播放地址

剧照

一周八天:披头士的巡演时代 剧照 NO.1 一周八天:披头士的巡演时代 剧照 NO.2 一周八天:披头士的巡演时代 剧照 NO.3 一周八天:披头士的巡演时代 剧照 NO.4 一周八天:披头士的巡演时代 剧照 NO.5 一周八天:披头士的巡演时代 剧照 NO.6 一周八天:披头士的巡演时代 剧照 NO.13 一周八天:披头士的巡演时代 剧照 NO.14 一周八天:披头士的巡演时代 剧照 NO.15 一周八天:披头士的巡演时代 剧照 NO.16 一周八天:披头士的巡演时代 剧照 NO.17
更新时间:2023-09-16 16:04

详细剧情

  《一周八天:披头士的巡演时代》记录的是披头士的“红色专辑”年代1963-1966。这段时间是披头士全世界巡演时代,也是披头士最辉煌的年代,“众筹”作品,大部分电影素材来自于网络。导演从2003年就开始搜集素材,除了来自地方电视台和档案机构,还来自上百位披头士粉丝、个人收藏者和非法偷录者。影像涵盖了这一时期披头士乐队的每一场重要演出,包括最著名的1965年谢亚球场演唱会和1966年的最后一次巡演。

长篇影评

1 ) Ron Howard出品,质量有保证

关于Ron Howard的头衔,我听说过最为合适的是“好莱坞的优秀劳模”。只因他深谙好莱坞的电影模式。他可以把一个不凡的故事用流畅沉稳的叙事方式讲给你听,讲故事的手法和步调都是学院派的,故事中的情感和闪光点也是学院派的。
他说,拍这个纪录片和以往拍的其他电影并无大不同:都是从故事中找到感动自己的东西,把它梳理出一个故事线,然后讲给别人听。
关于披头士的纪录片已经有那么多,但这是第一个官方首肯的纪录片,标志之一是Paul和Ringo每人都坐下来为纪录片专门录了采访。
两个半小时看下来,笑过,也流过泪,还有感慨无数。最大的感受是Ron Howard把这个故事讲得真好,即便对学院派有抵抗的我也完全被收买。
首先声音和画面的品质实在令人赞叹。此片大约浓缩了当下最出色的影片修复技术,尤其是纪录片后附带的1965年纽约Shea体育场现场,画面清晰得像梦境一般,让我依稀觉得这根本不是50年前的影片,而是活生生的当下。好像这四个人,洋溢着青春的活力,是和我们同一时代的人。
更令人感慨地是他们演出时根本听不到自己唱歌和弹奏的声音。John和Paul对着麦克风说话时不禁反复问:can you hear me? 全场是震耳欲聋的尖叫。
真是一个50年的梦境。
那些疯狂的哭着尖叫着的小姑娘们,也许就是今天走在街角的白发苍苍的老奶奶。每个人都曾经年轻疯狂过。而60年代的她们和她们追逐的偶像一样,有那么一种诚实的率真。这种态度似乎在如今很少见了呢。我甚至羡慕那时候的姑娘们。
此片的另一过人之处是把披头士巡演的故事还原回当时的历史年代:肯尼迪总统遇难,南方的种族平等运动。
当然,更多的笔墨用于描绘他们四人的可爱,智慧和率真。在beatlemania的影响和压力之下,保持那种态度是多么的难得。还有他们日益成熟的音乐创作,从单纯到复杂。
纪录片结尾是他们四人最后一次公开演出:1969年在Apple corp伦敦办公室的屋顶。当然画质比现有版本好太多了。
所以个人觉得本片是非常超值的纪录片,哪怕只为修复的画质。

2 ) 改变世界的披头士巡演

“越战日益白热化,美国国内的种族抗议愈演愈烈。为什么我要跟着一个10月里来12月就走的乐队一起去巡演呢?”
1964年,当广播记者Larry Kane获得邀请跟随披头士乐队的美国巡演,这个21岁的、想要在新闻史册留下自己名字的男孩,第一反应是拒绝。
他的妈妈倒是很兴奋,“哦,这些男孩们会有大动静的。”
而他的爸爸在他踏上旅程之前审慎地提醒他:“Larry,小心点,他们会给社会带来危害。”

