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昨天刚看完,首先想聊一下有关影片创作上的一些想法。
从影视从业者的角度看,在不了解导演bo背景的前提下,最初我觉得很像YouTube博主作品拼接(抱歉...
胃口被音乐和形式吊起后,耐着性子看到二三十分钟左右,片子节奏开始加快,导演的黑色幽默进行集中放送。Bo自弹自唱、自己打光、布景、拍摄,串联起了有关交流、性、展示自我、接收信息等话题(不得不说有才,表现力、和对画面、音乐的把控真的很强...
独处一室的设定,很容易放大一个人的情感波动。在Bo愤世嫉俗、妙语连珠、自命不凡、忧郁或careless的表现下,其实不难看到一颗柔软、脆弱、敏感的真心,它多多少少能够激发共处现代社会的我们的共鸣。
反反复复的视角变化、打破第四堵墙、自我对话,在形式上又足够抓人;情绪和形式一同,塑造了良好的影片节奏。
你在看他,而他也在看自己。他是自己,也许同样是夸张后的你我。
最让我感到兴奋和受用的一点,是片子在段落间处理表达形式的手法:布偶剧、广告、MV、油管节目、套娃讲解、甚至真人游戏的形式轮番上阵,与每一段讨论主题的高度贴合,让人get到笑点,又不觉得形式过分违和。唯一有点遗憾的是,有时可能形式有些喧宾夺主,分散了对内容的注意力。
整体来看,说是喜剧,引入了观察自我的视角后,后半段却让人很难轻松地笑出来。不难感觉到,这个为期一年的创作实验,倾入了导演特殊阶段很多的所思所想,它像是一部以本人为记录对象的纪录片,区别于以生活纪实和坐采为内容的传统纪录片,它记录了导演的“可视化观点”(各种风格的自制音乐录影带)和不同阶段的创作状态。
全片看完,让我很坐立不安的一点是,我们花很多时间学习某种“专业做法”,却非常可能被这个艰难习来的“正确”,框在一种思维定式中,畏缩在安全区不再进步;很小的可能和一定的机遇下,很少的幸运儿能够花更多的时间和勇气,去做一些自己想表达、从风格到内容完全属于自己的东西。
当然,没有「不用打基础,随意发挥即可」的意思哈哈..
以前跟朋友讨论音乐时,我有一个反复强调的想法就是,好的制作人从来不会拘泥于音乐类型(“f**k the genres”)。所谓集大成者,即能够融会贯通、取用各种类型的音乐元素,服务于自己想要表达的主题,而不被所谓的规则束缚。但实际上,自认或公认达到一定高度的状态,并非尝试创新的必要条件,有时甚至会碍手碍脚。保持感受力、表达欲和开放的心,或许才是延长创作生命的方法。
2
而从单口喜剧的爱好者来看,显然这是一部非常规的作品。人们熟悉的单口,是一方或大或小的舞台,演员站在舞台上,在一定的时间内,用几乎三句一个笑点的频率,搭配以肢体、表情、道具、互动、音乐等辅助手段,密集地输出观点和笑料。
单口的内容,十之八九是表演者取材于个人生活和时事;而攻击弱点、冒犯和禁忌,则是最常见的手段;在逗笑人们的同时,表演者往往力求用观点来引起共鸣和思考(不过真的很少能做到就是了...很多还是非常肤浅的...
另一个常被提起的点是,单口喜剧演员的心理健康状态普遍堪忧。为什么?一笔带过的说法是“喜剧的内核是悲剧”,确实不免俗气。但如果你每天都需要思考“如果触及人性更深的一面”这种问题,来达到更好的演出效果,也许这意味着,你的日常就是要直面痛苦,还要试图为它寻找意义/答案...也许就没那么难理解了。听笑话很轻松,但说笑话的人想的东西却绝不能止于此。
在片中,能看到Bo作为前单口喜剧演员,逐步暴露心理状态的过程,从戏谑、自娱自乐到焦虑、烦闷和愁苦...其实我不解的一点是,为何一个心理疾病患者,要把自己置身于一个封闭环境中(即使肯定与外界有接触,但孤独的创作环境在我看来也是比较危险的),冒着很可能加重的风险?况且还在一个特殊的生命阶段(30岁左右)和一个处在新冠这种非常态的社会背景中...
