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酸梅电影”,未经允许不得转发。
说起好莱坞女神级演员,妮可·基德曼不可错过!
从《红磨坊》中美艳绝色的萨汀到《时时刻刻》里文艺气质的伍尔夫,从《大地雄心》里阿汤哥身边的女人到《大小谎言》里对抗渣男的主妇,她的角色几经变化。
即便[海王]里都当上妈妈、做起婆婆了…
但颜值却从未掉线!
妮可在《海王》中饰演海王的母亲
不过,如今是个“神化演技”的时代…
不飙戏就不是称职的演员,必须得献出“毁容式”、“橡皮人式”、“自我折磨式”的表演才让人信服…
在过去的一年里。
连漂亮如妮可这样的,都开始毁容了 ——
无间炼狱
Destroyer
加州,洛杉矶,都市之外的远郊…
警方接到报案,一名男性被枪杀,不像是普通案件。
众人毫无头绪时,一脸颓废艾琳·贝尔出现了 ——
不说性别,估计你也看不出她是男是女。
在洛杉矶警署供职半辈子的艾琳即将退休,外加抽烟酗酒的放浪个性以及孤僻独行的办事风格…
使得同僚们对她冷眼相待、避之不及。
这样的角色大多有着不为人知的陈年往事,就像中文译名[无间炼狱]里“无间”二字的剧透:
艾琳曾经是一名卧底警察!
多年前,警探艾琳还只是个出生牛犊的警界新人。
她和来自FBI的搭档克里斯一起领命,他们被派遣到洛杉矶的犯罪帮派中当卧底,负责情报收集…
(这不是冬兵384嘛!)
借助年轻叛逆的人设,两人很快打入团体内部。
那时候的艾琳年轻靓丽,而由塞巴斯蒂安·斯坦饰演的克里斯也帅气逼人,自然而然的…
年轻的卧底“弄假成真”坠入爱河!
但回到现在,只剩下艾琳一人过着颓废的生活
电影[无间炼狱]以女警探艾琳的两段人生讲起。
十几年前她和搭档克里斯做卧底时相爱,而十几年后她却独自一人颓废生活…
这中间的人生转折,被突来的凶杀案一点点揭开!
艾琳也因此走上了探秘、复仇、救赎之路:
她就像硬汉那样,追着嫌犯满街乱窜,扛着枪游走火拼,徒手肉搏也是家产便饭…
不知是有意、还是偶然。
和年轻时相比,中年艾琳的造型被抹除了性征。
皮夹克和牛仔裤藏起了女性特征,而几天没洗的头发和粗糙皲裂的面容把年龄直接推向中年边缘…
从背影看,她几乎就是个男人!
没了性别的特征,也打破了年龄的界限。
她办起案来就像是疯子——
首先是“颓”
影片中她时刻都像是喝醉了一般。
言语含糊不清,走路东摇西晃,所有人见到她都默默送上问候,连女儿都讽刺她该去戒酒互助会!
接着是“硬”
你见过那个警探敢一人对抗一群劫匪?
艾琳就敢!
后备箱日常带着重机枪,二话不说拎着上,一个女人能硬到这份儿上,也真的是没在怕谁了。
最后,艾琳还足够“拼”
前面说到,作为女性,她的性别特质几乎被抹除。
也就是说她看起来不像个女人…
而除了视觉呈现上把艾琳塑造的毫无女人味,就连艾琳这个角色本身也没把自己看作女人!
艾琳来到嫌犯家要线索,瘫痪在床的嫌犯要艾琳给为他打飞机作为交换,这沙雕剧情简直魔幻…
但为了线索,艾琳拿出仅剩的“性别特质”爽快交换。
让她露一点,她就扯开半边衣服…
执念面前,这些皮肉上的牺牲简直不值一提!
必须承认…
女神妮可以半毁容颜、半毁身材的方式塑造了艾琳。
真是够豁出去了!
曾经塞皇查理兹·塞隆在[女魔头]中烂脸增肥的自毁形象最终获得奥斯卡影后,成就一段传奇…
难道“毁容”就必须得奖?
