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主义佳作还有前年的《全职》,它是专注讲一人一事一题的小格局电影,看上去没有一丁点摆故事讲哲理的野心,偏偏做到了大题小做、以小博大,独具匠人之心。
很少有电影只是让镜头坚定地追踪一个单身母亲披星戴月的上下班路,一个接一个微观的现实生存问题诚诚恳恳地、事无巨细地冒出来,孩子无人带,经济没来源,县城太卑贱,巴黎路太远,新工作难找,服务业难干。事实上,已经无需再设计新的戏剧张力,足够还原的生活风暴自有席卷心灵的力量,罢工潮引发的交通系统瘫痪的情景刻画,足以让人身临其境地窒住呼吸。被危机重重的音乐节奏紧追慢赶着,母亲步伐滚烫、情绪紧绷,每次被无解困境逼至不得不突破分寸时,她是情有可原的、令人唏嘘的。
不必说理和升格,电影已经在微观格局里完成了叙事闭环,全职母亲的奔走和热泪成为了记录大多数的影像,不需要编造故事也能感同身受。
《À plein temps》
真实到欲哭无泪,恐怖却疲心乏力
彻头彻尾的现实主义恐怖惊悚片,把正宗纯熟的生活苦难塞到每个观影人的嘴里,可大多数人都选择细嚼慢咽早已习以为常,不过是生活常态。
看完开头争分夺秒的几分钟就已被深深至郁,剪辑如此紧凑,跳转如此急促,很可能就因为多喘了一口气、少跑了一步,这一切看似平和的生活就要瞬间崩溃,一个单身母亲要照顾孩子同时兼顾工作的紧绷状态被拍出来搬到荧幕上原来具有这样巨大的心理冲击力。简单质朴的画面响起往往只会在特工电影里主人公们执行“不可能的”任务时才会出现的紧张配乐,追求幸福生活,甚至都不奢求富足,也何尝不是一个“不可能”的任务,只是这个特工没那么多高科技设备,也没有高智商同辈,更没有可供选择的后备,唯一的出路唯有奔跑,追赶上那即将启程的列车,马上就要罢工的计程车。好不容易爬上了车,才发现原来一车人都是生活特工,无不疲于日日奔波、苦于夜夜难眠。
生活从不怜悯他人,好在人却懂得互相搀扶。邻里的出手相助对于处在窒息边缘的我们显得尤其珍贵,感激之余也容不得慢下脚步,只能在人挤人的城轨上用闭眼捕获转瞬即逝的暂停。最后的最后,被好工作幸运录取的泪,开心苦涩都不过是开启了另一场只允许赢的角斗赛、只可以冲的马拉松。
被泪与汗模糊了的双眼看不清这恐怖的生活,只有哭着干下去的幸存者才有资格硬挤笑容,佯装轻松,而输了的人只会孤独的死去,无人问津。
就简单写写看完之后的感想吧。
电影的节奏非常紧凑,像是一把刀,逼着你走每一步,走不动了就会马上刺你一下。镜头从朱莉的脸慢慢推进,观察她被岁月击打过的脸,伴着并不踏实的呼吸声,闹铃响了,开始了一天又一天的无休止的工作和琐事。工作、家庭、罢工带来的交通堵塞、银行账单、抚养费。单亲二孩宝妈没有被生活击倒,没有公共交通,就早点起,把孩子托给邻居,拼车。没钱就贷款分期给孩子买蹦床。工作很忙也做的井井有条。但是生活总是给你意想不到的重击,想把你打的一蹶不振,但是朱莉总是撑下来了。好多时候我以为她会嚎啕大哭或者轻生,就那么倒在轰隆隆的铁路上,结束这么痛苦的生活,但是她偏偏就无声的留了一滴泪,然后把它用手指抹掉了,再也没哭过了。一个人挺过来,找到了新的工作、喜极而泣,和孩子们去公园度过了开心的一天。