后来Larry如愿在新闻史上留下了自己的名字,他是唯一跟随了Beatles巡演的广播记者,从1964年到1965年,他陪着乐队横穿美国。这段经历后来在他的笔下变成了好几本书,一本叫Ticket to Ride,一本叫When they were boys。还有另外一本,Lennon Revealed,中文名可以译为《解密列侬》,写作出版于2005年。这本书出版之时,距离1980年12月8日,列侬在曼哈顿的公寓外被枪杀已经有四分之一个世纪。

又过了十年,这名被披头士彻底改写了命运的记者对着镜头,用好听的播音腔回忆了当年的巡演岁月:
在飞往下一地的航班上,四个大男孩总是会走到飞机的前方,蹲下身来与给他们暖场的乐队聊天——因为这些乐队常常被披头士的星光掩盖;
Larry的母亲因为癌症离世,他不由自主地向四个大男孩倾诉。约翰列侬在旁边温柔地安慰他——列侬的妈妈死于一次严重的车祸。
踏上行程前的不情不愿早已被共处的温柔时刻抚平,我相信在某个时刻,Larry将这四个星光熠熠的同龄人视为自己的朋友。

曾经拍出过《美丽心灵》的朗霍华德要执导披头士纪录片,自然让人期待。但他的《一周八天:披头士的巡演时代》仍然建立在很多为乐迷所熟悉的视频材料之上:人多到根本听不清现场演唱的巡演现场,披头士一甩头就迸发出尖叫的女孩,因为买不到票而泪流满面甚至晕厥的歌迷,几乎能把人挤碎的后台出口。
对今天通过一首首经典歌曲缅怀刷流量的小年轻们来说,存活在五十年前黑白视频里的“披头士热”,如今看来其实并没有多少实感。真正能拉近时光距离的,反倒是当年亲历者的访谈。

《修女也疯狂》里的修女胡比戈德堡眼中闪着光芒回忆自己小时候听到披头士音乐的感觉,这个黑姑娘第一次觉得自己能和白人成为好朋友。
你是说你想成为白人?朋友不解地问她
不,我是想成为披头士。
因为披头士的音乐,世界似乎终于不因种族和肤色分别,大门向一个黑人姑娘打开。
2014年Candy Leonard写出了一本Beatleness: How the Beatle and Their Fans Remade the World。这本书从社会学的角度,研究了以披头士作为信仰的一个时代的狂热。书中的一些研究结论今天看来也让人不可思议,比如最初迷上披头士的是一批10岁左右的小学生,对披头士的迷恋伴随了他们一生。再比如那种梳着锅盖头的形象,在美国社会被认为过于“娘炮”,他们被认为不如猫王那样具有性感的男子气概。在因为粉丝的推广而登上美国歌曲排行帮之后,还有人坚持认为披头士的流行维持不了多久。1960年代是风云巨变、大事不断的时代,和最初拒绝巡演邀请的Larry一样,没有人想到四个唱歌的英国男孩能够成为一种文化现象,并且影响半个世纪——包括披头士自己。

“文化,算了吧,我们只是玩闹而已。”
面对镜头,林戈咧着嘴巴,大大咧咧地表示。
就像今天风靡全网的大张伟大老师,从利物浦工人阶级家庭走出的四个大男孩,在应对媒体时有着近乎天才级别的急智。他们自然而然的反应,对很多脱口秀演员来说都需要经年累月的琢磨训练。
当他们第一次踏上美国的土地时,美国记者分不清披头士里的四个人,张口就问列侬“请问你的名字”。列侬礼貌地伸出了手与他握了握:“大家好,我是Eric。”