那还真未必!
查理兹·塞隆凭借[女魔头]获得奥斯卡影后
你看看妮可在[无间炼狱]中瘦成纸片,老成枯木。
可影片却没能激起水花反响…
即便打着“女性视角”、“黑色电影”、“卧底反转”的卖点,[无间炼狱]依旧没获得口碑和奖项的肯定。
自毁形象的妮可,也没值回票价!
(只获得了金球奖的表演提名)
而IMDB和豆瓣双双低于7分,烂番茄的观众评价不及格,媒体新鲜度最高只冲到了70%多…
看来影迷们对这部电影的意见很一致:
“能看的只有妮可·基德曼的演技了…”
只是,如今人们看待“演技”时似乎陷入了怪圈:
一个优秀的演员必须要放下颜值、自毁形象。
瘦子吃成胖子、胖子减成瘦子。
有时还必须让异性恋能出演同性恋,才能得奖!
比如今年奥斯卡最佳男主角之争里,克里斯蒂·贝尔再次以橡皮人式的表演出演[副总统]直指影帝…
(奈何没能赢过弗莱迪·摩克瑞的情怀)
日常的贝尔与[副总统]时的贝尔
在[无间炼狱]中,导演把镜头时刻对准“毁容”的妮可。
那种感觉就好像 ——
你看妮可这样的女神为了角色豁出去了!
每一个镜头都在飙演技啊!
都给我认真看!
于是乎,这部[无间炼狱]就成了妮可一人的Solo…
出彩了人物,耽误了剧情。
表演本来就是一件“有界限”的工作。
当然有些演员可塑性强,能打破界限,也有些演员自身特质过于强烈,难以跳脱风格…
但这都不妨碍他们凭借角色、演技赢得赞誉。
妮可的美无需赘言…
而她的演技,却是经过不少岁月磨练出来的!
早年间她和阿汤哥因戏结缘。
两人一起主演[霹雳男儿]、[大地雄心]、[大开眼戒]等作品,很自然背上了“借男人上位”的心机女人设…
1990年电影[霹雳男儿]
1992年电影[大地雄心]
1999年电影[大开眼戒]
好莱坞又怎会浪费美丽的皮囊?
妮可不仅有着过于美丽的容貌,还有着180的身高…
对男人来说不光是皮囊的吸引力,还有女神强大的气场,因此她也被分到不少性感尤物的角色。
于是乎…
花瓶,成了妮可一直难以摘掉的另一个标签!
2004年电影[复制娇妻]中的性感主妇
长得美丽是她的错么?
当然不是!
在2001年妮可和阿汤哥结束了11年的婚姻。
她开始发力了 ——
同年让她真正声名鹊起的经典[红磨坊]上映,她以萨汀一角首次获得奥斯卡最佳女主角提名…
这似乎给了她一丝鼓励。
2001年电影[红磨坊]中饰演萨汀
第二年她出演了艺术片[时时刻刻],饰演著名的女性意识流文学作家伍尔夫,挑战相当大…
但是挑战,也是机遇。
最终她凭借这个角色获得了奥斯卡影后奖座。
撕掉花瓶标签,赢得那叫一个体面!
2002年电影[时时刻刻]
在这之后,妮可就成了劳模:
惊悚片[小岛惊魂]、[人性污点]、先锋实验片[狗镇],还和韩国导演朴赞郁合作出演了[斯托克]…
近两年还尝试美剧[大小谎言]等等。
有好评、也有差评…
但丝毫不妨碍妮可女神光环之外,留下这么多经典!
女神妮可已经够美丽,也够实力了,还能这么拼…
尽管[无间炼狱]的最终表现并不尽如人意,但她愿意不断突破和试错的勇气还是让人佩服的。
即便,她早已证明过自己了!
最后再放个消息…
由妮可·基德曼、瑞茜·威瑟斯彭、谢林·伍德主演的HBO美剧[大小谎言]第二季将在6月回归。
第二季还加入了梅丽尔·斯特里普…
这绝对是史上影后参演人数最多的美剧!
