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血战西盘岛》人性之作!
1939年9月1日,希特勒发动对波兰的战争,二战开始。西盘岛波军二百人,对抗德军三千四百多德军的进攻。以小博大,以弱抵强,最要命的,没有外援! 影片很真实,至少看上去真实,不空假。 最真实的体现就是战争的残酷对士兵的心理摧残。每分每秒都面对死亡,身边的战友一个一个在自己面前残死,谁不怕?!有士兵精神崩溃了,有的吓傻了,木讷寡言一动不动,三个士兵偷偷跑了,后来被抓回来,在海滩上冒着敌人的炮火被自己人处决了,最要命的最高统帅苏夏尔斯基少校得了炮弹休克症,几度想投降! 但是这丝毫不能撼动他们的英雄形象,反而更真实。 因为,首先他们是人,然后才是英雄。 士兵在战场上精神崩溃或者被吓傻,现实中是存在的,二战中各国都出现过精神崩溃的士兵,日本,英国,法国,美国都有。《集结号》里张涵予说过,“头上飞子弹,裤裆里钻炮弹,谁不尿(sui)?!” 相比之下,唯有抗日神剧里的天朝军人视死如归,一听说要上战场送死了,各个如吸血鬼见了鲜血般兴奋异常,还争先恐后的表态,“让我去死吧,早就等着这一刻啦!” 影片最后发人深省,投降,对还是不对? 天朝,信念高于生命,投诚,自古便被鄙夷,史册单独开出一列“贰臣传”,宁死不屈,舍身取义,千古传颂,反之,骂名千载。但是,投诚真的就不好?无谓的牺牲真的可以传颂?!
2 ) 这是什么血战
1 羊癫疯指挥官一心投降 打个屁呀
2 德国人没有战术意识 漫步上来 被打 死人 再漫步回去
3喊了好几次坦克坦克 结果连毛都没有
4德国人开个火车过来 故意被炮轰么 这么二啊
5就这么几栋房子 飞机 舰炮都搞不掉 这是玩花样呢
6波兰人除了拉步枪 开机枪 就是包头怕死 哪里有什么血战
7战斗激烈到居然有时间喝酒 烧饭 海滩洗澡
3 ) 延展阅读
4 ) 好看但不是好看的战争
我觉得演员是想演好这部剧的,因为很沉重,也能看到演的基本没有出戏的点,但是导演没有把握好节奏。
作为一部战争类型的电影,我觉得起码的兵与兵之间的战斗是应该贯穿始终的,战友间的互动和对手的互动,可导演似乎比较注重官层的内心纠葛,战与降贯穿了剧情的后三分之二,或者说一开始导演就有意在渲染投降的气氛,先是高层都认为德国肯定会进攻,库伯却坚信不会,也是他一直坚持到最后不降。
大胆猜测,这才是导演侧面想要展示的东西,那些长官也并不怕死,可是这种实力差距下,只会死更多人,难道那些兵对他们不重要么,起码电影中表现的很重要。7天的坚守只能拖延不能战胜,除了期盼友军别无他法,所以伪造消息,鼓舞士气。期间各种小插曲,送烟、“叛徒”、伤员、不信任、幻觉等等,同样是在渲染死亡,特别是战争带来的死亡。
就上面的气氛、感情我觉得已经表现的很不错了,或许是塞的太慢,什么都想涉及到,而缺少了篇幅去表现热武器或冷兵器的画面。特别是排兵、行军、撤退的画面,太业余了,这。。。根本不是战争,是小孩过家家,剔除炸弹、子弹、火焰等武器,这根本就不是严肃的战争,这就很可惜了。。。
战争总会让我想起我的团长,里面烦了那句“能赢”,可我知道现实中几乎不可能,或者几乎不可能的以惨烈代价达到最好的效果。就这部影片,从头开始,屡屡脑海里回想起能赢的画面,我下意识都会说不可能,这才是影片想要表达的吧,明明不可能却实现了,尽管伴随着投降的画面结束了一切,可那是战争啊!!!难道全员阵亡才够凸显这份坚守的壮烈之情吗?