看到结尾bo走出门后发现自己置身舞台,也许很多人也许会想到《楚门的世界》,不同的是,他想逃回屋里却发现门已紧闭,舞台下已经哄堂大笑的音效...而屋里的bo看到这一幕,最后露出了一个转瞬即逝的笑。
然后面对短暂的片尾字幕。
一种想法向我袭来:这是一次赌博,他的筹码就是自己的创造力,和想要完成一个作品的决心而已。
“苦难馈赠的礼物”的表达,在我看来绝对不准确。我们一定是有足够强烈的欲望驱动,为了获得什么,才会投身于苦难、咬牙坚持(天灾人祸的情况除外);靠精神力量驱动,一直向着舒适安逸的反方向前进。满是伤口、血脉贲张的双手接过的,怎么能叫是馈赠。
还是蛮感动的。很长一段时间内,这可能是我看到最值得推荐的「类单口喜剧」。
自己在家能用各种小物品和光效营造各种各样的场景很有意思(白女ig那里简直了),让我经常忘记他其实是在同一个房间里拍摄。 前半部分的一些讽刺和创意总是让我会心一笑(袜子的哲学part),此时博用歌曲调侃生活,这种有思想的技术宅白男形象让我忍不住想起pewdiepie的一些点评视频,但是和pew点到为止的内容不同,博的思考更含蓄,更深刻,看着很有意思(对自己的视频做review,再对自己做的review的反应再review,点出自己的想法+小讽刺)。
但是后半部分有一些内容让人很不安(模拟游戏),偶尔意识流的唱段不知道是刻意安排还是单纯insanity。。特别是合成的笑声响起,虽然烘托了气氛,或许真正有观众在看的时候,我们会说这是尖刻的幽默,但是一想到博一人完成所有,这种由创作者独自添加笑声反而像自己对自己的嘲笑,变得毛骨悚然。
后来一看到各种producer名单又释然了,果然背后还是有团队的嘛,那么整个表演,幽默,讽刺,绝望等等情感就艺术性很强了。想出这样一个主题,果然喜剧的内核是不变的悲剧嘛。。
想起snl里小芳谈过自己有过严重的焦虑症,但是他呈现给观众都是很棒的表演,受邀当嘉宾的时候表现自然,各种梗也信手拈来;听说柯南在上学是也是为了想段子没日没夜的工作。喜剧人为了娱乐大众需要千变万化的面孔和各种奇思妙想,这一定不轻松。
Bo这次真是豁出去了。两个明确的感受:有抑郁症经历的观众和没有的人观感差别应该会很大;另外Bo很明显的中气不足,大部分bits都是strong start abrupt ending,开头两首歌之后提醒了一句“don't expect smooth transitions-”,但说这话之前就怒切了好几回。也不是话没说完半成品,就是“说到这份上够了fuck you take it or leave it”,跟What和Make Happy的bits比起来就是省了每首歌最后的exposition,之前掰开揉碎和你讲讲道理“we all deserve love, even on the days when we aren't our best" / “you see he was lashing out with sexist language because he had his heart broken.” 这次什么messages除了那么两三首歌其它基本上全省了,就像socko说的不要把教育你的责任放在我身上很特么累的(讲了两句血淋淋的现实就被无情扯掉送回limbo,Bo是chomsky粉头吧)。这一点在Jeffery Bezos两段上体现的超级明显简直特么笑死了。
看第三遍做了个小笔记每一个bit和结束方式(记录名称非歌曲官方名称):
opening Robert is a bit depressed / abrupt ending
heals the world with comedy / abrupt ending
(monologue) smooth transition / abrupt ending
facetime with my mom / complete song abrupt ending
that's how it works / complete song violent ending with messages spelled out
(monologue) social consultant /
white women's Instagram / complete song fades out
(monologue) can anyone shut the fuck up /
unpaid intern (reaction video) / abrupt ending
Jeff Bezos / abrupt ending
(monologue) social media is a bad idea /
sexting / abrupt ending
(monologue) subscribe my content / prolonged eye contact
be funny in a room teaser / complete but not, end with "one more (take)"
hold me accountable / abrupt ending
(monologue) 30 years old /
I'm turning 30 / abrupt ending song
(monologue) don't do it /
intermission window cleaning
I don't wanna know / abrupt ending
game stream / complete bit
feeling like shit / abrupt ending
(monologue) ATL /
Welcome to the internet / abrupt ending
(monologue) I'm not gonna finish it /
jeff bezos / abrupt ending
(monologue) live comedy / complete
funny feelings / full song full message
(monologue) breakdown bit / abrupt ending
(monologue) I'm not well /
get your hands up (all eyes on me) / abrupt ending
ending song / comeplete sing full ending
step out of the room bit / abrupt ending
it'll stop any day now
这是天堂吗?