(发送无间炼狱有汁源)
在和女儿谢尔比的谈话中,我们了解到艾琳糟糕的童年出身和那股难以消逝的愤怒:“我很愤怒,现在依旧很愤怒。我的脑子像是在发热。”尽管对不堪回首的往事知之甚少,最重要的闪回回忆直到第三幕才出现,还是不禁令人好奇这女性的愤怒从何而来?在爱人克里斯之前来自于苦日子的挣扎,而痛失所爱之后来自于无尽的愧疚和悔恨。就像塞拉斯所说,艾琳希望被看见、被认可,可没有人看见她,凝视深渊的只有更黑暗的深渊。只有魔头抢先看清了她的本质。
人为什么会愤怒?愤怒源自于自身的无能为力。而愤怒又会导致足够倾向的自我毁灭。于是我们看到艾琳将这种愤怒的火焰燃烧殆尽的样子:眼神空洞、皱纹满脸、步履蹒跚宛若行尸走肉,终日浸淫旧日泥潭和酒精的麻痹,只在偶尔复仇的间隙中爆发出几点火星——妮可·基德曼在银行端着枪扫射的镜头简直可以入选年度最佳桥段。也许愤怒总是毫无来由,唯有流血与死亡方能消融。连挚爱都无法平息她的怒火,克里斯欲言又止地想要说服她放弃计划,却先行一步被爱所裹挟将自己牺牲进去。艾琳的愤怒只能在女儿的身上得到和解,这部电影即便有个翻转的环形结构,也最终没能免俗地逃离母爱的伟大注解。
其实这部并非典型的颁奖季类型的电影,因为题材比较黑暗,讲述的是一次复仇和自我救赎。这类犯罪题材的影片很多时候都是在春秋季发行,因为并非评委们的偏爱类型,但妮可基德曼的表演,及本片的化妆的确值得被颁奖季关注。
影片是在现实与回忆两条线中跳跃,讲述了一个悲伤的故事。影片的节奏与女主角的语速一样平稳且缓慢,直到结尾部分才渐入佳境,还出现了剧情上惊人的反转。这部就是典型的黑色电影(Noir),风格悲观晦涩,也没有明显的正面道德观,更多的是人物对自己做出的选择付出代价。比较可贵的是,本片这类题材,复仇类、犯罪类电影,以往大部分是男性为主角,但也正是在最近几年,才把这个机会给了女性。女性角色不再是花瓶和受害者,而是变成端起枪,独自与罪犯斗智斗勇,冲在犯罪现场最前线的人。
基德曼是少有的并不是因为自毁形象而获得奥斯卡的女演员。但这次她终于尝试了自毁形象,而且效果确实更加突出,明显有了脱胎换骨的一次演出,很有希望再度入围奥斯卡。这个角色与塞隆当初获得奥斯卡的角色很类似,就是一个不太招人喜欢,充满愤怒,道德有瑕疵,甚至有时会令人厌恶的女性角色。但基德曼也让这个角色获得了观众的同情和理解。
因为影片消极的风格,几乎没有几个角色是招人喜欢的,但Sebastian Stan的角色Chris是个例外。从他第一次出场,导演似乎就一直专注于他的眼神,就算他出演的角色是卧底,需要打扮成黑帮,但这双清澈的眼睛每次出现,都能迅速让观众感受到温暖,整个画面的色调都会有变化。简单来说,这一次,基德曼冷酷黑暗到底,塞包则是成为这部黑色电影中唯一闪光的部分,每次出场都会light up the screen。
导演也没有从一开始就让他以混混造型出场,因此依然可以看到塞包高颜值的镜头,也算是唯一本片中没有彻底被“毁容”的角色。两个角色之间的情感线则与冷酷无情的枪战交错出现,适当地中和了影片冷酷的基调。如果期待看两人上演激情吻戏的同学们可以特别关注一下。
总的来说,并不觉得本片会在颁奖季有很大作为,但依然值得一看。
(多伦多观影)
事实证明,看人(演员)选片是相当不牢靠的,权衡一部作品“优秀”与否,还是需要综合考量,演员只是要素之一,除此以外,还要看剧情、摄像、配乐...才能定夺。
美国电影《无间炼狱》
作品类型:犯罪
主要演员:Nicole Kidman
故事概述:讲述警探Erin Bell如何走出过去的阴霾(战胜自己、战胜对手、战胜过去)
上映时间:2019年1月25日在英国上映
影片获奖一览
冲着Nicole Kidman下的片子,坐等女神,来个老妪,累了一天,想要舒坦一下,就给我看这个?!醉了...
