部实在串戏十分严重),Vincent Lacoste与Pierre Deladonchamps的表现都很自然流畅,对一部Honoré电影来说是一种耳目一新的体验。
当然,它依旧很Honoré,依旧很巴黎,也许对没有浸淫过法国文学和电影、体会过法国人情爱观的人来说,这部电影自带无形的壁垒。对于一部被打着同性标签的影片,很多人期待的认同点,在里面丝毫不会找到。说到底,它的内核无关艾滋、无关自我认同、无关社会平权,这只是个探讨情爱与欲望的故事,正如之前千千万痴男怨女的一样。
附本片歌单:
大部分时间都在盯着字幕,所以眼泪也流在了字幕里了……有的时候面对给自己带来无限快乐的人,我们会选择逃避……
在雅克的世界,一切的快乐都是短暂的,痛苦才是永恒的,只有死亡能够结束无止境的痛苦,年轻的亚瑟还不能体会到这一点……其实亚瑟和lu'lu一样,都害怕看到雅克生病的样子……
雅克是残忍的,就像亚瑟的朋友说的,残忍,就像一封信刚刚写好了日期,却又硬生生把信纸揉烂了,雅克就这样离开了自己的天使,即便亚瑟也说雅克是自己的天使……
雅克不想让亚瑟像自己一样有一天看着自己爱的人一点点死去,不想牵绊一个年轻的生命……于是他选择了不辞而别……虽然残忍,但是,爱他的亚瑟会懂得的……
其实亚瑟也是有些悲观的年轻人,他曾问室友,十年后我们会在做什么,然后自己回答,有可能一事无成……然后他喜欢看已经不在世的作者的书,他会去墓地陪着他们待一会儿……看到雅克疲惫的样子,他会微皱眉头,吸一口烟……但是当躺在雅克的病床上躺在他胸口的时候,却说着,我们在一起会很快乐的……
法国人整天到处抽烟,讨厌死了。
本片又名《1之初体验》“我对你没有一般想法,只有特别想法” 叠成球的袜子,垂下的皮带,一上街就唱歌的男孩,蓝色的被套,及很多蓝色的房间,粉色衬衣。三个人的床,特吕弗的墓,路易和路路,医院的脱衣舞,常在星期天写的日记…“罗曼史对我遥不可及,我的时间都花在老调重弹…在爱里,学着玷污美”
上帝啊,请让德隆尚停止散发魅力,我要被他迷倒了,既想和他谈恋爱,又想让他做我爸爸。
90年代氛围是迷人、忧伤且绝望的,表演是好的,甚至连矫情都是现实主义的,但观众依然和影片半自传式的真挚情感隔了好几层,这种尴尬多半来源于导演在调和舞台感和情节剧这两种元素上的失衡。
有品位的音乐、镜头小清新、帅哥,几乎是这类同志片标配,何况男主还是《湖畔的陌生人》男主。能看到摆脱平权影子的当下欧洲同志故事,还是很开心的。看到《水手奎雷尔》海报也很惊喜,吐槽一句,男主角用诗人奥登、惠特曼的经历泡帅哥这事,在法国可以,在中国恐怕泡不上吧。
雷恩的海,巴黎的河,于佩尔的海报,雾港水手,Suede,惠特曼,Vondel公园,金发错恋,阿姆斯特丹,拿破仑画像,特吕弗墓碑;生得畅快,死得从容。“我爱你,太美好,时间会知道”,可倘若我们没有时间作证,就让我去狂恋,哪怕我只能得到你,爱的终章。
爱情戏实在拍得太美了,对白也是金句不断,这种浪漫小清新也是奥诺雷的强项;可惜后半部分把重点转移到疾病和死亡的沉重话题上后,奥诺雷显然有些不知所措了。
“做爱不会失去任何东西”,射天下精彩之精,做天下可爱之爱,每个人细小的爱与欲,溶成一个时代集体的喜与悲。
法国人是用诗在说话。「“美心”是幻想,“惠特曼”是人尽可夫,“凡德尔”是对别人而言不完美,却完全契合自己,“错金发男”是意外之喜。“布列塔尼的小兔子”,是以上的总和」。可惜千言万语汇成一句“你来的太不巧了”。“我爱你,老头”是他无力承受的生命终章。
已经太老,无法死于青春;在错的时间,遇见对的人。非常散文化的叙事,像被带回了新浪潮的光影。两个主角绝大多数时间都是分隔的个体,只有通过书信和电话,他们的生活才交织在一起。——这也许就是爱得远一点,但爱得久一点?导演不擅驾驭艾滋这样的沉重主题,但选歌品位依旧无敌...
在菲律宾奎松电影节看的,多角度、私人化地表现欧洲同性恋人。由于只有英文字幕,许多对话意思理解不清;看来豆瓣上一些解读增加了一些了解。但我对此兴趣不大,也不值得去找有中文字幕的看第二刷了。
3.5 色调不错,人物关系有趣,其他的相当平庸。全片基本就是布尔乔亚的有病呻吟(字面意思),和120击鲜明对比。男配一句话已经一语道破天机了:同样是艾滋病,他们在act up,您丫跟这儿干毛线呢?
褪去同性元素与沉重的艾滋话题,完全是一部不乏幽默的清新爱情小品,滑进幽蓝夜幕,在巴黎的长街上邂逅、漫游、交谈、倾听,彼此错过的生命前史,在电话和书信中慢慢缝合——“我跟今晚的月色一样哀伤”,说爱令人羞耻,且需要勇气,这份勇气在死亡阴影笼罩前夕,让他们葆有纯真与尊严;添加的迷影与文学元素较符号化,配乐虽好但过满。
第一回觉得音乐用太多很可怕。
如果你是同志,肯定会加一颗星;如果你住在巴黎或者对巴黎心存幻想,肯定会加一颗星;如果你相信一夜偶遇的美好,肯定会再加一颗星;如果你不相信死亡的黑暗与爱情的希望永远是对立面,那星星肯定就加满了,如果还没满,那就再想想位主演之间的火花吧
不要问我为什么。肯定没奖,也不要问我为什么会没奖。与兰波同名的小伙子,像Lagarce的剧作家,像Daney的记者,Koltès、Guibert、Collard的文字,亨德尔、Cardinal、Anne Sylvestre的音乐。没想到Cache Cache Party还能把人听哭。结尾的One没用最著名的版本,而是选了哈利·尼尔森的彻骨悲凉。
像是一出忘年之交版的“爱在三部曲”,走走停停,聊聊文学和爱情,一辈子就过去了。夹在生和死之间的病,把两个更偏向哲学层面的状态拉向了世俗。是宁可忍着肉身苦痛也要苟且地贪欢一刻,还是为了最后的尊严坦荡荡拥抱死亡女神?既已经生而为人,何不花光自己的力气,好好向这条天赐的生命致意。
加这么多蜂蜜的酒为何还是醉,抱这么紧的你我怎么还是冷。你来得真不巧,看到的我不是人尽可夫的风流,就是插满导管的落魄。幸好影院里嘘声的男子、挽着我喋喋的女人、床上尴尬的老友,还参与过这无疾而终的恋曲。刚刚听到你的留言,说是有个好消息。我的布列塔尼男孩,今夜的生命终于因你而有些快乐。
#Cannes71# 这片好过同类题材好过「120bpm」不少,文体有作者风格,人物关系有趣,故事讲的也很巧妙,有不少很真挚的体验,又不过度煽情,余韵悠长。就是可惜不少地方还是没绷住。“too old to die young”,奥诺雷真是个金句满天飞的导演啊。
年度最浪漫镜头,我颁给那条被脱下揣兜里带走的内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