还是只是白人女的Instagram
拿铁拉花艺术
小南瓜
毛茸茸、舒适的袜子
浮木雕成的咖啡桌
鲁斯巴德金斯伯格的摇头娃娃
狐狸的针绣
《指环王》里的随机台词
被错误地引用为马丁路德金的名言
这是天堂吗?
还是我看到的是白人女的Instagram
她最喜欢的她妈妈的照片
照片说明写着
真不敢相信
你离开已经十年了
妈妈 我好想你
我想念和你一起坐在前院
还在想办法搞清楚没有你我怎么活
现在好多了 可还是很难
妈妈 我有份工作 住在自己的公寓里
妈妈 我有男朋友 我很喜欢他
你的小女儿做得还不错
妈妈我爱你 给爸爸一个拥抱和亲吻
羊奶酪沙拉
逆光的吊床
简单的一杯红酒
无比衍生的政治街头艺术
从Urban Outfitter买来的捕梦器
复古的霓虹招牌
三个小词 几只鸽子
她手指上爱人送的戒指
这是天堂吗?
还是只是白人女的Instagram
(netflix官方中字)
7.5/10,PG-13。在Netflix看完发自内心的鼓起了掌,并告诉自己,得把这部片子下载下来,反复学习。
忽然开阔了自己脑洞。天呐,一个人在家呆一年也能把生活过的如此有趣。我也应该把生活过的有滋味一些。看这个视频的时候就在想,自己要拍这样一部视频的话,需要有怎样一个阅读量,需要那些技能,以及几年之后可以有这样对生活放松的态度,几年才能攒出那么多想法,并有能力落地。
有较高的画面质量,舒服的视效,而且都在努努力就可做到的范围内。推拉摇移,简单拼接,一台投影仪,几盏变色灯,不需要特别专业设备和技能。用形式的创新来替代高昂成本的技术画面。把生活中各种思考,社会问题的反思,用轻松幽默的态度拍成一个个独立的小故事。我想宋飞拍《宋飞传》的目的和本片一样吧,把一个个毫不相干的段子演出来,拍成一个东西,拓展单人脱口秀的形式。本片男主甚至更近一步,虽然宋飞是单人脱口秀,但拍的电视续集还是找了一堆人,而本片在疫情的背景下,自然而然的真的是一个人演。
很喜欢贯穿整场影片的那种“说了很多,但又什么都没说”的空虚寂寥感。
There it is again, that funny feeling.
最后结局更是让我拍手叫绝。还以为门外透出来的是通向幸福的希望之光,结果开门后,聚光灯却打在身上,原来门外只是一帮audience who is just making fun of you,and they just want some jokes. 想回去,门却已经被锁死;剩下他孤身一人,独自面对这个荒唐的世界。
感受很复杂,当作comedy看的话差点儿意思但好像没办法更有意思,当作艺术作品看内容上没什么新东西,持续瓦解包括自身的一切来建构舞台主体性是巨大的自耗。“过度幻想主体性,把私人性焦虑提升成庄严的哲学问题,容易导致女店员式的形而上学”。bo是天才,但这是一条穷途末路。
花样繁多,有趣但是不好笑。帅哥很有才华,但是才华不在喜剧上(
显然不是单口喜剧特辑,而是一部实验电影(我认真的)。作为喜剧,这可能是喜剧史上最让人不安的九十分钟。房间被高大的主人公塞满,显得格外狭小,所剩无几的空间又被膨大的孤独与焦虑填满。他解剖个人,进而分析社会,再退回个人,将自己的不堪与丑陋放到台前,就像是将自己的内脏摊开,然后疼痛、崩溃、哭泣。用喜剧治愈世界?不,喜剧什么也治不了。因为这一切已经不再好笑了。
我觉得只有四颗星。但是考虑到创作者的玻璃心,用爱发点多给一颗。
音乐、灯光也太好了。前段反类型,后段致郁,就不再是喜剧了。
存在主义危机,Apathy‘s a tragedy and boredom is a crime.