我好像看到了自己的妈妈,看到了童年那段日子,爸爸喝酒不管我们,妈妈一个人带两个孩子“丧夫式”生活。小时候妹妹想吃一块钱的qq糖,妈妈因为没有钱,又哄不好妹妹,只能东拼西凑找了一块,买了。哄好了这个小怨种。也经常打几份小时工,但是回家还是会做好我喜欢的饭菜。晚上去夜市摆摊,一个人骑着摩托车带着大包小包的衣服和支架,一晚上卖一百块,这样我和妹妹就能吃一顿汉堡了。这样的日子都是靠她一个人过来的,小时候我总是想为什么她不离婚。一个人虽然辛苦,但是再也不用受气。看完《全职》还有这么多年的难熬日子,我懂了,这么多的日子,一个人难熬,一个人去照顾两个孩子饮食起居,生活学习还有自己繁重的体力劳动,熬不过。妈妈选择忍辱负重的凑合活了。
经济学的硕士最后也要去超市面试收银员,学历在4年家庭主妇的日子里迅速贬值,以后我会不会变成这样呢?但愿不会吧,世界上应该有千万的女性也在这个困局里。挣扎煎熬着,有孩子叫一声“妈妈”,这样的苦日子也就不会那么苦了,忍忍也就过了20几年。怎么解开这个困局,我也不知道,就是不婚不育吧大概。希望老天和社会都能体谅一下女性,给她们一点活路吧。
我所谓“感同身受”之所以打了引号,其实有夸张的成分。只不过当年在西欧留学的经历,让我在观影的同时,看到影片中的建筑和角色匆匆的身影,习惯性地带入并闪过了久远的记忆片段。这里只说说我的几点个人感受,希望有助于朋友们更细致地理解本片。
关于交通:
我当年是在比利时留学,也时常游走周边列国(尤其荷法),这些国家大部分的社会运营方式和民众生活习惯可以说是相差无几的。由于均为富裕的发达国家且人口基数相对较小,人们的主要出行方式还是以私家车为主。公交、地铁、火车等交通网络成熟但体验感跟中国完全是两码事儿。简单地说就是,很多时候等某一趟车可能要30-45分钟甚至1-2个小时(小镇等跨城镇线路尤甚),车次时间很清晰,但也很准确…错过了就是错过了。这就是为什么整部影片中角色一直在为了赶车而奔波的核心原因。因为按照咱们国内习惯,错过一趟车大不了等下一辆呗…但是在欧洲,错过了很可能意味着再等一个小时,也很可能导致当天的计划被全盘打乱。至于火车,因为国土面积较小,跨城坐火车上学上班是较为常见的,只不过如果不开车而单纯全程依靠公共交通路网,那么必须具备较为强大的时间管理能力!由此再回望影片,想象一下,如果是单身一人应付这样的客观局面可能还能应付,但对于两个孩子的单身母亲且家中无人帮衬,能坚持一个星期都算是了不得了!
关于罢工
上一段关于交通说了那么多,那么这时再带入想一下,如果碰到罢工呢?…欧洲的罢工是真罢工啊,提前一两天通知民众,到点儿说罢工就罢工,一点儿缓和的余地都不可能有!那么对于完全依赖于公共交通上班谋生的女主…朋友们自行想象带入吧!估计相当多的人就“缴械投降”、“爱咋咋地”了…但是女主为了谋生啊!自己可以一天不吃饭,孩子不能少一顿啊!所以厚着脸皮搭车(甚至给搭过车的人打电话回问…相信不论在任何国家哪种社会,应该都是一种有失尊严的狼狈不堪了罢…)
PS:我们还是发展中国家,还要随着父辈们的道路继续奋斗。但是对于已经高度发达富裕的那些国家的很多人来说,他们确实已经忘记了自己有多“幸运”,享受着世界上绝大部分国家的人民所不曾有的福利,却不依不饶地为了自身的更多权利而动不动发动行业罢工,哪怕触及交通、卫生、邮政、银行等民生领域,不惜国家部分性地瘫痪…我时常想,这究竟对不对?…