不劳骚了,看片、点评。(速战速决,不愿多费口舌,浪费时间)
首先
演员的看点集中于Nicole Kidman,扮老装丑,算是尽力,没有功劳也有苦劳。至于演技,笔者稍微啰嗦几句。
先来看“她的独角戏”,不谈肢体语言,单单关注其“眼睛”,俗话说“眼睛是心灵的窗户”,这双蓝汪汪的眼睛让观众看见了什么?忧郁、迷茫、失望、坚定、释怀...似乎还有更多的情绪,当然这些情绪需要观众自己去领悟,如何感悟?通过对剧情的解读(是否读得懂,那就另当别论了),了解眼神中的各类心绪。总而言之,看懂了就能体会(瞎猜),万一看不懂呢?那只能呵呵了...
再看“她的对手戏”,挺无聊,不论是与其“前夫”/“女儿”,还是与“线人”/“匪首”的正面飙戏,都是一个调子,角色的界定(与演员无关,是导演的安排)相当模糊,且没有足够“吸睛”的场景(老套的桥段,不受人待见),难以让人“眼前一亮”。
综上所述,Nicole Kidman在剧中的表现虽称得上“优良”,却难以得到观众“认可”,因为“角色不讨巧”。
其次
标题“Destroyer“,两重含义(一语双关)。
1,Silas摧毁了Erin的人生
Erin失败/致命的卧底经历,致使她失去了爱人,自甘堕落,迷失了人生的方向。
2,Silas最终被Erin击杀
a,击杀Silas,代表着”悬案划上句号“
b,击杀Silas,表示”困扰Erin许久的心魔被摧毁“
最后
叙事架构有意思,剧情内容没意思。
这12个字怎样解读?
先看架构,倒叙为主(”开片的桥段“=”结尾的场景“,就是Silas横尸街头,警察闻讯而来),多线穿插(现在时+过去时+过去完成时,每个断片的中心人物都是Erin),有层次感。
再看剧情,复仇+救赎的故事,既没有《Peppermint》那般爽快、凌厉,又不及《Red Sparrow》那样秀色可餐,整一个中庸。另外,故事的吸引力完全被演员的魅力所压制(给演员做嫁衣),存在感缺失已久,就这,太没意思了。
简评终。
编剧★☆☆☆☆(故事老套不起眼,情节太俗)
导演★☆☆☆☆(丝毫感觉不到导演自己特有的内容,一直在重复、沿袭、固守)
演员★★★★☆(Nicole Kidman很拼,演得很投入,这一点不容置疑)
剧情★★★☆☆(内容不行,但架构还算新颖,挽回些许颜面)
视效★☆☆☆☆(化妆太差了...能不能用心一些)
音效★★★☆☆(一般般)
不推荐(女神都不让看了,那有啥可推荐?!)
