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大变局之梦回甲午》:从定远号到辽宁舰
相传数百年以前,一群渔民在海上遇到大风浪,绝望之际看到火光和召唤,一对老人招待了他们并赠送了食物,问及小岛,老翁笑答:“老朽姓刘,此乃刘家岛”。后渔民再寻,未果,像是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渔民遂建刘公庙,后岛被称“刘公岛”。“数百年”一定不是一百年,不然刘姓老翁也好阻止那个在岛上自杀的后辈刘步蟾。1895年2月10日,刘步蟾炸毁了自己在德国督造的“定远舰”,而后服毒自尽,“舰亡与亡,志节凛然,无愧舍生取义”。
想来已经是120年前的事情了,然而历史并没有离我们远去。由刘全玮导演的电影《大变局之梦回甲午》于2014年秋季在威海刘公岛成功开机,重现了甲午战争时期北洋海军将士们在晚清大变局中悲壮惨烈的一生,跨越百年历史,深刻剖析了晚清在甲午战争中失败的惨痛教训。从清末甲午到二零一五,从紫禁城到刘公岛,几代人的命运沉浮,一个民族的大落大起,影片通过一个美术专业研究生江海心(赵育莹饰演)的画笔和一本《甲午之恋》的小说,把晚晴大变局中爱新觉罗氏溥远和蒙古格格云娜的爱情与个人“扶大厦于将倾”而不能的悲壮进行了浓墨重彩的描画,也描绘出当代青年海军在风云激荡的世界时事中洞察危机的忧患意识和以国为家、保家卫国的使命感。更让人兴奋和震撼的是,中国航母辽宁号首次登陆银幕,值得期待。
电影根据军旅作家宗潭的文学作品《甲午之恋》改编,是一部高清数字主旋律励志电影作品,也是近两年唯一获有关部门审批的关于“甲午战争”重大历史题材电影。“梦回甲午”,其实是江海心奶奶讲述她奶奶的故事,冯小宁导演的《一八九四 甲午大海战》(2012年)也是通过后辈讲述前辈的故事。如何触摸历史,如何感悟历史,如何走进历史,这是当代人必须面对的。江海心决定像溥远一样,当年从紫禁城到刘公岛,她从北京来到威海。那个她以为是风景的地方曾经就是战场,战火纷飞,哭喊漫天,最后尸横遍海,血染苍空。一个画家的画笔或许能涂抹出日出、晚霞、海鸥、浪漫的图景,然而如果没有历史的沧桑和民族的气概,永远不能震撼人心。
这时候,江海心遇到了海军学员叶楠,两人也算“不打不相识”。阴差阳错,叶楠需要配合江海心完成“甲午海祭”的纪念作品。两人出现了在民族大义、历史使命与个人情感、儿女情长之间的看起来不可调和的矛盾,江海心以为时代变了,那些所谓“抛弃妻子”“舍生取义”都是过去的事情。然而时代变了,有些人的使命没有变,因为历史从未离我们而去,而如果我们不顾历史,也必将被历史的车轮碾压。
从一百二十年前的定远号、致远号到如今的辽宁舰,我们终于有了属于自己的航空母舰。定远号是德国坦特伯雷度的伏尔铿造船厂建造,致远号是英国阿姆斯特朗船厂建造,辽宁舰由中国海军改造、改进,电影《大变局之梦回甲午》以现实叩响历史的警钟,正如电影总顾问孙大发上将所说,用甲午战争惨败的教训为当代人追逐中国梦和强军梦淬火鼓劲,旗帜鲜明地告诉当代军人:我们走进甲午,就是为了走出甲午,腐败必亡,弱军必败,怯战必溃!