关于找工作
因为整部影片有一条主要脉络是关于找工作和应付现有工作的,所以再简单聊一下欧洲人工作方面的情况吧!但这个话题太大了,而我不过是有几年欧洲的生活经验罢了,所以不展开说,单纯贴近影片中的人物特性简单谈谈我对于此事的认识。
相信有部分朋友会觉得影片中酒店管理者和同事对于主人公的请假调班等请求似乎有点儿苛刻。嗯…咋说呢…我觉得真实情况就是这样的。我相信在国内,大部分人(不论就职于国企、私企甚至外企)如有像主人公那样临时请假调班的请求,一般情况下领导不会太为难的,毕竟女主严格意义上也就有意识地翘班了一次(当然代打卡是禁忌,我个人觉得如果换做是我宁可不打卡也不能代劳,这在契约社会属于欺骗行为,而欺骗行为在欧洲是属于非常羞耻和恶劣的行为),其它的都是“利用规则”调班或因为罢工的“不可抗力”,在我们看来都是“可以理解”的。但是对不起,在资本主义国家,特别对于社会底层和低层级上班族来说,就是没得商量的,完全得看老板的素质、性格和心情…再加上西方人说话办事不会拐弯抹角,那么对于我们国内观众来说,可能就会觉得缺少些人情。但是事实如此,因为那压根儿就不是一个人情社会。
PS:上下班的体验跟国内也完全不同。我们这边儿不论事业单位还是国企甚至996,我相信绝大部分人都没有做到上班时间完全“忘我”地工作,刷个手机抽根烟睡个午觉甚至“加班打游戏”都是常态。但是在欧洲,任何一条都可能被判“极刑”。反过来,下班离开公司,老板还是客户打电话一般不会接的,再打就告你!加班看心情,加班费一分不少。
我的一点儿体会
上述说了那么多,我主要想表达的是,通过我记忆中在欧洲生活期间关于公共交通的经验同影片产生了共鸣,即便我是一个生活在东方中国的男性,我依然能够理解影片中那位生活在法国的单身母亲的难,她的日复一日地疲于奔命,和她那化妆时止不尽的泪水,以及孩子同学父亲帮忙修好了热水器后情不自禁的吻(那压根儿无关男女情爱,只不过一个长久疲累的女人,在某一瞬间依靠了一个久违的肩膀的那种难得的喘息和狂喜),都反映了她内心的那根时刻紧绷着却又绝不能断的弦!
最后反观我们自己,纵然生活依然在跟我们时不时地开着玩笑,但我猜很多人活得还是比她轻松的吧?那就请珍惜所拥有的吧!即便不是的话,依然可以尝试同影片角色共勉,去相信那一分一秒的坚持,都是为自己多赚一分一秒的可能罢。好好吃饭,好好睡觉,睡眠有时真的好宝贵!
电影取名为全职有双关之意,主人公朱莉既有一份酒店领班的全职工作,同时她还是一名独自抚养两个孩子的单亲妈妈。事实上,朱莉拥有经济学硕士学位,她希望改变现状谋求一份市场调研员的职位。在这样的背景下,大龄、单亲母亲、在职求工,这些重担单单一个压在普通人身上都让人喘不过气。然而,就是在这样的困境下,电影的最后她还是得偿所愿。影片没有展示主人公多么辉煌的过去和个人卓越的能力,也没有吹嘘这段经历的励志热血,而是将她的无奈、彷徨和失控淋漓尽致地展现在荧幕前。
朱莉的处境难以承受,主要有两个原因:经济紧张、时间失衡。
作为酒店领班,她领有一份稳定收入;作为单亲母亲,她享有前夫法定认定的赡养费。然而,这份蓝领薪资水平可能较为微薄;前夫不定期消失,拖欠赡养费。同时,朱莉为谋求工作需要付出一定的求职成本,其中就包括了职业正装的消费、交通和住宿花销。此外为了保证孩子的照看,除了孩子的日常花销,她还需要额外支出一笔费用用于邻居奶奶的看管答谢。在这样的情况下,朱莉不得不透支信用卡来维持逐渐失衡的现状……