在三星和两星之间犹豫了一阵子,最终还是决定给二星,片子质素一般,叙事穿插回忆,结构上与观众玩了个小小的魔术(不剧透,有兴趣看的到结尾就知道了),这算是本片唯一聪明的地方。其他就不敢恭维了,讲故事讲得极其拖沓无趣,用来做噱头的妮可基德曼的“苍老装”有夸张之嫌,加上基德曼的演技常常在水准之下,难免会让人有出戏之感。
更膈应的是本片最后竟然试图用母爱来拔高主题,可把老衲给深深地恶心到了。
下文涉及剧透,请慎看:
本片的女主真得是一个不忠不义、无心无爱之人,越看越让人厌恶到骨头里。
1.卧底过程中与同事产生爱情并怀上女儿,首先就缺少身为警员的原则性,把出任务当作儿戏。
2.执行任务时贪心爆发,一听说有大钱可以赚就打算来个黑吃黑,可恶的是还要以“为女儿谋幸福”做借口,说动了本来意志坚定的同事一起作案。
3.抢银行发生意外,同事为了保护银行职员不幸身亡,这厮却为了一袋子钞票彻底抛弃了人性,没有向警方交代同伙的去向,可是吞了money又不敢用,只能带着女儿东躲西藏,让女儿活成了年轻时候的自己的样子——无家可归、叛逆任性。
4.出钱买断女儿的爱情,把女儿喜欢的男人用一万多块美金打发得远远的(当然这男的也确实不是什么好东西),还被自己的行为深深的感动了,当对方告诉她“你女儿永远也不可能爱你”的时候,老衲深以为然。
5.当年的黑帮头目露出了威胁自己的苗头,女主想尽了千方百计找到其行踪,二话不说就开枪,干脆利落的杀人解决问题,然后美其名曰是为了保护女儿的人身安全……
作为一个执法人员,女主知法犯法,干了不少坏事,可耻的是每次作恶都要用母爱来当幌子,也真是虚伪卑劣到底了。如果真爱女儿,又怎么会冷漠地看着她长歪,然后自以为是地为她做出这样那样的决定,强求她按照自己的愿望成长?
片中母女俩交流的片段并不多,几乎每次都是女儿怒气冲冲,母亲毫无耐心,亲子关系几乎已经濒临破碎。身为母亲的女主忙忙碌碌地做着见不得人的勾当,又哪有时间和心思去听听女儿的想法,了解一下她真正需要的是什么?
最终她打算了结头目塞勒斯之前,很是“真情流露”地与女儿做了一番最后的沟通,“你从来不知道我有多么爱你”,一句台词让她自己感动到不能自已,女儿的表情是若有所悟,而老衲的表情却是如遭雷击。
呸呸呸!少来点自以为是的母爱吧,也真不怕玷污了这个人世间最美好的词语。
这部电影断断续续看了一周,监狱题材的电影比较暴力黑暗,起初吸引力不算大,后来随着剧情的深入,感觉到这是一部和《阿修罗》一样以暴力黑暗残忍来反映社会现实的优秀电影,也是一部如《无间道》、《新世界》的卧底犯罪电影。
警察有建为了查清哥哥的死,入狱与囚犯同吃同住,在帮派争斗中与昌吉决斗;为取得益浩的信任,不惜犯罪,吃尽了苦头。
昨天和女儿一起学历史,明太祖如何巩固皇权。1368年,朱元璋建立明朝,之后灭元。为了巩固统治和皇权,他从地方和中央分别采取措施,取消行中书省,中书省,宰相制度,大都督,分别采取分封诸子为王,建立三司,五军都督等措施,分散地方权利,互不所属,互相制约,达到皇权集中的目的。
在有建的眼中,益浩为了营造他的监狱王国,心狠手辣乖张暴戾,杀人不眨眼。他将原本有一技之长的犯人全部集结在麾下,发挥他们的特长,为他的犯罪出力。其次,用犯罪所得养着监管人员,让他们为他的犯罪开绿灯,充当保护伞。监狱里无论是狱警还是服刑的罪犯,大多数都不敢反抗,只有服从。