2 ) 《大变局之梦回甲午》:航母时代的历史想象
2012年9月底,辽宁号航空母舰正式交付予海军,也标志着我国的海军力量步入了新阶段。而辽宁舰的面孔,对于绝大部分的国人来说,始终都是很神秘的存在,这部由刘全玮执导、吴云飞与赵育莹等主演的爱情片《大变局之梦回甲午》,便首次聚焦于这艘神秘但让人自豪的辽宁舰,并穿插了一段荡气回肠的历史、爱情往事。
影片根据山东军旅作家宗潭的小说《甲午之恋》改编。跟过往不少军旅作家的作品相比的话,《甲午之恋》虽然整体上也带有对于当下军事力量增强后的自豪与赞溢之情,但比较巧妙的是有些类似于当年女作家霍达的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穆斯林的葬礼》,将两段跨越时空的故事穿插在一起,并加以爱情或亲情的包装,而最终时两条线再慢慢汇聚一起。电影版则保持了小说原著的基本面貌,讲述在120年前的甲午大海战前后时,爱新觉罗·溥远在国难当头之际,舍弃了心爱的妻子云娜及家人而远洋,但出师未捷身先死而留下了很大的遗憾;120年后的纪念甲午大海战前夕,女画家江海心为了画好心目里理想的甲午悲歌,再次来到当年的战争地缅怀先烈抚古思今,并与海军某特战队队长叶凡产生了一段情愫……
战争、爱情。在和平的时代里爱情常常都穿插着冤家般的小打小闹与恩恩爱爱,而在残酷的战争时代里,平和而携子之手与子共老的爱情很多则是一种奢望,影片里的两段爱情故事,叶凡与江海心,爱新觉罗·溥远与云娜,便成为了不同时代的爱情中人的代表,于是,对于叶凡与江海心之间来说,爱情只是生活里很小的一部分,有情绪闹矛盾也是家常事;但对于生活在满清末期的爱新觉罗·溥远与云娜来说,爱情尽管是要置放于家国之后,但面对着家国存亡之际的艰难抉择,则使得爱情多了几许的缠绵悱恻与荡气回肠,这也是为什么林觉民的《与妻书》感动了一代代的后来者的原因之一。
与此同时,影片也有意的将120年前的甲午海战的失败作为前车之鉴,并与当下的辽宁号为代表的海军力量的强化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折射出科技力量的重要性。辽宁号是我国第一艘可以搭载固定翼飞机的航空母舰,在2013年年底的海上综合演练时,辽宁号自然成为了大型远洋航空母舰战斗群的焦点,影片便通过海军特战队队长叶凡的心理表现出对辽宁号的自豪感及渴望在辽宁号服役的心愿,而高潮时自然是展示了辽宁号的雄壮之躯,为广大的军事爱好者带来了一睹辽宁号风采的福音。
即使对于普通观众来说,影片里的跨越时空的两段爱情故事,也已经截然不同于当下常见的小清新,尤其是爱新觉罗·溥远与云娜的这一段往事,儿女情长在家国存亡之际显得那么的渺小无力,却又随着人物的选择而让人荡气回肠。
3 ) 大变局之梦回甲午:相隔一世纪的军旅之恋,穿越百余年的爱情传承
今年是抗日战争胜利七十周年,九月三日,在北京就要举行盛大的阅兵仪式。而九月一日,以甲午海战为背景的《大变局之梦回甲午》开始在国内各大影院上映,无法去天安门广场看阅兵的观众,如果去影院观看这场“海上阅兵”,相信也会留下非常深刻的印象。
这是首部在我国第一艘航空母舰“辽宁号”上实拍的电影,气势宏大的场景和震撼人心的画面,带给观众强烈的视觉冲击,无法不为国家海防的巨大进步而真心自豪,同时,又为甲午战争中英勇牺牲的将士而深深感慨。
但是,与三年前的《甲午大海战》不同,本片并没有直接表现那场战争的惨烈,而是通过两个甲午年间,两对情侣的命运纠葛,来缅怀和反思这场伟大的战役。