《一周八天:披头士的巡演时代》最成功的一点也许就是,既让大家看到了这群大男孩带着天生的“贫”征服世界的可爱与必然,又将这“有点娘炮”的乖乖男孩放到了1960年代的大时代背景下。那是二战后婴儿潮刚开始发出声音的时刻,和披头士一样,他们的父母大多经历过二战的阴霾。世界虽然没有二十年前那么糟,但仍然充斥着杂乱的噪音。
就在几个英国小伙子要踏上美国土地之前,肯尼迪遇刺,民权运动愈演愈烈。谁也没能指望披头士能给这个嘈杂的时代带来什么改变,但他们却货真价实地做到了。
1964年夏末的演出将乐队带到美国的南边,在那里,种族隔离仍在实行。当乐队到达佛罗里达,他们被告知,在演唱会将要举办的Gator Bowl运动场,座位仍将按种族区分。震惊之余,披头士的四个人毫不犹豫做出了同样的选择:如果观众席存在种族隔离,他们将拒绝演出。
在《一周八天》里,出面回忆这段往事的是Kitty Oliver,一个专注于种族口述历史的学者,女性,黑人。她独自一个人前往披头士的Gator Bowl的演唱会,四周都是白人。“离我最近的白人大概不过20英寸,我坐在那里,紧紧地抱着胳膊,小心翼翼不要靠得太近或者碰到他,因为不知道会发生什么。”然而当林戈的鼓点响起,这种局促感一下消失了。在两个小时中,她用尽所有力气和现场的几万人一起大叫、合唱。她说,披头士让我第一次尝到了自由的感觉。而根据资料记载,披头士的这场音乐会,是佛罗里达第一次没有实行种族隔离的演出。

虽然如范筒所说“不再做现场演出的披头士成为了最好的披头士”,但披头士的现场演出,真的改变了世界。

3 ) 在爱恨中成熟

恨不是爱的对立面,恨是爱本身。

很多人只知道Beatles风光无限的一面,因为他们是天花板。但这部纪录片给我最大的感触就是,他们和每个人一样不完美,但他们一直在进步。披头士的经历像极了个人的成长,非常具有启发性。

这部纪录片大体是按照时间顺序去描述的,所以很容易看出披头士从青涩走向成熟的过程。

为什么半个世纪前的人们和现在完全一样,人类到底有没有在进化啊?这是我最真实的叩问。那个年代的种族歧视和现在的游行抗议没有区别,那个年代粉丝的狂热程度不亚于当今。或许真是印证了一句话,人性的进步是很慢的。人类总是善于造神、灭神又祭神,这是人性啊。

先把他捧得很高,然后让他摔下来,最后再怀念他。

印象最深的是约翰说了一句引起争议的话,引起人们对披头士的抵制。约翰只是说在英国披头士的影响力比上帝还要大,却在美国掀起了轩然大波,被扣上亵渎神明的帽子。人们都举起“go home beatles”的牌子,把吉他和他们的唱片在脚底踩碎。约翰后来幽默地道歉,但这一次,我感觉披头士开始真正地成长了。舆论使他们成熟,不再随心所欲在镜头面前耍嘴皮子了。恨是因为爱,爱与恨交织着,推着他们往前走。

他们对音乐和人生的探索也一直在进行。之前他们总是像马戏团一样到处向狂热的粉丝巡演,经历低谷之后,他们才开始把重心放在音乐上。他们在录音室里也许重新经历了心灵的洗礼,我不知道,我只是觉得他们真的有在变化,是在变好的那种变化。

他们的巡演是在与世界对抗。挤进日本武道馆,是史上第一次。在shea stadium大型体育场演出,是史上第一次。他们冲破跨时代跨地区的藩篱,冲撞着人们的思想界限。他们是危险的存在,他们就是随时可能被人们摔在地上的Super man。

不管怎样,他们还是影响了整个世界,包括现在。放在历史里评价他们,他们是辉煌的、值得被记载的。

片尾,披头士在伦敦的屋顶上,don't let me down。他们的造型都进行了大变,不再是那个拖把头,每个人都脸上都布满了沧桑的痕迹。甚至可笑的是,楼下人或许不知道他们是不是披头士。他们就这样结束了他们的最后一场演出……

“不管怎样做音乐,我们得往前走。”他们是主动的,也是被动的,他们只能被时代和人们带到应该要去的地方,他们要接受所有人都所有爱和恨。唯一令人欣慰的是,他们在成长。

4 ) 我们其实有个好结局

本来觉得没啥 但是!开头就这么劲爆!料很足啊!我看着他们穿白衬衫然后西服 我都激动的咬手指了 修复技术碉堡了 我真是完全扛不住这种年少轻狂 旁白笑死我了怎么感觉他们就是养成游戏啊 我靠好悲伤刚开始他们会有各种互动俏芝还把侬哥头发当烟灰缸 操想想后来都没来得及和解 好多珍贵的影像