在益浩的眼里,狱中和狱外一样,都需要生存,只是手段不同而已,所以他的帝国很有秩序,狱警对他点头哈腰,犯人对他恭敬之余全是畏惧,他在里面有自己的食堂,洗澡间,工作间,还可以登上监狱的制高点:瞭望塔,巡视他的“臣民”。
此时,警早已不是警,罪犯亦不是罪犯了。
狱外,无论是有建的记者哥哥,还是有建的前辈,教化局裴局长,姜监狱长等等,都在益浩的面前失去了生命。
教化者与被教化者的身份无形中发生着转变,法律已经形同虚设,所以才有了有建人为制造火灾爆炸,瞭望塔之斗是否手刃益浩的犹豫。
益浩的监狱帝国终于崩塌了,最后的结局却让人唏嘘。有建为了惩治犯罪以身试罪,最终却被追责,住进了“那也是人住的地方”,也成了一个模范犯人,真是一个最大的讽刺。也让人对执法中的犯罪是否合法,法律不可能百分百惩治加害者等进行深思。
韩石圭金来沅表演爆棚,非常值得一看。
电影的主角是艾琳·贝尔(妮可·基德曼 饰),一个酗酒的洛杉矶警察,她曾经有过一段艰难的日子,从脸上和整个人的状态上都看得出来。很多年前,她在加利福尼亚一个犯罪团伙中做卧底,她与搭档克里斯(塞巴斯蒂安·斯坦)没能阻止银行抢劫的发生,两人的下场都很惨。现在,当年那个犯罪团伙的首领塞拉斯(托比·凯贝尔 饰)似乎又卷土重来了,还给艾琳发了个消息。
艾琳的生活原本就够混乱了,正值青春叛逆期的女儿谢尔比(杰德·佩蒂约翰 饰)让她抓狂,现在她又不得不重新回顾自己当卧底时的黑暗岁月,试图联系到剩下的那些帮派成员(包括塔提阿娜·玛斯拉尼饰演的角色)以及狡诈的给帮派洗钱的那个人(布莱德利·惠特福德 饰),这样才能在塞拉斯找到自己之前,反过来先找到他。
库萨马与摄影师朱莉·科克伍德的合作奉上的是一部比较扎实的作品,也有不少的亮点。《无间炼狱》中还有非常明显的洛杉矶地域特色——对国际上的观众可能没什么吸引力,但却给了电影一种落地生根的真实感。就算到不了凯瑟琳·毕格罗的作品的高度,她的《惊爆点》、《末世纪暴潮》(去掉后者的科幻元素)看起来对本片还是有一定影响的。《无间炼狱》至少还有统一的视觉美学和基调能吸引观众,并且让观众一直想要看下去。
但是,由费尔·海伊(导演库萨马的丈夫)和马特·曼弗莱迪共同创作的剧本节奏很慢,很自我,缺少让观众保持兴趣的看点。实际上,片中并没有多少悬念——开篇的那具尸体跟艾琳的调查几乎没什么关系——《无间炼狱》将重点集中在艾琳寻找各个角色的过程上了,从这个方面来看,这部电影似乎可以做成单元剧。剧情中还有一些小漏洞——其中一个是艾琳藏钱的地点,不可能不被发现。
电影非线性叙事的结构注定剧情会有些跳跃,但如果能有更多的素材,普莱美·塔克在剪辑时可能会更好地重新架构这个故事。《无间炼狱》应该用更多的前置情节来展现艾琳和克里斯的浪漫故事,好让观众能够带入进去,否则,即便在电影中段有精彩震撼的动作戏,在第三幕才出现的关于那场抢劫案的闪回还是会让人觉得平淡。
《无间炼狱》最有看头的应该是艾琳这个人物,以及妮可的表演。艾琳的愤怒贯穿了全片(某个场景中她还对女儿说,“我要疯了,脑子里像烧了个洞一样”),这种愤怒似乎已经是这样的黑色类型片的标配了。现在时中妮可饰演的艾琳皮肤被暴晒过,跟艾琳·沃诺斯的感觉如出一辙,一点都不好看,而妮可还给这个角色添加了佝偻蹒跚的步态,完全融进了这个女人残破的皮囊中——跟闪回里的形象完全不一样了。
虽然前面提到过的惠特福德在片中客串的一幕非常精彩,但玛斯拉尼和斯坦却没能充分发挥自己的演技。看《无间炼狱》的时候,会感觉像是看着一桌子拼图,如果斜着看过去,可能会发现什么了不起的秘密——没准儿能看见一副图画。但这部黑色影片呈现出来后只有许多的起起伏伏,主创们觉得这些已经够激烈了,但实际上却缺乏畅快淋漓的感觉。