2014年,又逢甲午年,这一年份在中国历史上有着特殊的符号意义。正值青春年华的女作家江海心(赵育莹饰)来到威海刘公岛海军基地写生,驻军领导希望这位甲午海战军官的后人,能够为一百二十周年纪念活动创作画卷,并安排海军特战队长叶楠(吴云飞)陪同江海心参观海军基地,
这位叶军官年轻帅气,却不懂浪漫,不会揣摩女孩子心理,而江海心却是标准的文艺青年,小资情结严重,因此两人也可以说矛盾不断,笑料百出,几乎闹到了不可开交、无法收场的地步。但正所谓不打不相识当冲突停止之后,两人内心却有了失落感,当矛盾化解之后,两人的感情则迅速升温。不过,他们对于这份感情却都有所戒备。
对叶楠来说,他深知自己的性格,也知道一个军人所要肩负的使命,军人妻子可能要面临的处境;而对江海心来说,她内心深处还有另一种顾虑。
原来,她的奶奶,还是满清皇族的后裔!奶奶爱新觉罗·德毓的爷爷溥远(冯兵饰,跟末代皇帝溥仪同辈),当年也和邓世昌等人一样留学英国,并在刘公岛任职。在一个保守思想极为深重的家庭,他能勇敢地走出这一步,离不开妻子云娜(韩一菲饰)的支持。
一个好女人,不仅仅是丈夫的贤内助,也可以是他最重要的事业帮手,以及最重要的精神寄托,对妻子的挚爱,能让丈夫变得更加优秀,而妻子的聪慧,也能帮丈夫走得更远。正是在云娜的帮助与鼓励下,溥远才能坚定自己留学英伦的信念,才能义无反顾地投身军旅,甚至不惜与父亲发生直接冲突。这样的女性,虽然并没有上战场,不能亲手杀敌,也不可能为国捐躯,但她们所做的事情,所付出的精力,做出的牺牲,相比男人毫不逊色,甚至更加难能可贵。
甲午海战改变了中日两国的国运,尽管北洋将士表现出了让全世界震憾与尊重的战斗力与血性,他们最终还是彻底失败了,这支曾让日本天皇无法安睡的庞大舰队,从此成为了历史名词。
战争也彻底改变了像溥远和云娜这样无数对军旅夫妻的命运。他们的最后归宿,既让人感慨万端,又让人充满遗憾。特别是云娜,她所得到的回报,显然与付出根本不成比例。
军人身系国家的命运,也要支撑着家庭的重托。轻言牺牲,往往既是对自己的不负责任,更是对爱人的无情伤害。
一百二十年过去了,今天的中国和当年已经截然不同,但军人妻子要面临的困扰却是相似的,江海心身上有着云娜深重的影子,但更有自己的独立意识。叶楠继承了溥远的军人气概,但也有新时代军人的特质。爱情的传承可以穿越百年,但最后的结局有什么不同呢?
这一对年轻人,会不会坚定地走下去?他们的爱之花,能够结出璀璨果实吗?老一代人的悲剧,还会在他们身上重演吗?这些问题在电影中都做出了解答,而且,这些答案还是让人信服的。
非常欣赏本片的主题:纪念甲午,就是为了走出甲午,走出弱国心态,自信坚定地迎接挑战,而不是沉浸于苦难中无法自拔。因此,整部电影的基调,是轻松明快、浪漫幽默的,这无疑也非常适合当今年轻人的欣赏习惯。
一支装备先进,训练有素的现代海军,背后有强大繁荣的国家作为依靠,还有十四亿人民的支持,这样的军队一定是不可战胜的,北洋烈士的悲剧,也一定不会重演。
军人有对国家的义务,也有对爱人的忠诚,两者并非截然对立,刻意强调一方面而忽略另一方面,未必是明智的态度。生离死别的悲情绝恋让人感动,但天长地久的平凡爱情也许更值得拥有。云娜的牺牲精神当然让人敬佩,但不能要求所有女性都这样,成为江海心不是更好更现实吗。而且,应该多一些牺牲的是男人。
4 ) 对这个电影的心路转变
看到这个电影,我个人是这样的感觉
1.本来呢,看到这个标题,第一印象是战争片,甲午嘛,至少应该有大场面,好吧,去电影院支持下
2.后来呢,看到简介,发现是爱情片,好嘛,不是很感兴趣,但是至少应该比较热血吧,关注一下,说不定等上映了上网下载来在家自己看
3.再后来呢,看到预告片,什么鬼?是宣传片吗?是剪辑片吗?看这个我觉得不如等9月3号看阅兵的现场直播不是更好吗?到此已决定不能看了,有点像个坑
