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一直在追问,成长到底意味着什么?但这个问题的答案好像五花八门,每一部关于成长的电影,似乎都有属于自己独特的视角,但是这些视角好像也有共性,最终,成长的道路总会被归结到一点上,那就是懂得了一些事情,或者是接受了一些现实种种。妥协,或许是吧,也可以叫认输,小孩子成为成年人的过程,总是要放弃些什么,然后接受些现状的。
我们姑且叫他认输吧,这不是很好听,但是却很实在,其实就是这么回事。成年人看来,那些孩子们在成长期的所作所为,多少有点幼稚。在成年人已经成型的价值观中,认输不是一件丢人的事情,这是生活的本质核心,但是让孩子接受这个观点很不容易,因此,处于青春期的孩子要妥协,或者说要成长,总是要经历一些让自己痛彻心扉的事情。算是一种代价,但是大多数时候是值得的。
今天给大家推荐的这部电影,讲的就是这样一个核心,它是一部西班牙电影,印象中的西班牙电影,主要是以悬疑片见长,单纯去研究一个小孩子的心路历程的影片近年来并不多见,本着物以稀为贵的道理,看完了本片,然后发现,原来真的挺不错,一个公路电影,一个简单的道理,两个人的救赎旅程。
《十七岁》片名就已经说明了本片讨论的故事的核心范围了,这是一个介乎成人与小孩的准确的时间线,跨过了十七岁,你就需要对自己的一言一行负责了,十八岁是一个人的成人礼,同时也是一个人结束自己少年时代的标志。但是不一定每一个跨过十八岁的人都能顺利的成人,区别就在于十八岁到底怎么过,没有人给出了准确答案,但总有人去尝试过。
十七岁的小男孩很孤僻,他因为从小跟哥哥长大,缺乏必要的家庭温暖,因此变得暴躁且偏执,后来因为盗窃进去了少管所。在那里,他总喜欢不断地去尝试越狱,因为那样可以为他迎来一个礼拜的禁闭,这个喜欢独处的男孩最终为了一条狗改变了生活轨迹。这条狗在他的照料下,跟男孩逐渐的形影不离。不过就在他即将要度过自己的十八岁生日时候,小狗被送人了。得知这个消息的男孩一下子深受打击,他又变回了之前的模样,并最终开始重新越狱。不过这一次,他成功了。
回家后的男孩找到了自己的哥哥,并说服哥哥带着即将不久于人世的奶奶开始了自己寻找小狗的旅程。
这部电影的精彩之处就在于,全片都洋溢着的细腻的情感。两个原来水火不容的人,最终通过一起旅行而重新认识了自己,这一点也契合了现代大众的痛点,很多人对于旅行的痴迷就在于此。不管你是熟识还是陌生,只要是一起度过一段时间,认真地度过一段时间,合适就会永远的合适,而不合适就会一直不合适下去。
哥哥起初对于弟弟的不理解,源于两人之间角色的定位,哥哥一直扮演着一个父亲的角色,但是却忽略了哥哥本身的角色,而弟弟对于哥哥的怨恨也有赖于此。在旅途中的哥哥,渐渐的脱离了父亲这个角色之后,弟弟对于他也就很容易接受了。两个人开始站在了同一条水平线上,因而之后的对话以及相互理解也就容易多了。
但是很显然,对于这段旅程的意义而言,弟弟的收获似乎是更多的,从第一眼看到自己养的小狗,开始变得活泼,到最后终于放下执念,重新回到少管所,弟弟起初要同哥哥一起走下去,最大的原因在于自己很迷茫,不过后来随着两兄弟之间互相理解,弟弟终于明白了小狗的选择。这个世界上所有的事情都是会慢慢的改变的,一切都不会一直是自己看到的那样。弟弟的心结一点点的打开,最后终于撕碎了那本书。
对于所有需要成长的孩子而言,长大成人,往往意味着自己要接受一些事情,接受一些自己之前不愿意去触碰的事情,开始的时候,弟弟认为脱离了社交,自己也能活得很开心,而且从他的小狗可以看出来,弟弟认为很多人都是这样,因此,弟弟一开始是孤僻的,偏执的,且自私的。