5 ) 关于战争中的“人性”-观波兰二战电影《战西盘岛》后感
西盘半岛战役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德国入侵波兰的第一场战役,约200名的波兰士兵于西盘半岛的军用转运站上防守了在各方面皆占压倒性优势的约3400人的德军攻击。影片开头,上级下达给西盘岛守军最高指挥员的秘密命令是没有后援,坚守12小时之后自主决定战事。这样的一个开始和命令,冥冥之中其实已经昭示了结局。实际上,他们坚守了7天,相反期间波兰很多地区和城市沦陷,甚至波兰政府也在第6天逃离了华沙(首都)。第7天,西盘岛波兰守军最高指挥官决定投降,以保全大部分士兵的性命(波兰阵亡约20人,德军却阵亡200-400名士兵)。
再看大的背景。《英波共同防御协定》形同空文,波兰上至政府下至底层军民都妄想英法会立即对德出兵,但事实上并未给予抵抗中的波兰任何军事援助;德苏也早已秘密协定瓜分了波兰,西盘岛战役结束10天后,苏联就入侵波兰。面对法西斯德国的铁蹄,波兰只不过是一枚不起眼的绊脚石而已,不到一个月全境沦陷。所谓弱国无外交,命途多舛的波兰终躲不过大国博弈的牺牲品的命运。
再说电影本身。影片中有顽强的抵抗,有为鼓舞士气的国家广播,同时也有悲观和逃兵,有犯病和投降……同样是正面题材的战争电影,对于从小看着《铁道游击队》《狼牙山五壮士》《董存瑞》等英雄化了的电影长大的我们来说,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野和思想空间:真实的战争应该是怎样的?悬殊巨大胜负已定的情况下,投降可耻吗?战争状态下,生命个体还有没有抉择生死的权利和对人性起码的尊重的权利?《战西盘岛》里,最高指挥官在执行了上级命令坚守12小时后,开始考虑投降;7天后,并没有弹尽粮绝更仅阵亡不足20人的情况下就宣布投降;尤其指挥官在听说一次空袭死了8个人后痛心疾首的剧情,让我们这些看着中国神一般影视剧长大的人的神经受到极大的触动。鉴于此,再一次向欧洲电影致敬!
纵观以前和当下国产战争电影,共产党永远是正义宏伟不怕死的;国民党则是利益熏心、形象猥琐、腐败和作战无能的;日本鬼子是凶残的,美国侵略者是邪恶的。共产党军队的机枪一扫,敌人就成排倒下。不是网络上还出现过某电视剧一人徒手把日本鬼子撕成两爿的剧照。一颗手榴弹可以炸下侵略者的飞机,一把飞刀竟然可以灭敌重炮。严重的不尊重客观事实和历史。中国战争题材的各类电影里,正面人物的形象永远是一样的:思想正义、不会犯错、不懂得害怕,更不要说投降了。殊不知把人塑造成了神的同时,其实恰恰掩盖了每个人与生俱来的个性,泯灭了最可贵的人性。所谓的爱国主义教育与宣传要做到如此虚夸的地步,是中国电影界的悲哀,也是统治阶层和国民的悲哀。
残酷的战争之下,很多人其实都会做出同样的牺牲,任何战士站在当时董存瑞那个位置,看着身边战士一个个倒下,同样也会徒手举起炸药包的,我们并不需要去过分夸大和神化。同样,我们也要尊重人性,尊重每个个体生的权利。尽管西盘岛的波兰守军只阵亡了10%不到的士兵只守卫了7天就投降了,但并不妨碍波兰人民把西盘半岛的战斗做为抵抗侵略的象征。诚然,中西方人类发展史的不同、文化思想的差异,在战争中的表现就会不同。二战中的日本军队也是宣扬宁死不屈的武士道精神。只是在现代这个资讯发达、世界大同的社会,中国电影人必须学会尊重客观事实,尊重人性与个性,尊重历史。作为电影人应该走在前沿,拍出优秀的真实的人性的电影。
——馒头20140420
(欢迎加入电影爱好者QQ群:193047993(影视交流、资源共享、影评))
6 ) 波兰拍这部电影就是打自己的脸
看完这部电影,我感觉到波兰快速被德国攻陷不是因为国家小,而是因为军队素质差,电影中一开战,波兰军队由军官到士兵想的最多是如何投降、逃跑,做的是自暴自弃、对自己人开枪、和上级互殴,最高级军官下的最多的命令是“投降”,最后真的以投降收尾。都不知道为什么波兰要拍这部电影,简直就是给自己打脸,这部电影应该叫《投降西盘岛》,波兰军队真恶心!