4.不甘啊,还是去各个网站看了看别的预告什么的,但都是豆瓣上这个一样的,但是找到了主题曲。然后……然后就吓到了,麻烦能不能搞的符合现今大众的审美一点,这主题曲也太……
不再查这个电影了,怕吐血了,只能说这导演胆好肥……
5 ) 为震慑邻国番邦而来
看完《大变局之梦回甲午》之后,印象最深的一句台词是“腐败必亡,弱军必败,怯战必溃!”,从古至今,这一句都有着非凡的意义,相对应于本片的故事,虽然从甲午海战,跨境到当今时代,百年的风风雨雨,从腐朽的清末,到朝气蓬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都值得以这十二个字为戒、为纲,没落或者振兴,皆在人为。
虽然年代不同,道理却是一样的深刻,《大变局之梦回甲午》的公映时间,恰好是在反法西斯斗争胜利70年之际,因而又具备了更深层的现实意义,俗话说“前事不忘,后事之师”,让全国观众再次通过大银幕回顾曾经的甲午风云,那些顽强的抵抗,悲壮的赴死,还有屈辱的条约,腐败的无能,无不在召唤着今天的战争之血,和平之魂,在这背后,是“打江山易、守江山难”的时刻警醒,也是共享大国崛起的万世基业的喜悦。
影片的故事有着很好的基础,改编自军旅作家宗潭的文学作品《甲午之恋》,内容跨越120年时间,通过两个爱情故事既折射出晚清大变局中的甲午之殇和家国剧变之痛,也描绘了当代人在风云激荡的世界潮流中不忘国耻、奋发图强的强军梦和中国梦。这样的两个时代的故事结构,有对比,有勾连,年代感与诗史感感十足。
一方面,影片能让观众在穿越时间和空间的同时,感受到翻天覆地的变化,抚今忆昔,是最直观的感受。另一方面,由先人和后人串起故事,又能令观众感觉到一脉相承的中华英豪,是怎样在乱世中得到延续和发扬,其实也是在告诉我们,中华民族的血性仍在,斗志仍在,后人们仍然在继承着前辈未竟的事业,奋斗在祖国的海洋和蓝天,这是我们最值得骄傲的精神不朽。
当然,作为一部影片,要投入到市场,就一定在坚持艺术精神的同时,具备更多的卖座要素,《大变局之梦回甲午》无疑在商业化的道路上,也做了诸多的努力。本片小处动情,大处震撼,无论是百年前的甲午海战,还是百年后的航母出海,都是一个时代最强大的海军力量的缩影,唯有在影院,才能感受到那种无与伦比的视听震撼。从刘公岛到紫禁城,从北京城到渤海湾,百年历史一线牵,难得有这样提振士气,激励人生的军事题材和历史题材的佳作出现,确实值得重点关注。
《大变局之梦回甲午》的价值在于,电影既反映了甲午战争时期大清王朝的腐败不堪,也反映了以“辽宁舰”和“歼15”等新装备为代表的国防工业最新成就,反映了当代军人銘记历史、以史为鉴、有勇有谋有血性的精神风貌,通过古今对比,召唤年轻人的爱国精神,提振官兵的战斗精神。所以在电影中,我们可以身临其境般感受我国第一艘航母的日常航行,战机的起降,空中的翱翔,呼啸而来,划破长空,也将激荡在观众的内心与脑海,看到人热血沸腾,这样的场景,一定要到影院才可以体会,错过上映期,再无机会,特别是硕大威武的“辽宁舰”,或许是唯一和观众亲密接触的机会。
虽然这是电影,不是军演,但相信《大变局之梦回甲午》一样能凭借强大的军事实力的展示,对居心叵测的诸邻国有震慑作用,所以也非常建议影片能到我们的一干邻邦国家做展映,相信不费一枪一弹,便会取得堪比“保家卫国护边疆”的重要作用。
6 ) 揭秘我国第一艘航母的庐山真面目
一八九四年爆发的甲午中日战争,是中国以至世界近代史上的重大事件,甲午中日战争也是中国近代反抗最为激烈的战争,最终中国战败,北洋水师全军覆没,关于这场对远东战略格局产生了深刻影响的甲午之战,除了停留在课本中外,更多的了解便是通过影视作品,关于“甲午战争”重大历史题材影视作品达数十部之多,上一部给我印象最深的便是《一八九四·甲午大海战》。