但是随着旅途的不断加深,他终于能设身处地的为别人着想,挽救哥哥的爱情,让病危的奶奶重获新生等等。弟弟终于明白了这个世界并不是自己想的那样一尘不变,当自己想要开始新生活的时候,一切就都会变成另一幅模样。这是他在少管所待了将近两年不能达到的成就。因此,这更加凸显旅行的意义了。
成长的路上,我们总要经历一些妥协的时刻,但这并不意味着一切都颠覆了,这个世界很大,并不是没意见事情都能如愿,接受这些不完美,或许才会迎来更美好的时光。
十七岁就是这种空气里的灰尘都在飞扬,你的心可以突然因为一个人跳得好快好快。不得不说最感人的是林克铭一直默默站在王蕾的窗外却没有去找她,等她走出来又忍不住抱住她的那一段。我很难受,我想从你这里得到一点安慰,我是我怕你反感.然后两人相拥的时候简直不能再感动。我不知道你为什么难过,可是我看到你难过,我也很难过。
外表静默,而内心狂热好孩子!大人们口里,你所有的罪,都并非对人所犯。你不忍结束的除了旅程,还有严酷灿烈的“青春”。并非每个人的青春结束时,都能眼含热泪。它甚至像孩子拿在手里的气球,一不留神,就飘走了。
“青春”是个永恒的话题,从《红楼梦》到《猜火车》…无数人用无数的方法,描述了自己手里的那个“气球”,就像电影《十七岁》里的气球,温暖、明亮、动人。
出乎意料的惊喜!影片简练流畅,以真实、幽默的镜头语言表达了对社交障碍综合症少年的关切。
赫克托虽然有社交障碍缺陷,但他有两个常人不及的特质:聪明,从不说谎。但他最大的问题不是社交障碍,而是搞不清法律戒线。在他将满十八岁时又因偷窃进入少管所。作为心理治疗的一部分,教导员鼓励他接触并培训一条狗狗,这使赫克托的精神有了依赖,在得知狗狗被领养后,他情绪失控,逃出了少管所。失意的哥哥本来一直像父亲一样照顾弟弟,在劝说无果后无奈的和弟弟带上濒死的奶奶,踏上了寻狗之旅。所以说,这是一部公路电影。
影片很容易让人联想到那部著名的《雨人》。公路,兄弟,从冲突不断到和解。但《十七岁》完全做到了“特立独行“。赫克托虽然表面上对哥哥举报他怀有恨意,但其实影片一开始就交代的很清楚,他的内心世界情感非常丰富,对他来说亲情和承诺是无比重要的。奶奶,狗狗,哥哥,就是赫克托的一切。
兄弟俩情感的冰雪消融是无声无息的,这个过程充满了回忆,导演幽默的笔触貌似不经心,但从没脱离主题。当爱作为隐含的主题被慢慢的挖掘出来闪现她的光芒时,没有人不为之心动。赫克托每次离开时都会对久卧病床并濒死的奶奶说“在我回来前不要走开哦”这句话时是很严肃的。
这段寻狗公路旅程,兄弟俩都是收获满满的,弟弟找到了温暖,学会了控制,哥哥找到回归的路,也达成了和女友、堂兄的和解。
必须一提的是男主赫克托的表演丝丝入扣,不留痕迹,表现了极高的水准。音乐制作团队也奉献了以吉他为主的舒缓动听的BGM。
今天人特别不舒服,但是还是很想写影评啊,因为我觉得超级治愈的,可能我个人对外公外婆的念想,超过了任何人,所以17的她说要带着病危的奶奶踏上找狗狗的路程,虽然才两天,但是整个情节是比较不拖沓的,他明显是个心地善良型的表面问题少年,心里并不坏且很暖,但是对社会的认知,有那个年少应该有的叛逆和一定的偏执。哥哥最后还是感化了弟弟。。。。
哥哥为了早日把即将成年的弟弟送回感化院,只好帮他去找狗。他们带上弥留的奶奶,开着房车开启了两兄弟久违的旅程。17 岁的埃克托尔与一只像他一样胆小、冷淡的小狗建立了牢不可破的友谊,这是少年感化院重返社会计划的一部分。小狗被领养后,伤心不已的埃克托尔逃出去寻找它,并在哥哥伊斯梅尔、奶奶库卡、两只小狗、一头牛和其他动物的陪伴下踏上了一段非凡的旅程。
6.5/10 没想到又关于狗... 但幸好主角本人有故事
17对的少年如此聪明,没有人帮助他申请个大学吗?