7 ) 看不懂的血战
很不明白为什么这部片子会起这样的一个名字,血战西盘岛。连一个像样的战斗场面都没有,海滩上的战斗简直拍的就像是儿戏一样,德国步兵端着冲锋枪很悠闲地向前望着,时不时站起来往前跑两步,然后再被波兰士兵一片一片地扫倒,我觉得抗战的神剧也不会如此吧,至少小日本还会拿着机枪打一下。看过隆美尔的步兵进攻,德国陆军的战斗力就是这样的?整个电影的主体发生在那所房子里面,影片展现的无非就是零星的交火以及不断出现的被吓傻以至于会凭空讹传敌人坦克来了的军人,这不是英雄,在战场上这只是一群被吓傻的待宰的羔羊。波兰人到底想要表达什么?没有铁血没有慷慨赴死,有的只是怯懦或者近乎病态的好战,封锁一切外界消息以使军队像个傻子一样依照他的意志钉死在要塞,这是人道的吗?宣布头像的命令以后却又想到自杀,为什么不在命令起效前选择像日本武士一样冲向敌人呢?至于说里面的最高军事主官,一开始被吓得半死,后面又不停的出来要求投降,这是血战的宗旨吗?
总的说来,这部电影看不明白到底想要说什么,而且战争场面也很烂,给人的感觉就是在很平淡的战斗中度过了几天然后吵了一架最后决定,投降算了吧。很烂,最好别看
8 ) 《二场对德战争》
《二场对德战争》
最近上映的《斯大林格勒》恶评不少,感情戏终究不能代替战争片啊!为了缓解当初想再睹巨大牺牲之战争帷幕的“失望”,只能转而找二部真的战争片来看!
大家都知道,二战德军,对波兰进行了闪电战,从而拉开全面二战的帷幕!
看片先读史:
希特勒上台后便发誓要报这一箭之仇,也许在他看来,波兰甚至是比法国更不可饶恕的敌人。更重要的是,波兰位于欧洲东部,东接苏联,西临德国,南界捷克斯洛伐克,北濒波罗的海,战略地位十分重要。而且波兰是当时英、法在欧洲诸盟国中军事最为强大的一个国家。德国如果占领波兰,不仅能获得大量的军事经济资源,而且还能大大改善自己的战略地位;既可以消除进攻英、法的后顾之忧,还可以建立袭击苏联的基地。野心勃勃的希特勒以极快的速度重整军备,在短短几年间就把德国从《凡尔赛条约》下的受辱者变成欧洲最强的军事强国。
1939年9月1日凌晨,德国突然出动58个师,2800辆坦克,2000架飞机和6000门大炮,向波兰发起“闪电”式进攻。9月3日,英、法两国被迫对德宣战,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
我们看得第一部影片就是描写1939年9月1日凌晨全面侵略中的一幕!《1939,血战西盘岛》,它发生在格但斯克(又名但泽自由市,若您喜欢阅读君特·格拉斯的小说,诸如《猫与鼠》、《铁皮鼓》等,您就不会对这座城市陌生)。
不到200名波兰士兵,阻击了将近2000德军整整七天,除了让波兰自己YY一下,感觉有点解恨,“令波兰人大呼过瘾”,其他的,或许就是关于战争的思考啊、人性啊等等大杂烩了!
不过其对于波兰人确实属于有意义:
早在西盘半岛战事进行时、德军继续于各地顺利挺进时,波军于本战役的表现即鼓舞了各地的人群,甚至一直到战争结束后仍被视为一个抵抗入侵的象征,有如波兰版的“温泉关”。波兰诗人康斯坦第·高什斯基(Konstanty Gałczyński)为了本战役写了一首诗:《西盘半岛的士兵之歌》(Pieśń o żołnierzach Westerplatte)。这首诗也反映了一个在二战结束后数年的著名误解:西盘半岛守军战至最后一人。1943年,波兰亦有一支部队为纪念本战役而取名为“西盘半岛防卫者第1装甲旅”(1 Brygada Pancerna im. Bohaterów Westerplatte)。战后数年,也有数十所学校或船只被命名为“西盘半岛英雄”或是“西盘半岛保卫者”。一直到今天,该地的兵营和警卫室的废墟仍旧保存著,其中一个警卫室被迁至内陆数百码,改建成一个博物馆,并以什列斯威格-荷尔斯泰因号的两枚280毫米炮弹撑起它的入口。
西盘岛之战可以延续7天的一个主要因素,其实还是在于武备!