9月1日全国上映的《大变局之梦回甲午》,是为纪念甲午战争结束120周年及世界反法西斯胜利和中国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打造的主旋律影片。影片根据军旅作家宗潭的文学作品《甲午之恋》改编,与以往关于这一重大历史题材的影片截然不同,而是独辟蹊径以全新的视角展现了这段值得所有中国人都应铭记的历史,即有大情也有小意,让我们不由自主的被带进那个动荡的清朝和如今安定的生活。
《大变局之梦回甲午》虽然是一部主旋律影片,并没有像其他同类题材影片一样展现甲午战争的恢弘场面,而是以贝勒爷爱新觉罗·溥远一家几代人的情感及甲午之战对于他们一家的影响为切入点,从清代的紫禁城跨越到现如今的刘公岛,讲述了两个跨越百年的感人爱情故事,一个凄美,一个唯美,两段感情看似没有关联,而实际却有千丝万缕的关系,这样的叙事形式很新颖,看上去是一个穿越剧,而实际上却是一个故事。
影片中,清朝时代溥远的故事,折射出晚清大变局之中的甲午之殇和家国巨变之痛,而他们子孙的现今时代,则展现出了当代人在风云激荡的世界潮流中不忘国耻奋发图强的强军梦和中国梦。如今的主旋律能用爱情和亲情来展现,对于中国电影甚至是华语电影都是一大进步。影片所展现的爱国情怀,是我们平时难以体会的,我们没有祖先的影响,对于这甲午战争的体会只会认为那只是历史,而通过这部影片却让我们体会了该如何爱国,如何面对这场虽败犹荣的甲午战争。
影片不仅是一部讲述了不同时期年轻人追寻真爱和承担社会责任的正能量影片,更是一部现实意义十足的影片,影片除了这段特殊的甲午情怀,最大的亮点就是歼15舰载机和我国第一艘航母“辽宁号”首次走进影视作品,影片将古代和现代完美结合,展现最多的是现如今我国的海防力量。相信很多人对我国第一艘航母“辽宁号”都充满了好奇,但却很难见到其庐山真面目,但《大变局之梦回甲午》却能让我们在电影里就能看到这艘航母,如此宝贵的机会真很难得哦!
大便焗,我为什么会下了这么部片啊!!!!!
大便菊汁氓毁假污
最恨的就是这种那重要历史事件开涮的电影。太恶心了。
扬州十日嘉定三屠汉人们忘不了,不止一个南京大屠杀,杀光野猪皮
为了国产保护月!!!
片名应该去掉后六个字~
假
这特么什么东西
没用,百姓又不是白痴,做什么也没用了
哎哟我去!单位包场看的这!
占领电视台,全天轮番播放就好了。别来电影院偷票房了。
再见
这种题材的作品不应该泛滥,但必须也得有产出。国耻、家恨不仅限于历史。每个时代军人有军人的不同内涵,他们站在保家卫国的前线。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我想最好的事莫过于不同身份的人心往一块用,劲往一块使,给自己平凡的生活添点希望,加把动力。至于本片一些人看不惯的,我想说选择性接受就好
谁出的主意,主旋律变成了小丑表演,这样的导演要功力没功力,要水平没水平。
无力吐槽
什么?我大清亡了?!
影片的故事有着很好的基础 改编自军旅作家宗潭的文学作品《甲午之恋》 内容跨越了120年的时间跨度 通过两个爱情故事既折射出晚清大变局中的甲午之殇和家国剧变之 也描绘了当代人在风云激荡的世界潮流中不忘国耻 奋发图强的强军梦和中国梦 这样的两个时代的故事结构 有对比 有勾连 年代感与诗史感感十足
一般
有辽宁舰亮相。这格局本可发挥大手笔,也有深刻的话题可以讨论,但是为什么老把观众当傻子?
只能无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