哈哈哈自比四头怪

John说自己是Eric哈哈哈

那个迷妹真帅气 说即使我是104岁老奶奶我还是会爱他们 说paul如果你听着 来自布鲁克林的Adrian全心爱着你哈哈哈哈好666

这些迷妹都是看脸的...果然这是全天下迷妹的特点 说Ringo有sexy nose 说俏芝有sexy eyelashes 果然你们都是看脸 我就没你们这么肤浅 我觉得他们全身上下都好看

真是的 不知道为什么一个半小时才看了三十分钟 我是每个镜头重复看3遍吗……

表示如果表演场地按种族分割就不去表演;在飞机上自己都累成狗了还要关心工作人员因为他们被观众忽略。真是四个很好的小伙子。就不说现在的大陆明星有什么欠缺了,我反正是要向他们学习关心别人,自勉。

他们都是只写歌词旋律在脑子里 厉害了 怪不得老变调

John在台上对着一群人唱着help求救 但是下面的人群在大笑在尖叫 那时他最软弱 最孤独

下台头发都湿透

哈哈哈哈shea的时候Ringo只能看着John和泡的屁股来看节奏

还是很有感触的 不接受那个封面真是小题大做 不过还是换了好...你们又不是滚石那样血腥的乐队...

他们说很多人无法接受 revolver 但其实只不过是小伙子长大了 从boy变成man了 就算不是每个人都能喜欢 但我们还是要长大

人红了就是有人惦记 Paul说的真是好样的

哈哈哈John超级好样的 那些扣字眼落井下石的真是政治正确到一股穷酸气 有记者问这次的票没有全卖空 你什么感受 John说

very rich

好样的我的侬神 气场两米八

真的 John说的很对 这是一场freak show. Beatles变成了show 不是music

you have to have faith

任何时候都要喝个茶

新料不多 但是有很多照片 我就疯狂截图了 随着时间过去 他们越来越敢正视自己的一些受争议话题了

其实看了这么多关于他们的片子 我渐渐不会被伤感结局打倒了 不get back也罢 我们有过好时光 进行不下去了 就停止 不要像持久战的分手 把所有美好记忆都磨没 屋顶演唱会 我们唯一一次没有赚钱的演唱会 这次我们能听到自己的声音 大家都笑的很开心 就够了

穿上衬衫
最后穿上Beatles boots

呐 我们四个要上台唱歌啦

5 ) 一周八天纪录片:披头士的时代

这部纪录片我真的至少6刷,因为迷恋这群鬼鬼?到最后开始用来学英语了哈哈,在这部纪录片里学了不少单词(我真奇怪)。

可以说很用心和详细地介绍了Beatles,我的圈粉纪录片。从不同的名人口中你会了解1960s的那群改变世界的少年,我觉得他们在影响着历史和世界。

啊,他们简直就是光!(来自脑残粉的感叹)

片头Beatles的故事从对话中开始,觉得是他们的日常吧,(主要是John还亲昵地叫paul“macca”,我老泪纵横...)时间线很清晰,从现场演出、到他们搞笑调皮的访谈、还有录制专辑等(对了ringo和paul在专访中也有出现(啊啊啊我paul一把年纪还可爱到爆!)

John:“如果我们是披头士,就要专心做音乐,而不是像马戏团一样表演。”

个人比较喜欢后半部分1965-解散的片段。节奏很快,感觉这段时间一下就过去了,也正是在这段他们放弃巡演的时间里,一部部摇滚史上的经典专辑发布。

“只要我们在前进,去哪儿都是无所谓的。”

于是,佩珀乐队、白专、abbey road等专辑诞生了。

音乐之光再次撒向人间,并且比上一次更耀眼。

这些专辑见证了男孩变成男人的过程,他们试图摆脱原来的自己,留了胡子和头发,悄悄从现实中脱身变成一个全新的乐队。(感觉歌曲风格也有所变化,仔细听Sgt. Pepper's Lonely Hearts Club Band 会觉得真的超棒,滚石No.1也不是乱来的哈哈)

Paul:“布莱恩要对我们有信心,乔治马丁要对我们有信心,这些成就了披头士。你真的要相信我们,我们需要相信彼此”在paul讲话的同时,时光在倒流。

今天的他们头也不回地走在abbey road之上,唱着“let it be”,但昨天的他们还是一群少年在疯狂地甩头,热情地唱着“she love you”。

片尾在“eight days a week”中结束。他们最后一次在apple天台上演出,我看了一次又一次也哭了一次又一次。

“我认为没有更好的结尾了”当我看到这句话的时候,忽然就落泪了。Beatles的故事结束了吗?