by 时光网
fucked-up alcoholic cop这种cliché的角色不管男女都一个套路真的不需要更多了,妮可扮丑和结尾耍小聪明也不能增加它的可看性。
一次卧底一个承诺一场抢劫,彻底改变了贝尔今后的人生。她作为母亲的糟糕是难辞其咎的,但导演透过多年后贝尔对罪犯的竭力追查,来呈现人物心底的情感、她的执着和力量。结尾部分的两场戏非常棒。和女儿谈话终于直面自己的错误,说出自己的理由(借口也好),原谅并不是目的,而是去靠近这个人,这个应该你最亲的人,去理解她的遭遇。在车里从景色和面部特写的来回切换的另一场戏,则直接运用了意象的象征,她了结了那个杀害她男友的人的性命,她可以释怀,终于自由。在雪地里背着女儿前行照应了女儿说的不再害怕。妮可的那双眼神点亮又熄灭。
Nicole Kidman ★★★★★★★★★★★★★★★★★★★★★★★★★★★★★★★★★★★★★★★★★★★★★★★★★★★★★★★★★★★★★★★★★★★★★★
到了这个岁数才想起来郭富城的套路?晚了
VIFF#26 从剧本到化妆到表演都……糟糕得让人发笑
妮可怕是上了毁容式表演的瘾,可惜这次成片真心太差,故事去掉繁复的自恋式的一堆镜头也不剩啥了,空有其表的绣花枕头罢了。
颓废恶警查悍匪,装械锁人枪托逼供,硬核劫银行,母女雪地行,叙事诡计还算妙,Nicole Kidman也不错
It’s all about Nicole Kidman! 时间线上跳来跳去,故弄玄虚的摆出一副高逼格的样子。所以某些外媒给高分,真的不是因为导演是女性?
灾难一样的剪辑,两集美剧就能讲清楚的老土故事真的不用非要拍一部电影。同样,毁容了也不代表演技就会自动出来,更何况没毁容脸就僵。
妮可非常拼的一个角色,尤其是在形象上的变化,不过,有点刻意扮丑了,有些别扭。尤其是,这个角色本身的性格魅力没有出来。剧情除了后面有一个结构上的小花样,整体也非常一般。
太拖沓了,拉了无数快进居然都不影响理解剧情,全剪掉也算短小精悍了
整个故事非常阴郁慢进,Nicole的女性角色塑造得隐忍克制。闪回插叙交待行为目的,既为所爱也为正义,倒叙开场结构还行,一度以为是案件的开头。
真的差点睡着
剧本不好,因为目的太明确了,一是要做出警察贪钱这个反类型情节,二是做出追寻过去老友揭示心理阴影的沧桑感,以至于全片都是根据这两个目的进行的刻意写作。有些场面还可以,但依旧刻意。
女主情绪上的人为挤压式原生崩溃和面对重重关卡攻无不克的一路开挂是水火不容的。枪战戏是唯一拿得出手的,泛滥的慢镜和呆板的人物对话正反打都很糟。
在塔林黑夜电影节看了,生肉吃力。妮可基德曼,演的还可以,不过真的不需要化妆的这么老。场面太小,感觉美剧都够了。再一看导演,果然是个拍美剧的。
和【你从未在此】相似的女性导演观点,focus在主观和感性的层面,所以虽然剧情看似散漫但是内在人物逻辑和动机是非常统一的。NK今年是真的赢了,在我心里她已经得影后了。
这是一部你说它不好看吗但是看下去又觉得节奏太慢的故事,你说它好看吗又忍不住要调整倍速来播放的故事。
这片的看点也就是听大伙叫塞老师“Chris”了。就这么简单的故事值当讲两小时吗?视听语言也比较糟糕。抢银行时带F的喊叫有什么必要慢镜啊我的天……
逃不掉。感觉故事太简单了,剧情和内容有点对不起这么用力的造型设计和叙事方式。