朱莉的双重全职身份:母亲、职员使她无法分身。
影片开头,一阵急促的闹钟声叫醒的早晨就像场与时间竞赛的大战。叫孩子起床、准备早餐、送孩子到邻居家,赶跨越大区的早高峰……如此繁忙的早晨,就这样日复一日。作为酒店领班的她,还要带领新人上岗、处理客人因宿醉而一片狼藉的洗手间。为了抓住难得的面试机会,朱莉不得不利用午休时间将收拾客房的工作任务提前完成。她还教唆新人虚假打卡来形成自己仍在岗工作的假象。即便全力以赴,她的面试进展还是不顺利,加上上司识破谎言面临着失业风险;因罢工导致的交通瘫痪又使她无法准时接回孩子回家。
那么留给她个人的时间又有多少呢?电影的配乐使得观众一直处于焦虑、担心的状态之中。除了紧凑的配乐,主人公身处的环境一直充满各种嘈杂的声音,同事的聊天声、车站的广播声、邻居和上司的抱怨与职责、孩子的吵闹。除了拖着疲惫身躯坐在陌生人车中片刻的思索、蜷缩浴缸里难得的放松,朱莉的世界很少有安静的个人时间。她仿佛已经被身份的枷锁牢牢地困住,不能喘息。
在双重全职下,朱莉似乎面临着深刻的身份认同矛盾。
一方面,她希望自己是一位称职的母亲,然而在单亲离异的家庭背景下,却又显得力不从心。她对孩子事事亲为,为了孩子的生日聚会,用本就不充裕的时间用心准备生日派对。从花费大价钱买下蹦蹦床,挑选贺卡邀约孩子同学参加,费力租车一人赶在生日前装卸游乐设备,悉心布置餐点都能看出她不愿自己的孩子因父亲的失职而缺乏童年的快乐。一方面,她的形象在邻居奶奶和奶奶女儿的眼里是一位疏于照料孩子、不称职的母亲。总是将孩子丢给外人,总是失约接送,一心扑在工作上。
主人公身上还有另一重身份认同矛盾,“高学历职业女性”和“酒店客房蓝领”。拥有经济学硕士学位的她,没有一份自我认可的职业。包括在求职市场调查员时,朱莉向面试官隐瞒了自己“客房主管”这份工作经历。当邻居奶奶好心为她介绍超市收银工作时以便照顾孩子时,朱莉一开始的选择是婉拒。但是,当她求职无门时,在电脑荧幕前经过斗争后还是删去了自己的高等教育经历。高学位仿佛是另一层枷锁牢牢地拷在她的身上,生活的重压让她不得不不情愿地脱下这个“光鲜的负担”。但当她隐瞒教育经历后,还是没有得到超市收银员的工作。
幸运的是,电影的最后朱莉如愿得到了当初的梦想offer并接到了前夫的留言电话。但是等待她的,到底是摆脱困境后的欣喜和希望,还是迎接新的一场时间斗争?荧幕没有给出答案,生活会吗?
相信片中开头的一段早高峰,几乎每一个初入职场的人都感受过,拥堵的交通、等不来的公交,只能在寒风大雨中看着不断流逝的时间干着急。
朱莉作为一个经济学硕士,婚前是个事业心极强的市场调研员,却在离婚后为了孩子被迫成为酒店领班,甚至最后失去经济来源向生活妥协去超市应聘收银员,这一幕和《82年的金智英》中金智英去超市应聘一样,店员说:我也上过大学呀!不得不说这真是社会的一种悲哀。
但电影终究还是给了观众一个美好的结尾,朱莉最终得到了更好的工作。但这份工作,她就算全力以赴,能应对吗?她的孩子怎么办?周围人已经不会帮她照顾,还能指望连孩子生日都忘了的爸爸吗?所以朱莉的困境,不会解决。
结合目前韩国打破世界的低生育率,这部影片真是今年最好的避孕药!