不。并没有。

当我准备抱头痛哭之时,John这个小淘气的声音又出现了。接着是Paul、George、Ringo。这是他们在“顶峰”时的一段录音,表达对粉丝的感谢。我又笑出了声。哈哈真好啊。

为什么每次听他们的歌都会很感动?我觉得在豆瓣上看到的一句话可以描述:

“伟大的艺术无论时代,总能动容人心。”

ps:观看该纪录片途径很多,我是在qq音乐上看的,有中英字幕,可学英语(哈哈又强调了一次,因为感兴趣的东西学起来也会轻松些)。over,希望更多人喜欢The Beatles!

6 ) 随想

巡演时代讲述的是披头士的光辉时刻。在影片中,beatles的优秀精神被彰显,他们团结,他们充满激情,他们敢于承担与面对,他们有着独立的思考。beatles成为青少年的引领者,他们带来疯狂与优美的节奏,成为60s最为耀眼的存在。不仅如此,在传奇落幕后,他们再次用优秀作品证明了他们并不是徒有其名。 毋庸置疑,影片是对beatles作为表演明星的一次成功的总结。可是他们的作为音乐人另一面却缺失了许多东西,少了批判性,那么Beatles就只能以神的姿态出现在后人眼中。不过这些内容都只是附加分罢了,毕竟影片有着明确的主题。在其制作方面,过多的现场的确是很乏人的一件事,但好在大部分时候剪辑的配合都不错。 Beatles的LP听过许多遍,中意的还是后面几专。前面几专在形态上都比较重复,禁不起久听,而后来几专在音乐性和艺术性上都有着很大的突破,最常听的是Magical Mystery Tour。他们在音乐上的建树轮不到我去评说。如果刚刚接触摇滚音乐,那么Beatles一定是可以放开耳朵去听的,在阅历增加之后翻来重听也会有新的体会,这就是Beatles的魔力。

7 ) 巡演的那五年

跨年电影第一次选了一部纪录片,第二次选了Ron Howard的电影。

我对于Ron的情感有点分裂。一方面,我认为他是好莱坞手法最工整的导演,他的作品起承转合情节流畅,宏观细节调度自然,煽情却不滥情,比如《A Beautiful Mind》《Rush》,简直是教科书。另一方面,他的商业片总是走肾不走心,雷声大雨点小,比如丹布朗小说三部曲,去年的《In the Heart of the Sea》等。当然,以主演身份参演过AFI Top100的《American Graffiti》是个绝对的加分项。

2015年得知他要拍摄The Beatles的纪录片,觉得和IMDB上无数不了了之的project一样,没成想居然真的拍成了,还在影院上映了。截至今天(2017年1月1日),IMDB影迷评分8.0,评论家评分72,算是一个不错的成绩。

在此之前,The Beatles最优秀的一部纪录片莫过于1995年的《The Beatles Anthology》。这部八集10个小时的官方纪录片,请到了Paul,Ringo和当时还在世的George。Anthology是完全按照时间顺序来梳理The Beatles的十年,以及包括这三位和已过时的John和声的Free as A Bird、Real Love两首歌的经过。作为歌迷,《The Beatles Anthology》是最详实的了解他们的渠道。

与之相比,这部《Eight Days A Week》,并不逊色。

看之前我有个误解,认为这部纪录片只讲述《Eight Days A Week》这首歌或者收录这首歌的那张专辑《Beatles for sale》前后的故事。如果只是聚焦短短的一年,我觉得也是一个很好的切入点。或许日后真有导演拍出一部传记片时,可以考虑这个思路。实际上,这部纪录片用这个标题是想说明他们巡演时的繁忙宛如一周八天,倒也很点题。

所以,这部纪录片的时间段既不是Anthology一样的十年,也不是我猜想的一年,而是五年:1962——1966年。The Beatles的十年可以简单的一分为二,巡演五年,录音室五年。录音室的五年是他们音乐上最创新的时代,他们创作了大量的优秀歌曲,使用了各种声音,在演唱会中根本无法表现,但在音乐史上却留下了浓墨淡彩的一笔。巡演的五年,他们的歌曲多为捕获少女芳心的情爱口水歌。

那么,Ron Howard为什么要拍摄巡演的这五年,而非录音室的五年的?