波军守军182名士兵和27位在战争即将爆发时、征召而来的后备役平民。转运站上有一门75公厘02/26式野战炮、两门波佛斯37公厘战防炮、四门81公厘wz. 31炮击炮。驻军稍占优势的是与他们单位人数不成比例的强大机枪火力,共有41支机枪,其中有16门为重机枪。另外还有160支步枪、1,000颗手榴弹和40支手枪。
但是,因为这个西盘岛实在太小,具有的战争意义也太小!
闪电战中,德军突破波军防线后,以每天50至60公里的速度向波兰腹地突进。这是人类战争史上空前规模的机械化部队大进军。波兰人进行了顽强抵抗,战马与坦克搏斗,步枪与火炮对抗,在一次又一次的绝望挣扎中,上演了一场实力悬殊的大屠杀。而另一边,英、法两国虽然在西线陈兵百万,却始终在工事背后,按兵不动,宣而不战。这场所谓的战争后来被称为“奇怪的战争”或“静坐战”。丘吉尔事后讥讽道:“巴黎和伦敦以为坐着就能把那笔债躲过去。”9月6日,波兰政府仓惶撤离华沙,迁往卢布林。9月8日,德国装甲师到达华沙外围。9月17日,大局已定,波兰彻底陷落。
9月18日,德苏两国军队在布列斯特至力托夫斯克会师。希特勒希望赶紧占领华沙,命令德军必须在9月底之前拿下华沙。9月25日,德军开始向华沙外围的要塞、据点及重要补给中心进行炮击。9月26日,德国空军开始轰炸华沙。9月27日,华沙守军停止抵抗。9月28日,华沙守军司令向德国第8集团军司令布拉斯科维兹上将正式签署了投降书。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的第一个战役,仅用了一个月的时间就结束了。在波德战争中,波军阵亡约66000人,伤10余万,被俘40多万人。德军阵亡约10060人,伤30300人,失踪3400人。希特勒对波兰的入侵实际上是一场赌博。他疯狂地启动了战争的机器,拉开了一场人类战争史上规模之巨前所未有的世界大战的帷幕。
第二场战争,那就是经典影片《斯大林格勒保卫战 (Stalingrad 1989) 》。
若西盘岛是拉开二战帷幕的一个焦点,那改变苏联卫国战争进程和整个欧洲战争格局的就是斯大林格勒保卫战 。
斯大林格勒会战是法西斯德国遭遇的战略范围最严重的失败,不仅终结了德国南方集群自1941年以来保持的攻势局面,而且直接造成了苏联与德国总体力量对比的根本变化。从世界范围看,斯大林格勒会战与同时期发生的中途岛海战及阿拉曼战役一起,构成了1942年底反法西斯战争大转折的标志性事件
苏联红军从此基本掌握战略主动权,开始从战略防御转入战略反攻和进攻。会战的胜利坚定了全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斗争的必胜信心,巩固并扩大了国际反法西斯统一战线。法西斯集团在斯大林格勒的失败,震撼了整个法西斯德国,动摇了仆从国对它的信任。
其他更多意义,我们就看电影,并展示一些旧照片,来诠释吧!
波兰主旋律,场面一般,想要塑造英雄未果
很呆板的战争片。
第23人看过。Execute the order. 看的是英文字幕。。。
喊打喊杀的可以看看,某地钢铁厂也是投降,不过最后是谁输了呢
很高兴,在银幕上,还有和中国一样无敌神勇的抗战军队。
西盘岛之战是拉开二战帷幕的一个焦点,200波兰士兵浴血奋战阻击德军2000人,
人物刻画其实还不错。
根本没表现出“波兰小凡尔登”打得有多艰苦……
战斗画面还可以,枪林弹雨
友好访问不友好,列日兵工廠的8毫米勃郎寧自動步槍才是自由的基石。
好故事拍不出好电影,可悲可恨的波兰
投降西盘岛,战争中的人物状态描绘的还可以,战斗场景只能说是乱。
2013-132.
波兰军人真心窝囊
九月一号到九月七号的浴血奋战
开头还蛮有兴致看,看到一半就觉得没啥好看了,反正就是一直不停的坚守阵地。。。。。没有很高潮的地方。
二战电影本就很少,这部拍的还不错,就是略显沉闷。德国人咋那么没用?
开篇的黑白历史片段很吸引人,感觉电影的回忆会很大气,但结果并没有令人印象深刻,感觉就是倒数着战争结束的天数来结束观影的,人物性格不分明都分不清谁是谁
谁说的抗日神剧,明明都几把投降了
今年少见战争片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