如果我要下辈子注定是个残疾,那么希望投胎到这个一厢情愿の善良的西班牙。。。。
超级治愈的电影,我们总是在不断失去中成长
我应该是被电影流露出来的那种最真挚温暖的感情所打动。即使成年后我们依然选择成长,是因为我们一路上总是会背负很多责任,要尽力去完成。有时候我们能扛过去,而有时,却只能放下骄傲坦然的接受失败,即便如此,坦然的那一刻便是成长,扛起的那一刻,同样也是。
又一部关于自闭症的影片,一部公路温情片。故事很丰满,但似乎又过于满了。其实这样的故事单纯一些为好。另外,西班牙人太爱说话了,导演将话语塞满了每个空间。电影有许多桥段还是相当有趣,但作为一个整体,却显得缺乏连绵的力量。
千里寻狗记。和哥哥和解的旅程。「我不想让这段旅程结束。」
美好的心灵写就的善良剧本,人若真有这么简单真诚该有多好。其实特别讨厌看发达国家的熊孩子戏,但这部暖得我鼻酸。从头到尾笑中带泪,特别好。
谁会有这么开挂的十七岁,会开锁,精确地实施偷窃计划,会背一大本刑法,学什么会什么,给他几本驯养小狗的指南书,很快可以像兽医一样对犬类的各种病症问诊,关键是懂报偿,爱护小动物,奶奶中风之后也不肯放弃她,叫sheep的狗狗找到新主人过得很开心,他也不再钻牛角尖要把狗狗偷回来,他认为狗狗过得好才是真的好。高智商犯罪一定不可以是真的反社会反人类,而高智商可能带来的情感障碍和认知不协调,也必然从信息的搜集中会有一个出色的推理,以及情感关系习得性的疏通,也即,真的高智商有一个优先项是会支持群体中大多数人的价值倾向,会利于人类整体的进步。所以,我们的担忧都是多余的,他不会把事情搞砸,相反,连哥哥也从两个人的寻狗之旅中获得了某种顿悟和救赎。如果《彩虹照耀》中的妈妈是圣母一样的存在,17岁的他则与天使无异。
刀子嘴豆腐心两兄弟温暖治愈的房车之旅(首映的时候剧组还把狗狗也带到了红毯上)
稀疏平常,《篷车之旅》同款片,眼看着男主用一个表情演完整部电影。
因为一条狗而改变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CJ41187o3
厚积薄发,到后面句句话根本听不得,一听就眼眶湿润,这俩兄弟的公路旅行,在争争吵吵中看到了对彼此的羁绊,狗狗的设置也贯穿全篇,结尾的嚎叫和吹口哨遥相呼应。
亲情是一剂良药。
弟弟太天才了吧,没有个双一流、985、211等大学的免费录取的结尾,不开心。影片开始就是屡教不改的盗窃,但却是一部从头到尾都写满了善良的充满治愈的非常有意思的公路片。
弟弟看到曾经陪伴自己的孤僻狗狗在别人家里那么快乐,便没忍心再带它出来
好巧,《四百击》60年后的《十七岁》又有了安托万那种run run run的即视感。
狗狗:Love is not possession but appreciation. “因为我在乎,在乎你过得不好。”“人生就很讽刺,所以你也要学会讽刺呀。” Cristina&Manuel很高兴和你们成为朋友。
为了狗子的出行。社交障碍的弟弟为了一条狗逃出了感化院,哥哥为了早日把即将成年的弟弟送回感化院,只好帮他去找狗。他们带上弥留的奶奶,开着房车开启了两兄弟久违的旅程。最后当然是经历了种种磨难,回忆了儿时的种种美好,兄弟俩和好如初。爱其实包含放手,当弟弟看见自己要找的狗很快乐的时候,他放弃了把狗要回来。人们总以为自己聪明到知道进退,其实总在无意间对爱捆绑。
有个哥哥的感觉应该很棒吧。另外写简介的人到底有没有看过片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