比较John和Paul两人的音乐成就,有这样一种说法:Paul的歌曲让The Beatles街知巷闻,John让The Beatles流芳百世。巡演五年和录音室五年的关系也可以这样理解,巡演的五年是The Beatles成为巨星的过程,录音室的五年是The Beatles在解散后仍是这个世界上最伟大的乐队、音乐人的原因。没准儿,Ron Howard以后会拍摄一部《Abbey Road: The Studio Years》呢!

不变的巡演时代,依然是英式摇滚的美国入侵,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狂热歌迷,年年唱衰他们却发现他们越来越受欢迎的媒体。Ron Howard却从不同的视角展现了我们从未想到的The Touring Years。战后婴儿潮、肯尼迪遇刺、黑人平权运动这些时代的印记,是如何影响了The Beatles,亦或是The Beatles如何影响了他们。

为何66年会成为The Beatles音乐创作的分水岭,从前我们知道John那番“The Beatles is bigger than Jesus”的言论和他们在马尼拉因谢绝与王室用餐而被声讨的故事,但这里我们还了解到,66年初他们未曾问世的第三部电影带来的三个月休假也是一个重要原因。John和Ringo开始回归家庭,认为The Beatles不再是最重要的事情,Paul捡起自己对艺术品的爱好,George迷上了印度音乐。

纪录片以五年后The Beatles最后一场演唱会rooftop concert结尾。然而他们看上去,却像老了20岁一样。

8 ) 被掠夺的青春,被强迫的长大

“你们好,我是保罗·麦卡特尼,我是贝斯手。”“我是乔治·哈里森,我是独奏吉他手。”“我是林戈·斯塔尔,我是鼓手。”“我是约翰·列侬,我是更好的吉他手。”

1962年,披头士“绝妙四人”被缘分捆绑在一起。十九岁的年纪,一起喝酒、一起说笑、一起分享音乐与热爱,林戈争辩他的受欢迎程度,乔治评判歌词的好坏,保罗谈论约翰,约翰谈论保罗,日子总是新鲜有趣……

然而,时间流淌,他们无法一直做顶着扫把头弹唱《她爱着你》的干净乖巧小男孩。巡演的重复疯狂,广电的跨界试水、夹缝的创造喘息、狂热的粉丝、发疯的世界、越来越大也越来越听不清自己声音的舞台,成功伴随的烦恼、药物、困惑、缺乏安全感……披头士“绝妙四人组”在蹿红后的感同身受中成长,又在各自生活的双脚着地后成熟。

影片《一周八天》就着重讲述了1963年至1966年披头士巡演时期的故事,这无疑是披头士事业和生活都最紧密的时期,也是披头士成员们被掠夺的青春。

跟随那些珍贵的照片与千帆过尽的当事人讲述,影片带观众一起回顾披头士的蜕变过程以及那些偶像与粉丝彼此成就与灼痛的时刻,影片也串联了披头士作为音乐现象的始末,让披头士文化背后的社会结构和人存意愿变迁得以显现。

影片在披头士1969年1月30日伦敦萨维尔街3号苹果唱片公司屋顶的公开演出作为结束,这是最好的结束,也是热爱披头士的乐迷们心中永远的定格,就此结束就不会真的结束。

短评

作为纪录片来说拍得算一般,新料也不多,以为最后会放点大料结果也没有了。。可是不论什么时候听到那些歌都会跟着晃的不是吗!Beatles forever! 另外影片结束后还放了1965年 Shea Stadium 演唱会的4K修复

8分钟前
  • 米粒
  • 推荐

主要讲巡演,但也只是浮光掠影,过程中的很多drama没提,也鲜有新料。重点放在了那个年代的狂热与混乱的历史背景,也表现了四个人在名气的绑架下逐渐厌倦与成长。当成巡演大事回顾或者批头入门影片足够。Nothing more, nothing less

10分钟前
  • 从声
  • 推荐

独一无二的他们,让我觉得自己仿佛活过一次60年代,他们的音乐还是他们的经历都在预言着现在乃至将来的一切。

15分钟前
  • ParasItE
  • 力荐

Strawberry Field Forever

18分钟前
  • 木夕兔
  • 力荐

没看到那30分钟的演唱会片段不开心...