太致郁了,我认为这个不是comedy,就是包含了黑色幽默元素的影像艺术品,以一种实验纪录片的形式呈现,还略带点行为艺术的意思。Bo真的是天才艺术家。解构自我、燃烧生命或许不是最高级的艺术主题,但起码显示了艺术家的真诚。而且,抛开超级棒的音乐,其内容包含了时下主流的对web2.0的批判思考,让它具有了大众性,不会过于私人化、情绪化。但是,这种把自己剖开、摊开在观众面前的表达对自我损耗巨大,不宜多用。此外,观众如果观看重复的个体叙事,不仅会审美疲劳,也会感染抑郁情绪(在标签里写stand up comedy真的是诈骗)。我在整个观看过程中充满了担忧,好怕Bo会拍着拍着伤害自己,甚至真的在40岁前自杀。
临近结尾bo举起相机竟忽然给我一丝赫尔佐格般摧枯拉朽的原始力量 无论如何 无论如何 希望你永远快乐 w/ Leon // 20210602 两天反复看了很多遍 all I ever wanted was a little bit of everything all of the time
冷漠是悲剧,无聊是犯罪,而隔离的本身就是一场自我内耗。 # Just call me up and tell me a joke.
don't watch it under mental health crisis.
灯光魔术师、流行文化观察员、新晋pornstar、自我批评家Bo Burnham。居家耶稣的造型十分性感,上一场疑似告别演出的劲歌热舞后回到小黑屋,这一场就真的在宅内上演一个人持续内耗、解构一切的精神现象学。写实呈现的崩溃哭丧教人堪忧,但步出房间象征他挣脱自我思想囚笼。有毒儿童节目、模拟隔离游戏、无穷自我剖析影像最高。
live play、reaction video、white woman Instagram这三段够我笑俩月了,整部特辑就是制造快乐48分16秒的梦幻actualization,更多自省和元表演,他的焦虑呐喊因观众的缺席更显虚无。最后一幕太考夫曼了,希望Bo能从创意、技巧和风格如此纯熟的自己身上找到宣泄的可能。
Good comedy makes you happy but great comedy like this makes you feel everything. Dude's like a relatable white Jesus.
Bo是一个很有才华的generalist,他什么都做得不错,但在这些领域都没有做到顶尖。为这种有新意的呈现形式加一颗星
我的爱人回来了,他带着抑郁症又回来了
Thank you sexy Jesus for this work of art.
我觉得已经不能属于“脱口秀”的范畴了,各式各样的影像形式,更像在搞一个实验的art project,小哥自己在家做灯光布景拍摄剪辑原创音乐,真的太有才太会玩儿了
Not worth 5 stars as a comedy special but after 5 years at a time like this, a brilliantly fabricated work of art #Andy Kaufman on the moon; Bo Burnham in his room
Reaction、White Women’s Instagram和Turning 30真的把我笑坏。Bo Burnham真的有观察生活,但更重要的是,他用了七八个月的时间在筹划这个video,拍的过程又历时一年多,自己一个人录制、写歌、表演、剪辑,是花了多少时间和精力呀!如果是我的话,不到半星期就放弃了。所以天才真的也是得靠坚持和努力才能发光的。超一个方向一直努力,才能积累到实实在在的技能,而不是一直感叹自己生不逢时怀才不遇,不知不觉就把岁月蹉跎了(譬如我)。
好致郁…一度不忍看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