单亲妈妈茱莉的一天是这样开始的——清晨的闹钟总是在五点前响起,她从不赖床,甚至意识早在闹钟响前便清醒。 送两个睡眼惺忪的儿女到保母家后,快步踏上前往巴黎的郊区火车。 住在远郊小镇,茱莉平日搭乘至少两小时的车,到一家市中心的高级饭店担任房务领班; 而如此早出晚归的紧凑生活,也只有在哄孩子们上床、褪下「超级母亲」的样貌后,才有机会泡上一顿奢侈的热水澡,将来不及回顾的日常碎片一一拾起。
一天,当茱莉终于接获一个梦寐以求的工作面试,一场全国大罢工却突然爆发,城市交通大乱,也让依靠大众运输工具往返工作与家庭的她,乱了原本维持的紧凑、规律步调; 她的迟到、早退,引来上司无情的刁难、保母的为难与同事的不解,然而这一切都未能将她击倒,为了这难得的翻身机会,茱莉于是决定冒险......
《失速母亲》(Full Time)是加拿大新锐导演艾瑞克. 格拉维尔(Éric Gravel)在 2017 年拍摄首部公路喜剧长片《Crash Test Aglaé》后的第二部剧情长片。 自魁北克顶尖电影创作学校协和大学 Mel Hoppenheim 电影学院尔毕业后,格拉维尔便长年于法国生活、发展。 其作品中时常体现法国的社会脉动,而茱莉一角的灵感则取材自导演的童年生活,以及独自抚养他长大的父亲。
「我小时候也住在巴黎远郊,住在那儿的人们确实有不少必须每天往返巴黎工作。 只要日常中一出现某种变因,或许就有可能使他们的一天陷入困境。」 ——Éric Gravel
导演自法国的黄背心运动(Mouvement des gilets jaunes)前便开始构思剧本,舍弃传统的「说教」语境,以一幕幕的生活细节营造出人们在社会压力与彼此牵连的机制下,被迫与时间对抗、立场与现实矛盾的困窘。 格拉维尔刻意将茱莉的生活与罢工运动双轨并行——同样身为底层劳工的她支持罢工,理解工人是为了更合理的工时与生活质量而抗争; 然而即使站在相同的立场,现实里她不仅迫于生计无法参与,更讽刺地,因罢工而停驶的列车,也成了她顺利度过一天的最大阻碍,仅能对着空气小声怒吼,自认倒霉。
電影中暗藏幾個很「法國」的背景元素:茱莉每日搭乘的火車 P 線是巴黎遠郊通往市中心的要道,最遠可達位於巴黎外省的 Château-Thierry 城堡等地,進城的通勤時間起碼需要兩小時。許多負擔不起首都高額房租與差強人意居住空間的人,便退而求其次,落腳外省或遠郊的衛星城鎮。另一個元素則來自法國國鐵大罷工衍生而出的「共乘文化」,片中茱莉常因中斷的地鐵交通,被迫在車陣中尋找願意載她一程的陌生人,也讓觀眾得以觀察到,罷工陰影之下的日常,市民間彼此互相援助或為難的面向。
一再上演的罢工抗议、停摆的市区交通...... 藉由夹缝中生存的小人物视角,彰显追求正义或公平的社会运动所引发的副作用——如同茱莉的窘境般,仅仅只是错失一班火车,他们的日常便会偏离常轨。
或许你对饰演本片主角茱莉的法国演员罗蕾·卡拉米(Laure Calamy)并不陌生,以法国影集《找我经纪人》中的忠心秘书诺耶蜜(Noémie)一角为人熟知的她,2020年以《我的驴子、情人与我》(My Donkey,My Lover&I,法文原名 Antoinette dans les Cévennes)荣获凯萨奖影后,在欧洲影坛大放异彩。 这次凭借《失速母亲》描绘社会里寻常可见的单亲母亲样貌,获得了威尼斯影展地平线单元最佳女主角。
「当我读到剧本时,我发现它足足有194个连续镜头,一般的电影平均也只有90个。 但我想也因为这疯狂的节奏,这部电影才有办法产生巨大的共鸣,只因它紧凑得如此真实。」 ——Laure Calamy
有别于《找我经纪人》以及《我的驴子、情人与我》中的喜剧诠释,卡拉米带领观众在灰蒙蒙的巴黎天空下,展开一场一个平凡女性与时间的赛跑、以及社会对女性期待的角力。 原法文片名「À plein temps」在字面上为「全职」之意,她在片中忙乱穿梭于巴黎的身影,即是社会中许多「全天候、随时待命」的母亲缩影。