19分钟前
  • 愚人之智
  • 推荐

影像資料、音樂、錄音的穿插實在巧妙,每張專輯跳出時的畫面也別具匠心。看著這四個真性情少年在黃金年代嬉笑怒罵的樣子,路人粉都被深深打動。影片只著眼他們最忙碌的巡演時代,也是四人感情最好之時。時間在他們的音樂裡被封存,而當年尖叫暈倒的歌迷,說不定正是影院裡頭髮花白的老人。

20分钟前
  • 凌麦儿
  • 力荐

记录了Beatles的四个大男孩在世界各地巡演的珍贵影像资料。不管多少年过去了,Beatles的歌一出来就让人忍不住跟着打节拍,最好的年代,他们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巨星。同样的,成长总是伴随着阵痛,成名过早也必定要承受巨大的压力,好在音乐本身就有治愈的奇效。最后屋顶live不要太赞!

25分钟前
  • kiki204629
  • 推荐

人类造神又灭神。

26分钟前
  • 刘浪
  • 还行

有兩個畫面比較深刻1.披頭四難得將美國黑人與白人連在一起,標誌性。2.東京巡演時日本人對武道館的精神連繫,到現在亦隨披頭四對「武道」印象的破禁而解封,現在武道館成為各種音樂會的場地。此外日本人是很含蓄的,東西方披頭四歌迷的不同處。

30分钟前
  • Dorothy
  • 推荐

Beatles实在是洗脑魔音

33分钟前
  • 推荐

时间顺序进行介绍,Ron Howard凭借人脉资源请到了几位大牌歌手和演员,以及在世的三位成员进行采访。反正拍披头士总少不了少女粉摇头尖叫的镜头,哈哈。最后一场公开演出很是感动,列侬这个时候的转变已经预示了一个独立于披头士的自我的80年代。

35分钟前
  • RayonVert
  • 推荐

朗导的优点就是切入点特别好,关于Beatles的纪录片太多,这部只谈巡演,中间穿插时政。安菲尔德的集体合唱She loves you好可爱。

36分钟前
  • EnjoyRachel
  • 力荐

中规中矩。亮点可能是修复过的彩色footage?

38分钟前
  • Fox爱冰摩卡
  • 力荐

顾名思义,聚焦点在于前期beatlemania那几年的疯狂,融入时代背景和重大政治事件,算是扩展版the first US Visit。录音室实验之后到拆伙都一笔带过,给人草草收尾的感觉。算是普及型纪录片,新料不多

40分钟前
  • Rhodesia
  • 推荐

偶像天团巡演回顾【当年利物浦人民支持他们如同支持利物浦俱乐部【民权运动的部分很好看

45分钟前
  • helenharris
  • 推荐

@balmes 完全没想到如此sentimental(朗霍华德再次证明了对传记题材的超强把控力)尽管并没什么新料,但被刻意突出的恐怖疯狂场面让人不难理解他们的厌倦,最后一切都融化在恍如隔世的屋顶合演告别里。结尾4K修复的Shea Stadium演唱会,满厅老人都跟着唱到泪流满面。

49分钟前
  • Lycidas
  • 力荐

五万多人的球场,没有PA,没有像样的音箱,也就只有披头士能做到了

50分钟前
  • Chery
  • 力荐

总体而言并无新料,但制作团队确实征集到了一些新的素材,扣巡演这个题。重点在于导演怎么从一个毫不新鲜的流水账故事里讲出新意来,这一点Ron Howard显然做到了,多处起承转合做得非常巧妙老到,涉及民权运动那一段尤其好。

51分钟前
  • 私享史
  • 力荐

一个人跟家打开电视纵情跟唱106分钟,好清晰好泪目,日常想要时光机……遥想5年前给《一夜狂欢》打3星并说完全get不到点的自己……【真香,真的香】完全没想到摩尔叔激情打酱油,64年伦敦温布利巡演时他负责上台颁奖,我一直没搜到视频,没想到这里有还是彩色的【爆哭】

53分钟前
  • 黑特-007
  • 力荐

影院里坐着一群老爷爷老奶奶,从头到尾跟着唱,拍手欢呼,其中一个老奶奶指着某场演唱会说,当年我去看过!

57分钟前
  • Solo兴高采烈的
  • 力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