离婚后独力抚养一双儿女的茱莉,婚前其实曾有份体面的市场营销研究员工作,还是位经济学硕士。 「我宁愿在高级饭店指导一群女佣,也不愿意在这当超市收银员。」 在一次接近深夜与保母的谈话中,茱莉苦笑着回答,同时反映着对新工作的向往——正如所有未婚、初出社会的年轻男女,她对自我成就依旧有着渴求。
然而,现实中单亲妈妈的身份,却让她在生活间挣扎,更无暇顾及个人成就。 没有协助抚养儿女的失踪前夫,迟来的赡养费让生活入不敷出,工作时孩子们也只能托付给小镇附近愿意照顾、但老迈的太太...... 剧中的许多细节,昭示着社会体制并不全然具备支持单亲家长的安全网。 另一幕,保母略带尖锐地问道「但你有想过孩子们吗?」 ,镜头随之带到茱莉睡得香甜的一双儿女——独力撑起一个家显然对旁人来说不足够,生活中必须花更多时间陪伴孩子、工作上必须展现出更多热诚与上进,个人成就也许该妥协、收起——「亲职」、「自我成就」以及社会对一位「满分女性」的期许,成了一道难解的课题。
在社会夹缝里求争存的挣扎,在外人眼光轻易批判审视下,成为一位「母亲」——尤其是「单身母亲」,更被迫使放弃一些真正的自己,这么理所当然,如此理直气壮,让《失速母亲》成为一部引发女性深刻共鸣的社会惊悚片。 导演运用流畅的剪辑,将茱莉庸庸碌碌的忙乱日常,佐以Techno 音乐创作新星 Irène Drésel 时而冷静自持、时而张力涌现的配乐,刻画一位美丽而平凡的母亲蜕变故事; 令人不得不屏息的叙事节奏中,让看似琐碎、平庸的生活片段,都成了高潮迭起、令人动容的省思。 而最后那相对温暖的结尾,像是一天暮色降临前回归的平静,始能于片尾感谢名单淡出之前,终于松了一口气,缓缓说着:「一天又平安地过去了。」
85分鐘的窒息在最後終於迎來一絲喘息,一度以為她要臥軌,但當著孩子們應該不會這樣做。缺席的alex和把他的好意誤當情愫的父親朋友,人在極累的時候大概都想找個依靠吧。法國好歹只有育兒和交通壓力⋯⋯
结尾泪奔。罢工只是撕裂伤口的一阵风,时空的复沓将无数巧合消解为宿命式的无解,以天计数的焦虑感被压缩至分秒。每一镜掷地有声,紧绷的剪辑让偶然的定格如卸下千斤担时长吁的一口气。狂奔的身影,强装的笑容,堵塞的城市,呼啸的列车,还有游乐园上下起伏的“飞船”前激动而苦涩的泪水。我们需要光荣的左派电影,永远需要。
节奏非常得好,那种无力感能够让人感同身受
电影依靠的是外部压力下所产生的压迫感,它在社会层面上给工薪阶层的观众的感染力是感同身受的。剪辑节奏跟音乐节奏十分合拍,处处把握着人物情绪上的起伏,也决定了全片的节奏。
与男人相比,大概是对方更多的是可以选择放手吧。或者再找个女人解决孩子的问题,继续当撒手掌柜。但是女人就不行,女人撒手了她就成了令人嫌弃的松子。不婚不育才是拯救女性的唯一可能。
换一下国籍,讲的就是住在燕郊的单亲妈妈每天跨省通勤,因疫情管控八通线停运,只能天天拼车或者骑共享单车上班,最后因频繁迟到被公司辞退的故事。
这是我近来看过最紧张刺激的影片,全片没有枪支,连刀片都没,更不会有血,却比最近看过的《犯罪都市2》《魔女2》《灰影人》等等全部打包加起来都要紧张刺激得多。一个有俩娃的单亲妈妈,跨市上班,遇上罢工,凌晨就得起床把娃送到接送上学的保姆那,然后赶去巴黎上班,还不一定有车(因为罢工),还要一边面试新工作——没成的话,现有工作大概率也完蛋。 看完最大的感受,除了无比紧张,就是再次感慨:还好没娃,生活万岁。
剪輯和配樂將生活的窒息感拉滿,讓打工人感同身受,使人筋疲力盡,然而又不得不急速前行,結尾的一通電話,是失序生活的終點嗎,又或者是另一段失序生活的起點,而很多時候,有機會失序反而成了一種幸運。在個人生活失序的明線背後,是社會層面失序的暗線,視角聚焦在小人物,言外訴說的皆是大時代。
速度感做的很棒,剪辑、摄影和配乐相得益彰,女主的生活节奏让人窒息,结尾也收的很漂亮。
沉浸式体验职场单亲妈妈疲于奔命、被生活暴击的每一天。结尾峰回路转,但感觉又是一场新的战役。法国左翼作者们写的剧本,有时真实得让人想喊救命...
女主性格很不讨好啊,感觉周围的人都欠她似的,比起很多中国打工人来说她这样还是可以了
数度被导演的视听调度逼到濒临休克……
#venezia78 working mother 看本片应该会有感触吧。我不是working mother ,但深受交通系统罢工的困扰,对女主深深的同情。影片描写一个生活困境中的人却没有煽情,节奏紧凑,drama逐渐升级,摄影、配乐、表演都到位。片中几乎都是女性角色,除了保安和前夫必须是男性之外只有儿子同学的父亲是男性。
法国参加今年北京国际电影节的比赛片,获得最佳音乐奖。导演确实不错,把影片处理得一气呵成,毫无“尿点”,在行为中刻画人物的性格、心理、情感;显示了不错的叙事功力。结尾给了一线“光明”,但也限制了影片立意的深化和扩展。
太好看了,都不舍得看完…
单亲全职妈妈城郊跑通勤,节奏紧凑到几乎无法喘息(怒赞!),估计这编排得让太多苦逼的上班族感同身受了,快到最后真的揪心以为暗示她要卧轨了。。。好吧,最终的设计算是抚慰了一下下,尽管现实世界不可能有如此结局
同事和上司眼中的我,怕苦怕累常迟到,翘班开溜耍滑头。只有自己知道,为了生活我早已尝尽苦头。邻居和朋友眼中的我,早出晚归不顾家,东奔西走瞎忙活。只有自己明白,为了生存我已经焦头烂额。外表光鲜亮丽,内心千疮百孔,整天强颜欢笑,整夜辗转难眠。为何总是疲于奔命?只因我身为人母,我只能赢。新时代的现实题材惊怖电影。她很怕,怕迟到,怕催款电话,怕电车过站,怕工作出错,怕面试失败,她的胆战心惊,每个月薪四千供房贷养孩子的母亲都感同身受,太累了,累到没时间去思考自己究竟多累。这种累不仅表现在剪辑上,她的所有时间都除了工作,就是在去工作的路上,她的大部分空间属于公共空间(交通工具,工作环境,社交环境,采购环境),只有小小的浴缸才能装下片刻自己,就连哭泣也只能与化妆一同完成!比起鬼怪,夹缝生存是距离最近的恐怖。
至少房子是自己的,孩子是自己的,社会上的工作也没多少不公正的对待。中国真的惨多了……
看完之后,觉得这片子又重又轻的。重在每个女人当了母亲瞬间变成劳碌丫鬟命,轻则这个妈妈面对的除了育儿最大的困难是通勤交通问题。很难想象这么一个妈妈在国内的话要面临多少东西......喜欢泡澡戏的隐晦表达。(话说法国导演为什么这么喜爱这种美好结局呢?un autre monde,goliath都是,有说服力吗?Est-ce qu'on peut y croire?non. Ça nous donne l'espoir? non. L'humanité hyporcrite.
原来我们不知疲倦,穿街走巷,和时间赛跑,为了爱情。现在我们疲于奔命,朝五晚九,和人生赌注,为了特么的生存还有核酸证明。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